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血非洲——英國黑奴貿易簡史

黑奴貿易

在小編上文《除了香料,葡萄牙憑什麼建立起歷史上第一個全球性殖民帝國》中,葡萄牙靠壟斷黑奴三角貿易賺得盆滿缽滿,再加上東方香料貿易壟斷的獲利一躍成為歷史上第一個全球性殖民帝國。

但是很快葡萄牙人的壟斷就遭到了新興列強的挑戰,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都加入了罪惡的三角貿易中,其中最大的奴隸販子當屬英國。

泣血非洲——英國黑奴貿易簡史

約翰·霍金斯

在英國,最早從事黑奴貿易也是最出名的是約翰·霍金斯。作為英國曆史上第一個黑奴販子,早年從事海外貿易的經歷讓他看到了黑奴貿易所帶來的暴利,也讓他下定決心參與進去。

1562年10月,霍金斯率領一支船隊出海,開始了他的第一次帶有試探性質的黑奴貿易,這是英國最早的“三角貿易”。這一趟貿易也讓他和他的投資人賺得了驚人的利潤,霍金斯也通過這一趟貿易成為當地首富。

1564年,霍金斯開始籌備第二次販奴航行。在瞭解到黑奴貿易的暴利後,一些貴族、官員也對這次航行進行了投資,連女王都將自己一艘700噸的海船“盧卑克的耶穌”號摺合為4000鎊股份投資於他的船隊。

除了出錢,女王在政治上也予以了霍金斯極大的便利,甚至還在給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信中提及:“請保護持信人——約翰·霍金斯……我們的願望和意願是你能完全理解此項事業,並且對它的公平完全瞭解……”

泣血非洲——英國黑奴貿易簡史

被捆綁的黑人盾章

1565年9月,霍金斯率領他的船隊回到了英國。船上滿載的財富令女王喜出望外,人們也將霍金斯的探險之旅編成歌謠四處傳頌,印成小冊子不斷傳播,霍金斯成為國家的民族英雄。

霍金斯兩次販奴活動的成功不僅得到英國政府的讚揚,女王伊麗莎白甚至專門授給他一塊盾形紋章以資獎勵,紋章的圖飾是一個被捆綁的黑人。

伊麗莎白女王用這種近乎直白的實際行動表明了對霍金斯的黑奴販賣的支持,為霍金斯的販奴貿易提供了皇家的認可,儘管沒有書面法律文件,但是由於當時英國皇家的權威性,使得這種貿易被默認合法化,也使得更多英國商人奮不顧身得參加進去。

英國人的販奴活動遭到了西班牙的嚴重抗議,連霍金斯的第三次遠航都遭到西班牙艦隊的襲擊而遭遇慘敗,但是英國人並沒有停止他們的販奴活動。

泣血非洲——英國黑奴貿易簡史

黑人奴隸被趕上運奴船

1588年,英國人成立“幾內亞公司”,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給其頒佈了專利權,該公司獲得塞內加爾河和岡比亞河之間沿海一帶貿易專利權,其中包含奴隸貿易。

1618年,英國人成立“倫敦開發非洲貿易公司”,獲得對整個非洲貿易壟斷權,包括黑奴貿易。

1619年,英格蘭第一批滿載非洲奴隸的海盜船,到達北美伊麗莎白女王城(弗吉尼亞)的詹姆斯城。

1624年,英國人將加勒比海的巴巴多斯島納入殖民地,並且運入移民種植菸草、棉花、藍靛等作物。

1627年,英國在巴巴多斯島設總督管轄,並從西非販來大批黑奴開闢種植園。

泣血非洲——英國黑奴貿易簡史

弗吉尼亞奴隸菸草種植園

但是在這一段時間內,英國海盜、奴隸販子們的販奴活動時斷時續,規模也不算大,以至於有人說這都算不上正經的三角貿易,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由於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帝國的建立,以及加納利群島長年盛行的東北季風的影響,英國人需要走西班牙人的販奴航線,儘管1588年英國人打敗了西班牙人的無敵艦隊,可人家還是海上強國,獨孤求敗,貿然挑戰太不理智。

(2)英國海外殖民地對黑奴需求並沒有那麼迫切,1617年-1623年,年均有14艘船從英國開往弗吉尼亞,帶來5000餘名新移民,已經足夠開發之用。

(3)與黑奴貿易相比,搶劫西班牙人顯然更加划算。從1585年到1604年,英國每年有至少一百、多到兩百的武裝商船出海,專門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搶掠西班牙運寶船,每年的擄獲平均可達20萬英鎊。

而且伊麗莎白女王出於政治目的,給這些海盜船長們頒發了“私掠許可證”,因此英國人更加熱衷於做一名一夜暴富的合法海盜,而不是作為和平但違法的商人前往西屬西印度群島。

(4)直到1660年前,英國商人對非洲的黃金、象牙、蜂蠟、木材和胡椒更感興趣,覺得這玩意兒才是正兒八經在歐洲大陸流通的硬通貨,才能賺到錢,千辛萬苦橫跨大洋做黑奴貿易風險太大,除非走投無路,不然划不來。

泣血非洲——英國黑奴貿易簡史

海岸角奴隸堡

直到1631年,英國人在西非黃金海岸建立了第一個販奴堡壘,這才標誌著英國當局販奴活動正式開始。而隨著殖民地不斷擴大,對於廉價勞動力的需求不斷增加,黑奴貿易也不斷擴張。

1628年,英國佔領背風群島釣巴布達和尼韋斯島,

1632年,英國佔領安提瓜,

1640年,英國幾內亞公司為巴巴多斯的甘蔗種植園提供廉價勞動力,但是由於風險始終存在,其資產於1657年被東印度公司收購,該公司對黑奴貿易幾乎沒有興趣,他在乎的是香料、茶葉、黃金以及鴉片。

1641年,英國人首次在巴巴多斯引種甘蔗,巴巴多斯因而被稱為“西印度糖島之母”。這裡運進黑奴數量便由此成倍增長。以後,甘蔗種植迅速推廣到背風群島及牙買加、安提瓜等島嶼。在甘蔗引進英屬西印度殖民地後的二十多年,蔗糖佔到倫敦從殖民地種植園進口總值的將近一半,超過了菸草。

泣血非洲——英國黑奴貿易簡史

1660年英國議會就《航海條例》在十三個殖民地實施的辯論

1651年,英國頒佈《航海條例》,規定殖民地運輸貨物至英國或另一殖民地,或歐洲商品運送英國及英國的殖民地,均須使用英國船隻裝載。1660年之後又補充,凡經指定的物品,必須首先運送至英國海峽和英屬領地,然後方得轉銷各地。促進了英國海上貿易與海運事業的發展,販奴活動更加頻繁。

1655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後,英國軍隊攻佔牙買加,從本土和北美殖民地運進大批移民擴建殖民據點,牙買加成為奴隸貿易中心。

1660年,英國成立“皇家探險者非洲貿易公司”,入股的有商人、有資產階級化的貴族和王室,包括3個公爵、8個伯爵、7個爵士、27個爵士,國王查理二世本人也是該公司的一個大股東。

1663年,在給予該公司的特許狀中,第一次正式提到販運奴隸,它規定公司每年必須向西印度運送3000名奴隸,因為種植園非常需要勞動力,並且該公司也是英國唯一合法壟斷黑奴貿易的公司。

1663年,為了保護販奴活動的進行,英國人派兵到幾內亞海岸,搶奪了荷蘭人佔有的戈雷島並且交給該公司管理。

1665年2月22日,荷蘭正式向英國宣戰,第二次英荷戰爭爆發。結果是英國在非洲損失了大量的貿易港口和據點,與國運緊密相連的殖民貿易公司隨著英軍的失利而遭受了重大的損失,失去了大量港口和財產的“皇家探險者非洲貿易公司”揹負著鉅額的債務瀕臨破產。

泣血非洲——英國黑奴貿易簡史

皇家非洲公司徽章

1668年,董事會成員決定再次融資,組建了一家叫做“岡比亞探險者”的新公司,並獲得了10年期的岡比亞河流域貿易執照。

1672年, 英格蘭國王查爾斯二世授權成立皇家非洲公司壟斷處理來自非洲的奴隸和其他商品的貿易,之後,英國人在幾內亞灣北部一帶建立了一連串的商站。

英國皇家非洲公司從非洲向牙買加運進黑奴,每年大約為5000名。這項貿易的交易中心在倫敦,銷售市場是英屬北美殖民地南部以及西印度,奴隸來源在非洲,該貿易全過程,也被稱為“三角貿易”。

泣血非洲——英國黑奴貿易簡史

英國運奴船剖面圖

黑奴貿易的蓬勃發展使越來越多英國人投入大潮中,不過由於英國的“三角貿易”幾乎被皇家非洲公司完全壟斷,其他人想要從中分一杯羹,就只能走私了。

壟斷地位令皇家非洲公司日進斗金,西印度群島的種植園主卻苦不堪言,經常抱怨公司的奴隸供應不足。

這也引起了走私犯們的嚴重不滿:在1680-1700年期間,皇家非洲公司從非洲輸出14萬黑奴,而走私犯們卻輸出了16萬黑奴,錢卻被皇家非洲公司給賺走了。

迫於壓力,1698年,英國議會通過法令,宣佈整個非洲的貿易對所有英國臣民開放,只需要繳納一成的稅金即可,而英國政府會將這筆錢交給皇家非洲公司。

但是很快這個法令就實施不下去,皇家非洲公司覺得自己獨家生意被人搶,這筆錢根本就比不上之前的利潤,連維護商站堡壘都費勁;走私商人們也不同意,額外多交一成的稅金給皇家非洲公司,就相當於從自己身上割肉,與其白白給人一成稅金,不如不做。

泣血非洲——英國黑奴貿易簡史

販奴港口

最終在1712年,英國議會廢除了該法案,從此所有英國臣民都可以參與到黑奴貿易活動中。為獲得更多利潤,英國奴隸販子擴大黑奴貿易,極力向其他國家的殖民地輸入黑奴。

據記載,英國國王不僅不禁止黑奴貿易,而且迫害那些建議禁止販奴的人。這是因為國王也參加了這個貿易,從這裡取得收入來補充他的預算。

而且英國對西班牙的“契約”特權垂涎已久(1513年,西班牙國王正式頒發執照,允許商人在繳納一定數量的捐稅後,可以把西非黑人輸往西屬美洲殖民地。這個辦法不久就發展為臭名昭著的、被稱為“契約”的販奴特權)。

1713 年,英國藉助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中的勝利獲得了西班牙在南美洲殖民地唯一奴隸供應商的資格,為期30 年。

英國終於如願以償,這一特權促使英國向西屬美洲殖民地輸出黑奴,不僅使英商向西屬殖民地販運黑奴合法化,在這一“契約”的掩護下,還可輸出其他利潤豐厚的違禁商品。按“契約”規定,英國能夠運輸的黑奴數目每年為4800人,30年中共達144000人,實際上英國每年所運奴隸數目高達15000人。

泣血非洲——英國黑奴貿易簡史

黑奴拍賣

英國政府將這一“契約”特權交給了“南海公司”,南海公司從皇家非洲公司獲得黑奴,以牙買加島為黑奴交易市場。絕大部分黑奴都被運到巴西和西印度群島,那裡的甘蔗種植園的奴隸死亡率非常高,對奴隸需求量非常大。

到了18世紀中,在英屬北美殖民地上居住的230萬人中,約有1/5是非洲人和他們的後裔。

同時,在英國的大陸殖民地上出現了三種完全成型的奴隸制度:切薩皮克地區以菸葉種植園為基礎的奴隸制、南卡羅來納和佐治亞以稻米種植園為基礎的奴隸制以及新英格蘭和中部殖民地的非種植園形式的奴隸制。

到18世紀後半期,英國的奴隸販運達到了極盛時期,就算美國獨立使英國喪失了大片殖民地之後,英國的奴隸貿易也未因此而衰退,甚至還達到了頂峰。

據統計,1791年歐洲國家在非洲海岸的貿易站有40個,其中14個屬於英國人;同年英國從非洲運出的奴隸數量為38000人,而其他國家販賣的人數則少得多,如法國為20000人,荷蘭4000人,丹麥2000人,葡萄牙1000人,在整個奴隸貿易年代裡,英國從非洲運走的奴隸數目,是其餘各國總和的四倍。

泣血非洲——英國黑奴貿易簡史

利物浦的黑奴貿易船

因奴隸貿易暴富的城市不在少數,最有名的怕就是利物浦了。而在經營奴隸貿易前,英國利物浦原是一個漁村,1565年僅有138戶人家。經營奴隸貿易後,它很快發展成為英國第二大商港。 1719年,利物浦港的船隻噸位是1.8萬噸,1792年增加到26.1萬噸。1750-1795年,利物浦販運黑奴的數量佔英國販運黑奴總數的5/8,佔歐洲販運黑奴總數的2/7。

利物浦成了西方國家販賣黑奴的中心,英國利物浦的販奴商人,在1783-1793年間販運30.3萬名奴隸到美洲,獲利1500多萬英鎊。英國著名的冶鐵業大佬安東尼·培根原是一位小商人,在1768-1776年間,按照與政府簽訂的合同,定期向英屬西印度群島販賣黑奴,獲利6.7萬英鎊。這筆不義之財成為他創辦冶鐵業的重要資本來源。

據比較可靠的估算,1795~1804年間,利物浦商人運奴仍高達323770人,倫敦商人運奴為46505人,市裡斯托商人運奴為10718人。

據一個地方編年史的作者描述:“……這個城市沒有一塊磚不是在奴隸的鮮血所染紅的,豪華的宮殿、奢侈的生活方式、穿著華貴的制服的僕役,這一切都是由布里斯托的商人所販賣奴隸的苦痛中壓榨來的財富所造成的。”

泣血非洲——英國黑奴貿易簡史

帆船雲集的利物浦

依靠著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黑奴販賣力度和壟斷的地位,英國的經濟在當時得到了高速發展,依靠黑奴貿易所帶來的高額利潤,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積累了充足的資金、豐富的廉價原材料產地、四通八達的運輸、廣闊的商品傾銷市場,改變了原有的社會產業結構,沿海地區發展成為經濟發達地區與工業中心。

馬克思曾說:“直接奴隸制是資產階級工業的基礎。沒有奴隸制就沒有棉花;沒有棉花現代工業就不可設想,奴隸制使殖民地具有了價值,殖民地造成了世界貿易,而世界貿易是大機器工業的必不可少的條件。”

但是對於非洲人民來說,黑奴貿易帶來的是災難性的後果,無數村莊化為焦土,無數家庭妻離子散,由於害怕殖民者的掠奪,大量部族從交通方便的沿海地區遷移到內陸深山密林中,各部落之間缺乏交流,加上喪失了大量壯年勞動力,原本有相當社會發展水平的非洲回到了原始階段,加上一些部族在黑奴貿易中不光彩的角色,部族、宗教矛盾尖銳,完全中斷了非洲國家歷史進程的正常發展。

黑奴貿易的惡果遺留至今,歷史再一次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捱打,唯有統一的國家,團結的民族,才能造就一個強大的國家,才不會成為刀俎上的魚肉,以史為鑑,吾輩當自強。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