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風起

雍正六年(1728年),川陝總督、寧遠大將軍嶽鍾琪正值他仕途的黃金時刻。雍正皇帝賜詩讚他:

「智勇原無敵,忠誠實可風。」


雍正王朝之諜影重重,原來雍正這麼有心計!

嶽鍾琪(1686-1754)清代將領,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被乾隆稱作「三朝武臣巨擘」

最春風得意之時,也是最需謹小慎微之時,嶽鍾琪當然明白這個道理。所以,當有人在他回衙署的路上攔轎呈書,他立刻警惕地下令拿下投書之人。並馬上派人通知陝西巡撫西琳和按察司碩色兩名實權滿族官員,共同訊問。

隨後,嶽鍾琪展信閱覽,驚出一身冷汗,因為這信函若為有心之人利用,那嶽鍾琪恐怕將九死而難得一生。

這竟是一封不折不扣的「反書」。

嶽鍾琪一邊追審案情,一邊立即密摺上書雍正帝,奏報此事。同時,他還找人「反間」投書之人,陸續套出了相關的人員和細節。

投書人原名張熙,是受其師曾靜所託,特來拜會嶽鍾琪。曾靜深受明末清初思想家呂留良感召,時刻思考如何推翻滿人朝廷。因嶽鍾琪為岳飛後人,又是一方封疆大吏,有兵有權有錢,曾靜便將反清的希望寄託在了他身上。

投書事件發生後僅三天,遠在京城的用雍正帝就陸續收到了嶽鍾琪的加急密摺,並親自部署捉拿涉事疑犯。

雍正王朝之諜影重重,原來雍正這麼有心計!

雍正朝服像©故宮博物院

為了不走漏風聲,雍正的命令以「廷寄」的密旨方式下達給涉事地區的「一把手」。湖南因為是核心案犯曾靜的故鄉,雍正還特別加派了滿族大將海蘭為欽差,前往督查。

「廷寄」下達之後,由於送達存在時間差,各省暫時進入了按兵不動的情況。在這期間,雍正收到了嶽鍾琪上呈的曾靜反書原件。

逆書內容讓雍正大為光火。曾靜不僅詬病他的為君之德,更將雍正朝一直諱莫如深的王位繼承問題翻出來加以控訴。同時,還將明亡的帽子扣在滿人的頭上,將滿漢矛盾上升到了血仇的地步。

曾靜列舉了雍正的十宗罪:

「謀父、逼母、弒兄、屠弟、貪財、好殺、酗酒、淫色、好諛、任佞。」

對於雍正來說,曾靜最嚴重的指控就是說他「弒父篡位,殘害手足」。於是,他首先對此作出了否認。

而滿漢之仇,雍正認為其實也不符合實際。掀起明末戰亂的李自成、張獻忠,那可都是漢人。在雍正看來,恰恰是滿族人恢復了天下秩序,救民於水火之中。而且,時至今朝,天下歸順,卻唯獨一個曾靜,乖戾囂張,「自越天覆地載之外,自絕於綱常倫紀之中,可恨亦可哀矣」。

至於其他關於雍正私德有虧的指控,純屬子虛烏有。

雍正對曾靜的指控一一作出迴應,在迴應的御詔最後,他坦言自察,把自己放到了立意的制高點:

「若朕稍有不可自問之處,而為此佈告之詞,又何顏以對內外臣工、萬方黎庶,將以此欺天乎?欺人乎?抑自欺乎?」

曾靜的逆書與雍正的迴應被一同公諸於世,以正天下視聽。之前派出去的各方力量也可以光明正大地行動起來了,一張大網逐漸從江浙、湖南向京城收攏。

02.

雲湧

抓捕逆黨,兵分三路。

江浙以漢官範時繹和李衛為首。

範時繹是清初降臣范文程之孫,一直隸屬漢軍旗戎馬沙場。後來,因舉報十四阿哥圖謀不軌,受到雍正賞識,一躍成為兩江總督,下轄江蘇、江西、安徽等富庶之地。

李衛則是平民出身,以捐官走上仕途。其人聰慧機敏,頗得雍正歡心。雍正繼位之初,曾派他前往雲南,經略邊地,同時監控雲南巡撫。後調任浙江,官至浙江總督。


雍正王朝之諜影重重,原來雍正這麼有心計!

李衛(1687-1738)雍正心腹,與鄂爾泰,田文鏡並稱為「三大模範」

範時繹的差事比較簡單,只需按照「廷寄」所交付的內容,順藤摸瓜,抓人即可。而李衛的任務更復雜,也更重要,類似的案件,他之前就曾辦過。

兩年前,時任江西鄉試正考官的查嗣庭,曾以《詩經·玄鳥》(史景遷寫的是《大學》)中「維民所止」為考題,被人舉報這是「砍了雍正的腦袋」。

雍正密令李衛抄查查家,果然搜出了東西。其一,為查嗣庭的日記。在日記中,他為先帝康熙裁定的反書《南山集》喊冤,大肆抨擊朝廷,誹謗翰林院官家大儒。其二,是洩露的考題和答案。最後,查嗣庭以大逆之罪被處凌遲,浙江海寧名門查氏一族皆遭大難。

這番歷練,讓李衛能夠快速辨別雍正切實所需。他用了不到十天的時間,就把所有逆反人員抓捕歸案,並將偵緝重點整理成文發往北京。接著,他將呂留良後人及門生五花大綁,押解進京。呂氏藏書也被逐一篩查,細究之後,造冊封印,進呈雍正御覽。

另一邊廂,欽差大臣海蘭帶著「廷寄」和嫌犯名單風塵僕僕地趕到長沙,與湖南巡撫王國棟匯合。

相比江浙,湖南的情況更嚴峻。首先,地況地貌複雜;其次,七名嫌犯蟄居山區,似與苗人混住;並且,湖南本身民怨問題就多,前有「白蓮教」作亂,後有本土道教勢力。一旦動手,結果難以預料。

為此,海蘭和王國棟聯繫當地最基層的官員,又調派地方守軍進駐,以防嫌犯趁亂逃脫。

曾靜似乎得到風聲,故試圖自盡,並在衣內仿壽衣樣式,寫了自己名字。進入曾家的兵丁曾聽到他呼喊:「蒲潭先生(曾靜號)卒於此」,但抓捕過程非常順利。

海蘭在呈雍正的摺子中說:

「幸賴皇帝威德,天奪其魄。」

對曾靜的審訊同樣出乎意料地順利,他似乎也自知大勢已去,交代很痛快,並一力承擔罪責。但這麼一個山野之人,他從哪裡得來的「逆反」啟示?又受到什麼樣的感召?他到底想要達成什麼樣的目的?這實在令人困惑。

對於這些疑問,曾靜給出了一個綜合性的答案,他自稱是因感念並崇敬呂留良,故「妄引為修身之助」。

雍正對此並不滿意,他甚至派出了刑部左侍郎杭奕祿前往協助查案。最後曾靜供出了一王姓之人,又追查到皇十四阿哥,這,才契合了雍正心中的答案。


雍正王朝之諜影重重,原來雍正這麼有心計!

恂勤郡王允禵朝服像愛新覺羅·允禵,原名胤禎康熙第十四子,雍正胞弟©臺北故宮博物院

至此,「投書案」嫌犯全部捉拿歸案,按照雍正的指示匯聚長沙,一同押解進京。

03.

心術

抓獲首犯,接下來該怎麼做?

最初從嶽鍾琪處獲得曾靜逆書時,雍正就已經發上諭對其一一駁斥。但是,雍正擔心他的辯駁諭旨如果被廣為流傳,就會給曾靜的「妖言」增加流通渠道,因此這份長篇自辯只有在京官員才能看到,「過了之後便有如船過水無痕」。甚至在史景遷看來,「本來刊印不多的京報不過是為無處不在的謠言徒增談資而已」。

那麼,要如何應對天下悠悠之口?

雍正的第一步,就是將逆書還有他的駁斥上諭所有的細節廣佈天下,「務使窮鄉僻壤家喻戶曉」。雍正此舉,固然可以理解為防止妖言惑眾;但史景遷認為,其本質在於「援引明人舊例來宣達對清朝史實的解釋」,把自己放到和朱元璋一樣的位置上。

雍正在安排發佈上諭細節的同時,給他的心腹,雲貴總督、輔政大臣鄂爾泰去了一道旨意。鄂爾泰不負為最得聖寵的臣子。他在給雍正的回奏中,先感念皇恩,痛斥曾靜。接著又提出他「個人的幾點想法」:其一,曾靜之言,不是無源之水,肯定與先前的爭奪皇位之人有關;其二,曾靜在分裂滿漢關係;最後,鄂爾泰提出上諭要「遍示臣民,佈告中外」。


雍正王朝之諜影重重,原來雍正這麼有心計!

鄂爾泰(1677-1745)滿洲鑲藍旗人康熙朝任職內務府員外郎雍正朝任雲貴總督,主持「改土歸流」後官至保和殿大學士兼軍機大臣、太保乾隆朝加封太傅©臺北故宮博物院

鄂爾泰以一方大員的身份率先響應雍正的舉措,而且也將一些雍正不能光明正大說的意思表達了出來,比如在滿漢之分歧中,鄂爾泰說:

「漢人之心思終不能一,視滿洲之人物猶未如爭光。」

在等待鄂爾泰回奏過程中,雍正命內閣僚屬,將他的駁斥上諭謄抄數百份,再交由地方上的工匠刊刻印刷。

雍正第二步,就是根據曾靜的前期供述,一面從曾靜的思想源頭入手,加以駁斥;一面下旨追擊漏網之魚。

曾靜的供述中稱:

「因應試州城,得見呂留良所選本朝程墨及大小題房書諸評……妄以為此人是本朝第一等人物,舉凡一切言議,皆當以他為宗。」

於是雍正再發上諭,抨擊了呂留良及其徒子徒孫。這次的上諭沒有像批駁曾靜的那篇那麼長,但憤怒的皇帝直指呂留良等人是不感念新朝恩德,追求虛名,妄議祖宗的「怪誕無恥可嗤可鄙者」,以及「好亂樂禍」之徒。

隨著曾靜招供,牽涉之人越來越多,這種被史景遷稱作「漫無目標的追索」,已經不至於讓雍正憂心了。因此,他的第三步,就是如何消解曾靜指控對他造成的負面影響。

對此,鄂爾泰給雍正的建議是:

「讓曾靜自己駁斥自己。」

04.

覺迷

鄂爾泰的意思,其實就是要讓曾靜反過來站在朝廷一邊,為朝廷說話。

史景遷指出:

「讓曾靜彌補罪愆之道不在刑罰,而在教化。而教化的第一步就是『事實』。」

從曾靜最初的供述來看,他所說的很多事實的確來源於道聽途說。因此,教化曾靜認清事實主要是從兩個方面進行:一為讓他認清漢臣的忠心,如嶽鍾琪等,絕非一封勸反信就能離間君臣之誼;二為讓曾靜瞭解整個大清官僚體系的運作,包括皇帝如何治理國家,官府如何裁斷案件,經濟民生如何走向等。

在閱讀了杭奕祿受雍正指示給傳給他的奏章和硃批後,曾靜態度果然發生了大轉彎,再不是那個痛惜「昏地暗,日月無光」的反賊了。

曾靜「幡然醒悟」,後悔不迭。他潤色完成自己的供詞,整理成一篇長二十七頁的文章,定名為《歸仁說》。「歸仁」出自《論語》,子曰: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歸仁」二字已表明曾靜的態度轉變,在他看來,雍正已是正統。他以中國正統思想,承認了雍正的「王道」地位。

《歸仁說》給了「曾靜逆書案」一個圓滿的結局。雍正令人將此案涉及的所有文書整理成冊,正式定名為《大義覺迷錄》,刊行全國,令百官、萬民閱知。


雍正王朝之諜影重重,原來雍正這麼有心計!

《大義覺迷錄》書影雍正八年武英殿刻本

曾靜蒙獲聖恩,活著離開了京城。史景遷說:

「這兩個年屆天命的人到此時彼此都還沒見過面,或許此生再無此機會了,但是這兩個人肯定不會忘記對方的。」

其實,在曾靜的生死上,雍正與他的臣屬分歧很大。群臣認為,曾靜理應按律凌遲處死。雍正主張寬恕曾靜,但是嚴懲呂留良及其後人。

於是,已經過世多年的呂留良被「剖棺戮屍」,其子被判斬立決,孫輩流放寧古塔。

雍正最終抵住朝臣壓力,放了曾靜。可是他的兒子,乾隆皇帝卻沒放過年老的曾靜,將他再次捉拿進京,凌遲處死。


雍正王朝之諜影重重,原來雍正這麼有心計!

乾隆朝服像 郎世寧/繪©故宮博物院

同時,乾隆下令銷燬所有《大義覺迷錄》。但是仍有一些刊本逃過一劫,有的被文人史家書商私藏;有的東渡日本,為後人利用;而有的經人竄改,寫出了呂四孃的話本子,以娛後世。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雍正王朝之諜影重重,原來雍正這麼有心計!

電視劇《大內群英傳》劇照姜大衛飾演曾靜劇中,曾靜被塑造為一個江湖俠士形象

查看完整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