高一新生和家長搶先看:高一的語文學習決定著高考語文成績

語文 高考 文學 英語 高中如何做最好的自己 高中如何做最好的自己 2017-08-03

高一新生和家長搶先看:高一的語文學習決定著高考語文成績我們可以先“穿越”到兩年後的高三——高考備考馬上就要開始了,你對各科的複習都設定了目標,你的語文目標成績會是多少呢?

那個時候的你可能很無奈,因為你會對此毫無把握,因為你的語文成績如過山車,根本穩定不下來。而且更為悲催的是,這種情況很有可能會持續到高考。

在九門學科中,唯有語文的高考備考效果是最差的,這是共識。語文真不適合在高三學,更不適合突擊。能夠打下高考語文半壁江山的是高一,高一的語文學習對高考語文起著決定性作用,以下是我對這一判斷的分析。高一新生和家長搶先看:高一的語文學習決定著高考語文成績

第一、語言學科的學習週期性長,見效慢,必須提前著手。

在我今年帶畢業的學生中,有個超級學霸,考試數理化幾乎次次滿分,英語也不錯,唯有語文只能用很差來形容。高一第一次月考,他的總分高居全級第一,可是語文只考了89分。考完後記得我給他說過一番話,主要的一句是:對於其他同學來說,可能數理化是學習的重點,但是對於你語文學習要高於一切。

他確實狠抓了一年,成績提了上去,能夠穩定在105分。高考中,他的語文115分,總分646分,全省98名,通過專項計劃被清華工科試驗班錄取。語文115分,這個成績在今年的甘肅高考中不算低。回顧他的語文學習歷程,概括起來就是高一狠抓,高二高三正常學習。

語言學科和數理化的最大不同,就是它的學習週期很長,見效很慢,慢到讓學生失去耐心。比如你想著突擊一個月,讓語文成績提高二十分,這個願望可能會落空。學好語文,尤其是想要由弱變強,必須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學習,比如一學年。高一新生和家長搶先看:高一的語文學習決定著高考語文成績

第二、培養閱讀和基本的語文素養,高一是最好的時機。

學語文急不得,突擊不會見效,那就只能堅持不懈。在高中,只有高一的學生顯得相對從容,距離高考還有兩年,可以對這門學科精雕細琢。

對於高三第二學期的學生,語文衝刺往往無從下手,因為面對閱讀與寫作的汪洋大海,真不知該從哪裡入手。語文這門學科的背後,是學生的長期、廣泛閱讀,是不斷的積累,是良好的思想情感的積澱。沒有那臺下的三年功,就很難有臺上的三分鐘,一張薄薄的語文試卷,考查的卻是學生厚重的人文積澱。

在高一,通過良好的閱讀,改變你的語文學習面貌。閱讀是學好語文的前提,廣泛閱讀是培養語文素養的最重要渠道。特別對於那些對語文缺乏興趣的同學,能夠投身閱讀,是你改變語文學習被動局面的關鍵所在。而大量的閱讀,也只能在高一開展,有些學校在高一的語文課中會專門開闢閱讀課,更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高一新生和家長搶先看:高一的語文學習決定著高考語文成績

第三、培養語感,高一是攻克語文重難點內容的關節階段。

在今年的班上,有位女生是《紅樓夢》愛好者,她竟然讀過十二遍《紅樓夢》,其他名著也讀了不少。她的三年高中,語文都學的很輕鬆,課外從來不花時間,但成績依然很好,考取了武漢大學。

一個熱愛閱讀的學生,語感會非常好。高中語文,強調的是鑑賞性學習,很多地方都要考查學生的語言藝術素養。而在鑑賞中,語感的作用非常重要,尤其在文言文和古代詩詞中,如果語感不強,簡直就是一頭霧水。

很多同學害怕學語文,主要是怕古詩文,讀不懂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怎麼提高?一個很好的突破口就是培養語感。如何培養?廣泛閱讀。學好文言文,功夫在課外。如果你覺得讀《史記》一類的書太枯燥實在受不了,你可以讀些有趣味的,比如《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世說新語》等。然後逐漸的擴大閱讀範圍,如果高一你讀了不少,效果也不錯,高二以後課外不用涉獵太多,高一的基礎足以讓你的語文學習保持不錯的水準。

另外,高二之後,學習上面臨的困難會越來越多,其他學科出現的問題已讓人無力應對。相比之下,還能看的過去的語文,就正好被放在一邊了。至於高三,一方面我已經說過,備考的效果不會好,一方面要把精力投入到數學英語和綜合上,因為這些學科備考效果都明顯,語文只能被冷落。

高一學好語文,高考備考時可以以逸待勞,說得直白些,語文是可以吃老本的。如果你真有老本的話,它就是你在高一努力得來的。

(版權作品,所有權益受法律保護,嚴禁各類媒體轉載或變相轉載,違者必究。)

高一新生和家長搶先看:高一的語文學習決定著高考語文成績

真心寫作,甘苦自知,只為助力學子圓夢而盡力。如果本文對您有用,請 1 元讚賞,您的支持是我繼續下去的動力,謝謝!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