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全球著名獨立調查機構艾瑞發佈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數據顯示,阿里的支付寶獨霸半壁江山,繼續佔據著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最大份額,而且超過第2到第9名的總和。


"

近日,全球著名獨立調查機構艾瑞發佈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數據顯示,阿里的支付寶獨霸半壁江山,繼續佔據著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最大份額,而且超過第2到第9名的總和。


為什麼運營商的移動支付搞不起來?



在艾瑞發佈相關數據前後,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日前發佈了《2019第一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研究報告》。與艾瑞的報告不同,益普索的報告顯示,騰訊金融旗下財付通(包括微信支付和QQ錢包)和支付寶的用戶滲透率分別為89.2%和69.5%。按交易筆數計,財付通市場份額為51%,支付寶為41%。


"

近日,全球著名獨立調查機構艾瑞發佈2019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交易規模市場份額。數據顯示,阿里的支付寶獨霸半壁江山,繼續佔據著中國第三方移動支付市場最大份額,而且超過第2到第9名的總和。


為什麼運營商的移動支付搞不起來?



在艾瑞發佈相關數據前後,全球知名市場研究機構益普索日前發佈了《2019第一季度第三方移動支付用戶研究報告》。與艾瑞的報告不同,益普索的報告顯示,騰訊金融旗下財付通(包括微信支付和QQ錢包)和支付寶的用戶滲透率分別為89.2%和69.5%。按交易筆數計,財付通市場份額為51%,支付寶為41%。


為什麼運營商的移動支付搞不起來?



以上兩家研究結構發佈的報告數據雖然差距較大,但是卻有一個共同點,騰訊和阿里已經牢牢佔據了移動支付領域的第一陣營,而且是具有絕對領先優勢。其他的玩家無論背景多大,包括三大運營商,甚至銀聯都處於絕對弱勢的境地。

一、騰訊以社交為基礎向支付業務延伸

作為社交應用的絕對霸主,騰訊依靠社交應用向移動支付延伸擁有天然的優勢。憑藉在社交領域的強勢地位,騰訊財付通繼續以往的戰績,在轉賬、紅包、話費充值、公共服務類繳費等個人類交易場景中佔據整體優勢。

益普索發佈的報告數據顯示,以交易金額和筆數計,騰訊財付通在個人類交易場景的市場份額分別為48%和57%,阿里支付寶分別為42%和34%。在其他個人交易為主的交易場景中,佔據社交優勢的騰訊也擁有相對優勢。

通過社交應用向支付業務導入用戶,已經成為騰訊的拿手好戲,也是騰訊敢於和阿里競爭的底氣所在。然而,當互聯網的人口紅利已經見頂,未來騰訊的活躍社交用戶增長或將受限,由此導致的對支付業務的流量導致必將受到影響。

已經認識到流量紅利見頂的騰訊,已經開始了延伸佈局並取得了不錯成績。報告顯示,在零售、餐飲、外賣、出行等線下消費類交易場景中,騰訊支付交易金額和筆數佔比分別為47%和51%,也保持著領先優勢,支付寶佔比分別為46%和43%。

二、阿里以電商為平臺向支付業務擴展

電商業務是阿里的核心主業,也是其發展壯大的起點,通過搭建線上交易平臺並提供營銷、支付、數據、金融等服務來形成電子商務生態圈。阿里構建的電子商務生態圈已經覆蓋了個人生活中的絕大多數場景。

相對於騰訊的靠社交向支付導入用戶,阿里的支付已經成為電商業務發展的必需環節。相對來說,阿里支付對用戶的捆綁作用更強。隨著線上線下的融合聯動,阿里持續不斷的推進商戶下沉和用戶覆蓋的操作,最終支持了商業支付交易規模保持平穩增長。

阿里支付以電商平臺為基礎,連接了B端和C端,並圍繞C端用戶日常生活所需進行了一系列,涵蓋了金融、生活服務、醫療、教育、移動智能終端、移動互聯網、娛樂等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領域,形成了生態內流量互導。

無論是當前的4G時代,還是未來的5G和NB時代,相對來說,或許阿里的生態模式未來迎戰風雨的能力更強,可擴展的空間更大。

三、運營商的移動支付業務整體情況

在三大運營商中,中國移動是最早開展移動支付業務的。中國移動入股浦發銀行時就計劃通過線上入口+金融機構的模式佔據行業領先。然而,事實表明,即便中國移動看清了未來發展方向,也最終未能實現預期的目標。

中國聯通的沃支付、中國電信的翼支付的業務範圍和中國移動和包支付一樣,都是面向個人和企業客戶提供的一項領先的綜合性移動支付業務,旨在讓客戶享受方便快捷、豐富多彩、安全時尚的線上、線下支付體驗。

艾瑞發佈的調查數據中,我們沒有發現運營商的身影。在益普索發佈的報告中,在用戶滲透率方面,中國移動和包支付和中國電信翼支付已經進入前十名,並分列第6和第七位。雖然位次排名靠前,但是佔據的份額是相當低。在交易金額和交易筆數佔比中,運營商的移動支付份額已經低到與除了阿里和騰訊之外的其他應用合併統計計算的程度。

四、運營商搞移動支付差在哪裡

作為互聯網應用的延伸,移動支付越來越體現其連接價值。不遺餘力搞好移動支付,既是運營商實現對存量用戶軟捆綁的有效手段,又是其有利於擴大現有業務邊界的有益探索。運營商的移動支付之所以搞不好,或許有以下因素:

缺乏互聯網基因,這是大家比較統一的認識。作為國企的運營商,所有的經營行為都要以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為目標。雖然我們不能定論運營商因此而缺乏互聯網基因,但是如此以來,在市場化薪酬、大規模營銷、大折扣紅包等方面很難與更加開放的互聯網公司競爭。短期的大規模投入需要較長的時間之後才能獲得收益,這無疑影響管理者個人造成影響。

過去的生活太美好,以至於在移動支付上的決心不夠。運營商今天遭遇的寒冬與十年前的躺著賺錢的愜意形成了鮮明對比。與其說是互聯網公司抓住了移動支付的風口,還不如說是運營商自動放棄了起飛的機會。無論是支付牌照、用戶規模,還是資金實力,運營商遠遠強於互聯網公司。之所以未能站在風頭浪尖上,我們認為在移動支付上的決心不夠是非常大的影響因素。

缺乏生活場景曝光度,客觀上限制了其發展。與騰訊支付通過社交導入用戶、阿里支付通過電商延伸到支付不同,運營商的移動支付從出生之日其就面臨著資金出口的問題。用戶使用運營商的移動支付業務除了交話費還能幹什麼,即便現在,大家的認識依然如此。英雄無用武之地,客觀上是存在的。因此,即便有規模龐大的用戶群,運營商也無法有效將其導入到支付業務上,調查機構的用戶滲透率數據就是非常好的例子。

未能及時進入下沉市場,錯失了再次崛起的時機。從起初的線上而生,到現在線上線下融合,並下沉到底層市場,這已經描繪了移動支付的發展路徑——從城市向農村擴展,從線上向線下擴展。移動支付取代了現金、也有覆蓋所有交易和個人行為的趨勢。滿大街都是阿里支付和騰訊支付的時候,運營商的移動支付並沒有出現。這勢必造成強者愈強,弱者無法突破的困境,如此勢必錯失再次起飛的機會。

應用的便利程度遠低於同行,用戶感知需要提升。運營商的多個APP應用早期並未嵌入移動支付功能,這客觀上影響了自有移動支付業務的發展。另外,在移動支付領域,資金和交易安全是不可忽略的關鍵問題。在用戶感知和交易安全面前,運營商遠沒有互聯網公司做的到位。運營商過度關注安全以至於影響了用戶的便利使用。周圍幾個人都遭遇過類似經歷,以至於被迫放棄了某運營商的支付應用。

在移動支付領域,第一陣營內部的廝殺還將持續,但是追趕第一陣營已經不現實,因此合夥做大做強或許已經成為不錯的選擇。對於同為國企的三大運營商來說,我們認為合併重組當前的移動支付業務或許是未來做大做強的明智出路。

在當前任何單獨一家難以給行業激起水花的情況下,三大運營商集中力量突破移動支付的份額困擾或許比各自分散行動更有效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