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第3選擇?

音樂 數學 職場 菁蘭匯說 菁蘭匯說 2017-10-27

請點擊關注(菁蘭匯說)謝謝❤❤❤❤❤

什麼是第3選擇?​第3選擇是一種人生信仰,也是一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每件事都存在第3選擇,每個人都有第3選擇的能力;要解決最棘手的問題,我們必須徹底改變思路。

第3選擇不是”聽你的”或者”聽我的”,而是尋找”我們共同的方法”。我們的面前總是充滿難解、看似無解的問題,於是我們失望、決定放棄,或勉強接受一些最終還是會讓自己覺得很糟的妥協。

什麼是第3選擇?那什麼是第三選擇?

面對任何問題,普通人都會產生兩種選擇

打或者逃;

我贏或者你贏;

反抗或者忍受;

成功或者失敗;

支持或者反對;......

什麼是第3選擇?​這兩種選擇的思維為這個世界帶來了大量的紛爭和成本,我們每天都在忙於說服別人,打敗別人,討好別人或者教育別人。

為什麼不試試第三選擇?

我們協同,一起達成另一個更好的結局。

比如:一位母親聽說孩子的音樂課取消了,她怒氣衝衝地找到老師想知道為什麼。老師說原因是學校要求提高閱讀和數學的時間。她本想抨擊學校,但突然問了一個問題:肯定有辦法讓孩子們同時學習音樂和基礎課。老師眨了眨眼睛說:當然,音樂包含著數學思維。於是,愛好音樂的家長和一個願意研究的老師合作開發出了一系列通過音樂講授基礎課的課程。這就是一個第3選擇。

什麼是第3選擇?​尋求協同思維模式

思維模式一

我看到自己。將自己看做一個有獨立判斷力和行為能力的獨一無二的個體。聽起來很容易,但事實上我們常常只看到自己的身份和所代表的派別。常常覺得自己的所作所為都是身不由己的。所以,遇到難題就會告訴自己”沒辦法,只能這樣了”。這樣輕易放棄自己選擇的權利,你是無法看到自己的。

思維模式二

我看到你。視他人為人而非物。很多時候我們在和他人打交道之前就已經對對方下了定義。”他是一個富二代”、“他是一個官僚”、“他是一個奸商”、“他沒什麼文化”......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身份,一種定義,甚至包含著仇恨和偏見。當你無法感知到對方和你一樣是個人的時候,你永遠不會想要和他探索第3選擇。

什麼是第3選擇?​思維模式三

我找到你。面對衝突而不是迴避或自衛。當你與別人見解不同時,最好的應答是:“你不同意?我需要聽聽你的想法”。並切實採取行動。在這一步需要極強的傾聽能力,尤其是雙方情緒激動的時候,更需要能夠學會同理心傾聽。而不是急於反駁和爭辯。

思維模式四

我和你協同。找到一種更好的從未想到過的解決方案,而不是陷入相互攻擊的循環。在這一步當中需要很好地使用頭腦風暴的工具,不要在創意的過程中過多的評判和爭執,鼓勵大家想出儘可能多的方法,直到能夠滿足雙方的最基本需求。必須要相信能夠找到第3選擇,這一步才會有好的效果。

什麼是第3選擇?​由內而外創造第3選擇的20個建議

1。不驕傲自滿,放下自己總是正確的想法。

2。學會說”對不起”。

3。快速寬恕被輕視的感覺。你可以選擇是否被冒犯,如果你感覺被冒犯到,那麼就別理會這種感覺。

4。不要給自己或他人太大的承諾,從小承諾開始。

5。順其自然,繼續遠行。

6。廣泛閱讀。

7。每天儘量去鍛鍊身體。

8。保持充足的睡眠。

9。研讀鼓舞人心或者神聖的作品。

10。給自己一些時間,安靜的去思考。

11。對身邊的人表達愛和謝意。

12。合理的運用你的雙耳和嘴巴。

13。學會用時間、真心、寬容和肯定去慷慨待人。

14。不要去與別人比較。

15。心存感激,並且善於表達出來。

16。秉著無盡的熱情去為他人發現和創造偉大的勝利。

17。當事情不順利的時候,可以先休息一下。

18。如果真沒辦法達成協同,請記住在某些情況下”不交易”是最好的選擇。

19。當涉及他人的應變能力、缺點和優點時,你要一笑而過。

20。永遠不要忽視第3選擇的可能性。

什麼是第3選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