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麗70年丨東安“三變”

紅網東安分站 記者嚴潔 報道

70年篳路藍縷,東安跟隨新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實現從“湘南邊陲小鎮”到“生態宜居之城”的蝶變。

70年櫛風沐雨,一代代東安人接續奮鬥,匯聚起一座城市的智慧與力量,用夢想之力書寫下發展之光。

70年揚鞭奮蹄,今天的東安,正以奔跑之姿,朝著現代化宜居宜業之城,加速向前。

曾經東安縣城面貌街巷狹窄、道路凹凸、破敗凋敝,“一根腸子通到底”是昔日百姓對縣城最形象的比喻。

70年,東安縣城實現從一根主幹道到“五縱三橫一環”路網的嬗變,縣城區處處呈現出路在景中延、車在綠中行、人在畫中游的生態畫卷。昔日簡陋匱乏的東安鄉村,如今屋舍儼然,街道乾淨整潔,兩側綠意盎然,花香四溢的鄉間野趣中透露出一派欣欣向榮。城鄉居民實現了從吃不飽穿不暖到家家有餘糧、頓頓有肉食的轉變。

70年,東安工業產業從單一焊劑焊材至五大綠色環保產業鏈晉升為“四樑八柱”的新型工業格局。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等系列國字號榮譽,記錄下東安農業從弱到強,從傳統向現代的邁進。

70年,東安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城鄉建設日新月異,交通路網日趨完備,生態環境日益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規模從1949年的0.38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9億元,增長491倍,年均增長9.4%。財政總收入由1952年的16.7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11.5億元,增長6918倍。

"壯麗70年丨東安“三變”

紅網東安分站 記者嚴潔 報道

70年篳路藍縷,東安跟隨新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實現從“湘南邊陲小鎮”到“生態宜居之城”的蝶變。

70年櫛風沐雨,一代代東安人接續奮鬥,匯聚起一座城市的智慧與力量,用夢想之力書寫下發展之光。

70年揚鞭奮蹄,今天的東安,正以奔跑之姿,朝著現代化宜居宜業之城,加速向前。

曾經東安縣城面貌街巷狹窄、道路凹凸、破敗凋敝,“一根腸子通到底”是昔日百姓對縣城最形象的比喻。

70年,東安縣城實現從一根主幹道到“五縱三橫一環”路網的嬗變,縣城區處處呈現出路在景中延、車在綠中行、人在畫中游的生態畫卷。昔日簡陋匱乏的東安鄉村,如今屋舍儼然,街道乾淨整潔,兩側綠意盎然,花香四溢的鄉間野趣中透露出一派欣欣向榮。城鄉居民實現了從吃不飽穿不暖到家家有餘糧、頓頓有肉食的轉變。

70年,東安工業產業從單一焊劑焊材至五大綠色環保產業鏈晉升為“四樑八柱”的新型工業格局。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等系列國字號榮譽,記錄下東安農業從弱到強,從傳統向現代的邁進。

70年,東安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城鄉建設日新月異,交通路網日趨完備,生態環境日益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規模從1949年的0.38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9億元,增長491倍,年均增長9.4%。財政總收入由1952年的16.7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11.5億元,增長6918倍。

壯麗70年丨東安“三變”

蛻變 工農業擴量提質

位於湘南邊陲的東安縣,基礎差、底子薄,如何突破?是歷屆縣委、縣政府謀求發展的課題。縣十二次黨代會以來,在不斷擴大經濟總量的同時,東安把調結構轉方式放在突出位置,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以新型工業為主導、特色農業為基礎的產業新格局,實現東安工農業擴量提質的蛻變。

總投資240億元的國家能源集團永州電廠和紅獅水泥、湖南黃金集團東港銻品、湖南華菱鋼鐵集團湘鋼鈣產業園等一批國內500強大企業、知名上市公司相繼落戶東安,初步打造出一個“百億龍頭、十億骨幹、億元基礎”的企業梯隊,形成一批有核心競爭力的標誌性綠色工業品牌和新型工業的“四樑八柱”。

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農業標準化推廣應用面積達65萬畝,“三品一標”農產品認定面積59.2萬畝,全縣90%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和75%的農戶納入產業化經營。建有柑橘、茶葉、蔬菜、優質稻、東安雞等農業標準化基地102個、28萬畝。

"壯麗70年丨東安“三變”

紅網東安分站 記者嚴潔 報道

70年篳路藍縷,東安跟隨新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實現從“湘南邊陲小鎮”到“生態宜居之城”的蝶變。

70年櫛風沐雨,一代代東安人接續奮鬥,匯聚起一座城市的智慧與力量,用夢想之力書寫下發展之光。

70年揚鞭奮蹄,今天的東安,正以奔跑之姿,朝著現代化宜居宜業之城,加速向前。

曾經東安縣城面貌街巷狹窄、道路凹凸、破敗凋敝,“一根腸子通到底”是昔日百姓對縣城最形象的比喻。

70年,東安縣城實現從一根主幹道到“五縱三橫一環”路網的嬗變,縣城區處處呈現出路在景中延、車在綠中行、人在畫中游的生態畫卷。昔日簡陋匱乏的東安鄉村,如今屋舍儼然,街道乾淨整潔,兩側綠意盎然,花香四溢的鄉間野趣中透露出一派欣欣向榮。城鄉居民實現了從吃不飽穿不暖到家家有餘糧、頓頓有肉食的轉變。

70年,東安工業產業從單一焊劑焊材至五大綠色環保產業鏈晉升為“四樑八柱”的新型工業格局。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等系列國字號榮譽,記錄下東安農業從弱到強,從傳統向現代的邁進。

70年,東安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城鄉建設日新月異,交通路網日趨完備,生態環境日益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規模從1949年的0.38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9億元,增長491倍,年均增長9.4%。財政總收入由1952年的16.7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11.5億元,增長6918倍。

壯麗70年丨東安“三變”

蛻變 工農業擴量提質

位於湘南邊陲的東安縣,基礎差、底子薄,如何突破?是歷屆縣委、縣政府謀求發展的課題。縣十二次黨代會以來,在不斷擴大經濟總量的同時,東安把調結構轉方式放在突出位置,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以新型工業為主導、特色農業為基礎的產業新格局,實現東安工農業擴量提質的蛻變。

總投資240億元的國家能源集團永州電廠和紅獅水泥、湖南黃金集團東港銻品、湖南華菱鋼鐵集團湘鋼鈣產業園等一批國內500強大企業、知名上市公司相繼落戶東安,初步打造出一個“百億龍頭、十億骨幹、億元基礎”的企業梯隊,形成一批有核心競爭力的標誌性綠色工業品牌和新型工業的“四樑八柱”。

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農業標準化推廣應用面積達65萬畝,“三品一標”農產品認定面積59.2萬畝,全縣90%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和75%的農戶納入產業化經營。建有柑橘、茶葉、蔬菜、優質稻、東安雞等農業標準化基地102個、28萬畝。

壯麗70年丨東安“三變”

嬗變 大交通擴網提速

通過全民辦交通和“公路大會戰”“交通大會戰”,實施農村公路通達、通暢、村村通程,建設“四好農村路”,實現東安交通擴網提速的嬗變。

國道207線、省道218線、二廣高速架起了東安對外溝通的橋樑,建設中的冷東城際快線加速東安融入永州中心城區半小時經濟圈。目前,全縣共有各類公路總長2403公里,301個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公路客運班車通達所有鄉鎮和行政村,公路貨運通達全國。

實現從綠皮火車到高鐵時代的跨越。2017年,開通東安東至廣州南“東安號”旅遊專列,成為湖南省首個開通至大城市高鐵班組的始發縣級站。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高等級公路,引領東安全面構建起“對內大循環、對外大暢通”的大交通格局。

"壯麗70年丨東安“三變”

紅網東安分站 記者嚴潔 報道

70年篳路藍縷,東安跟隨新中國“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步伐,一步一個腳印,實現從“湘南邊陲小鎮”到“生態宜居之城”的蝶變。

70年櫛風沐雨,一代代東安人接續奮鬥,匯聚起一座城市的智慧與力量,用夢想之力書寫下發展之光。

70年揚鞭奮蹄,今天的東安,正以奔跑之姿,朝著現代化宜居宜業之城,加速向前。

曾經東安縣城面貌街巷狹窄、道路凹凸、破敗凋敝,“一根腸子通到底”是昔日百姓對縣城最形象的比喻。

70年,東安縣城實現從一根主幹道到“五縱三橫一環”路網的嬗變,縣城區處處呈現出路在景中延、車在綠中行、人在畫中游的生態畫卷。昔日簡陋匱乏的東安鄉村,如今屋舍儼然,街道乾淨整潔,兩側綠意盎然,花香四溢的鄉間野趣中透露出一派欣欣向榮。城鄉居民實現了從吃不飽穿不暖到家家有餘糧、頓頓有肉食的轉變。

70年,東安工業產業從單一焊劑焊材至五大綠色環保產業鏈晉升為“四樑八柱”的新型工業格局。全國商品糧生產基地縣、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縣、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等系列國字號榮譽,記錄下東安農業從弱到強,從傳統向現代的邁進。

70年,東安經濟實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城鄉建設日新月異,交通路網日趨完備,生態環境日益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經濟規模從1949年的0.38億元增加到2018年的186.9億元,增長491倍,年均增長9.4%。財政總收入由1952年的16.7萬元增加到2018年的11.5億元,增長6918倍。

壯麗70年丨東安“三變”

蛻變 工農業擴量提質

位於湘南邊陲的東安縣,基礎差、底子薄,如何突破?是歷屆縣委、縣政府謀求發展的課題。縣十二次黨代會以來,在不斷擴大經濟總量的同時,東安把調結構轉方式放在突出位置,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形成以新型工業為主導、特色農業為基礎的產業新格局,實現東安工農業擴量提質的蛻變。

總投資240億元的國家能源集團永州電廠和紅獅水泥、湖南黃金集團東港銻品、湖南華菱鋼鐵集團湘鋼鈣產業園等一批國內500強大企業、知名上市公司相繼落戶東安,初步打造出一個“百億龍頭、十億骨幹、億元基礎”的企業梯隊,形成一批有核心競爭力的標誌性綠色工業品牌和新型工業的“四樑八柱”。

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升,農業標準化推廣應用面積達65萬畝,“三品一標”農產品認定面積59.2萬畝,全縣90%的農產品生產基地和75%的農戶納入產業化經營。建有柑橘、茶葉、蔬菜、優質稻、東安雞等農業標準化基地102個、28萬畝。

壯麗70年丨東安“三變”

嬗變 大交通擴網提速

通過全民辦交通和“公路大會戰”“交通大會戰”,實施農村公路通達、通暢、村村通程,建設“四好農村路”,實現東安交通擴網提速的嬗變。

國道207線、省道218線、二廣高速架起了東安對外溝通的橋樑,建設中的冷東城際快線加速東安融入永州中心城區半小時經濟圈。目前,全縣共有各類公路總長2403公里,301個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公路客運班車通達所有鄉鎮和行政村,公路貨運通達全國。

實現從綠皮火車到高鐵時代的跨越。2017年,開通東安東至廣州南“東安號”旅遊專列,成為湖南省首個開通至大城市高鐵班組的始發縣級站。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高等級公路,引領東安全面構建起“對內大循環、對外大暢通”的大交通格局。

壯麗70年丨東安“三變”

蝶變 城鄉顏值擴數提分

堅持城鄉一體化發展,以城帶鄉、協調並進,城鄉基礎設施明顯改觀,人居環境全面改善,實現城鄉顏值擴數提分的蝶變,城鄉居民生活的獲得感、幸福感大為提升。

堅持“把城區當景區建”,大力開展以道路提質、功能提質、管理提質為重點的“城區提質大攻堅”行動,“五縱三橫一環”的城市骨架路網全面貫通。完成人民公園、東安大道提質改造和聚德生態文化園、明德廣場等城市景觀、綠色休閒場所建設,高顏值的“城市客廳”圈粉無數。成功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省級園林縣城、省級文明縣城。

堅持城鎮化優先戰略,形成了一批極具特色的工業經濟強鎮、特色農業大鎮、商貿物流重鎮、旅遊休閒名鎮、歷史文化古鎮和新型城鎮化示範鄉鎮。其中,縣域副中心蘆洪市鎮獲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被列入全國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鎮;紫溪市鎮被列入省際邊界口子鎮;大廟口鎮入選湖湘風情文化旅遊小鎮預選創建單位。

大力推進鄉村振興,將蘆洪市鎮趙家井、鹿馬橋鎮馬坪村高標準打造成全市鄉村振興示範區,全縣建成美麗鄉村示範村28個。

城鄉醫療服務體系進一步健全,建立起縣、鄉、村三級醫療聯手的醫聯體,全面推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新農合參合率達98.9%。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8%。

回望過去、展望未來,歷史轍印分外清晰,奮鬥征程永無止境。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新的歷史起點上,東安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持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按照“生態立縣、工業強縣、農業穩縣、旅遊活縣、科教興縣、依法治縣”六大戰略,全力推進“752121”工程,吹響永州次中心的衝鋒號,一路高歌、一路奮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