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雲與他設計的郵票

《徐霞客誕生400週年》紀念郵票

高雲,1956年11月生於南京。1972年,16歲的高雲插隊蘇北時開始學習畫畫。他稱當時“學畫畫只想謀個職業,由於白天要勞動,於是就每天早上堅持四點起床練習畫畫,那時蘇北特別冷,手都被凍壞了,但是我堅持了下來”。1974年18歲的高雲,首次出版了獨幅作品《小小神槍手》。1979年,他的國畫《時時刻刻》首次入選江蘇省青年美展。1978年,高雲考入南京藝術學院,攻讀中國畫專業,在校期間出版了第一本單行本連環畫《燈花》。南藝畢業並獲得文學學士學位後,分配到江蘇省人民出版社做編輯工作。天道酬勤,高雲創作的《羅倫趕考》連環畫在1983年《連環畫報》雜誌上連載時,引起國畫界的轟動。該作品獲得第六屆全國美展金獎,高雲也成為江蘇省獲得該獎項的第一人,這年他27歲。高雲的巨大成功,引起著名郵票設計家邵伯林的關注,當確定於1987年發行《徐霞客誕生400週年》紀念郵票後,邵伯林聘請高雲為特約設計者。高雲初次設計的“徐霞客”郵票就被評為當年的最佳郵票。

高雲與他設計的郵票

高雲與他設計的郵票

高雲與他設計的郵票

2003年發行的《梁山伯與祝英臺》郵票

高雲在設計《梁山伯與祝英臺》郵票時,看淡這個民間故事的不同原地之爭。高雲認為《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是因為一部同名越劇而廣為傳播的,因此在創作上他十分注意對越劇人物的揣摩。在郵票創作時,高雲作了如下安排:表現手法採用年畫常用的勾線平塗的方法;造型則借鑑越劇造型,同時也吸收了明代木刻插圖的造型語言;著色則儘可能將豔麗與古色古香相融合;服飾道具也刻意模糊歷史背景;畫面構成上相應減弱寫實成分,以強化傳說色彩。具體到每幅畫面的構思上,高雲採用了象徵手法來表現人物、烘托情節。因此,《梁山伯與祝英臺》郵票中的“草橋結拜”“三載同窗”(圖3)“十八相送”“樓臺傷別”“化蝶雙飛”(圖4)被高雲先生表現得多情而浪漫。

高雲與他設計的郵票

《梁山伯與祝英臺》郵票發行後,再次受到廣泛好評。佳郵的評選因素頗多,這套郵票雖然沒有被評為最佳郵票,然而,卻在第十屆國際政府間郵票印製業者大會的評獎中獲得了最佳創新一等獎。這與精美的郵票圖案設計仍然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高雲與他設計的郵票

2004年,高雲經公推公選擔任了江蘇省文化廳副廳長一職,同時他還擔任江蘇省政協常委、江蘇省中華文化促進會副主席、江蘇省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等多個職務。高雲的工作更為繁忙了,但他仍接受了他的第三套郵票即《京劇生角》設計任務。

高雲與他設計的郵票

他的這套郵票設計“並不輕鬆,甚至比前兩套郵票設計還要難”。要將廣大民眾所熟知的京劇人物刻畫準確,又要在有限的方寸上將細節表現完美,並使人們對京劇流派的認同差異用6個畫面表現好,它既不同於古代人物的表現,也不同於民間故事的創作,其難度可想而知。

高雲與他設計的郵票

高雲反覆思考,力求以寫實的造型,靚麗的色彩,追求雅俗共賞的藝術效果。在表現手法上仍使用了民族特色鮮明的勾線平塗藝術樣式,並特別吸收了水彩畫的一些手法以豐富畫面色彩,使畫面輕鬆而鮮豔,以符合現代審美習慣。在高雲的筆下,周瑜的年輕氣盛、英俊威武;高寵的英勇善戰、視死如歸;許仙的少年單純、追求生活;藺相如的穩重剛勁,寬宏大度;宋士傑的疾惡如仇、正直豪爽;任惠堂的機智敏捷、果敢必勝均表現得恰到好處。使這些在中國大眾百姓耳熟能詳戲劇人物在郵票上得到精準表現。

高雲與他設計的郵票

2007年3月《京劇生角》郵票發行後,受到集郵界和社會的廣泛好評。該郵票在第十二屆國際政府間郵票印製業者大會評獎中獲得了最佳凹印獎。

高雲與他設計的郵票

高雲與他設計的郵票

圖文摘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摘自:南京李茂長的博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