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體收入從幾百元攀升至20萬元,英德這條村是怎麼做到的?'

"

8月是荷花盛開的季節。在九龍鎮塘坑村村委活石水陳屋村民小組,300畝的荷花池爭相綻放,構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引來不少遊客前來拍照。此前,這片荷花池曾是一片丟荒的沼澤地,近年來,該村通過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積極開展農村土地整合整治,發展規模農業產業種植,將沉睡資源重新喚醒,壯大村集體經濟。

"

8月是荷花盛開的季節。在九龍鎮塘坑村村委活石水陳屋村民小組,300畝的荷花池爭相綻放,構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引來不少遊客前來拍照。此前,這片荷花池曾是一片丟荒的沼澤地,近年來,該村通過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積極開展農村土地整合整治,發展規模農業產業種植,將沉睡資源重新喚醒,壯大村集體經濟。

村集體收入從幾百元攀升至20萬元,英德這條村是怎麼做到的?

最近,陳屋村民小組小組長陳金波忙得不可開交,村中與旅遊公司合作打造的300畝荷花池已初見成效,爭相綻放的荷花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陳金波一邊接待遊客,一邊組織村民清潔好村中的衛生。

陳屋村有水田和旱地共700餘畝,由於地勢較低和水利設施老舊,村中土地長期遭洪水淹,農作物難以耕作,不少村民為了謀生選擇外出打工,大片的土地開始丟荒。2015年,九龍鎮全面推進農綜改工作,在佛山創業的陳金波決定放棄自己的生意,回到家鄉擔任村民小組長,帶動村裡搞發展。

"

8月是荷花盛開的季節。在九龍鎮塘坑村村委活石水陳屋村民小組,300畝的荷花池爭相綻放,構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引來不少遊客前來拍照。此前,這片荷花池曾是一片丟荒的沼澤地,近年來,該村通過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積極開展農村土地整合整治,發展規模農業產業種植,將沉睡資源重新喚醒,壯大村集體經濟。

村集體收入從幾百元攀升至20萬元,英德這條村是怎麼做到的?

最近,陳屋村民小組小組長陳金波忙得不可開交,村中與旅遊公司合作打造的300畝荷花池已初見成效,爭相綻放的荷花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陳金波一邊接待遊客,一邊組織村民清潔好村中的衛生。

陳屋村有水田和旱地共700餘畝,由於地勢較低和水利設施老舊,村中土地長期遭洪水淹,農作物難以耕作,不少村民為了謀生選擇外出打工,大片的土地開始丟荒。2015年,九龍鎮全面推進農綜改工作,在佛山創業的陳金波決定放棄自己的生意,回到家鄉擔任村民小組長,帶動村裡搞發展。

村集體收入從幾百元攀升至20萬元,英德這條村是怎麼做到的?

“回來的第一件事是將零碎的土地整合置換好,並修復水利設施。”陳金波說,陳屋村的土地比較零碎,東一塊西一塊,為了將土地整合起來發展規模化農業產業,陳金波與理事會成員挨家挨戶地上門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同時還多次與鄰村開會商量土地置換事宜。經過多次外出考察,陳屋村決定將全村的土地收歸集體,並與旅遊公司共同開發鄉村旅遊。

“做出這樣的決定主要是受到隔壁活石水羅屋村的啟發。”陳金波說,活石水羅屋村是省級新農村連片示範項目的核心村之一,也是九龍打造美麗鄉村、鄉村振興的示範點,陳屋村曾多次組織村民到羅屋村進行參觀學習,回來後村民紛紛要求進行土地整合,發展農業產業或鄉村遊。

然而,土地整合工作並非一帆風順。有部分村民認為土地收回集體後,自己就不能再耕作,一直反對土地整合。針對部分思想比較頑固的村民,陳金波動員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回家做老一輩的思想工作。“年輕人的見識較廣,而且也是家庭的中堅力量,老一輩的村民都願意聽年輕人的勸說。而且我們也不是將所有的土地都用作開發鄉村遊,還留了約40畝的土地作為村民的口糧田。”

"

8月是荷花盛開的季節。在九龍鎮塘坑村村委活石水陳屋村民小組,300畝的荷花池爭相綻放,構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引來不少遊客前來拍照。此前,這片荷花池曾是一片丟荒的沼澤地,近年來,該村通過發揮黨員先鋒帶頭作用,積極開展農村土地整合整治,發展規模農業產業種植,將沉睡資源重新喚醒,壯大村集體經濟。

村集體收入從幾百元攀升至20萬元,英德這條村是怎麼做到的?

最近,陳屋村民小組小組長陳金波忙得不可開交,村中與旅遊公司合作打造的300畝荷花池已初見成效,爭相綻放的荷花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陳金波一邊接待遊客,一邊組織村民清潔好村中的衛生。

陳屋村有水田和旱地共700餘畝,由於地勢較低和水利設施老舊,村中土地長期遭洪水淹,農作物難以耕作,不少村民為了謀生選擇外出打工,大片的土地開始丟荒。2015年,九龍鎮全面推進農綜改工作,在佛山創業的陳金波決定放棄自己的生意,回到家鄉擔任村民小組長,帶動村裡搞發展。

村集體收入從幾百元攀升至20萬元,英德這條村是怎麼做到的?

“回來的第一件事是將零碎的土地整合置換好,並修復水利設施。”陳金波說,陳屋村的土地比較零碎,東一塊西一塊,為了將土地整合起來發展規模化農業產業,陳金波與理事會成員挨家挨戶地上門做村民的思想工作,同時還多次與鄰村開會商量土地置換事宜。經過多次外出考察,陳屋村決定將全村的土地收歸集體,並與旅遊公司共同開發鄉村旅遊。

“做出這樣的決定主要是受到隔壁活石水羅屋村的啟發。”陳金波說,活石水羅屋村是省級新農村連片示範項目的核心村之一,也是九龍打造美麗鄉村、鄉村振興的示範點,陳屋村曾多次組織村民到羅屋村進行參觀學習,回來後村民紛紛要求進行土地整合,發展農業產業或鄉村遊。

然而,土地整合工作並非一帆風順。有部分村民認為土地收回集體後,自己就不能再耕作,一直反對土地整合。針對部分思想比較頑固的村民,陳金波動員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回家做老一輩的思想工作。“年輕人的見識較廣,而且也是家庭的中堅力量,老一輩的村民都願意聽年輕人的勸說。而且我們也不是將所有的土地都用作開發鄉村遊,還留了約40畝的土地作為村民的口糧田。”

村集體收入從幾百元攀升至20萬元,英德這條村是怎麼做到的?

經過三年的打基礎,2018年12月,陳屋村與英德市昇平農業旅遊有限公司合作,在村中打造鄉村遊旅遊項目。除了300畝的荷花池外,還在建農家樂、民宿等設施。旅遊項目的開發還帶動了外出務工的村民迴流就業,使原本毫無活力的村莊變得“生機昂揚”。“這三年吸引了上百名村民回鄉,以前村裡最多就十幾個村民常住。”

另外,通過開發旅遊項目,陳屋村的村集體收入也從原來的每年幾百元攀升到每年約20萬元。村裡的集體經濟壯大了,陳屋村的新農村建設工作也吐火如荼地開展起來。“現在我們村有荷花池、有民宿、有農家樂,待基礎設施完善後,我相信活石水陳屋村也會成為鄉村振興的典範。”

【記者】陳詠懷

【通訊員】黎秀芳

【作者】 陳詠懷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