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

前言:當年一部《雍正王朝》紅透大江南北,其中唐國強精心演繹的雍正帝更是被塑造成一個勤政親民、嫉惡如仇的絕世明君,為觀眾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如果僅把這些內容當做影視劇來看,這部影視作品無論是從構思、劇情、銜接上都不失為一部好作品,但如果就真實性而言,大部分又與真實歷史背道而馳,然而,由於“紅”的一塌糊塗,已經“紅”入人心,使得很多人對於歷史的認識開始以《雍正王朝》為依據,久而久之,根深蒂固,對於真實的歷史反而開始嗤之以鼻,甚至進行惡意批判。有鑑於此,小編決定利用自己淺薄的知識,對影視劇中的一些人物、事件進行解讀,來還原事實的真相

"

前言:當年一部《雍正王朝》紅透大江南北,其中唐國強精心演繹的雍正帝更是被塑造成一個勤政親民、嫉惡如仇的絕世明君,為觀眾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如果僅把這些內容當做影視劇來看,這部影視作品無論是從構思、劇情、銜接上都不失為一部好作品,但如果就真實性而言,大部分又與真實歷史背道而馳,然而,由於“紅”的一塌糊塗,已經“紅”入人心,使得很多人對於歷史的認識開始以《雍正王朝》為依據,久而久之,根深蒂固,對於真實的歷史反而開始嗤之以鼻,甚至進行惡意批判。有鑑於此,小編決定利用自己淺薄的知識,對影視劇中的一些人物、事件進行解讀,來還原事實的真相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雍正皇帝從登基到病逝只有13年,但是13年中他所面臨的執政環境可能比其他人30年經歷的都要複雜,而最精彩的部分無疑都集中在雍正八年以前,這一時期政局不穩,戰事不斷,還要致力於民生,他的雄才偉略也被展現的淋漓盡致。雍正八年是個“分水嶺”,雍正八年的一場大病讓所有人都已經做好了“皇帝殯天”的準備,沒想到又恢復過來,之後對煉丹術產生了痴迷,有些疏於朝政,使得《起居注》中許多年份的朝政記載都成為空白。

影視鏡頭

在雍正皇帝前期執政中,湧現出一大批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佟國維、張廷玉、隆科多、田文鏡、李衛等,當然,還有一個爭議不斷的年羹堯,而年羹堯也是我們今天討論的焦點。我們先來看幾個《雍正王朝》中的鏡頭:

鏡頭一:年羹堯陪同四阿哥胤禛到處奔波,其妹在四爺府中為奴。年羹堯從江夏鎮返回時,她甚至不願見年羹堯,她始終都糾結在“奴才”身份上;

"

前言:當年一部《雍正王朝》紅透大江南北,其中唐國強精心演繹的雍正帝更是被塑造成一個勤政親民、嫉惡如仇的絕世明君,為觀眾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如果僅把這些內容當做影視劇來看,這部影視作品無論是從構思、劇情、銜接上都不失為一部好作品,但如果就真實性而言,大部分又與真實歷史背道而馳,然而,由於“紅”的一塌糊塗,已經“紅”入人心,使得很多人對於歷史的認識開始以《雍正王朝》為依據,久而久之,根深蒂固,對於真實的歷史反而開始嗤之以鼻,甚至進行惡意批判。有鑑於此,小編決定利用自己淺薄的知識,對影視劇中的一些人物、事件進行解讀,來還原事實的真相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雍正皇帝從登基到病逝只有13年,但是13年中他所面臨的執政環境可能比其他人30年經歷的都要複雜,而最精彩的部分無疑都集中在雍正八年以前,這一時期政局不穩,戰事不斷,還要致力於民生,他的雄才偉略也被展現的淋漓盡致。雍正八年是個“分水嶺”,雍正八年的一場大病讓所有人都已經做好了“皇帝殯天”的準備,沒想到又恢復過來,之後對煉丹術產生了痴迷,有些疏於朝政,使得《起居注》中許多年份的朝政記載都成為空白。

影視鏡頭

在雍正皇帝前期執政中,湧現出一大批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佟國維、張廷玉、隆科多、田文鏡、李衛等,當然,還有一個爭議不斷的年羹堯,而年羹堯也是我們今天討論的焦點。我們先來看幾個《雍正王朝》中的鏡頭:

鏡頭一:年羹堯陪同四阿哥胤禛到處奔波,其妹在四爺府中為奴。年羹堯從江夏鎮返回時,她甚至不願見年羹堯,她始終都糾結在“奴才”身份上;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鏡頭二:為了得到任懷安的《百官行述》,年羹堯在四爺和十三爺的授意下跨省拿人,結果將江夏鎮700餘人全部誅殺。後來在老四和老十三的幫助下才得以脫身,而康熙非但沒有責怪,反而將其提拔為四川總督;

鏡頭三:胤禛推薦年羹堯跟隨老十四出征後,年羹堯到京城拜會了老八、老十四等人,卻沒有拜見四阿哥胤禛,結果激怒了胤禛,最後,年羹堯不得不給其洗腳道歉之後才算平息;

鏡頭四:年羹堯在鄔先生的指點下,打敗葛爾丹,凱旋而歸,百官迎接,他卻桀驁不馴、囂張跋扈,引起眾人不滿,再加上他在西北時草菅人命、濫殺無辜,於是不少人上折參奏。在他殺了大清官孫嘉誠後,雍正在百官的壓力下,不得已才讓李衛去杭州賜死他

......

身份論證

這就是《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悲劇的一生,奴才出身、在胤禛的提拔下平步青雲,居功自傲、暴虐成性終為自己帶來橫禍!可事實並不是這樣,歷史上沒有這個“在世孔明”鄔先生,也沒有孫嘉誠,只有一個孫嘉淦,但他沒有被年羹堯所殺,他先後做過直隸、湖廣總督,去世的時候還是禮部尚書兼大學士呢,孫嘉誠只是為了拱托年羹堯的“壞”,而專門塑造的一個“好”官。那年羹堯真的是奴才出身嗎?不是的

年羹堯其實出生於一個官宦世家,他的父親歷任工部侍郎、湖北巡撫,他的兄長年希堯也擔任過工部侍郎,年羹堯的妻子是宗室輔國公蘇燕之女。所以,年家可謂是地位顯赫的皇親國戚、官宦之家。這一點從年羹堯的妹妹可以入宮就能看出來。要知道,大清從康熙朝完善後宮制度後,漢人女子根本就沒資格進宮,而《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的妹妹竟然以“家奴”的身份成為妃子,這根本站不住腳,別說歷史不同意,就是十四阿哥也不同意啊,《雍正王朝》中十四阿哥求雍正將喬引娣賜給他做側福晉就因為喬引娣的出身“違反祖制”遭到雍正的斷然拒絕,自己娶個家奴就不違反祖制嗎?

"

前言:當年一部《雍正王朝》紅透大江南北,其中唐國強精心演繹的雍正帝更是被塑造成一個勤政親民、嫉惡如仇的絕世明君,為觀眾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如果僅把這些內容當做影視劇來看,這部影視作品無論是從構思、劇情、銜接上都不失為一部好作品,但如果就真實性而言,大部分又與真實歷史背道而馳,然而,由於“紅”的一塌糊塗,已經“紅”入人心,使得很多人對於歷史的認識開始以《雍正王朝》為依據,久而久之,根深蒂固,對於真實的歷史反而開始嗤之以鼻,甚至進行惡意批判。有鑑於此,小編決定利用自己淺薄的知識,對影視劇中的一些人物、事件進行解讀,來還原事實的真相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雍正皇帝從登基到病逝只有13年,但是13年中他所面臨的執政環境可能比其他人30年經歷的都要複雜,而最精彩的部分無疑都集中在雍正八年以前,這一時期政局不穩,戰事不斷,還要致力於民生,他的雄才偉略也被展現的淋漓盡致。雍正八年是個“分水嶺”,雍正八年的一場大病讓所有人都已經做好了“皇帝殯天”的準備,沒想到又恢復過來,之後對煉丹術產生了痴迷,有些疏於朝政,使得《起居注》中許多年份的朝政記載都成為空白。

影視鏡頭

在雍正皇帝前期執政中,湧現出一大批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佟國維、張廷玉、隆科多、田文鏡、李衛等,當然,還有一個爭議不斷的年羹堯,而年羹堯也是我們今天討論的焦點。我們先來看幾個《雍正王朝》中的鏡頭:

鏡頭一:年羹堯陪同四阿哥胤禛到處奔波,其妹在四爺府中為奴。年羹堯從江夏鎮返回時,她甚至不願見年羹堯,她始終都糾結在“奴才”身份上;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鏡頭二:為了得到任懷安的《百官行述》,年羹堯在四爺和十三爺的授意下跨省拿人,結果將江夏鎮700餘人全部誅殺。後來在老四和老十三的幫助下才得以脫身,而康熙非但沒有責怪,反而將其提拔為四川總督;

鏡頭三:胤禛推薦年羹堯跟隨老十四出征後,年羹堯到京城拜會了老八、老十四等人,卻沒有拜見四阿哥胤禛,結果激怒了胤禛,最後,年羹堯不得不給其洗腳道歉之後才算平息;

鏡頭四:年羹堯在鄔先生的指點下,打敗葛爾丹,凱旋而歸,百官迎接,他卻桀驁不馴、囂張跋扈,引起眾人不滿,再加上他在西北時草菅人命、濫殺無辜,於是不少人上折參奏。在他殺了大清官孫嘉誠後,雍正在百官的壓力下,不得已才讓李衛去杭州賜死他

......

身份論證

這就是《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悲劇的一生,奴才出身、在胤禛的提拔下平步青雲,居功自傲、暴虐成性終為自己帶來橫禍!可事實並不是這樣,歷史上沒有這個“在世孔明”鄔先生,也沒有孫嘉誠,只有一個孫嘉淦,但他沒有被年羹堯所殺,他先後做過直隸、湖廣總督,去世的時候還是禮部尚書兼大學士呢,孫嘉誠只是為了拱托年羹堯的“壞”,而專門塑造的一個“好”官。那年羹堯真的是奴才出身嗎?不是的

年羹堯其實出生於一個官宦世家,他的父親歷任工部侍郎、湖北巡撫,他的兄長年希堯也擔任過工部侍郎,年羹堯的妻子是宗室輔國公蘇燕之女。所以,年家可謂是地位顯赫的皇親國戚、官宦之家。這一點從年羹堯的妹妹可以入宮就能看出來。要知道,大清從康熙朝完善後宮制度後,漢人女子根本就沒資格進宮,而《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的妹妹竟然以“家奴”的身份成為妃子,這根本站不住腳,別說歷史不同意,就是十四阿哥也不同意啊,《雍正王朝》中十四阿哥求雍正將喬引娣賜給他做側福晉就因為喬引娣的出身“違反祖制”遭到雍正的斷然拒絕,自己娶個家奴就不違反祖制嗎?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真實的年羹堯20歲中舉,21歲中進士,之後就進入翰林院,之後六年中連升六級,康熙四十八年,不滿30歲的他就被提拔成四川巡撫,在他出任前,康熙還專門接見並提醒他“八旗漢軍中任督撫者如張長庚、白如梅、張自得等皆以貪汙致富,而今伊等子孫零落殆盡,可見做官不善之報,爾不可學從前漢軍行事。總之,以安靜為要”。安靜的意思其實是指“一方安寧”,康熙的指示簡明扼要,就是:莫貪、莫亂!還賜了黃馬褂,在年羹堯上任時“命侍衛佛倫、拉錫持茶郊送二十里外”

(《永憲錄》)

從這些就可以看出康熙對年羹堯的器重,年羹堯的仕途也完全是憑藉自己的才幹,與四阿哥胤禛還真沒什麼聯繫。《雍正王朝》裡把年羹堯的擢升都歸功於胤禛的力薦,有點與史不符,可能也為了拱托年羹堯的“背信棄義”,從而為“死有餘辜”埋下伏筆

聯姻論證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授予皇十四子“大將軍王”稱號,統領20萬大軍西征,特選年羹堯作為其後勤保障。如果說當時康熙就有意開始培養儲君的話,那肯定是老十四,而對於年羹堯的任命,顯然是將其作為十四皇子的左膀右臂來安排。在西北的四年裡,年羹堯和皇十四子的關係十分密切,但是,有一點我們不能忽略,那就是胤禛當時已經娶了他的妹妹了,所以,就私心而言,年羹堯應該更側重於胤禛

胤禛娶年氏的具體日期沒有找到(找到的根本經不起推敲),但是,可以從她的孩子入手做出一種推測。年氏共為雍正生了四個孩子,3子1女,第一次生育是在康熙五十四年,生女兒,所以,迎娶的年份應該是在康熙五十三年左右,之後在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六十年、雍正元年,一年生一個。要注意這個時期的背景,生第一個是年羹堯如日中天時,而後來則是雍正奪位的關鍵時期。對於娶年氏的原因,《清世宗入承大統考實》中記載:

兩人託以心腹,共其祕計,納其妹以重私親之誼,其時即指天誓日、生死不相揹負。

可見當時胤禛已經開始拉攏年羹堯,為什麼說拉攏?第一,康熙對年羹堯青睞有加,盡人皆知,無論年羹堯倒向誰,都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第二,聯個姻很正常,但“指天誓日”顯然就沒那麼單純了。應該說這時胤禛已經開始謀劃皇位了,這要比《雍正王朝》中四阿哥決定謀位早太多,而且劇中當老十三提出“謀位”時,四阿哥還百般推諉,太假了!

"

前言:當年一部《雍正王朝》紅透大江南北,其中唐國強精心演繹的雍正帝更是被塑造成一個勤政親民、嫉惡如仇的絕世明君,為觀眾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如果僅把這些內容當做影視劇來看,這部影視作品無論是從構思、劇情、銜接上都不失為一部好作品,但如果就真實性而言,大部分又與真實歷史背道而馳,然而,由於“紅”的一塌糊塗,已經“紅”入人心,使得很多人對於歷史的認識開始以《雍正王朝》為依據,久而久之,根深蒂固,對於真實的歷史反而開始嗤之以鼻,甚至進行惡意批判。有鑑於此,小編決定利用自己淺薄的知識,對影視劇中的一些人物、事件進行解讀,來還原事實的真相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雍正皇帝從登基到病逝只有13年,但是13年中他所面臨的執政環境可能比其他人30年經歷的都要複雜,而最精彩的部分無疑都集中在雍正八年以前,這一時期政局不穩,戰事不斷,還要致力於民生,他的雄才偉略也被展現的淋漓盡致。雍正八年是個“分水嶺”,雍正八年的一場大病讓所有人都已經做好了“皇帝殯天”的準備,沒想到又恢復過來,之後對煉丹術產生了痴迷,有些疏於朝政,使得《起居注》中許多年份的朝政記載都成為空白。

影視鏡頭

在雍正皇帝前期執政中,湧現出一大批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佟國維、張廷玉、隆科多、田文鏡、李衛等,當然,還有一個爭議不斷的年羹堯,而年羹堯也是我們今天討論的焦點。我們先來看幾個《雍正王朝》中的鏡頭:

鏡頭一:年羹堯陪同四阿哥胤禛到處奔波,其妹在四爺府中為奴。年羹堯從江夏鎮返回時,她甚至不願見年羹堯,她始終都糾結在“奴才”身份上;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鏡頭二:為了得到任懷安的《百官行述》,年羹堯在四爺和十三爺的授意下跨省拿人,結果將江夏鎮700餘人全部誅殺。後來在老四和老十三的幫助下才得以脫身,而康熙非但沒有責怪,反而將其提拔為四川總督;

鏡頭三:胤禛推薦年羹堯跟隨老十四出征後,年羹堯到京城拜會了老八、老十四等人,卻沒有拜見四阿哥胤禛,結果激怒了胤禛,最後,年羹堯不得不給其洗腳道歉之後才算平息;

鏡頭四:年羹堯在鄔先生的指點下,打敗葛爾丹,凱旋而歸,百官迎接,他卻桀驁不馴、囂張跋扈,引起眾人不滿,再加上他在西北時草菅人命、濫殺無辜,於是不少人上折參奏。在他殺了大清官孫嘉誠後,雍正在百官的壓力下,不得已才讓李衛去杭州賜死他

......

身份論證

這就是《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悲劇的一生,奴才出身、在胤禛的提拔下平步青雲,居功自傲、暴虐成性終為自己帶來橫禍!可事實並不是這樣,歷史上沒有這個“在世孔明”鄔先生,也沒有孫嘉誠,只有一個孫嘉淦,但他沒有被年羹堯所殺,他先後做過直隸、湖廣總督,去世的時候還是禮部尚書兼大學士呢,孫嘉誠只是為了拱托年羹堯的“壞”,而專門塑造的一個“好”官。那年羹堯真的是奴才出身嗎?不是的

年羹堯其實出生於一個官宦世家,他的父親歷任工部侍郎、湖北巡撫,他的兄長年希堯也擔任過工部侍郎,年羹堯的妻子是宗室輔國公蘇燕之女。所以,年家可謂是地位顯赫的皇親國戚、官宦之家。這一點從年羹堯的妹妹可以入宮就能看出來。要知道,大清從康熙朝完善後宮制度後,漢人女子根本就沒資格進宮,而《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的妹妹竟然以“家奴”的身份成為妃子,這根本站不住腳,別說歷史不同意,就是十四阿哥也不同意啊,《雍正王朝》中十四阿哥求雍正將喬引娣賜給他做側福晉就因為喬引娣的出身“違反祖制”遭到雍正的斷然拒絕,自己娶個家奴就不違反祖制嗎?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真實的年羹堯20歲中舉,21歲中進士,之後就進入翰林院,之後六年中連升六級,康熙四十八年,不滿30歲的他就被提拔成四川巡撫,在他出任前,康熙還專門接見並提醒他“八旗漢軍中任督撫者如張長庚、白如梅、張自得等皆以貪汙致富,而今伊等子孫零落殆盡,可見做官不善之報,爾不可學從前漢軍行事。總之,以安靜為要”。安靜的意思其實是指“一方安寧”,康熙的指示簡明扼要,就是:莫貪、莫亂!還賜了黃馬褂,在年羹堯上任時“命侍衛佛倫、拉錫持茶郊送二十里外”

(《永憲錄》)

從這些就可以看出康熙對年羹堯的器重,年羹堯的仕途也完全是憑藉自己的才幹,與四阿哥胤禛還真沒什麼聯繫。《雍正王朝》裡把年羹堯的擢升都歸功於胤禛的力薦,有點與史不符,可能也為了拱托年羹堯的“背信棄義”,從而為“死有餘辜”埋下伏筆

聯姻論證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授予皇十四子“大將軍王”稱號,統領20萬大軍西征,特選年羹堯作為其後勤保障。如果說當時康熙就有意開始培養儲君的話,那肯定是老十四,而對於年羹堯的任命,顯然是將其作為十四皇子的左膀右臂來安排。在西北的四年裡,年羹堯和皇十四子的關係十分密切,但是,有一點我們不能忽略,那就是胤禛當時已經娶了他的妹妹了,所以,就私心而言,年羹堯應該更側重於胤禛

胤禛娶年氏的具體日期沒有找到(找到的根本經不起推敲),但是,可以從她的孩子入手做出一種推測。年氏共為雍正生了四個孩子,3子1女,第一次生育是在康熙五十四年,生女兒,所以,迎娶的年份應該是在康熙五十三年左右,之後在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六十年、雍正元年,一年生一個。要注意這個時期的背景,生第一個是年羹堯如日中天時,而後來則是雍正奪位的關鍵時期。對於娶年氏的原因,《清世宗入承大統考實》中記載:

兩人託以心腹,共其祕計,納其妹以重私親之誼,其時即指天誓日、生死不相揹負。

可見當時胤禛已經開始拉攏年羹堯,為什麼說拉攏?第一,康熙對年羹堯青睞有加,盡人皆知,無論年羹堯倒向誰,都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第二,聯個姻很正常,但“指天誓日”顯然就沒那麼單純了。應該說這時胤禛已經開始謀劃皇位了,這要比《雍正王朝》中四阿哥決定謀位早太多,而且劇中當老十三提出“謀位”時,四阿哥還百般推諉,太假了!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那在雍正奪位過程中年羹堯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呢?掣肘十四阿哥!這就是年羹堯最大的功勞,如果撇開影視劇的話,史書中的老十四確實是皇位的首選,四阿哥胤禛既然早就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那勢必要有一個可以制約十四阿哥的人,這非年羹堯莫屬。這一點,《雍正王朝》中的描述還是有一定真實性的,十四阿哥在回京途中質問圖裡琛,為什麼雍正登基後的第一道聖旨就是讓川陝總督年羹堯戒嚴?為什麼身後20裡還有年羹堯的3000綠營兵跟著?這都說明年羹堯的存在對十四阿哥的影響很大

死因論證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的死因是咎由自取,忘恩負義、暴虐成性、濫殺無辜、囂張跋扈,最終被羅列出92條罪狀,用張廷玉的話說“即使可以功過相抵,年羹堯的罪也能再死10次”。其實,所有罪狀總結下來的話,無非就是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那哪個才是側重點呢?咱們看看雍正皇帝第一次開始責備年羹堯的聖旨

雍正三年二月初二,嶽鍾琪向雍正上密摺,參奏年羹堯身為撫遠大將軍,對苦苦腦兒(青海)郡王額爾德尼所屬部族窮困潦倒、流離失所視而不見,在嶽鍾琪多次提醒後也只發了一萬兩銀子給額爾德尼。雍正帝因此開始責怪年羹堯:

此諸部落流離失所之眾,豈萬金所能遍濟?爾何不思及也。是知爾於諸務皆未實盡其心矣。今爾既不能籌劃於未然,又不克拯濟其現在。如諸部落內或有一二窘息萬難,自存潛逃,遠匿竄入策妄阿拉布坦之地者,朕必從重治罪,斷不姑息

(《雍正朝起居注》第一冊430頁)

如果單純是一萬兩不夠用,雍正完全可以再擬定個數字,讓年羹堯照辦就是,但是雍正沒有這麼做,而是說如果年羹堯把其他部落逼到叛軍手下,必將治罪,還是“從重”,這已經是發難的前兆了。單就這件事而言,年羹堯即沒有政治上的錯誤,也沒有經濟上的過失,如果非要給年羹堯定罪,充其量也就是“辦事不利”,可雍正卻以此為突破口,開始了對年羹堯的“清算”

三月二十三日,雍正又以年羹堯屬下“驚擾番民”為由,下旨對年羹堯進行了斥責;

四月二十日,還是以番民鬧事為藉口,又向年羹堯發難;

為什麼總是拿青海說事?因為年羹堯青海之功天下皆知,要向對年羹堯下手,必須先將他的功勞打上折扣,然後就顯得“師出有名”,不會落得“卸磨殺驢”的罵名。

"

前言:當年一部《雍正王朝》紅透大江南北,其中唐國強精心演繹的雍正帝更是被塑造成一個勤政親民、嫉惡如仇的絕世明君,為觀眾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如果僅把這些內容當做影視劇來看,這部影視作品無論是從構思、劇情、銜接上都不失為一部好作品,但如果就真實性而言,大部分又與真實歷史背道而馳,然而,由於“紅”的一塌糊塗,已經“紅”入人心,使得很多人對於歷史的認識開始以《雍正王朝》為依據,久而久之,根深蒂固,對於真實的歷史反而開始嗤之以鼻,甚至進行惡意批判。有鑑於此,小編決定利用自己淺薄的知識,對影視劇中的一些人物、事件進行解讀,來還原事實的真相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雍正皇帝從登基到病逝只有13年,但是13年中他所面臨的執政環境可能比其他人30年經歷的都要複雜,而最精彩的部分無疑都集中在雍正八年以前,這一時期政局不穩,戰事不斷,還要致力於民生,他的雄才偉略也被展現的淋漓盡致。雍正八年是個“分水嶺”,雍正八年的一場大病讓所有人都已經做好了“皇帝殯天”的準備,沒想到又恢復過來,之後對煉丹術產生了痴迷,有些疏於朝政,使得《起居注》中許多年份的朝政記載都成為空白。

影視鏡頭

在雍正皇帝前期執政中,湧現出一大批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佟國維、張廷玉、隆科多、田文鏡、李衛等,當然,還有一個爭議不斷的年羹堯,而年羹堯也是我們今天討論的焦點。我們先來看幾個《雍正王朝》中的鏡頭:

鏡頭一:年羹堯陪同四阿哥胤禛到處奔波,其妹在四爺府中為奴。年羹堯從江夏鎮返回時,她甚至不願見年羹堯,她始終都糾結在“奴才”身份上;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鏡頭二:為了得到任懷安的《百官行述》,年羹堯在四爺和十三爺的授意下跨省拿人,結果將江夏鎮700餘人全部誅殺。後來在老四和老十三的幫助下才得以脫身,而康熙非但沒有責怪,反而將其提拔為四川總督;

鏡頭三:胤禛推薦年羹堯跟隨老十四出征後,年羹堯到京城拜會了老八、老十四等人,卻沒有拜見四阿哥胤禛,結果激怒了胤禛,最後,年羹堯不得不給其洗腳道歉之後才算平息;

鏡頭四:年羹堯在鄔先生的指點下,打敗葛爾丹,凱旋而歸,百官迎接,他卻桀驁不馴、囂張跋扈,引起眾人不滿,再加上他在西北時草菅人命、濫殺無辜,於是不少人上折參奏。在他殺了大清官孫嘉誠後,雍正在百官的壓力下,不得已才讓李衛去杭州賜死他

......

身份論證

這就是《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悲劇的一生,奴才出身、在胤禛的提拔下平步青雲,居功自傲、暴虐成性終為自己帶來橫禍!可事實並不是這樣,歷史上沒有這個“在世孔明”鄔先生,也沒有孫嘉誠,只有一個孫嘉淦,但他沒有被年羹堯所殺,他先後做過直隸、湖廣總督,去世的時候還是禮部尚書兼大學士呢,孫嘉誠只是為了拱托年羹堯的“壞”,而專門塑造的一個“好”官。那年羹堯真的是奴才出身嗎?不是的

年羹堯其實出生於一個官宦世家,他的父親歷任工部侍郎、湖北巡撫,他的兄長年希堯也擔任過工部侍郎,年羹堯的妻子是宗室輔國公蘇燕之女。所以,年家可謂是地位顯赫的皇親國戚、官宦之家。這一點從年羹堯的妹妹可以入宮就能看出來。要知道,大清從康熙朝完善後宮制度後,漢人女子根本就沒資格進宮,而《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的妹妹竟然以“家奴”的身份成為妃子,這根本站不住腳,別說歷史不同意,就是十四阿哥也不同意啊,《雍正王朝》中十四阿哥求雍正將喬引娣賜給他做側福晉就因為喬引娣的出身“違反祖制”遭到雍正的斷然拒絕,自己娶個家奴就不違反祖制嗎?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真實的年羹堯20歲中舉,21歲中進士,之後就進入翰林院,之後六年中連升六級,康熙四十八年,不滿30歲的他就被提拔成四川巡撫,在他出任前,康熙還專門接見並提醒他“八旗漢軍中任督撫者如張長庚、白如梅、張自得等皆以貪汙致富,而今伊等子孫零落殆盡,可見做官不善之報,爾不可學從前漢軍行事。總之,以安靜為要”。安靜的意思其實是指“一方安寧”,康熙的指示簡明扼要,就是:莫貪、莫亂!還賜了黃馬褂,在年羹堯上任時“命侍衛佛倫、拉錫持茶郊送二十里外”

(《永憲錄》)

從這些就可以看出康熙對年羹堯的器重,年羹堯的仕途也完全是憑藉自己的才幹,與四阿哥胤禛還真沒什麼聯繫。《雍正王朝》裡把年羹堯的擢升都歸功於胤禛的力薦,有點與史不符,可能也為了拱托年羹堯的“背信棄義”,從而為“死有餘辜”埋下伏筆

聯姻論證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授予皇十四子“大將軍王”稱號,統領20萬大軍西征,特選年羹堯作為其後勤保障。如果說當時康熙就有意開始培養儲君的話,那肯定是老十四,而對於年羹堯的任命,顯然是將其作為十四皇子的左膀右臂來安排。在西北的四年裡,年羹堯和皇十四子的關係十分密切,但是,有一點我們不能忽略,那就是胤禛當時已經娶了他的妹妹了,所以,就私心而言,年羹堯應該更側重於胤禛

胤禛娶年氏的具體日期沒有找到(找到的根本經不起推敲),但是,可以從她的孩子入手做出一種推測。年氏共為雍正生了四個孩子,3子1女,第一次生育是在康熙五十四年,生女兒,所以,迎娶的年份應該是在康熙五十三年左右,之後在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六十年、雍正元年,一年生一個。要注意這個時期的背景,生第一個是年羹堯如日中天時,而後來則是雍正奪位的關鍵時期。對於娶年氏的原因,《清世宗入承大統考實》中記載:

兩人託以心腹,共其祕計,納其妹以重私親之誼,其時即指天誓日、生死不相揹負。

可見當時胤禛已經開始拉攏年羹堯,為什麼說拉攏?第一,康熙對年羹堯青睞有加,盡人皆知,無論年羹堯倒向誰,都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第二,聯個姻很正常,但“指天誓日”顯然就沒那麼單純了。應該說這時胤禛已經開始謀劃皇位了,這要比《雍正王朝》中四阿哥決定謀位早太多,而且劇中當老十三提出“謀位”時,四阿哥還百般推諉,太假了!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那在雍正奪位過程中年羹堯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呢?掣肘十四阿哥!這就是年羹堯最大的功勞,如果撇開影視劇的話,史書中的老十四確實是皇位的首選,四阿哥胤禛既然早就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那勢必要有一個可以制約十四阿哥的人,這非年羹堯莫屬。這一點,《雍正王朝》中的描述還是有一定真實性的,十四阿哥在回京途中質問圖裡琛,為什麼雍正登基後的第一道聖旨就是讓川陝總督年羹堯戒嚴?為什麼身後20裡還有年羹堯的3000綠營兵跟著?這都說明年羹堯的存在對十四阿哥的影響很大

死因論證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的死因是咎由自取,忘恩負義、暴虐成性、濫殺無辜、囂張跋扈,最終被羅列出92條罪狀,用張廷玉的話說“即使可以功過相抵,年羹堯的罪也能再死10次”。其實,所有罪狀總結下來的話,無非就是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那哪個才是側重點呢?咱們看看雍正皇帝第一次開始責備年羹堯的聖旨

雍正三年二月初二,嶽鍾琪向雍正上密摺,參奏年羹堯身為撫遠大將軍,對苦苦腦兒(青海)郡王額爾德尼所屬部族窮困潦倒、流離失所視而不見,在嶽鍾琪多次提醒後也只發了一萬兩銀子給額爾德尼。雍正帝因此開始責怪年羹堯:

此諸部落流離失所之眾,豈萬金所能遍濟?爾何不思及也。是知爾於諸務皆未實盡其心矣。今爾既不能籌劃於未然,又不克拯濟其現在。如諸部落內或有一二窘息萬難,自存潛逃,遠匿竄入策妄阿拉布坦之地者,朕必從重治罪,斷不姑息

(《雍正朝起居注》第一冊430頁)

如果單純是一萬兩不夠用,雍正完全可以再擬定個數字,讓年羹堯照辦就是,但是雍正沒有這麼做,而是說如果年羹堯把其他部落逼到叛軍手下,必將治罪,還是“從重”,這已經是發難的前兆了。單就這件事而言,年羹堯即沒有政治上的錯誤,也沒有經濟上的過失,如果非要給年羹堯定罪,充其量也就是“辦事不利”,可雍正卻以此為突破口,開始了對年羹堯的“清算”

三月二十三日,雍正又以年羹堯屬下“驚擾番民”為由,下旨對年羹堯進行了斥責;

四月二十日,還是以番民鬧事為藉口,又向年羹堯發難;

為什麼總是拿青海說事?因為年羹堯青海之功天下皆知,要向對年羹堯下手,必須先將他的功勞打上折扣,然後就顯得“師出有名”,不會落得“卸磨殺驢”的罵名。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也怪年羹堯,偏偏這個時候將奏摺中的“朝乾夕惕”寫成“夕惕朝乾”,這就給了雍正一個大好的機會,於是,就頒佈了一道“撕破臉”的聖旨:

年羹堯即不以朝乾夕惕四字許朕,則年羹堯青海之功,朕也在許與不許之間而未定也......年羹堯自恃己功,顯露其不敬之意,其謬誤之處斷非無心

(《雍正朝起居注》第一冊464頁)

不管年羹堯寫字前後顛倒究竟是不是有意為之,在雍正看來,就是故意的,這是一種“大不敬”,“大不敬”到什麼地步?大到可以讓雍正收回年羹堯的青海之功。

這一連串的變故,都是要從青海入手將年羹堯功勞抹去的手段,現在好了,已經有理由抹殺年羹了功勞了,然後呢?清算

雍正帝繼位三年,但他的“繼承人”身份始終飽受質疑,而他卻越描越黑,處理年羹堯一來可以滅口,二來還可以轉移人們的視線,年羹堯此時已經在劫難逃。他先以戴逸牽連出年羹堯,又以“袒護年羹堯”為名囚禁了隆科多,要知道,這些雍正哪來說事的事可大可小,可在這些人身上卻都成了死罪,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明明要除去這些人,還怕給人留下口舌

"

前言:當年一部《雍正王朝》紅透大江南北,其中唐國強精心演繹的雍正帝更是被塑造成一個勤政親民、嫉惡如仇的絕世明君,為觀眾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如果僅把這些內容當做影視劇來看,這部影視作品無論是從構思、劇情、銜接上都不失為一部好作品,但如果就真實性而言,大部分又與真實歷史背道而馳,然而,由於“紅”的一塌糊塗,已經“紅”入人心,使得很多人對於歷史的認識開始以《雍正王朝》為依據,久而久之,根深蒂固,對於真實的歷史反而開始嗤之以鼻,甚至進行惡意批判。有鑑於此,小編決定利用自己淺薄的知識,對影視劇中的一些人物、事件進行解讀,來還原事實的真相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雍正皇帝從登基到病逝只有13年,但是13年中他所面臨的執政環境可能比其他人30年經歷的都要複雜,而最精彩的部分無疑都集中在雍正八年以前,這一時期政局不穩,戰事不斷,還要致力於民生,他的雄才偉略也被展現的淋漓盡致。雍正八年是個“分水嶺”,雍正八年的一場大病讓所有人都已經做好了“皇帝殯天”的準備,沒想到又恢復過來,之後對煉丹術產生了痴迷,有些疏於朝政,使得《起居注》中許多年份的朝政記載都成為空白。

影視鏡頭

在雍正皇帝前期執政中,湧現出一大批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佟國維、張廷玉、隆科多、田文鏡、李衛等,當然,還有一個爭議不斷的年羹堯,而年羹堯也是我們今天討論的焦點。我們先來看幾個《雍正王朝》中的鏡頭:

鏡頭一:年羹堯陪同四阿哥胤禛到處奔波,其妹在四爺府中為奴。年羹堯從江夏鎮返回時,她甚至不願見年羹堯,她始終都糾結在“奴才”身份上;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鏡頭二:為了得到任懷安的《百官行述》,年羹堯在四爺和十三爺的授意下跨省拿人,結果將江夏鎮700餘人全部誅殺。後來在老四和老十三的幫助下才得以脫身,而康熙非但沒有責怪,反而將其提拔為四川總督;

鏡頭三:胤禛推薦年羹堯跟隨老十四出征後,年羹堯到京城拜會了老八、老十四等人,卻沒有拜見四阿哥胤禛,結果激怒了胤禛,最後,年羹堯不得不給其洗腳道歉之後才算平息;

鏡頭四:年羹堯在鄔先生的指點下,打敗葛爾丹,凱旋而歸,百官迎接,他卻桀驁不馴、囂張跋扈,引起眾人不滿,再加上他在西北時草菅人命、濫殺無辜,於是不少人上折參奏。在他殺了大清官孫嘉誠後,雍正在百官的壓力下,不得已才讓李衛去杭州賜死他

......

身份論證

這就是《雍正王朝》中年羹堯悲劇的一生,奴才出身、在胤禛的提拔下平步青雲,居功自傲、暴虐成性終為自己帶來橫禍!可事實並不是這樣,歷史上沒有這個“在世孔明”鄔先生,也沒有孫嘉誠,只有一個孫嘉淦,但他沒有被年羹堯所殺,他先後做過直隸、湖廣總督,去世的時候還是禮部尚書兼大學士呢,孫嘉誠只是為了拱托年羹堯的“壞”,而專門塑造的一個“好”官。那年羹堯真的是奴才出身嗎?不是的

年羹堯其實出生於一個官宦世家,他的父親歷任工部侍郎、湖北巡撫,他的兄長年希堯也擔任過工部侍郎,年羹堯的妻子是宗室輔國公蘇燕之女。所以,年家可謂是地位顯赫的皇親國戚、官宦之家。這一點從年羹堯的妹妹可以入宮就能看出來。要知道,大清從康熙朝完善後宮制度後,漢人女子根本就沒資格進宮,而《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的妹妹竟然以“家奴”的身份成為妃子,這根本站不住腳,別說歷史不同意,就是十四阿哥也不同意啊,《雍正王朝》中十四阿哥求雍正將喬引娣賜給他做側福晉就因為喬引娣的出身“違反祖制”遭到雍正的斷然拒絕,自己娶個家奴就不違反祖制嗎?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真實的年羹堯20歲中舉,21歲中進士,之後就進入翰林院,之後六年中連升六級,康熙四十八年,不滿30歲的他就被提拔成四川巡撫,在他出任前,康熙還專門接見並提醒他“八旗漢軍中任督撫者如張長庚、白如梅、張自得等皆以貪汙致富,而今伊等子孫零落殆盡,可見做官不善之報,爾不可學從前漢軍行事。總之,以安靜為要”。安靜的意思其實是指“一方安寧”,康熙的指示簡明扼要,就是:莫貪、莫亂!還賜了黃馬褂,在年羹堯上任時“命侍衛佛倫、拉錫持茶郊送二十里外”

(《永憲錄》)

從這些就可以看出康熙對年羹堯的器重,年羹堯的仕途也完全是憑藉自己的才幹,與四阿哥胤禛還真沒什麼聯繫。《雍正王朝》裡把年羹堯的擢升都歸功於胤禛的力薦,有點與史不符,可能也為了拱托年羹堯的“背信棄義”,從而為“死有餘辜”埋下伏筆

聯姻論證

康熙五十七年,康熙授予皇十四子“大將軍王”稱號,統領20萬大軍西征,特選年羹堯作為其後勤保障。如果說當時康熙就有意開始培養儲君的話,那肯定是老十四,而對於年羹堯的任命,顯然是將其作為十四皇子的左膀右臂來安排。在西北的四年裡,年羹堯和皇十四子的關係十分密切,但是,有一點我們不能忽略,那就是胤禛當時已經娶了他的妹妹了,所以,就私心而言,年羹堯應該更側重於胤禛

胤禛娶年氏的具體日期沒有找到(找到的根本經不起推敲),但是,可以從她的孩子入手做出一種推測。年氏共為雍正生了四個孩子,3子1女,第一次生育是在康熙五十四年,生女兒,所以,迎娶的年份應該是在康熙五十三年左右,之後在康熙五十九年、康熙六十年、雍正元年,一年生一個。要注意這個時期的背景,生第一個是年羹堯如日中天時,而後來則是雍正奪位的關鍵時期。對於娶年氏的原因,《清世宗入承大統考實》中記載:

兩人託以心腹,共其祕計,納其妹以重私親之誼,其時即指天誓日、生死不相揹負。

可見當時胤禛已經開始拉攏年羹堯,為什麼說拉攏?第一,康熙對年羹堯青睞有加,盡人皆知,無論年羹堯倒向誰,都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第二,聯個姻很正常,但“指天誓日”顯然就沒那麼單純了。應該說這時胤禛已經開始謀劃皇位了,這要比《雍正王朝》中四阿哥決定謀位早太多,而且劇中當老十三提出“謀位”時,四阿哥還百般推諉,太假了!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那在雍正奪位過程中年羹堯又扮演了什麼角色呢?掣肘十四阿哥!這就是年羹堯最大的功勞,如果撇開影視劇的話,史書中的老十四確實是皇位的首選,四阿哥胤禛既然早就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那勢必要有一個可以制約十四阿哥的人,這非年羹堯莫屬。這一點,《雍正王朝》中的描述還是有一定真實性的,十四阿哥在回京途中質問圖裡琛,為什麼雍正登基後的第一道聖旨就是讓川陝總督年羹堯戒嚴?為什麼身後20裡還有年羹堯的3000綠營兵跟著?這都說明年羹堯的存在對十四阿哥的影響很大

死因論證

《雍正王朝》中年羹堯的死因是咎由自取,忘恩負義、暴虐成性、濫殺無辜、囂張跋扈,最終被羅列出92條罪狀,用張廷玉的話說“即使可以功過相抵,年羹堯的罪也能再死10次”。其實,所有罪狀總結下來的話,無非就是經濟問題和政治問題,那哪個才是側重點呢?咱們看看雍正皇帝第一次開始責備年羹堯的聖旨

雍正三年二月初二,嶽鍾琪向雍正上密摺,參奏年羹堯身為撫遠大將軍,對苦苦腦兒(青海)郡王額爾德尼所屬部族窮困潦倒、流離失所視而不見,在嶽鍾琪多次提醒後也只發了一萬兩銀子給額爾德尼。雍正帝因此開始責怪年羹堯:

此諸部落流離失所之眾,豈萬金所能遍濟?爾何不思及也。是知爾於諸務皆未實盡其心矣。今爾既不能籌劃於未然,又不克拯濟其現在。如諸部落內或有一二窘息萬難,自存潛逃,遠匿竄入策妄阿拉布坦之地者,朕必從重治罪,斷不姑息

(《雍正朝起居注》第一冊430頁)

如果單純是一萬兩不夠用,雍正完全可以再擬定個數字,讓年羹堯照辦就是,但是雍正沒有這麼做,而是說如果年羹堯把其他部落逼到叛軍手下,必將治罪,還是“從重”,這已經是發難的前兆了。單就這件事而言,年羹堯即沒有政治上的錯誤,也沒有經濟上的過失,如果非要給年羹堯定罪,充其量也就是“辦事不利”,可雍正卻以此為突破口,開始了對年羹堯的“清算”

三月二十三日,雍正又以年羹堯屬下“驚擾番民”為由,下旨對年羹堯進行了斥責;

四月二十日,還是以番民鬧事為藉口,又向年羹堯發難;

為什麼總是拿青海說事?因為年羹堯青海之功天下皆知,要向對年羹堯下手,必須先將他的功勞打上折扣,然後就顯得“師出有名”,不會落得“卸磨殺驢”的罵名。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也怪年羹堯,偏偏這個時候將奏摺中的“朝乾夕惕”寫成“夕惕朝乾”,這就給了雍正一個大好的機會,於是,就頒佈了一道“撕破臉”的聖旨:

年羹堯即不以朝乾夕惕四字許朕,則年羹堯青海之功,朕也在許與不許之間而未定也......年羹堯自恃己功,顯露其不敬之意,其謬誤之處斷非無心

(《雍正朝起居注》第一冊464頁)

不管年羹堯寫字前後顛倒究竟是不是有意為之,在雍正看來,就是故意的,這是一種“大不敬”,“大不敬”到什麼地步?大到可以讓雍正收回年羹堯的青海之功。

這一連串的變故,都是要從青海入手將年羹堯功勞抹去的手段,現在好了,已經有理由抹殺年羹了功勞了,然後呢?清算

雍正帝繼位三年,但他的“繼承人”身份始終飽受質疑,而他卻越描越黑,處理年羹堯一來可以滅口,二來還可以轉移人們的視線,年羹堯此時已經在劫難逃。他先以戴逸牽連出年羹堯,又以“袒護年羹堯”為名囚禁了隆科多,要知道,這些雍正哪來說事的事可大可小,可在這些人身上卻都成了死罪,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明明要除去這些人,還怕給人留下口舌

《雍正王朝》誤導之我見——年羹堯篇

此時年羹堯才真的感到危險,急忙上折求饒,可是,雍正殺心已起,藉著四川巡撫參奏年羹堯之機,讓大臣們羅列年羹堯的罪名,最後竟然達92條之多,只好“賜年羹堯自盡,斬其子年富、鄒魯於市,其弟兄子侄發配黑龍江,輿披甲人為奴”(《永憲錄》卷三)

尾話

年羹堯就沒有貪汙嗎?不,他簡直就是貪得無厭,根據陝西巡撫範時捷的揭露,每一筆官銀到了年羹堯這裡都要“雁過拔毛”。單是貪汙一項,就足以判年羹堯死罪,可雍正還是在繞來繞去,最終繞出92條罪,為的就是展現出自己“仁至義盡”的高尚情操,也為了遮掩“卸磨殺驢”的悠悠眾口

年羹堯的罪名中還有一條是“與隆科多、戴鐸結黨”,這幾個人可都是雍正帝能夠上位的功臣,如果說他們“結黨”的話,那是不是也應該叫做“四爺黨”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