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考研英語長難句的三種方法和步驟

考研英語要想拿高分,語法不容忽視,往屆很多同學在閱讀過程中,經常會遇到某個句子裡面單詞大多都認識,但是卻依然看不懂這句話在說什麼,那麼這是什麼原因,歸根結底還是在於我們看不懂句子的結構,而長難句的難點就在於句子結構的拆解,分析和組裝,那麼究竟應該如何掌握句子結構拆分的技巧。這裡,河北中公考研給大家分享“破解考研英語長難句的三種方法和步驟”,希望有需要的朋友能夠認真閱讀,有所收穫!更多問題歡迎隨時諮詢小編~


破解考研英語長難句的三種方法和步驟


一、尋標誌,斷長句;

二、理結構,定句意;

三、依邏輯,成表達。

具體怎麼操作,咱們以2018年的翻譯原文為例句,帶著同學們一起按照來實踐演練。

例句:no boy who went to a grammar school could ignore that the drama was a form of literature which gave glory to Greece and Rome and might yet bring honor to England. (2018年翻譯47題) 在考研英語一的翻譯句子中,大多都是像這樣的包含30個詞左右的長難句,這個時候拿到這些句子就需要我們能對這些長難句做細緻地深入地分析,然後用符合漢語表達習慣的句子表述出來。

那麼我們先看看第一步怎麼操作:

一、尋標誌,斷長句。

這裡的標誌指的就是一些標點符號,連詞或介詞。標點符號大家都明白,那為什麼找連詞和介詞,因為連詞和介詞正是使得句子變得又長又難的一個重要的手段,起著連接句子的作用,因此,要想斷開句子,我們就得找到這些連接處,並且從這裡把句子斷開。由於這個句子從頭到尾沒有標點,所以我們就直接找找有沒有連詞和介詞,連詞長什麼樣呢?連詞包含從屬連詞that,which,what,who,whom,whose,when,where,how,why,除此以外,連詞還包括並列連詞and,or,but,so等等。那麼在這句話中,我們發現有四個連詞who,that,which,and,是不是可以從這裡斷開呢?No boy 後面的who如果斷開後第一個部分就只有兩個單詞,這樣就太短了,斷開也沒有太大的意義,因此who這裡不斷開,那麼句子可以段成三部分,分別是1.no boy who went to a grammar school could ignore.2. that the drama was a form of literature.3.which gave glory to Greece and Rome and might yet bring honor to England.

下面就來到了第二個步驟,也就是:

二、理結構,定句意。

我們分別試著先把每個部分的短句進行翻譯和理解。第一個部分,no boy後面跟著一個定語從句,那麼在這裡是用來修飾先行詞no boy,翻譯的時候需要前置,翻譯為去文法學院的人,no這個否定詞需要後置到謂語的部分,否則翻譯的時候會很彆扭,也就是理解為“所有去文法學院的人都不能忽視”。第二部分可以直接順譯,那麼注意一點,of literature是後置定語,修飾form,翻譯時需要前置到a form之前,所以理解為:“戲劇是文學的一種形式”。第三個部分是個定語從句,用來修飾前面的文學形式,一般來說定語是放到被修飾的詞之前,而這裡的從句由於過長,如果放在被修飾詞前翻譯勢必會造成句子結構失衡,不符合漢語的表達習慣,因此把它單獨成句,那麼注意單獨成句時需要再重複一下被修飾詞,也就是在bring前面再重複“這種形式”,也就是翻譯為:這種形式給希臘和羅馬帶來了榮譽,也可能會給英國帶來榮譽。

最後一步:

三、依邏輯,成表達。

就是把這三個部分組裝成句,合併為一個完整的句子,在合併過程中,再根據邏輯進行修改,“所有的人都不能忽視”也就是“所有的人都知道”,因此稍作修改,最終表述為:“所有去文法學院的人都知道戲劇是文學的一種形式,這種形式給希臘和羅馬帶來了榮譽,也可能會給英國帶來榮譽。”這樣就是2018年翻譯47題最終參考譯文。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給大家分享的破解長難句的三部曲,各位考研考生明白了嗎?光明白還不夠,還需要自己實踐操作,多加練習才能熟能生巧地運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