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補償款村集體怎麼分配?

農村 法律 農民 經濟 土地流轉怎麼搞 土地流轉怎麼搞 2017-09-06

經常有人問:我們的承包地被徵收了,村裡要平均分配土地補償費,這樣合法嗎?也有人問:我們村的土地被徵收了,我沒有地,能不能獲得補償款?對於這些問題我們今天來簡單分析一下。

土地補償款村集體怎麼分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徵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規定:土地補償費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對於安置補助費法律規定屬於自願原則,由經濟組織安排的支付給集體經濟組織;不需要統一安置的,安置補助費發放給被安置人員個人或者徵得被安置人員同意後用於支付被安置人員的費用。

對於安置補助費與青苗費的分配,實踐當中很少有爭議。但是對於土地補償費法律規定只是規定補償費歸集體經濟組織,如何分配,法律並沒有細化。

很多村委會及其村民認為集體土地被國家徵收後,集體土地所有權轉化為國家所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永遠地失去了土地所有權。所以很多村委會就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組織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經村民會議討論決定徵地補償費的使用、分配方案,村民會議可以授權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前款規定的事項。所以很多村委會甚至簡單通過村民代表會議就決定平均分配土地補償款。

這樣做是不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規定:土地補償費等費用的使用、分配辦法應當依照法定程序經本集體成員決定。但是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也規定:因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徵收、徵用致使用益物權消滅或者影響用益物權行使的,用益物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第四十四條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承包地被徵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人有權依照本法第四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

土地補償款村集體怎麼分配?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六條規定承包方享有下列權利:(二)承包地被依法徵用、佔用的,有權依法獲得相應的補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涉及農村土地承包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二十四條也規定:“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者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可以依照法律規定的民主議定程序,決定在本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分配已經收到的土地補償費。徵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時已經具有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請求支付相應份額的,應予支持。但已報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備案的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地方政府規章對土地補償費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分配辦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所以村委會不能直接就通過村民會議決定將土地補償費用均分。

到底應該怎麼分配呢?相關規定散於部門規章、地方法規、地方規章及其相關規範文件裡。咱們下面具體看看相關規定是怎麼規定的:

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徵地管理工作的通知》規定: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統一安排使用的,應徵得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三分之二以上成員同意。

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規定:徵地補償安置不落實的,不得強行使用被徵土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應當根據土地補償費主要用於被徵地農戶的原則,制訂土地補償費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分配辦法。

國土資源部《關於印發<關於完善徵地補償安置制度的指導意見>的通知》規定:按照土地補償費主要用於被徵地農戶的原則,土地補償費應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內部合理分配。具體分配辦法由省級人民政府制定。土地被全部徵收,同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撤銷建制的,土地補償費應全部用於被徵地農民生產生活安置。

國土資源部《關於進一步做好徵地管理工作的通知》 規定:實行徵地統一年產值標準和區片綜合地價後,省級國土資源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按照徵地補償主要用於被徵地農民的原則,結合近年來徵地實施情況,制定完善徵地補償費分配辦法,報省級政府批准後執行。

土地補償款村集體怎麼分配?

由於中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差距太大,全國性的立法很難照顧到地方差異。因此,《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授予各省級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地方性法規的權力。在內部分配的比例上,有些省份制定了土地管理條例,更多的省份針對內部分配問題上紛紛制定了土地徵收管理辦法或是徵地補償款內部分配的相關通知與辦法,所以村委會不能直接就通過村民會議決定將土地補償費用均分,怎麼分要看地方規定。

各地對土地補償款的分配比例有所不同,由於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舉,遇到問題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咱們這裡也僅講一下較多省份通用的分配做法。

有些省份將家庭聯產承包之外的土地作為是否均分的依據,家庭聯產承包土地之外的土地被徵收,土地補償費經過法定程序均分,之內的土地要分情況。有些省份沒有此規定。從具體比例來看,有些省份根據能夠調劑土地作為是否能均分的前提;有些省份根據是否被全部徵收或是撤銷建制有所不同,決定是全部發放或是發放90%或是80%70%或是其他比例發放,具體比例沒有低於70%。剩餘的由村集體經濟組織安排使用,集體安排使用的要按照法律規定發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