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西修復圩堡群 淮軍故里將現往日容顏'

"

把高樓和柏油馬路拋在腦後,踏過護圩濠溝上的吊橋,進入灰牆青瓦的安徽肥西劉銘傳故居。

劉銘傳故居又稱大潛山房,俗稱劉老圩,四面環水,吊橋能行人走馬。從外入裡,有種敬畏的感覺,更樓、鋼叉樓彰顯出森嚴壁壘;亭臺樓閣、小橋迴廊,又讓人體會到“解甲歸田樂,清時舊壘閒”般的恬靜閒適。

曾幾何時,匠心獨具的肥西淮軍圩堡,星羅棋佈。歷經滄桑,代表皖中建築風格,帶著歷史的記憶,保存兼具建築美學、自然風光的靚麗身姿,成為肥西獨一無二的文化旅遊資源。如今,在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經過文化和旅遊部門保護、規劃、修繕,肥西圩堡群將恢復往日的容顏,拾起歷史的鉤沉。

"

把高樓和柏油馬路拋在腦後,踏過護圩濠溝上的吊橋,進入灰牆青瓦的安徽肥西劉銘傳故居。

劉銘傳故居又稱大潛山房,俗稱劉老圩,四面環水,吊橋能行人走馬。從外入裡,有種敬畏的感覺,更樓、鋼叉樓彰顯出森嚴壁壘;亭臺樓閣、小橋迴廊,又讓人體會到“解甲歸田樂,清時舊壘閒”般的恬靜閒適。

曾幾何時,匠心獨具的肥西淮軍圩堡,星羅棋佈。歷經滄桑,代表皖中建築風格,帶著歷史的記憶,保存兼具建築美學、自然風光的靚麗身姿,成為肥西獨一無二的文化旅遊資源。如今,在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經過文化和旅遊部門保護、規劃、修繕,肥西圩堡群將恢復往日的容顏,拾起歷史的鉤沉。

安徽肥西修復圩堡群 淮軍故里將現往日容顏

兼具軍事和建築美學的圩堡

劉銘傳故居位於肥西縣銘傳鄉啟明村境內,故居東大門前有吊橋與道路相連。東大門的門房前有磚刻匾額,上書劉銘傳手書“大潛山房”。穿過吊橋,跨過“大潛山房”門樓,走進故居,舊時的“宮保第”呈現在眼前。

很難想象,十多年前,這裡只是幾處老房屋和一片建築遺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肥西縣文物管理所於2004年、2007年、2013年對劉老圩先後進行了三次考古勘探與發掘工作,為保護維修工程提供了詳實的歷史資料。

從劉銘傳故居驅車15分鐘來到唐五房圩--淮軍名將、近代抗日保臺第一人唐定奎的故居,二百多畝的圩堡,經過時光沖刷,僅剩下大概的框架和零散的綠植。磚混結構的現代建築還有不少住戶,一位老者在樹下擇菜,他在唐老圩住了半輩子,見證了老圩子幾番興衰,“古建築剩不下多少,畢竟圩子有200多年曆史。”

“現存的圩堡,產權不清晰,是制約淮軍圩堡群保護利用的一大障礙。”肥西縣文旅局辦公室主任劉鳴介紹說,當地正積極對圩堡群組織實施規劃保護,強化規劃的法律權威,現存的保護範圍內的建築和一切設施都要在規劃的指導下進行設計維修。

"

把高樓和柏油馬路拋在腦後,踏過護圩濠溝上的吊橋,進入灰牆青瓦的安徽肥西劉銘傳故居。

劉銘傳故居又稱大潛山房,俗稱劉老圩,四面環水,吊橋能行人走馬。從外入裡,有種敬畏的感覺,更樓、鋼叉樓彰顯出森嚴壁壘;亭臺樓閣、小橋迴廊,又讓人體會到“解甲歸田樂,清時舊壘閒”般的恬靜閒適。

曾幾何時,匠心獨具的肥西淮軍圩堡,星羅棋佈。歷經滄桑,代表皖中建築風格,帶著歷史的記憶,保存兼具建築美學、自然風光的靚麗身姿,成為肥西獨一無二的文化旅遊資源。如今,在中央及地方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下,經過文化和旅遊部門保護、規劃、修繕,肥西圩堡群將恢復往日的容顏,拾起歷史的鉤沉。

安徽肥西修復圩堡群 淮軍故里將現往日容顏

兼具軍事和建築美學的圩堡

劉銘傳故居位於肥西縣銘傳鄉啟明村境內,故居東大門前有吊橋與道路相連。東大門的門房前有磚刻匾額,上書劉銘傳手書“大潛山房”。穿過吊橋,跨過“大潛山房”門樓,走進故居,舊時的“宮保第”呈現在眼前。

很難想象,十多年前,這裡只是幾處老房屋和一片建築遺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肥西縣文物管理所於2004年、2007年、2013年對劉老圩先後進行了三次考古勘探與發掘工作,為保護維修工程提供了詳實的歷史資料。

從劉銘傳故居驅車15分鐘來到唐五房圩--淮軍名將、近代抗日保臺第一人唐定奎的故居,二百多畝的圩堡,經過時光沖刷,僅剩下大概的框架和零散的綠植。磚混結構的現代建築還有不少住戶,一位老者在樹下擇菜,他在唐老圩住了半輩子,見證了老圩子幾番興衰,“古建築剩不下多少,畢竟圩子有200多年曆史。”

“現存的圩堡,產權不清晰,是制約淮軍圩堡群保護利用的一大障礙。”肥西縣文旅局辦公室主任劉鳴介紹說,當地正積極對圩堡群組織實施規劃保護,強化規劃的法律權威,現存的保護範圍內的建築和一切設施都要在規劃的指導下進行設計維修。

安徽肥西修復圩堡群 淮軍故里將現往日容顏

劉銘傳故居內景

繼續前行,又來到唐五房圩轉心樓下面,據說這是唐氏後人的老宅,中間用花廊隔開,圩堡東南另闢一座花園,與溝壕外用石橋相通。從圩堡到校舍,承載了歷史的變遷的轉心樓,依然保留著初建時的神韻。聽著當地人對它的描述,記者腦補著蓮池亭閣、茂林修竹,不禁感慨肥西圩堡的經久不衰和厚重文化。

一邊掛著學校班級門牌,一邊懸掛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置身轉心樓,彷彿在歷史時空中交錯。四合院式的徽式書屋,路寬7尺許,正好容得馬匹行走,建築又名“走馬轉心樓”,東門額有“紫氣東來”四字,據說是李鴻章所題。

劉鳴介紹,和劉銘傳故居一樣,唐老圩的主人,也曾是淮軍將領。晚清時期,以廬州為核心的江淮地區出現了大量的團練。成分上看,安徽的團練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興於合肥東鄉的官團,另一種是興於合肥西鄉的民團。這些團練經過發展成為了著名的淮軍。

李鴻章是晚清洋務運動的領軍人物,同樣也是淮軍的創始人。淮軍將士大多出身貧寒,具有較強的拼搏和進取精神。鼎盛時期的淮軍不僅在清朝內部,甚至在東亞地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軍事影響力。更為重要的是,淮軍也成為了推動晚清洋務運動的重要力量。

肥西縣作為淮軍的故鄉,走出了一批身經百戰、憂國憂民的將領。《肥西縣誌》記載:“茲擇其要者記錄達218名。”淮系子弟功成名就後紛紛回到家鄉置辦產業,興建房屋,這也促使了圩堡群的形成。

肥西縣地方誌辦公室原主任馬騏告訴記者,肥西初期的圩堡是地方團練組織所建,且以紫蓬山、周公山、大潛山三座大山為核心。張樹聲築堡於周公山下,劉銘傳築堡於大潛山北,董鳳高築堡於大潛山南,唐殿魁、唐定奎兄弟築堡於大潛山西南,周盛波、周盛傳兄弟築堡於紫蓬山北,解先亮、葉志超等築堡於紫蓬山南,周世臣築堡於紫蓬山東北。一時之間,方圓百里內形成了三山為核心的團練圩堡群。

“之所以修建這些圩堡,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防禦。”馬騏說。後來,肥西團練逐步發展為名聲大噪的淮軍。這些將領們在戰事結束後衣錦還鄉,在肥西紫蓬山、大潛山一帶營造了100多個私家莊園,形成了圩堡群。這些圩堡不但可以居住,而且具有良好的防禦性能,將南方建築的靈秀之美與北方建築的粗狂大氣完美結合,在江淮大地上形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

時光荏苒,如何將這些圩堡群保護好,成為了如今當地政府的一個工作重點。

“近幾年,肥西縣政府又陸續投入了1億元資金用於保護劉銘傳故居。所有的保護和修復工作都經過了專家的多輪論證,採用原材料、原工藝在原址上進行修復,從而科學地保護這些圩堡。”肥西縣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了劉老圩,縣裡還投入了9000萬元用於張樹聲故居、張樹屏故居及唐定奎故居的保護與修復,並利用這四個圩堡群打造了一個旅遊線路。”該負責人坦言,僅修復劉銘傳故居就投入了大量資金和物力,打造圩堡群旅遊線路則需要更大的投入和毅力。肥西縣政府及文旅局希望通過這四個圩堡打造出一個模板,以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介入,從而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圩堡群。

保護圩堡群的同時,肥西縣還利用故居掀起了旅遊熱。據統計,劉銘傳故居正式對外開放的第一年,年接待遊客8萬人。

遊客的增加帶動了周邊村民增收致富。“村民有的在故居內工作,有的在園區周圍做些小生意。”肥西縣啟明社區黨支部書記湯先祥說:“隨著遊客量的增大,村民紛紛開起農家樂,農閒時仍有一筆可觀的旅遊收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