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

1. 長青古堡

"

1. 長青古堡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甲東鎮長青村南一公里處的山巒上。建於明洪武初年,是明代碣石衛軍防禦城堡。堡坐東向西,左有疊疊山巒為靠,右跟蓮花山隔澗相峙,前臨港灣,是瀛港船舶出入的航道口。堡平面長方形,長35米,寬30米,佔地面積1050平方米。城牆高5.5米,厚2米,用三合土夯築,西面城牆南側設有方形石門。堡內築有營房和銃礅炮架,兩排臺階可登上炮位。牆頂南面築有平面圓形、直徑3米的瞭望臺,臺上置有旗杆石夾。城堡重於防禦,十分堅固。相傳此堡由碣石衛配備旗兵百員,大炮五門,在明代中葉抗倭禦寇立下的汗馬功勞。現城堡依然屹立在海邊山顛

2. 博美天后宮

"

1. 長青古堡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甲東鎮長青村南一公里處的山巒上。建於明洪武初年,是明代碣石衛軍防禦城堡。堡坐東向西,左有疊疊山巒為靠,右跟蓮花山隔澗相峙,前臨港灣,是瀛港船舶出入的航道口。堡平面長方形,長35米,寬30米,佔地面積1050平方米。城牆高5.5米,厚2米,用三合土夯築,西面城牆南側設有方形石門。堡內築有營房和銃礅炮架,兩排臺階可登上炮位。牆頂南面築有平面圓形、直徑3米的瞭望臺,臺上置有旗杆石夾。城堡重於防禦,十分堅固。相傳此堡由碣石衛配備旗兵百員,大炮五門,在明代中葉抗倭禦寇立下的汗馬功勞。現城堡依然屹立在海邊山顛

2. 博美天后宮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博美鎮。據史料載:博美鎮林氏,在南宋末年為避兵亂從福建莆田遷居於此,始建天后宮,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建。宮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佈局,佔地面積400多平方米,建築為硬山頂,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樑架結構,前殿供奉木雕天后聖母神像;後殿供奉觀世音菩薩佛像。宮內保存有清嘉慶年間傳臚林飛鶴題刻"澤潤瓊林"匾額。宮前26米處置有一座古戲臺。戲臺平面為長方形,臺基高1.5米,用磚石壘築,通面闊12米,通進深10米。建築為重簷琉璃歇山頂。臺內樑枋雕飾有各種精美的藝術構件,以獅子戲球最為特色。垂戧脊用瓷片嵌飾仙人、吻獸等圖案。整座建築外觀渾重氣派,高雅雋秀,且具有鮮明濃郁的地方特色,是陸豐保留完好的戲臺建築。現闢為旅遊點。

3. 新陸銀行舊址

在河田鎮。1949年初,全國解放戰爭已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國民黨反動派。國民黨反動派不甘於打敗,仍在垂死掙扎,瘋狂吮吸民脂民膏,加緊推行反動的金融政策,大量發行"金元券",幣值一落千丈,人民生活急劇惡化。這時,東江解放區迅速擴展。5月,陸豐縣委和人民政府為保障解放區勞動人民的利益以及對部隊和黨政機關的供給,迅速整頓社會金融和物價的混亂狀況,經中共粵贛湘邊區委批准,決定建立"新陸銀行",發行"新陸券"。新陸銀行建立後,中共江南地委任命陸縣長鄭達忠兼任經理,縣府財政科長麥友儉為副經理,曾文為銀行營業辦事處主任,會計鄭繼來、出納許宜負責新幣發行、支付、兌換等業務。行址設在河田鎮。發行的新陸券紙幣面額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6種,並印有"行長鄭達忠"字祥,發行的量達60萬元。新幣在海豐、陸豐、惠陽、紫金等縣流通,深受人民群眾歡迎。同年9月,根據上級指示,為建立華南解放區統一的本位貨幣市場,新陸銀行與潮汕解放區的裕民銀行合併,成立南方人民銀行,並在潮汕、東江、梅州設立分行,發行南方券,逐步收回新陸券。從此,新陸銀行宣告結束。新陸銀行的建立和新陸券的發行,時間雖不長,但為支持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舊址為三合土木構築的二層樓房,面積100平方米。建國後按原貌維修,現保存完好。

4.田尾山遺址

"

1. 長青古堡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甲東鎮長青村南一公里處的山巒上。建於明洪武初年,是明代碣石衛軍防禦城堡。堡坐東向西,左有疊疊山巒為靠,右跟蓮花山隔澗相峙,前臨港灣,是瀛港船舶出入的航道口。堡平面長方形,長35米,寬30米,佔地面積1050平方米。城牆高5.5米,厚2米,用三合土夯築,西面城牆南側設有方形石門。堡內築有營房和銃礅炮架,兩排臺階可登上炮位。牆頂南面築有平面圓形、直徑3米的瞭望臺,臺上置有旗杆石夾。城堡重於防禦,十分堅固。相傳此堡由碣石衛配備旗兵百員,大炮五門,在明代中葉抗倭禦寇立下的汗馬功勞。現城堡依然屹立在海邊山顛

2. 博美天后宮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博美鎮。據史料載:博美鎮林氏,在南宋末年為避兵亂從福建莆田遷居於此,始建天后宮,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建。宮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佈局,佔地面積400多平方米,建築為硬山頂,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樑架結構,前殿供奉木雕天后聖母神像;後殿供奉觀世音菩薩佛像。宮內保存有清嘉慶年間傳臚林飛鶴題刻"澤潤瓊林"匾額。宮前26米處置有一座古戲臺。戲臺平面為長方形,臺基高1.5米,用磚石壘築,通面闊12米,通進深10米。建築為重簷琉璃歇山頂。臺內樑枋雕飾有各種精美的藝術構件,以獅子戲球最為特色。垂戧脊用瓷片嵌飾仙人、吻獸等圖案。整座建築外觀渾重氣派,高雅雋秀,且具有鮮明濃郁的地方特色,是陸豐保留完好的戲臺建築。現闢為旅遊點。

3. 新陸銀行舊址

在河田鎮。1949年初,全國解放戰爭已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國民黨反動派。國民黨反動派不甘於打敗,仍在垂死掙扎,瘋狂吮吸民脂民膏,加緊推行反動的金融政策,大量發行"金元券",幣值一落千丈,人民生活急劇惡化。這時,東江解放區迅速擴展。5月,陸豐縣委和人民政府為保障解放區勞動人民的利益以及對部隊和黨政機關的供給,迅速整頓社會金融和物價的混亂狀況,經中共粵贛湘邊區委批准,決定建立"新陸銀行",發行"新陸券"。新陸銀行建立後,中共江南地委任命陸縣長鄭達忠兼任經理,縣府財政科長麥友儉為副經理,曾文為銀行營業辦事處主任,會計鄭繼來、出納許宜負責新幣發行、支付、兌換等業務。行址設在河田鎮。發行的新陸券紙幣面額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6種,並印有"行長鄭達忠"字祥,發行的量達60萬元。新幣在海豐、陸豐、惠陽、紫金等縣流通,深受人民群眾歡迎。同年9月,根據上級指示,為建立華南解放區統一的本位貨幣市場,新陸銀行與潮汕解放區的裕民銀行合併,成立南方人民銀行,並在潮汕、東江、梅州設立分行,發行南方券,逐步收回新陸券。從此,新陸銀行宣告結束。新陸銀行的建立和新陸券的發行,時間雖不長,但為支持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舊址為三合土木構築的二層樓房,面積100平方米。建國後按原貌維修,現保存完好。

4.田尾山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碣石鎮田尾山。田尾山是碣石鎮南面屏障。山的北面多為花崗岩大石,懸崖峭壁,甚為峻險;而南面臨海,四季暖和,草木叢生,山腰平曠。遺址在此處約200平方米。1955年曾在此採集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鏃和石錛等器物。1985年又採集至夾沙陶和硬陶殘片。據近年來再次勘查,此山石穴巖洞多處,很適合古人居住漁獵生活。遺址今未挖掘。然而田尾山那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已成為今天"粵東旅遊黃金海岸"的重要景點之一,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

5. 汕尾青銅時代遺址

汕尾市青銅時代遺址包括寶山樓遺址和後門青銅兵器出土點。其中,寶山樓遺址位於東衝鎮寶山樓村東側谷中的龍崗埔;後門兵器出土點則位於海豐縣後門鎮東南兩公里處。

寶山樓遺址距今約2500多年,約為西周至春秋時代。在這裡發現了青銅斧、青銅鈴、青銅石簪的石範,說明這一遺址當時是一處很重要的青銅器鑄造工場。而後門青銅兵器出土點是1984年4月,當地群眾在這裡挖貝殼時的。當時發現了10多具骨骸,其中三具沒有頭骨,其肋骨處分別插著三件青銅兵器:短劍、矛和箭鏃。據考究,它們是青銅時代鑄造的。但為什麼其中三具沒有頭骨呢,這可能是春秋時代南方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戰勝者對戰敗者中受傷、戰死或俘虜的首領,進行"割頭請功"或"割頭示眾"而造成的。

6. 沙角尾新石器時代遺址

在捷勝鎮捷勝城東南三公里處臨海山坡上。東面背山,西面臨海。因西北面緊靠沙角尾村,而取名"沙角尾遺址"。1936年英籍芬戴禮神甫和意大利籍麥兆漢神甫發現。遺址地表採集的多為磨光石器,器物主要有長身石斧、石錛和少量的有肩石錛,還有呈柳葉形的石箭鏃。陶器主要是一種矮圈足陶罐,飾曲折紋,腹部飾一週附加堆紋,有的罐口沿帶流。器表飾繩紋、斜方格紋、葉脈紋、曲折紋等。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4000多年。為研究海豐沿海地區史前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

7.菝仔圍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在遮浪鎮施公寮半島菝仔圍村東北面。北面1公里是碣石灣,西1公里是白沙湖,遺址所在地是東西相對的兩個饅頭形小山崗相連的沙丘,面積約1.2萬平方米。遺址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地表器物散佈俯拾皆是。石器,主要是一種橫截面呈梯形、刃口多數成弧形的長身錛。有一種成弧凹形刮削器,有少量的有段錛。還有穿孔石斧、石箭鏃、石矛、石戈等,而且還出現石制飾物。所有石器都通體磨光,種類較多。除了磨光石器外,還有較多的半成品打製石器和石制工具,說明這裡是一處石器製造加工場。陶器,以夾砂紅陶和夾砂黑陶為主。也有夾砂灰陶和泥質軟陶。陶衣呈黃褐色。器形多為敞口、斜肩、鼓腹、圜底。器物有圜底釜、大口尊等,器表飾繩紋。還有亞腰圓筒形陶器座和有兩個犄角狀的陶支腳。泥質軟陶,呈淺紅色或淺灰色,器形多見敞口、斜肩、鼓腹。主要器物有大口尊、圜底釜等。器物的肩和腹部用手製,口沿用輪制。器表飾方格紋、圓圈乳丁紋、斜方格帶凸點紋等紋飾。有的罐口沿對稱的兩邊有兩個圓形小孔。還有一種泥質軟陶,器表飾雲雷紋,燒製火候較高。其文化特徵屬新石器時代晚期。

8. 東坑南新石器晚期遺址

在捷勝鎮東坑村。東臨東坑湖,西2公里是東坑鹽町,南距東坑海1公里,北距東坑村2公里,面積約3.5萬平方米。因位於東坑村南側而得名。約於1938年麥兆漢神甫發現。地表散佈遺物相當豐富,有石器和陶器。石器主要是弧凹形刮削器、梯形石錛、石鏃、石矛、石戈等。陶器有夾砂黑陶和夾砂紅陶二種。主要器類是敞口罐,還有一種矮圈足夾砂陶碗,器表飾繩紋。泥質陶有淺紅色和灰色二種,一種為帶流把壺,還有一種直口陶罐和燒製火候較高的陶缽,器表均飾方格紋或雙線方格紋。有的已燒製成近瓷的硬陶。該遺址出土器物經碳十四化驗,屬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

9.汕尾市發現商代早期生活遺址

在汕尾市城區馬宮鎮發現的石腳桶商代居住類遺址,日前被確定為該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經省有關專家鑑定,該遺址為省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遺址之一,具有重大的歷史和學術價值。據瞭解,該遺址的發現最初是由該市城區馬宮鎮糧管所下崗職工陳業提供的線索。陳業一向對文物有著特殊愛好,經常外出四處搜尋。他在馬宮鎮埔埕村白沙浮海灘的石腳桶撿到十幾片陶片,經反覆觀察,認為可能是古代文物,就將陶片拿到該市博物館。市博物館有關專家看後認為,該陶片很有可能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物,就請陳業帶他們到發現陶片的現場,確認該處為有價值的遺址。市博物館於是馬上向省考古研究所報告,省考古所派了3位專家前來鑑定,認為該遺址為新發現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居住類遺址,而且保存狀況完好,有很高的歷史和學術文化價值。

據介紹,該遺址南北長160米,東西長220米,基本遍佈馬宮鎮埔埕村白沙浮海灘的石腳桶沙丘。其南面向大海,高出周圍地表約2米,北部邊緣有一東西走向的人工溝,從這條人工取土溝的斷面可見其表土層厚約30釐米,下有30至60釐米的灰色沙丘堆積,再往下是黃褐色砂質生土。

從該遺址這條人工取土溝往下挖,可以看到沙土中的各式泥質陶器碎片,有夾砂紅褐色繩紋陶片、紅或灰色泥質細方格紋陶片等,花色繁多。仔細尋找還發現了雙肩石錛等青銅器時代早期的生活用具。

10. 丘東平故居

"

1. 長青古堡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甲東鎮長青村南一公里處的山巒上。建於明洪武初年,是明代碣石衛軍防禦城堡。堡坐東向西,左有疊疊山巒為靠,右跟蓮花山隔澗相峙,前臨港灣,是瀛港船舶出入的航道口。堡平面長方形,長35米,寬30米,佔地面積1050平方米。城牆高5.5米,厚2米,用三合土夯築,西面城牆南側設有方形石門。堡內築有營房和銃礅炮架,兩排臺階可登上炮位。牆頂南面築有平面圓形、直徑3米的瞭望臺,臺上置有旗杆石夾。城堡重於防禦,十分堅固。相傳此堡由碣石衛配備旗兵百員,大炮五門,在明代中葉抗倭禦寇立下的汗馬功勞。現城堡依然屹立在海邊山顛

2. 博美天后宮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博美鎮。據史料載:博美鎮林氏,在南宋末年為避兵亂從福建莆田遷居於此,始建天后宮,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建。宮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佈局,佔地面積400多平方米,建築為硬山頂,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樑架結構,前殿供奉木雕天后聖母神像;後殿供奉觀世音菩薩佛像。宮內保存有清嘉慶年間傳臚林飛鶴題刻"澤潤瓊林"匾額。宮前26米處置有一座古戲臺。戲臺平面為長方形,臺基高1.5米,用磚石壘築,通面闊12米,通進深10米。建築為重簷琉璃歇山頂。臺內樑枋雕飾有各種精美的藝術構件,以獅子戲球最為特色。垂戧脊用瓷片嵌飾仙人、吻獸等圖案。整座建築外觀渾重氣派,高雅雋秀,且具有鮮明濃郁的地方特色,是陸豐保留完好的戲臺建築。現闢為旅遊點。

3. 新陸銀行舊址

在河田鎮。1949年初,全國解放戰爭已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國民黨反動派。國民黨反動派不甘於打敗,仍在垂死掙扎,瘋狂吮吸民脂民膏,加緊推行反動的金融政策,大量發行"金元券",幣值一落千丈,人民生活急劇惡化。這時,東江解放區迅速擴展。5月,陸豐縣委和人民政府為保障解放區勞動人民的利益以及對部隊和黨政機關的供給,迅速整頓社會金融和物價的混亂狀況,經中共粵贛湘邊區委批准,決定建立"新陸銀行",發行"新陸券"。新陸銀行建立後,中共江南地委任命陸縣長鄭達忠兼任經理,縣府財政科長麥友儉為副經理,曾文為銀行營業辦事處主任,會計鄭繼來、出納許宜負責新幣發行、支付、兌換等業務。行址設在河田鎮。發行的新陸券紙幣面額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6種,並印有"行長鄭達忠"字祥,發行的量達60萬元。新幣在海豐、陸豐、惠陽、紫金等縣流通,深受人民群眾歡迎。同年9月,根據上級指示,為建立華南解放區統一的本位貨幣市場,新陸銀行與潮汕解放區的裕民銀行合併,成立南方人民銀行,並在潮汕、東江、梅州設立分行,發行南方券,逐步收回新陸券。從此,新陸銀行宣告結束。新陸銀行的建立和新陸券的發行,時間雖不長,但為支持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舊址為三合土木構築的二層樓房,面積100平方米。建國後按原貌維修,現保存完好。

4.田尾山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碣石鎮田尾山。田尾山是碣石鎮南面屏障。山的北面多為花崗岩大石,懸崖峭壁,甚為峻險;而南面臨海,四季暖和,草木叢生,山腰平曠。遺址在此處約200平方米。1955年曾在此採集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鏃和石錛等器物。1985年又採集至夾沙陶和硬陶殘片。據近年來再次勘查,此山石穴巖洞多處,很適合古人居住漁獵生活。遺址今未挖掘。然而田尾山那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已成為今天"粵東旅遊黃金海岸"的重要景點之一,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

5. 汕尾青銅時代遺址

汕尾市青銅時代遺址包括寶山樓遺址和後門青銅兵器出土點。其中,寶山樓遺址位於東衝鎮寶山樓村東側谷中的龍崗埔;後門兵器出土點則位於海豐縣後門鎮東南兩公里處。

寶山樓遺址距今約2500多年,約為西周至春秋時代。在這裡發現了青銅斧、青銅鈴、青銅石簪的石範,說明這一遺址當時是一處很重要的青銅器鑄造工場。而後門青銅兵器出土點是1984年4月,當地群眾在這裡挖貝殼時的。當時發現了10多具骨骸,其中三具沒有頭骨,其肋骨處分別插著三件青銅兵器:短劍、矛和箭鏃。據考究,它們是青銅時代鑄造的。但為什麼其中三具沒有頭骨呢,這可能是春秋時代南方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戰勝者對戰敗者中受傷、戰死或俘虜的首領,進行"割頭請功"或"割頭示眾"而造成的。

6. 沙角尾新石器時代遺址

在捷勝鎮捷勝城東南三公里處臨海山坡上。東面背山,西面臨海。因西北面緊靠沙角尾村,而取名"沙角尾遺址"。1936年英籍芬戴禮神甫和意大利籍麥兆漢神甫發現。遺址地表採集的多為磨光石器,器物主要有長身石斧、石錛和少量的有肩石錛,還有呈柳葉形的石箭鏃。陶器主要是一種矮圈足陶罐,飾曲折紋,腹部飾一週附加堆紋,有的罐口沿帶流。器表飾繩紋、斜方格紋、葉脈紋、曲折紋等。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4000多年。為研究海豐沿海地區史前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

7.菝仔圍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在遮浪鎮施公寮半島菝仔圍村東北面。北面1公里是碣石灣,西1公里是白沙湖,遺址所在地是東西相對的兩個饅頭形小山崗相連的沙丘,面積約1.2萬平方米。遺址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地表器物散佈俯拾皆是。石器,主要是一種橫截面呈梯形、刃口多數成弧形的長身錛。有一種成弧凹形刮削器,有少量的有段錛。還有穿孔石斧、石箭鏃、石矛、石戈等,而且還出現石制飾物。所有石器都通體磨光,種類較多。除了磨光石器外,還有較多的半成品打製石器和石制工具,說明這裡是一處石器製造加工場。陶器,以夾砂紅陶和夾砂黑陶為主。也有夾砂灰陶和泥質軟陶。陶衣呈黃褐色。器形多為敞口、斜肩、鼓腹、圜底。器物有圜底釜、大口尊等,器表飾繩紋。還有亞腰圓筒形陶器座和有兩個犄角狀的陶支腳。泥質軟陶,呈淺紅色或淺灰色,器形多見敞口、斜肩、鼓腹。主要器物有大口尊、圜底釜等。器物的肩和腹部用手製,口沿用輪制。器表飾方格紋、圓圈乳丁紋、斜方格帶凸點紋等紋飾。有的罐口沿對稱的兩邊有兩個圓形小孔。還有一種泥質軟陶,器表飾雲雷紋,燒製火候較高。其文化特徵屬新石器時代晚期。

8. 東坑南新石器晚期遺址

在捷勝鎮東坑村。東臨東坑湖,西2公里是東坑鹽町,南距東坑海1公里,北距東坑村2公里,面積約3.5萬平方米。因位於東坑村南側而得名。約於1938年麥兆漢神甫發現。地表散佈遺物相當豐富,有石器和陶器。石器主要是弧凹形刮削器、梯形石錛、石鏃、石矛、石戈等。陶器有夾砂黑陶和夾砂紅陶二種。主要器類是敞口罐,還有一種矮圈足夾砂陶碗,器表飾繩紋。泥質陶有淺紅色和灰色二種,一種為帶流把壺,還有一種直口陶罐和燒製火候較高的陶缽,器表均飾方格紋或雙線方格紋。有的已燒製成近瓷的硬陶。該遺址出土器物經碳十四化驗,屬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

9.汕尾市發現商代早期生活遺址

在汕尾市城區馬宮鎮發現的石腳桶商代居住類遺址,日前被確定為該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經省有關專家鑑定,該遺址為省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遺址之一,具有重大的歷史和學術價值。據瞭解,該遺址的發現最初是由該市城區馬宮鎮糧管所下崗職工陳業提供的線索。陳業一向對文物有著特殊愛好,經常外出四處搜尋。他在馬宮鎮埔埕村白沙浮海灘的石腳桶撿到十幾片陶片,經反覆觀察,認為可能是古代文物,就將陶片拿到該市博物館。市博物館有關專家看後認為,該陶片很有可能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物,就請陳業帶他們到發現陶片的現場,確認該處為有價值的遺址。市博物館於是馬上向省考古研究所報告,省考古所派了3位專家前來鑑定,認為該遺址為新發現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居住類遺址,而且保存狀況完好,有很高的歷史和學術文化價值。

據介紹,該遺址南北長160米,東西長220米,基本遍佈馬宮鎮埔埕村白沙浮海灘的石腳桶沙丘。其南面向大海,高出周圍地表約2米,北部邊緣有一東西走向的人工溝,從這條人工取土溝的斷面可見其表土層厚約30釐米,下有30至60釐米的灰色沙丘堆積,再往下是黃褐色砂質生土。

從該遺址這條人工取土溝往下挖,可以看到沙土中的各式泥質陶器碎片,有夾砂紅褐色繩紋陶片、紅或灰色泥質細方格紋陶片等,花色繁多。仔細尋找還發現了雙肩石錛等青銅器時代早期的生活用具。

10. 丘東平故居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位於海豐縣梅隴鎮馬福蘭村。馬福蘭村是廣東海豐縣一個典型的南方小村落,共三十來戶人家。丘東平同志在這裡度過了他的金色童年,後來投身彭湃同志領導的農民運動。

1910年5月16日,丘東平誕生於這個村莊前列的一間三合房裡。這就是牽人心魂的丘東平故居。丘東平在這裡所用過的一些遺物,現在珍陳在梅隴中學內的東平紀念室中,其中有丘東平童年時代穿戴過的衣帽,有他參加農民運動時用過的鐵尖串。這間三合房與丘東平有著不可分割的情緣。他早年讀書都走讀,每天中年和晚上都回家,以後去縣城陸安師範就讀,也常回來。1926年春,16歲的丘東平就參習了農民協會和少年先鋒隊,還當上了縣農民自衛軍總部的文書。翌年5月,他左脛生毒瘡,又患胃病,山上缺醫少藥,組織上讓他回家治療。這時,反動派重金懸賞要捉拿他,故尋請一位同情革命的醫生化裝為買牛佬常來診治。中共東江特委委員楊望幾次前來看望他,都叮囑他要認真治病,但絕不可大意。6月15日,一夥保安隊突然闖進房裡,但看到躺在床上的,是一位頭戴狗頭帽、面黃肌瘦的矮小孩子,誤信他是丘東平之弟,他才僥倖脫險。經過十多天的治療,丘東平雖末痊癒,卻會走動了。一次,敵人兩個暗探尾隨“牛販子”醫生進村,幸得丘東平眼尖,及時發覺,才得以逃脫。又有一次,敵人來清鄉,一下子就把村子包圍了,丘東平機警地混入外鄉來割草的人群逃了出去。後來,丘東平輾轉奮戰,於1941年7月犧牲於蘇北戰場上,年僅31歲。

11. 大華煙墩

在汕尾市區新港大華管理區西北側山頂上。海拔400米,東北面可瞭望汕尾港全部海面,西南面可俯視捷勝海面,視野廣闊。明末清初,海豐沿海一帶常有鄭成功反清復明的隊伍活動,又有蘇成、蘇利的反清隊伍的活動。清政府為了鎮壓這些反清隊伍,還要防倭寇的侵擾,於康熙年間,沿海岸線一帶臨海高地多處建立煙墩、炮臺。據《海豐縣志?邑事》記載:"康熙十年春沿海各處墩臺告成。"並說明:"邑自展界奉旨建造沿邊墩臺,邑令範逢春倡率鳩工單騎巡督易於告成也。"大華煙墩是海豐沿海墩臺中的一座,建於清康熙十年(1671)。墩用石塊拌紅粘土砌築,平面方形,長、寬各5米,高4米。西側有石砌臺階,臺階西側7米處有長5米,寬4米的房屋牆基,似為士兵住所。周圍用花崗岩石塊砌築長34米,寬25米長方形圍牆。現殘存牆基。

12. 沙坑北遺址

"

1. 長青古堡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甲東鎮長青村南一公里處的山巒上。建於明洪武初年,是明代碣石衛軍防禦城堡。堡坐東向西,左有疊疊山巒為靠,右跟蓮花山隔澗相峙,前臨港灣,是瀛港船舶出入的航道口。堡平面長方形,長35米,寬30米,佔地面積1050平方米。城牆高5.5米,厚2米,用三合土夯築,西面城牆南側設有方形石門。堡內築有營房和銃礅炮架,兩排臺階可登上炮位。牆頂南面築有平面圓形、直徑3米的瞭望臺,臺上置有旗杆石夾。城堡重於防禦,十分堅固。相傳此堡由碣石衛配備旗兵百員,大炮五門,在明代中葉抗倭禦寇立下的汗馬功勞。現城堡依然屹立在海邊山顛

2. 博美天后宮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博美鎮。據史料載:博美鎮林氏,在南宋末年為避兵亂從福建莆田遷居於此,始建天后宮,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建。宮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佈局,佔地面積400多平方米,建築為硬山頂,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樑架結構,前殿供奉木雕天后聖母神像;後殿供奉觀世音菩薩佛像。宮內保存有清嘉慶年間傳臚林飛鶴題刻"澤潤瓊林"匾額。宮前26米處置有一座古戲臺。戲臺平面為長方形,臺基高1.5米,用磚石壘築,通面闊12米,通進深10米。建築為重簷琉璃歇山頂。臺內樑枋雕飾有各種精美的藝術構件,以獅子戲球最為特色。垂戧脊用瓷片嵌飾仙人、吻獸等圖案。整座建築外觀渾重氣派,高雅雋秀,且具有鮮明濃郁的地方特色,是陸豐保留完好的戲臺建築。現闢為旅遊點。

3. 新陸銀行舊址

在河田鎮。1949年初,全國解放戰爭已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國民黨反動派。國民黨反動派不甘於打敗,仍在垂死掙扎,瘋狂吮吸民脂民膏,加緊推行反動的金融政策,大量發行"金元券",幣值一落千丈,人民生活急劇惡化。這時,東江解放區迅速擴展。5月,陸豐縣委和人民政府為保障解放區勞動人民的利益以及對部隊和黨政機關的供給,迅速整頓社會金融和物價的混亂狀況,經中共粵贛湘邊區委批准,決定建立"新陸銀行",發行"新陸券"。新陸銀行建立後,中共江南地委任命陸縣長鄭達忠兼任經理,縣府財政科長麥友儉為副經理,曾文為銀行營業辦事處主任,會計鄭繼來、出納許宜負責新幣發行、支付、兌換等業務。行址設在河田鎮。發行的新陸券紙幣面額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6種,並印有"行長鄭達忠"字祥,發行的量達60萬元。新幣在海豐、陸豐、惠陽、紫金等縣流通,深受人民群眾歡迎。同年9月,根據上級指示,為建立華南解放區統一的本位貨幣市場,新陸銀行與潮汕解放區的裕民銀行合併,成立南方人民銀行,並在潮汕、東江、梅州設立分行,發行南方券,逐步收回新陸券。從此,新陸銀行宣告結束。新陸銀行的建立和新陸券的發行,時間雖不長,但為支持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舊址為三合土木構築的二層樓房,面積100平方米。建國後按原貌維修,現保存完好。

4.田尾山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碣石鎮田尾山。田尾山是碣石鎮南面屏障。山的北面多為花崗岩大石,懸崖峭壁,甚為峻險;而南面臨海,四季暖和,草木叢生,山腰平曠。遺址在此處約200平方米。1955年曾在此採集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鏃和石錛等器物。1985年又採集至夾沙陶和硬陶殘片。據近年來再次勘查,此山石穴巖洞多處,很適合古人居住漁獵生活。遺址今未挖掘。然而田尾山那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已成為今天"粵東旅遊黃金海岸"的重要景點之一,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

5. 汕尾青銅時代遺址

汕尾市青銅時代遺址包括寶山樓遺址和後門青銅兵器出土點。其中,寶山樓遺址位於東衝鎮寶山樓村東側谷中的龍崗埔;後門兵器出土點則位於海豐縣後門鎮東南兩公里處。

寶山樓遺址距今約2500多年,約為西周至春秋時代。在這裡發現了青銅斧、青銅鈴、青銅石簪的石範,說明這一遺址當時是一處很重要的青銅器鑄造工場。而後門青銅兵器出土點是1984年4月,當地群眾在這裡挖貝殼時的。當時發現了10多具骨骸,其中三具沒有頭骨,其肋骨處分別插著三件青銅兵器:短劍、矛和箭鏃。據考究,它們是青銅時代鑄造的。但為什麼其中三具沒有頭骨呢,這可能是春秋時代南方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戰勝者對戰敗者中受傷、戰死或俘虜的首領,進行"割頭請功"或"割頭示眾"而造成的。

6. 沙角尾新石器時代遺址

在捷勝鎮捷勝城東南三公里處臨海山坡上。東面背山,西面臨海。因西北面緊靠沙角尾村,而取名"沙角尾遺址"。1936年英籍芬戴禮神甫和意大利籍麥兆漢神甫發現。遺址地表採集的多為磨光石器,器物主要有長身石斧、石錛和少量的有肩石錛,還有呈柳葉形的石箭鏃。陶器主要是一種矮圈足陶罐,飾曲折紋,腹部飾一週附加堆紋,有的罐口沿帶流。器表飾繩紋、斜方格紋、葉脈紋、曲折紋等。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4000多年。為研究海豐沿海地區史前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

7.菝仔圍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在遮浪鎮施公寮半島菝仔圍村東北面。北面1公里是碣石灣,西1公里是白沙湖,遺址所在地是東西相對的兩個饅頭形小山崗相連的沙丘,面積約1.2萬平方米。遺址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地表器物散佈俯拾皆是。石器,主要是一種橫截面呈梯形、刃口多數成弧形的長身錛。有一種成弧凹形刮削器,有少量的有段錛。還有穿孔石斧、石箭鏃、石矛、石戈等,而且還出現石制飾物。所有石器都通體磨光,種類較多。除了磨光石器外,還有較多的半成品打製石器和石制工具,說明這裡是一處石器製造加工場。陶器,以夾砂紅陶和夾砂黑陶為主。也有夾砂灰陶和泥質軟陶。陶衣呈黃褐色。器形多為敞口、斜肩、鼓腹、圜底。器物有圜底釜、大口尊等,器表飾繩紋。還有亞腰圓筒形陶器座和有兩個犄角狀的陶支腳。泥質軟陶,呈淺紅色或淺灰色,器形多見敞口、斜肩、鼓腹。主要器物有大口尊、圜底釜等。器物的肩和腹部用手製,口沿用輪制。器表飾方格紋、圓圈乳丁紋、斜方格帶凸點紋等紋飾。有的罐口沿對稱的兩邊有兩個圓形小孔。還有一種泥質軟陶,器表飾雲雷紋,燒製火候較高。其文化特徵屬新石器時代晚期。

8. 東坑南新石器晚期遺址

在捷勝鎮東坑村。東臨東坑湖,西2公里是東坑鹽町,南距東坑海1公里,北距東坑村2公里,面積約3.5萬平方米。因位於東坑村南側而得名。約於1938年麥兆漢神甫發現。地表散佈遺物相當豐富,有石器和陶器。石器主要是弧凹形刮削器、梯形石錛、石鏃、石矛、石戈等。陶器有夾砂黑陶和夾砂紅陶二種。主要器類是敞口罐,還有一種矮圈足夾砂陶碗,器表飾繩紋。泥質陶有淺紅色和灰色二種,一種為帶流把壺,還有一種直口陶罐和燒製火候較高的陶缽,器表均飾方格紋或雙線方格紋。有的已燒製成近瓷的硬陶。該遺址出土器物經碳十四化驗,屬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

9.汕尾市發現商代早期生活遺址

在汕尾市城區馬宮鎮發現的石腳桶商代居住類遺址,日前被確定為該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經省有關專家鑑定,該遺址為省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遺址之一,具有重大的歷史和學術價值。據瞭解,該遺址的發現最初是由該市城區馬宮鎮糧管所下崗職工陳業提供的線索。陳業一向對文物有著特殊愛好,經常外出四處搜尋。他在馬宮鎮埔埕村白沙浮海灘的石腳桶撿到十幾片陶片,經反覆觀察,認為可能是古代文物,就將陶片拿到該市博物館。市博物館有關專家看後認為,該陶片很有可能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物,就請陳業帶他們到發現陶片的現場,確認該處為有價值的遺址。市博物館於是馬上向省考古研究所報告,省考古所派了3位專家前來鑑定,認為該遺址為新發現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居住類遺址,而且保存狀況完好,有很高的歷史和學術文化價值。

據介紹,該遺址南北長160米,東西長220米,基本遍佈馬宮鎮埔埕村白沙浮海灘的石腳桶沙丘。其南面向大海,高出周圍地表約2米,北部邊緣有一東西走向的人工溝,從這條人工取土溝的斷面可見其表土層厚約30釐米,下有30至60釐米的灰色沙丘堆積,再往下是黃褐色砂質生土。

從該遺址這條人工取土溝往下挖,可以看到沙土中的各式泥質陶器碎片,有夾砂紅褐色繩紋陶片、紅或灰色泥質細方格紋陶片等,花色繁多。仔細尋找還發現了雙肩石錛等青銅器時代早期的生活用具。

10. 丘東平故居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位於海豐縣梅隴鎮馬福蘭村。馬福蘭村是廣東海豐縣一個典型的南方小村落,共三十來戶人家。丘東平同志在這裡度過了他的金色童年,後來投身彭湃同志領導的農民運動。

1910年5月16日,丘東平誕生於這個村莊前列的一間三合房裡。這就是牽人心魂的丘東平故居。丘東平在這裡所用過的一些遺物,現在珍陳在梅隴中學內的東平紀念室中,其中有丘東平童年時代穿戴過的衣帽,有他參加農民運動時用過的鐵尖串。這間三合房與丘東平有著不可分割的情緣。他早年讀書都走讀,每天中年和晚上都回家,以後去縣城陸安師範就讀,也常回來。1926年春,16歲的丘東平就參習了農民協會和少年先鋒隊,還當上了縣農民自衛軍總部的文書。翌年5月,他左脛生毒瘡,又患胃病,山上缺醫少藥,組織上讓他回家治療。這時,反動派重金懸賞要捉拿他,故尋請一位同情革命的醫生化裝為買牛佬常來診治。中共東江特委委員楊望幾次前來看望他,都叮囑他要認真治病,但絕不可大意。6月15日,一夥保安隊突然闖進房裡,但看到躺在床上的,是一位頭戴狗頭帽、面黃肌瘦的矮小孩子,誤信他是丘東平之弟,他才僥倖脫險。經過十多天的治療,丘東平雖末痊癒,卻會走動了。一次,敵人兩個暗探尾隨“牛販子”醫生進村,幸得丘東平眼尖,及時發覺,才得以逃脫。又有一次,敵人來清鄉,一下子就把村子包圍了,丘東平機警地混入外鄉來割草的人群逃了出去。後來,丘東平輾轉奮戰,於1941年7月犧牲於蘇北戰場上,年僅31歲。

11. 大華煙墩

在汕尾市區新港大華管理區西北側山頂上。海拔400米,東北面可瞭望汕尾港全部海面,西南面可俯視捷勝海面,視野廣闊。明末清初,海豐沿海一帶常有鄭成功反清復明的隊伍活動,又有蘇成、蘇利的反清隊伍的活動。清政府為了鎮壓這些反清隊伍,還要防倭寇的侵擾,於康熙年間,沿海岸線一帶臨海高地多處建立煙墩、炮臺。據《海豐縣志?邑事》記載:"康熙十年春沿海各處墩臺告成。"並說明:"邑自展界奉旨建造沿邊墩臺,邑令範逢春倡率鳩工單騎巡督易於告成也。"大華煙墩是海豐沿海墩臺中的一座,建於清康熙十年(1671)。墩用石塊拌紅粘土砌築,平面方形,長、寬各5米,高4米。西側有石砌臺階,臺階西側7米處有長5米,寬4米的房屋牆基,似為士兵住所。周圍用花崗岩石塊砌築長34米,寬25米長方形圍牆。現殘存牆基。

12. 沙坑北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捷勝鎮捷勝城西南4公里。東南面約1公里是沙坑村,南面距龜齡海約2公里,逶迤的丘陵山地成為該遺址北面的天然屏障。因位於沙坑村北側,而取名"沙坑北遺址"。約於1936年英籍芬戴禮神甫和意大利籍麥兆漢神甫發現。現遺址破壞嚴重。出土文物有磨光凸面石斧。陶器多數是夾砂粗陶,有陶罐、釜等。器形呈敞口、斜肩、鼓腹。器表加淺褐色陶衣,飾繩紋、刻劃紋、篦點紋等。燒製火候低。還有製作精良的泥質軟陶圈足盤、敞口罐等,並有彩繪圈足盤出現。敞品罐的頸部有較精細的刻劃紋右篦點紋。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6000,5000多年。對研究海豐地區史前文化提供了寶貴資料。

13. 汕尾基督教堂

"

1. 長青古堡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甲東鎮長青村南一公里處的山巒上。建於明洪武初年,是明代碣石衛軍防禦城堡。堡坐東向西,左有疊疊山巒為靠,右跟蓮花山隔澗相峙,前臨港灣,是瀛港船舶出入的航道口。堡平面長方形,長35米,寬30米,佔地面積1050平方米。城牆高5.5米,厚2米,用三合土夯築,西面城牆南側設有方形石門。堡內築有營房和銃礅炮架,兩排臺階可登上炮位。牆頂南面築有平面圓形、直徑3米的瞭望臺,臺上置有旗杆石夾。城堡重於防禦,十分堅固。相傳此堡由碣石衛配備旗兵百員,大炮五門,在明代中葉抗倭禦寇立下的汗馬功勞。現城堡依然屹立在海邊山顛

2. 博美天后宮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博美鎮。據史料載:博美鎮林氏,在南宋末年為避兵亂從福建莆田遷居於此,始建天后宮,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建。宮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佈局,佔地面積400多平方米,建築為硬山頂,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樑架結構,前殿供奉木雕天后聖母神像;後殿供奉觀世音菩薩佛像。宮內保存有清嘉慶年間傳臚林飛鶴題刻"澤潤瓊林"匾額。宮前26米處置有一座古戲臺。戲臺平面為長方形,臺基高1.5米,用磚石壘築,通面闊12米,通進深10米。建築為重簷琉璃歇山頂。臺內樑枋雕飾有各種精美的藝術構件,以獅子戲球最為特色。垂戧脊用瓷片嵌飾仙人、吻獸等圖案。整座建築外觀渾重氣派,高雅雋秀,且具有鮮明濃郁的地方特色,是陸豐保留完好的戲臺建築。現闢為旅遊點。

3. 新陸銀行舊址

在河田鎮。1949年初,全國解放戰爭已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國民黨反動派。國民黨反動派不甘於打敗,仍在垂死掙扎,瘋狂吮吸民脂民膏,加緊推行反動的金融政策,大量發行"金元券",幣值一落千丈,人民生活急劇惡化。這時,東江解放區迅速擴展。5月,陸豐縣委和人民政府為保障解放區勞動人民的利益以及對部隊和黨政機關的供給,迅速整頓社會金融和物價的混亂狀況,經中共粵贛湘邊區委批准,決定建立"新陸銀行",發行"新陸券"。新陸銀行建立後,中共江南地委任命陸縣長鄭達忠兼任經理,縣府財政科長麥友儉為副經理,曾文為銀行營業辦事處主任,會計鄭繼來、出納許宜負責新幣發行、支付、兌換等業務。行址設在河田鎮。發行的新陸券紙幣面額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6種,並印有"行長鄭達忠"字祥,發行的量達60萬元。新幣在海豐、陸豐、惠陽、紫金等縣流通,深受人民群眾歡迎。同年9月,根據上級指示,為建立華南解放區統一的本位貨幣市場,新陸銀行與潮汕解放區的裕民銀行合併,成立南方人民銀行,並在潮汕、東江、梅州設立分行,發行南方券,逐步收回新陸券。從此,新陸銀行宣告結束。新陸銀行的建立和新陸券的發行,時間雖不長,但為支持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舊址為三合土木構築的二層樓房,面積100平方米。建國後按原貌維修,現保存完好。

4.田尾山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碣石鎮田尾山。田尾山是碣石鎮南面屏障。山的北面多為花崗岩大石,懸崖峭壁,甚為峻險;而南面臨海,四季暖和,草木叢生,山腰平曠。遺址在此處約200平方米。1955年曾在此採集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鏃和石錛等器物。1985年又採集至夾沙陶和硬陶殘片。據近年來再次勘查,此山石穴巖洞多處,很適合古人居住漁獵生活。遺址今未挖掘。然而田尾山那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已成為今天"粵東旅遊黃金海岸"的重要景點之一,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

5. 汕尾青銅時代遺址

汕尾市青銅時代遺址包括寶山樓遺址和後門青銅兵器出土點。其中,寶山樓遺址位於東衝鎮寶山樓村東側谷中的龍崗埔;後門兵器出土點則位於海豐縣後門鎮東南兩公里處。

寶山樓遺址距今約2500多年,約為西周至春秋時代。在這裡發現了青銅斧、青銅鈴、青銅石簪的石範,說明這一遺址當時是一處很重要的青銅器鑄造工場。而後門青銅兵器出土點是1984年4月,當地群眾在這裡挖貝殼時的。當時發現了10多具骨骸,其中三具沒有頭骨,其肋骨處分別插著三件青銅兵器:短劍、矛和箭鏃。據考究,它們是青銅時代鑄造的。但為什麼其中三具沒有頭骨呢,這可能是春秋時代南方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戰勝者對戰敗者中受傷、戰死或俘虜的首領,進行"割頭請功"或"割頭示眾"而造成的。

6. 沙角尾新石器時代遺址

在捷勝鎮捷勝城東南三公里處臨海山坡上。東面背山,西面臨海。因西北面緊靠沙角尾村,而取名"沙角尾遺址"。1936年英籍芬戴禮神甫和意大利籍麥兆漢神甫發現。遺址地表採集的多為磨光石器,器物主要有長身石斧、石錛和少量的有肩石錛,還有呈柳葉形的石箭鏃。陶器主要是一種矮圈足陶罐,飾曲折紋,腹部飾一週附加堆紋,有的罐口沿帶流。器表飾繩紋、斜方格紋、葉脈紋、曲折紋等。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4000多年。為研究海豐沿海地區史前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

7.菝仔圍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在遮浪鎮施公寮半島菝仔圍村東北面。北面1公里是碣石灣,西1公里是白沙湖,遺址所在地是東西相對的兩個饅頭形小山崗相連的沙丘,面積約1.2萬平方米。遺址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地表器物散佈俯拾皆是。石器,主要是一種橫截面呈梯形、刃口多數成弧形的長身錛。有一種成弧凹形刮削器,有少量的有段錛。還有穿孔石斧、石箭鏃、石矛、石戈等,而且還出現石制飾物。所有石器都通體磨光,種類較多。除了磨光石器外,還有較多的半成品打製石器和石制工具,說明這裡是一處石器製造加工場。陶器,以夾砂紅陶和夾砂黑陶為主。也有夾砂灰陶和泥質軟陶。陶衣呈黃褐色。器形多為敞口、斜肩、鼓腹、圜底。器物有圜底釜、大口尊等,器表飾繩紋。還有亞腰圓筒形陶器座和有兩個犄角狀的陶支腳。泥質軟陶,呈淺紅色或淺灰色,器形多見敞口、斜肩、鼓腹。主要器物有大口尊、圜底釜等。器物的肩和腹部用手製,口沿用輪制。器表飾方格紋、圓圈乳丁紋、斜方格帶凸點紋等紋飾。有的罐口沿對稱的兩邊有兩個圓形小孔。還有一種泥質軟陶,器表飾雲雷紋,燒製火候較高。其文化特徵屬新石器時代晚期。

8. 東坑南新石器晚期遺址

在捷勝鎮東坑村。東臨東坑湖,西2公里是東坑鹽町,南距東坑海1公里,北距東坑村2公里,面積約3.5萬平方米。因位於東坑村南側而得名。約於1938年麥兆漢神甫發現。地表散佈遺物相當豐富,有石器和陶器。石器主要是弧凹形刮削器、梯形石錛、石鏃、石矛、石戈等。陶器有夾砂黑陶和夾砂紅陶二種。主要器類是敞口罐,還有一種矮圈足夾砂陶碗,器表飾繩紋。泥質陶有淺紅色和灰色二種,一種為帶流把壺,還有一種直口陶罐和燒製火候較高的陶缽,器表均飾方格紋或雙線方格紋。有的已燒製成近瓷的硬陶。該遺址出土器物經碳十四化驗,屬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

9.汕尾市發現商代早期生活遺址

在汕尾市城區馬宮鎮發現的石腳桶商代居住類遺址,日前被確定為該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經省有關專家鑑定,該遺址為省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遺址之一,具有重大的歷史和學術價值。據瞭解,該遺址的發現最初是由該市城區馬宮鎮糧管所下崗職工陳業提供的線索。陳業一向對文物有著特殊愛好,經常外出四處搜尋。他在馬宮鎮埔埕村白沙浮海灘的石腳桶撿到十幾片陶片,經反覆觀察,認為可能是古代文物,就將陶片拿到該市博物館。市博物館有關專家看後認為,該陶片很有可能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物,就請陳業帶他們到發現陶片的現場,確認該處為有價值的遺址。市博物館於是馬上向省考古研究所報告,省考古所派了3位專家前來鑑定,認為該遺址為新發現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居住類遺址,而且保存狀況完好,有很高的歷史和學術文化價值。

據介紹,該遺址南北長160米,東西長220米,基本遍佈馬宮鎮埔埕村白沙浮海灘的石腳桶沙丘。其南面向大海,高出周圍地表約2米,北部邊緣有一東西走向的人工溝,從這條人工取土溝的斷面可見其表土層厚約30釐米,下有30至60釐米的灰色沙丘堆積,再往下是黃褐色砂質生土。

從該遺址這條人工取土溝往下挖,可以看到沙土中的各式泥質陶器碎片,有夾砂紅褐色繩紋陶片、紅或灰色泥質細方格紋陶片等,花色繁多。仔細尋找還發現了雙肩石錛等青銅器時代早期的生活用具。

10. 丘東平故居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位於海豐縣梅隴鎮馬福蘭村。馬福蘭村是廣東海豐縣一個典型的南方小村落,共三十來戶人家。丘東平同志在這裡度過了他的金色童年,後來投身彭湃同志領導的農民運動。

1910年5月16日,丘東平誕生於這個村莊前列的一間三合房裡。這就是牽人心魂的丘東平故居。丘東平在這裡所用過的一些遺物,現在珍陳在梅隴中學內的東平紀念室中,其中有丘東平童年時代穿戴過的衣帽,有他參加農民運動時用過的鐵尖串。這間三合房與丘東平有著不可分割的情緣。他早年讀書都走讀,每天中年和晚上都回家,以後去縣城陸安師範就讀,也常回來。1926年春,16歲的丘東平就參習了農民協會和少年先鋒隊,還當上了縣農民自衛軍總部的文書。翌年5月,他左脛生毒瘡,又患胃病,山上缺醫少藥,組織上讓他回家治療。這時,反動派重金懸賞要捉拿他,故尋請一位同情革命的醫生化裝為買牛佬常來診治。中共東江特委委員楊望幾次前來看望他,都叮囑他要認真治病,但絕不可大意。6月15日,一夥保安隊突然闖進房裡,但看到躺在床上的,是一位頭戴狗頭帽、面黃肌瘦的矮小孩子,誤信他是丘東平之弟,他才僥倖脫險。經過十多天的治療,丘東平雖末痊癒,卻會走動了。一次,敵人兩個暗探尾隨“牛販子”醫生進村,幸得丘東平眼尖,及時發覺,才得以逃脫。又有一次,敵人來清鄉,一下子就把村子包圍了,丘東平機警地混入外鄉來割草的人群逃了出去。後來,丘東平輾轉奮戰,於1941年7月犧牲於蘇北戰場上,年僅31歲。

11. 大華煙墩

在汕尾市區新港大華管理區西北側山頂上。海拔400米,東北面可瞭望汕尾港全部海面,西南面可俯視捷勝海面,視野廣闊。明末清初,海豐沿海一帶常有鄭成功反清復明的隊伍活動,又有蘇成、蘇利的反清隊伍的活動。清政府為了鎮壓這些反清隊伍,還要防倭寇的侵擾,於康熙年間,沿海岸線一帶臨海高地多處建立煙墩、炮臺。據《海豐縣志?邑事》記載:"康熙十年春沿海各處墩臺告成。"並說明:"邑自展界奉旨建造沿邊墩臺,邑令範逢春倡率鳩工單騎巡督易於告成也。"大華煙墩是海豐沿海墩臺中的一座,建於清康熙十年(1671)。墩用石塊拌紅粘土砌築,平面方形,長、寬各5米,高4米。西側有石砌臺階,臺階西側7米處有長5米,寬4米的房屋牆基,似為士兵住所。周圍用花崗岩石塊砌築長34米,寬25米長方形圍牆。現殘存牆基。

12. 沙坑北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捷勝鎮捷勝城西南4公里。東南面約1公里是沙坑村,南面距龜齡海約2公里,逶迤的丘陵山地成為該遺址北面的天然屏障。因位於沙坑村北側,而取名"沙坑北遺址"。約於1936年英籍芬戴禮神甫和意大利籍麥兆漢神甫發現。現遺址破壞嚴重。出土文物有磨光凸面石斧。陶器多數是夾砂粗陶,有陶罐、釜等。器形呈敞口、斜肩、鼓腹。器表加淺褐色陶衣,飾繩紋、刻劃紋、篦點紋等。燒製火候低。還有製作精良的泥質軟陶圈足盤、敞口罐等,並有彩繪圈足盤出現。敞品罐的頸部有較精細的刻劃紋右篦點紋。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6000,5000多年。對研究海豐地區史前文化提供了寶貴資料。

13. 汕尾基督教堂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汕尾市區鳳山西側禮拜堂巷。英國神甫於清末從香港前來汕尾傳教,不久,建立基督教堂,傳授聖經。為擴大教會影響,發展教徒,神甫還出資在教堂西側建立"作磯學校"和"福音醫院",從香港請來教師、醫生,分別擔任作磯學校的老師和福音醫院的醫生。福音醫院主要開設西醫,並吸收當地知識青年到醫院跟班學醫。民國時期,福音醫院培養出海豐第一批西醫醫生。1927年海陸豐蘇維埃政權時期,該醫院培養畢業的樑修之等幾位西醫生,自動到紅軍後方醫院為紅軍官兵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現作磯學校和福音醫院均已毀壞,只存基督教堂。教堂坐西向東,仿西方教堂式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面寬15.7米,進深21.7米,佔地340.69平方米。

14. 坎下城堡遺址

"

1. 長青古堡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甲東鎮長青村南一公里處的山巒上。建於明洪武初年,是明代碣石衛軍防禦城堡。堡坐東向西,左有疊疊山巒為靠,右跟蓮花山隔澗相峙,前臨港灣,是瀛港船舶出入的航道口。堡平面長方形,長35米,寬30米,佔地面積1050平方米。城牆高5.5米,厚2米,用三合土夯築,西面城牆南側設有方形石門。堡內築有營房和銃礅炮架,兩排臺階可登上炮位。牆頂南面築有平面圓形、直徑3米的瞭望臺,臺上置有旗杆石夾。城堡重於防禦,十分堅固。相傳此堡由碣石衛配備旗兵百員,大炮五門,在明代中葉抗倭禦寇立下的汗馬功勞。現城堡依然屹立在海邊山顛

2. 博美天后宮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博美鎮。據史料載:博美鎮林氏,在南宋末年為避兵亂從福建莆田遷居於此,始建天后宮,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建。宮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佈局,佔地面積400多平方米,建築為硬山頂,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樑架結構,前殿供奉木雕天后聖母神像;後殿供奉觀世音菩薩佛像。宮內保存有清嘉慶年間傳臚林飛鶴題刻"澤潤瓊林"匾額。宮前26米處置有一座古戲臺。戲臺平面為長方形,臺基高1.5米,用磚石壘築,通面闊12米,通進深10米。建築為重簷琉璃歇山頂。臺內樑枋雕飾有各種精美的藝術構件,以獅子戲球最為特色。垂戧脊用瓷片嵌飾仙人、吻獸等圖案。整座建築外觀渾重氣派,高雅雋秀,且具有鮮明濃郁的地方特色,是陸豐保留完好的戲臺建築。現闢為旅遊點。

3. 新陸銀行舊址

在河田鎮。1949年初,全國解放戰爭已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國民黨反動派。國民黨反動派不甘於打敗,仍在垂死掙扎,瘋狂吮吸民脂民膏,加緊推行反動的金融政策,大量發行"金元券",幣值一落千丈,人民生活急劇惡化。這時,東江解放區迅速擴展。5月,陸豐縣委和人民政府為保障解放區勞動人民的利益以及對部隊和黨政機關的供給,迅速整頓社會金融和物價的混亂狀況,經中共粵贛湘邊區委批准,決定建立"新陸銀行",發行"新陸券"。新陸銀行建立後,中共江南地委任命陸縣長鄭達忠兼任經理,縣府財政科長麥友儉為副經理,曾文為銀行營業辦事處主任,會計鄭繼來、出納許宜負責新幣發行、支付、兌換等業務。行址設在河田鎮。發行的新陸券紙幣面額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6種,並印有"行長鄭達忠"字祥,發行的量達60萬元。新幣在海豐、陸豐、惠陽、紫金等縣流通,深受人民群眾歡迎。同年9月,根據上級指示,為建立華南解放區統一的本位貨幣市場,新陸銀行與潮汕解放區的裕民銀行合併,成立南方人民銀行,並在潮汕、東江、梅州設立分行,發行南方券,逐步收回新陸券。從此,新陸銀行宣告結束。新陸銀行的建立和新陸券的發行,時間雖不長,但為支持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舊址為三合土木構築的二層樓房,面積100平方米。建國後按原貌維修,現保存完好。

4.田尾山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碣石鎮田尾山。田尾山是碣石鎮南面屏障。山的北面多為花崗岩大石,懸崖峭壁,甚為峻險;而南面臨海,四季暖和,草木叢生,山腰平曠。遺址在此處約200平方米。1955年曾在此採集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鏃和石錛等器物。1985年又採集至夾沙陶和硬陶殘片。據近年來再次勘查,此山石穴巖洞多處,很適合古人居住漁獵生活。遺址今未挖掘。然而田尾山那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已成為今天"粵東旅遊黃金海岸"的重要景點之一,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

5. 汕尾青銅時代遺址

汕尾市青銅時代遺址包括寶山樓遺址和後門青銅兵器出土點。其中,寶山樓遺址位於東衝鎮寶山樓村東側谷中的龍崗埔;後門兵器出土點則位於海豐縣後門鎮東南兩公里處。

寶山樓遺址距今約2500多年,約為西周至春秋時代。在這裡發現了青銅斧、青銅鈴、青銅石簪的石範,說明這一遺址當時是一處很重要的青銅器鑄造工場。而後門青銅兵器出土點是1984年4月,當地群眾在這裡挖貝殼時的。當時發現了10多具骨骸,其中三具沒有頭骨,其肋骨處分別插著三件青銅兵器:短劍、矛和箭鏃。據考究,它們是青銅時代鑄造的。但為什麼其中三具沒有頭骨呢,這可能是春秋時代南方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戰勝者對戰敗者中受傷、戰死或俘虜的首領,進行"割頭請功"或"割頭示眾"而造成的。

6. 沙角尾新石器時代遺址

在捷勝鎮捷勝城東南三公里處臨海山坡上。東面背山,西面臨海。因西北面緊靠沙角尾村,而取名"沙角尾遺址"。1936年英籍芬戴禮神甫和意大利籍麥兆漢神甫發現。遺址地表採集的多為磨光石器,器物主要有長身石斧、石錛和少量的有肩石錛,還有呈柳葉形的石箭鏃。陶器主要是一種矮圈足陶罐,飾曲折紋,腹部飾一週附加堆紋,有的罐口沿帶流。器表飾繩紋、斜方格紋、葉脈紋、曲折紋等。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4000多年。為研究海豐沿海地區史前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

7.菝仔圍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在遮浪鎮施公寮半島菝仔圍村東北面。北面1公里是碣石灣,西1公里是白沙湖,遺址所在地是東西相對的兩個饅頭形小山崗相連的沙丘,面積約1.2萬平方米。遺址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地表器物散佈俯拾皆是。石器,主要是一種橫截面呈梯形、刃口多數成弧形的長身錛。有一種成弧凹形刮削器,有少量的有段錛。還有穿孔石斧、石箭鏃、石矛、石戈等,而且還出現石制飾物。所有石器都通體磨光,種類較多。除了磨光石器外,還有較多的半成品打製石器和石制工具,說明這裡是一處石器製造加工場。陶器,以夾砂紅陶和夾砂黑陶為主。也有夾砂灰陶和泥質軟陶。陶衣呈黃褐色。器形多為敞口、斜肩、鼓腹、圜底。器物有圜底釜、大口尊等,器表飾繩紋。還有亞腰圓筒形陶器座和有兩個犄角狀的陶支腳。泥質軟陶,呈淺紅色或淺灰色,器形多見敞口、斜肩、鼓腹。主要器物有大口尊、圜底釜等。器物的肩和腹部用手製,口沿用輪制。器表飾方格紋、圓圈乳丁紋、斜方格帶凸點紋等紋飾。有的罐口沿對稱的兩邊有兩個圓形小孔。還有一種泥質軟陶,器表飾雲雷紋,燒製火候較高。其文化特徵屬新石器時代晚期。

8. 東坑南新石器晚期遺址

在捷勝鎮東坑村。東臨東坑湖,西2公里是東坑鹽町,南距東坑海1公里,北距東坑村2公里,面積約3.5萬平方米。因位於東坑村南側而得名。約於1938年麥兆漢神甫發現。地表散佈遺物相當豐富,有石器和陶器。石器主要是弧凹形刮削器、梯形石錛、石鏃、石矛、石戈等。陶器有夾砂黑陶和夾砂紅陶二種。主要器類是敞口罐,還有一種矮圈足夾砂陶碗,器表飾繩紋。泥質陶有淺紅色和灰色二種,一種為帶流把壺,還有一種直口陶罐和燒製火候較高的陶缽,器表均飾方格紋或雙線方格紋。有的已燒製成近瓷的硬陶。該遺址出土器物經碳十四化驗,屬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

9.汕尾市發現商代早期生活遺址

在汕尾市城區馬宮鎮發現的石腳桶商代居住類遺址,日前被確定為該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經省有關專家鑑定,該遺址為省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遺址之一,具有重大的歷史和學術價值。據瞭解,該遺址的發現最初是由該市城區馬宮鎮糧管所下崗職工陳業提供的線索。陳業一向對文物有著特殊愛好,經常外出四處搜尋。他在馬宮鎮埔埕村白沙浮海灘的石腳桶撿到十幾片陶片,經反覆觀察,認為可能是古代文物,就將陶片拿到該市博物館。市博物館有關專家看後認為,該陶片很有可能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物,就請陳業帶他們到發現陶片的現場,確認該處為有價值的遺址。市博物館於是馬上向省考古研究所報告,省考古所派了3位專家前來鑑定,認為該遺址為新發現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居住類遺址,而且保存狀況完好,有很高的歷史和學術文化價值。

據介紹,該遺址南北長160米,東西長220米,基本遍佈馬宮鎮埔埕村白沙浮海灘的石腳桶沙丘。其南面向大海,高出周圍地表約2米,北部邊緣有一東西走向的人工溝,從這條人工取土溝的斷面可見其表土層厚約30釐米,下有30至60釐米的灰色沙丘堆積,再往下是黃褐色砂質生土。

從該遺址這條人工取土溝往下挖,可以看到沙土中的各式泥質陶器碎片,有夾砂紅褐色繩紋陶片、紅或灰色泥質細方格紋陶片等,花色繁多。仔細尋找還發現了雙肩石錛等青銅器時代早期的生活用具。

10. 丘東平故居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位於海豐縣梅隴鎮馬福蘭村。馬福蘭村是廣東海豐縣一個典型的南方小村落,共三十來戶人家。丘東平同志在這裡度過了他的金色童年,後來投身彭湃同志領導的農民運動。

1910年5月16日,丘東平誕生於這個村莊前列的一間三合房裡。這就是牽人心魂的丘東平故居。丘東平在這裡所用過的一些遺物,現在珍陳在梅隴中學內的東平紀念室中,其中有丘東平童年時代穿戴過的衣帽,有他參加農民運動時用過的鐵尖串。這間三合房與丘東平有著不可分割的情緣。他早年讀書都走讀,每天中年和晚上都回家,以後去縣城陸安師範就讀,也常回來。1926年春,16歲的丘東平就參習了農民協會和少年先鋒隊,還當上了縣農民自衛軍總部的文書。翌年5月,他左脛生毒瘡,又患胃病,山上缺醫少藥,組織上讓他回家治療。這時,反動派重金懸賞要捉拿他,故尋請一位同情革命的醫生化裝為買牛佬常來診治。中共東江特委委員楊望幾次前來看望他,都叮囑他要認真治病,但絕不可大意。6月15日,一夥保安隊突然闖進房裡,但看到躺在床上的,是一位頭戴狗頭帽、面黃肌瘦的矮小孩子,誤信他是丘東平之弟,他才僥倖脫險。經過十多天的治療,丘東平雖末痊癒,卻會走動了。一次,敵人兩個暗探尾隨“牛販子”醫生進村,幸得丘東平眼尖,及時發覺,才得以逃脫。又有一次,敵人來清鄉,一下子就把村子包圍了,丘東平機警地混入外鄉來割草的人群逃了出去。後來,丘東平輾轉奮戰,於1941年7月犧牲於蘇北戰場上,年僅31歲。

11. 大華煙墩

在汕尾市區新港大華管理區西北側山頂上。海拔400米,東北面可瞭望汕尾港全部海面,西南面可俯視捷勝海面,視野廣闊。明末清初,海豐沿海一帶常有鄭成功反清復明的隊伍活動,又有蘇成、蘇利的反清隊伍的活動。清政府為了鎮壓這些反清隊伍,還要防倭寇的侵擾,於康熙年間,沿海岸線一帶臨海高地多處建立煙墩、炮臺。據《海豐縣志?邑事》記載:"康熙十年春沿海各處墩臺告成。"並說明:"邑自展界奉旨建造沿邊墩臺,邑令範逢春倡率鳩工單騎巡督易於告成也。"大華煙墩是海豐沿海墩臺中的一座,建於清康熙十年(1671)。墩用石塊拌紅粘土砌築,平面方形,長、寬各5米,高4米。西側有石砌臺階,臺階西側7米處有長5米,寬4米的房屋牆基,似為士兵住所。周圍用花崗岩石塊砌築長34米,寬25米長方形圍牆。現殘存牆基。

12. 沙坑北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捷勝鎮捷勝城西南4公里。東南面約1公里是沙坑村,南面距龜齡海約2公里,逶迤的丘陵山地成為該遺址北面的天然屏障。因位於沙坑村北側,而取名"沙坑北遺址"。約於1936年英籍芬戴禮神甫和意大利籍麥兆漢神甫發現。現遺址破壞嚴重。出土文物有磨光凸面石斧。陶器多數是夾砂粗陶,有陶罐、釜等。器形呈敞口、斜肩、鼓腹。器表加淺褐色陶衣,飾繩紋、刻劃紋、篦點紋等。燒製火候低。還有製作精良的泥質軟陶圈足盤、敞口罐等,並有彩繪圈足盤出現。敞品罐的頸部有較精細的刻劃紋右篦點紋。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6000,5000多年。對研究海豐地區史前文化提供了寶貴資料。

13. 汕尾基督教堂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汕尾市區鳳山西側禮拜堂巷。英國神甫於清末從香港前來汕尾傳教,不久,建立基督教堂,傳授聖經。為擴大教會影響,發展教徒,神甫還出資在教堂西側建立"作磯學校"和"福音醫院",從香港請來教師、醫生,分別擔任作磯學校的老師和福音醫院的醫生。福音醫院主要開設西醫,並吸收當地知識青年到醫院跟班學醫。民國時期,福音醫院培養出海豐第一批西醫醫生。1927年海陸豐蘇維埃政權時期,該醫院培養畢業的樑修之等幾位西醫生,自動到紅軍後方醫院為紅軍官兵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現作磯學校和福音醫院均已毀壞,只存基督教堂。教堂坐西向東,仿西方教堂式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面寬15.7米,進深21.7米,佔地340.69平方米。

14. 坎下城堡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汕尾後徑村西南側,地名"坎下",南臨汕尾海。明代後期,倭寇常到汕尾港一帶搶掠,百姓不得安寧。崇禎九年(1636)禮科都給事葉高標上奏崇禎皇帝,在該地建立城堡炮臺,派兵防守,保境安民。由海豐縣令李炫主持築城。明崇禎十年(1637)建成"坎下城"。該城平面呈不規則橢圓形,城牆殘高3米,為雙層夾牆,灰砂夯築,周長為1157米,設垛口391個。分東、西、南、北立四門。東門為"拱極門"。該城水路交通極為方便。水路可直通海豐縣城和捷勝所城,亦可直通惠州、廣州、香港、澳門和東南亞等地,是明清時期重要的海防城鎮和通商口崖。至民國初年,廣東副都督、粵軍總司令陳炳明在該城開設兵工廠,並把城內北側小山崗闢為公園,俗稱"坎下公園",供人遊賞。今該地巨大岩石上尚存歌頌公園優美環境的石刻詩句多題。

15.南陽名勝亭

在紅草鎮南雅管理區石亭腳村。是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邑人吳恆夫為"烏鴉地"祖墓建立的墓道亭。

吳恆夫,明嘉靖年間富商大戶,自稱"興梅居士",為人好善樂施。有一年海豐受災失收,曾捐資上繳朝廷全年貢稅的一半,外號"吳半縣"。他先後為其祖輩修建花崗岩石亭墓18座,人稱"十八亭"。此亭是其中之一(其他石亭墓"文革"時被拆毀)。該亭全部由花崗岩石做成,平面近方形,面寬3.4米,進深2.8米,重簷歇山頂,通高5.4米。亭正面重簷之間置一塊墨綠色石匾額,橫書陰刻"南陽名勝"四字。內面直書陰刻"大明嘉靖三十五年歲次丙辰季夏吉旦、興梅居士吳氏建立。張承受刻"。亭的背面(東南面)墨綠色石匾額,正面橫書陰刻"玄覽"二字。明末清初,在石亭的東側建立一村莊,取名"石亭腳村"。至今該亭保存完好。

16. 龍牙營寨遺址

在可塘鎮可北管理區龍牙村北側,南距可塘圩3公里。是清初蘇成、蘇利抗清隊伍的營寨遺址。現殘存營寨寨牆長30多米,殘高2.1米,牆休上部寬0.4 米,下部寬0.6米。寨牆中間連接一炮樓;炮樓平面長4.7米,寬3.7米,殘高4米。炮樓和寨牆均為灰沙夯築,設多處炮眼和射擊孔。該址東北面山坡有"老蘇兵"的練兵場。當地群眾歷代流傳著"老蘇兵"抗清的故事。

據傳,蘇成出生於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少年時曾居住於赤坑老厝場村,青少年時期到大澳村母舅家牧牛。時值明末清初,戰亂頻繁,天災人禍,農業失收,人民生活不保。蘇成非常同情百姓疾苦。後來蘇成響應鄭成功抗清復明,高舉義旗,招集鄉民起兵反清,廣大群眾紛紛響應,組成了一支強大的反清隊伍。蘇成死後,由副將蘇利接任義軍首領,堅持反清武裝鬥爭達數年之久。

17. 海陸豐驚現明李將軍墓

汕尾海豐、陸豐二縣交界處大德山近日發現明代李將軍墓,專家呼籲及時保護這一難得文物。

大德山位於海豐、陸豐二縣交界處,山下大德港為螺河出海口,是海陸豐門戶。史志記載,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廣東總兵俞大猷在此全殲倭寇2000餘人。山南麓,土名紅湖燈盞地處,有明墓一座。碑曰:“明李公少莊墓。辛丑年吉立。”

有關專家翻閱歷史文獻發現,李少莊系海豐縣城人,祖上為碣石衛屯軍。少莊世襲武職,為嘉靖、萬曆間捷勝千總。曾參與大德港殲倭一役,以軍功晉升碣石衛右營守備,仍駐捷勝、坎下等處。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01年),海盜劉香從大德港進犯海陸豐,李少莊督軍阻擊,力戰受創,身歿殉職。

18. 南町山煙墩

在田墘鎮南町管理區的城仔山頂端,東距南町村1公里,北距田墘鎮3公里,海拔高200米。該地能瞭望遮浪半島以外的浩瀚海面。明末清初,海豐東南沿海一帶,有鄭成功、蘇成、蘇利等反清復明隊伍活動,還有倭寇襲擾戰亂頻繁。清政府為了蕩平反清隊伍,又防禦倭寇,在臨海高地上建置煙墩炮臺,加強沿海軍事防禦。該煙墩(又稱烽火臺)建於清康熙十年(1671),平面近方形,長5.3米,寬5.1米,高2.8米。四面牆體為灰沙夯築,各留有圓形通氣孔,墩內為堆放燃放烽火的柴草、硝藥的地方。煙墩為敵情報警發揮了重要作用。

19. 羊蹄峻嶺驛道

在赤石、魚後門、梅隴三鎮之交界處。是蓮花山脈延伸之山嶺,其峰形似楊桃瓣,明代以前稱"楊桃嶺"。因嶺高路險,清代又取名"羊蹄峻嶺"。該嶺道是古代粵東各縣通惠州、廣州的要道原開鑿於漢代。三國時阻塞不通。兩晉至宋代年間有盜賊佔嶺為巢,故該嶺時通時塞。至明代景泰年間(1450-1456)砌築驛道,建庵於嶺之頂端,旁置小亭,供行人茶水。萬曆年間海豐縣令陳汝鳳重修之。清康熙九年(1670)冬,藩司糧憲臺徐養仁出巡潮州府,路過此嶺,憫行役,捐資修葺庵寺,面諭海豐縣令範逢春董理其事。又高僧施茶以濟行人。清乾隆三年(1738),兩廣總督鄂大人到此視察,指出"皆山峻峰疊峙,又當惠潮孔道,勢居險隘,置之城寨,設訊防守,移庵於他所,設險安民"。乾隆五年(1740)海豐縣令李光華奉旨擇地移庵,在嶺頂(原庵址)建築關城和駐兵營房23間。設置防炮8座,反總一員,兵50名防守。嶺道連綿20多公里,前後連接5個關城,城,氣勢不凡。至今羊蹄嶺道,驛道石級猶存。嶺上關城及庵寺等僅遺存基址和三通記事碑刻。

20. 蓮峰古寺

"

1. 長青古堡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甲東鎮長青村南一公里處的山巒上。建於明洪武初年,是明代碣石衛軍防禦城堡。堡坐東向西,左有疊疊山巒為靠,右跟蓮花山隔澗相峙,前臨港灣,是瀛港船舶出入的航道口。堡平面長方形,長35米,寬30米,佔地面積1050平方米。城牆高5.5米,厚2米,用三合土夯築,西面城牆南側設有方形石門。堡內築有營房和銃礅炮架,兩排臺階可登上炮位。牆頂南面築有平面圓形、直徑3米的瞭望臺,臺上置有旗杆石夾。城堡重於防禦,十分堅固。相傳此堡由碣石衛配備旗兵百員,大炮五門,在明代中葉抗倭禦寇立下的汗馬功勞。現城堡依然屹立在海邊山顛

2. 博美天后宮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博美鎮。據史料載:博美鎮林氏,在南宋末年為避兵亂從福建莆田遷居於此,始建天后宮,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建。宮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佈局,佔地面積400多平方米,建築為硬山頂,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樑架結構,前殿供奉木雕天后聖母神像;後殿供奉觀世音菩薩佛像。宮內保存有清嘉慶年間傳臚林飛鶴題刻"澤潤瓊林"匾額。宮前26米處置有一座古戲臺。戲臺平面為長方形,臺基高1.5米,用磚石壘築,通面闊12米,通進深10米。建築為重簷琉璃歇山頂。臺內樑枋雕飾有各種精美的藝術構件,以獅子戲球最為特色。垂戧脊用瓷片嵌飾仙人、吻獸等圖案。整座建築外觀渾重氣派,高雅雋秀,且具有鮮明濃郁的地方特色,是陸豐保留完好的戲臺建築。現闢為旅遊點。

3. 新陸銀行舊址

在河田鎮。1949年初,全國解放戰爭已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國民黨反動派。國民黨反動派不甘於打敗,仍在垂死掙扎,瘋狂吮吸民脂民膏,加緊推行反動的金融政策,大量發行"金元券",幣值一落千丈,人民生活急劇惡化。這時,東江解放區迅速擴展。5月,陸豐縣委和人民政府為保障解放區勞動人民的利益以及對部隊和黨政機關的供給,迅速整頓社會金融和物價的混亂狀況,經中共粵贛湘邊區委批准,決定建立"新陸銀行",發行"新陸券"。新陸銀行建立後,中共江南地委任命陸縣長鄭達忠兼任經理,縣府財政科長麥友儉為副經理,曾文為銀行營業辦事處主任,會計鄭繼來、出納許宜負責新幣發行、支付、兌換等業務。行址設在河田鎮。發行的新陸券紙幣面額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6種,並印有"行長鄭達忠"字祥,發行的量達60萬元。新幣在海豐、陸豐、惠陽、紫金等縣流通,深受人民群眾歡迎。同年9月,根據上級指示,為建立華南解放區統一的本位貨幣市場,新陸銀行與潮汕解放區的裕民銀行合併,成立南方人民銀行,並在潮汕、東江、梅州設立分行,發行南方券,逐步收回新陸券。從此,新陸銀行宣告結束。新陸銀行的建立和新陸券的發行,時間雖不長,但為支持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舊址為三合土木構築的二層樓房,面積100平方米。建國後按原貌維修,現保存完好。

4.田尾山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碣石鎮田尾山。田尾山是碣石鎮南面屏障。山的北面多為花崗岩大石,懸崖峭壁,甚為峻險;而南面臨海,四季暖和,草木叢生,山腰平曠。遺址在此處約200平方米。1955年曾在此採集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鏃和石錛等器物。1985年又採集至夾沙陶和硬陶殘片。據近年來再次勘查,此山石穴巖洞多處,很適合古人居住漁獵生活。遺址今未挖掘。然而田尾山那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已成為今天"粵東旅遊黃金海岸"的重要景點之一,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

5. 汕尾青銅時代遺址

汕尾市青銅時代遺址包括寶山樓遺址和後門青銅兵器出土點。其中,寶山樓遺址位於東衝鎮寶山樓村東側谷中的龍崗埔;後門兵器出土點則位於海豐縣後門鎮東南兩公里處。

寶山樓遺址距今約2500多年,約為西周至春秋時代。在這裡發現了青銅斧、青銅鈴、青銅石簪的石範,說明這一遺址當時是一處很重要的青銅器鑄造工場。而後門青銅兵器出土點是1984年4月,當地群眾在這裡挖貝殼時的。當時發現了10多具骨骸,其中三具沒有頭骨,其肋骨處分別插著三件青銅兵器:短劍、矛和箭鏃。據考究,它們是青銅時代鑄造的。但為什麼其中三具沒有頭骨呢,這可能是春秋時代南方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戰勝者對戰敗者中受傷、戰死或俘虜的首領,進行"割頭請功"或"割頭示眾"而造成的。

6. 沙角尾新石器時代遺址

在捷勝鎮捷勝城東南三公里處臨海山坡上。東面背山,西面臨海。因西北面緊靠沙角尾村,而取名"沙角尾遺址"。1936年英籍芬戴禮神甫和意大利籍麥兆漢神甫發現。遺址地表採集的多為磨光石器,器物主要有長身石斧、石錛和少量的有肩石錛,還有呈柳葉形的石箭鏃。陶器主要是一種矮圈足陶罐,飾曲折紋,腹部飾一週附加堆紋,有的罐口沿帶流。器表飾繩紋、斜方格紋、葉脈紋、曲折紋等。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4000多年。為研究海豐沿海地區史前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

7.菝仔圍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在遮浪鎮施公寮半島菝仔圍村東北面。北面1公里是碣石灣,西1公里是白沙湖,遺址所在地是東西相對的兩個饅頭形小山崗相連的沙丘,面積約1.2萬平方米。遺址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地表器物散佈俯拾皆是。石器,主要是一種橫截面呈梯形、刃口多數成弧形的長身錛。有一種成弧凹形刮削器,有少量的有段錛。還有穿孔石斧、石箭鏃、石矛、石戈等,而且還出現石制飾物。所有石器都通體磨光,種類較多。除了磨光石器外,還有較多的半成品打製石器和石制工具,說明這裡是一處石器製造加工場。陶器,以夾砂紅陶和夾砂黑陶為主。也有夾砂灰陶和泥質軟陶。陶衣呈黃褐色。器形多為敞口、斜肩、鼓腹、圜底。器物有圜底釜、大口尊等,器表飾繩紋。還有亞腰圓筒形陶器座和有兩個犄角狀的陶支腳。泥質軟陶,呈淺紅色或淺灰色,器形多見敞口、斜肩、鼓腹。主要器物有大口尊、圜底釜等。器物的肩和腹部用手製,口沿用輪制。器表飾方格紋、圓圈乳丁紋、斜方格帶凸點紋等紋飾。有的罐口沿對稱的兩邊有兩個圓形小孔。還有一種泥質軟陶,器表飾雲雷紋,燒製火候較高。其文化特徵屬新石器時代晚期。

8. 東坑南新石器晚期遺址

在捷勝鎮東坑村。東臨東坑湖,西2公里是東坑鹽町,南距東坑海1公里,北距東坑村2公里,面積約3.5萬平方米。因位於東坑村南側而得名。約於1938年麥兆漢神甫發現。地表散佈遺物相當豐富,有石器和陶器。石器主要是弧凹形刮削器、梯形石錛、石鏃、石矛、石戈等。陶器有夾砂黑陶和夾砂紅陶二種。主要器類是敞口罐,還有一種矮圈足夾砂陶碗,器表飾繩紋。泥質陶有淺紅色和灰色二種,一種為帶流把壺,還有一種直口陶罐和燒製火候較高的陶缽,器表均飾方格紋或雙線方格紋。有的已燒製成近瓷的硬陶。該遺址出土器物經碳十四化驗,屬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

9.汕尾市發現商代早期生活遺址

在汕尾市城區馬宮鎮發現的石腳桶商代居住類遺址,日前被確定為該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經省有關專家鑑定,該遺址為省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遺址之一,具有重大的歷史和學術價值。據瞭解,該遺址的發現最初是由該市城區馬宮鎮糧管所下崗職工陳業提供的線索。陳業一向對文物有著特殊愛好,經常外出四處搜尋。他在馬宮鎮埔埕村白沙浮海灘的石腳桶撿到十幾片陶片,經反覆觀察,認為可能是古代文物,就將陶片拿到該市博物館。市博物館有關專家看後認為,該陶片很有可能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物,就請陳業帶他們到發現陶片的現場,確認該處為有價值的遺址。市博物館於是馬上向省考古研究所報告,省考古所派了3位專家前來鑑定,認為該遺址為新發現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居住類遺址,而且保存狀況完好,有很高的歷史和學術文化價值。

據介紹,該遺址南北長160米,東西長220米,基本遍佈馬宮鎮埔埕村白沙浮海灘的石腳桶沙丘。其南面向大海,高出周圍地表約2米,北部邊緣有一東西走向的人工溝,從這條人工取土溝的斷面可見其表土層厚約30釐米,下有30至60釐米的灰色沙丘堆積,再往下是黃褐色砂質生土。

從該遺址這條人工取土溝往下挖,可以看到沙土中的各式泥質陶器碎片,有夾砂紅褐色繩紋陶片、紅或灰色泥質細方格紋陶片等,花色繁多。仔細尋找還發現了雙肩石錛等青銅器時代早期的生活用具。

10. 丘東平故居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位於海豐縣梅隴鎮馬福蘭村。馬福蘭村是廣東海豐縣一個典型的南方小村落,共三十來戶人家。丘東平同志在這裡度過了他的金色童年,後來投身彭湃同志領導的農民運動。

1910年5月16日,丘東平誕生於這個村莊前列的一間三合房裡。這就是牽人心魂的丘東平故居。丘東平在這裡所用過的一些遺物,現在珍陳在梅隴中學內的東平紀念室中,其中有丘東平童年時代穿戴過的衣帽,有他參加農民運動時用過的鐵尖串。這間三合房與丘東平有著不可分割的情緣。他早年讀書都走讀,每天中年和晚上都回家,以後去縣城陸安師範就讀,也常回來。1926年春,16歲的丘東平就參習了農民協會和少年先鋒隊,還當上了縣農民自衛軍總部的文書。翌年5月,他左脛生毒瘡,又患胃病,山上缺醫少藥,組織上讓他回家治療。這時,反動派重金懸賞要捉拿他,故尋請一位同情革命的醫生化裝為買牛佬常來診治。中共東江特委委員楊望幾次前來看望他,都叮囑他要認真治病,但絕不可大意。6月15日,一夥保安隊突然闖進房裡,但看到躺在床上的,是一位頭戴狗頭帽、面黃肌瘦的矮小孩子,誤信他是丘東平之弟,他才僥倖脫險。經過十多天的治療,丘東平雖末痊癒,卻會走動了。一次,敵人兩個暗探尾隨“牛販子”醫生進村,幸得丘東平眼尖,及時發覺,才得以逃脫。又有一次,敵人來清鄉,一下子就把村子包圍了,丘東平機警地混入外鄉來割草的人群逃了出去。後來,丘東平輾轉奮戰,於1941年7月犧牲於蘇北戰場上,年僅31歲。

11. 大華煙墩

在汕尾市區新港大華管理區西北側山頂上。海拔400米,東北面可瞭望汕尾港全部海面,西南面可俯視捷勝海面,視野廣闊。明末清初,海豐沿海一帶常有鄭成功反清復明的隊伍活動,又有蘇成、蘇利的反清隊伍的活動。清政府為了鎮壓這些反清隊伍,還要防倭寇的侵擾,於康熙年間,沿海岸線一帶臨海高地多處建立煙墩、炮臺。據《海豐縣志?邑事》記載:"康熙十年春沿海各處墩臺告成。"並說明:"邑自展界奉旨建造沿邊墩臺,邑令範逢春倡率鳩工單騎巡督易於告成也。"大華煙墩是海豐沿海墩臺中的一座,建於清康熙十年(1671)。墩用石塊拌紅粘土砌築,平面方形,長、寬各5米,高4米。西側有石砌臺階,臺階西側7米處有長5米,寬4米的房屋牆基,似為士兵住所。周圍用花崗岩石塊砌築長34米,寬25米長方形圍牆。現殘存牆基。

12. 沙坑北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捷勝鎮捷勝城西南4公里。東南面約1公里是沙坑村,南面距龜齡海約2公里,逶迤的丘陵山地成為該遺址北面的天然屏障。因位於沙坑村北側,而取名"沙坑北遺址"。約於1936年英籍芬戴禮神甫和意大利籍麥兆漢神甫發現。現遺址破壞嚴重。出土文物有磨光凸面石斧。陶器多數是夾砂粗陶,有陶罐、釜等。器形呈敞口、斜肩、鼓腹。器表加淺褐色陶衣,飾繩紋、刻劃紋、篦點紋等。燒製火候低。還有製作精良的泥質軟陶圈足盤、敞口罐等,並有彩繪圈足盤出現。敞品罐的頸部有較精細的刻劃紋右篦點紋。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6000,5000多年。對研究海豐地區史前文化提供了寶貴資料。

13. 汕尾基督教堂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汕尾市區鳳山西側禮拜堂巷。英國神甫於清末從香港前來汕尾傳教,不久,建立基督教堂,傳授聖經。為擴大教會影響,發展教徒,神甫還出資在教堂西側建立"作磯學校"和"福音醫院",從香港請來教師、醫生,分別擔任作磯學校的老師和福音醫院的醫生。福音醫院主要開設西醫,並吸收當地知識青年到醫院跟班學醫。民國時期,福音醫院培養出海豐第一批西醫醫生。1927年海陸豐蘇維埃政權時期,該醫院培養畢業的樑修之等幾位西醫生,自動到紅軍後方醫院為紅軍官兵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現作磯學校和福音醫院均已毀壞,只存基督教堂。教堂坐西向東,仿西方教堂式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面寬15.7米,進深21.7米,佔地340.69平方米。

14. 坎下城堡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汕尾後徑村西南側,地名"坎下",南臨汕尾海。明代後期,倭寇常到汕尾港一帶搶掠,百姓不得安寧。崇禎九年(1636)禮科都給事葉高標上奏崇禎皇帝,在該地建立城堡炮臺,派兵防守,保境安民。由海豐縣令李炫主持築城。明崇禎十年(1637)建成"坎下城"。該城平面呈不規則橢圓形,城牆殘高3米,為雙層夾牆,灰砂夯築,周長為1157米,設垛口391個。分東、西、南、北立四門。東門為"拱極門"。該城水路交通極為方便。水路可直通海豐縣城和捷勝所城,亦可直通惠州、廣州、香港、澳門和東南亞等地,是明清時期重要的海防城鎮和通商口崖。至民國初年,廣東副都督、粵軍總司令陳炳明在該城開設兵工廠,並把城內北側小山崗闢為公園,俗稱"坎下公園",供人遊賞。今該地巨大岩石上尚存歌頌公園優美環境的石刻詩句多題。

15.南陽名勝亭

在紅草鎮南雅管理區石亭腳村。是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邑人吳恆夫為"烏鴉地"祖墓建立的墓道亭。

吳恆夫,明嘉靖年間富商大戶,自稱"興梅居士",為人好善樂施。有一年海豐受災失收,曾捐資上繳朝廷全年貢稅的一半,外號"吳半縣"。他先後為其祖輩修建花崗岩石亭墓18座,人稱"十八亭"。此亭是其中之一(其他石亭墓"文革"時被拆毀)。該亭全部由花崗岩石做成,平面近方形,面寬3.4米,進深2.8米,重簷歇山頂,通高5.4米。亭正面重簷之間置一塊墨綠色石匾額,橫書陰刻"南陽名勝"四字。內面直書陰刻"大明嘉靖三十五年歲次丙辰季夏吉旦、興梅居士吳氏建立。張承受刻"。亭的背面(東南面)墨綠色石匾額,正面橫書陰刻"玄覽"二字。明末清初,在石亭的東側建立一村莊,取名"石亭腳村"。至今該亭保存完好。

16. 龍牙營寨遺址

在可塘鎮可北管理區龍牙村北側,南距可塘圩3公里。是清初蘇成、蘇利抗清隊伍的營寨遺址。現殘存營寨寨牆長30多米,殘高2.1米,牆休上部寬0.4 米,下部寬0.6米。寨牆中間連接一炮樓;炮樓平面長4.7米,寬3.7米,殘高4米。炮樓和寨牆均為灰沙夯築,設多處炮眼和射擊孔。該址東北面山坡有"老蘇兵"的練兵場。當地群眾歷代流傳著"老蘇兵"抗清的故事。

據傳,蘇成出生於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少年時曾居住於赤坑老厝場村,青少年時期到大澳村母舅家牧牛。時值明末清初,戰亂頻繁,天災人禍,農業失收,人民生活不保。蘇成非常同情百姓疾苦。後來蘇成響應鄭成功抗清復明,高舉義旗,招集鄉民起兵反清,廣大群眾紛紛響應,組成了一支強大的反清隊伍。蘇成死後,由副將蘇利接任義軍首領,堅持反清武裝鬥爭達數年之久。

17. 海陸豐驚現明李將軍墓

汕尾海豐、陸豐二縣交界處大德山近日發現明代李將軍墓,專家呼籲及時保護這一難得文物。

大德山位於海豐、陸豐二縣交界處,山下大德港為螺河出海口,是海陸豐門戶。史志記載,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廣東總兵俞大猷在此全殲倭寇2000餘人。山南麓,土名紅湖燈盞地處,有明墓一座。碑曰:“明李公少莊墓。辛丑年吉立。”

有關專家翻閱歷史文獻發現,李少莊系海豐縣城人,祖上為碣石衛屯軍。少莊世襲武職,為嘉靖、萬曆間捷勝千總。曾參與大德港殲倭一役,以軍功晉升碣石衛右營守備,仍駐捷勝、坎下等處。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01年),海盜劉香從大德港進犯海陸豐,李少莊督軍阻擊,力戰受創,身歿殉職。

18. 南町山煙墩

在田墘鎮南町管理區的城仔山頂端,東距南町村1公里,北距田墘鎮3公里,海拔高200米。該地能瞭望遮浪半島以外的浩瀚海面。明末清初,海豐東南沿海一帶,有鄭成功、蘇成、蘇利等反清復明隊伍活動,還有倭寇襲擾戰亂頻繁。清政府為了蕩平反清隊伍,又防禦倭寇,在臨海高地上建置煙墩炮臺,加強沿海軍事防禦。該煙墩(又稱烽火臺)建於清康熙十年(1671),平面近方形,長5.3米,寬5.1米,高2.8米。四面牆體為灰沙夯築,各留有圓形通氣孔,墩內為堆放燃放烽火的柴草、硝藥的地方。煙墩為敵情報警發揮了重要作用。

19. 羊蹄峻嶺驛道

在赤石、魚後門、梅隴三鎮之交界處。是蓮花山脈延伸之山嶺,其峰形似楊桃瓣,明代以前稱"楊桃嶺"。因嶺高路險,清代又取名"羊蹄峻嶺"。該嶺道是古代粵東各縣通惠州、廣州的要道原開鑿於漢代。三國時阻塞不通。兩晉至宋代年間有盜賊佔嶺為巢,故該嶺時通時塞。至明代景泰年間(1450-1456)砌築驛道,建庵於嶺之頂端,旁置小亭,供行人茶水。萬曆年間海豐縣令陳汝鳳重修之。清康熙九年(1670)冬,藩司糧憲臺徐養仁出巡潮州府,路過此嶺,憫行役,捐資修葺庵寺,面諭海豐縣令範逢春董理其事。又高僧施茶以濟行人。清乾隆三年(1738),兩廣總督鄂大人到此視察,指出"皆山峻峰疊峙,又當惠潮孔道,勢居險隘,置之城寨,設訊防守,移庵於他所,設險安民"。乾隆五年(1740)海豐縣令李光華奉旨擇地移庵,在嶺頂(原庵址)建築關城和駐兵營房23間。設置防炮8座,反總一員,兵50名防守。嶺道連綿20多公里,前後連接5個關城,城,氣勢不凡。至今羊蹄嶺道,驛道石級猶存。嶺上關城及庵寺等僅遺存基址和三通記事碑刻。

20. 蓮峰古寺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位於陸豐市仙公埔的蓮峰古寺,曾是海陸豐蘇維埃革命的活動據點,現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參觀。

該寺始建於明代萬曆四年(1429年),原址位於海甲山蓮花峰。後遷至仙公埔。該寺不但有明代萬曆四年始建時題刻的“蓮峰古寺”白花崗岩門匾、木質雕像、清代洋燈等文物,而且是海陸豐蘇維埃革命的活動據點。該寺既有歷史悠久的古文物、古建築,又是海陸豐革命活動地點和革命文物舊址。

21. 參將署遺址

在新田鎮參城村。明隆慶初年,位於海(豐)陸(豐)惠(陽)紫(金)四線交界的烏頓山長期被巨賊馬祖昌等人盤踞,攔路搶劫,無惡不作,當地群眾深惡痛絕,紛紛上書朝廷。隆慶六年(1572),朝廷委派參將侯繼高、司馬宗武在此設惠州海陸捕盜公署,駐兵鎮守,抵禦山賊。《陸豐縣誌》載:"分守嶺東道趙可懷議歸善、海豐皆嚴邑也,賊今幸平,補牢是急,新田海豐屏翰,宜城之。"於是,萬曆三年(1575)始建參將署城。城基用石鋪墊,城牆用用青磚壘築,高6米,寬1.5米,周長達2000多米,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城內建有營房72間,城外設有教場、射擊場等軍事設施。明末公署撤廢,改為平民居住。清雍正七年(1729)又設守備駐兵。雍正十三年又廢。現遺址保存有部分殘牆和明代青磚。

22. 陸河客家土洋樓

"

1. 長青古堡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甲東鎮長青村南一公里處的山巒上。建於明洪武初年,是明代碣石衛軍防禦城堡。堡坐東向西,左有疊疊山巒為靠,右跟蓮花山隔澗相峙,前臨港灣,是瀛港船舶出入的航道口。堡平面長方形,長35米,寬30米,佔地面積1050平方米。城牆高5.5米,厚2米,用三合土夯築,西面城牆南側設有方形石門。堡內築有營房和銃礅炮架,兩排臺階可登上炮位。牆頂南面築有平面圓形、直徑3米的瞭望臺,臺上置有旗杆石夾。城堡重於防禦,十分堅固。相傳此堡由碣石衛配備旗兵百員,大炮五門,在明代中葉抗倭禦寇立下的汗馬功勞。現城堡依然屹立在海邊山顛

2. 博美天后宮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博美鎮。據史料載:博美鎮林氏,在南宋末年為避兵亂從福建莆田遷居於此,始建天后宮,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建。宮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佈局,佔地面積400多平方米,建築為硬山頂,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樑架結構,前殿供奉木雕天后聖母神像;後殿供奉觀世音菩薩佛像。宮內保存有清嘉慶年間傳臚林飛鶴題刻"澤潤瓊林"匾額。宮前26米處置有一座古戲臺。戲臺平面為長方形,臺基高1.5米,用磚石壘築,通面闊12米,通進深10米。建築為重簷琉璃歇山頂。臺內樑枋雕飾有各種精美的藝術構件,以獅子戲球最為特色。垂戧脊用瓷片嵌飾仙人、吻獸等圖案。整座建築外觀渾重氣派,高雅雋秀,且具有鮮明濃郁的地方特色,是陸豐保留完好的戲臺建築。現闢為旅遊點。

3. 新陸銀行舊址

在河田鎮。1949年初,全國解放戰爭已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國民黨反動派。國民黨反動派不甘於打敗,仍在垂死掙扎,瘋狂吮吸民脂民膏,加緊推行反動的金融政策,大量發行"金元券",幣值一落千丈,人民生活急劇惡化。這時,東江解放區迅速擴展。5月,陸豐縣委和人民政府為保障解放區勞動人民的利益以及對部隊和黨政機關的供給,迅速整頓社會金融和物價的混亂狀況,經中共粵贛湘邊區委批准,決定建立"新陸銀行",發行"新陸券"。新陸銀行建立後,中共江南地委任命陸縣長鄭達忠兼任經理,縣府財政科長麥友儉為副經理,曾文為銀行營業辦事處主任,會計鄭繼來、出納許宜負責新幣發行、支付、兌換等業務。行址設在河田鎮。發行的新陸券紙幣面額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6種,並印有"行長鄭達忠"字祥,發行的量達60萬元。新幣在海豐、陸豐、惠陽、紫金等縣流通,深受人民群眾歡迎。同年9月,根據上級指示,為建立華南解放區統一的本位貨幣市場,新陸銀行與潮汕解放區的裕民銀行合併,成立南方人民銀行,並在潮汕、東江、梅州設立分行,發行南方券,逐步收回新陸券。從此,新陸銀行宣告結束。新陸銀行的建立和新陸券的發行,時間雖不長,但為支持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舊址為三合土木構築的二層樓房,面積100平方米。建國後按原貌維修,現保存完好。

4.田尾山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碣石鎮田尾山。田尾山是碣石鎮南面屏障。山的北面多為花崗岩大石,懸崖峭壁,甚為峻險;而南面臨海,四季暖和,草木叢生,山腰平曠。遺址在此處約200平方米。1955年曾在此採集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鏃和石錛等器物。1985年又採集至夾沙陶和硬陶殘片。據近年來再次勘查,此山石穴巖洞多處,很適合古人居住漁獵生活。遺址今未挖掘。然而田尾山那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已成為今天"粵東旅遊黃金海岸"的重要景點之一,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

5. 汕尾青銅時代遺址

汕尾市青銅時代遺址包括寶山樓遺址和後門青銅兵器出土點。其中,寶山樓遺址位於東衝鎮寶山樓村東側谷中的龍崗埔;後門兵器出土點則位於海豐縣後門鎮東南兩公里處。

寶山樓遺址距今約2500多年,約為西周至春秋時代。在這裡發現了青銅斧、青銅鈴、青銅石簪的石範,說明這一遺址當時是一處很重要的青銅器鑄造工場。而後門青銅兵器出土點是1984年4月,當地群眾在這裡挖貝殼時的。當時發現了10多具骨骸,其中三具沒有頭骨,其肋骨處分別插著三件青銅兵器:短劍、矛和箭鏃。據考究,它們是青銅時代鑄造的。但為什麼其中三具沒有頭骨呢,這可能是春秋時代南方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戰勝者對戰敗者中受傷、戰死或俘虜的首領,進行"割頭請功"或"割頭示眾"而造成的。

6. 沙角尾新石器時代遺址

在捷勝鎮捷勝城東南三公里處臨海山坡上。東面背山,西面臨海。因西北面緊靠沙角尾村,而取名"沙角尾遺址"。1936年英籍芬戴禮神甫和意大利籍麥兆漢神甫發現。遺址地表採集的多為磨光石器,器物主要有長身石斧、石錛和少量的有肩石錛,還有呈柳葉形的石箭鏃。陶器主要是一種矮圈足陶罐,飾曲折紋,腹部飾一週附加堆紋,有的罐口沿帶流。器表飾繩紋、斜方格紋、葉脈紋、曲折紋等。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4000多年。為研究海豐沿海地區史前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

7.菝仔圍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在遮浪鎮施公寮半島菝仔圍村東北面。北面1公里是碣石灣,西1公里是白沙湖,遺址所在地是東西相對的兩個饅頭形小山崗相連的沙丘,面積約1.2萬平方米。遺址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地表器物散佈俯拾皆是。石器,主要是一種橫截面呈梯形、刃口多數成弧形的長身錛。有一種成弧凹形刮削器,有少量的有段錛。還有穿孔石斧、石箭鏃、石矛、石戈等,而且還出現石制飾物。所有石器都通體磨光,種類較多。除了磨光石器外,還有較多的半成品打製石器和石制工具,說明這裡是一處石器製造加工場。陶器,以夾砂紅陶和夾砂黑陶為主。也有夾砂灰陶和泥質軟陶。陶衣呈黃褐色。器形多為敞口、斜肩、鼓腹、圜底。器物有圜底釜、大口尊等,器表飾繩紋。還有亞腰圓筒形陶器座和有兩個犄角狀的陶支腳。泥質軟陶,呈淺紅色或淺灰色,器形多見敞口、斜肩、鼓腹。主要器物有大口尊、圜底釜等。器物的肩和腹部用手製,口沿用輪制。器表飾方格紋、圓圈乳丁紋、斜方格帶凸點紋等紋飾。有的罐口沿對稱的兩邊有兩個圓形小孔。還有一種泥質軟陶,器表飾雲雷紋,燒製火候較高。其文化特徵屬新石器時代晚期。

8. 東坑南新石器晚期遺址

在捷勝鎮東坑村。東臨東坑湖,西2公里是東坑鹽町,南距東坑海1公里,北距東坑村2公里,面積約3.5萬平方米。因位於東坑村南側而得名。約於1938年麥兆漢神甫發現。地表散佈遺物相當豐富,有石器和陶器。石器主要是弧凹形刮削器、梯形石錛、石鏃、石矛、石戈等。陶器有夾砂黑陶和夾砂紅陶二種。主要器類是敞口罐,還有一種矮圈足夾砂陶碗,器表飾繩紋。泥質陶有淺紅色和灰色二種,一種為帶流把壺,還有一種直口陶罐和燒製火候較高的陶缽,器表均飾方格紋或雙線方格紋。有的已燒製成近瓷的硬陶。該遺址出土器物經碳十四化驗,屬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

9.汕尾市發現商代早期生活遺址

在汕尾市城區馬宮鎮發現的石腳桶商代居住類遺址,日前被確定為該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經省有關專家鑑定,該遺址為省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遺址之一,具有重大的歷史和學術價值。據瞭解,該遺址的發現最初是由該市城區馬宮鎮糧管所下崗職工陳業提供的線索。陳業一向對文物有著特殊愛好,經常外出四處搜尋。他在馬宮鎮埔埕村白沙浮海灘的石腳桶撿到十幾片陶片,經反覆觀察,認為可能是古代文物,就將陶片拿到該市博物館。市博物館有關專家看後認為,該陶片很有可能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物,就請陳業帶他們到發現陶片的現場,確認該處為有價值的遺址。市博物館於是馬上向省考古研究所報告,省考古所派了3位專家前來鑑定,認為該遺址為新發現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居住類遺址,而且保存狀況完好,有很高的歷史和學術文化價值。

據介紹,該遺址南北長160米,東西長220米,基本遍佈馬宮鎮埔埕村白沙浮海灘的石腳桶沙丘。其南面向大海,高出周圍地表約2米,北部邊緣有一東西走向的人工溝,從這條人工取土溝的斷面可見其表土層厚約30釐米,下有30至60釐米的灰色沙丘堆積,再往下是黃褐色砂質生土。

從該遺址這條人工取土溝往下挖,可以看到沙土中的各式泥質陶器碎片,有夾砂紅褐色繩紋陶片、紅或灰色泥質細方格紋陶片等,花色繁多。仔細尋找還發現了雙肩石錛等青銅器時代早期的生活用具。

10. 丘東平故居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位於海豐縣梅隴鎮馬福蘭村。馬福蘭村是廣東海豐縣一個典型的南方小村落,共三十來戶人家。丘東平同志在這裡度過了他的金色童年,後來投身彭湃同志領導的農民運動。

1910年5月16日,丘東平誕生於這個村莊前列的一間三合房裡。這就是牽人心魂的丘東平故居。丘東平在這裡所用過的一些遺物,現在珍陳在梅隴中學內的東平紀念室中,其中有丘東平童年時代穿戴過的衣帽,有他參加農民運動時用過的鐵尖串。這間三合房與丘東平有著不可分割的情緣。他早年讀書都走讀,每天中年和晚上都回家,以後去縣城陸安師範就讀,也常回來。1926年春,16歲的丘東平就參習了農民協會和少年先鋒隊,還當上了縣農民自衛軍總部的文書。翌年5月,他左脛生毒瘡,又患胃病,山上缺醫少藥,組織上讓他回家治療。這時,反動派重金懸賞要捉拿他,故尋請一位同情革命的醫生化裝為買牛佬常來診治。中共東江特委委員楊望幾次前來看望他,都叮囑他要認真治病,但絕不可大意。6月15日,一夥保安隊突然闖進房裡,但看到躺在床上的,是一位頭戴狗頭帽、面黃肌瘦的矮小孩子,誤信他是丘東平之弟,他才僥倖脫險。經過十多天的治療,丘東平雖末痊癒,卻會走動了。一次,敵人兩個暗探尾隨“牛販子”醫生進村,幸得丘東平眼尖,及時發覺,才得以逃脫。又有一次,敵人來清鄉,一下子就把村子包圍了,丘東平機警地混入外鄉來割草的人群逃了出去。後來,丘東平輾轉奮戰,於1941年7月犧牲於蘇北戰場上,年僅31歲。

11. 大華煙墩

在汕尾市區新港大華管理區西北側山頂上。海拔400米,東北面可瞭望汕尾港全部海面,西南面可俯視捷勝海面,視野廣闊。明末清初,海豐沿海一帶常有鄭成功反清復明的隊伍活動,又有蘇成、蘇利的反清隊伍的活動。清政府為了鎮壓這些反清隊伍,還要防倭寇的侵擾,於康熙年間,沿海岸線一帶臨海高地多處建立煙墩、炮臺。據《海豐縣志?邑事》記載:"康熙十年春沿海各處墩臺告成。"並說明:"邑自展界奉旨建造沿邊墩臺,邑令範逢春倡率鳩工單騎巡督易於告成也。"大華煙墩是海豐沿海墩臺中的一座,建於清康熙十年(1671)。墩用石塊拌紅粘土砌築,平面方形,長、寬各5米,高4米。西側有石砌臺階,臺階西側7米處有長5米,寬4米的房屋牆基,似為士兵住所。周圍用花崗岩石塊砌築長34米,寬25米長方形圍牆。現殘存牆基。

12. 沙坑北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捷勝鎮捷勝城西南4公里。東南面約1公里是沙坑村,南面距龜齡海約2公里,逶迤的丘陵山地成為該遺址北面的天然屏障。因位於沙坑村北側,而取名"沙坑北遺址"。約於1936年英籍芬戴禮神甫和意大利籍麥兆漢神甫發現。現遺址破壞嚴重。出土文物有磨光凸面石斧。陶器多數是夾砂粗陶,有陶罐、釜等。器形呈敞口、斜肩、鼓腹。器表加淺褐色陶衣,飾繩紋、刻劃紋、篦點紋等。燒製火候低。還有製作精良的泥質軟陶圈足盤、敞口罐等,並有彩繪圈足盤出現。敞品罐的頸部有較精細的刻劃紋右篦點紋。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6000,5000多年。對研究海豐地區史前文化提供了寶貴資料。

13. 汕尾基督教堂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汕尾市區鳳山西側禮拜堂巷。英國神甫於清末從香港前來汕尾傳教,不久,建立基督教堂,傳授聖經。為擴大教會影響,發展教徒,神甫還出資在教堂西側建立"作磯學校"和"福音醫院",從香港請來教師、醫生,分別擔任作磯學校的老師和福音醫院的醫生。福音醫院主要開設西醫,並吸收當地知識青年到醫院跟班學醫。民國時期,福音醫院培養出海豐第一批西醫醫生。1927年海陸豐蘇維埃政權時期,該醫院培養畢業的樑修之等幾位西醫生,自動到紅軍後方醫院為紅軍官兵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現作磯學校和福音醫院均已毀壞,只存基督教堂。教堂坐西向東,仿西方教堂式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面寬15.7米,進深21.7米,佔地340.69平方米。

14. 坎下城堡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汕尾後徑村西南側,地名"坎下",南臨汕尾海。明代後期,倭寇常到汕尾港一帶搶掠,百姓不得安寧。崇禎九年(1636)禮科都給事葉高標上奏崇禎皇帝,在該地建立城堡炮臺,派兵防守,保境安民。由海豐縣令李炫主持築城。明崇禎十年(1637)建成"坎下城"。該城平面呈不規則橢圓形,城牆殘高3米,為雙層夾牆,灰砂夯築,周長為1157米,設垛口391個。分東、西、南、北立四門。東門為"拱極門"。該城水路交通極為方便。水路可直通海豐縣城和捷勝所城,亦可直通惠州、廣州、香港、澳門和東南亞等地,是明清時期重要的海防城鎮和通商口崖。至民國初年,廣東副都督、粵軍總司令陳炳明在該城開設兵工廠,並把城內北側小山崗闢為公園,俗稱"坎下公園",供人遊賞。今該地巨大岩石上尚存歌頌公園優美環境的石刻詩句多題。

15.南陽名勝亭

在紅草鎮南雅管理區石亭腳村。是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邑人吳恆夫為"烏鴉地"祖墓建立的墓道亭。

吳恆夫,明嘉靖年間富商大戶,自稱"興梅居士",為人好善樂施。有一年海豐受災失收,曾捐資上繳朝廷全年貢稅的一半,外號"吳半縣"。他先後為其祖輩修建花崗岩石亭墓18座,人稱"十八亭"。此亭是其中之一(其他石亭墓"文革"時被拆毀)。該亭全部由花崗岩石做成,平面近方形,面寬3.4米,進深2.8米,重簷歇山頂,通高5.4米。亭正面重簷之間置一塊墨綠色石匾額,橫書陰刻"南陽名勝"四字。內面直書陰刻"大明嘉靖三十五年歲次丙辰季夏吉旦、興梅居士吳氏建立。張承受刻"。亭的背面(東南面)墨綠色石匾額,正面橫書陰刻"玄覽"二字。明末清初,在石亭的東側建立一村莊,取名"石亭腳村"。至今該亭保存完好。

16. 龍牙營寨遺址

在可塘鎮可北管理區龍牙村北側,南距可塘圩3公里。是清初蘇成、蘇利抗清隊伍的營寨遺址。現殘存營寨寨牆長30多米,殘高2.1米,牆休上部寬0.4 米,下部寬0.6米。寨牆中間連接一炮樓;炮樓平面長4.7米,寬3.7米,殘高4米。炮樓和寨牆均為灰沙夯築,設多處炮眼和射擊孔。該址東北面山坡有"老蘇兵"的練兵場。當地群眾歷代流傳著"老蘇兵"抗清的故事。

據傳,蘇成出生於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少年時曾居住於赤坑老厝場村,青少年時期到大澳村母舅家牧牛。時值明末清初,戰亂頻繁,天災人禍,農業失收,人民生活不保。蘇成非常同情百姓疾苦。後來蘇成響應鄭成功抗清復明,高舉義旗,招集鄉民起兵反清,廣大群眾紛紛響應,組成了一支強大的反清隊伍。蘇成死後,由副將蘇利接任義軍首領,堅持反清武裝鬥爭達數年之久。

17. 海陸豐驚現明李將軍墓

汕尾海豐、陸豐二縣交界處大德山近日發現明代李將軍墓,專家呼籲及時保護這一難得文物。

大德山位於海豐、陸豐二縣交界處,山下大德港為螺河出海口,是海陸豐門戶。史志記載,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廣東總兵俞大猷在此全殲倭寇2000餘人。山南麓,土名紅湖燈盞地處,有明墓一座。碑曰:“明李公少莊墓。辛丑年吉立。”

有關專家翻閱歷史文獻發現,李少莊系海豐縣城人,祖上為碣石衛屯軍。少莊世襲武職,為嘉靖、萬曆間捷勝千總。曾參與大德港殲倭一役,以軍功晉升碣石衛右營守備,仍駐捷勝、坎下等處。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01年),海盜劉香從大德港進犯海陸豐,李少莊督軍阻擊,力戰受創,身歿殉職。

18. 南町山煙墩

在田墘鎮南町管理區的城仔山頂端,東距南町村1公里,北距田墘鎮3公里,海拔高200米。該地能瞭望遮浪半島以外的浩瀚海面。明末清初,海豐東南沿海一帶,有鄭成功、蘇成、蘇利等反清復明隊伍活動,還有倭寇襲擾戰亂頻繁。清政府為了蕩平反清隊伍,又防禦倭寇,在臨海高地上建置煙墩炮臺,加強沿海軍事防禦。該煙墩(又稱烽火臺)建於清康熙十年(1671),平面近方形,長5.3米,寬5.1米,高2.8米。四面牆體為灰沙夯築,各留有圓形通氣孔,墩內為堆放燃放烽火的柴草、硝藥的地方。煙墩為敵情報警發揮了重要作用。

19. 羊蹄峻嶺驛道

在赤石、魚後門、梅隴三鎮之交界處。是蓮花山脈延伸之山嶺,其峰形似楊桃瓣,明代以前稱"楊桃嶺"。因嶺高路險,清代又取名"羊蹄峻嶺"。該嶺道是古代粵東各縣通惠州、廣州的要道原開鑿於漢代。三國時阻塞不通。兩晉至宋代年間有盜賊佔嶺為巢,故該嶺時通時塞。至明代景泰年間(1450-1456)砌築驛道,建庵於嶺之頂端,旁置小亭,供行人茶水。萬曆年間海豐縣令陳汝鳳重修之。清康熙九年(1670)冬,藩司糧憲臺徐養仁出巡潮州府,路過此嶺,憫行役,捐資修葺庵寺,面諭海豐縣令範逢春董理其事。又高僧施茶以濟行人。清乾隆三年(1738),兩廣總督鄂大人到此視察,指出"皆山峻峰疊峙,又當惠潮孔道,勢居險隘,置之城寨,設訊防守,移庵於他所,設險安民"。乾隆五年(1740)海豐縣令李光華奉旨擇地移庵,在嶺頂(原庵址)建築關城和駐兵營房23間。設置防炮8座,反總一員,兵50名防守。嶺道連綿20多公里,前後連接5個關城,城,氣勢不凡。至今羊蹄嶺道,驛道石級猶存。嶺上關城及庵寺等僅遺存基址和三通記事碑刻。

20. 蓮峰古寺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位於陸豐市仙公埔的蓮峰古寺,曾是海陸豐蘇維埃革命的活動據點,現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參觀。

該寺始建於明代萬曆四年(1429年),原址位於海甲山蓮花峰。後遷至仙公埔。該寺不但有明代萬曆四年始建時題刻的“蓮峰古寺”白花崗岩門匾、木質雕像、清代洋燈等文物,而且是海陸豐蘇維埃革命的活動據點。該寺既有歷史悠久的古文物、古建築,又是海陸豐革命活動地點和革命文物舊址。

21. 參將署遺址

在新田鎮參城村。明隆慶初年,位於海(豐)陸(豐)惠(陽)紫(金)四線交界的烏頓山長期被巨賊馬祖昌等人盤踞,攔路搶劫,無惡不作,當地群眾深惡痛絕,紛紛上書朝廷。隆慶六年(1572),朝廷委派參將侯繼高、司馬宗武在此設惠州海陸捕盜公署,駐兵鎮守,抵禦山賊。《陸豐縣誌》載:"分守嶺東道趙可懷議歸善、海豐皆嚴邑也,賊今幸平,補牢是急,新田海豐屏翰,宜城之。"於是,萬曆三年(1575)始建參將署城。城基用石鋪墊,城牆用用青磚壘築,高6米,寬1.5米,周長達2000多米,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城內建有營房72間,城外設有教場、射擊場等軍事設施。明末公署撤廢,改為平民居住。清雍正七年(1729)又設守備駐兵。雍正十三年又廢。現遺址保存有部分殘牆和明代青磚。

22. 陸河客家土洋樓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壯觀的土洋樓堪比客家的圍龍屋,又像是一個大寨。土洋樓在陸河縣河口鎮昂塘村,在陸河至陸豐的公路邊上。土洋樓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開始動工到整樓完工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土樓的材料是從外國用大船運過來的,當時國外建樓用的專用泥土。這幢土樓有一百多間房子。

23. 摩崖石刻-俞大猷題萬世太平

萬世太平摩崖石刻在汕尾碣北鄉望海樓村。為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題刻,橫寫陰刻楷書,每字徑80釐米。筆力雄勁,氣勢磅礴。明代中葉,粵東沿海備受倭患,陸豐的甲子、碣石兩地尤為嚴重,屢遭破城入府,肆行擄掠,百姓慘遭蹂躪。嘉靖四十三年(1564),都御史吳桂芳調兵六萬,由總兵俞大猷掛帥,提兵至碣石衛城,先安撫收編沿海義軍,緊接著誘逼倭寇入海豐大德港,激戰數晝夜,全殲倭寇2000餘人,凱旋迴碣石衛城。並在衛城北郊一處巨形大石上鐫刻"萬世太平"四個大字,以紀此次驅倭戰績,同時也表達了沿海軍民期望太平年代,安居樂業的共同美好心願。

24. 陸豐四大古橋

清乾隆《陸豐縣誌》卷之十《水利志》記載了陸豐古代一些橋樑的資料,現轉錄如下。

迎仙橋:邑南門外,當新舊圩間,長一十三門。宋寶祐甲寅知縣肖泰夫建,康熙初年為蘇逆焚燬,後總兵苗之秀修復。雍正四年又被洪流沖壞,邑眾捐資修築,兩傍翼以石欄,行者便之。

蛟溪橋:邑東三十五里。宋紹興二年間邑人林亞忠建,萬曆十五年舉人授蒼梧知縣章美同鄉耆廖義、孫美等同修,事載府縣誌。

順濟橋:在甲子所城外,西起天后廟前直至橋東橋尾汕,計一百一十五門。按《橋記》雲宋乾道乙酉歲承奉郎致仕範有仁建,次年六月告成,共一百五洞。至開禧二年十月甲子林氏同男承奉郎範良臣又添砌十間。明指揮花茂奉旨建甲子所城,慮倭寇泊海易渡,拆為城堵。今其跡並《橋記》尚存,即今東官渡。

濟人橋:在邑南六十里石橋場,計長三百六十五門,創建已逸其人。兩岸皆水而橋獨居海中,潮退時橋基尤見,或傳仙人所建。

以上四橋,除濟人橋不明何時所建外,其他三座橋有明確記載為南宋所建,但濟人橋至清已廢,應亦是建於宋元之間。以上四橋,無論是論建築年代,還是建築規模,都是陸豐古代所建之橋的前四名,可稱是“陸豐四大古橋”。這四大古橋是陸豐先民智慧與力量的體現,是陸豐宋時已經相當發達的有力證據。但可惜的是,今天除迎仙橋外其餘三橋都已經遺蹟無存,這不能不說是很大的遺憾。

35. 汕尾田墘-明代唐公墓

唐公墓在汕尾市田墘鎮湖東管理區東北面約500米處。明代墓葬。唐公,生平事蹟無考。現墓向190?,是一座花崗岩石亭墓。棺室封土保存完好,長4米,寬3.5米。棺室前面為花崗岩石墓亭,墓亭為重簷歇山頂,四支方形亭柱高1.72米,通高2.62米。亭內正中為墓碑,高0.8米,寬0.55米。碑直書陰刻"明唐公墓"四字,周圍用花崗岩石欄杆圍成墓身,面積70多平方米。這種歇山頂的花崗岩石亭墓,是明代較突出的墓葬風格。

36.海豐謝道山寶塔

[謝道山寶塔]位於海豐縣城南面五公里的謝道山上。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海豐縣令[週一敬]議建。時因明末兵荒馬亂,經濟蕭條而停建。延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海豐縣令[姚德基]建成。原是為鎮西溪水患而建。

此塔為七層八角樓閣式空心塔,石與灰沙結構。原高25米,現高23.5米(編者注:1986年數據)。底層直徑10米,內腹徑3.2米。往上逐層縮小。底層用花崗岩石塊(30×30×200釐米)砌築,第二層以上均用灰沙夯築。塔中空心,每層均用木板平鋪,人可沿木梯盤旋登上塔頂。(木板後來被侵華日軍折毀),頂部塔剎裝置[一生鐵葫蘆]和[一把鐵劍],後為雷電擊毀。

因年代久遠,飽歷風霜,[謝道山寶塔]現僅餘三層,寶塔入口處已經坍塌。出於安全考慮,現已禁止遊人進入塔內。

37. 甲子-粵東重鎮 歷史名城

甲子港

陸豐市甲子鎮是廣東省政府批准設立的中心鎮,也是汕尾市重點鎮、陸豐市三大鎮之一,地處陸豐市東南部,位於著名的甲子漁港之濱。距陸豐市區東海鎮51公里,東隔瀛江與甲東鎮相望,西與甲西鎮相連,北與惠來縣接壤,南臨南海,是甲子港周邊兩縣五鎮的經濟、文化中心。全鎮陸地總面積14.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8公里,轄14個居(村)委,其中居委會13個,村委會1個,總人口約14萬人,其中外來流動人口2.5萬多人。

甲子鎮是一個古老、發達較早的粵東重鎮。原稱甲子門,因港口有大石壁立,排列如門,與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字相符,因此取名甲子。甲子之名,始於西漢、宋元年間。當年,因為戰亂導致“北向南遷”,福建及中原一帶人民便搬遷來此聚族而居,到明朝初期,已經形成頗具規模的市鎮。為防禦倭寇海盜,明朝在甲子設所。民國時,曾有區、鎮建制。1957年劃出甲東、甲西后,定為縣直轄鎮,1958年改為人民公社,1980年10月成立鎮人民政府。甲子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丘陵地帶。地質表層以黃土為主,含沙量較多且堅實。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2?左右,終年溫和多雨,陽光充足。水產和土產資源十分豐富,自然條件得天獨厚。

文物古蹟 待渡山

待渡山位於甲子鎮東隅嬴江岸邊。待渡山海拔不高卻滿山蒼累。山頭,天生一塊塊造型乖巧的大小石頭。山坡,一株株不知名的小樹,有柑樹般大,枝繁葉茂,婆娑多姿。樹木之間,幽徑交錯,乃文人墨客覽勝懷古之處,朋友戀人歡會抒情之所。

"

1. 長青古堡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甲東鎮長青村南一公里處的山巒上。建於明洪武初年,是明代碣石衛軍防禦城堡。堡坐東向西,左有疊疊山巒為靠,右跟蓮花山隔澗相峙,前臨港灣,是瀛港船舶出入的航道口。堡平面長方形,長35米,寬30米,佔地面積1050平方米。城牆高5.5米,厚2米,用三合土夯築,西面城牆南側設有方形石門。堡內築有營房和銃礅炮架,兩排臺階可登上炮位。牆頂南面築有平面圓形、直徑3米的瞭望臺,臺上置有旗杆石夾。城堡重於防禦,十分堅固。相傳此堡由碣石衛配備旗兵百員,大炮五門,在明代中葉抗倭禦寇立下的汗馬功勞。現城堡依然屹立在海邊山顛

2. 博美天后宮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博美鎮。據史料載:博美鎮林氏,在南宋末年為避兵亂從福建莆田遷居於此,始建天后宮,清乾隆十八年(1753)重建。宮為二進院落四合院式佈局,佔地面積400多平方米,建築為硬山頂,抬樑與穿鬥混合式樑架結構,前殿供奉木雕天后聖母神像;後殿供奉觀世音菩薩佛像。宮內保存有清嘉慶年間傳臚林飛鶴題刻"澤潤瓊林"匾額。宮前26米處置有一座古戲臺。戲臺平面為長方形,臺基高1.5米,用磚石壘築,通面闊12米,通進深10米。建築為重簷琉璃歇山頂。臺內樑枋雕飾有各種精美的藝術構件,以獅子戲球最為特色。垂戧脊用瓷片嵌飾仙人、吻獸等圖案。整座建築外觀渾重氣派,高雅雋秀,且具有鮮明濃郁的地方特色,是陸豐保留完好的戲臺建築。現闢為旅遊點。

3. 新陸銀行舊址

在河田鎮。1949年初,全國解放戰爭已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國民黨反動派。國民黨反動派不甘於打敗,仍在垂死掙扎,瘋狂吮吸民脂民膏,加緊推行反動的金融政策,大量發行"金元券",幣值一落千丈,人民生活急劇惡化。這時,東江解放區迅速擴展。5月,陸豐縣委和人民政府為保障解放區勞動人民的利益以及對部隊和黨政機關的供給,迅速整頓社會金融和物價的混亂狀況,經中共粵贛湘邊區委批准,決定建立"新陸銀行",發行"新陸券"。新陸銀行建立後,中共江南地委任命陸縣長鄭達忠兼任經理,縣府財政科長麥友儉為副經理,曾文為銀行營業辦事處主任,會計鄭繼來、出納許宜負責新幣發行、支付、兌換等業務。行址設在河田鎮。發行的新陸券紙幣面額有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等6種,並印有"行長鄭達忠"字祥,發行的量達60萬元。新幣在海豐、陸豐、惠陽、紫金等縣流通,深受人民群眾歡迎。同年9月,根據上級指示,為建立華南解放區統一的本位貨幣市場,新陸銀行與潮汕解放區的裕民銀行合併,成立南方人民銀行,並在潮汕、東江、梅州設立分行,發行南方券,逐步收回新陸券。從此,新陸銀行宣告結束。新陸銀行的建立和新陸券的發行,時間雖不長,但為支持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舊址為三合土木構築的二層樓房,面積100平方米。建國後按原貌維修,現保存完好。

4.田尾山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碣石鎮田尾山。田尾山是碣石鎮南面屏障。山的北面多為花崗岩大石,懸崖峭壁,甚為峻險;而南面臨海,四季暖和,草木叢生,山腰平曠。遺址在此處約200平方米。1955年曾在此採集到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石鏃和石錛等器物。1985年又採集至夾沙陶和硬陶殘片。據近年來再次勘查,此山石穴巖洞多處,很適合古人居住漁獵生活。遺址今未挖掘。然而田尾山那千姿百態的自然景觀,已成為今天"粵東旅遊黃金海岸"的重要景點之一,吸引著無數中外遊客。

5. 汕尾青銅時代遺址

汕尾市青銅時代遺址包括寶山樓遺址和後門青銅兵器出土點。其中,寶山樓遺址位於東衝鎮寶山樓村東側谷中的龍崗埔;後門兵器出土點則位於海豐縣後門鎮東南兩公里處。

寶山樓遺址距今約2500多年,約為西周至春秋時代。在這裡發現了青銅斧、青銅鈴、青銅石簪的石範,說明這一遺址當時是一處很重要的青銅器鑄造工場。而後門青銅兵器出土點是1984年4月,當地群眾在這裡挖貝殼時的。當時發現了10多具骨骸,其中三具沒有頭骨,其肋骨處分別插著三件青銅兵器:短劍、矛和箭鏃。據考究,它們是青銅時代鑄造的。但為什麼其中三具沒有頭骨呢,這可能是春秋時代南方部落之間發生戰爭,戰勝者對戰敗者中受傷、戰死或俘虜的首領,進行"割頭請功"或"割頭示眾"而造成的。

6. 沙角尾新石器時代遺址

在捷勝鎮捷勝城東南三公里處臨海山坡上。東面背山,西面臨海。因西北面緊靠沙角尾村,而取名"沙角尾遺址"。1936年英籍芬戴禮神甫和意大利籍麥兆漢神甫發現。遺址地表採集的多為磨光石器,器物主要有長身石斧、石錛和少量的有肩石錛,還有呈柳葉形的石箭鏃。陶器主要是一種矮圈足陶罐,飾曲折紋,腹部飾一週附加堆紋,有的罐口沿帶流。器表飾繩紋、斜方格紋、葉脈紋、曲折紋等。遺址屬新石器時代晚期,距今約4000多年。為研究海豐沿海地區史前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

7.菝仔圍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址

在遮浪鎮施公寮半島菝仔圍村東北面。北面1公里是碣石灣,西1公里是白沙湖,遺址所在地是東西相對的兩個饅頭形小山崗相連的沙丘,面積約1.2萬平方米。遺址的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地表器物散佈俯拾皆是。石器,主要是一種橫截面呈梯形、刃口多數成弧形的長身錛。有一種成弧凹形刮削器,有少量的有段錛。還有穿孔石斧、石箭鏃、石矛、石戈等,而且還出現石制飾物。所有石器都通體磨光,種類較多。除了磨光石器外,還有較多的半成品打製石器和石制工具,說明這裡是一處石器製造加工場。陶器,以夾砂紅陶和夾砂黑陶為主。也有夾砂灰陶和泥質軟陶。陶衣呈黃褐色。器形多為敞口、斜肩、鼓腹、圜底。器物有圜底釜、大口尊等,器表飾繩紋。還有亞腰圓筒形陶器座和有兩個犄角狀的陶支腳。泥質軟陶,呈淺紅色或淺灰色,器形多見敞口、斜肩、鼓腹。主要器物有大口尊、圜底釜等。器物的肩和腹部用手製,口沿用輪制。器表飾方格紋、圓圈乳丁紋、斜方格帶凸點紋等紋飾。有的罐口沿對稱的兩邊有兩個圓形小孔。還有一種泥質軟陶,器表飾雲雷紋,燒製火候較高。其文化特徵屬新石器時代晚期。

8. 東坑南新石器晚期遺址

在捷勝鎮東坑村。東臨東坑湖,西2公里是東坑鹽町,南距東坑海1公里,北距東坑村2公里,面積約3.5萬平方米。因位於東坑村南側而得名。約於1938年麥兆漢神甫發現。地表散佈遺物相當豐富,有石器和陶器。石器主要是弧凹形刮削器、梯形石錛、石鏃、石矛、石戈等。陶器有夾砂黑陶和夾砂紅陶二種。主要器類是敞口罐,還有一種矮圈足夾砂陶碗,器表飾繩紋。泥質陶有淺紅色和灰色二種,一種為帶流把壺,還有一種直口陶罐和燒製火候較高的陶缽,器表均飾方格紋或雙線方格紋。有的已燒製成近瓷的硬陶。該遺址出土器物經碳十四化驗,屬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遺址。

9.汕尾市發現商代早期生活遺址

在汕尾市城區馬宮鎮發現的石腳桶商代居住類遺址,日前被確定為該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經省有關專家鑑定,該遺址為省內保存最完整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遺址之一,具有重大的歷史和學術價值。據瞭解,該遺址的發現最初是由該市城區馬宮鎮糧管所下崗職工陳業提供的線索。陳業一向對文物有著特殊愛好,經常外出四處搜尋。他在馬宮鎮埔埕村白沙浮海灘的石腳桶撿到十幾片陶片,經反覆觀察,認為可能是古代文物,就將陶片拿到該市博物館。市博物館有關專家看後認為,該陶片很有可能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物,就請陳業帶他們到發現陶片的現場,確認該處為有價值的遺址。市博物館於是馬上向省考古研究所報告,省考古所派了3位專家前來鑑定,認為該遺址為新發現的青銅器時代早期生活居住類遺址,而且保存狀況完好,有很高的歷史和學術文化價值。

據介紹,該遺址南北長160米,東西長220米,基本遍佈馬宮鎮埔埕村白沙浮海灘的石腳桶沙丘。其南面向大海,高出周圍地表約2米,北部邊緣有一東西走向的人工溝,從這條人工取土溝的斷面可見其表土層厚約30釐米,下有30至60釐米的灰色沙丘堆積,再往下是黃褐色砂質生土。

從該遺址這條人工取土溝往下挖,可以看到沙土中的各式泥質陶器碎片,有夾砂紅褐色繩紋陶片、紅或灰色泥質細方格紋陶片等,花色繁多。仔細尋找還發現了雙肩石錛等青銅器時代早期的生活用具。

10. 丘東平故居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位於海豐縣梅隴鎮馬福蘭村。馬福蘭村是廣東海豐縣一個典型的南方小村落,共三十來戶人家。丘東平同志在這裡度過了他的金色童年,後來投身彭湃同志領導的農民運動。

1910年5月16日,丘東平誕生於這個村莊前列的一間三合房裡。這就是牽人心魂的丘東平故居。丘東平在這裡所用過的一些遺物,現在珍陳在梅隴中學內的東平紀念室中,其中有丘東平童年時代穿戴過的衣帽,有他參加農民運動時用過的鐵尖串。這間三合房與丘東平有著不可分割的情緣。他早年讀書都走讀,每天中年和晚上都回家,以後去縣城陸安師範就讀,也常回來。1926年春,16歲的丘東平就參習了農民協會和少年先鋒隊,還當上了縣農民自衛軍總部的文書。翌年5月,他左脛生毒瘡,又患胃病,山上缺醫少藥,組織上讓他回家治療。這時,反動派重金懸賞要捉拿他,故尋請一位同情革命的醫生化裝為買牛佬常來診治。中共東江特委委員楊望幾次前來看望他,都叮囑他要認真治病,但絕不可大意。6月15日,一夥保安隊突然闖進房裡,但看到躺在床上的,是一位頭戴狗頭帽、面黃肌瘦的矮小孩子,誤信他是丘東平之弟,他才僥倖脫險。經過十多天的治療,丘東平雖末痊癒,卻會走動了。一次,敵人兩個暗探尾隨“牛販子”醫生進村,幸得丘東平眼尖,及時發覺,才得以逃脫。又有一次,敵人來清鄉,一下子就把村子包圍了,丘東平機警地混入外鄉來割草的人群逃了出去。後來,丘東平輾轉奮戰,於1941年7月犧牲於蘇北戰場上,年僅31歲。

11. 大華煙墩

在汕尾市區新港大華管理區西北側山頂上。海拔400米,東北面可瞭望汕尾港全部海面,西南面可俯視捷勝海面,視野廣闊。明末清初,海豐沿海一帶常有鄭成功反清復明的隊伍活動,又有蘇成、蘇利的反清隊伍的活動。清政府為了鎮壓這些反清隊伍,還要防倭寇的侵擾,於康熙年間,沿海岸線一帶臨海高地多處建立煙墩、炮臺。據《海豐縣志?邑事》記載:"康熙十年春沿海各處墩臺告成。"並說明:"邑自展界奉旨建造沿邊墩臺,邑令範逢春倡率鳩工單騎巡督易於告成也。"大華煙墩是海豐沿海墩臺中的一座,建於清康熙十年(1671)。墩用石塊拌紅粘土砌築,平面方形,長、寬各5米,高4米。西側有石砌臺階,臺階西側7米處有長5米,寬4米的房屋牆基,似為士兵住所。周圍用花崗岩石塊砌築長34米,寬25米長方形圍牆。現殘存牆基。

12. 沙坑北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捷勝鎮捷勝城西南4公里。東南面約1公里是沙坑村,南面距龜齡海約2公里,逶迤的丘陵山地成為該遺址北面的天然屏障。因位於沙坑村北側,而取名"沙坑北遺址"。約於1936年英籍芬戴禮神甫和意大利籍麥兆漢神甫發現。現遺址破壞嚴重。出土文物有磨光凸面石斧。陶器多數是夾砂粗陶,有陶罐、釜等。器形呈敞口、斜肩、鼓腹。器表加淺褐色陶衣,飾繩紋、刻劃紋、篦點紋等。燒製火候低。還有製作精良的泥質軟陶圈足盤、敞口罐等,並有彩繪圈足盤出現。敞品罐的頸部有較精細的刻劃紋右篦點紋。遺址屬新石器時代中期,距今約6000,5000多年。對研究海豐地區史前文化提供了寶貴資料。

13. 汕尾基督教堂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汕尾市區鳳山西側禮拜堂巷。英國神甫於清末從香港前來汕尾傳教,不久,建立基督教堂,傳授聖經。為擴大教會影響,發展教徒,神甫還出資在教堂西側建立"作磯學校"和"福音醫院",從香港請來教師、醫生,分別擔任作磯學校的老師和福音醫院的醫生。福音醫院主要開設西醫,並吸收當地知識青年到醫院跟班學醫。民國時期,福音醫院培養出海豐第一批西醫醫生。1927年海陸豐蘇維埃政權時期,該醫院培養畢業的樑修之等幾位西醫生,自動到紅軍後方醫院為紅軍官兵服務,發揮了重要作用。現作磯學校和福音醫院均已毀壞,只存基督教堂。教堂坐西向東,仿西方教堂式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面寬15.7米,進深21.7米,佔地340.69平方米。

14. 坎下城堡遺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在汕尾後徑村西南側,地名"坎下",南臨汕尾海。明代後期,倭寇常到汕尾港一帶搶掠,百姓不得安寧。崇禎九年(1636)禮科都給事葉高標上奏崇禎皇帝,在該地建立城堡炮臺,派兵防守,保境安民。由海豐縣令李炫主持築城。明崇禎十年(1637)建成"坎下城"。該城平面呈不規則橢圓形,城牆殘高3米,為雙層夾牆,灰砂夯築,周長為1157米,設垛口391個。分東、西、南、北立四門。東門為"拱極門"。該城水路交通極為方便。水路可直通海豐縣城和捷勝所城,亦可直通惠州、廣州、香港、澳門和東南亞等地,是明清時期重要的海防城鎮和通商口崖。至民國初年,廣東副都督、粵軍總司令陳炳明在該城開設兵工廠,並把城內北側小山崗闢為公園,俗稱"坎下公園",供人遊賞。今該地巨大岩石上尚存歌頌公園優美環境的石刻詩句多題。

15.南陽名勝亭

在紅草鎮南雅管理區石亭腳村。是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邑人吳恆夫為"烏鴉地"祖墓建立的墓道亭。

吳恆夫,明嘉靖年間富商大戶,自稱"興梅居士",為人好善樂施。有一年海豐受災失收,曾捐資上繳朝廷全年貢稅的一半,外號"吳半縣"。他先後為其祖輩修建花崗岩石亭墓18座,人稱"十八亭"。此亭是其中之一(其他石亭墓"文革"時被拆毀)。該亭全部由花崗岩石做成,平面近方形,面寬3.4米,進深2.8米,重簷歇山頂,通高5.4米。亭正面重簷之間置一塊墨綠色石匾額,橫書陰刻"南陽名勝"四字。內面直書陰刻"大明嘉靖三十五年歲次丙辰季夏吉旦、興梅居士吳氏建立。張承受刻"。亭的背面(東南面)墨綠色石匾額,正面橫書陰刻"玄覽"二字。明末清初,在石亭的東側建立一村莊,取名"石亭腳村"。至今該亭保存完好。

16. 龍牙營寨遺址

在可塘鎮可北管理區龍牙村北側,南距可塘圩3公里。是清初蘇成、蘇利抗清隊伍的營寨遺址。現殘存營寨寨牆長30多米,殘高2.1米,牆休上部寬0.4 米,下部寬0.6米。寨牆中間連接一炮樓;炮樓平面長4.7米,寬3.7米,殘高4米。炮樓和寨牆均為灰沙夯築,設多處炮眼和射擊孔。該址東北面山坡有"老蘇兵"的練兵場。當地群眾歷代流傳著"老蘇兵"抗清的故事。

據傳,蘇成出生於一個窮苦的農民家庭,少年時曾居住於赤坑老厝場村,青少年時期到大澳村母舅家牧牛。時值明末清初,戰亂頻繁,天災人禍,農業失收,人民生活不保。蘇成非常同情百姓疾苦。後來蘇成響應鄭成功抗清復明,高舉義旗,招集鄉民起兵反清,廣大群眾紛紛響應,組成了一支強大的反清隊伍。蘇成死後,由副將蘇利接任義軍首領,堅持反清武裝鬥爭達數年之久。

17. 海陸豐驚現明李將軍墓

汕尾海豐、陸豐二縣交界處大德山近日發現明代李將軍墓,專家呼籲及時保護這一難得文物。

大德山位於海豐、陸豐二縣交界處,山下大德港為螺河出海口,是海陸豐門戶。史志記載,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廣東總兵俞大猷在此全殲倭寇2000餘人。山南麓,土名紅湖燈盞地處,有明墓一座。碑曰:“明李公少莊墓。辛丑年吉立。”

有關專家翻閱歷史文獻發現,李少莊系海豐縣城人,祖上為碣石衛屯軍。少莊世襲武職,為嘉靖、萬曆間捷勝千總。曾參與大德港殲倭一役,以軍功晉升碣石衛右營守備,仍駐捷勝、坎下等處。萬曆三十八年(公元1601年),海盜劉香從大德港進犯海陸豐,李少莊督軍阻擊,力戰受創,身歿殉職。

18. 南町山煙墩

在田墘鎮南町管理區的城仔山頂端,東距南町村1公里,北距田墘鎮3公里,海拔高200米。該地能瞭望遮浪半島以外的浩瀚海面。明末清初,海豐東南沿海一帶,有鄭成功、蘇成、蘇利等反清復明隊伍活動,還有倭寇襲擾戰亂頻繁。清政府為了蕩平反清隊伍,又防禦倭寇,在臨海高地上建置煙墩炮臺,加強沿海軍事防禦。該煙墩(又稱烽火臺)建於清康熙十年(1671),平面近方形,長5.3米,寬5.1米,高2.8米。四面牆體為灰沙夯築,各留有圓形通氣孔,墩內為堆放燃放烽火的柴草、硝藥的地方。煙墩為敵情報警發揮了重要作用。

19. 羊蹄峻嶺驛道

在赤石、魚後門、梅隴三鎮之交界處。是蓮花山脈延伸之山嶺,其峰形似楊桃瓣,明代以前稱"楊桃嶺"。因嶺高路險,清代又取名"羊蹄峻嶺"。該嶺道是古代粵東各縣通惠州、廣州的要道原開鑿於漢代。三國時阻塞不通。兩晉至宋代年間有盜賊佔嶺為巢,故該嶺時通時塞。至明代景泰年間(1450-1456)砌築驛道,建庵於嶺之頂端,旁置小亭,供行人茶水。萬曆年間海豐縣令陳汝鳳重修之。清康熙九年(1670)冬,藩司糧憲臺徐養仁出巡潮州府,路過此嶺,憫行役,捐資修葺庵寺,面諭海豐縣令範逢春董理其事。又高僧施茶以濟行人。清乾隆三年(1738),兩廣總督鄂大人到此視察,指出"皆山峻峰疊峙,又當惠潮孔道,勢居險隘,置之城寨,設訊防守,移庵於他所,設險安民"。乾隆五年(1740)海豐縣令李光華奉旨擇地移庵,在嶺頂(原庵址)建築關城和駐兵營房23間。設置防炮8座,反總一員,兵50名防守。嶺道連綿20多公里,前後連接5個關城,城,氣勢不凡。至今羊蹄嶺道,驛道石級猶存。嶺上關城及庵寺等僅遺存基址和三通記事碑刻。

20. 蓮峰古寺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位於陸豐市仙公埔的蓮峰古寺,曾是海陸豐蘇維埃革命的活動據點,現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參觀。

該寺始建於明代萬曆四年(1429年),原址位於海甲山蓮花峰。後遷至仙公埔。該寺不但有明代萬曆四年始建時題刻的“蓮峰古寺”白花崗岩門匾、木質雕像、清代洋燈等文物,而且是海陸豐蘇維埃革命的活動據點。該寺既有歷史悠久的古文物、古建築,又是海陸豐革命活動地點和革命文物舊址。

21. 參將署遺址

在新田鎮參城村。明隆慶初年,位於海(豐)陸(豐)惠(陽)紫(金)四線交界的烏頓山長期被巨賊馬祖昌等人盤踞,攔路搶劫,無惡不作,當地群眾深惡痛絕,紛紛上書朝廷。隆慶六年(1572),朝廷委派參將侯繼高、司馬宗武在此設惠州海陸捕盜公署,駐兵鎮守,抵禦山賊。《陸豐縣誌》載:"分守嶺東道趙可懷議歸善、海豐皆嚴邑也,賊今幸平,補牢是急,新田海豐屏翰,宜城之。"於是,萬曆三年(1575)始建參將署城。城基用石鋪墊,城牆用用青磚壘築,高6米,寬1.5米,周長達2000多米,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城內建有營房72間,城外設有教場、射擊場等軍事設施。明末公署撤廢,改為平民居住。清雍正七年(1729)又設守備駐兵。雍正十三年又廢。現遺址保存有部分殘牆和明代青磚。

22. 陸河客家土洋樓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壯觀的土洋樓堪比客家的圍龍屋,又像是一個大寨。土洋樓在陸河縣河口鎮昂塘村,在陸河至陸豐的公路邊上。土洋樓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開始動工到整樓完工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土樓的材料是從外國用大船運過來的,當時國外建樓用的專用泥土。這幢土樓有一百多間房子。

23. 摩崖石刻-俞大猷題萬世太平

萬世太平摩崖石刻在汕尾碣北鄉望海樓村。為明代抗倭名將俞大猷題刻,橫寫陰刻楷書,每字徑80釐米。筆力雄勁,氣勢磅礴。明代中葉,粵東沿海備受倭患,陸豐的甲子、碣石兩地尤為嚴重,屢遭破城入府,肆行擄掠,百姓慘遭蹂躪。嘉靖四十三年(1564),都御史吳桂芳調兵六萬,由總兵俞大猷掛帥,提兵至碣石衛城,先安撫收編沿海義軍,緊接著誘逼倭寇入海豐大德港,激戰數晝夜,全殲倭寇2000餘人,凱旋迴碣石衛城。並在衛城北郊一處巨形大石上鐫刻"萬世太平"四個大字,以紀此次驅倭戰績,同時也表達了沿海軍民期望太平年代,安居樂業的共同美好心願。

24. 陸豐四大古橋

清乾隆《陸豐縣誌》卷之十《水利志》記載了陸豐古代一些橋樑的資料,現轉錄如下。

迎仙橋:邑南門外,當新舊圩間,長一十三門。宋寶祐甲寅知縣肖泰夫建,康熙初年為蘇逆焚燬,後總兵苗之秀修復。雍正四年又被洪流沖壞,邑眾捐資修築,兩傍翼以石欄,行者便之。

蛟溪橋:邑東三十五里。宋紹興二年間邑人林亞忠建,萬曆十五年舉人授蒼梧知縣章美同鄉耆廖義、孫美等同修,事載府縣誌。

順濟橋:在甲子所城外,西起天后廟前直至橋東橋尾汕,計一百一十五門。按《橋記》雲宋乾道乙酉歲承奉郎致仕範有仁建,次年六月告成,共一百五洞。至開禧二年十月甲子林氏同男承奉郎範良臣又添砌十間。明指揮花茂奉旨建甲子所城,慮倭寇泊海易渡,拆為城堵。今其跡並《橋記》尚存,即今東官渡。

濟人橋:在邑南六十里石橋場,計長三百六十五門,創建已逸其人。兩岸皆水而橋獨居海中,潮退時橋基尤見,或傳仙人所建。

以上四橋,除濟人橋不明何時所建外,其他三座橋有明確記載為南宋所建,但濟人橋至清已廢,應亦是建於宋元之間。以上四橋,無論是論建築年代,還是建築規模,都是陸豐古代所建之橋的前四名,可稱是“陸豐四大古橋”。這四大古橋是陸豐先民智慧與力量的體現,是陸豐宋時已經相當發達的有力證據。但可惜的是,今天除迎仙橋外其餘三橋都已經遺蹟無存,這不能不說是很大的遺憾。

35. 汕尾田墘-明代唐公墓

唐公墓在汕尾市田墘鎮湖東管理區東北面約500米處。明代墓葬。唐公,生平事蹟無考。現墓向190?,是一座花崗岩石亭墓。棺室封土保存完好,長4米,寬3.5米。棺室前面為花崗岩石墓亭,墓亭為重簷歇山頂,四支方形亭柱高1.72米,通高2.62米。亭內正中為墓碑,高0.8米,寬0.55米。碑直書陰刻"明唐公墓"四字,周圍用花崗岩石欄杆圍成墓身,面積70多平方米。這種歇山頂的花崗岩石亭墓,是明代較突出的墓葬風格。

36.海豐謝道山寶塔

[謝道山寶塔]位於海豐縣城南面五公里的謝道山上。於明崇禎二年(1629年)海豐縣令[週一敬]議建。時因明末兵荒馬亂,經濟蕭條而停建。延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海豐縣令[姚德基]建成。原是為鎮西溪水患而建。

此塔為七層八角樓閣式空心塔,石與灰沙結構。原高25米,現高23.5米(編者注:1986年數據)。底層直徑10米,內腹徑3.2米。往上逐層縮小。底層用花崗岩石塊(30×30×200釐米)砌築,第二層以上均用灰沙夯築。塔中空心,每層均用木板平鋪,人可沿木梯盤旋登上塔頂。(木板後來被侵華日軍折毀),頂部塔剎裝置[一生鐵葫蘆]和[一把鐵劍],後為雷電擊毀。

因年代久遠,飽歷風霜,[謝道山寶塔]現僅餘三層,寶塔入口處已經坍塌。出於安全考慮,現已禁止遊人進入塔內。

37. 甲子-粵東重鎮 歷史名城

甲子港

陸豐市甲子鎮是廣東省政府批准設立的中心鎮,也是汕尾市重點鎮、陸豐市三大鎮之一,地處陸豐市東南部,位於著名的甲子漁港之濱。距陸豐市區東海鎮51公里,東隔瀛江與甲東鎮相望,西與甲西鎮相連,北與惠來縣接壤,南臨南海,是甲子港周邊兩縣五鎮的經濟、文化中心。全鎮陸地總面積14.7平方公里,海岸線長8公里,轄14個居(村)委,其中居委會13個,村委會1個,總人口約14萬人,其中外來流動人口2.5萬多人。

甲子鎮是一個古老、發達較早的粵東重鎮。原稱甲子門,因港口有大石壁立,排列如門,與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字相符,因此取名甲子。甲子之名,始於西漢、宋元年間。當年,因為戰亂導致“北向南遷”,福建及中原一帶人民便搬遷來此聚族而居,到明朝初期,已經形成頗具規模的市鎮。為防禦倭寇海盜,明朝在甲子設所。民國時,曾有區、鎮建制。1957年劃出甲東、甲西后,定為縣直轄鎮,1958年改為人民公社,1980年10月成立鎮人民政府。甲子鎮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屬丘陵地帶。地質表層以黃土為主,含沙量較多且堅實。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2?左右,終年溫和多雨,陽光充足。水產和土產資源十分豐富,自然條件得天獨厚。

文物古蹟 待渡山

待渡山位於甲子鎮東隅嬴江岸邊。待渡山海拔不高卻滿山蒼累。山頭,天生一塊塊造型乖巧的大小石頭。山坡,一株株不知名的小樹,有柑樹般大,枝繁葉茂,婆娑多姿。樹木之間,幽徑交錯,乃文人墨客覽勝懷古之處,朋友戀人歡會抒情之所。

汕尾海陸豐全境部分古蹟遺址,呼籲大家認識保護我們僅有的文明

待渡山又名大膽山。相傳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宋都臨安失陷,元軍追迫,趙罡及其弟兩帝在張世傑、陸秀夫等護衛下,從福洲沿海逃至甲子,駐紮此山,意欲東進與文天祥會師,以圖東山再起,故此山得名“待渡山”。他們得到甲子進士邑人範良臣進食勞軍,賜之為右僕射,漁民鄭復翁率眾勤王,被封為都統;二帝驚魂稍定,膽量大增,故待渡山又名“大膽山”。現山上還有“進食亭”的遺蹟。為明代萬曆年間參將張萬紀、守備胡文恆駐甲子時興建。進食亭又名帝子亭,為仿木結構,面積約20平方米,內塑有陸秀夫、範良臣為宋帝進食石像,並刻有“君恩如海”四個字。進食亭下還建有一處“將軍宿”,以慰鄭復翁忠心報國而建。

站在待渡山頭面海遠眺,甲子港北與嬴江和鰲江相連,西南面群山連綿的海甲嶺延伸至右側沙灘,東南面的麒麟山,成為港口的天然屏障。甲子港全長5000米,寬處約1200米,窄處約500米,狀如馬鞍形。主航道深4米左右,漲潮時達5米,港底平坦,泥沙質。1972年在港口西側築起了攔沙壩,消除了淤積的泥沙,200噸以下的船泊可自由進出。1981年開始正式與香港通航,年吞吐量達8萬噸。港外漁場廣闊,盛產鯊魚、馬鰱、鯧魚、鰻魚、沙丁魚、大蝦、魷魚、池澤魚等,是省內的主要漁場之一。待渡山下西北邊海灣的對岸麒麟山,乃是海軍駐地。這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甲子港也是天然軍港。

甲秀樓

待渡山山頂矗立著“甲秀樓”古塔。據說甲秀樓建於清嘉慶十年(1850年)。為兩層泥塔,高15米,呈六角形,似葫蘆蓋頂,塔尖直指藍天,造形獨持,十分壯觀。樓旁立有15米高的標杆,為甲子港的颱風警報信號。甲秀樓門口一對聯曰“書雲大手筆,鎮海小神山”,體現了甲秀樓與待渡山偉岸高拔,威鎮海隅之勢。這裡依山傍水,潮漲期到,海水如千軍萬馬湧入甲子港,氣勢不凡,場面壯觀。登樓遠眺,海天一色,歸帆返照,景色迷人,這就是陸豐八景之一的“甲子吞潮”。

烈士陵墓

位於甲子瀛城新區圓山嶺東側。為紀念革命先烈劉友仁等42位同志,於1958年7月建造該墓。該墓現為“三甲”地區青少年學生愛國主義教育和理想教育的主要場所。

海陸豐人文精粹,歷史悠久,我相信還有更多的文明遺址,呼籲大家去愛護去認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