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雲出海:為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提供“技術引擎”

雲計算 大數據 經濟 電子商務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5-17

“一帶一路”倡議具有豐富的內涵,不僅為合作國家帶去資金、產品、基礎設施等,更通過技術合作的方式,修好“普惠道路”,為數字絲綢之路建設提供“技術引擎”。

最近“一帶一路”舉世矚目,通過科技創新驅動發展,推動大數據、雲計算、智慧城市建設,連接成21世紀的數字絲綢之路也成為熱議話題。

據瞭解,“一帶一路”中國雲計算已經鋪就覆蓋全球主要互聯網市場的“普惠道路”,通過技術協作的方式,為各國企業合作鋪路搭橋,也成為參與各方經濟增長的新動能。過去一年,中國規模領先的雲計算服務商阿里雲在“一帶一路”參與國家區域為核心的海外市場,帶動超過10萬家企業規模化拓展市場,未來三年內生態規模有望達上萬億元。

在“一帶一路”合作各方,阿里雲最早於2014年在中國香港地區設立首個海外數據中心。經過兩年多的努力,阿里雲的數據中心已經覆蓋新加坡、迪拜、歐洲、大洋洲、美國西部、美國東部以及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在全球設立了14個地域節點,基本實現了全球主要互聯網市場的覆蓋。

伴隨全球數據中心的佈局,中國自主研發的大規模操作系統飛天也一同出海。飛天將遍佈全球的百萬級服務器連成一臺超級計算機,以在線公共服務的方式為社會提供計算能力。

5月12日,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親手將馬來西亞多媒體超級走廊項目MSC證書遞交給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將加速飛天技術。同時,阿里雲將在全球14個地域節點的基礎上,在馬來西亞新建一座飛天數據中心,使得當地正在迅速發展的科技產業獲得優質的數字化基礎設施支持。

此外,在新加坡、迪拜、沙特、德國等地,雲計算技術為當地提供新型互聯網智能技術,以技術輸出的方式,成為當地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從新加坡的國民級應用EZ-Link公交卡,到沙特的數字化變革計劃,再到迪拜的智慧城市建設,雲計算技術已經應用到“一帶一路”合作各方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新加坡人每天用EZ-Link卡搭乘公交、地鐵、在便利店消費,日均交易超過800萬筆,但這些數據卻只能趴在庫裡無法發揮價值,這讓EZ-Link的首席執行官Nicolas Lee找到了阿里雲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希望能在雲計算平臺上,搭建一個普惠的智能分析平臺,讓多達數萬家新加坡中小企業受惠。

在中東迪拜,阿里雲是全球主要雲計算公司當中率先設點的公司。2015年,阿里雲和迪拜Meraas集團在當地建立雲計算合資公司,依託阿里雲強大的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能力,幫助迪拜發展“智慧城市”等項目。

據阿聯酋《國民報》近日報道,阿里雲位於迪拜的合資公司還將參與沙特數字化變革計劃。該項計劃由沙特在雲計算管理規定草案中提出,據悉沙特將投資75億美元用於包括雲計算及大數據在內的數字化技術建設。

而據對外經濟研究所報告顯示,在電子商務、信息技術服務等領域,阿里巴巴、華為等民營企業作出了表率。在雲計算領域,阿里雲與亞馬遜AWS和微軟Azure被稱為全球雲計算的三駕馬車,但是阿里雲在單位計算能力和計算性價比上非常領先,具備將世界級的計算能力變成普惠雲科技的能力。

專家認為,雲計算可以大幅節省成本和時間,甚至可以實現公司沒有駐外機構也能快速開展全球“雲上市場”。隨著雲技術在新加坡、迪拜、歐洲等地成功落地,阿里雲將會開拓更大的市場份額,服務更多的中小企業和消費者。

此外,中國雲計算產業也為企業鋪就了拓展市場的“普惠公路”。駐雲、網久等中國SaaS軟件企業伴隨阿里雲的全球佈局快速參與海外市場。大疆創新、每日瑜伽、大拿等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藉助雲計算基礎設施的“日不落”佈局,在海外市場排行市場前列。企業不需派駐海外技術人員,即可在阿里雲平臺上“遠程”發展業務。

文/江南子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