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唱》:音樂紀錄片該如何拍,才能讓人喜歡?

《大河唱》:音樂紀錄片該如何拍,才能讓人喜歡?

我是衝著音樂,去看那些音樂紀錄片的。

我並不大喜歡看紀錄片,但是卻愛音樂紀錄片,因為有了音樂,沒有劇情的紀錄片就顯得不那麼枯燥了。但是和近段時間看的兩部音樂紀錄片《卡拉斯:為愛而聲》《尺八:一聲一世》比較起來,《大河唱》感覺非常普通,因為拍攝方式的原因。

《大河唱》:音樂紀錄片該如何拍,才能讓人喜歡?

《大河唱》通過全國藝術電影聯盟院線上映,本來就屬於小眾電影。我早早通過藝聯群的鏈接購買了6月20日晚上百美匯的票,不過當天晚上共有兩場放映,除了藝聯群的包場,杭州另外一家有情懷的企業以“杭州圈子”之名也進行了包場。事實上,《大河唱》由於排片寥寥,據說大多是以這種包場形式來進行放映的。

有位朋友是這家企業的員工,放映前一天給了我一些票,讓我可以送圈子裡的朋友。於是我退掉了事先購買的影票,選擇了和幾位朋友一起看。這些影票是通過小程序事先申領一張或兩張,然後通過二維碼在現場領取正式影票,操作起來很方便。

《大河唱》:音樂紀錄片該如何拍,才能讓人喜歡?
《大河唱》:音樂紀錄片該如何拍,才能讓人喜歡?
《大河唱》:音樂紀錄片該如何拍,才能讓人喜歡?
《大河唱》:音樂紀錄片該如何拍,才能讓人喜歡?

《大河唱》講的是鄉土搖滾藝術家蘇陽和影響他的四位民間藝人的故事。在98分鐘的影片裡,陝北三絃說書人劉世凱、秦腔劇團團長張進來、花兒歌手馬風山、道情皮影班主魏宗富和蘇陽穿插著登場,但各自為營,結構鬆散。每個人都只是象徵性地拍攝了一部分,整部紀錄片缺少一氣呵成的音樂情感聯繫。蘇陽和他們有什麼故事?他們的音樂如何影響到他?這些都沒有得到深入地呈現。紀錄片只是呈現了這四種音樂形式,卻沒有連貫感。

所以就像幾個故事串起來的劇情片,通常很難拍好,因為這些故事各自為陣,淺嘗輒止,沒有連貫到底的線索和情感。紀錄片也是一樣,三絃說唱、皮影、花兒、秦腔作為風味濃郁的西北民間音樂,任何一種形式拿出來都很值得拍,但是把它們捏在一起,需要一條線去串起它們,受這些音樂影響的蘇陽是串起它們的線索,但是音樂是需要去聆聽的,對於大眾來說,靠著聆聽來理解這種音樂上的聯繫,很難。那麼需要具象的解說,但是這部片子裡面並沒有。

《大河唱》:音樂紀錄片該如何拍,才能讓人喜歡?
《大河唱》:音樂紀錄片該如何拍,才能讓人喜歡?
《大河唱》:音樂紀錄片該如何拍,才能讓人喜歡?
《大河唱》:音樂紀錄片該如何拍,才能讓人喜歡?

對蘇陽的音樂沒有興趣的人,是不會去看這部片子的。也就是說,它缺少吸引人的IP,不像《喜馬拉雅天梯》《我在故宮修文物》。那麼是黃河嗎?是三絃說唱、皮影說唱、花兒、秦腔嗎?就像監製雷建軍說的,如果是黃河邊的搖滾F4,年輕人是有興趣的。如果是民間藝人,那麼很少有人會去看。

雷建軍是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教授,當晚他也趕到兩家影院和觀眾進行映後交流。他說蘇陽過去是玩重金屬搖滾的,屬於透明樂隊,後來認為老玩別人的音樂沒意思,2002、2003年回望自己的故鄉,從西北民間音樂中尋找靈感,才有了他現在西北鄉土氣息濃郁的民間搖滾。

之所以想拍攝《大河唱》,是源於蘇陽演唱了《大聖歸來》主題曲《官封弼馬溫》,《百鳥朝鳳》主題曲《喊歌》,這兩部影片當時都產生了較大影響。決定要拍的時候,蘇陽講了他的音樂主要受四種民間音樂的影響,於是攝製組選了4個民間藝人,他們來自不同地域,比較民間接地氣。拍了兩年,剪輯了一年,從1600多個小時的素材裡呈現了98分鐘的內容。

我並非蘇陽的歌迷,只知道他的《賢良》,但是對西北音樂是有興趣的。裡面的三絃藝人劉世凱唱道:“熬不成撈飯熬成了粥,談不成戀愛交個朋友。”這就是《詩經》裡賦比興的一種啊,以物起興。民間音樂是非常生動鮮活的。

蘇陽從小生活在浙江台州的溫嶺,七八歲時隨父母去了寧夏銀川,之後玩起了鄉土搖滾。但相對這種土味兒十足的搖滾,我更喜歡同樣屬於西北的野孩子的旋律。

不過同去的一位朋友屬於蘇陽歌迷,他表示喜歡這部片子,因為知道了蘇陽的音樂風格是怎麼來的。

但是遺憾的是,這部拍攝黃河流域民間音樂的音樂紀錄片,並沒有讓我這個音樂愛好者更加喜歡上西北音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