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城縣博望鎮梅林村一畝林果園收入2萬元'

"

“你看,這大片的杏梅剛剛採收,那邊的李梅、黃金梨正掛滿枝頭,鄉鄰們藉著故事種林果,梅興產業果生金,富路越走越寬闊,幸福日子唱著過,鄉村振興的路真是越走越寬啊!”盛夏季節,方城縣博望鎮梅林村黨支部書記牛德林滿懷激情地說。

"

“你看,這大片的杏梅剛剛採收,那邊的李梅、黃金梨正掛滿枝頭,鄉鄰們藉著故事種林果,梅興產業果生金,富路越走越寬闊,幸福日子唱著過,鄉村振興的路真是越走越寬啊!”盛夏季節,方城縣博望鎮梅林村黨支部書記牛德林滿懷激情地說。

方城縣博望鎮梅林村一畝林果園收入2萬元

相傳,博望鎮梅林村附近古來就有種植梅子樹的習慣,博望梅子遠近聞名。近年來,該鎮引導支持全鎮農民藉助古文化優勢,大力發展梅樹、黃金梨等林果業,全鎮51個行政村村村種果樹,其中有37個村形成了林果產業。其中,前荒村95%的耕地都成了林果園,總面積達3500畝,實現了人均一畝園,收入2萬元的目標;梅林村發展梅子、梨、桃等1100多畝。截至目前,全鎮林果業面積已達30000多畝,成為了河南省最大的林果基地及南陽市特色產業示範鎮。

在發展林果業的過程中,博望鎮還多方引導支持農民走科技興果之路,在強化農業技術培訓的基礎上,先後引進推廣了病蟲害生物防治、整枝修剪、配方施肥、疏花疏果等新技術27項,黃金梨、梅子等分別得到無公害果品、有機果品認證,品牌效應使果品十分暢銷,畝均收入均在2萬元以上。同時,還引進了杏梅、李梅等4個新品種,由於成熟季節不同,從而填補了市場空白,提高了經濟效益。

梅園梨園雜果園,梅興產業地生金。今年以來,博望鎮藉助南陽市發展全域旅遊的東風,瞄準創建臥龍崗5A景區的契機,走“古文化+綠色農業”的鄉村振興之路。眼下,在市縣的支持下,對古鎮的景區打造正緊鑼密鼓地進行著,以梅子、仙桃、黃金梨等林果業正“串珠成鏈”式發展。

據介紹,梅林、前荒、東風、劉莊、毛莊、王崗等林果大村圍繞遊園採摘、觀光賞景作文章,鋪設景觀路、打造休閒亭,改造舊坑塘、修建垂釣區。全鎮沿主幹公路兩側已形成長達35公里的特色園區走廊,6萬畝綠色覆蓋的觀光農業與三國古戰場的古文化景觀互為依託,遙相呼應,遊人們品著鮮果遊古鎮,聞著花香觀古景,來自四面八方的財富正帶著博望人民進入“中國夢”。

文章來源:中國農網(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