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什麼要移民?

1.因為碧海藍天和新鮮有機的瓜果蔬菜? 傻的嗎?!

記得幾年前,國內各種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斷,很多媒體爭相報道,一篇篇的文章看的人心惶惶,結果,不少國內的中介公司趁勢蹭起了熱度,“移民XXX,再也不用擔心食品安全問題!”

傻的嗎?

我相信大家在國內生活這麼久,這點耐挫能力還是有的吧!說真的,不至於為一個食品問題去移民,也應該沒有人這麼做。

這個理由,基本可以當作是個玩笑話。

2. 為了寶寶的口糧?其實不只是奶粉,更是子女的教育和未來。

作為在出國移民行業某Top公司短暫實習過的人,每天那麼多個諮詢,聽到頻率最高的理由,就是關於子女的未來。

有些規劃的特別早的父母,孩子可能還只有兩三歲,也就是上幼兒園的年紀吧,就會開始為孩子將來的教育甚者是成年後的工作生活模式做起了打算。

國內是出了名的競爭壓力大,當然,一定不可否認的是,成功的機會也是很多的。只不過,不少一二線在中產以上的家庭,在城區有個兩套房子,夫妻同時做著一份不多不少收入的工作。想到國內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學區房,壓力帶來的焦慮感遠遠超過了生活本身的意義,他們不希望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於是就產生移民去一些教育環境寬鬆,生活壓力小的國家。

當然還有很多的土豪父母,希望給自己的孩子優質的私立教育,於是就開始全球範圍內搜索優質的西方私立教育院校,同時也為了給孩子長大以後鋪上一條更寬的道路,一方面可以通往歐美的精英學府,就算以後孩子想回國發展,想要回國參與高考,也可以走國際生/華僑生這條輕鬆太多的路子(本三的分數上本一的學校)。

我們經常說,國內的高考是最最公平的選拔方式了,畢竟在國內十幾億人口大基數下,很難去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但是,就算是這樣,很多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比別人有更多的勝算,這個時候,移民,就會成為他們的選擇之一。

3. 養老?醫療?社會福利?

一直以來中國人都是世界上非常出色的一個群體。

注重家庭觀念,注重事業發展,所以絕大部分人,尤其是接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人群,是絕對不會想著吃政府福利的。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在國內有個事實。醫療問題對一般家庭的打擊,尤其是重大的疾病是致命的。

哪怕是有購買一些商業醫療保險,但是因為大家普遍對商業保險的潛意識抗拒以及保險行業的不完善,可以說這個仍舊是困擾著許多人的一個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某寶的一款互相幫助的醫療計劃一經推出,在年輕群體中的接受程度還是比想象中要高的。

我曾經看到過一篇報道,在中國60%的人(從不養生從不保養)在生命的最後28天花掉了一輩子中60%的積蓄。

或許報道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實在的說,也確實是折射出了一些實在的問題。所以,這個時候,一些歐美國家完善的醫療養老體系就成為了某些人想要移民的理由。

(這裡說明一下,大家都知道很多東西是由國情決定的,我們的人口基數大,很多東西是沒有辦法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歐美國家普遍人少,社會資源總量卻不小,自然人均獲取資源量就高,所以不存在任何的可比性。)

4. 逃避現實?90後佛系青年?其實不然,還有自由的社會文化!

90後已經在踏入30歲的路上了,現在越來越多的移民,也趨向於80、90這一代。尤其是90後,這個被冠上了不少的標籤,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佛系”這個形容詞。

可能因為我自己是90後,感觸特別深的一點,是許多的90後可能在國內工作過兩三四年,做著996/985模式的工作,然後在某個機緣巧合下到了一些社會文化更寬容更輕鬆的國家生活體驗之後,會對這種生活模式產生非常強烈的好感。還有一些,就是正在國外讀大學的留學生群體了。

也因為絕大多數90後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在這個歲數來自父母方的生活壓力沒有那麼大,所以很多人就會動起移民的心思。

你想說這樣的群體在逃避國內的高壓也好,想說他們對於自由過分理解也好,只不過,出於不太高的經濟壓力,他們這一代有這樣選擇資格,自然去嘗試一下也是未嘗不可的。

當然,我們也必須肯定。現在絕大部分的留學生群體都會在畢業之後選擇回國發展,國家的發展是越來越好的,甚者可以說國內十年的變化堪比一些西方國家幾十年的發展速度。

不過就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況且這一代更追求個性,更追隨內心。


"

為什麼要移民?

1.因為碧海藍天和新鮮有機的瓜果蔬菜? 傻的嗎?!

記得幾年前,國內各種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斷,很多媒體爭相報道,一篇篇的文章看的人心惶惶,結果,不少國內的中介公司趁勢蹭起了熱度,“移民XXX,再也不用擔心食品安全問題!”

傻的嗎?

我相信大家在國內生活這麼久,這點耐挫能力還是有的吧!說真的,不至於為一個食品問題去移民,也應該沒有人這麼做。

這個理由,基本可以當作是個玩笑話。

2. 為了寶寶的口糧?其實不只是奶粉,更是子女的教育和未來。

作為在出國移民行業某Top公司短暫實習過的人,每天那麼多個諮詢,聽到頻率最高的理由,就是關於子女的未來。

有些規劃的特別早的父母,孩子可能還只有兩三歲,也就是上幼兒園的年紀吧,就會開始為孩子將來的教育甚者是成年後的工作生活模式做起了打算。

國內是出了名的競爭壓力大,當然,一定不可否認的是,成功的機會也是很多的。只不過,不少一二線在中產以上的家庭,在城區有個兩套房子,夫妻同時做著一份不多不少收入的工作。想到國內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學區房,壓力帶來的焦慮感遠遠超過了生活本身的意義,他們不希望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於是就產生移民去一些教育環境寬鬆,生活壓力小的國家。

當然還有很多的土豪父母,希望給自己的孩子優質的私立教育,於是就開始全球範圍內搜索優質的西方私立教育院校,同時也為了給孩子長大以後鋪上一條更寬的道路,一方面可以通往歐美的精英學府,就算以後孩子想回國發展,想要回國參與高考,也可以走國際生/華僑生這條輕鬆太多的路子(本三的分數上本一的學校)。

我們經常說,國內的高考是最最公平的選拔方式了,畢竟在國內十幾億人口大基數下,很難去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但是,就算是這樣,很多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比別人有更多的勝算,這個時候,移民,就會成為他們的選擇之一。

3. 養老?醫療?社會福利?

一直以來中國人都是世界上非常出色的一個群體。

注重家庭觀念,注重事業發展,所以絕大部分人,尤其是接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人群,是絕對不會想著吃政府福利的。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在國內有個事實。醫療問題對一般家庭的打擊,尤其是重大的疾病是致命的。

哪怕是有購買一些商業醫療保險,但是因為大家普遍對商業保險的潛意識抗拒以及保險行業的不完善,可以說這個仍舊是困擾著許多人的一個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某寶的一款互相幫助的醫療計劃一經推出,在年輕群體中的接受程度還是比想象中要高的。

我曾經看到過一篇報道,在中國60%的人(從不養生從不保養)在生命的最後28天花掉了一輩子中60%的積蓄。

或許報道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實在的說,也確實是折射出了一些實在的問題。所以,這個時候,一些歐美國家完善的醫療養老體系就成為了某些人想要移民的理由。

(這裡說明一下,大家都知道很多東西是由國情決定的,我們的人口基數大,很多東西是沒有辦法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歐美國家普遍人少,社會資源總量卻不小,自然人均獲取資源量就高,所以不存在任何的可比性。)

4. 逃避現實?90後佛系青年?其實不然,還有自由的社會文化!

90後已經在踏入30歲的路上了,現在越來越多的移民,也趨向於80、90這一代。尤其是90後,這個被冠上了不少的標籤,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佛系”這個形容詞。

可能因為我自己是90後,感觸特別深的一點,是許多的90後可能在國內工作過兩三四年,做著996/985模式的工作,然後在某個機緣巧合下到了一些社會文化更寬容更輕鬆的國家生活體驗之後,會對這種生活模式產生非常強烈的好感。還有一些,就是正在國外讀大學的留學生群體了。

也因為絕大多數90後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在這個歲數來自父母方的生活壓力沒有那麼大,所以很多人就會動起移民的心思。

你想說這樣的群體在逃避國內的高壓也好,想說他們對於自由過分理解也好,只不過,出於不太高的經濟壓力,他們這一代有這樣選擇資格,自然去嘗試一下也是未嘗不可的。

當然,我們也必須肯定。現在絕大部分的留學生群體都會在畢業之後選擇回國發展,國家的發展是越來越好的,甚者可以說國內十年的變化堪比一些西方國家幾十年的發展速度。

不過就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況且這一代更追求個性,更追隨內心。


移民是城牆,背後的故事多到說不完

移民故事

1.30歲奶爸,成了我的同學。

在一個普通的教室裡,一張稍顯成熟的臉有那麼點與眾不同。

他是一個30+的奶爸,在國內本來是一位工程師,出於對子女的教育考慮,來到了某個移民國家,讀起了廚師。妻子作為陪讀跟了過來,才幾歲的孩子也在中介的幫忙下安排進了一家當地的幼兒園。

就這樣,這個小家庭,打破了原來所有的生活模式,開始了遙遠的移民征途。

2. 來澳洲十年,我還是一個學生。

澳洲作為一個傳統的移民國家,移民政策也是在近幾年的越來越不友好。削減移民總配額,將移民趕到偏遠地區,減少新移民福利,拉長父母配偶移民時間等。一些列的不友好政策,給很多很早就來澳洲留學的學生帶來了不少的衝擊。

其中,不少本碩讀完之後的留學生,可能出於之前沒有移民計劃,中途轉變想法等一系列原因,由於沒有充足的準備,也對政策的變化沒有足夠的抗風險能力,很多人不停的續著各種各樣的簽證,讀各種各樣的課程,就是為了延長在澳洲的時間,等到“湊足分數”的那天,可以成功上岸。

那些來了澳洲10年還沒有拿到PR的故事,都已經不足為奇了。

3. 配偶加分?在一起吧! 配偶減分?那就分手吧!

這是個特別有意思的話題,以澳洲的政策為例,前幾年的獨立技術移民,有個配偶還是個優勢項目,結果,在即將上臺的新政策下,有個配偶,要是不夠“優秀”,直接減去10分。

10分是什麼概念?

是你要花兩年時間在偏遠地區的大學讀bachelor以上的學位。是你要在雅思7炸的基礎上,考出8炸的高分。是你在澳洲有與提名職業相關的3-5年的工作經驗或者在海外有5-8年的相關工作經驗。

所以,如果配偶不夠優秀,在移民政策面前,還繼續嗎?

4. 去你的好山好水好無聊,我要回國!

也不是隻有一味拼了命想要呆在海外的情況。

曾經見過好幾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一邊拿著PR,一邊每天叫苦連天。

苦什麼?

國內的同齡人已經賺到一棟別墅了!那個誰畢業沒幾年創業都拿到了風投!還有那個誰,造了幾輛黃色的腳踏車,聽說一夜就財富自由了?

那他呢?

在這個好山好水好無聊還有著各種高稅收的國家,過著每天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真是覺得人生頓時失去了意義。

這樣的迴流現象,也是見過不少的。所以說,有意思。

5. 70歲的澳洲老爺爺想要給他20幾歲的亞洲女朋友送個房子

曾經聽過一個朋友說了一個故事。

他曾經為一個70幾歲的澳洲老爺爺工作。老爺爺總是是不是抓著他告訴他,自己這輩子遇到對自己最好的是那個只有20幾歲的亞洲女朋友,所以老爺爺打算在立遺囑的時候,給這個女盆友送上一棟房子。

故事就這樣,很短很簡單。但我覺得挺有意思。

6.越南情侶的移民故事

認識一對特別可愛的越南小情侶。

女生跟著父母18歲移民到澳洲,男生是她在中學開始的初戀男友。

高中畢業之後,男生為了和女生在一起,放棄了去名校讀書的機會,來到澳洲的藍帶學習廚師專業。後來拿到了某個五星級酒店的僱主擔保,跑到了偏遠地區去,前後一共要呆上將近四年時間。

走出校園之前的感情,一定是最珍貴的。

女生雖然已經拿了PR,但依舊陪著男生從繁華的墨爾本去到了他工作的小鎮上,一起生活。

你問為什麼他們不靠結婚?

他們已經訂婚了,這樣做的原因,我覺得是因為愛情!


"

為什麼要移民?

1.因為碧海藍天和新鮮有機的瓜果蔬菜? 傻的嗎?!

記得幾年前,國內各種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斷,很多媒體爭相報道,一篇篇的文章看的人心惶惶,結果,不少國內的中介公司趁勢蹭起了熱度,“移民XXX,再也不用擔心食品安全問題!”

傻的嗎?

我相信大家在國內生活這麼久,這點耐挫能力還是有的吧!說真的,不至於為一個食品問題去移民,也應該沒有人這麼做。

這個理由,基本可以當作是個玩笑話。

2. 為了寶寶的口糧?其實不只是奶粉,更是子女的教育和未來。

作為在出國移民行業某Top公司短暫實習過的人,每天那麼多個諮詢,聽到頻率最高的理由,就是關於子女的未來。

有些規劃的特別早的父母,孩子可能還只有兩三歲,也就是上幼兒園的年紀吧,就會開始為孩子將來的教育甚者是成年後的工作生活模式做起了打算。

國內是出了名的競爭壓力大,當然,一定不可否認的是,成功的機會也是很多的。只不過,不少一二線在中產以上的家庭,在城區有個兩套房子,夫妻同時做著一份不多不少收入的工作。想到國內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學區房,壓力帶來的焦慮感遠遠超過了生活本身的意義,他們不希望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於是就產生移民去一些教育環境寬鬆,生活壓力小的國家。

當然還有很多的土豪父母,希望給自己的孩子優質的私立教育,於是就開始全球範圍內搜索優質的西方私立教育院校,同時也為了給孩子長大以後鋪上一條更寬的道路,一方面可以通往歐美的精英學府,就算以後孩子想回國發展,想要回國參與高考,也可以走國際生/華僑生這條輕鬆太多的路子(本三的分數上本一的學校)。

我們經常說,國內的高考是最最公平的選拔方式了,畢竟在國內十幾億人口大基數下,很難去做到百分之百的公平。但是,就算是這樣,很多家長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比別人有更多的勝算,這個時候,移民,就會成為他們的選擇之一。

3. 養老?醫療?社會福利?

一直以來中國人都是世界上非常出色的一個群體。

注重家庭觀念,注重事業發展,所以絕大部分人,尤其是接受過良好高等教育的人群,是絕對不會想著吃政府福利的。

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在國內有個事實。醫療問題對一般家庭的打擊,尤其是重大的疾病是致命的。

哪怕是有購買一些商業醫療保險,但是因為大家普遍對商業保險的潛意識抗拒以及保險行業的不完善,可以說這個仍舊是困擾著許多人的一個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某寶的一款互相幫助的醫療計劃一經推出,在年輕群體中的接受程度還是比想象中要高的。

我曾經看到過一篇報道,在中國60%的人(從不養生從不保養)在生命的最後28天花掉了一輩子中60%的積蓄。

或許報道不具有代表性,但是實在的說,也確實是折射出了一些實在的問題。所以,這個時候,一些歐美國家完善的醫療養老體系就成為了某些人想要移民的理由。

(這裡說明一下,大家都知道很多東西是由國情決定的,我們的人口基數大,很多東西是沒有辦法一蹴而就的,需要時間。歐美國家普遍人少,社會資源總量卻不小,自然人均獲取資源量就高,所以不存在任何的可比性。)

4. 逃避現實?90後佛系青年?其實不然,還有自由的社會文化!

90後已經在踏入30歲的路上了,現在越來越多的移民,也趨向於80、90這一代。尤其是90後,這個被冠上了不少的標籤,其中最有意思的就是“佛系”這個形容詞。

可能因為我自己是90後,感觸特別深的一點,是許多的90後可能在國內工作過兩三四年,做著996/985模式的工作,然後在某個機緣巧合下到了一些社會文化更寬容更輕鬆的國家生活體驗之後,會對這種生活模式產生非常強烈的好感。還有一些,就是正在國外讀大學的留學生群體了。

也因為絕大多數90後都是家裡的獨生子女,在這個歲數來自父母方的生活壓力沒有那麼大,所以很多人就會動起移民的心思。

你想說這樣的群體在逃避國內的高壓也好,想說他們對於自由過分理解也好,只不過,出於不太高的經濟壓力,他們這一代有這樣選擇資格,自然去嘗試一下也是未嘗不可的。

當然,我們也必須肯定。現在絕大部分的留學生群體都會在畢業之後選擇回國發展,國家的發展是越來越好的,甚者可以說國內十年的變化堪比一些西方國家幾十年的發展速度。

不過就是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況且這一代更追求個性,更追隨內心。


移民是城牆,背後的故事多到說不完

移民故事

1.30歲奶爸,成了我的同學。

在一個普通的教室裡,一張稍顯成熟的臉有那麼點與眾不同。

他是一個30+的奶爸,在國內本來是一位工程師,出於對子女的教育考慮,來到了某個移民國家,讀起了廚師。妻子作為陪讀跟了過來,才幾歲的孩子也在中介的幫忙下安排進了一家當地的幼兒園。

就這樣,這個小家庭,打破了原來所有的生活模式,開始了遙遠的移民征途。

2. 來澳洲十年,我還是一個學生。

澳洲作為一個傳統的移民國家,移民政策也是在近幾年的越來越不友好。削減移民總配額,將移民趕到偏遠地區,減少新移民福利,拉長父母配偶移民時間等。一些列的不友好政策,給很多很早就來澳洲留學的學生帶來了不少的衝擊。

其中,不少本碩讀完之後的留學生,可能出於之前沒有移民計劃,中途轉變想法等一系列原因,由於沒有充足的準備,也對政策的變化沒有足夠的抗風險能力,很多人不停的續著各種各樣的簽證,讀各種各樣的課程,就是為了延長在澳洲的時間,等到“湊足分數”的那天,可以成功上岸。

那些來了澳洲10年還沒有拿到PR的故事,都已經不足為奇了。

3. 配偶加分?在一起吧! 配偶減分?那就分手吧!

這是個特別有意思的話題,以澳洲的政策為例,前幾年的獨立技術移民,有個配偶還是個優勢項目,結果,在即將上臺的新政策下,有個配偶,要是不夠“優秀”,直接減去10分。

10分是什麼概念?

是你要花兩年時間在偏遠地區的大學讀bachelor以上的學位。是你要在雅思7炸的基礎上,考出8炸的高分。是你在澳洲有與提名職業相關的3-5年的工作經驗或者在海外有5-8年的相關工作經驗。

所以,如果配偶不夠優秀,在移民政策面前,還繼續嗎?

4. 去你的好山好水好無聊,我要回國!

也不是隻有一味拼了命想要呆在海外的情況。

曾經見過好幾個不到30歲的年輕人,一邊拿著PR,一邊每天叫苦連天。

苦什麼?

國內的同齡人已經賺到一棟別墅了!那個誰畢業沒幾年創業都拿到了風投!還有那個誰,造了幾輛黃色的腳踏車,聽說一夜就財富自由了?

那他呢?

在這個好山好水好無聊還有著各種高稅收的國家,過著每天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真是覺得人生頓時失去了意義。

這樣的迴流現象,也是見過不少的。所以說,有意思。

5. 70歲的澳洲老爺爺想要給他20幾歲的亞洲女朋友送個房子

曾經聽過一個朋友說了一個故事。

他曾經為一個70幾歲的澳洲老爺爺工作。老爺爺總是是不是抓著他告訴他,自己這輩子遇到對自己最好的是那個只有20幾歲的亞洲女朋友,所以老爺爺打算在立遺囑的時候,給這個女盆友送上一棟房子。

故事就這樣,很短很簡單。但我覺得挺有意思。

6.越南情侶的移民故事

認識一對特別可愛的越南小情侶。

女生跟著父母18歲移民到澳洲,男生是她在中學開始的初戀男友。

高中畢業之後,男生為了和女生在一起,放棄了去名校讀書的機會,來到澳洲的藍帶學習廚師專業。後來拿到了某個五星級酒店的僱主擔保,跑到了偏遠地區去,前後一共要呆上將近四年時間。

走出校園之前的感情,一定是最珍貴的。

女生雖然已經拿了PR,但依舊陪著男生從繁華的墨爾本去到了他工作的小鎮上,一起生活。

你問為什麼他們不靠結婚?

他們已經訂婚了,這樣做的原因,我覺得是因為愛情!


移民是城牆,背後的故事多到說不完

關於移民的故事很多,說也說不完。

只想說,這個世界是有著很多不同的意識形態的。很多人對待同一件事情的態度都是不一樣的,很多事情其實沒有絕對的對和錯。

希望你們,都能找到最適合你們的生活方式吧。


如果你也有故事,歡迎前來投稿,期待聽到你的心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