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魏禧於都訪故寓

"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於都訪故寓

明末清初,寧都縣魏禧(又名叔子)與其兄魏祥(伯子),弟魏禮(季子),皆以詩文聞名,時稱“寧都三魏”。魏禧為明末諸生,明亡後絕意仕途,兄弟三人與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邱維屏、彭任和曾燦等結廬於寧都勝地翠微峰,號稱“易堂九子”。魏禧為領袖,是九子中的佼佼者。當時,他與汪琬、侯方域齊名,被譽為清初三大文學家。魏禧以散文見長,著有《魏叔子文集》。他撰寫的《大鐵椎傳》,生動冼煉,是燴灸人口的佳作,傳誦一時,曾選作中學語文教材,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於都訪故寓

明末清初,寧都縣魏禧(又名叔子)與其兄魏祥(伯子),弟魏禮(季子),皆以詩文聞名,時稱“寧都三魏”。魏禧為明末諸生,明亡後絕意仕途,兄弟三人與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邱維屏、彭任和曾燦等結廬於寧都勝地翠微峰,號稱“易堂九子”。魏禧為領袖,是九子中的佼佼者。當時,他與汪琬、侯方域齊名,被譽為清初三大文學家。魏禧以散文見長,著有《魏叔子文集》。他撰寫的《大鐵椎傳》,生動冼煉,是燴灸人口的佳作,傳誦一時,曾選作中學語文教材,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少年時期曾隨父母僑居於都縣城。十年後他僱舟從寧都順梅江前往贛州探訪其兄伯子。路過於都縣城時,特停泊登岸造訪昔日故寓,適主人外出未遇,悵然若失。他面對舊樓,往事歷歷,見物生情,寫下了《經於都故寓處》一詩,親切感人。詩曰:

買舟尋伯子,道經雩陽城。

十年曾僑家,今一造其庭。

故蘚生東階,新燕巢西楹。

我寓東小樓,左折右而登。

石榴花最高,拂我樓上櫺。

父母居中室,咳唾時聞聲。

思欲履房戶,愀然見平生。

主人適他出,愴恍不成行。

詩人以素描手法,明白如話地記述了他造訪故寓的情景和追憶。既有對舊居的生動描述,又有對父母的親切懷戀,更有對身世的唏噓感嘆,字裡行間充滿真情實感。“愀然見平生”一語,正好道出了詩人對明亡後現實社會的不滿和憤慨。(作者:王學偉)

"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於都訪故寓

明末清初,寧都縣魏禧(又名叔子)與其兄魏祥(伯子),弟魏禮(季子),皆以詩文聞名,時稱“寧都三魏”。魏禧為明末諸生,明亡後絕意仕途,兄弟三人與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邱維屏、彭任和曾燦等結廬於寧都勝地翠微峰,號稱“易堂九子”。魏禧為領袖,是九子中的佼佼者。當時,他與汪琬、侯方域齊名,被譽為清初三大文學家。魏禧以散文見長,著有《魏叔子文集》。他撰寫的《大鐵椎傳》,生動冼煉,是燴灸人口的佳作,傳誦一時,曾選作中學語文教材,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少年時期曾隨父母僑居於都縣城。十年後他僱舟從寧都順梅江前往贛州探訪其兄伯子。路過於都縣城時,特停泊登岸造訪昔日故寓,適主人外出未遇,悵然若失。他面對舊樓,往事歷歷,見物生情,寫下了《經於都故寓處》一詩,親切感人。詩曰:

買舟尋伯子,道經雩陽城。

十年曾僑家,今一造其庭。

故蘚生東階,新燕巢西楹。

我寓東小樓,左折右而登。

石榴花最高,拂我樓上櫺。

父母居中室,咳唾時聞聲。

思欲履房戶,愀然見平生。

主人適他出,愴恍不成行。

詩人以素描手法,明白如話地記述了他造訪故寓的情景和追憶。既有對舊居的生動描述,又有對父母的親切懷戀,更有對身世的唏噓感嘆,字裡行間充滿真情實感。“愀然見平生”一語,正好道出了詩人對明亡後現實社會的不滿和憤慨。(作者:王學偉)

魏禧於都訪故寓

附:魏禧及易堂九子

魏禧(1624--1680年) 字冰叔,寧都縣城人。父親名兆鳳,是明朝諸生,明朝滅亡時,嚎啕大哭不願進食,剃盡頭發做了頭陀,隱居在翠微峰,那年冬天占卜得到“離之乾”的卦象,所以他把自己的住所叫做易堂。不久魏兆鳳辭世。

魏禧童年時就喜歡讀古代典籍,談論歷史,辭風凌厲,表現出卓越的見識。十一歲時,補為縣學生。和其兄際瑞、弟禮以及南昌人彭士望、林時益,還有本縣人李騰蛟、邱維屏、彭任、曾燦九人創立易堂學派,世稱“易堂九子”。大家都親身耕種,自食其力,又努力切磋學問,於是三魏的名聲傳遍了海內。魏禧束身砥行,才學又高,住宅前有水池象瓢勺,所以他給自己的房子題了一塊匾額,上面寫著“勺庭”,學者們就稱魏禧為勺庭先生。先生身材消瘦修長,目光炯炯逼人。小時候多病,藥不離口。性情仁厚,寬以接物,不計較他人過失,以誠待人,即使被人欺騙,也心情平和。然而他有英雄氣概,談論時事,常常意氣縱橫,如江河倒瀉滔滔不絕。遇到曲折難解之事,謀劃有條有理,早早做好防備,提出對策,取得成功的十有八九。明末動盪時,寧都太平已久,人們不懂戰爭的危險,又以為戰事離寧都遙遠,不會很快波及。魏禧卻為此擔憂,全家遷到翠微峰居住。翠微峰在城西十里,四面峭壁高百餘丈,如刀削一般直立,峭壁中有一裂縫從山腳直通峰頂,裂縫也象斧頭劈開一樣陡峭,裡面鑿有蹬道,架木梯可以登上山頂。魏禧在裂縫內設置寨門,寨門象水閘堵水那樣堵住蹬道,用這種辦法來作防衛,一些朋友和讀書人漸漸地聚集在峰頂。幾年後,寧都縣城被攻破,翠微峰卻沒有受到侵害。

"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於都訪故寓

明末清初,寧都縣魏禧(又名叔子)與其兄魏祥(伯子),弟魏禮(季子),皆以詩文聞名,時稱“寧都三魏”。魏禧為明末諸生,明亡後絕意仕途,兄弟三人與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邱維屏、彭任和曾燦等結廬於寧都勝地翠微峰,號稱“易堂九子”。魏禧為領袖,是九子中的佼佼者。當時,他與汪琬、侯方域齊名,被譽為清初三大文學家。魏禧以散文見長,著有《魏叔子文集》。他撰寫的《大鐵椎傳》,生動冼煉,是燴灸人口的佳作,傳誦一時,曾選作中學語文教材,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少年時期曾隨父母僑居於都縣城。十年後他僱舟從寧都順梅江前往贛州探訪其兄伯子。路過於都縣城時,特停泊登岸造訪昔日故寓,適主人外出未遇,悵然若失。他面對舊樓,往事歷歷,見物生情,寫下了《經於都故寓處》一詩,親切感人。詩曰:

買舟尋伯子,道經雩陽城。

十年曾僑家,今一造其庭。

故蘚生東階,新燕巢西楹。

我寓東小樓,左折右而登。

石榴花最高,拂我樓上櫺。

父母居中室,咳唾時聞聲。

思欲履房戶,愀然見平生。

主人適他出,愴恍不成行。

詩人以素描手法,明白如話地記述了他造訪故寓的情景和追憶。既有對舊居的生動描述,又有對父母的親切懷戀,更有對身世的唏噓感嘆,字裡行間充滿真情實感。“愀然見平生”一語,正好道出了詩人對明亡後現實社會的不滿和憤慨。(作者:王學偉)

魏禧於都訪故寓

附:魏禧及易堂九子

魏禧(1624--1680年) 字冰叔,寧都縣城人。父親名兆鳳,是明朝諸生,明朝滅亡時,嚎啕大哭不願進食,剃盡頭發做了頭陀,隱居在翠微峰,那年冬天占卜得到“離之乾”的卦象,所以他把自己的住所叫做易堂。不久魏兆鳳辭世。

魏禧童年時就喜歡讀古代典籍,談論歷史,辭風凌厲,表現出卓越的見識。十一歲時,補為縣學生。和其兄際瑞、弟禮以及南昌人彭士望、林時益,還有本縣人李騰蛟、邱維屏、彭任、曾燦九人創立易堂學派,世稱“易堂九子”。大家都親身耕種,自食其力,又努力切磋學問,於是三魏的名聲傳遍了海內。魏禧束身砥行,才學又高,住宅前有水池象瓢勺,所以他給自己的房子題了一塊匾額,上面寫著“勺庭”,學者們就稱魏禧為勺庭先生。先生身材消瘦修長,目光炯炯逼人。小時候多病,藥不離口。性情仁厚,寬以接物,不計較他人過失,以誠待人,即使被人欺騙,也心情平和。然而他有英雄氣概,談論時事,常常意氣縱橫,如江河倒瀉滔滔不絕。遇到曲折難解之事,謀劃有條有理,早早做好防備,提出對策,取得成功的十有八九。明末動盪時,寧都太平已久,人們不懂戰爭的危險,又以為戰事離寧都遙遠,不會很快波及。魏禧卻為此擔憂,全家遷到翠微峰居住。翠微峰在城西十里,四面峭壁高百餘丈,如刀削一般直立,峭壁中有一裂縫從山腳直通峰頂,裂縫也象斧頭劈開一樣陡峭,裡面鑿有蹬道,架木梯可以登上山頂。魏禧在裂縫內設置寨門,寨門象水閘堵水那樣堵住蹬道,用這種辦法來作防衛,一些朋友和讀書人漸漸地聚集在峰頂。幾年後,寧都縣城被攻破,翠微峰卻沒有受到侵害。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愛讀史書,特別喜歡《左傳》。散文中特別推崇蘇洵。他的文章寫得凌厲雄傑,寫到忠孝節烈的事蹟特別激動感人,描寫這些場面也淋漓盡致。四十歲時,出遊天下。結交的朋友有蘇州的徐枋和金俊明、杭州的汪諷、乍浦的李天植、常熟的顧祖禹、常州的惲日初和楊瑤,還有藥地和尚與槁木和尚,這些都是明朝遺民。那時,南豐人謝文濤講學程山,星子宋之盛講學髻山,僅造冊登記的弟子就有百人之多,和易堂之學相呼應。易堂的特點是以古人實用的學問為目的,因而使研習學問成為風氣,魏禧是這樣治學方法的倡導者和領導者。藥地和尚曾經訪問翠微峰,他讚歎說:“易堂樸實雄健的精神,全中國沒有第二家了。”藥地和尚就是明朝的檢討官方以智。

朋友逝世,他們的子女無人養育,魏禧便負起撫育教導安身立業的責任。凡是親戚朋友有些不好當面說的話、或者是父子兄弟間有隔閡,魏禧都能當面指出並找到調解的方法,經常一席話就免去了糾紛。有的人感到奇怪,魏禧說:“我每次遇到難以開口勸說的事,一定不惜時間表達誠意,等到當事人能和我以誠相見,這樣我才來勸解。”

"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於都訪故寓

明末清初,寧都縣魏禧(又名叔子)與其兄魏祥(伯子),弟魏禮(季子),皆以詩文聞名,時稱“寧都三魏”。魏禧為明末諸生,明亡後絕意仕途,兄弟三人與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邱維屏、彭任和曾燦等結廬於寧都勝地翠微峰,號稱“易堂九子”。魏禧為領袖,是九子中的佼佼者。當時,他與汪琬、侯方域齊名,被譽為清初三大文學家。魏禧以散文見長,著有《魏叔子文集》。他撰寫的《大鐵椎傳》,生動冼煉,是燴灸人口的佳作,傳誦一時,曾選作中學語文教材,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少年時期曾隨父母僑居於都縣城。十年後他僱舟從寧都順梅江前往贛州探訪其兄伯子。路過於都縣城時,特停泊登岸造訪昔日故寓,適主人外出未遇,悵然若失。他面對舊樓,往事歷歷,見物生情,寫下了《經於都故寓處》一詩,親切感人。詩曰:

買舟尋伯子,道經雩陽城。

十年曾僑家,今一造其庭。

故蘚生東階,新燕巢西楹。

我寓東小樓,左折右而登。

石榴花最高,拂我樓上櫺。

父母居中室,咳唾時聞聲。

思欲履房戶,愀然見平生。

主人適他出,愴恍不成行。

詩人以素描手法,明白如話地記述了他造訪故寓的情景和追憶。既有對舊居的生動描述,又有對父母的親切懷戀,更有對身世的唏噓感嘆,字裡行間充滿真情實感。“愀然見平生”一語,正好道出了詩人對明亡後現實社會的不滿和憤慨。(作者:王學偉)

魏禧於都訪故寓

附:魏禧及易堂九子

魏禧(1624--1680年) 字冰叔,寧都縣城人。父親名兆鳳,是明朝諸生,明朝滅亡時,嚎啕大哭不願進食,剃盡頭發做了頭陀,隱居在翠微峰,那年冬天占卜得到“離之乾”的卦象,所以他把自己的住所叫做易堂。不久魏兆鳳辭世。

魏禧童年時就喜歡讀古代典籍,談論歷史,辭風凌厲,表現出卓越的見識。十一歲時,補為縣學生。和其兄際瑞、弟禮以及南昌人彭士望、林時益,還有本縣人李騰蛟、邱維屏、彭任、曾燦九人創立易堂學派,世稱“易堂九子”。大家都親身耕種,自食其力,又努力切磋學問,於是三魏的名聲傳遍了海內。魏禧束身砥行,才學又高,住宅前有水池象瓢勺,所以他給自己的房子題了一塊匾額,上面寫著“勺庭”,學者們就稱魏禧為勺庭先生。先生身材消瘦修長,目光炯炯逼人。小時候多病,藥不離口。性情仁厚,寬以接物,不計較他人過失,以誠待人,即使被人欺騙,也心情平和。然而他有英雄氣概,談論時事,常常意氣縱橫,如江河倒瀉滔滔不絕。遇到曲折難解之事,謀劃有條有理,早早做好防備,提出對策,取得成功的十有八九。明末動盪時,寧都太平已久,人們不懂戰爭的危險,又以為戰事離寧都遙遠,不會很快波及。魏禧卻為此擔憂,全家遷到翠微峰居住。翠微峰在城西十里,四面峭壁高百餘丈,如刀削一般直立,峭壁中有一裂縫從山腳直通峰頂,裂縫也象斧頭劈開一樣陡峭,裡面鑿有蹬道,架木梯可以登上山頂。魏禧在裂縫內設置寨門,寨門象水閘堵水那樣堵住蹬道,用這種辦法來作防衛,一些朋友和讀書人漸漸地聚集在峰頂。幾年後,寧都縣城被攻破,翠微峰卻沒有受到侵害。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愛讀史書,特別喜歡《左傳》。散文中特別推崇蘇洵。他的文章寫得凌厲雄傑,寫到忠孝節烈的事蹟特別激動感人,描寫這些場面也淋漓盡致。四十歲時,出遊天下。結交的朋友有蘇州的徐枋和金俊明、杭州的汪諷、乍浦的李天植、常熟的顧祖禹、常州的惲日初和楊瑤,還有藥地和尚與槁木和尚,這些都是明朝遺民。那時,南豐人謝文濤講學程山,星子宋之盛講學髻山,僅造冊登記的弟子就有百人之多,和易堂之學相呼應。易堂的特點是以古人實用的學問為目的,因而使研習學問成為風氣,魏禧是這樣治學方法的倡導者和領導者。藥地和尚曾經訪問翠微峰,他讚歎說:“易堂樸實雄健的精神,全中國沒有第二家了。”藥地和尚就是明朝的檢討官方以智。

朋友逝世,他們的子女無人養育,魏禧便負起撫育教導安身立業的責任。凡是親戚朋友有些不好當面說的話、或者是父子兄弟間有隔閡,魏禧都能當面指出並找到調解的方法,經常一席話就免去了糾紛。有的人感到奇怪,魏禧說:“我每次遇到難以開口勸說的事,一定不惜時間表達誠意,等到當事人能和我以誠相見,這樣我才來勸解。”

魏禧於都訪故寓

康熙十七年(1678年),詔徵魏禧為博學鴻儒,魏禧藉口有病不應詔。官府催逼上路,魏禧沒辦法只好假託去南昌治病,給巡撫親自驗看時,魏禧懷揣毒藥蒙著棉被臥在擔架上,自稱病重,於是巡撫允許魏禧不擔任官職。二年後,魏禧逝世,年五十七歲,他的妻子謝氏絕食而死,達到了與魏禧同生共死的願望。

魏禧有文集二十二卷,目錄三卷,詩八卷,左傳經世十卷。

魏際瑞(1620—1677年) 原名祥,字善伯,是魏禧的哥哥。明朝滅亡後,魏禧與弟弟魏禮都放棄“諸生”的身份。魏際瑞嘆息說:“我是長子,祖宗的祠堂墳墓和父母的生命健康,給誰來承擔責任呢?”於是就沒有放棄諸生名號並參加考試,考取順治十七年(1660年)歲貢生。寧都民眾暴動,江西的官兵進剿索取軍用物資,魏際瑞身冒險阻來往各地完成這一重任,幾次都面臨死亡危險。際瑞重信義,三十多年間,隱居翠微峰的兄弟朋友,還有其他的族人和親戚,他們的安危都繫於際瑞一身。

"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於都訪故寓

明末清初,寧都縣魏禧(又名叔子)與其兄魏祥(伯子),弟魏禮(季子),皆以詩文聞名,時稱“寧都三魏”。魏禧為明末諸生,明亡後絕意仕途,兄弟三人與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邱維屏、彭任和曾燦等結廬於寧都勝地翠微峰,號稱“易堂九子”。魏禧為領袖,是九子中的佼佼者。當時,他與汪琬、侯方域齊名,被譽為清初三大文學家。魏禧以散文見長,著有《魏叔子文集》。他撰寫的《大鐵椎傳》,生動冼煉,是燴灸人口的佳作,傳誦一時,曾選作中學語文教材,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少年時期曾隨父母僑居於都縣城。十年後他僱舟從寧都順梅江前往贛州探訪其兄伯子。路過於都縣城時,特停泊登岸造訪昔日故寓,適主人外出未遇,悵然若失。他面對舊樓,往事歷歷,見物生情,寫下了《經於都故寓處》一詩,親切感人。詩曰:

買舟尋伯子,道經雩陽城。

十年曾僑家,今一造其庭。

故蘚生東階,新燕巢西楹。

我寓東小樓,左折右而登。

石榴花最高,拂我樓上櫺。

父母居中室,咳唾時聞聲。

思欲履房戶,愀然見平生。

主人適他出,愴恍不成行。

詩人以素描手法,明白如話地記述了他造訪故寓的情景和追憶。既有對舊居的生動描述,又有對父母的親切懷戀,更有對身世的唏噓感嘆,字裡行間充滿真情實感。“愀然見平生”一語,正好道出了詩人對明亡後現實社會的不滿和憤慨。(作者:王學偉)

魏禧於都訪故寓

附:魏禧及易堂九子

魏禧(1624--1680年) 字冰叔,寧都縣城人。父親名兆鳳,是明朝諸生,明朝滅亡時,嚎啕大哭不願進食,剃盡頭發做了頭陀,隱居在翠微峰,那年冬天占卜得到“離之乾”的卦象,所以他把自己的住所叫做易堂。不久魏兆鳳辭世。

魏禧童年時就喜歡讀古代典籍,談論歷史,辭風凌厲,表現出卓越的見識。十一歲時,補為縣學生。和其兄際瑞、弟禮以及南昌人彭士望、林時益,還有本縣人李騰蛟、邱維屏、彭任、曾燦九人創立易堂學派,世稱“易堂九子”。大家都親身耕種,自食其力,又努力切磋學問,於是三魏的名聲傳遍了海內。魏禧束身砥行,才學又高,住宅前有水池象瓢勺,所以他給自己的房子題了一塊匾額,上面寫著“勺庭”,學者們就稱魏禧為勺庭先生。先生身材消瘦修長,目光炯炯逼人。小時候多病,藥不離口。性情仁厚,寬以接物,不計較他人過失,以誠待人,即使被人欺騙,也心情平和。然而他有英雄氣概,談論時事,常常意氣縱橫,如江河倒瀉滔滔不絕。遇到曲折難解之事,謀劃有條有理,早早做好防備,提出對策,取得成功的十有八九。明末動盪時,寧都太平已久,人們不懂戰爭的危險,又以為戰事離寧都遙遠,不會很快波及。魏禧卻為此擔憂,全家遷到翠微峰居住。翠微峰在城西十里,四面峭壁高百餘丈,如刀削一般直立,峭壁中有一裂縫從山腳直通峰頂,裂縫也象斧頭劈開一樣陡峭,裡面鑿有蹬道,架木梯可以登上山頂。魏禧在裂縫內設置寨門,寨門象水閘堵水那樣堵住蹬道,用這種辦法來作防衛,一些朋友和讀書人漸漸地聚集在峰頂。幾年後,寧都縣城被攻破,翠微峰卻沒有受到侵害。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愛讀史書,特別喜歡《左傳》。散文中特別推崇蘇洵。他的文章寫得凌厲雄傑,寫到忠孝節烈的事蹟特別激動感人,描寫這些場面也淋漓盡致。四十歲時,出遊天下。結交的朋友有蘇州的徐枋和金俊明、杭州的汪諷、乍浦的李天植、常熟的顧祖禹、常州的惲日初和楊瑤,還有藥地和尚與槁木和尚,這些都是明朝遺民。那時,南豐人謝文濤講學程山,星子宋之盛講學髻山,僅造冊登記的弟子就有百人之多,和易堂之學相呼應。易堂的特點是以古人實用的學問為目的,因而使研習學問成為風氣,魏禧是這樣治學方法的倡導者和領導者。藥地和尚曾經訪問翠微峰,他讚歎說:“易堂樸實雄健的精神,全中國沒有第二家了。”藥地和尚就是明朝的檢討官方以智。

朋友逝世,他們的子女無人養育,魏禧便負起撫育教導安身立業的責任。凡是親戚朋友有些不好當面說的話、或者是父子兄弟間有隔閡,魏禧都能當面指出並找到調解的方法,經常一席話就免去了糾紛。有的人感到奇怪,魏禧說:“我每次遇到難以開口勸說的事,一定不惜時間表達誠意,等到當事人能和我以誠相見,這樣我才來勸解。”

魏禧於都訪故寓

康熙十七年(1678年),詔徵魏禧為博學鴻儒,魏禧藉口有病不應詔。官府催逼上路,魏禧沒辦法只好假託去南昌治病,給巡撫親自驗看時,魏禧懷揣毒藥蒙著棉被臥在擔架上,自稱病重,於是巡撫允許魏禧不擔任官職。二年後,魏禧逝世,年五十七歲,他的妻子謝氏絕食而死,達到了與魏禧同生共死的願望。

魏禧有文集二十二卷,目錄三卷,詩八卷,左傳經世十卷。

魏際瑞(1620—1677年) 原名祥,字善伯,是魏禧的哥哥。明朝滅亡後,魏禧與弟弟魏禮都放棄“諸生”的身份。魏際瑞嘆息說:“我是長子,祖宗的祠堂墳墓和父母的生命健康,給誰來承擔責任呢?”於是就沒有放棄諸生名號並參加考試,考取順治十七年(1660年)歲貢生。寧都民眾暴動,江西的官兵進剿索取軍用物資,魏際瑞身冒險阻來往各地完成這一重任,幾次都面臨死亡危險。際瑞重信義,三十多年間,隱居翠微峰的兄弟朋友,還有其他的族人和親戚,他們的安危都繫於際瑞一身。

魏禧於都訪故寓

康熙十三年(1674年),雲南的將領韓大任盤踞寧都懷德鄉(今黃陂一帶),官方想招撫他。韓大任說:“沒有魏際瑞來,我不信是真心招安。”當時魏際瑞是贛總鎮哲爾肯的幕僚,哲爾肯派遣際瑞去招降。家人都流淚勸阻,際瑞說:“這是關係到家鄉父老存亡的大事啊,我不去,恐怕大禍就要來臨。我去了若不成功,後果就由我一人承擔了。”於是前去韓大任駐兵處,剛剛進入兵營,官兵就從東路發動猛攻,韓大任疑心際瑞是來施計麻痺他的,便把際瑞關押起來。後來韓大任改變主意,撤往福建投降地方勢力,魏際瑞便遭殺害,年五十八歲。他的兒子世傑自殺殉父。

魏際瑞喜好古文,愛讀莊子、司馬遷的著作。有文集十卷、雜俎五卷。

魏禮(1629一1695年) 字和公,魏禧的弟弟。小時候顯得愚鈍,由魏禧教他學業,魏禧曾鞭打怒罵他,魏禮並不怨恨,說:“哥哥實在是愛護我呀。”魏禧聽說,大喜過望。九歲時,父親把家產分給兒子們,拿著一張田契,躊躇不決,說:“給魏祥吧,就虧了魏禮;給魏禮吧,又虧了魏祥。怎麼辦呢?”恰巧魏禮從旁經過,立即回答說:“怎麼虧我都行,不要虧了哥哥。”父親笑起來說:“這樣,確實是愚鈍的人啊。”

魏禮沉默寡言,一旦承諾便全力做好,樂意解決困難。因為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便四出遠遊。每到一處,一定要交結豪傑賢士,尋找隱居林泉山岩的遺民。五十歲時,感到厭倦,返回翠微峰,在峰左山嶺上蓋房屋五間。那時,魏祥、魏禧都已謝世,石閣勺庭很久都無人居住,易堂諸子都分散居住,不再聚於易堂。魏禮獨自率領妻子兒女在峰頂繼續居住十七年,從未遷往別處。六十六歲時辭世。

魏禮著有詩文集十六卷。他的兩個兒子一叫世傲,一叫世儼。世傲字昭士,未滿兩歲時,他母親口授《九歌》,便能背誦。少年時跟魏禧讀書,性情耿直急躁,勇於承擔責任。魏禧曾經說:“文如其人,他的文章,矛頭所指,往往有沒羽之力。”因為多病不願應試,遊遍燕、楚、吳、越等地直到嶺南,剛好遇到王士禎使粵,讀到世傲作品,就折節相交。世傲著有《耕廡文稿》十卷。世儼字敬士,和世傲一樣多病,也並不荒廢讀書寫作,有《為谷文稿》八卷。兄弟二人和魏祥之子魏世傑齊名,當時就被稱為“小三魏”。

"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於都訪故寓

明末清初,寧都縣魏禧(又名叔子)與其兄魏祥(伯子),弟魏禮(季子),皆以詩文聞名,時稱“寧都三魏”。魏禧為明末諸生,明亡後絕意仕途,兄弟三人與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邱維屏、彭任和曾燦等結廬於寧都勝地翠微峰,號稱“易堂九子”。魏禧為領袖,是九子中的佼佼者。當時,他與汪琬、侯方域齊名,被譽為清初三大文學家。魏禧以散文見長,著有《魏叔子文集》。他撰寫的《大鐵椎傳》,生動冼煉,是燴灸人口的佳作,傳誦一時,曾選作中學語文教材,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少年時期曾隨父母僑居於都縣城。十年後他僱舟從寧都順梅江前往贛州探訪其兄伯子。路過於都縣城時,特停泊登岸造訪昔日故寓,適主人外出未遇,悵然若失。他面對舊樓,往事歷歷,見物生情,寫下了《經於都故寓處》一詩,親切感人。詩曰:

買舟尋伯子,道經雩陽城。

十年曾僑家,今一造其庭。

故蘚生東階,新燕巢西楹。

我寓東小樓,左折右而登。

石榴花最高,拂我樓上櫺。

父母居中室,咳唾時聞聲。

思欲履房戶,愀然見平生。

主人適他出,愴恍不成行。

詩人以素描手法,明白如話地記述了他造訪故寓的情景和追憶。既有對舊居的生動描述,又有對父母的親切懷戀,更有對身世的唏噓感嘆,字裡行間充滿真情實感。“愀然見平生”一語,正好道出了詩人對明亡後現實社會的不滿和憤慨。(作者:王學偉)

魏禧於都訪故寓

附:魏禧及易堂九子

魏禧(1624--1680年) 字冰叔,寧都縣城人。父親名兆鳳,是明朝諸生,明朝滅亡時,嚎啕大哭不願進食,剃盡頭發做了頭陀,隱居在翠微峰,那年冬天占卜得到“離之乾”的卦象,所以他把自己的住所叫做易堂。不久魏兆鳳辭世。

魏禧童年時就喜歡讀古代典籍,談論歷史,辭風凌厲,表現出卓越的見識。十一歲時,補為縣學生。和其兄際瑞、弟禮以及南昌人彭士望、林時益,還有本縣人李騰蛟、邱維屏、彭任、曾燦九人創立易堂學派,世稱“易堂九子”。大家都親身耕種,自食其力,又努力切磋學問,於是三魏的名聲傳遍了海內。魏禧束身砥行,才學又高,住宅前有水池象瓢勺,所以他給自己的房子題了一塊匾額,上面寫著“勺庭”,學者們就稱魏禧為勺庭先生。先生身材消瘦修長,目光炯炯逼人。小時候多病,藥不離口。性情仁厚,寬以接物,不計較他人過失,以誠待人,即使被人欺騙,也心情平和。然而他有英雄氣概,談論時事,常常意氣縱橫,如江河倒瀉滔滔不絕。遇到曲折難解之事,謀劃有條有理,早早做好防備,提出對策,取得成功的十有八九。明末動盪時,寧都太平已久,人們不懂戰爭的危險,又以為戰事離寧都遙遠,不會很快波及。魏禧卻為此擔憂,全家遷到翠微峰居住。翠微峰在城西十里,四面峭壁高百餘丈,如刀削一般直立,峭壁中有一裂縫從山腳直通峰頂,裂縫也象斧頭劈開一樣陡峭,裡面鑿有蹬道,架木梯可以登上山頂。魏禧在裂縫內設置寨門,寨門象水閘堵水那樣堵住蹬道,用這種辦法來作防衛,一些朋友和讀書人漸漸地聚集在峰頂。幾年後,寧都縣城被攻破,翠微峰卻沒有受到侵害。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愛讀史書,特別喜歡《左傳》。散文中特別推崇蘇洵。他的文章寫得凌厲雄傑,寫到忠孝節烈的事蹟特別激動感人,描寫這些場面也淋漓盡致。四十歲時,出遊天下。結交的朋友有蘇州的徐枋和金俊明、杭州的汪諷、乍浦的李天植、常熟的顧祖禹、常州的惲日初和楊瑤,還有藥地和尚與槁木和尚,這些都是明朝遺民。那時,南豐人謝文濤講學程山,星子宋之盛講學髻山,僅造冊登記的弟子就有百人之多,和易堂之學相呼應。易堂的特點是以古人實用的學問為目的,因而使研習學問成為風氣,魏禧是這樣治學方法的倡導者和領導者。藥地和尚曾經訪問翠微峰,他讚歎說:“易堂樸實雄健的精神,全中國沒有第二家了。”藥地和尚就是明朝的檢討官方以智。

朋友逝世,他們的子女無人養育,魏禧便負起撫育教導安身立業的責任。凡是親戚朋友有些不好當面說的話、或者是父子兄弟間有隔閡,魏禧都能當面指出並找到調解的方法,經常一席話就免去了糾紛。有的人感到奇怪,魏禧說:“我每次遇到難以開口勸說的事,一定不惜時間表達誠意,等到當事人能和我以誠相見,這樣我才來勸解。”

魏禧於都訪故寓

康熙十七年(1678年),詔徵魏禧為博學鴻儒,魏禧藉口有病不應詔。官府催逼上路,魏禧沒辦法只好假託去南昌治病,給巡撫親自驗看時,魏禧懷揣毒藥蒙著棉被臥在擔架上,自稱病重,於是巡撫允許魏禧不擔任官職。二年後,魏禧逝世,年五十七歲,他的妻子謝氏絕食而死,達到了與魏禧同生共死的願望。

魏禧有文集二十二卷,目錄三卷,詩八卷,左傳經世十卷。

魏際瑞(1620—1677年) 原名祥,字善伯,是魏禧的哥哥。明朝滅亡後,魏禧與弟弟魏禮都放棄“諸生”的身份。魏際瑞嘆息說:“我是長子,祖宗的祠堂墳墓和父母的生命健康,給誰來承擔責任呢?”於是就沒有放棄諸生名號並參加考試,考取順治十七年(1660年)歲貢生。寧都民眾暴動,江西的官兵進剿索取軍用物資,魏際瑞身冒險阻來往各地完成這一重任,幾次都面臨死亡危險。際瑞重信義,三十多年間,隱居翠微峰的兄弟朋友,還有其他的族人和親戚,他們的安危都繫於際瑞一身。

魏禧於都訪故寓

康熙十三年(1674年),雲南的將領韓大任盤踞寧都懷德鄉(今黃陂一帶),官方想招撫他。韓大任說:“沒有魏際瑞來,我不信是真心招安。”當時魏際瑞是贛總鎮哲爾肯的幕僚,哲爾肯派遣際瑞去招降。家人都流淚勸阻,際瑞說:“這是關係到家鄉父老存亡的大事啊,我不去,恐怕大禍就要來臨。我去了若不成功,後果就由我一人承擔了。”於是前去韓大任駐兵處,剛剛進入兵營,官兵就從東路發動猛攻,韓大任疑心際瑞是來施計麻痺他的,便把際瑞關押起來。後來韓大任改變主意,撤往福建投降地方勢力,魏際瑞便遭殺害,年五十八歲。他的兒子世傑自殺殉父。

魏際瑞喜好古文,愛讀莊子、司馬遷的著作。有文集十卷、雜俎五卷。

魏禮(1629一1695年) 字和公,魏禧的弟弟。小時候顯得愚鈍,由魏禧教他學業,魏禧曾鞭打怒罵他,魏禮並不怨恨,說:“哥哥實在是愛護我呀。”魏禧聽說,大喜過望。九歲時,父親把家產分給兒子們,拿著一張田契,躊躇不決,說:“給魏祥吧,就虧了魏禮;給魏禮吧,又虧了魏祥。怎麼辦呢?”恰巧魏禮從旁經過,立即回答說:“怎麼虧我都行,不要虧了哥哥。”父親笑起來說:“這樣,確實是愚鈍的人啊。”

魏禮沉默寡言,一旦承諾便全力做好,樂意解決困難。因為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便四出遠遊。每到一處,一定要交結豪傑賢士,尋找隱居林泉山岩的遺民。五十歲時,感到厭倦,返回翠微峰,在峰左山嶺上蓋房屋五間。那時,魏祥、魏禧都已謝世,石閣勺庭很久都無人居住,易堂諸子都分散居住,不再聚於易堂。魏禮獨自率領妻子兒女在峰頂繼續居住十七年,從未遷往別處。六十六歲時辭世。

魏禮著有詩文集十六卷。他的兩個兒子一叫世傲,一叫世儼。世傲字昭士,未滿兩歲時,他母親口授《九歌》,便能背誦。少年時跟魏禧讀書,性情耿直急躁,勇於承擔責任。魏禧曾經說:“文如其人,他的文章,矛頭所指,往往有沒羽之力。”因為多病不願應試,遊遍燕、楚、吳、越等地直到嶺南,剛好遇到王士禎使粵,讀到世傲作品,就折節相交。世傲著有《耕廡文稿》十卷。世儼字敬士,和世傲一樣多病,也並不荒廢讀書寫作,有《為谷文稿》八卷。兄弟二人和魏祥之子魏世傑齊名,當時就被稱為“小三魏”。

魏禧於都訪故寓

李騰蛟(1609一1668年) 字鹹齋,寧都東龍村(今屬田埠鄉)人,明朝諸生。在易堂九子中年紀最長,大家都尊他為兄。後來移居三撇峰教授經學,著有《周易剩言》,死時六十歲。

邱維屏(1614—1679年) 字邦士,寧都塘角村(今屬梅江鎮)人,明朝諸生,是三魏的姐夫。為人高簡率穆,讀書悟性極好。魏禧曾經跟隨他學習。晚年鑽研術數、易學、泰西算法。

藥地和尚和他共同畫圖演算,出來後對人說:“他是神人啊。”彭士望和他相處三十多年,沒聽見他講過一人的壞話。但他佩服的人也只有魏禧,曾經寫信給魏禧說:“不聽勸告、文過飾非,是大缺點。好象不拒絕勸告而做到了拒絕勸告,好象不文過飾非而實是文過飾非,更是大錯中的大錯。你對自己的觀點非常自信,因為有根有據便更堅定地堅持,拒諫飾非,怎麼能做到這一點呢!”魏禧認為他說得很精闢。

邱維屏教授弟子課業,手批口講,日夜不停。康熙十八年(1679年)辭世,年六十六歲。臨死對兒子說:“食有蔬菜米飯,穿有換洗衣裳,沒有欺詐暴戾行為,稱得上是能斷句讀書的老師。”彭士望認為他對自己的評價很恰當。著有《周易剿說》十二卷、《松下集》十二卷、《邦士文集》十八卷。

曾燦(1625—1688年) 字青藜,寧都縣城人。明朝給事中曾應遴的第二個兒子。乙酉年(1645年),楊廷麟聚集全部力量守衛贛南,曾應遴認為閩嶠的山澤間有散兵十萬,命令曾燦去招撫。曾燦領命出發後,應遴病死,贛南也失守了,於是便解散士卒,削髮為僧,漫遊閩、浙、兩廣之間。聽說他母親思念兒子得病,即返回寧都,遵從母親的意思結婚成家,築六鬆草堂,親身耕種,幾年之內不出半步。後來又僑居吳十多年,又遊燕市,客死外地。著有《六鬆草堂文集》、《西崦草堂詩集》。

林時益(1618—1678年) 本是明宗室,名議靄,字確齋,籍貫南昌,與彭士望同鄉。兩人商量謀取安居之地,士望與魏禧一見面即結交為友,所以竭力推薦說金精山是五嶺以北唯一的隱居耕讀處。於是林時益攜家室同彭士望結伴來到金精山,僑居十幾年,與三魏兄弟一起講經習文。康熙七年(1668年),朝廷下詔說,明宗室隱居山林的可歸還原有土地房產,復歸原姓,那時林時益久住寧都,已不樂意返回南昌,於是買下翠微峰的冠石,建房租田,不是自己耕種的果實不食。冠石適宜種茶,時益按自己的方法制茶,茶的香味如同陽羨茶,當時的人叫時益的茶為“林資茶”。晚年好禪。有《冠石詩集》五卷和《確齋文集》。

"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於都訪故寓

明末清初,寧都縣魏禧(又名叔子)與其兄魏祥(伯子),弟魏禮(季子),皆以詩文聞名,時稱“寧都三魏”。魏禧為明末諸生,明亡後絕意仕途,兄弟三人與彭士望、林時益、李騰蛟、邱維屏、彭任和曾燦等結廬於寧都勝地翠微峰,號稱“易堂九子”。魏禧為領袖,是九子中的佼佼者。當時,他與汪琬、侯方域齊名,被譽為清初三大文學家。魏禧以散文見長,著有《魏叔子文集》。他撰寫的《大鐵椎傳》,生動冼煉,是燴灸人口的佳作,傳誦一時,曾選作中學語文教材,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少年時期曾隨父母僑居於都縣城。十年後他僱舟從寧都順梅江前往贛州探訪其兄伯子。路過於都縣城時,特停泊登岸造訪昔日故寓,適主人外出未遇,悵然若失。他面對舊樓,往事歷歷,見物生情,寫下了《經於都故寓處》一詩,親切感人。詩曰:

買舟尋伯子,道經雩陽城。

十年曾僑家,今一造其庭。

故蘚生東階,新燕巢西楹。

我寓東小樓,左折右而登。

石榴花最高,拂我樓上櫺。

父母居中室,咳唾時聞聲。

思欲履房戶,愀然見平生。

主人適他出,愴恍不成行。

詩人以素描手法,明白如話地記述了他造訪故寓的情景和追憶。既有對舊居的生動描述,又有對父母的親切懷戀,更有對身世的唏噓感嘆,字裡行間充滿真情實感。“愀然見平生”一語,正好道出了詩人對明亡後現實社會的不滿和憤慨。(作者:王學偉)

魏禧於都訪故寓

附:魏禧及易堂九子

魏禧(1624--1680年) 字冰叔,寧都縣城人。父親名兆鳳,是明朝諸生,明朝滅亡時,嚎啕大哭不願進食,剃盡頭發做了頭陀,隱居在翠微峰,那年冬天占卜得到“離之乾”的卦象,所以他把自己的住所叫做易堂。不久魏兆鳳辭世。

魏禧童年時就喜歡讀古代典籍,談論歷史,辭風凌厲,表現出卓越的見識。十一歲時,補為縣學生。和其兄際瑞、弟禮以及南昌人彭士望、林時益,還有本縣人李騰蛟、邱維屏、彭任、曾燦九人創立易堂學派,世稱“易堂九子”。大家都親身耕種,自食其力,又努力切磋學問,於是三魏的名聲傳遍了海內。魏禧束身砥行,才學又高,住宅前有水池象瓢勺,所以他給自己的房子題了一塊匾額,上面寫著“勺庭”,學者們就稱魏禧為勺庭先生。先生身材消瘦修長,目光炯炯逼人。小時候多病,藥不離口。性情仁厚,寬以接物,不計較他人過失,以誠待人,即使被人欺騙,也心情平和。然而他有英雄氣概,談論時事,常常意氣縱橫,如江河倒瀉滔滔不絕。遇到曲折難解之事,謀劃有條有理,早早做好防備,提出對策,取得成功的十有八九。明末動盪時,寧都太平已久,人們不懂戰爭的危險,又以為戰事離寧都遙遠,不會很快波及。魏禧卻為此擔憂,全家遷到翠微峰居住。翠微峰在城西十里,四面峭壁高百餘丈,如刀削一般直立,峭壁中有一裂縫從山腳直通峰頂,裂縫也象斧頭劈開一樣陡峭,裡面鑿有蹬道,架木梯可以登上山頂。魏禧在裂縫內設置寨門,寨門象水閘堵水那樣堵住蹬道,用這種辦法來作防衛,一些朋友和讀書人漸漸地聚集在峰頂。幾年後,寧都縣城被攻破,翠微峰卻沒有受到侵害。

魏禧於都訪故寓

魏禧愛讀史書,特別喜歡《左傳》。散文中特別推崇蘇洵。他的文章寫得凌厲雄傑,寫到忠孝節烈的事蹟特別激動感人,描寫這些場面也淋漓盡致。四十歲時,出遊天下。結交的朋友有蘇州的徐枋和金俊明、杭州的汪諷、乍浦的李天植、常熟的顧祖禹、常州的惲日初和楊瑤,還有藥地和尚與槁木和尚,這些都是明朝遺民。那時,南豐人謝文濤講學程山,星子宋之盛講學髻山,僅造冊登記的弟子就有百人之多,和易堂之學相呼應。易堂的特點是以古人實用的學問為目的,因而使研習學問成為風氣,魏禧是這樣治學方法的倡導者和領導者。藥地和尚曾經訪問翠微峰,他讚歎說:“易堂樸實雄健的精神,全中國沒有第二家了。”藥地和尚就是明朝的檢討官方以智。

朋友逝世,他們的子女無人養育,魏禧便負起撫育教導安身立業的責任。凡是親戚朋友有些不好當面說的話、或者是父子兄弟間有隔閡,魏禧都能當面指出並找到調解的方法,經常一席話就免去了糾紛。有的人感到奇怪,魏禧說:“我每次遇到難以開口勸說的事,一定不惜時間表達誠意,等到當事人能和我以誠相見,這樣我才來勸解。”

魏禧於都訪故寓

康熙十七年(1678年),詔徵魏禧為博學鴻儒,魏禧藉口有病不應詔。官府催逼上路,魏禧沒辦法只好假託去南昌治病,給巡撫親自驗看時,魏禧懷揣毒藥蒙著棉被臥在擔架上,自稱病重,於是巡撫允許魏禧不擔任官職。二年後,魏禧逝世,年五十七歲,他的妻子謝氏絕食而死,達到了與魏禧同生共死的願望。

魏禧有文集二十二卷,目錄三卷,詩八卷,左傳經世十卷。

魏際瑞(1620—1677年) 原名祥,字善伯,是魏禧的哥哥。明朝滅亡後,魏禧與弟弟魏禮都放棄“諸生”的身份。魏際瑞嘆息說:“我是長子,祖宗的祠堂墳墓和父母的生命健康,給誰來承擔責任呢?”於是就沒有放棄諸生名號並參加考試,考取順治十七年(1660年)歲貢生。寧都民眾暴動,江西的官兵進剿索取軍用物資,魏際瑞身冒險阻來往各地完成這一重任,幾次都面臨死亡危險。際瑞重信義,三十多年間,隱居翠微峰的兄弟朋友,還有其他的族人和親戚,他們的安危都繫於際瑞一身。

魏禧於都訪故寓

康熙十三年(1674年),雲南的將領韓大任盤踞寧都懷德鄉(今黃陂一帶),官方想招撫他。韓大任說:“沒有魏際瑞來,我不信是真心招安。”當時魏際瑞是贛總鎮哲爾肯的幕僚,哲爾肯派遣際瑞去招降。家人都流淚勸阻,際瑞說:“這是關係到家鄉父老存亡的大事啊,我不去,恐怕大禍就要來臨。我去了若不成功,後果就由我一人承擔了。”於是前去韓大任駐兵處,剛剛進入兵營,官兵就從東路發動猛攻,韓大任疑心際瑞是來施計麻痺他的,便把際瑞關押起來。後來韓大任改變主意,撤往福建投降地方勢力,魏際瑞便遭殺害,年五十八歲。他的兒子世傑自殺殉父。

魏際瑞喜好古文,愛讀莊子、司馬遷的著作。有文集十卷、雜俎五卷。

魏禮(1629一1695年) 字和公,魏禧的弟弟。小時候顯得愚鈍,由魏禧教他學業,魏禧曾鞭打怒罵他,魏禮並不怨恨,說:“哥哥實在是愛護我呀。”魏禧聽說,大喜過望。九歲時,父親把家產分給兒子們,拿著一張田契,躊躇不決,說:“給魏祥吧,就虧了魏禮;給魏禮吧,又虧了魏祥。怎麼辦呢?”恰巧魏禮從旁經過,立即回答說:“怎麼虧我都行,不要虧了哥哥。”父親笑起來說:“這樣,確實是愚鈍的人啊。”

魏禮沉默寡言,一旦承諾便全力做好,樂意解決困難。因為不能施展自己的才能,便四出遠遊。每到一處,一定要交結豪傑賢士,尋找隱居林泉山岩的遺民。五十歲時,感到厭倦,返回翠微峰,在峰左山嶺上蓋房屋五間。那時,魏祥、魏禧都已謝世,石閣勺庭很久都無人居住,易堂諸子都分散居住,不再聚於易堂。魏禮獨自率領妻子兒女在峰頂繼續居住十七年,從未遷往別處。六十六歲時辭世。

魏禮著有詩文集十六卷。他的兩個兒子一叫世傲,一叫世儼。世傲字昭士,未滿兩歲時,他母親口授《九歌》,便能背誦。少年時跟魏禧讀書,性情耿直急躁,勇於承擔責任。魏禧曾經說:“文如其人,他的文章,矛頭所指,往往有沒羽之力。”因為多病不願應試,遊遍燕、楚、吳、越等地直到嶺南,剛好遇到王士禎使粵,讀到世傲作品,就折節相交。世傲著有《耕廡文稿》十卷。世儼字敬士,和世傲一樣多病,也並不荒廢讀書寫作,有《為谷文稿》八卷。兄弟二人和魏祥之子魏世傑齊名,當時就被稱為“小三魏”。

魏禧於都訪故寓

李騰蛟(1609一1668年) 字鹹齋,寧都東龍村(今屬田埠鄉)人,明朝諸生。在易堂九子中年紀最長,大家都尊他為兄。後來移居三撇峰教授經學,著有《周易剩言》,死時六十歲。

邱維屏(1614—1679年) 字邦士,寧都塘角村(今屬梅江鎮)人,明朝諸生,是三魏的姐夫。為人高簡率穆,讀書悟性極好。魏禧曾經跟隨他學習。晚年鑽研術數、易學、泰西算法。

藥地和尚和他共同畫圖演算,出來後對人說:“他是神人啊。”彭士望和他相處三十多年,沒聽見他講過一人的壞話。但他佩服的人也只有魏禧,曾經寫信給魏禧說:“不聽勸告、文過飾非,是大缺點。好象不拒絕勸告而做到了拒絕勸告,好象不文過飾非而實是文過飾非,更是大錯中的大錯。你對自己的觀點非常自信,因為有根有據便更堅定地堅持,拒諫飾非,怎麼能做到這一點呢!”魏禧認為他說得很精闢。

邱維屏教授弟子課業,手批口講,日夜不停。康熙十八年(1679年)辭世,年六十六歲。臨死對兒子說:“食有蔬菜米飯,穿有換洗衣裳,沒有欺詐暴戾行為,稱得上是能斷句讀書的老師。”彭士望認為他對自己的評價很恰當。著有《周易剿說》十二卷、《松下集》十二卷、《邦士文集》十八卷。

曾燦(1625—1688年) 字青藜,寧都縣城人。明朝給事中曾應遴的第二個兒子。乙酉年(1645年),楊廷麟聚集全部力量守衛贛南,曾應遴認為閩嶠的山澤間有散兵十萬,命令曾燦去招撫。曾燦領命出發後,應遴病死,贛南也失守了,於是便解散士卒,削髮為僧,漫遊閩、浙、兩廣之間。聽說他母親思念兒子得病,即返回寧都,遵從母親的意思結婚成家,築六鬆草堂,親身耕種,幾年之內不出半步。後來又僑居吳十多年,又遊燕市,客死外地。著有《六鬆草堂文集》、《西崦草堂詩集》。

林時益(1618—1678年) 本是明宗室,名議靄,字確齋,籍貫南昌,與彭士望同鄉。兩人商量謀取安居之地,士望與魏禧一見面即結交為友,所以竭力推薦說金精山是五嶺以北唯一的隱居耕讀處。於是林時益攜家室同彭士望結伴來到金精山,僑居十幾年,與三魏兄弟一起講經習文。康熙七年(1668年),朝廷下詔說,明宗室隱居山林的可歸還原有土地房產,復歸原姓,那時林時益久住寧都,已不樂意返回南昌,於是買下翠微峰的冠石,建房租田,不是自己耕種的果實不食。冠石適宜種茶,時益按自己的方法制茶,茶的香味如同陽羨茶,當時的人叫時益的茶為“林資茶”。晚年好禪。有《冠石詩集》五卷和《確齋文集》。

魏禧於都訪故寓

彭士望(1610一1683) 字躬庵,又字達生,號樹廬先生,原籍南昌。少年時頗自負,十六歲時補縣學生。明朝覆亡,兵部職方主事楊廷麟起兵,士望在九江募兵響應。福王稱帝,朝廷中有人中傷楊廷麟,牽涉到士望,士望無奈走避於楚。史可法督師揚州,召士望參贊軍事,士望一到揚州,就獻奇策,請用高、左之兵夾攻清君側之惡。當時,福王政權腐敗無能,馬士英、阮大鋮等內用宦官、外結諸將,擅權中央,左良玉、高傑等軍閥爭地逐利,並不積極抗清,所以彭士望的計策不論其現實與否,確是有一番道理的。然而史可法大驚說:“你年少氣盛,真的這樣,就一定很好嗎?”彭士望因此辭別史可法,同林時益到寧都隱居翠微峰。生平喜好交朋結友,規勸別人過失,竦切深痛,而褒揚別人的優點,也是迫不待旦。所著有手評通鑑二百九十四卷、春秋五傳四十一卷,又有詩文集四十卷。現存《恥躬堂詩文集》二十六卷。

彭任(1624一1708) 字遜士,號中叔,固厚鄉蜀田村人,人稱草亭先生。為人恬淡,德量寬宏,望之儼然可畏,近之則溫和仁慈。一生勤奮,不肯稍有懈怠,不入城市達四十年。當時官府聽說彭任大名,邀請他到白鹿洞講學,他以有病為藉口推辭。著有《草亭詩文集》二卷、《周易解說》四卷、《弗措論》八卷、《禮記類編》十卷。

易堂九子是我國清初一個頗負盛名的文學集團和教育集團,蜚聲海內外。九子因明朝滅亡,退隱山林,砥礪氣節,切磋學問,教育士子,堪稱國家、民族、客家的精英。九子創立的易堂學館,居江西清初“三山學派”之首,培養的學生遍及大江南北。九子留下的著作,總計有37種共上千卷之多。其教育與文學成就彪炳史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