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金史:永泰的升騰與隕落

一、江蘇起家:

江蘇沛縣,2000多年前,漢高祖劉邦從這裡出發,創立了大漢王朝。劉邦和他麾下的沛縣將相們,也成為後世子弟們的榜樣。

1969年,王廣西出生於沛縣,1990年畢業於中南財經大學。畢業後,王廣西回到江蘇進入省投資公司工作。江蘇省投資公司,前身是1985年江蘇省政府發起的江蘇省經濟開發公司,1988年更名為江蘇省投資公司,也是現在江蘇國信資產管理集團有限公司(江蘇省主要的金融控股平臺)的前身。

王廣西在江蘇國信體系,曾擔任蘇州工業園區業務經理,最後的職務是江蘇省房地產投資公司副總經理,江蘇國信的高管經歷,讓他積累了資源和人脈,使得他創業的起點更高。王廣西的上司江蘇房地產投資公司董事長蔣旭升(後擔任江蘇國信副總經理)是他人生很重要的人,蔣旭升曾就職於南京軍區司令部和江蘇省煤炭工業總公司,他對王廣西日後的發展均提供了助力。

2002年,王廣西下海創業,成立蘇州工業園區新鴻泰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顧問分公司,2003年更名為蘇州工業園區新鴻泰房地產投資有限公司,這成為以後整個永泰集團的起點。

王廣西最初對事業的構想,和郭廣昌的復星很像,就是房地產+醫藥為主業的架構。應該說,從日後的產業發展來看,王廣西的戰略眼光非常精準,只是他自己後來走偏了方向,主業變成了能源+物流+投資,而且越走越遠。

2005年,永泰收購了南京軍區空軍司令部的南京小營製藥有限公司,這是一家主要生產大輸液產品的製藥企業,2007年7月將其改組為南京小營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註冊資本1個億。其經營範圍為大容量注射液、片劑、溶液劑(外用)、黃楊寧原料藥、鹼式碳酸鉍原料藥等生產和銷售。2007年底,小營藥業新廠注射液、片劑順利通過國家GMP認證。

2012年,王廣西收購了揚州國資委下屬江蘇金茂化工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將資控股的聯藥集團的44.2%股權,從而間接持有上市公司聯環製藥17%的股份。江蘇聯環藥業集團有限公司位列中國製藥工業百強企業行列,公司產品有甾體激素、抗生素、抗組胺藥、心血管藥、泌尿系統藥等五大系列,涵蓋化學原料藥、中間體及多種藥物製劑。

王廣西自己並沒有經營過製藥企業,但是他還是請來了曾經的風雲人物—趙新先來掌舵。被稱為“三九教父”的趙新先掌舵三九長達19年,將三九集團從一個軍隊藥廠締造為一家龐大的企業集團。但隨後,趙新先開始大肆擴張併購,到了2003年,三九集團共欠銀行貸款餘額98億元,已陷入鉅額財務危機。趙新先本人也於2005年底被深圳檢方刑拘,並於2007年以“國有公司人員濫用職權”被深圳市羅湖區人民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一年零十個月。

王廣西向趙新先承諾,將出資3億元打造中藥大健康平臺。但王廣西突然改變主意,轉去投資礦業,趙新先的這次出山也鎩羽而歸。


黑金史:永泰的升騰與隕落

三九教父:趙新先


這話要從2007年說起,2007年12月,永泰集團與魯潤股份的兩大股東簽署《股權轉讓協議》,以1.87億元受讓9414萬股,交易完成後永泰集團持有55.18%的股權,成為其控股股東。

按照原來的設想,王廣西準備經小營製藥和魯潤股份為主要平臺,發展他的房地產和醫藥產業,但是世界的精彩就在於未來不可知,受金融危機影響,房地產行業快速下行,永泰對魯潤股份注入地產業務的重組被證監會否決,永泰不得不調整業務方向,而當時的中國還有一個行業,實在太火,以至於所有人都打起了主意。

二:左手煤炭,右手石化

這個行業就是煤炭產業。實際上,中國的煤炭行情起於2002年,從整體價格指數來看,2009年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但是投資的魔力就在於此,我們做出判斷是站在事後的角度,但是站在當年的時間點上,煤炭投資者們都堅持認為:煤炭和石油一樣,只要礦井在,只要還在出煤,就可以一直出錢。在這樣一種簡單粗暴的邏輯下,王廣西開始了能源征程。


黑金史:永泰的升騰與隕落

煤炭行業走勢


但是,當時煤炭開採權是准入制,需要有相關資質才能進入,王廣西遇到了對他一生影響最大的人之一---舒昌雄。從舒昌雄的華瀛投資那裡那裡,王廣西拿到具有山西省煤炭資源兼併重組整合主體資格的華瀛山西股權,其中魯潤股份受讓華瀛山西40%的股權,母公司永泰投資受讓30%的股權。拿到華瀛山西的股權以後,永泰四處收購煤礦,下屬煤礦備案保有儲量達48458.4萬噸,生產規模為690萬噸/年。

2010年魯潤股份更名為永泰能源,開始了新的資本市場征程。從此,江蘇和山西成了王廣西能源帝國的兩大基地,他將以此為基本盤走向全國。

有了煤礦資源以後,王廣西面臨另一個重大挑戰是,他手裡沒有懂煤炭的人。當然,王廣西自己對煤炭並不陌生,因為他的老家沛縣,就是江蘇最大的煤炭生產基地。

中煤集團大屯公司位於江蘇沛縣的微山湖畔,礦區總面積 245平方公里,其主體為上海大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即上市公司上海能源)。中煤大屯公司,是中煤集團的黃埔軍校,貢獻了大量的煤炭採掘、運營和銷售人才。

王廣西本想引進中煤集團的人才來運營永泰能源的煤炭業務,但是想讓國有企業的領導們跳槽到民企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老天很快就給了他一個機會,儘管這是一個血淋淋的機會。

2010年3月28日13時12分,中煤集團旗下華晉焦煤公司發生王家嶺礦“3·28”特別重大透水事故,事故發生後,舉國震驚。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局長駱琳,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副局長、國家煤礦安監局局長趙鐵錘帶領工作組迅速趕到事故現場指導協助山西省全力開展搶險救援。時任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山西省省長王君帶領有關部門和企業負責人及時組織開展搶險救援。


黑金史:永泰的升騰與隕落

328特大透水事故


王家嶺328特大透水事故

搶救工作歷經8天,最終造成38人死亡、115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4937.29萬元。事後迅速啟動問責機制,9名直接責任人被公開宣判,30人給予黨紀政紀處分。

其中,原中煤建設集團執行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王金餘、原中煤一建安監局局長徐培忠均被行政降級、黨內嚴重警告處分。歷經如此重大的安全事故後,他們體制內前景變得黯淡起來,最終他們帶著眾多中煤大屯能源的舊部加盟永泰,成為永泰煤炭產業的實際操盤團隊。民泰一直引以為傲的“民企體制、國企管理”的班底就此建立。只是這些國企出身的高管能否適應民企的體制,就只有天知道了。

有了煤礦,有了人才,王廣西就差錢了,於是在資本市場,永泰能源開始了長期的融資之旅。


黑金史:永泰的升騰與隕落

永泰融資史(圖片來源:WIND)


截止到2017年末,永泰能源已經整合了至少15家煤炭企業,在產的主焦煤及配焦煤煤礦總產能規模為1,095萬噸/年,擁有的煤炭資源保有儲量總計32.38億噸。

但是,永泰收購煤炭資源是在整個行業處在下行週期當中完成的,實際上債務包袱越來越大。要解決這一問題,對於一個有理想的煤老闆來說,打通產業鏈,完成煤電一體化的建設是最好的選項。

王廣西瞄準了國企北京三吉利能源,這是一個電廠主要在江蘇和河南的電力公司,原屬於國投電力。2015年,永泰用12.75億的代價受讓了53.125%的股份,2016年通過子公司華瀛石化用16.02億受讓原大股東國開投36.875%的股份,加上永泰本身的10%的股份,永泰完成了對北京三吉利能源的全資控股,更名為“華興電力”,就是後來的“華晨電力”。收購完成之後,永泰向華晨注入了天廈礦業、億華礦業和雙字礦業,初步完成煤電一體化的架構。

然而,王廣西的野心不止於此,在他的能源版圖裡,石化領域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2014年,永泰能源通過定增募集資金約100億,溢價近600%從老朋友舒昌雄收購惠州大亞灣華瀛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下稱“華瀛石化”)100%股權,其中40億用於收購股權,38億用於償還公司及其全資子公司債務,22億來擴展業務。按照40億元的收購價格計算,持股華瀛石化比例達88.59%的舒昌雄將獲得其中的35.44億元。

而實際上,華瀛石化2013年營業收入為零,淨利潤為-587.97萬元,2014年1-5月營收仍然是零,淨利潤-224.14萬。花40億買這樣一個公司,在可行性報告裡,永泰能源董事會認為:本次交易定價合理,本次交易不會損害公司及中小股東的利益。

三、金控夢想

德隆的唐萬新的“產融結合”,是對民營企業家們影響較大的理論之一,意思是說產業做到一定規模,就去投資金融,然後再用金融來為產業服務,這一指導思想對整個中國金融生態都產生了巨大影響。因為在公有制為主體的大環境下,民營企業要做大做強,融資難的問題從來沒有真正解決過,直至今天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民營企業家們的金控集團夢想。

王廣西也有一個金控夢想,在永泰集團的債券募集說明書,我們可以看到,永泰和山東中融新大一起成立中融金控(青島),永泰持有16%的股權,二者還同是山西晉城銀行的大股東,中融新大持股9.81%,永泰能源持股4.17%。2017年,永泰曾準備斥資5.1億購買晉城銀行的7.78%的股份,但是沒有成功。

不過我們應該注意一點,永泰能源的註冊地在山西靈石,晉城銀行前十大股東里,持股3.67%的山西聚源煤化有限公司、持股3.49%的山西靈石紅杏鑫鼎泰煤業有限公司,註冊地均在山西靈石。

另外,永泰也持有吉林延邊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8.87%的股份,為其第一大股東,棗莊銀行股份有限公司9.9%的股份,為第三大股東。

在銀行股權投資之餘,2013年永泰完成了對海德股份的收購。海德股份,是原來的海南上市公司瓊海德,2002年才被浙江耀江集團收購,而耀江的主人,正是大名鼎鼎的汪曦光。

汪曦光曾任紹興市委書記、浙江省人民政府祕書長,被稱作“浙江高官下海第一人”。耀江集團最早為浙江省國資控制的國有企業,2004年,管理層完成MBO,以汪曦光等管理層為主體的“耀江聯合體”整體受讓國有股,其中汪曦光持股31.498%,成為耀江集團第一大股東。

2013年,汪曦光將海德股份賣給王廣西,交易對價為5.5億元,溢價近50%,汪完成財務自由,全身而退。

王廣西收購海德後,成功申請到西藏地區唯一一張AMC牌照,經營定位是做不良資產處理,並拉到了諸多專業人士為其操盤,包括華電集團出身,時任川證券董事長的郭懷保、原四川省國資委副主任王彬、西藏證監局的處長戴揚、銀監會的處長王巖玲等人,這些動作證明,王廣西自身是想做好不良資產處理這塊業務的,只是沒能想到,最後他自己成了不良資產。

這一系列金融行業的投資,是後期永泰能夠發債的最大信仰之一。資本市場相信金融牌照的價值,儘管這聽起來很可笑。

回望這十年的永泰,幾乎可以用突飛猛進來形容,我們回看永泰能源2008年的財報,發現08年的永泰能源資產為10.47億,2018年則達到了1082億。


黑金史:永泰的升騰與隕落

永泰資產規模變化


僅僅通過內生的增長,是很難達到這種速度的,特別是在煤炭和電力行業處在下行的週期當中,如此快速的增長,更多的是通過併購來實現的,而併購最需要的就是資金。所以,把永泰稱為融資機器並不過分,除了資本市場的定增和債券,永泰最大的信貸金主,就是國開行、平安銀行和中信銀行,三者為永泰提供了合計為285.88億的授信額度,其中使用授信229.35億。

四、曲終人不散

2018年7月5日,上海清算所公告稱,截至5日日終,仍未收到永泰能源支付的付息兌付資金,無法代理髮行人進行本期債券的付息兌付工作,構成正式違約。

在子公司華晨電力的電話會議上,管理層甚至拋出了“試探性違約”這一侮辱投資者智商的言論,將中國債券市場特殊的發行人強勢和投資人弱勢的現狀展露無疑。

當然永泰違約後,王廣西的態度還是讓人信服的,在北京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表示,“一定要把債務問題處理好,最糟的情況是我出局,這是我們鄭重的宣誓。”2018年7月13日,永泰能源發佈公告稱,為籌措資金,償還公司債務,切實降低公司資產負債率,董事會同意公司擬定的第一批資產出售計劃。

該計劃主要包括8部分項目,分別為徐州沛縣發電項目、周口發電項目、南陽發電項目、延安發電項目、英國核電項目、陝西億華礦業項目、惠州石化項目以及其他金融投資項目,其中,知名度較高的有投資已達百億的惠州石化項目、英國核電項目、眾惠財險項目、晉城銀行等,項目初始出資額高達238.01億元。

2018年7月16日,永泰出售聯環製藥的股權。聯環藥業發佈公告,約定永泰集團持有的聯環集團44.2%股權轉讓給金茂集團(揚州國資委全資控股),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後,金茂集團持有聯環集團100%股權。

永泰最終為自己的急速擴張付出了代價。

實際上,王廣西2002年下海,到現在也不過16年時間,16年就能將永泰發展到1000億資產規模,王廣西的企業家精神肯定是有的,而我們當下的中國,正是缺少這種企業家精神。

1969年出生的王廣西,其實才49歲,他曾經的部下,原三九集團董事長趙新先,67歲仍然充滿創業的激情,所以,王廣西未來的路,其實還很長。

我們希望永泰能夠儘快解決債務問題,給投資者一個交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