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是右派,媽媽是左派,孩子就是兩面派?

音樂 法律 早期教育 親子成長 大爸爸小爸爸 2017-05-08

作為夫妻,雖然每天生活在一起,但在很多方面的想法跟對很多事情的看法有時候是完全不同的。媽媽反應更機敏、迅速,相反爸爸很有耐心、更冷靜。媽媽對工作、生活都很積極、勤奮,爸爸除了健忘還比較拖沓。媽媽總是按時支付帳單、還信用卡,爸爸往往想起來還信用卡時,他早就欠了不少利息。媽媽對自己和他人更加嚴厲,爸爸卻希望媽媽什麼事兒都不要太認真,不論工作還是生活都應該放鬆一點,平和一點。媽媽認為不論男人還是女人都應該自立自強,而爸爸認為媽媽更應該相夫教子,男人在外面賺錢養家。

爸爸是右派,媽媽是左派,孩子就是兩面派?

來自百度-分歧

當涉及到孩子時,他們的分歧會延續下來,而且一點兒也不互補。雖然爸爸媽媽因為對方的某些氣質而情投意合的在了一起,但是他們也許從來沒有想過婚後會有這麼多不同,尤其有了孩子以後,他們不得不容忍對方的做法。作為新手媽媽,媽媽的本能就是為孩子們建立堅定的、一致的規則,以及如何與丈夫配合更好地養育他們,而爸爸偏偏相反,爸爸更隨意,更傾向於對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沒必要從小對孩子那麼苛刻。結果,媽媽成為孩子心目中的‘壞媽媽’或者‘怕媽媽’,而爸爸則成為媽媽怨恨的“老好人”。反過來,爸爸也會憤慨媽媽囉嗦、指指點點,他認為媽媽把家庭氛圍搞得很緊張,沒有一點兒溫馨的感覺。爸爸會覺得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對的 - 而且,媽媽其實並不是完全反對而且沒有充足的理由反駁這個觀點。

爸爸是右派,媽媽是左派,孩子就是兩面派?

來自百度-法官

媽媽總希望在生活中充當執法者,拿著‘法律’的大旗對孩子進行管束,甚至強制執行,比如:“不要讓孩子看電視了,趕緊關了。”或者“老是給孩子買一些垃圾食品,以後別給孩子買了,再買你也沒有零花錢了”。爸爸每次都是執法者的警棍,被逼著去改變孩子或者去強迫孩子,但是往往爸爸心裡不服氣,而且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孩子慢慢就跟爸爸站在一個陣營裡。媽媽看到孩子把家裡弄得亂七八糟,就會嚇唬孩子:“以後再弄得亂七八糟就別玩兒了。”,而爸爸總覺得孩子玩兒是在學習、在鍛鍊、在釋放天性,而因為怕把家裡弄髒、弄亂,完全是不負責,不給孩子空間的表現。

當爸爸或媽媽的養育風格與伴侶的風格不同時,情況糟糕的時候可能會令人沮喪,而且破壞性最大,導致伴侶之間產生矛盾並且拉大與孩子之間的距離,造成家庭秩序的混亂。情況好一點兒,也會讓孩子偏向選擇對他更有利的,從而孩子會疏遠另外一方。在生活中,夫妻價值觀跟風格不同是非常常見的,尤其是在撫養孩子的方式上。不僅僅是因為許多個性特質和個人信仰的不同,而且在成為父母之前從沒有一個真正的孩子讓他們有機會培養父母的品質和技能,最終會導致他們對孩子都無私奉獻,但是卻同床異夢,對彼此的方式很不認同。

雖然許多父母在養育孩子之前能從父母養育他們的成長過程中吸取到經驗和教訓,但畢竟你另一半的風格是完全與你原有的家庭不同的。有些父母更專制,口頭禪就是“我是他爸/媽,我還不瞭解我孩子”,對於這樣的父母,服從至高無上。而有些父母更容忍,害怕傷害孩子或不願意破壞孩子的天性,更不願意給孩子造成任何壓力,尤其是孩子在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成長時。風格不同的父母就像兩個節奏的音樂,遇到衝突和問題時,不同的養育方式會向孩子傳達不同的信息,最終破壞任何形式的育兒,讓孩子形不成應有的原則。父母衝突的風格可能會混淆孩子的立場跟原則,因為孩子們想知道“誰到底是對的”,什麼是真正的規則。孩子們可能學會藉機行事,為了他們自己的利益,他們會在爸爸面前說爸爸愛聽的,在媽媽面前說媽媽愛聽的,這可能讓孩子養成不誠實的品質。而在極端情況下,孩子們最終會焦慮或沮喪。

爸爸是右派,媽媽是左派,孩子就是兩面派?

來自百度-叛逆

但不同的育兒風格一定只是災難,只能把孩子培養成兩面派嗎?在許多時候,不同的風格可以幫助孩子瞭解各種類型的人和世界。他們學習不同之處可以互補,而這些不同之處也不一定意味著衝突。更重要的是,孩子們不必與爸爸或者媽媽完全相同,而是要記住,“不同”不一定意味著更好或更壞。對於父母來說,通過差異實現平衡未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不同的人有不同處理情況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每個家長都需要保持正常的風格,沒必要兩個人非得變成一樣的。即使雙方意見相左,在孩子面前也要儘量妥協,達成一致,要麼右派支持左派,要麼左派支持右派,千萬不要臨上戰場了,還沒有確定統一的戰術,這樣的戰爭是不會打贏的。共同養育的最重要原則是形成一個統一戰線,加強對孩子的支持,即使兩個對手可能會對同樣的情況做出不同的反應,但是他們最終還是會擰成一股繩去解決戰鬥。對孩子的信息或者潛臺詞就是:你的父母是兩個不同的人,但作為你的父母,我們是一個單位。

形成有意識,有主見的個人養育風格需要持續不斷的努力,我們得知道自己是誰,自己能做好什麼,自己欠缺什麼,需要補充什麼。育兒需要根據孩子的發展和氣質進行不斷的評估和調整。父母應該作為一個單位,孩子與父母在一起的時候也自然而然認為一家三口應該是一個單位。妥協沒什麼不好的,甚至有時候是必要的。永遠與伴侶討論你們養育孩子的目標和方法,以及你們會如何達到這些目標。然後通過不斷地努力,約束和妥協等方式一起實現這些目標,並且從不忽略對方的感受和獨立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