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國有銀行理財子公司全部獲批,你是否還是隻會存款呢?

根據港股上市公司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公告顯示,2019年5月29日,中郵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獲准籌建,至此六大國有銀行理財子公司全部獲批籌建,其中建行、交行、工行理財子公司已經獲准開業。成立及開業情況如下。

2018年12月2日,銀保監會正式發佈了《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管理辦法》以來,各大銀行紛紛介入該領域,成立理財子公司,理財公司的主要從事發行公募理財產品、發行私募理財產品、理財顧問和諮詢等資產管理相關業務。

六大國有銀行理財子公司全部獲批,你是否還是隻會存款呢?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覆蓋全國範圍銀行網點,開啟了全面理財階段,然而重儲蓄輕投資習慣,也一直困擾著我國的投資者,近期頻繁倒閉和跑路的P2P公司,更是對理財一說,避之不及,希望通過這次國有銀行理財公司的批覆為契機,恢復一下理財的信心,而不是在本就脆弱的理財意識上,再多被忽悠一次。

六大國有銀行理財子公司全部獲批,你是否還是隻會存款呢?

保本保息的理財意識,根深蒂固在眾人心中,調查發現在廣大二三線城市,尤其是廣大的農民,寧願存銀行定期,也不會選擇寶寶類產品,這種天然的信任感讓人不得不佩服。

然後,有時銀行卻利用了這份天然的信任,並不會介紹高息的產品給客戶,處理定期存款之外,之前在公司,安排公司資金計劃的時候,母公司給到的要求是,必須保本保息,接觸到銀行的一款保本保息產品,結構性存款,跟銀行客戶經理了解後,其實保本保息的結構性存款,個人也是可以購買的,存款利息明顯高於定期存款,存款期限靈活性也高於定期存款。

結構性存款也可稱為收益增值產品( Yield Enhancement Products),是運用利率、匯率產品與傳統的存款業務相結合的一種創新存款。所謂外匯結構性存款是指在普通外匯存款的基礎上嵌入某種金融衍生工具(主要是各類期權),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掛鉤或與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從而使存款人在承受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較高收益的業務產品。

看結構性存款的定義,搞得很晦澀難懂的樣子,其實理解了關鍵條款,保本保息,就能理解這是一款幾乎無風險的但是利息明顯高於銀行定期存款的產品。如當時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利息為1.75%的時候,結構性存款的3個月期的利息就能達到3.23%-4%,所以下次再去銀行存款的時候,不妨問一下客戶經理,是否有結構性存款可以存,有時結構性存款也可在各大銀行的APP中直接購買,所以不要再只知道,定期存款了,不要白白的把利息給到銀行。

六大國有銀行理財子公司全部獲批,你是否還是隻會存款呢?

以下是一款結構性存款的產品說明書的部分內容,關鍵條款是起存金額和本金利息支付方式以及利率部分。

起存金額

以交行的為例,起存金額為1萬,這還是比較良心和地道的,很多銀行起存金額為5萬甚至50萬,當然資金越大起始利率有時也會越高,暫且不討論。而且在大眾的心中,好像去銀行做高利息的產品,都是要5萬起步,其實不然,只是銀行客戶經理可能是選擇性的給你推薦產品而已,畢竟每個人每次想成單,當然是多多益善。

六大國有銀行理財子公司全部獲批,你是否還是隻會存款呢?

注意的保本保息的條款

產品揭示書上,該條款講的是本金和利息部分,可以確定該產品的保本保息。償還本金意味著保本,而約定了利息支付方式,代表著保息。現在在銀行中可以載明保息的除了大眾熟知的存款之外,只剩下結構性存款這個介於理財和存款之間的產品了。

六大國有銀行理財子公司全部獲批,你是否還是隻會存款呢?

利息部分

截取於利息調整公告,對比銀行基準利率,可知即使是低檔收益率,仍然遠遠高於基準利率。同樣期限下是普通存款利息率的2到3倍。

六大國有銀行理財子公司全部獲批,你是否還是隻會存款呢?

如今六大國有銀行均成立了理財子公司,三家已經獲准開業,希望這種天然的信任感也會移植到理財子公司上,讓普惠制金融更多的大眾收益,而不是僅僅讓廣大儲戶,獲得可憐的那點利息。而儲戶如果只相信銀行,只相信銀行存款,而仍然不相信理財的時候,一定記得還有結構性存款這個比普通存款利息高將近一倍的保本保息的產品可以存儲。

版權聲明:本文稿件均為原創作品,如需轉載請聯繫作者。

你的理財方式有哪些? (多選)
0
0%
銀行存款
0
0%
結構性存款
0
0%
股票
0
0%
基金
0
0%
外匯
0
0%
期貨
0
0%
貴金屬
0
0%
國外股票
0
0%
房地產
0
0%
保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