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不要送寶寶來這個幼兒園,太遭罪了?!

幼兒園 玩具 讀書 新生兒 育兒 絕對米 2018-12-09

米麻麻有一個印象很深的事想要跟大家分享,朋友的媽媽過來澳洲幫忙帶孩子,期間去參觀了一所幼兒園,參觀結束邁出大門,孩子外婆就哭著說一定不把孩子送這裡來,太遭罪了!當時我的寶寶也剛上幼兒園,聽了我的心一沉,想著是不是有什麼黑幕要爆出。不曾想讓那位外婆感到無法接受的情況是小嬰兒們都在地上到處爬,互相啃玩具,沒有老師過去抱起來哄著逗逗;大孩子班裡有的孩子一個人蹲在角落玩玩具,也沒有人去搭理等等。其實聽了我倒是鬆了口氣,因為我知道小寶寶在地上玩是很享受的,而大寶寶們能夠專注玩玩具也是非常棒的表現,這個時候反而大人是不應該去幹預的。

說到澳洲的幼兒園,確實跟國內有挺大區別。澳洲幼兒園的類型很多,有託兒所➕幼兒園 (0-6歲)的形式,也有隻收5歲以上第二年開始入小學的形式等。今天米麻麻就和大家聊聊年齡跨度大的前者。

從硬件來說,國內的園園們設施新,乾淨,絕對甩澳洲幾個檔次。從入園的校門口,到教室的佈置,足以看出老師們的用心了。

絕對不要送寶寶來這個幼兒園,太遭罪了?!

然而,澳洲的幼兒園大多是用老房改造的。即使是買地新建的幼兒園,也僅是矮平房,沒有氣派的大門,更不會有熱情洋溢的老師在門口迎接小朋友了。

絕對不要送寶寶來這個幼兒園,太遭罪了?!

澳洲每個幼兒園都有一個標配設施---沙坑。玩沙對小朋友來說真的是很好的腦部刺激,帶寶寶去過沙灘或是河邊沙地的寶媽都知道,那絕對是解放雙手的好去處。孩子們在沙坑可以玩一整天,甚至不需要給他們很多玩具,他們都能發揮無限的想象力,這正是經典的“開放式”遊戲——一百個寶寶有一百種玩法,還能百玩不膩。園裡配置的幾乎都是天然取材的遊樂設施和玩具,畢竟和商業玩具相比,大自然給予的才是最能激發孩子們潛能的。

絕對不要送寶寶來這個幼兒園,太遭罪了?!

除了“玩”,寶媽們應該最關心的就是“吃”了。和國內幼兒園的飲食相比,澳洲幼兒園配置絕對完敗了!每到開學季,看著朋友圈國內的小夥伴們晒出幼兒園的伙食,我都不禁感嘆,比我們一家四口吃得都講究多了。

澳大利亞的幼兒園吃的頓數不少(早茶+午餐+下午茶+午後點心),但只有中午能吃上一頓熱乎的。偶爾一兩次的三明治、雞肉卷或是牛肉卷讓本來就為數不多的熱乎餐次更是少得可憐了。不過細看下每週菜單,食物多樣化絕對是有保證的,只是做法真的太單一。

絕對不要送寶寶來這個幼兒園,太遭罪了?!

絕對不要送寶寶來這個幼兒園,太遭罪了?!

最後說說“學”吧。米麻麻在國內有好多同學的寶寶也上幼兒園了,不到入園年齡的寶寶也開始了偏向於文化知識方面“早教”。雖說很多早教項目其實在家裡可以做吧,但早教機構高大上的場地確實博得不少眼球。再配備專業的育嬰/育兒師帶領著大家,感覺在這樣的氛圍裡,老母親們也都受教了。米麻麻有個朋友,入讀的是省會精英幼兒園,不菲的學費,完善的場地設施,優質的教學資源,無可挑剔的師資,加之規範細緻到每天的教學計劃,讓家長們覺得絕對值了。

澳大利亞這邊放羊(放養)在幼兒園時期是頂峰,除了每日兩次的集體活動(故事時間和進食時間),其他時間都是出於無組織無紀律狀態,由孩子們就自己選擇想做做的事情了,隨心所欲的進出的教室。當然,室內外絕對是配備了足夠的老師人數來保障孩子們的安全。

絕對不要送寶寶來這個幼兒園,太遭罪了?!

如果一定要說澳洲的“早教”的話,米麻麻想來想去應該就僅限於讓孩子們釋放天性,通過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來訓練身體協調性,得到精細動作的鍛鍊。幼兒園會教給孩紙們基本的禮儀和良好生活習慣,比如吃飯前排隊洗手,別人給東西要說謝謝,大家都想要玩某個玩具時,學會等待和輪流玩……這些也正是在集體生活的環境下才能教授的。值得一提的是,如此放羊的澳洲學前教育,非常重視和強調一點是“閱讀”,並且堅信剛出生的新生兒就可以開始每天閱讀,6個月以上的嬰兒,就應該固定睡前閱讀。當然是家長讀給寶寶們聽,即使小寶寶注意力只有兩秒在書上,但是書的質感和裡面文字,越早接觸,越能讓孩子長大後養成閱讀的習慣。在澳洲不管是公眾的圖書館,還是幼兒園,嬰幼兒書籍都有專門的一個區域。單單是小嬰兒硬紙板書一類,就能讓你一年都不重樣。

絕對不要送寶寶來這個幼兒園,太遭罪了?!

絕對不要送寶寶來這個幼兒園,太遭罪了?!

聊完麻麻們最關心的“吃”“玩”“學”,感覺澳洲的幼兒園從設施到配餐再到教學風格,與國內相比的話還是有很多的不同,米麻麻無法評論哪裡更好,只能說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成長的方法,不管幼兒園是怎樣,咱們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