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

導讀:作為貫穿《雍正王朝》全劇的第一主角,未成為雍正皇帝的皇四子胤禛,從私自清查戶部賬底開始,皇四子胤禛就已經開始謀劃自己的奪嫡計劃。江南募捐途中,他將久負盛名的鄔思道請到府中,名義上作為世子的師父,但其實就是找了一個奪嫡計劃的總顧問。

從劇中的演繹情節來看,對鄔思道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夠一步步獲得康熙皇帝的信任,最終走向皇位,全部得益於鄔思道的步步規劃、仔細安排,胤禛只需要聽之從之,便可。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臨終將大清皇位傳給皇四子胤禛以後,升級為雍正皇帝的胤禛立馬趕回潛邸,想要除掉這個知道自己太多奪嫡內幕和祕密的主要謀士,也能看出鄔思道在其奪嫡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這個對謀士看似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真的像看起來那樣弱嗎?

恰恰相反,他才是劇中最穩定、最深謀遠慮的大智慧。


《雍正王朝》之所以能夠久經不衰,很大程度上在於它帶給了人們太多演繹情節背後的思考和揣摩,劇中的每一角色,只有一遍一遍反覆琢磨以後,才會瞭解劇情演繹和人物設定的真實目的所在。不知道喜歡這部劇的朋友,最初階段和筆者有沒有一樣的疑惑,那就是繼位之前的皇四子胤禛和繼位以後的雍正皇帝,無論從權謀手段、政治智慧還是脾氣秉性上都有一個天翻地覆的轉變,有一個截然不同的突破。就好像這個皇位,一下讓雍正皇帝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依託、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

導讀:作為貫穿《雍正王朝》全劇的第一主角,未成為雍正皇帝的皇四子胤禛,從私自清查戶部賬底開始,皇四子胤禛就已經開始謀劃自己的奪嫡計劃。江南募捐途中,他將久負盛名的鄔思道請到府中,名義上作為世子的師父,但其實就是找了一個奪嫡計劃的總顧問。

從劇中的演繹情節來看,對鄔思道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夠一步步獲得康熙皇帝的信任,最終走向皇位,全部得益於鄔思道的步步規劃、仔細安排,胤禛只需要聽之從之,便可。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臨終將大清皇位傳給皇四子胤禛以後,升級為雍正皇帝的胤禛立馬趕回潛邸,想要除掉這個知道自己太多奪嫡內幕和祕密的主要謀士,也能看出鄔思道在其奪嫡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這個對謀士看似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真的像看起來那樣弱嗎?

恰恰相反,他才是劇中最穩定、最深謀遠慮的大智慧。


《雍正王朝》之所以能夠久經不衰,很大程度上在於它帶給了人們太多演繹情節背後的思考和揣摩,劇中的每一角色,只有一遍一遍反覆琢磨以後,才會瞭解劇情演繹和人物設定的真實目的所在。不知道喜歡這部劇的朋友,最初階段和筆者有沒有一樣的疑惑,那就是繼位之前的皇四子胤禛和繼位以後的雍正皇帝,無論從權謀手段、政治智慧還是脾氣秉性上都有一個天翻地覆的轉變,有一個截然不同的突破。就好像這個皇位,一下讓雍正皇帝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依託、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麼,繼位之前、對自己的謀士言聽計從、對皇十三子胤祥依賴嚴重、對皇室兄弟無計可施、對太子胤礽無可奈何的皇四子胤禛,真的那麼弱、那麼不堪,需要鄔思道的大局把控、細節交代;需要皇十三子胤祥做出數次犧牲;需要康熙皇帝長達十幾年的周密安排,才能順利繼位,成為雍正皇帝嗎?

其實,並非如此!

這個在“九王奪嫡”事件的後期才正式露出奪嫡念頭的皇子,才是隱藏最深的大智慧!

01 江南募捐的政治試探

“越俎代庖”私自清查戶部賬底的皇四子胤禛,當時只是“太子黨”的堅定成員,他對戶部的清查理由,按照劇中的說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皇阿瑪讓兒臣平日裡留心政事”,但為何胤禛就偏偏留心和太子胤礽站在對立面的皇八子該管的戶部事宜呢?真是“為了給太子提個醒”?還是為了給皇八子胤禩製造難堪,為太子胤礽除掉皇八子胤禩添磚加瓦?又或者是在康熙皇帝面前好好的表現一把,讓康熙皇帝注意到自己也會是皇位人選的不錯選擇?

很明顯,都不是!

那麼,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皇八子胤禩,這個在歷史上17歲便被康熙皇帝晉封為貝勒爵位,成為康熙皇帝眾多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一個,劇中他又被命令分管戶部,這個大清王朝的經濟命脈部門,足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對這個“賢王”的重視和恩寵程度。

"

導讀:作為貫穿《雍正王朝》全劇的第一主角,未成為雍正皇帝的皇四子胤禛,從私自清查戶部賬底開始,皇四子胤禛就已經開始謀劃自己的奪嫡計劃。江南募捐途中,他將久負盛名的鄔思道請到府中,名義上作為世子的師父,但其實就是找了一個奪嫡計劃的總顧問。

從劇中的演繹情節來看,對鄔思道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夠一步步獲得康熙皇帝的信任,最終走向皇位,全部得益於鄔思道的步步規劃、仔細安排,胤禛只需要聽之從之,便可。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臨終將大清皇位傳給皇四子胤禛以後,升級為雍正皇帝的胤禛立馬趕回潛邸,想要除掉這個知道自己太多奪嫡內幕和祕密的主要謀士,也能看出鄔思道在其奪嫡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這個對謀士看似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真的像看起來那樣弱嗎?

恰恰相反,他才是劇中最穩定、最深謀遠慮的大智慧。


《雍正王朝》之所以能夠久經不衰,很大程度上在於它帶給了人們太多演繹情節背後的思考和揣摩,劇中的每一角色,只有一遍一遍反覆琢磨以後,才會瞭解劇情演繹和人物設定的真實目的所在。不知道喜歡這部劇的朋友,最初階段和筆者有沒有一樣的疑惑,那就是繼位之前的皇四子胤禛和繼位以後的雍正皇帝,無論從權謀手段、政治智慧還是脾氣秉性上都有一個天翻地覆的轉變,有一個截然不同的突破。就好像這個皇位,一下讓雍正皇帝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依託、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麼,繼位之前、對自己的謀士言聽計從、對皇十三子胤祥依賴嚴重、對皇室兄弟無計可施、對太子胤礽無可奈何的皇四子胤禛,真的那麼弱、那麼不堪,需要鄔思道的大局把控、細節交代;需要皇十三子胤祥做出數次犧牲;需要康熙皇帝長達十幾年的周密安排,才能順利繼位,成為雍正皇帝嗎?

其實,並非如此!

這個在“九王奪嫡”事件的後期才正式露出奪嫡念頭的皇子,才是隱藏最深的大智慧!

01 江南募捐的政治試探

“越俎代庖”私自清查戶部賬底的皇四子胤禛,當時只是“太子黨”的堅定成員,他對戶部的清查理由,按照劇中的說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皇阿瑪讓兒臣平日裡留心政事”,但為何胤禛就偏偏留心和太子胤礽站在對立面的皇八子該管的戶部事宜呢?真是“為了給太子提個醒”?還是為了給皇八子胤禩製造難堪,為太子胤礽除掉皇八子胤禩添磚加瓦?又或者是在康熙皇帝面前好好的表現一把,讓康熙皇帝注意到自己也會是皇位人選的不錯選擇?

很明顯,都不是!

那麼,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皇八子胤禩,這個在歷史上17歲便被康熙皇帝晉封為貝勒爵位,成為康熙皇帝眾多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一個,劇中他又被命令分管戶部,這個大清王朝的經濟命脈部門,足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對這個“賢王”的重視和恩寵程度。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皇太子胤礽,這個在歷史上不到兩歲便被康熙皇帝冊封皇太子的唯一在世嫡子,擁有勢力異常強大的赫舍里氏外戚家族支撐,擁有康熙皇帝最為寵愛的皇后生母,擁有康熙皇帝幾乎全部對皇子的愛。最起碼在黃河大水的當時,胤礽的太子之位依然很穩固,如果沒有意外,他繼承皇位只是時間問題。

彼時的皇四子胤禛還未進入康熙皇帝的視線,更沒有進入皇位繼承人的備選隊伍中,他是著急,但還不能輕舉妄動,因為聖心難測,對於康熙皇帝這樣的“千古一帝”內心,更是難以琢磨。所以,他一直在尋找時機進行政治試探,他一直想要確定康熙皇帝在皇位傳承方面是不是除了皇太子胤扔,和備選人物皇八子胤禩外,再無其他打算!

那麼,什麼事情才能是一次性試探出兩位皇子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和打算呢?什麼事情才能讓康熙皇帝足夠重視到忽略皇位傳承?

國家穩定、皇權統治!

從胤禛突然清查戶部賬底就能看出,他對戶部的情況早已經瞭然於胸,他對於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之間的奪嫡之爭和對立局面早已經詳細掌握。一場罕見的大雨,一次黃河氾濫,終於讓胤禛找到了機會。

1、將國庫已經空空如也,再也無力進行賑濟災民、修繕河堤的事情於朝堂提出,一來可以直接打臉分管戶部的皇八子胤禩,更可以讓太子胤礽臉上掛不住。更重要的是,如果朝廷無力賑濟災民、修繕河堤,那麼災民就會像黃河之水,灌進紫禁城,淹沒大清王朝的皇權統治。這樣嚴重威脅社會穩定、皇權穩固的大事,康熙皇帝肯定會倍加重視。

"

導讀:作為貫穿《雍正王朝》全劇的第一主角,未成為雍正皇帝的皇四子胤禛,從私自清查戶部賬底開始,皇四子胤禛就已經開始謀劃自己的奪嫡計劃。江南募捐途中,他將久負盛名的鄔思道請到府中,名義上作為世子的師父,但其實就是找了一個奪嫡計劃的總顧問。

從劇中的演繹情節來看,對鄔思道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夠一步步獲得康熙皇帝的信任,最終走向皇位,全部得益於鄔思道的步步規劃、仔細安排,胤禛只需要聽之從之,便可。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臨終將大清皇位傳給皇四子胤禛以後,升級為雍正皇帝的胤禛立馬趕回潛邸,想要除掉這個知道自己太多奪嫡內幕和祕密的主要謀士,也能看出鄔思道在其奪嫡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這個對謀士看似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真的像看起來那樣弱嗎?

恰恰相反,他才是劇中最穩定、最深謀遠慮的大智慧。


《雍正王朝》之所以能夠久經不衰,很大程度上在於它帶給了人們太多演繹情節背後的思考和揣摩,劇中的每一角色,只有一遍一遍反覆琢磨以後,才會瞭解劇情演繹和人物設定的真實目的所在。不知道喜歡這部劇的朋友,最初階段和筆者有沒有一樣的疑惑,那就是繼位之前的皇四子胤禛和繼位以後的雍正皇帝,無論從權謀手段、政治智慧還是脾氣秉性上都有一個天翻地覆的轉變,有一個截然不同的突破。就好像這個皇位,一下讓雍正皇帝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依託、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麼,繼位之前、對自己的謀士言聽計從、對皇十三子胤祥依賴嚴重、對皇室兄弟無計可施、對太子胤礽無可奈何的皇四子胤禛,真的那麼弱、那麼不堪,需要鄔思道的大局把控、細節交代;需要皇十三子胤祥做出數次犧牲;需要康熙皇帝長達十幾年的周密安排,才能順利繼位,成為雍正皇帝嗎?

其實,並非如此!

這個在“九王奪嫡”事件的後期才正式露出奪嫡念頭的皇子,才是隱藏最深的大智慧!

01 江南募捐的政治試探

“越俎代庖”私自清查戶部賬底的皇四子胤禛,當時只是“太子黨”的堅定成員,他對戶部的清查理由,按照劇中的說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皇阿瑪讓兒臣平日裡留心政事”,但為何胤禛就偏偏留心和太子胤礽站在對立面的皇八子該管的戶部事宜呢?真是“為了給太子提個醒”?還是為了給皇八子胤禩製造難堪,為太子胤礽除掉皇八子胤禩添磚加瓦?又或者是在康熙皇帝面前好好的表現一把,讓康熙皇帝注意到自己也會是皇位人選的不錯選擇?

很明顯,都不是!

那麼,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皇八子胤禩,這個在歷史上17歲便被康熙皇帝晉封為貝勒爵位,成為康熙皇帝眾多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一個,劇中他又被命令分管戶部,這個大清王朝的經濟命脈部門,足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對這個“賢王”的重視和恩寵程度。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皇太子胤礽,這個在歷史上不到兩歲便被康熙皇帝冊封皇太子的唯一在世嫡子,擁有勢力異常強大的赫舍里氏外戚家族支撐,擁有康熙皇帝最為寵愛的皇后生母,擁有康熙皇帝幾乎全部對皇子的愛。最起碼在黃河大水的當時,胤礽的太子之位依然很穩固,如果沒有意外,他繼承皇位只是時間問題。

彼時的皇四子胤禛還未進入康熙皇帝的視線,更沒有進入皇位繼承人的備選隊伍中,他是著急,但還不能輕舉妄動,因為聖心難測,對於康熙皇帝這樣的“千古一帝”內心,更是難以琢磨。所以,他一直在尋找時機進行政治試探,他一直想要確定康熙皇帝在皇位傳承方面是不是除了皇太子胤扔,和備選人物皇八子胤禩外,再無其他打算!

那麼,什麼事情才能是一次性試探出兩位皇子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和打算呢?什麼事情才能讓康熙皇帝足夠重視到忽略皇位傳承?

國家穩定、皇權統治!

從胤禛突然清查戶部賬底就能看出,他對戶部的情況早已經瞭然於胸,他對於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之間的奪嫡之爭和對立局面早已經詳細掌握。一場罕見的大雨,一次黃河氾濫,終於讓胤禛找到了機會。

1、將國庫已經空空如也,再也無力進行賑濟災民、修繕河堤的事情於朝堂提出,一來可以直接打臉分管戶部的皇八子胤禩,更可以讓太子胤礽臉上掛不住。更重要的是,如果朝廷無力賑濟災民、修繕河堤,那麼災民就會像黃河之水,灌進紫禁城,淹沒大清王朝的皇權統治。這樣嚴重威脅社會穩定、皇權穩固的大事,康熙皇帝肯定會倍加重視。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胤禛從康熙皇帝得知國家沒錢時候的反應,就能得知他對兩位皇子的真實態度和看法。

如果康熙皇帝大怒之後,嚴懲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肯定會責令兩位皇子千方百計募捐籌款,讓朝廷渡過這次難關。也就說明,康熙皇帝會用“將功補過”的方式重塑兩位皇子在朝臣面前的形象,表明自己對兩位皇子的重視程度和麵對可以動搖國本的事件時,他依然堅定的信任和愛護兩位皇子的態度。

如果,康熙皇帝聞之大怒卻對兩位皇子沒有任何處罰的表示,更沒有在朝臣面前為兩位皇子開脫的意思,只是將戶部欠款詳加詢問以後,將黃河氾濫歸結到“人事不修”。那麼,這個“不修人事”的是誰?當然,就是指的皇八子胤禩和皇太子胤礽。

康熙皇帝的態度讓胤禛看到了自己加入奪嫡之爭還是有希望,有前途的!

2、將戶部賬底和盤托出以後,康熙皇帝肯定會命人擔任募捐賑濟銀兩的重擔,因為這才是康熙皇帝急需解決的大事,才是康熙皇帝真正擔心的大事。

那麼,是選擇朝臣前往唯一能夠募集鉅額銀兩的江南地區,還是命令皇子前往?就當時的政局和皇子們各自的強大勢力來看,康熙皇帝肯定明白朝臣斷然完不成如此困難的任務,只能用皇子,用皇家權力強行壓制江南地區的官紳富商,才能完成這樣的艱鉅任務。

那麼,胤禛從康熙皇帝的選擇上就能更深一步看出他對皇位傳承的態度和打算。

以康熙皇帝的英明,眾位皇子的勢力如何分佈,他肯定了如指掌。

江南地區乃系“八爺黨”財政支撐的主要根據地,戶部欠款又是該管阿哥皇八子胤禩的責任,按說將胤禩前往江南擔任募捐的差事再合適不過。但如果康熙皇帝這樣安排,無疑就會直接增加胤禩的政治資本,讓胤禩有了“將功補過”的機會,會進一步穩固胤禩在朝臣中間的地位,甚至會讓朝臣們直接認為這是康熙皇對胤禩抱有極大傳位希望的表現。

"

導讀:作為貫穿《雍正王朝》全劇的第一主角,未成為雍正皇帝的皇四子胤禛,從私自清查戶部賬底開始,皇四子胤禛就已經開始謀劃自己的奪嫡計劃。江南募捐途中,他將久負盛名的鄔思道請到府中,名義上作為世子的師父,但其實就是找了一個奪嫡計劃的總顧問。

從劇中的演繹情節來看,對鄔思道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夠一步步獲得康熙皇帝的信任,最終走向皇位,全部得益於鄔思道的步步規劃、仔細安排,胤禛只需要聽之從之,便可。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臨終將大清皇位傳給皇四子胤禛以後,升級為雍正皇帝的胤禛立馬趕回潛邸,想要除掉這個知道自己太多奪嫡內幕和祕密的主要謀士,也能看出鄔思道在其奪嫡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這個對謀士看似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真的像看起來那樣弱嗎?

恰恰相反,他才是劇中最穩定、最深謀遠慮的大智慧。


《雍正王朝》之所以能夠久經不衰,很大程度上在於它帶給了人們太多演繹情節背後的思考和揣摩,劇中的每一角色,只有一遍一遍反覆琢磨以後,才會瞭解劇情演繹和人物設定的真實目的所在。不知道喜歡這部劇的朋友,最初階段和筆者有沒有一樣的疑惑,那就是繼位之前的皇四子胤禛和繼位以後的雍正皇帝,無論從權謀手段、政治智慧還是脾氣秉性上都有一個天翻地覆的轉變,有一個截然不同的突破。就好像這個皇位,一下讓雍正皇帝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依託、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麼,繼位之前、對自己的謀士言聽計從、對皇十三子胤祥依賴嚴重、對皇室兄弟無計可施、對太子胤礽無可奈何的皇四子胤禛,真的那麼弱、那麼不堪,需要鄔思道的大局把控、細節交代;需要皇十三子胤祥做出數次犧牲;需要康熙皇帝長達十幾年的周密安排,才能順利繼位,成為雍正皇帝嗎?

其實,並非如此!

這個在“九王奪嫡”事件的後期才正式露出奪嫡念頭的皇子,才是隱藏最深的大智慧!

01 江南募捐的政治試探

“越俎代庖”私自清查戶部賬底的皇四子胤禛,當時只是“太子黨”的堅定成員,他對戶部的清查理由,按照劇中的說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皇阿瑪讓兒臣平日裡留心政事”,但為何胤禛就偏偏留心和太子胤礽站在對立面的皇八子該管的戶部事宜呢?真是“為了給太子提個醒”?還是為了給皇八子胤禩製造難堪,為太子胤礽除掉皇八子胤禩添磚加瓦?又或者是在康熙皇帝面前好好的表現一把,讓康熙皇帝注意到自己也會是皇位人選的不錯選擇?

很明顯,都不是!

那麼,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皇八子胤禩,這個在歷史上17歲便被康熙皇帝晉封為貝勒爵位,成為康熙皇帝眾多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一個,劇中他又被命令分管戶部,這個大清王朝的經濟命脈部門,足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對這個“賢王”的重視和恩寵程度。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皇太子胤礽,這個在歷史上不到兩歲便被康熙皇帝冊封皇太子的唯一在世嫡子,擁有勢力異常強大的赫舍里氏外戚家族支撐,擁有康熙皇帝最為寵愛的皇后生母,擁有康熙皇帝幾乎全部對皇子的愛。最起碼在黃河大水的當時,胤礽的太子之位依然很穩固,如果沒有意外,他繼承皇位只是時間問題。

彼時的皇四子胤禛還未進入康熙皇帝的視線,更沒有進入皇位繼承人的備選隊伍中,他是著急,但還不能輕舉妄動,因為聖心難測,對於康熙皇帝這樣的“千古一帝”內心,更是難以琢磨。所以,他一直在尋找時機進行政治試探,他一直想要確定康熙皇帝在皇位傳承方面是不是除了皇太子胤扔,和備選人物皇八子胤禩外,再無其他打算!

那麼,什麼事情才能是一次性試探出兩位皇子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和打算呢?什麼事情才能讓康熙皇帝足夠重視到忽略皇位傳承?

國家穩定、皇權統治!

從胤禛突然清查戶部賬底就能看出,他對戶部的情況早已經瞭然於胸,他對於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之間的奪嫡之爭和對立局面早已經詳細掌握。一場罕見的大雨,一次黃河氾濫,終於讓胤禛找到了機會。

1、將國庫已經空空如也,再也無力進行賑濟災民、修繕河堤的事情於朝堂提出,一來可以直接打臉分管戶部的皇八子胤禩,更可以讓太子胤礽臉上掛不住。更重要的是,如果朝廷無力賑濟災民、修繕河堤,那麼災民就會像黃河之水,灌進紫禁城,淹沒大清王朝的皇權統治。這樣嚴重威脅社會穩定、皇權穩固的大事,康熙皇帝肯定會倍加重視。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胤禛從康熙皇帝得知國家沒錢時候的反應,就能得知他對兩位皇子的真實態度和看法。

如果康熙皇帝大怒之後,嚴懲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肯定會責令兩位皇子千方百計募捐籌款,讓朝廷渡過這次難關。也就說明,康熙皇帝會用“將功補過”的方式重塑兩位皇子在朝臣面前的形象,表明自己對兩位皇子的重視程度和麵對可以動搖國本的事件時,他依然堅定的信任和愛護兩位皇子的態度。

如果,康熙皇帝聞之大怒卻對兩位皇子沒有任何處罰的表示,更沒有在朝臣面前為兩位皇子開脫的意思,只是將戶部欠款詳加詢問以後,將黃河氾濫歸結到“人事不修”。那麼,這個“不修人事”的是誰?當然,就是指的皇八子胤禩和皇太子胤礽。

康熙皇帝的態度讓胤禛看到了自己加入奪嫡之爭還是有希望,有前途的!

2、將戶部賬底和盤托出以後,康熙皇帝肯定會命人擔任募捐賑濟銀兩的重擔,因為這才是康熙皇帝急需解決的大事,才是康熙皇帝真正擔心的大事。

那麼,是選擇朝臣前往唯一能夠募集鉅額銀兩的江南地區,還是命令皇子前往?就當時的政局和皇子們各自的強大勢力來看,康熙皇帝肯定明白朝臣斷然完不成如此困難的任務,只能用皇子,用皇家權力強行壓制江南地區的官紳富商,才能完成這樣的艱鉅任務。

那麼,胤禛從康熙皇帝的選擇上就能更深一步看出他對皇位傳承的態度和打算。

以康熙皇帝的英明,眾位皇子的勢力如何分佈,他肯定了如指掌。

江南地區乃系“八爺黨”財政支撐的主要根據地,戶部欠款又是該管阿哥皇八子胤禩的責任,按說將胤禩前往江南擔任募捐的差事再合適不過。但如果康熙皇帝這樣安排,無疑就會直接增加胤禩的政治資本,讓胤禩有了“將功補過”的機會,會進一步穩固胤禩在朝臣中間的地位,甚至會讓朝臣們直接認為這是康熙皇對胤禩抱有極大傳位希望的表現。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麼,如果康熙皇帝命令犯下“越俎代庖”罪行的胤禛擔任這個差事,說明康熙皇帝不在乎胤禛如果募捐成功,會讓“太子黨”的政治勢力進一步壯大,就能證明康熙皇帝不再將胤禛視為“太子黨”的成員,而是一個可以單獨看待、鄭重考慮的奪嫡單位。

康熙皇帝對這一事件的具體態度、任命胤禛帶領胤祥前往江南募捐的具體做法,讓胤禛徹底明確了康熙皇帝對於皇位傳承的態度。那就是,康熙皇帝對於皇子們依然在觀望、依然在考察,自己是可以進入奪嫡之爭中,可以成為康熙皇帝皇位傳承考察對象的。

所以,就是從這個時候,就是胤禛被康熙皇帝命令前往江南募捐的時候,胤禛正式進入了奪嫡之爭。

注意,這個時候,鄔思道這個胤禛的智囊還沒有出現!!!

江南募捐中,胤禛幾乎得罪了所有的江南官紳、富商,但卻換回了一個“孤臣”——田文鏡,換回了江南地區民眾的極高評價。從康熙皇帝對民間流傳歌謠的刻意強調能夠看出康熙皇帝對於胤禛在江南地區的具體表現有多麼的滿意。

面對江南地區官員彈劾胤禛在江南募捐中採用非“王道”手段的行為,康熙皇帝召集上書房三位大臣、太子胤礽共同商討。

"

導讀:作為貫穿《雍正王朝》全劇的第一主角,未成為雍正皇帝的皇四子胤禛,從私自清查戶部賬底開始,皇四子胤禛就已經開始謀劃自己的奪嫡計劃。江南募捐途中,他將久負盛名的鄔思道請到府中,名義上作為世子的師父,但其實就是找了一個奪嫡計劃的總顧問。

從劇中的演繹情節來看,對鄔思道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夠一步步獲得康熙皇帝的信任,最終走向皇位,全部得益於鄔思道的步步規劃、仔細安排,胤禛只需要聽之從之,便可。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臨終將大清皇位傳給皇四子胤禛以後,升級為雍正皇帝的胤禛立馬趕回潛邸,想要除掉這個知道自己太多奪嫡內幕和祕密的主要謀士,也能看出鄔思道在其奪嫡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這個對謀士看似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真的像看起來那樣弱嗎?

恰恰相反,他才是劇中最穩定、最深謀遠慮的大智慧。


《雍正王朝》之所以能夠久經不衰,很大程度上在於它帶給了人們太多演繹情節背後的思考和揣摩,劇中的每一角色,只有一遍一遍反覆琢磨以後,才會瞭解劇情演繹和人物設定的真實目的所在。不知道喜歡這部劇的朋友,最初階段和筆者有沒有一樣的疑惑,那就是繼位之前的皇四子胤禛和繼位以後的雍正皇帝,無論從權謀手段、政治智慧還是脾氣秉性上都有一個天翻地覆的轉變,有一個截然不同的突破。就好像這個皇位,一下讓雍正皇帝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依託、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麼,繼位之前、對自己的謀士言聽計從、對皇十三子胤祥依賴嚴重、對皇室兄弟無計可施、對太子胤礽無可奈何的皇四子胤禛,真的那麼弱、那麼不堪,需要鄔思道的大局把控、細節交代;需要皇十三子胤祥做出數次犧牲;需要康熙皇帝長達十幾年的周密安排,才能順利繼位,成為雍正皇帝嗎?

其實,並非如此!

這個在“九王奪嫡”事件的後期才正式露出奪嫡念頭的皇子,才是隱藏最深的大智慧!

01 江南募捐的政治試探

“越俎代庖”私自清查戶部賬底的皇四子胤禛,當時只是“太子黨”的堅定成員,他對戶部的清查理由,按照劇中的說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皇阿瑪讓兒臣平日裡留心政事”,但為何胤禛就偏偏留心和太子胤礽站在對立面的皇八子該管的戶部事宜呢?真是“為了給太子提個醒”?還是為了給皇八子胤禩製造難堪,為太子胤礽除掉皇八子胤禩添磚加瓦?又或者是在康熙皇帝面前好好的表現一把,讓康熙皇帝注意到自己也會是皇位人選的不錯選擇?

很明顯,都不是!

那麼,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皇八子胤禩,這個在歷史上17歲便被康熙皇帝晉封為貝勒爵位,成為康熙皇帝眾多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一個,劇中他又被命令分管戶部,這個大清王朝的經濟命脈部門,足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對這個“賢王”的重視和恩寵程度。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皇太子胤礽,這個在歷史上不到兩歲便被康熙皇帝冊封皇太子的唯一在世嫡子,擁有勢力異常強大的赫舍里氏外戚家族支撐,擁有康熙皇帝最為寵愛的皇后生母,擁有康熙皇帝幾乎全部對皇子的愛。最起碼在黃河大水的當時,胤礽的太子之位依然很穩固,如果沒有意外,他繼承皇位只是時間問題。

彼時的皇四子胤禛還未進入康熙皇帝的視線,更沒有進入皇位繼承人的備選隊伍中,他是著急,但還不能輕舉妄動,因為聖心難測,對於康熙皇帝這樣的“千古一帝”內心,更是難以琢磨。所以,他一直在尋找時機進行政治試探,他一直想要確定康熙皇帝在皇位傳承方面是不是除了皇太子胤扔,和備選人物皇八子胤禩外,再無其他打算!

那麼,什麼事情才能是一次性試探出兩位皇子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和打算呢?什麼事情才能讓康熙皇帝足夠重視到忽略皇位傳承?

國家穩定、皇權統治!

從胤禛突然清查戶部賬底就能看出,他對戶部的情況早已經瞭然於胸,他對於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之間的奪嫡之爭和對立局面早已經詳細掌握。一場罕見的大雨,一次黃河氾濫,終於讓胤禛找到了機會。

1、將國庫已經空空如也,再也無力進行賑濟災民、修繕河堤的事情於朝堂提出,一來可以直接打臉分管戶部的皇八子胤禩,更可以讓太子胤礽臉上掛不住。更重要的是,如果朝廷無力賑濟災民、修繕河堤,那麼災民就會像黃河之水,灌進紫禁城,淹沒大清王朝的皇權統治。這樣嚴重威脅社會穩定、皇權穩固的大事,康熙皇帝肯定會倍加重視。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胤禛從康熙皇帝得知國家沒錢時候的反應,就能得知他對兩位皇子的真實態度和看法。

如果康熙皇帝大怒之後,嚴懲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肯定會責令兩位皇子千方百計募捐籌款,讓朝廷渡過這次難關。也就說明,康熙皇帝會用“將功補過”的方式重塑兩位皇子在朝臣面前的形象,表明自己對兩位皇子的重視程度和麵對可以動搖國本的事件時,他依然堅定的信任和愛護兩位皇子的態度。

如果,康熙皇帝聞之大怒卻對兩位皇子沒有任何處罰的表示,更沒有在朝臣面前為兩位皇子開脫的意思,只是將戶部欠款詳加詢問以後,將黃河氾濫歸結到“人事不修”。那麼,這個“不修人事”的是誰?當然,就是指的皇八子胤禩和皇太子胤礽。

康熙皇帝的態度讓胤禛看到了自己加入奪嫡之爭還是有希望,有前途的!

2、將戶部賬底和盤托出以後,康熙皇帝肯定會命人擔任募捐賑濟銀兩的重擔,因為這才是康熙皇帝急需解決的大事,才是康熙皇帝真正擔心的大事。

那麼,是選擇朝臣前往唯一能夠募集鉅額銀兩的江南地區,還是命令皇子前往?就當時的政局和皇子們各自的強大勢力來看,康熙皇帝肯定明白朝臣斷然完不成如此困難的任務,只能用皇子,用皇家權力強行壓制江南地區的官紳富商,才能完成這樣的艱鉅任務。

那麼,胤禛從康熙皇帝的選擇上就能更深一步看出他對皇位傳承的態度和打算。

以康熙皇帝的英明,眾位皇子的勢力如何分佈,他肯定了如指掌。

江南地區乃系“八爺黨”財政支撐的主要根據地,戶部欠款又是該管阿哥皇八子胤禩的責任,按說將胤禩前往江南擔任募捐的差事再合適不過。但如果康熙皇帝這樣安排,無疑就會直接增加胤禩的政治資本,讓胤禩有了“將功補過”的機會,會進一步穩固胤禩在朝臣中間的地位,甚至會讓朝臣們直接認為這是康熙皇對胤禩抱有極大傳位希望的表現。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麼,如果康熙皇帝命令犯下“越俎代庖”罪行的胤禛擔任這個差事,說明康熙皇帝不在乎胤禛如果募捐成功,會讓“太子黨”的政治勢力進一步壯大,就能證明康熙皇帝不再將胤禛視為“太子黨”的成員,而是一個可以單獨看待、鄭重考慮的奪嫡單位。

康熙皇帝對這一事件的具體態度、任命胤禛帶領胤祥前往江南募捐的具體做法,讓胤禛徹底明確了康熙皇帝對於皇位傳承的態度。那就是,康熙皇帝對於皇子們依然在觀望、依然在考察,自己是可以進入奪嫡之爭中,可以成為康熙皇帝皇位傳承考察對象的。

所以,就是從這個時候,就是胤禛被康熙皇帝命令前往江南募捐的時候,胤禛正式進入了奪嫡之爭。

注意,這個時候,鄔思道這個胤禛的智囊還沒有出現!!!

江南募捐中,胤禛幾乎得罪了所有的江南官紳、富商,但卻換回了一個“孤臣”——田文鏡,換回了江南地區民眾的極高評價。從康熙皇帝對民間流傳歌謠的刻意強調能夠看出康熙皇帝對於胤禛在江南地區的具體表現有多麼的滿意。

面對江南地區官員彈劾胤禛在江南募捐中採用非“王道”手段的行為,康熙皇帝召集上書房三位大臣、太子胤礽共同商討。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詢問太子胤礽對此事的看法時,太子胤礽說道:

“兒臣以為四弟的才具是有的,辦事也肯盡心盡力,這次籌到了款也購到了糧,也算是解了朝廷的一次燃眉之急。但皇阿瑪經常開導兒臣們要以德為本、以仁導行,激烈激詐的手段並非立身之本、治國之道。要說在這方面,四弟是欠缺了點!”

不可否認,太子胤礽也不是毫無政治智慧,他的這兩句話有三層意思:

1、皇四子胤禛是“太子黨”成員,他不能一味為胤禛說話,這不免會有維護自己黨羽勢力的嫌疑。

2、太子胤礽從康熙皇帝的語氣中聽出了他對胤禛江南行動的絕對肯定,這絕對是對其太子之位的潛在威脅,所以他要打壓、要壓制胤禛在康熙皇帝心中地位逐漸上升的勢頭。

3、他對胤禛的“先贊後貶”,更是對上書房三位大臣說的。“康熙皇帝雖然口頭上認可了胤禛的巨大成績,但我才是太子,才是康熙皇帝親自認定的皇位繼承人,我並不認可胤禛的做法。所以,你們別慌著就康熙皇帝的態度而選擇站位,選擇站在胤禛身後,為其站臺。”

但是,康熙皇帝接下來的表現和迴應,卻瞬間將胤礽的政治智慧秒成了渣,再一次表示出對於胤禛成績的巨大肯定。

“那個天津桂順齋進上來的沙琪瑪,用的是真狗奶子加蜂蜜,和御膳房做的不一樣,味道不錯。這老四、老十三,家裡都怎麼樣了?他們奔波在外,你這當兄長的,該多關心著點才是啊!”

啥意思?

1、真狗奶子才是最接地氣的美食,才是我最喜歡的味道,才是最容易讓人接受的食物;御膳房的東西,做的再好,也有著功利和政治目的在內,並不是我真正希望的!

很明顯,真狗奶子這種接地氣、貼近百姓的美食代表的就是被基層百姓廣泛認可的皇四子胤禛;高高在上、不知民間味道的御膳房沙琪瑪代表的就是太子胤礽,這種不知民間疾苦、不懂民間味道的“深宮皇子”絕對不是康熙皇帝屬意的皇位繼承人。

"

導讀:作為貫穿《雍正王朝》全劇的第一主角,未成為雍正皇帝的皇四子胤禛,從私自清查戶部賬底開始,皇四子胤禛就已經開始謀劃自己的奪嫡計劃。江南募捐途中,他將久負盛名的鄔思道請到府中,名義上作為世子的師父,但其實就是找了一個奪嫡計劃的總顧問。

從劇中的演繹情節來看,對鄔思道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夠一步步獲得康熙皇帝的信任,最終走向皇位,全部得益於鄔思道的步步規劃、仔細安排,胤禛只需要聽之從之,便可。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臨終將大清皇位傳給皇四子胤禛以後,升級為雍正皇帝的胤禛立馬趕回潛邸,想要除掉這個知道自己太多奪嫡內幕和祕密的主要謀士,也能看出鄔思道在其奪嫡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這個對謀士看似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真的像看起來那樣弱嗎?

恰恰相反,他才是劇中最穩定、最深謀遠慮的大智慧。


《雍正王朝》之所以能夠久經不衰,很大程度上在於它帶給了人們太多演繹情節背後的思考和揣摩,劇中的每一角色,只有一遍一遍反覆琢磨以後,才會瞭解劇情演繹和人物設定的真實目的所在。不知道喜歡這部劇的朋友,最初階段和筆者有沒有一樣的疑惑,那就是繼位之前的皇四子胤禛和繼位以後的雍正皇帝,無論從權謀手段、政治智慧還是脾氣秉性上都有一個天翻地覆的轉變,有一個截然不同的突破。就好像這個皇位,一下讓雍正皇帝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依託、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麼,繼位之前、對自己的謀士言聽計從、對皇十三子胤祥依賴嚴重、對皇室兄弟無計可施、對太子胤礽無可奈何的皇四子胤禛,真的那麼弱、那麼不堪,需要鄔思道的大局把控、細節交代;需要皇十三子胤祥做出數次犧牲;需要康熙皇帝長達十幾年的周密安排,才能順利繼位,成為雍正皇帝嗎?

其實,並非如此!

這個在“九王奪嫡”事件的後期才正式露出奪嫡念頭的皇子,才是隱藏最深的大智慧!

01 江南募捐的政治試探

“越俎代庖”私自清查戶部賬底的皇四子胤禛,當時只是“太子黨”的堅定成員,他對戶部的清查理由,按照劇中的說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皇阿瑪讓兒臣平日裡留心政事”,但為何胤禛就偏偏留心和太子胤礽站在對立面的皇八子該管的戶部事宜呢?真是“為了給太子提個醒”?還是為了給皇八子胤禩製造難堪,為太子胤礽除掉皇八子胤禩添磚加瓦?又或者是在康熙皇帝面前好好的表現一把,讓康熙皇帝注意到自己也會是皇位人選的不錯選擇?

很明顯,都不是!

那麼,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皇八子胤禩,這個在歷史上17歲便被康熙皇帝晉封為貝勒爵位,成為康熙皇帝眾多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一個,劇中他又被命令分管戶部,這個大清王朝的經濟命脈部門,足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對這個“賢王”的重視和恩寵程度。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皇太子胤礽,這個在歷史上不到兩歲便被康熙皇帝冊封皇太子的唯一在世嫡子,擁有勢力異常強大的赫舍里氏外戚家族支撐,擁有康熙皇帝最為寵愛的皇后生母,擁有康熙皇帝幾乎全部對皇子的愛。最起碼在黃河大水的當時,胤礽的太子之位依然很穩固,如果沒有意外,他繼承皇位只是時間問題。

彼時的皇四子胤禛還未進入康熙皇帝的視線,更沒有進入皇位繼承人的備選隊伍中,他是著急,但還不能輕舉妄動,因為聖心難測,對於康熙皇帝這樣的“千古一帝”內心,更是難以琢磨。所以,他一直在尋找時機進行政治試探,他一直想要確定康熙皇帝在皇位傳承方面是不是除了皇太子胤扔,和備選人物皇八子胤禩外,再無其他打算!

那麼,什麼事情才能是一次性試探出兩位皇子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和打算呢?什麼事情才能讓康熙皇帝足夠重視到忽略皇位傳承?

國家穩定、皇權統治!

從胤禛突然清查戶部賬底就能看出,他對戶部的情況早已經瞭然於胸,他對於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之間的奪嫡之爭和對立局面早已經詳細掌握。一場罕見的大雨,一次黃河氾濫,終於讓胤禛找到了機會。

1、將國庫已經空空如也,再也無力進行賑濟災民、修繕河堤的事情於朝堂提出,一來可以直接打臉分管戶部的皇八子胤禩,更可以讓太子胤礽臉上掛不住。更重要的是,如果朝廷無力賑濟災民、修繕河堤,那麼災民就會像黃河之水,灌進紫禁城,淹沒大清王朝的皇權統治。這樣嚴重威脅社會穩定、皇權穩固的大事,康熙皇帝肯定會倍加重視。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胤禛從康熙皇帝得知國家沒錢時候的反應,就能得知他對兩位皇子的真實態度和看法。

如果康熙皇帝大怒之後,嚴懲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肯定會責令兩位皇子千方百計募捐籌款,讓朝廷渡過這次難關。也就說明,康熙皇帝會用“將功補過”的方式重塑兩位皇子在朝臣面前的形象,表明自己對兩位皇子的重視程度和麵對可以動搖國本的事件時,他依然堅定的信任和愛護兩位皇子的態度。

如果,康熙皇帝聞之大怒卻對兩位皇子沒有任何處罰的表示,更沒有在朝臣面前為兩位皇子開脫的意思,只是將戶部欠款詳加詢問以後,將黃河氾濫歸結到“人事不修”。那麼,這個“不修人事”的是誰?當然,就是指的皇八子胤禩和皇太子胤礽。

康熙皇帝的態度讓胤禛看到了自己加入奪嫡之爭還是有希望,有前途的!

2、將戶部賬底和盤托出以後,康熙皇帝肯定會命人擔任募捐賑濟銀兩的重擔,因為這才是康熙皇帝急需解決的大事,才是康熙皇帝真正擔心的大事。

那麼,是選擇朝臣前往唯一能夠募集鉅額銀兩的江南地區,還是命令皇子前往?就當時的政局和皇子們各自的強大勢力來看,康熙皇帝肯定明白朝臣斷然完不成如此困難的任務,只能用皇子,用皇家權力強行壓制江南地區的官紳富商,才能完成這樣的艱鉅任務。

那麼,胤禛從康熙皇帝的選擇上就能更深一步看出他對皇位傳承的態度和打算。

以康熙皇帝的英明,眾位皇子的勢力如何分佈,他肯定了如指掌。

江南地區乃系“八爺黨”財政支撐的主要根據地,戶部欠款又是該管阿哥皇八子胤禩的責任,按說將胤禩前往江南擔任募捐的差事再合適不過。但如果康熙皇帝這樣安排,無疑就會直接增加胤禩的政治資本,讓胤禩有了“將功補過”的機會,會進一步穩固胤禩在朝臣中間的地位,甚至會讓朝臣們直接認為這是康熙皇對胤禩抱有極大傳位希望的表現。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麼,如果康熙皇帝命令犯下“越俎代庖”罪行的胤禛擔任這個差事,說明康熙皇帝不在乎胤禛如果募捐成功,會讓“太子黨”的政治勢力進一步壯大,就能證明康熙皇帝不再將胤禛視為“太子黨”的成員,而是一個可以單獨看待、鄭重考慮的奪嫡單位。

康熙皇帝對這一事件的具體態度、任命胤禛帶領胤祥前往江南募捐的具體做法,讓胤禛徹底明確了康熙皇帝對於皇位傳承的態度。那就是,康熙皇帝對於皇子們依然在觀望、依然在考察,自己是可以進入奪嫡之爭中,可以成為康熙皇帝皇位傳承考察對象的。

所以,就是從這個時候,就是胤禛被康熙皇帝命令前往江南募捐的時候,胤禛正式進入了奪嫡之爭。

注意,這個時候,鄔思道這個胤禛的智囊還沒有出現!!!

江南募捐中,胤禛幾乎得罪了所有的江南官紳、富商,但卻換回了一個“孤臣”——田文鏡,換回了江南地區民眾的極高評價。從康熙皇帝對民間流傳歌謠的刻意強調能夠看出康熙皇帝對於胤禛在江南地區的具體表現有多麼的滿意。

面對江南地區官員彈劾胤禛在江南募捐中採用非“王道”手段的行為,康熙皇帝召集上書房三位大臣、太子胤礽共同商討。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詢問太子胤礽對此事的看法時,太子胤礽說道:

“兒臣以為四弟的才具是有的,辦事也肯盡心盡力,這次籌到了款也購到了糧,也算是解了朝廷的一次燃眉之急。但皇阿瑪經常開導兒臣們要以德為本、以仁導行,激烈激詐的手段並非立身之本、治國之道。要說在這方面,四弟是欠缺了點!”

不可否認,太子胤礽也不是毫無政治智慧,他的這兩句話有三層意思:

1、皇四子胤禛是“太子黨”成員,他不能一味為胤禛說話,這不免會有維護自己黨羽勢力的嫌疑。

2、太子胤礽從康熙皇帝的語氣中聽出了他對胤禛江南行動的絕對肯定,這絕對是對其太子之位的潛在威脅,所以他要打壓、要壓制胤禛在康熙皇帝心中地位逐漸上升的勢頭。

3、他對胤禛的“先贊後貶”,更是對上書房三位大臣說的。“康熙皇帝雖然口頭上認可了胤禛的巨大成績,但我才是太子,才是康熙皇帝親自認定的皇位繼承人,我並不認可胤禛的做法。所以,你們別慌著就康熙皇帝的態度而選擇站位,選擇站在胤禛身後,為其站臺。”

但是,康熙皇帝接下來的表現和迴應,卻瞬間將胤礽的政治智慧秒成了渣,再一次表示出對於胤禛成績的巨大肯定。

“那個天津桂順齋進上來的沙琪瑪,用的是真狗奶子加蜂蜜,和御膳房做的不一樣,味道不錯。這老四、老十三,家裡都怎麼樣了?他們奔波在外,你這當兄長的,該多關心著點才是啊!”

啥意思?

1、真狗奶子才是最接地氣的美食,才是我最喜歡的味道,才是最容易讓人接受的食物;御膳房的東西,做的再好,也有著功利和政治目的在內,並不是我真正希望的!

很明顯,真狗奶子這種接地氣、貼近百姓的美食代表的就是被基層百姓廣泛認可的皇四子胤禛;高高在上、不知民間味道的御膳房沙琪瑪代表的就是太子胤礽,這種不知民間疾苦、不懂民間味道的“深宮皇子”絕對不是康熙皇帝屬意的皇位繼承人。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2、第二句話,康熙皇帝也是說給三位上書房大臣說的。胤礽將“以德為本、以仁導行”當成壓制胤禛的罪行,而作為太子、作為兄長、作為“太子黨”的首腦,竟然連自己黨羽成員的後顧之憂都沒有顧及、都無法妥善處理,“仁德”何在?還夠資格當上皇帝,治理好一個國家,還能讓人心悅誠服的跟隨並堅定支持嗎?

胤禛對康熙皇帝的政治試探,收到了完美的效果!

02 追比國庫欠款時,政治智慧的集中爆發

因為江南募捐的完美表現,康熙皇帝將胤禛晉封為郡王爵位,成為康熙皇帝眾位皇子中除太子胤礽之外,首位晉封王爵的皇子。

但江南募捐對於清朝統治階層而言,畢竟是一件並不太光彩的事,更不是一件可以形成定製的制度,所以追繳國庫欠款,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才是硬道理。

同時,康熙皇帝將胤禛晉封為郡王爵位的做法,很明顯引起了其他皇子的嫉妒和不平,為了安撫皇子們的心理反應,康熙皇帝也必須拿出一個“因功晉封”的態度。

如果說,江南募捐是胤禛對康熙皇帝對皇位傳承態度的試探,那麼領取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則是胤禛政治智慧的集中爆發。

注意,這個時候的鄔思道已經被胤禛當成智囊使用,鄔思道對於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向國庫欠款的王公朝臣主要分為四類:

1、不得已而借之,這類人很多,主要因為俸祿不夠養家餬口而被迫借款;

2、不安分而借之,這類人不多,但確實不好對付的一類人,他們有資歷、有功勞、講闊氣、講排場的大官功臣,都是自幼跟隨皇帝鞍前馬後熬出來的心腹重臣。

3、貪得無厭、唯利是圖的可惡之人,佔便宜、耍賴皮的在京堂官等

4、宗室王公或者皇室兄弟

他力勸胤禛接下差事的原因在於讓胤禛成為願意為康熙皇帝分憂的唯一皇子。但胤禛就鄔思道的建議並沒有給予明確答覆,反倒是用一個看不出意思的“哈欠”予以打發。

"

導讀:作為貫穿《雍正王朝》全劇的第一主角,未成為雍正皇帝的皇四子胤禛,從私自清查戶部賬底開始,皇四子胤禛就已經開始謀劃自己的奪嫡計劃。江南募捐途中,他將久負盛名的鄔思道請到府中,名義上作為世子的師父,但其實就是找了一個奪嫡計劃的總顧問。

從劇中的演繹情節來看,對鄔思道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夠一步步獲得康熙皇帝的信任,最終走向皇位,全部得益於鄔思道的步步規劃、仔細安排,胤禛只需要聽之從之,便可。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臨終將大清皇位傳給皇四子胤禛以後,升級為雍正皇帝的胤禛立馬趕回潛邸,想要除掉這個知道自己太多奪嫡內幕和祕密的主要謀士,也能看出鄔思道在其奪嫡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這個對謀士看似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真的像看起來那樣弱嗎?

恰恰相反,他才是劇中最穩定、最深謀遠慮的大智慧。


《雍正王朝》之所以能夠久經不衰,很大程度上在於它帶給了人們太多演繹情節背後的思考和揣摩,劇中的每一角色,只有一遍一遍反覆琢磨以後,才會瞭解劇情演繹和人物設定的真實目的所在。不知道喜歡這部劇的朋友,最初階段和筆者有沒有一樣的疑惑,那就是繼位之前的皇四子胤禛和繼位以後的雍正皇帝,無論從權謀手段、政治智慧還是脾氣秉性上都有一個天翻地覆的轉變,有一個截然不同的突破。就好像這個皇位,一下讓雍正皇帝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依託、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麼,繼位之前、對自己的謀士言聽計從、對皇十三子胤祥依賴嚴重、對皇室兄弟無計可施、對太子胤礽無可奈何的皇四子胤禛,真的那麼弱、那麼不堪,需要鄔思道的大局把控、細節交代;需要皇十三子胤祥做出數次犧牲;需要康熙皇帝長達十幾年的周密安排,才能順利繼位,成為雍正皇帝嗎?

其實,並非如此!

這個在“九王奪嫡”事件的後期才正式露出奪嫡念頭的皇子,才是隱藏最深的大智慧!

01 江南募捐的政治試探

“越俎代庖”私自清查戶部賬底的皇四子胤禛,當時只是“太子黨”的堅定成員,他對戶部的清查理由,按照劇中的說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皇阿瑪讓兒臣平日裡留心政事”,但為何胤禛就偏偏留心和太子胤礽站在對立面的皇八子該管的戶部事宜呢?真是“為了給太子提個醒”?還是為了給皇八子胤禩製造難堪,為太子胤礽除掉皇八子胤禩添磚加瓦?又或者是在康熙皇帝面前好好的表現一把,讓康熙皇帝注意到自己也會是皇位人選的不錯選擇?

很明顯,都不是!

那麼,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皇八子胤禩,這個在歷史上17歲便被康熙皇帝晉封為貝勒爵位,成為康熙皇帝眾多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一個,劇中他又被命令分管戶部,這個大清王朝的經濟命脈部門,足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對這個“賢王”的重視和恩寵程度。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皇太子胤礽,這個在歷史上不到兩歲便被康熙皇帝冊封皇太子的唯一在世嫡子,擁有勢力異常強大的赫舍里氏外戚家族支撐,擁有康熙皇帝最為寵愛的皇后生母,擁有康熙皇帝幾乎全部對皇子的愛。最起碼在黃河大水的當時,胤礽的太子之位依然很穩固,如果沒有意外,他繼承皇位只是時間問題。

彼時的皇四子胤禛還未進入康熙皇帝的視線,更沒有進入皇位繼承人的備選隊伍中,他是著急,但還不能輕舉妄動,因為聖心難測,對於康熙皇帝這樣的“千古一帝”內心,更是難以琢磨。所以,他一直在尋找時機進行政治試探,他一直想要確定康熙皇帝在皇位傳承方面是不是除了皇太子胤扔,和備選人物皇八子胤禩外,再無其他打算!

那麼,什麼事情才能是一次性試探出兩位皇子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和打算呢?什麼事情才能讓康熙皇帝足夠重視到忽略皇位傳承?

國家穩定、皇權統治!

從胤禛突然清查戶部賬底就能看出,他對戶部的情況早已經瞭然於胸,他對於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之間的奪嫡之爭和對立局面早已經詳細掌握。一場罕見的大雨,一次黃河氾濫,終於讓胤禛找到了機會。

1、將國庫已經空空如也,再也無力進行賑濟災民、修繕河堤的事情於朝堂提出,一來可以直接打臉分管戶部的皇八子胤禩,更可以讓太子胤礽臉上掛不住。更重要的是,如果朝廷無力賑濟災民、修繕河堤,那麼災民就會像黃河之水,灌進紫禁城,淹沒大清王朝的皇權統治。這樣嚴重威脅社會穩定、皇權穩固的大事,康熙皇帝肯定會倍加重視。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胤禛從康熙皇帝得知國家沒錢時候的反應,就能得知他對兩位皇子的真實態度和看法。

如果康熙皇帝大怒之後,嚴懲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肯定會責令兩位皇子千方百計募捐籌款,讓朝廷渡過這次難關。也就說明,康熙皇帝會用“將功補過”的方式重塑兩位皇子在朝臣面前的形象,表明自己對兩位皇子的重視程度和麵對可以動搖國本的事件時,他依然堅定的信任和愛護兩位皇子的態度。

如果,康熙皇帝聞之大怒卻對兩位皇子沒有任何處罰的表示,更沒有在朝臣面前為兩位皇子開脫的意思,只是將戶部欠款詳加詢問以後,將黃河氾濫歸結到“人事不修”。那麼,這個“不修人事”的是誰?當然,就是指的皇八子胤禩和皇太子胤礽。

康熙皇帝的態度讓胤禛看到了自己加入奪嫡之爭還是有希望,有前途的!

2、將戶部賬底和盤托出以後,康熙皇帝肯定會命人擔任募捐賑濟銀兩的重擔,因為這才是康熙皇帝急需解決的大事,才是康熙皇帝真正擔心的大事。

那麼,是選擇朝臣前往唯一能夠募集鉅額銀兩的江南地區,還是命令皇子前往?就當時的政局和皇子們各自的強大勢力來看,康熙皇帝肯定明白朝臣斷然完不成如此困難的任務,只能用皇子,用皇家權力強行壓制江南地區的官紳富商,才能完成這樣的艱鉅任務。

那麼,胤禛從康熙皇帝的選擇上就能更深一步看出他對皇位傳承的態度和打算。

以康熙皇帝的英明,眾位皇子的勢力如何分佈,他肯定了如指掌。

江南地區乃系“八爺黨”財政支撐的主要根據地,戶部欠款又是該管阿哥皇八子胤禩的責任,按說將胤禩前往江南擔任募捐的差事再合適不過。但如果康熙皇帝這樣安排,無疑就會直接增加胤禩的政治資本,讓胤禩有了“將功補過”的機會,會進一步穩固胤禩在朝臣中間的地位,甚至會讓朝臣們直接認為這是康熙皇對胤禩抱有極大傳位希望的表現。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麼,如果康熙皇帝命令犯下“越俎代庖”罪行的胤禛擔任這個差事,說明康熙皇帝不在乎胤禛如果募捐成功,會讓“太子黨”的政治勢力進一步壯大,就能證明康熙皇帝不再將胤禛視為“太子黨”的成員,而是一個可以單獨看待、鄭重考慮的奪嫡單位。

康熙皇帝對這一事件的具體態度、任命胤禛帶領胤祥前往江南募捐的具體做法,讓胤禛徹底明確了康熙皇帝對於皇位傳承的態度。那就是,康熙皇帝對於皇子們依然在觀望、依然在考察,自己是可以進入奪嫡之爭中,可以成為康熙皇帝皇位傳承考察對象的。

所以,就是從這個時候,就是胤禛被康熙皇帝命令前往江南募捐的時候,胤禛正式進入了奪嫡之爭。

注意,這個時候,鄔思道這個胤禛的智囊還沒有出現!!!

江南募捐中,胤禛幾乎得罪了所有的江南官紳、富商,但卻換回了一個“孤臣”——田文鏡,換回了江南地區民眾的極高評價。從康熙皇帝對民間流傳歌謠的刻意強調能夠看出康熙皇帝對於胤禛在江南地區的具體表現有多麼的滿意。

面對江南地區官員彈劾胤禛在江南募捐中採用非“王道”手段的行為,康熙皇帝召集上書房三位大臣、太子胤礽共同商討。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詢問太子胤礽對此事的看法時,太子胤礽說道:

“兒臣以為四弟的才具是有的,辦事也肯盡心盡力,這次籌到了款也購到了糧,也算是解了朝廷的一次燃眉之急。但皇阿瑪經常開導兒臣們要以德為本、以仁導行,激烈激詐的手段並非立身之本、治國之道。要說在這方面,四弟是欠缺了點!”

不可否認,太子胤礽也不是毫無政治智慧,他的這兩句話有三層意思:

1、皇四子胤禛是“太子黨”成員,他不能一味為胤禛說話,這不免會有維護自己黨羽勢力的嫌疑。

2、太子胤礽從康熙皇帝的語氣中聽出了他對胤禛江南行動的絕對肯定,這絕對是對其太子之位的潛在威脅,所以他要打壓、要壓制胤禛在康熙皇帝心中地位逐漸上升的勢頭。

3、他對胤禛的“先贊後貶”,更是對上書房三位大臣說的。“康熙皇帝雖然口頭上認可了胤禛的巨大成績,但我才是太子,才是康熙皇帝親自認定的皇位繼承人,我並不認可胤禛的做法。所以,你們別慌著就康熙皇帝的態度而選擇站位,選擇站在胤禛身後,為其站臺。”

但是,康熙皇帝接下來的表現和迴應,卻瞬間將胤礽的政治智慧秒成了渣,再一次表示出對於胤禛成績的巨大肯定。

“那個天津桂順齋進上來的沙琪瑪,用的是真狗奶子加蜂蜜,和御膳房做的不一樣,味道不錯。這老四、老十三,家裡都怎麼樣了?他們奔波在外,你這當兄長的,該多關心著點才是啊!”

啥意思?

1、真狗奶子才是最接地氣的美食,才是我最喜歡的味道,才是最容易讓人接受的食物;御膳房的東西,做的再好,也有著功利和政治目的在內,並不是我真正希望的!

很明顯,真狗奶子這種接地氣、貼近百姓的美食代表的就是被基層百姓廣泛認可的皇四子胤禛;高高在上、不知民間味道的御膳房沙琪瑪代表的就是太子胤礽,這種不知民間疾苦、不懂民間味道的“深宮皇子”絕對不是康熙皇帝屬意的皇位繼承人。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2、第二句話,康熙皇帝也是說給三位上書房大臣說的。胤礽將“以德為本、以仁導行”當成壓制胤禛的罪行,而作為太子、作為兄長、作為“太子黨”的首腦,竟然連自己黨羽成員的後顧之憂都沒有顧及、都無法妥善處理,“仁德”何在?還夠資格當上皇帝,治理好一個國家,還能讓人心悅誠服的跟隨並堅定支持嗎?

胤禛對康熙皇帝的政治試探,收到了完美的效果!

02 追比國庫欠款時,政治智慧的集中爆發

因為江南募捐的完美表現,康熙皇帝將胤禛晉封為郡王爵位,成為康熙皇帝眾位皇子中除太子胤礽之外,首位晉封王爵的皇子。

但江南募捐對於清朝統治階層而言,畢竟是一件並不太光彩的事,更不是一件可以形成定製的制度,所以追繳國庫欠款,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才是硬道理。

同時,康熙皇帝將胤禛晉封為郡王爵位的做法,很明顯引起了其他皇子的嫉妒和不平,為了安撫皇子們的心理反應,康熙皇帝也必須拿出一個“因功晉封”的態度。

如果說,江南募捐是胤禛對康熙皇帝對皇位傳承態度的試探,那麼領取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則是胤禛政治智慧的集中爆發。

注意,這個時候的鄔思道已經被胤禛當成智囊使用,鄔思道對於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向國庫欠款的王公朝臣主要分為四類:

1、不得已而借之,這類人很多,主要因為俸祿不夠養家餬口而被迫借款;

2、不安分而借之,這類人不多,但確實不好對付的一類人,他們有資歷、有功勞、講闊氣、講排場的大官功臣,都是自幼跟隨皇帝鞍前馬後熬出來的心腹重臣。

3、貪得無厭、唯利是圖的可惡之人,佔便宜、耍賴皮的在京堂官等

4、宗室王公或者皇室兄弟

他力勸胤禛接下差事的原因在於讓胤禛成為願意為康熙皇帝分憂的唯一皇子。但胤禛就鄔思道的建議並沒有給予明確答覆,反倒是用一個看不出意思的“哈欠”予以打發。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但在第二天胤禛覲見康熙皇帝時,胤禛毅然提出奏請:

“兒臣願意辦理追比欠款的差事,只要對朝廷有利,對我大清江山社稷有利,兒臣大不了做一個孤臣就是了!”

胤禛為什麼對鄔思道的建議並不明確迴應,而在康熙皇帝面前卻聽從他的建議,接下這個會成為“孤臣”的差事呢?

1、鄔思道的名聲,胤禛只是聽說,但並沒有實踐證明,所以胤禛需要驗證了鄔思道的分析以後,再行定奪。在確定了鄔思道的分析正確以後,胤禛才毅然跨出關鍵一步。

2、鄔思道剛剛進入四爺府,胤禛對於其的忠心甚至他背後是不是還有真正的主子,並不清楚。所以,胤禛在其跟前必須隱藏自己的奪嫡之心,以防成為眾矢之的。

3、鄔思道作為康熙朝的獲罪之人,雖然名聲在外,但其畢竟是地位較低的奴才,胤禛不能從一開始就對其言聽計從,這對於將來壓制和使用鄔思道非常不利。

但這還只是胤禛對於鄔思道方面的政治智慧表現,只是集中爆發的一部分。胤禛在康熙皇帝面前的奏對才是其政治智慧的巔峰表現。

胤禛奏請讓“孤臣”田文鏡,協助自己幫同辦理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康熙皇帝會同意;但胤禛奏請康熙皇帝嘉獎皇十三子胤祥,並希望其協同辦差,康熙皇帝卻不同意的態度,胤禛會不知道?

"

導讀:作為貫穿《雍正王朝》全劇的第一主角,未成為雍正皇帝的皇四子胤禛,從私自清查戶部賬底開始,皇四子胤禛就已經開始謀劃自己的奪嫡計劃。江南募捐途中,他將久負盛名的鄔思道請到府中,名義上作為世子的師父,但其實就是找了一個奪嫡計劃的總顧問。

從劇中的演繹情節來看,對鄔思道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夠一步步獲得康熙皇帝的信任,最終走向皇位,全部得益於鄔思道的步步規劃、仔細安排,胤禛只需要聽之從之,便可。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臨終將大清皇位傳給皇四子胤禛以後,升級為雍正皇帝的胤禛立馬趕回潛邸,想要除掉這個知道自己太多奪嫡內幕和祕密的主要謀士,也能看出鄔思道在其奪嫡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這個對謀士看似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真的像看起來那樣弱嗎?

恰恰相反,他才是劇中最穩定、最深謀遠慮的大智慧。


《雍正王朝》之所以能夠久經不衰,很大程度上在於它帶給了人們太多演繹情節背後的思考和揣摩,劇中的每一角色,只有一遍一遍反覆琢磨以後,才會瞭解劇情演繹和人物設定的真實目的所在。不知道喜歡這部劇的朋友,最初階段和筆者有沒有一樣的疑惑,那就是繼位之前的皇四子胤禛和繼位以後的雍正皇帝,無論從權謀手段、政治智慧還是脾氣秉性上都有一個天翻地覆的轉變,有一個截然不同的突破。就好像這個皇位,一下讓雍正皇帝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依託、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麼,繼位之前、對自己的謀士言聽計從、對皇十三子胤祥依賴嚴重、對皇室兄弟無計可施、對太子胤礽無可奈何的皇四子胤禛,真的那麼弱、那麼不堪,需要鄔思道的大局把控、細節交代;需要皇十三子胤祥做出數次犧牲;需要康熙皇帝長達十幾年的周密安排,才能順利繼位,成為雍正皇帝嗎?

其實,並非如此!

這個在“九王奪嫡”事件的後期才正式露出奪嫡念頭的皇子,才是隱藏最深的大智慧!

01 江南募捐的政治試探

“越俎代庖”私自清查戶部賬底的皇四子胤禛,當時只是“太子黨”的堅定成員,他對戶部的清查理由,按照劇中的說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皇阿瑪讓兒臣平日裡留心政事”,但為何胤禛就偏偏留心和太子胤礽站在對立面的皇八子該管的戶部事宜呢?真是“為了給太子提個醒”?還是為了給皇八子胤禩製造難堪,為太子胤礽除掉皇八子胤禩添磚加瓦?又或者是在康熙皇帝面前好好的表現一把,讓康熙皇帝注意到自己也會是皇位人選的不錯選擇?

很明顯,都不是!

那麼,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皇八子胤禩,這個在歷史上17歲便被康熙皇帝晉封為貝勒爵位,成為康熙皇帝眾多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一個,劇中他又被命令分管戶部,這個大清王朝的經濟命脈部門,足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對這個“賢王”的重視和恩寵程度。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皇太子胤礽,這個在歷史上不到兩歲便被康熙皇帝冊封皇太子的唯一在世嫡子,擁有勢力異常強大的赫舍里氏外戚家族支撐,擁有康熙皇帝最為寵愛的皇后生母,擁有康熙皇帝幾乎全部對皇子的愛。最起碼在黃河大水的當時,胤礽的太子之位依然很穩固,如果沒有意外,他繼承皇位只是時間問題。

彼時的皇四子胤禛還未進入康熙皇帝的視線,更沒有進入皇位繼承人的備選隊伍中,他是著急,但還不能輕舉妄動,因為聖心難測,對於康熙皇帝這樣的“千古一帝”內心,更是難以琢磨。所以,他一直在尋找時機進行政治試探,他一直想要確定康熙皇帝在皇位傳承方面是不是除了皇太子胤扔,和備選人物皇八子胤禩外,再無其他打算!

那麼,什麼事情才能是一次性試探出兩位皇子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和打算呢?什麼事情才能讓康熙皇帝足夠重視到忽略皇位傳承?

國家穩定、皇權統治!

從胤禛突然清查戶部賬底就能看出,他對戶部的情況早已經瞭然於胸,他對於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之間的奪嫡之爭和對立局面早已經詳細掌握。一場罕見的大雨,一次黃河氾濫,終於讓胤禛找到了機會。

1、將國庫已經空空如也,再也無力進行賑濟災民、修繕河堤的事情於朝堂提出,一來可以直接打臉分管戶部的皇八子胤禩,更可以讓太子胤礽臉上掛不住。更重要的是,如果朝廷無力賑濟災民、修繕河堤,那麼災民就會像黃河之水,灌進紫禁城,淹沒大清王朝的皇權統治。這樣嚴重威脅社會穩定、皇權穩固的大事,康熙皇帝肯定會倍加重視。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胤禛從康熙皇帝得知國家沒錢時候的反應,就能得知他對兩位皇子的真實態度和看法。

如果康熙皇帝大怒之後,嚴懲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肯定會責令兩位皇子千方百計募捐籌款,讓朝廷渡過這次難關。也就說明,康熙皇帝會用“將功補過”的方式重塑兩位皇子在朝臣面前的形象,表明自己對兩位皇子的重視程度和麵對可以動搖國本的事件時,他依然堅定的信任和愛護兩位皇子的態度。

如果,康熙皇帝聞之大怒卻對兩位皇子沒有任何處罰的表示,更沒有在朝臣面前為兩位皇子開脫的意思,只是將戶部欠款詳加詢問以後,將黃河氾濫歸結到“人事不修”。那麼,這個“不修人事”的是誰?當然,就是指的皇八子胤禩和皇太子胤礽。

康熙皇帝的態度讓胤禛看到了自己加入奪嫡之爭還是有希望,有前途的!

2、將戶部賬底和盤托出以後,康熙皇帝肯定會命人擔任募捐賑濟銀兩的重擔,因為這才是康熙皇帝急需解決的大事,才是康熙皇帝真正擔心的大事。

那麼,是選擇朝臣前往唯一能夠募集鉅額銀兩的江南地區,還是命令皇子前往?就當時的政局和皇子們各自的強大勢力來看,康熙皇帝肯定明白朝臣斷然完不成如此困難的任務,只能用皇子,用皇家權力強行壓制江南地區的官紳富商,才能完成這樣的艱鉅任務。

那麼,胤禛從康熙皇帝的選擇上就能更深一步看出他對皇位傳承的態度和打算。

以康熙皇帝的英明,眾位皇子的勢力如何分佈,他肯定了如指掌。

江南地區乃系“八爺黨”財政支撐的主要根據地,戶部欠款又是該管阿哥皇八子胤禩的責任,按說將胤禩前往江南擔任募捐的差事再合適不過。但如果康熙皇帝這樣安排,無疑就會直接增加胤禩的政治資本,讓胤禩有了“將功補過”的機會,會進一步穩固胤禩在朝臣中間的地位,甚至會讓朝臣們直接認為這是康熙皇對胤禩抱有極大傳位希望的表現。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麼,如果康熙皇帝命令犯下“越俎代庖”罪行的胤禛擔任這個差事,說明康熙皇帝不在乎胤禛如果募捐成功,會讓“太子黨”的政治勢力進一步壯大,就能證明康熙皇帝不再將胤禛視為“太子黨”的成員,而是一個可以單獨看待、鄭重考慮的奪嫡單位。

康熙皇帝對這一事件的具體態度、任命胤禛帶領胤祥前往江南募捐的具體做法,讓胤禛徹底明確了康熙皇帝對於皇位傳承的態度。那就是,康熙皇帝對於皇子們依然在觀望、依然在考察,自己是可以進入奪嫡之爭中,可以成為康熙皇帝皇位傳承考察對象的。

所以,就是從這個時候,就是胤禛被康熙皇帝命令前往江南募捐的時候,胤禛正式進入了奪嫡之爭。

注意,這個時候,鄔思道這個胤禛的智囊還沒有出現!!!

江南募捐中,胤禛幾乎得罪了所有的江南官紳、富商,但卻換回了一個“孤臣”——田文鏡,換回了江南地區民眾的極高評價。從康熙皇帝對民間流傳歌謠的刻意強調能夠看出康熙皇帝對於胤禛在江南地區的具體表現有多麼的滿意。

面對江南地區官員彈劾胤禛在江南募捐中採用非“王道”手段的行為,康熙皇帝召集上書房三位大臣、太子胤礽共同商討。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詢問太子胤礽對此事的看法時,太子胤礽說道:

“兒臣以為四弟的才具是有的,辦事也肯盡心盡力,這次籌到了款也購到了糧,也算是解了朝廷的一次燃眉之急。但皇阿瑪經常開導兒臣們要以德為本、以仁導行,激烈激詐的手段並非立身之本、治國之道。要說在這方面,四弟是欠缺了點!”

不可否認,太子胤礽也不是毫無政治智慧,他的這兩句話有三層意思:

1、皇四子胤禛是“太子黨”成員,他不能一味為胤禛說話,這不免會有維護自己黨羽勢力的嫌疑。

2、太子胤礽從康熙皇帝的語氣中聽出了他對胤禛江南行動的絕對肯定,這絕對是對其太子之位的潛在威脅,所以他要打壓、要壓制胤禛在康熙皇帝心中地位逐漸上升的勢頭。

3、他對胤禛的“先贊後貶”,更是對上書房三位大臣說的。“康熙皇帝雖然口頭上認可了胤禛的巨大成績,但我才是太子,才是康熙皇帝親自認定的皇位繼承人,我並不認可胤禛的做法。所以,你們別慌著就康熙皇帝的態度而選擇站位,選擇站在胤禛身後,為其站臺。”

但是,康熙皇帝接下來的表現和迴應,卻瞬間將胤礽的政治智慧秒成了渣,再一次表示出對於胤禛成績的巨大肯定。

“那個天津桂順齋進上來的沙琪瑪,用的是真狗奶子加蜂蜜,和御膳房做的不一樣,味道不錯。這老四、老十三,家裡都怎麼樣了?他們奔波在外,你這當兄長的,該多關心著點才是啊!”

啥意思?

1、真狗奶子才是最接地氣的美食,才是我最喜歡的味道,才是最容易讓人接受的食物;御膳房的東西,做的再好,也有著功利和政治目的在內,並不是我真正希望的!

很明顯,真狗奶子這種接地氣、貼近百姓的美食代表的就是被基層百姓廣泛認可的皇四子胤禛;高高在上、不知民間味道的御膳房沙琪瑪代表的就是太子胤礽,這種不知民間疾苦、不懂民間味道的“深宮皇子”絕對不是康熙皇帝屬意的皇位繼承人。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2、第二句話,康熙皇帝也是說給三位上書房大臣說的。胤礽將“以德為本、以仁導行”當成壓制胤禛的罪行,而作為太子、作為兄長、作為“太子黨”的首腦,竟然連自己黨羽成員的後顧之憂都沒有顧及、都無法妥善處理,“仁德”何在?還夠資格當上皇帝,治理好一個國家,還能讓人心悅誠服的跟隨並堅定支持嗎?

胤禛對康熙皇帝的政治試探,收到了完美的效果!

02 追比國庫欠款時,政治智慧的集中爆發

因為江南募捐的完美表現,康熙皇帝將胤禛晉封為郡王爵位,成為康熙皇帝眾位皇子中除太子胤礽之外,首位晉封王爵的皇子。

但江南募捐對於清朝統治階層而言,畢竟是一件並不太光彩的事,更不是一件可以形成定製的制度,所以追繳國庫欠款,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才是硬道理。

同時,康熙皇帝將胤禛晉封為郡王爵位的做法,很明顯引起了其他皇子的嫉妒和不平,為了安撫皇子們的心理反應,康熙皇帝也必須拿出一個“因功晉封”的態度。

如果說,江南募捐是胤禛對康熙皇帝對皇位傳承態度的試探,那麼領取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則是胤禛政治智慧的集中爆發。

注意,這個時候的鄔思道已經被胤禛當成智囊使用,鄔思道對於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向國庫欠款的王公朝臣主要分為四類:

1、不得已而借之,這類人很多,主要因為俸祿不夠養家餬口而被迫借款;

2、不安分而借之,這類人不多,但確實不好對付的一類人,他們有資歷、有功勞、講闊氣、講排場的大官功臣,都是自幼跟隨皇帝鞍前馬後熬出來的心腹重臣。

3、貪得無厭、唯利是圖的可惡之人,佔便宜、耍賴皮的在京堂官等

4、宗室王公或者皇室兄弟

他力勸胤禛接下差事的原因在於讓胤禛成為願意為康熙皇帝分憂的唯一皇子。但胤禛就鄔思道的建議並沒有給予明確答覆,反倒是用一個看不出意思的“哈欠”予以打發。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但在第二天胤禛覲見康熙皇帝時,胤禛毅然提出奏請:

“兒臣願意辦理追比欠款的差事,只要對朝廷有利,對我大清江山社稷有利,兒臣大不了做一個孤臣就是了!”

胤禛為什麼對鄔思道的建議並不明確迴應,而在康熙皇帝面前卻聽從他的建議,接下這個會成為“孤臣”的差事呢?

1、鄔思道的名聲,胤禛只是聽說,但並沒有實踐證明,所以胤禛需要驗證了鄔思道的分析以後,再行定奪。在確定了鄔思道的分析正確以後,胤禛才毅然跨出關鍵一步。

2、鄔思道剛剛進入四爺府,胤禛對於其的忠心甚至他背後是不是還有真正的主子,並不清楚。所以,胤禛在其跟前必須隱藏自己的奪嫡之心,以防成為眾矢之的。

3、鄔思道作為康熙朝的獲罪之人,雖然名聲在外,但其畢竟是地位較低的奴才,胤禛不能從一開始就對其言聽計從,這對於將來壓制和使用鄔思道非常不利。

但這還只是胤禛對於鄔思道方面的政治智慧表現,只是集中爆發的一部分。胤禛在康熙皇帝面前的奏對才是其政治智慧的巔峰表現。

胤禛奏請讓“孤臣”田文鏡,協助自己幫同辦理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康熙皇帝會同意;但胤禛奏請康熙皇帝嘉獎皇十三子胤祥,並希望其協同辦差,康熙皇帝卻不同意的態度,胤禛會不知道?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他知道!

1、通過“清查戶部賬底”一事中對於康熙皇帝的政治試探,胤禛已經清楚,康熙皇帝對於皇八子胤禩黨羽遍佈天下、結黨謀私的舉動已經有了警醒,已經有了防範意識,這也是胤禛確定康熙皇帝對胤禩並沒有抱有傳位希望的原因所在;

康熙皇帝將胤禛從“太子黨”中強行剝離出來,一方面是為了讓“一心為國”、“王道行事”的胤禛進入皇位繼承人的考察隊伍中來,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壓制和削弱“太子黨”勢力。

通過對兩大皇子集團的制衡,康熙皇帝才會穩固掌控皇權,才能真正保證自己的皇帝權威。對於胤禛,康熙皇帝雖然逐漸表現出信任和重視,但卻也會注意對其勢力增強的壓制和平衡。所以,康熙皇帝在培植和重用胤禛的同時,只會壓制和忽略他的堅定跟隨者——胤祥。

胤禛雖然明白康熙皇帝的真正用意,但其必須在康熙皇帝面前表現出對此“懵懂不知”的一面,表現出對康熙皇帝權力平衡手段的不理解,這樣才能讓康熙皇帝看到自己僅看中兄弟感情,而不知結黨奪嫡的“王道”形象。

2、首先,我需要明確一下康熙皇帝讓胤禛擔任追比國庫欠款差事的真正目的。

一是:康熙朝晚期的國庫欠款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社會穩定、皇權穩固,他必須考察一下胤禛面對這種情況的處理辦法和處理效果,才能進一步看出胤禛是不是有繼承皇位的可能。因為如果解決不好這件事情,就算胤禛能能被扶上皇位,也會立馬陷入困境,坐不長久。

二是:康熙皇帝希望通過胤禛這個“冷麵王”清除一批自恃功高的高官大吏,他們會嚴重影響到後世帝王的朝局穩定,甚至會威脅到皇權穩固。

"

導讀:作為貫穿《雍正王朝》全劇的第一主角,未成為雍正皇帝的皇四子胤禛,從私自清查戶部賬底開始,皇四子胤禛就已經開始謀劃自己的奪嫡計劃。江南募捐途中,他將久負盛名的鄔思道請到府中,名義上作為世子的師父,但其實就是找了一個奪嫡計劃的總顧問。

從劇中的演繹情節來看,對鄔思道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夠一步步獲得康熙皇帝的信任,最終走向皇位,全部得益於鄔思道的步步規劃、仔細安排,胤禛只需要聽之從之,便可。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臨終將大清皇位傳給皇四子胤禛以後,升級為雍正皇帝的胤禛立馬趕回潛邸,想要除掉這個知道自己太多奪嫡內幕和祕密的主要謀士,也能看出鄔思道在其奪嫡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這個對謀士看似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真的像看起來那樣弱嗎?

恰恰相反,他才是劇中最穩定、最深謀遠慮的大智慧。


《雍正王朝》之所以能夠久經不衰,很大程度上在於它帶給了人們太多演繹情節背後的思考和揣摩,劇中的每一角色,只有一遍一遍反覆琢磨以後,才會瞭解劇情演繹和人物設定的真實目的所在。不知道喜歡這部劇的朋友,最初階段和筆者有沒有一樣的疑惑,那就是繼位之前的皇四子胤禛和繼位以後的雍正皇帝,無論從權謀手段、政治智慧還是脾氣秉性上都有一個天翻地覆的轉變,有一個截然不同的突破。就好像這個皇位,一下讓雍正皇帝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依託、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麼,繼位之前、對自己的謀士言聽計從、對皇十三子胤祥依賴嚴重、對皇室兄弟無計可施、對太子胤礽無可奈何的皇四子胤禛,真的那麼弱、那麼不堪,需要鄔思道的大局把控、細節交代;需要皇十三子胤祥做出數次犧牲;需要康熙皇帝長達十幾年的周密安排,才能順利繼位,成為雍正皇帝嗎?

其實,並非如此!

這個在“九王奪嫡”事件的後期才正式露出奪嫡念頭的皇子,才是隱藏最深的大智慧!

01 江南募捐的政治試探

“越俎代庖”私自清查戶部賬底的皇四子胤禛,當時只是“太子黨”的堅定成員,他對戶部的清查理由,按照劇中的說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皇阿瑪讓兒臣平日裡留心政事”,但為何胤禛就偏偏留心和太子胤礽站在對立面的皇八子該管的戶部事宜呢?真是“為了給太子提個醒”?還是為了給皇八子胤禩製造難堪,為太子胤礽除掉皇八子胤禩添磚加瓦?又或者是在康熙皇帝面前好好的表現一把,讓康熙皇帝注意到自己也會是皇位人選的不錯選擇?

很明顯,都不是!

那麼,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皇八子胤禩,這個在歷史上17歲便被康熙皇帝晉封為貝勒爵位,成為康熙皇帝眾多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一個,劇中他又被命令分管戶部,這個大清王朝的經濟命脈部門,足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對這個“賢王”的重視和恩寵程度。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皇太子胤礽,這個在歷史上不到兩歲便被康熙皇帝冊封皇太子的唯一在世嫡子,擁有勢力異常強大的赫舍里氏外戚家族支撐,擁有康熙皇帝最為寵愛的皇后生母,擁有康熙皇帝幾乎全部對皇子的愛。最起碼在黃河大水的當時,胤礽的太子之位依然很穩固,如果沒有意外,他繼承皇位只是時間問題。

彼時的皇四子胤禛還未進入康熙皇帝的視線,更沒有進入皇位繼承人的備選隊伍中,他是著急,但還不能輕舉妄動,因為聖心難測,對於康熙皇帝這樣的“千古一帝”內心,更是難以琢磨。所以,他一直在尋找時機進行政治試探,他一直想要確定康熙皇帝在皇位傳承方面是不是除了皇太子胤扔,和備選人物皇八子胤禩外,再無其他打算!

那麼,什麼事情才能是一次性試探出兩位皇子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和打算呢?什麼事情才能讓康熙皇帝足夠重視到忽略皇位傳承?

國家穩定、皇權統治!

從胤禛突然清查戶部賬底就能看出,他對戶部的情況早已經瞭然於胸,他對於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之間的奪嫡之爭和對立局面早已經詳細掌握。一場罕見的大雨,一次黃河氾濫,終於讓胤禛找到了機會。

1、將國庫已經空空如也,再也無力進行賑濟災民、修繕河堤的事情於朝堂提出,一來可以直接打臉分管戶部的皇八子胤禩,更可以讓太子胤礽臉上掛不住。更重要的是,如果朝廷無力賑濟災民、修繕河堤,那麼災民就會像黃河之水,灌進紫禁城,淹沒大清王朝的皇權統治。這樣嚴重威脅社會穩定、皇權穩固的大事,康熙皇帝肯定會倍加重視。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胤禛從康熙皇帝得知國家沒錢時候的反應,就能得知他對兩位皇子的真實態度和看法。

如果康熙皇帝大怒之後,嚴懲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肯定會責令兩位皇子千方百計募捐籌款,讓朝廷渡過這次難關。也就說明,康熙皇帝會用“將功補過”的方式重塑兩位皇子在朝臣面前的形象,表明自己對兩位皇子的重視程度和麵對可以動搖國本的事件時,他依然堅定的信任和愛護兩位皇子的態度。

如果,康熙皇帝聞之大怒卻對兩位皇子沒有任何處罰的表示,更沒有在朝臣面前為兩位皇子開脫的意思,只是將戶部欠款詳加詢問以後,將黃河氾濫歸結到“人事不修”。那麼,這個“不修人事”的是誰?當然,就是指的皇八子胤禩和皇太子胤礽。

康熙皇帝的態度讓胤禛看到了自己加入奪嫡之爭還是有希望,有前途的!

2、將戶部賬底和盤托出以後,康熙皇帝肯定會命人擔任募捐賑濟銀兩的重擔,因為這才是康熙皇帝急需解決的大事,才是康熙皇帝真正擔心的大事。

那麼,是選擇朝臣前往唯一能夠募集鉅額銀兩的江南地區,還是命令皇子前往?就當時的政局和皇子們各自的強大勢力來看,康熙皇帝肯定明白朝臣斷然完不成如此困難的任務,只能用皇子,用皇家權力強行壓制江南地區的官紳富商,才能完成這樣的艱鉅任務。

那麼,胤禛從康熙皇帝的選擇上就能更深一步看出他對皇位傳承的態度和打算。

以康熙皇帝的英明,眾位皇子的勢力如何分佈,他肯定了如指掌。

江南地區乃系“八爺黨”財政支撐的主要根據地,戶部欠款又是該管阿哥皇八子胤禩的責任,按說將胤禩前往江南擔任募捐的差事再合適不過。但如果康熙皇帝這樣安排,無疑就會直接增加胤禩的政治資本,讓胤禩有了“將功補過”的機會,會進一步穩固胤禩在朝臣中間的地位,甚至會讓朝臣們直接認為這是康熙皇對胤禩抱有極大傳位希望的表現。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麼,如果康熙皇帝命令犯下“越俎代庖”罪行的胤禛擔任這個差事,說明康熙皇帝不在乎胤禛如果募捐成功,會讓“太子黨”的政治勢力進一步壯大,就能證明康熙皇帝不再將胤禛視為“太子黨”的成員,而是一個可以單獨看待、鄭重考慮的奪嫡單位。

康熙皇帝對這一事件的具體態度、任命胤禛帶領胤祥前往江南募捐的具體做法,讓胤禛徹底明確了康熙皇帝對於皇位傳承的態度。那就是,康熙皇帝對於皇子們依然在觀望、依然在考察,自己是可以進入奪嫡之爭中,可以成為康熙皇帝皇位傳承考察對象的。

所以,就是從這個時候,就是胤禛被康熙皇帝命令前往江南募捐的時候,胤禛正式進入了奪嫡之爭。

注意,這個時候,鄔思道這個胤禛的智囊還沒有出現!!!

江南募捐中,胤禛幾乎得罪了所有的江南官紳、富商,但卻換回了一個“孤臣”——田文鏡,換回了江南地區民眾的極高評價。從康熙皇帝對民間流傳歌謠的刻意強調能夠看出康熙皇帝對於胤禛在江南地區的具體表現有多麼的滿意。

面對江南地區官員彈劾胤禛在江南募捐中採用非“王道”手段的行為,康熙皇帝召集上書房三位大臣、太子胤礽共同商討。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詢問太子胤礽對此事的看法時,太子胤礽說道:

“兒臣以為四弟的才具是有的,辦事也肯盡心盡力,這次籌到了款也購到了糧,也算是解了朝廷的一次燃眉之急。但皇阿瑪經常開導兒臣們要以德為本、以仁導行,激烈激詐的手段並非立身之本、治國之道。要說在這方面,四弟是欠缺了點!”

不可否認,太子胤礽也不是毫無政治智慧,他的這兩句話有三層意思:

1、皇四子胤禛是“太子黨”成員,他不能一味為胤禛說話,這不免會有維護自己黨羽勢力的嫌疑。

2、太子胤礽從康熙皇帝的語氣中聽出了他對胤禛江南行動的絕對肯定,這絕對是對其太子之位的潛在威脅,所以他要打壓、要壓制胤禛在康熙皇帝心中地位逐漸上升的勢頭。

3、他對胤禛的“先贊後貶”,更是對上書房三位大臣說的。“康熙皇帝雖然口頭上認可了胤禛的巨大成績,但我才是太子,才是康熙皇帝親自認定的皇位繼承人,我並不認可胤禛的做法。所以,你們別慌著就康熙皇帝的態度而選擇站位,選擇站在胤禛身後,為其站臺。”

但是,康熙皇帝接下來的表現和迴應,卻瞬間將胤礽的政治智慧秒成了渣,再一次表示出對於胤禛成績的巨大肯定。

“那個天津桂順齋進上來的沙琪瑪,用的是真狗奶子加蜂蜜,和御膳房做的不一樣,味道不錯。這老四、老十三,家裡都怎麼樣了?他們奔波在外,你這當兄長的,該多關心著點才是啊!”

啥意思?

1、真狗奶子才是最接地氣的美食,才是我最喜歡的味道,才是最容易讓人接受的食物;御膳房的東西,做的再好,也有著功利和政治目的在內,並不是我真正希望的!

很明顯,真狗奶子這種接地氣、貼近百姓的美食代表的就是被基層百姓廣泛認可的皇四子胤禛;高高在上、不知民間味道的御膳房沙琪瑪代表的就是太子胤礽,這種不知民間疾苦、不懂民間味道的“深宮皇子”絕對不是康熙皇帝屬意的皇位繼承人。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2、第二句話,康熙皇帝也是說給三位上書房大臣說的。胤礽將“以德為本、以仁導行”當成壓制胤禛的罪行,而作為太子、作為兄長、作為“太子黨”的首腦,竟然連自己黨羽成員的後顧之憂都沒有顧及、都無法妥善處理,“仁德”何在?還夠資格當上皇帝,治理好一個國家,還能讓人心悅誠服的跟隨並堅定支持嗎?

胤禛對康熙皇帝的政治試探,收到了完美的效果!

02 追比國庫欠款時,政治智慧的集中爆發

因為江南募捐的完美表現,康熙皇帝將胤禛晉封為郡王爵位,成為康熙皇帝眾位皇子中除太子胤礽之外,首位晉封王爵的皇子。

但江南募捐對於清朝統治階層而言,畢竟是一件並不太光彩的事,更不是一件可以形成定製的制度,所以追繳國庫欠款,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才是硬道理。

同時,康熙皇帝將胤禛晉封為郡王爵位的做法,很明顯引起了其他皇子的嫉妒和不平,為了安撫皇子們的心理反應,康熙皇帝也必須拿出一個“因功晉封”的態度。

如果說,江南募捐是胤禛對康熙皇帝對皇位傳承態度的試探,那麼領取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則是胤禛政治智慧的集中爆發。

注意,這個時候的鄔思道已經被胤禛當成智囊使用,鄔思道對於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向國庫欠款的王公朝臣主要分為四類:

1、不得已而借之,這類人很多,主要因為俸祿不夠養家餬口而被迫借款;

2、不安分而借之,這類人不多,但確實不好對付的一類人,他們有資歷、有功勞、講闊氣、講排場的大官功臣,都是自幼跟隨皇帝鞍前馬後熬出來的心腹重臣。

3、貪得無厭、唯利是圖的可惡之人,佔便宜、耍賴皮的在京堂官等

4、宗室王公或者皇室兄弟

他力勸胤禛接下差事的原因在於讓胤禛成為願意為康熙皇帝分憂的唯一皇子。但胤禛就鄔思道的建議並沒有給予明確答覆,反倒是用一個看不出意思的“哈欠”予以打發。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但在第二天胤禛覲見康熙皇帝時,胤禛毅然提出奏請:

“兒臣願意辦理追比欠款的差事,只要對朝廷有利,對我大清江山社稷有利,兒臣大不了做一個孤臣就是了!”

胤禛為什麼對鄔思道的建議並不明確迴應,而在康熙皇帝面前卻聽從他的建議,接下這個會成為“孤臣”的差事呢?

1、鄔思道的名聲,胤禛只是聽說,但並沒有實踐證明,所以胤禛需要驗證了鄔思道的分析以後,再行定奪。在確定了鄔思道的分析正確以後,胤禛才毅然跨出關鍵一步。

2、鄔思道剛剛進入四爺府,胤禛對於其的忠心甚至他背後是不是還有真正的主子,並不清楚。所以,胤禛在其跟前必須隱藏自己的奪嫡之心,以防成為眾矢之的。

3、鄔思道作為康熙朝的獲罪之人,雖然名聲在外,但其畢竟是地位較低的奴才,胤禛不能從一開始就對其言聽計從,這對於將來壓制和使用鄔思道非常不利。

但這還只是胤禛對於鄔思道方面的政治智慧表現,只是集中爆發的一部分。胤禛在康熙皇帝面前的奏對才是其政治智慧的巔峰表現。

胤禛奏請讓“孤臣”田文鏡,協助自己幫同辦理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康熙皇帝會同意;但胤禛奏請康熙皇帝嘉獎皇十三子胤祥,並希望其協同辦差,康熙皇帝卻不同意的態度,胤禛會不知道?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他知道!

1、通過“清查戶部賬底”一事中對於康熙皇帝的政治試探,胤禛已經清楚,康熙皇帝對於皇八子胤禩黨羽遍佈天下、結黨謀私的舉動已經有了警醒,已經有了防範意識,這也是胤禛確定康熙皇帝對胤禩並沒有抱有傳位希望的原因所在;

康熙皇帝將胤禛從“太子黨”中強行剝離出來,一方面是為了讓“一心為國”、“王道行事”的胤禛進入皇位繼承人的考察隊伍中來,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壓制和削弱“太子黨”勢力。

通過對兩大皇子集團的制衡,康熙皇帝才會穩固掌控皇權,才能真正保證自己的皇帝權威。對於胤禛,康熙皇帝雖然逐漸表現出信任和重視,但卻也會注意對其勢力增強的壓制和平衡。所以,康熙皇帝在培植和重用胤禛的同時,只會壓制和忽略他的堅定跟隨者——胤祥。

胤禛雖然明白康熙皇帝的真正用意,但其必須在康熙皇帝面前表現出對此“懵懂不知”的一面,表現出對康熙皇帝權力平衡手段的不理解,這樣才能讓康熙皇帝看到自己僅看中兄弟感情,而不知結黨奪嫡的“王道”形象。

2、首先,我需要明確一下康熙皇帝讓胤禛擔任追比國庫欠款差事的真正目的。

一是:康熙朝晚期的國庫欠款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社會穩定、皇權穩固,他必須考察一下胤禛面對這種情況的處理辦法和處理效果,才能進一步看出胤禛是不是有繼承皇位的可能。因為如果解決不好這件事情,就算胤禛能能被扶上皇位,也會立馬陷入困境,坐不長久。

二是:康熙皇帝希望通過胤禛這個“冷麵王”清除一批自恃功高的高官大吏,他們會嚴重影響到後世帝王的朝局穩定,甚至會威脅到皇權穩固。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三是:康熙皇帝希望從胤禛追比國庫欠款的行動中,進一步考察胤禛和太子胤礽之間的關係,看他是不是會因為奪嫡之爭而忽略“君臣之禮”,而利用工作便利將太子扳倒。畢竟太子在被康熙皇帝親自廢黜之前,仍然代表著部分皇權,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康熙皇帝。

四是:國庫欠款嚴重,已經到了不整治、不追比不行的地步。

那麼,胤禛對於康熙皇帝的心思都明白嗎?

當然!

對應一:胤禛在追比國庫欠款的過程中,不講情面、只講原則,就算是逼死自幼跟隨康熙皇帝的老臣魏東亭、就算是將跟隨康熙皇帝立下戰功、傷痕累累的武將圈禁也在所不惜,也毫不顧慮。雖然他只追回了30%的欠款,但剩餘的70%欠款並不是作為郡王的胤禛所能動搖。康熙皇帝清楚看到了胤禛的處理手段,如果給他換上一個皇帝角色,這些欠款被追回只是短暫的時間問題。

對應二:在朝堂被康熙皇帝親自指出“借貸國庫銀兩、用以謀取私利”的三位大臣,胤禛真不知道他們的罪行?他知道,只是如果讓他來處理,他也只能將其圈禁或者勒令其歸回欠款而已;但如果康熙皇帝來處理,就肯定會上升到刑罰層面,從而達到清理“昔日功臣”的目的。所以,胤禛是故意將這類官員留給了康熙皇帝。

對應三:胤禛剛接下這份差事的時候,太子胤礽立馬遞給了他一個條子,讓他酌情緩和辦理。以胤禛的“冷麵”性格,他卻真就聽了太子的話,將太子上的人名抹去,不再追繳欠款。為什麼?胤禛就是通過這個舉動讓康熙皇帝知道自己對於太子胤礽的態度,知道他對於康熙皇帝皇權的絕對認可和尊敬。

"

導讀:作為貫穿《雍正王朝》全劇的第一主角,未成為雍正皇帝的皇四子胤禛,從私自清查戶部賬底開始,皇四子胤禛就已經開始謀劃自己的奪嫡計劃。江南募捐途中,他將久負盛名的鄔思道請到府中,名義上作為世子的師父,但其實就是找了一個奪嫡計劃的總顧問。

從劇中的演繹情節來看,對鄔思道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之所以能夠一步步獲得康熙皇帝的信任,最終走向皇位,全部得益於鄔思道的步步規劃、仔細安排,胤禛只需要聽之從之,便可。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臨終將大清皇位傳給皇四子胤禛以後,升級為雍正皇帝的胤禛立馬趕回潛邸,想要除掉這個知道自己太多奪嫡內幕和祕密的主要謀士,也能看出鄔思道在其奪嫡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這個對謀士看似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真的像看起來那樣弱嗎?

恰恰相反,他才是劇中最穩定、最深謀遠慮的大智慧。


《雍正王朝》之所以能夠久經不衰,很大程度上在於它帶給了人們太多演繹情節背後的思考和揣摩,劇中的每一角色,只有一遍一遍反覆琢磨以後,才會瞭解劇情演繹和人物設定的真實目的所在。不知道喜歡這部劇的朋友,最初階段和筆者有沒有一樣的疑惑,那就是繼位之前的皇四子胤禛和繼位以後的雍正皇帝,無論從權謀手段、政治智慧還是脾氣秉性上都有一個天翻地覆的轉變,有一個截然不同的突破。就好像這個皇位,一下讓雍正皇帝找到了自信、找到了依託、找到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麼,繼位之前、對自己的謀士言聽計從、對皇十三子胤祥依賴嚴重、對皇室兄弟無計可施、對太子胤礽無可奈何的皇四子胤禛,真的那麼弱、那麼不堪,需要鄔思道的大局把控、細節交代;需要皇十三子胤祥做出數次犧牲;需要康熙皇帝長達十幾年的周密安排,才能順利繼位,成為雍正皇帝嗎?

其實,並非如此!

這個在“九王奪嫡”事件的後期才正式露出奪嫡念頭的皇子,才是隱藏最深的大智慧!

01 江南募捐的政治試探

“越俎代庖”私自清查戶部賬底的皇四子胤禛,當時只是“太子黨”的堅定成員,他對戶部的清查理由,按照劇中的說法就只有一個,那就是“皇阿瑪讓兒臣平日裡留心政事”,但為何胤禛就偏偏留心和太子胤礽站在對立面的皇八子該管的戶部事宜呢?真是“為了給太子提個醒”?還是為了給皇八子胤禩製造難堪,為太子胤礽除掉皇八子胤禩添磚加瓦?又或者是在康熙皇帝面前好好的表現一把,讓康熙皇帝注意到自己也會是皇位人選的不錯選擇?

很明顯,都不是!

那麼,他的真實目的是什麼?

皇八子胤禩,這個在歷史上17歲便被康熙皇帝晉封為貝勒爵位,成為康熙皇帝眾多封爵皇子中最年輕的一個,劇中他又被命令分管戶部,這個大清王朝的經濟命脈部門,足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對這個“賢王”的重視和恩寵程度。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皇太子胤礽,這個在歷史上不到兩歲便被康熙皇帝冊封皇太子的唯一在世嫡子,擁有勢力異常強大的赫舍里氏外戚家族支撐,擁有康熙皇帝最為寵愛的皇后生母,擁有康熙皇帝幾乎全部對皇子的愛。最起碼在黃河大水的當時,胤礽的太子之位依然很穩固,如果沒有意外,他繼承皇位只是時間問題。

彼時的皇四子胤禛還未進入康熙皇帝的視線,更沒有進入皇位繼承人的備選隊伍中,他是著急,但還不能輕舉妄動,因為聖心難測,對於康熙皇帝這樣的“千古一帝”內心,更是難以琢磨。所以,他一直在尋找時機進行政治試探,他一直想要確定康熙皇帝在皇位傳承方面是不是除了皇太子胤扔,和備選人物皇八子胤禩外,再無其他打算!

那麼,什麼事情才能是一次性試探出兩位皇子在康熙皇帝心中的地位和打算呢?什麼事情才能讓康熙皇帝足夠重視到忽略皇位傳承?

國家穩定、皇權統治!

從胤禛突然清查戶部賬底就能看出,他對戶部的情況早已經瞭然於胸,他對於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之間的奪嫡之爭和對立局面早已經詳細掌握。一場罕見的大雨,一次黃河氾濫,終於讓胤禛找到了機會。

1、將國庫已經空空如也,再也無力進行賑濟災民、修繕河堤的事情於朝堂提出,一來可以直接打臉分管戶部的皇八子胤禩,更可以讓太子胤礽臉上掛不住。更重要的是,如果朝廷無力賑濟災民、修繕河堤,那麼災民就會像黃河之水,灌進紫禁城,淹沒大清王朝的皇權統治。這樣嚴重威脅社會穩定、皇權穩固的大事,康熙皇帝肯定會倍加重視。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胤禛從康熙皇帝得知國家沒錢時候的反應,就能得知他對兩位皇子的真實態度和看法。

如果康熙皇帝大怒之後,嚴懲太子胤礽和皇八子胤禩,肯定會責令兩位皇子千方百計募捐籌款,讓朝廷渡過這次難關。也就說明,康熙皇帝會用“將功補過”的方式重塑兩位皇子在朝臣面前的形象,表明自己對兩位皇子的重視程度和麵對可以動搖國本的事件時,他依然堅定的信任和愛護兩位皇子的態度。

如果,康熙皇帝聞之大怒卻對兩位皇子沒有任何處罰的表示,更沒有在朝臣面前為兩位皇子開脫的意思,只是將戶部欠款詳加詢問以後,將黃河氾濫歸結到“人事不修”。那麼,這個“不修人事”的是誰?當然,就是指的皇八子胤禩和皇太子胤礽。

康熙皇帝的態度讓胤禛看到了自己加入奪嫡之爭還是有希望,有前途的!

2、將戶部賬底和盤托出以後,康熙皇帝肯定會命人擔任募捐賑濟銀兩的重擔,因為這才是康熙皇帝急需解決的大事,才是康熙皇帝真正擔心的大事。

那麼,是選擇朝臣前往唯一能夠募集鉅額銀兩的江南地區,還是命令皇子前往?就當時的政局和皇子們各自的強大勢力來看,康熙皇帝肯定明白朝臣斷然完不成如此困難的任務,只能用皇子,用皇家權力強行壓制江南地區的官紳富商,才能完成這樣的艱鉅任務。

那麼,胤禛從康熙皇帝的選擇上就能更深一步看出他對皇位傳承的態度和打算。

以康熙皇帝的英明,眾位皇子的勢力如何分佈,他肯定了如指掌。

江南地區乃系“八爺黨”財政支撐的主要根據地,戶部欠款又是該管阿哥皇八子胤禩的責任,按說將胤禩前往江南擔任募捐的差事再合適不過。但如果康熙皇帝這樣安排,無疑就會直接增加胤禩的政治資本,讓胤禩有了“將功補過”的機會,會進一步穩固胤禩在朝臣中間的地位,甚至會讓朝臣們直接認為這是康熙皇對胤禩抱有極大傳位希望的表現。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那麼,如果康熙皇帝命令犯下“越俎代庖”罪行的胤禛擔任這個差事,說明康熙皇帝不在乎胤禛如果募捐成功,會讓“太子黨”的政治勢力進一步壯大,就能證明康熙皇帝不再將胤禛視為“太子黨”的成員,而是一個可以單獨看待、鄭重考慮的奪嫡單位。

康熙皇帝對這一事件的具體態度、任命胤禛帶領胤祥前往江南募捐的具體做法,讓胤禛徹底明確了康熙皇帝對於皇位傳承的態度。那就是,康熙皇帝對於皇子們依然在觀望、依然在考察,自己是可以進入奪嫡之爭中,可以成為康熙皇帝皇位傳承考察對象的。

所以,就是從這個時候,就是胤禛被康熙皇帝命令前往江南募捐的時候,胤禛正式進入了奪嫡之爭。

注意,這個時候,鄔思道這個胤禛的智囊還沒有出現!!!

江南募捐中,胤禛幾乎得罪了所有的江南官紳、富商,但卻換回了一個“孤臣”——田文鏡,換回了江南地區民眾的極高評價。從康熙皇帝對民間流傳歌謠的刻意強調能夠看出康熙皇帝對於胤禛在江南地區的具體表現有多麼的滿意。

面對江南地區官員彈劾胤禛在江南募捐中採用非“王道”手段的行為,康熙皇帝召集上書房三位大臣、太子胤礽共同商討。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詢問太子胤礽對此事的看法時,太子胤礽說道:

“兒臣以為四弟的才具是有的,辦事也肯盡心盡力,這次籌到了款也購到了糧,也算是解了朝廷的一次燃眉之急。但皇阿瑪經常開導兒臣們要以德為本、以仁導行,激烈激詐的手段並非立身之本、治國之道。要說在這方面,四弟是欠缺了點!”

不可否認,太子胤礽也不是毫無政治智慧,他的這兩句話有三層意思:

1、皇四子胤禛是“太子黨”成員,他不能一味為胤禛說話,這不免會有維護自己黨羽勢力的嫌疑。

2、太子胤礽從康熙皇帝的語氣中聽出了他對胤禛江南行動的絕對肯定,這絕對是對其太子之位的潛在威脅,所以他要打壓、要壓制胤禛在康熙皇帝心中地位逐漸上升的勢頭。

3、他對胤禛的“先贊後貶”,更是對上書房三位大臣說的。“康熙皇帝雖然口頭上認可了胤禛的巨大成績,但我才是太子,才是康熙皇帝親自認定的皇位繼承人,我並不認可胤禛的做法。所以,你們別慌著就康熙皇帝的態度而選擇站位,選擇站在胤禛身後,為其站臺。”

但是,康熙皇帝接下來的表現和迴應,卻瞬間將胤礽的政治智慧秒成了渣,再一次表示出對於胤禛成績的巨大肯定。

“那個天津桂順齋進上來的沙琪瑪,用的是真狗奶子加蜂蜜,和御膳房做的不一樣,味道不錯。這老四、老十三,家裡都怎麼樣了?他們奔波在外,你這當兄長的,該多關心著點才是啊!”

啥意思?

1、真狗奶子才是最接地氣的美食,才是我最喜歡的味道,才是最容易讓人接受的食物;御膳房的東西,做的再好,也有著功利和政治目的在內,並不是我真正希望的!

很明顯,真狗奶子這種接地氣、貼近百姓的美食代表的就是被基層百姓廣泛認可的皇四子胤禛;高高在上、不知民間味道的御膳房沙琪瑪代表的就是太子胤礽,這種不知民間疾苦、不懂民間味道的“深宮皇子”絕對不是康熙皇帝屬意的皇位繼承人。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2、第二句話,康熙皇帝也是說給三位上書房大臣說的。胤礽將“以德為本、以仁導行”當成壓制胤禛的罪行,而作為太子、作為兄長、作為“太子黨”的首腦,竟然連自己黨羽成員的後顧之憂都沒有顧及、都無法妥善處理,“仁德”何在?還夠資格當上皇帝,治理好一個國家,還能讓人心悅誠服的跟隨並堅定支持嗎?

胤禛對康熙皇帝的政治試探,收到了完美的效果!

02 追比國庫欠款時,政治智慧的集中爆發

因為江南募捐的完美表現,康熙皇帝將胤禛晉封為郡王爵位,成為康熙皇帝眾位皇子中除太子胤礽之外,首位晉封王爵的皇子。

但江南募捐對於清朝統治階層而言,畢竟是一件並不太光彩的事,更不是一件可以形成定製的制度,所以追繳國庫欠款,保證國家財政收入才是硬道理。

同時,康熙皇帝將胤禛晉封為郡王爵位的做法,很明顯引起了其他皇子的嫉妒和不平,為了安撫皇子們的心理反應,康熙皇帝也必須拿出一個“因功晉封”的態度。

如果說,江南募捐是胤禛對康熙皇帝對皇位傳承態度的試探,那麼領取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則是胤禛政治智慧的集中爆發。

注意,這個時候的鄔思道已經被胤禛當成智囊使用,鄔思道對於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也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向國庫欠款的王公朝臣主要分為四類:

1、不得已而借之,這類人很多,主要因為俸祿不夠養家餬口而被迫借款;

2、不安分而借之,這類人不多,但確實不好對付的一類人,他們有資歷、有功勞、講闊氣、講排場的大官功臣,都是自幼跟隨皇帝鞍前馬後熬出來的心腹重臣。

3、貪得無厭、唯利是圖的可惡之人,佔便宜、耍賴皮的在京堂官等

4、宗室王公或者皇室兄弟

他力勸胤禛接下差事的原因在於讓胤禛成為願意為康熙皇帝分憂的唯一皇子。但胤禛就鄔思道的建議並沒有給予明確答覆,反倒是用一個看不出意思的“哈欠”予以打發。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但在第二天胤禛覲見康熙皇帝時,胤禛毅然提出奏請:

“兒臣願意辦理追比欠款的差事,只要對朝廷有利,對我大清江山社稷有利,兒臣大不了做一個孤臣就是了!”

胤禛為什麼對鄔思道的建議並不明確迴應,而在康熙皇帝面前卻聽從他的建議,接下這個會成為“孤臣”的差事呢?

1、鄔思道的名聲,胤禛只是聽說,但並沒有實踐證明,所以胤禛需要驗證了鄔思道的分析以後,再行定奪。在確定了鄔思道的分析正確以後,胤禛才毅然跨出關鍵一步。

2、鄔思道剛剛進入四爺府,胤禛對於其的忠心甚至他背後是不是還有真正的主子,並不清楚。所以,胤禛在其跟前必須隱藏自己的奪嫡之心,以防成為眾矢之的。

3、鄔思道作為康熙朝的獲罪之人,雖然名聲在外,但其畢竟是地位較低的奴才,胤禛不能從一開始就對其言聽計從,這對於將來壓制和使用鄔思道非常不利。

但這還只是胤禛對於鄔思道方面的政治智慧表現,只是集中爆發的一部分。胤禛在康熙皇帝面前的奏對才是其政治智慧的巔峰表現。

胤禛奏請讓“孤臣”田文鏡,協助自己幫同辦理追比國庫欠款的差事,康熙皇帝會同意;但胤禛奏請康熙皇帝嘉獎皇十三子胤祥,並希望其協同辦差,康熙皇帝卻不同意的態度,胤禛會不知道?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他知道!

1、通過“清查戶部賬底”一事中對於康熙皇帝的政治試探,胤禛已經清楚,康熙皇帝對於皇八子胤禩黨羽遍佈天下、結黨謀私的舉動已經有了警醒,已經有了防範意識,這也是胤禛確定康熙皇帝對胤禩並沒有抱有傳位希望的原因所在;

康熙皇帝將胤禛從“太子黨”中強行剝離出來,一方面是為了讓“一心為國”、“王道行事”的胤禛進入皇位繼承人的考察隊伍中來,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壓制和削弱“太子黨”勢力。

通過對兩大皇子集團的制衡,康熙皇帝才會穩固掌控皇權,才能真正保證自己的皇帝權威。對於胤禛,康熙皇帝雖然逐漸表現出信任和重視,但卻也會注意對其勢力增強的壓制和平衡。所以,康熙皇帝在培植和重用胤禛的同時,只會壓制和忽略他的堅定跟隨者——胤祥。

胤禛雖然明白康熙皇帝的真正用意,但其必須在康熙皇帝面前表現出對此“懵懂不知”的一面,表現出對康熙皇帝權力平衡手段的不理解,這樣才能讓康熙皇帝看到自己僅看中兄弟感情,而不知結黨奪嫡的“王道”形象。

2、首先,我需要明確一下康熙皇帝讓胤禛擔任追比國庫欠款差事的真正目的。

一是:康熙朝晚期的國庫欠款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了社會穩定、皇權穩固,他必須考察一下胤禛面對這種情況的處理辦法和處理效果,才能進一步看出胤禛是不是有繼承皇位的可能。因為如果解決不好這件事情,就算胤禛能能被扶上皇位,也會立馬陷入困境,坐不長久。

二是:康熙皇帝希望通過胤禛這個“冷麵王”清除一批自恃功高的高官大吏,他們會嚴重影響到後世帝王的朝局穩定,甚至會威脅到皇權穩固。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三是:康熙皇帝希望從胤禛追比國庫欠款的行動中,進一步考察胤禛和太子胤礽之間的關係,看他是不是會因為奪嫡之爭而忽略“君臣之禮”,而利用工作便利將太子扳倒。畢竟太子在被康熙皇帝親自廢黜之前,仍然代表著部分皇權,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康熙皇帝。

四是:國庫欠款嚴重,已經到了不整治、不追比不行的地步。

那麼,胤禛對於康熙皇帝的心思都明白嗎?

當然!

對應一:胤禛在追比國庫欠款的過程中,不講情面、只講原則,就算是逼死自幼跟隨康熙皇帝的老臣魏東亭、就算是將跟隨康熙皇帝立下戰功、傷痕累累的武將圈禁也在所不惜,也毫不顧慮。雖然他只追回了30%的欠款,但剩餘的70%欠款並不是作為郡王的胤禛所能動搖。康熙皇帝清楚看到了胤禛的處理手段,如果給他換上一個皇帝角色,這些欠款被追回只是短暫的時間問題。

對應二:在朝堂被康熙皇帝親自指出“借貸國庫銀兩、用以謀取私利”的三位大臣,胤禛真不知道他們的罪行?他知道,只是如果讓他來處理,他也只能將其圈禁或者勒令其歸回欠款而已;但如果康熙皇帝來處理,就肯定會上升到刑罰層面,從而達到清理“昔日功臣”的目的。所以,胤禛是故意將這類官員留給了康熙皇帝。

對應三:胤禛剛接下這份差事的時候,太子胤礽立馬遞給了他一個條子,讓他酌情緩和辦理。以胤禛的“冷麵”性格,他卻真就聽了太子的話,將太子上的人名抹去,不再追繳欠款。為什麼?胤禛就是通過這個舉動讓康熙皇帝知道自己對於太子胤礽的態度,知道他對於康熙皇帝皇權的絕對認可和尊敬。

雍正王朝:能夠和康熙皇帝站在同一智慧高度的人,只有他

對應四:胤禛主管諸王貝勒、尤其是當朝皇子的欠款追比,而這些人物都是可以直接面見康熙皇帝、可以上達天聽的狠角色。但胤禛對這類人,一點也沒講情面。皇三子胤祉的欠款能讓康熙皇帝從大內挪出銀兩為其償還,不就是胤禛毫無情面追繳的結果;皇十子胤俄能因為欠款上街叫賣家當而被康熙皇帝直接圈禁半年,不就是因為胤禛對其的窮追猛打!

胤禛拋開朝臣,而直接面向王公貝勒,就是為了讓自己的用心辦差形象能夠讓康熙皇帝知曉,就是為了讓康熙皇帝看到,除了有政治智慧,自己是實心幹事、一心為國的。胤禛已經將30%的欠款追比極限完成,生下的70%如果沒有太子胤礽的限期兩年完成,也會很快完成。所以,胤禛算是完成了康熙皇帝交付的任務。

注意,鄔思道只是給予了胤禛接受這件差事的建議,但對於細節處理和具體追比過程中的表現,鄔思道並沒有具體指導。而這些才是讓康熙皇帝另眼相看,甚至將其認定為皇位繼承人的重要原因。

現在,還覺得這個對鄔思道言聽計從的皇四子胤禛很弱嗎?他對全局的形勢把控、對大局的細節處理,深謀遠慮、高瞻遠矚,他所隱藏的政治智慧讓他一直都站在頂端,站在和康熙皇帝同一高度巔峰對決!

參考文獻:中央電視臺綜合頻道——《雍正王朝》

(本文僅基於《雍正王朝》具體演繹情節和人設解析,並不以歷史史實為依據,個人觀點,歡迎提出批評意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