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元中都遺址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壩上——張北縣饅頭營鄉白城子村西南約400米處。這是一座曾遺失600多年,1999年才又被發現的元代都城遺址,也是迄今國內保存最完好的元代都城遺址。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元中都遺址目前已發掘的皇城南門、宮城城牆和南門、中心大殿和西南角樓可供參觀

元中都始建於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七月,是著名的蒙元四三大都城(和林、上都、大都、中都)之一。它的建造者為元世祖忽必烈的曾孫元武宗孛兒只斤·海山。海山急於要建成中都,為加快進度,“發六衛軍萬八千五百人”、令“上都衛軍三千人”加入施工,“罷不急之役”以保中都建設。至大元年(1308年)七月即建成宮城,從開工到建成宮城僅用了13個月,可以說創造了古代宮殿建築的奇蹟。後又加建宮城角樓、皇城和郭城,使其成為蒙元時期繼和林(今蒙古國境內前杭愛省西北角)、上都(今內蒙錫林郭勒盟正藍旗東北)和大都(今北京)之後的又一帝國都城和皇室避暑、遊獵勝地。元中都作為都城時間很短。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武宗猝逝,其弟愛育黎拔力八達(元仁宗)繼位。其對武宗勞民傷財建設中都不滿,為順應民意,繼位不久即下詔"罷城中都"。元中都作為都城僅僅3年,之後僅作行宮使用,後任英宗、泰宗、文宗、順帝等多位皇帝都曾到此巡幸、議政、作佛事。至正十八年(1358年),存世僅50年的元中都被紅巾軍燒燬,成為廢址。自此,元中都就在歷史的長河中消失了,直到600多年後的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其遺址才被重新發現。

元中都遺址的發現是我國城市考古特別是元代考古的重大突破,從而入選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1年元中都遺址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元中都遺址南距張北縣城15公里,是農耕文化與草原文化的交融處,北面和西面都是廣袤的內蒙古草原。元代,這個曾經被叫做旺兀察都的地方,曾經是地廣草盛、湖泊眾多、天鵝大雁天上飛、狍子野鹿地上跑的美麗草原。遺址原稱"白城子",歷史上曾被誤為遼將白天佐的家城,近200多年來則被誤認為是遼代牲畜交易市場的“北羊城遺址”,1981年還曾列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元代此地叫旺兀察都,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武宗海山下詔“建行宮於旺兀察都之地,立宮闕為中都”

1981年,時任張家口一中語文教師的尹自先經過考察,對“北羊城遺址”產生了懷疑。經過考察,尹自先在1982年2月22日的《張家口日報》上發表了《元代中都白城子》一文,大膽提出“此城實為元代中都城遺址”。1987年他又在《河北地方誌》上發表《白城子說》,進行了進一步論證。1983年,張家口市文化局的劉建華、張北縣文化局的張書平也前往“白城子”進行了調查。1995年,劉建華在《遼海文物學刊》上發表了《河北省張北縣白城子古城之調查簡報》,也認為“此城當為中都”。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張北縣考古工作者在“白城子”發現大量元代建築構件。1997年5月,張北縣文保所聘請省文研所陳應祺,實地測量、繪製了第—張“元中都遺址平面圖”。1997年8月,河北省文物局、中國元史研究會、河北省張北縣政府,在壩上古城張北聯合舉辦了“元中都學術研討會”。會議認定“白城子遺址”為“元中都遺址”。1998年9月,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張家口市、張北縣文物部門組成了聯合考古隊,對“白城子”進行考古挖掘,最終作出了“北羊城遺址”實為元中都遺址的結論。

元中都是典型的“三套城”,自外而內由郭城、皇城、宮城相套組成,這是繼承北魏洛陽都城的建築模式。中都規模宏大,規格很高,並且具有典型的遊牧民族特色,既有宮殿建築,也有安置氈房的空地。宮城內顯露地面的27處建築遺址保存完好。在發掘中,考古隊探明瞭建築形制,發掘了宮城的中心大殿及周邊建築、南門、西南角樓。經過3年的考古發掘,出土了大批石、陶、木、磚雕等建築構件及銅、鐵、骨器。其中出土較完好的漢白玉角部螭首的雕工極其精細,堪稱元代雕刻極品。特別是前殿東步道南側的磚雕象眼,堪稱稀世瑰寶,還有“工”字形中心大殿,“三冠兩闕三門道”樑柱結構的南門,奇特的“三出闕”角樓等,都為考古、古建、史學界提供了多項難得的研究實證。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中都平面示意圖(據元中都博物館)——宮城城牆長約610米,寬約555米,有四門和角樓;皇城城牆長約910米,寬約755米;郭城(外城)長約2310米,寬約2555米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城垣保存比較完整,殘高2~5米,四面城牆中部各有一門,四角有角樓(據元中都博物館)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為保護和展示元中都遺址,經國家文物局批准,2013年開始在遺址建設“元中都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2018年6月,公園正式掛牌。此外,為充分展示元中都的歷史文化價值,張北縣在縣城還建立了“元中都博物館”,2010年12月11日正式開館。這是我國第一個蒙元歷史專題性博物館,也是全國第一個以單一朝代為主題的博物館。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元中都從建設到被燒燬僅51年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皇城南門遺址僅存柱礎、磚砌矮牆和隆起的夯土了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皇城南門遺址——幾十釐米高的夯土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皇城南門遺址——柱礎、夯土和磚牆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皇城南門遺址——夯土和磚牆基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皇城城牆呈斷續的土壠狀,高不足1米,遠處隱約可見皇城城牆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皇城南門通往宮城的大道,顯然是重修的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南門遺址——面闊88米,寬18米,3個門道,兩側可能還有闕臺,地面鋪玄武岩條石,為三冠二闕三門道木結構過樑式宮門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南門遺址——左側基礎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南門遺址——中央門道的玄武岩條石和城樓基礎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南門遺址——內側馬道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南門復原效果圖(據元中都博物館)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南門北面的小廣場遺址——是一個位於宮城南門內側的由磚牆圍合的長方形遺址,東西長約80米,南北寬約32米;磚牆很奇怪,是由4層磚砌築的兩道牆,東西兩側的圍牆與宮城南門闕臺基礎相接;北側圍牆有東、中、西三門,現存磚鋪地面和石柱礎,其中中門為三門道,有磚鋪道路直通宮城中央的一號大殿遺址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南門北面的小廣場遺址——東、西側圍牆中間也各有一門,有磚鋪路面和柱礎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中央一號大殿遺址南側——臺基分為兩層,南北長101米,東西寬50米,平面呈“工”字形,自南而北由月臺、前殿、柱廊、寢殿、東西夾室和香閣組成,下層為宮殿迴廊,共有七條上殿坡道;南面中央是磚鋪路面通往南面的宮城南門;大殿南側有三條上殿坡道,中間的是御道,兩側的是臣道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中央一號大殿遺址南側的中央御道——由黃色龍紋磚鋪建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中央一號大殿遺址南側東西向道路的花紋磚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中央一號大殿遺址——漢白玉蓮花柱礎非常精緻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中央一號大殿遺址——東側的坡道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中央一號大殿遺址——大殿出土的漢白玉螭首,雕刻精美,堪稱元代石刻中的精品,此為複製品,原物存張北縣元中都博物館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中央大殿復原效果圖(據元中都博物館)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遠處的宮城城牆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西門遺址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西城牆——兩邊未見包磚,城牆就是夯土建造?還是磚都被拆了?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西城牆南半段比較高,頂部已成鋸齒狀,為了防止倒塌,管理方在下面用黏土進行了加固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西南角樓基礎—— 殘存臺基高5米多,最大寬度16米,夯土外包磚建築,向東、向北經三級縮折後與夯土城牆相接,雙向三出闕的墩臺形制。三出闕是闕制中的最高等級,是“天子之制”,一般用在帝王皇宮大門或帝王陵園大門兩側,以顯示天下獨尊的威嚴。我國考古發現目前以秦始皇陵的三出闕遺址為最早的實物證據,此外在洛陽隋唐宮城的正南門——應天門遺址也發現三出闕。現在在元中都宮城角樓發現三出闕,意義非同一般,不僅彌補了我國元代建築三出闕的實物空白,而且在宮城角樓採用三出闕,元中都可能是絕無僅有。西南角臺還出土了大量形制巨大的琉璃釉陶龍、鳳、海馬、行什等屋脊部裝飾構件和浮雕龍紋的瓦當、滴水,這些建築構件也都體現了角樓的皇家性質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角樓復原效果圖(據元中都博物館)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西南角樓復原模型和宮城模型(據元中都博物館)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西南角樓東側的城牆——也被管理方用黏土進行了加固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西南角樓東面的城牆——外側保留了遺址原貌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南城牆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宮城南城牆底部的石砌排水涵洞,高寬1.2米,長12,7米,兩端各發現6根方鐵柵欄斷茬

曾消失600多年的元代文明 —— 元中都遺址

元中都博物館——出土於中心大殿的六六幻方,面刻有古印度-阿拉伯數碼,蘊含著精妙的數學原理,一般放在房基下,用於辟邪防災,古代視之為神祕之物

元武宗海山為什麼要建中都:

海山即位時,元朝已經有大都和上都,漠北還有和林,為什麼還要建中都?這要從海山爭得帝位說起。大德十一年(1307年)二月,元朝的第二任皇帝成宗鐵穆耳病死。其皇太子德壽早夭,亦無其他子嗣,因而皇位出現空缺。按照蒙古舊制,暫由正宮皇后卜魯罕攝政,由她召集宗親大臣舉行忽裡臺大會,另選新君。卜魯罕和左丞相阿忽臺擬擁立成宗的堂弟安西王阿難答為君,乃召其入京輔政;而右丞相哈剌哈孫則試圖擁立海山兄弟。於是哈剌哈孫和從懷州(今河南沁陽)先趕回北京的愛育黎拔力八達(後為元仁宗)發動政變,拘捕了皇后卜魯罕、左丞相阿忽臺和阿難答(後來都被處死)。此時,懷寧王海山還在青海,哈剌哈孫和諸王闊闊出、牙忽都等和答己想擁立海山的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為帝,但迫於長兄海山強大的軍事壓力,愛育黎拔力八達沒有繼位,而只是以監國之名義執掌朝政,後擁立其長兄海山為帝。大德十一年(1307年)五月海山在上都登基,為了報答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的擁立之功,封其為皇太子兼領中書令,相約兄終弟及,叔侄相傳【至大四年(1311年)武宗海山猝死,愛育黎拔力八達即位,是為仁宗,在位9年,但死後並未按照約定傳位武宗之子和世瓎,而是傳給了其子碩德八剌(元英宗),打破了叔侄相傳的誓約。這個做法導致後來元朝長達20年的殘酷而血腥的爭位鬥爭。】。海山登基後,為了擺脫上都(今內蒙正藍旗東北)和大都(今北京)舊貴族的掣肘,儘快樹立自己的權威,方便聯繫漠北從徵時的蒙古諸王貴族,海山登基僅十天便下詔“建行宮於旺兀察都之地,立宮闕為中都”(《元史卷二十二本紀第二十二武宗一》)。但是,海山過於沉溺於酒色,至大四年(1311年)正月初八,在位不足4年的海山出人意料地猝死在大都玉德殿,年僅31歲。武宗死後,他的弟弟愛育黎拔力八達繼承了皇位,是為元仁宗。仁宗繼位後很快宣佈罷建中都,但仍作行宮使用,後任多位皇帝也曾到此巡幸、議政。至正十八年(1358年),紅巾軍燒燬中都宮闕,使其成為廢址。曾經極度繁華的元中都僅存世50年,以大榮大辱走完了自己的歷史歷程。

元天曆二年(1329年)八月在元中都曾發生過兄弟相殘的“旺兀察都事件”(又稱“天曆之變”),繼位僅7個月年僅30歲的武宗長子元明宗和世瓎“暴卒”,疑為聲稱暫攝帝位、等哥哥歸來即歸帝位的弟弟元文宗圖帖睦爾用毒酒所害(有說趁和世瓎酒後熟睡時用鐵釘釘入頭頂致死),但《新元史》認為此非圖帖睦爾本意,而是少年曾在漠北做過元武宗海山的宿衛的中書右丞相太平王燕鐵木兒所為。元代著名詩人薩都剌有《即事》詩描述旺兀察都事件:

當年鐵馬遊沙漠,萬里歸來會兩龍。

周氏群臣空守信,漢家兄弟不相容。

只知奉寶傳三讓,豈料遊魂隔九重。

天上武皇亦灑淚,世間骨肉可相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