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家》上映

《音樂家》上映

西爾扎提(中)在指導影片《音樂家》的拍攝。 圖/西爾扎提供

天山網訊(記者劉萌萌報道)由新疆天山電影製片廠導演西爾扎提·亞合甫執導的《音樂家》,目前在國內以及哈薩克斯坦上映。

影片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中國著名作曲家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的生活,以及同哈薩克斯坦作曲家拜卡達莫夫的友誼。

這部充滿家國情懷的催淚大片一經上映,廣受好評。據新華社報道,影片在哈薩克斯坦首都努爾蘇丹舉行首映時,許多哈薩克斯坦觀眾在影片結束後,紛紛起立為影片和演員精湛的表演鼓掌致敬。

這部充滿誠意之作背後,也是新疆電影人的殊榮和努力。影片上映前,記者特意拜訪了西爾扎提導演。西爾扎提今年56歲,主要電影作品有:《買買提的2008》、《烏魯木齊的天空》、《鮮花》等。擅長用鏡頭語言講故事,並且充滿情懷。而這也是出品方選擇由他執導的重要原因。

2017年6月《音樂家》在哈薩克斯坦阿斯塔納開機。除了300多名劇組成員,前後參與電影拍攝的人員超過2萬人。

西爾扎提告訴記者,在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有一條“冼星海大街”,街上有一塊紀念碑,碑上鐫刻著這樣一段話:“冼星海用音樂在兩國人民之間建起了一座友誼的橋樑,讓我們永遠銘記他的名字,願中哈友誼世代相傳。”這也是電影想表達的主題。

人物對話

講述音樂家友誼 帶來溫暖與美

記者(以下簡稱記):影片為何聚焦冼星海生命最後5年的漂泊歷程?

西爾扎提(以下簡稱西):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在蘇聯大批藝術家撤離到阿拉木圖,而冼星海就是這樣流落街頭,獲得拜卡達莫夫的幫助。可冼星海歸國之路卻遭遇重重阻撓,直到臨終也未能如願。

記:哈薩克斯坦人民對冼星海的認知是什麼樣的?

西:冼星海在哈薩克斯坦享有很高聲譽。在阿拉木圖有一條以冼星海命名的大街。冼星海曾根據哈薩克斯坦民族英雄阿曼蓋爾德的事蹟創作出交響詩《阿曼蓋爾德》,直到今天,哈薩克斯坦人民仍在懷念他。

記:聽說電影背後還有一段故事?

西:是的,我們在哈薩克斯坦見到了拜卡達莫夫的外甥女卡莉亞老人。當年,她只有7歲,與冼星海情同父女。老人通過大使館聯繫到我們,說想見見“父親”的扮演者,當見到胡軍時,老人摸著他的臉說:“爸爸好像回來了。”這一幕讓我很感動。

記:執導這部影片對您個人而言有著怎樣的意義?

西:兩位音樂家之間的友誼為我們樹立了好的榜樣。我能與哈薩克斯坦藝術家們一起講述兩國音樂家之間的故事,並通過電影將溫暖與美帶給觀眾,讓我感到十分榮幸,希望我能把這份情誼傳承下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