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劇呼喚“中國風”

音樂 戲曲 藝術 郭蘭英 華夏經緯網 2017-05-20

本報記者 張 賀

毫無疑問,當前中國正在出現一股久違的“歌劇熱”。《白毛女》《小二黑結婚》等經典民族歌劇不斷復排,巡演一票難求;《圖蘭朵》《卡門》《茶花女》等世界歌劇經典輪番引進國內,引發排隊觀劇。演出的繁榮也帶動了創作的繁榮,自2017年初以來,文化部共收到各地各單位報送的2015年至2019年已創排或計劃創排的歌劇作品143部,僅2017年就有60多部。幾乎全國每一個省份都有新歌劇在創排,歌劇這一“舞臺藝術皇冠上的明珠”正在迎來新的高潮。

但繁榮之中,無論是觀眾還是業內人士似乎都對當前的原創歌劇有所不滿,這是為什麼呢?

民族歌劇不應缺少民族味兒

原北京軍區戰友文工團團長、編劇王曉嶺說,目前中國原創歌劇數量不少,也不乏優秀作品,但真正讓老百姓買票進劇場的並不多,“我們正在逐步失去演出市場。”王曉嶺分析說,造成這種困境的原因在於“當前民族板腔體歌劇難以再現當年的輝煌,創作少、觀眾老化;而西洋歌劇至今水土不服,只限於小圈子內,真正為中國觀眾認可的寥寥無幾。”

為什麼觀眾不認可當前的原創歌劇?

文化部部長雒樹剛指出,“唯洋是舉”“唯洋是從”,用西方的標準來剪裁中國人的審美,是當前原創歌劇難以贏得觀眾的重要原因。他說:“‘洋腔洋調’佔了上風,但實際上,對這樣的歌劇,老百姓並不喜歡,聽不懂也不願意聽。”

從票房情況看,近兩年市場反響較好的歌劇作品無非兩大類,一是《白毛女》等民族歌劇經典的復排版,一是世界名團的歌劇經典如《茶花女》等。一大批原創歌劇幾乎都難以通過商業化演出實現收支平衡,不少歌劇要通過贈票等方式招攬觀眾。

雒樹剛還指出,當前優秀的歌劇創作人才匱乏,一些創作者創作功底和能力不足,導致寫出來的作品思想貧瘠、不接地氣,無法引起觀眾的共鳴。

中國歌劇舞劇院原副院長黃奇石直言不諱地指出“原創歌劇的劇本不行”。他說:“就寫本子來說,當代歌劇作家與戲曲作家相比,有相當大的距離,主要是不會寫戲、不會安排戲劇衝突。很多歌劇,沒有戲,就靠唱,獨唱、重唱,重唱中有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沒有戲,唱再多也不是地方。”

一位觀眾在網上留言表示,現在的國產原創歌劇不如過去的樣板戲好看,舞美燈光華麗、音樂技巧高超、場面氣勢宏大,但就是故事情節不吸引人,人物形象立不起來。

“觀眾還是喜歡那些具有濃郁中華民族風格和特色的歌劇,從《白毛女》到《江姐》,從《洪湖赤衛隊》到《劉三姐》,還有《王貴與李香香》《小二黑結婚》……這些優秀的民族歌劇彰顯了中華審美風範,唱出了時代的風貌,至今仍具有強大的藝術生命力和感染力。”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說。

黃奇石認為,那些花了重金打造的“洋腔洋調”的東西不管如何自吹、是否得獎,都絕無前途,必將為歷史的浪濤所淘汰。他說:“這也是老百姓不喜歡不接受的緣故。老百姓喜不喜歡是個決定性的因素。”

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中國民族歌劇創作應該走中國自己的路,不能一味地學習模仿西洋歌劇,否則就難以贏得觀眾。南京藝術學院教授居其宏說:“當前,從創作觀念層面說,務必擯棄鄙視民族歌劇、唯西方歌劇馬首是瞻的風氣,科學對待我國民族民間音樂、民族歌劇和西方歌劇這三大光輝傳統,從中探索出一條基於傳統而又超越傳統、緊跟時代而又引領時代的新型民族歌劇音樂創新之路。”

汲取民族民間文化的營養

可以說,中國迄今最成功的民族歌劇都是在吸收借鑑傳統戲曲和民間音樂的基礎上創作的,最優秀的歌劇表演藝術家也都具備比較深厚的傳統戲曲底子。

著名錶演藝術家郭蘭英年輕的時候曾深入學習了傳統戲曲,她說:“我年輕時從來不會‘白看戲’,不管是河北梆子、河南豫劇,還是京劇、大鼓,看完一齣戲,我總得‘偷’回來一點東西,糅到自己的表演中。”郭蘭英認為,歌劇演員的訓練離不開中國戲曲、民歌等中國傳統藝術的滋養。“單說‘字正腔圓’這一點,中國傳統戲曲演員很少會‘唱倒字’,歌劇演員卻好像很難做到,搞得觀眾不看字幕就不知道臺上在唱什麼。‘唱倒字’只能說明我們的基本功還沒練到家,歌劇演員要多學幾齣戲、多唱一些民歌,理解傳統戲曲關於字頭咬緊、字腹圓潤、字尾歸韻、把字咬‘爛’等一系列理論和方法,就能夠在原有樂譜的基礎上,通過揉音、波音、滑音等多種潤腔方法,做到依字行腔,字真意切。”郭蘭英說。

著名錶演藝術家喬佩娟是《小二黑結婚》中小芹的首任扮演者,她回憶當年在中央戲劇學院歌劇繫上學的時候,除了要學習聲樂、鋼琴、視唱練耳、表演實習和音樂欣賞課程外,還要專門學習中國戲曲,不僅學唱腔、還學摺子戲,要會表演。“當時是李慧雲教河北梆子《孔雀東南飛》、小白玉霜教評劇《王生安趕船》、白雲生和韓世昌教崑曲《思凡》,還學中國民歌,郭蘭英就是我們的老師。”喬佩娟說。

而今天聲樂專業的學生很少學習傳統戲曲,這種知識結構上的缺陷使不少青年演員缺乏舞臺表現力,往往只會站在鋼琴旁唱詠歎調而不會演戲。

黃奇石說,民族歌劇大繁榮的經驗,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向戲曲學習。《劉胡蘭》採用山西梆子素材、《春雷》採用湖南花鼓戲與民歌素材,而《竇娥冤》更是借鑑板腔體的手法寫歌劇最為成功的典範之作。其他幾部家喻戶曉的歌劇經典《洪湖赤衛隊》《紅珊瑚》《江姐》等,也都無一例外是學習戲曲並進行再創造的結果。

今年已83歲高齡的羊鳴是經典民族歌劇《江姐》的創作者之一,他寫的《紅梅贊》一曲旋律優美動人,與閻肅創作的真摯深情的歌詞堪稱珠聯璧合,幾十年來一直膾炙人口。他認為,民族歌劇創作要走出新路就必須向民族民間文化學習。

羊鳴回憶當年在《江姐》的音樂創作上,為了突出民族化、群眾化的藝術風格,創作者們兩下四川,又去上海、浙江,學習了川劇、婺劇、越劇、滬劇和說唱音樂、四川揚琴及清音等,前後歷時近一年。從南、北方戲曲和民間音樂中吸取精華和養料,以創作出動聽感人、豐富多彩、耐人尋味、性格鮮明的歌劇音樂來。“我們曾經反覆加工,甚至全部改寫,僅《紅梅贊》一曲就八易其稿。”羊鳴說。

黃奇石說:“實踐已經證明歌劇演員學習戲曲,不管是科班出身或是自己下私功拜師學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弊的,可以說功夫在身,終身受益。”

把“深扎”落到實處

2016年9月23日,中國歌劇舞劇院在時隔30多年後,重排經典民族歌劇《小二黑結婚》,在首都舞臺精彩呈現,再次引發了社會各界對中國民族歌劇的極大熱情。87歲的郭蘭英在排練場手把手地教授演員把握人物、打磨唱腔;84歲的喬佩娟擔任藝術指導,與劇組摸爬滾打80余天,從始至終在排練場上緊盯青年演員的舉手投足。這一版《小二黑結婚》的總導演黃定山感慨地說:“老一輩藝術家對歌劇藝術的摯愛、對精益求精的追求,令我們非常感動。”

郭蘭英說,現在“深入生活 紮根人民”的活動開展得很熱烈,我們很多青年演員也都下去了,這個風氣很好。但是,只是下去了還不夠,在跟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的過程中,既要進一步加深與人民群眾的情感,也要做個“有心人”,要留心觀察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細節,觀察他們怎麼走路、有什麼表情、眼神是什麼樣,等等,這些素材都會幫助我們正確塑造人物形象。

“注意觀察生活細節非常重要,比如在演唱《白毛女》‘恨似高山仇似海’時,我把手型設計成像猴爪子一樣微曲著,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真的跟著革命隊伍在張家口爬過山,山上根本沒有路,手必須牢牢地抓住岩石、樹藤才能攀登。而我們有些演員沒有這個經歷,或者沒有注意這種細節,在演唱時,手型就不會刻意保持微曲、有力的狀態,就脫離了真實的人物形象。”郭蘭英說。

喬佩娟說,“有些青年藝術工作者說,現在大家的生活都好了,跟你們那時候不一樣了。深入生活並不是僅僅要求我們找窮鄉僻壤,農村進城務工人員、清潔工、快遞小哥,是不是需要我們關注?城市白領、科技精英、人民教師,有沒有值得我們謳歌的地方?留心觀察生活,處處皆學問。怕的就是我們丟了老老實實的藝術創作態度,少了坐冷板凳的恆心定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