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大總結下:承易經丨哲學百論(五二)

易經 儒家 國學 占卜 以文化之 2017-04-27

前面兩篇文章,分別講了“三道”和“六理”——在這些道理的背後,《易經》的思想呼之欲出:

天地人三才,正是來自於易經八卦;六理,對應的是六十四卦的六爻演變:每一卦,都包含天地人的陰陽六爻。

因此可以說,易經相當於是三道六理的函數形式

通過前面兩篇文章的論述,可以結論的是,中國哲學並沒有超越三道六理的範疇。

也就是說,易經包含中國哲學的主要範疇——中國的哲學思想,主要傳承於易經。為什麼會這樣呢?

中國哲學大總結下:承易經丨哲學百論(五二)

首先,中國哲學的所有問題都歸結為:人,處於天、地之間的思想智慧和生存智慧——前者是理論哲學,後者是實踐哲學。

就像我們看到的,中國哲學的理論與實踐是融合在一起的。

例如: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一定會接著倡導相應的仁政王道的治理方略;不論是理學還是心學,也都是在知、行關係上的辯證認識。

當然,這裡總結的中國哲學,不包含外來的佛學。並且也部分摒棄了,佛學對中國本土的哲學思想的影響。

中國哲學大總結下:承易經丨哲學百論(五二)

在第五一論談到的,特殊的是引入的佛學,將對智慧的修行變成了主體,而不是指向實踐的工具化的客體。

這種差別,在二者對“心”的解釋上,表現明顯:佛學的心,就是指向內在的智慧覺悟成佛;而心學所謂的心,是與外在行為合為一體的,強調的是心的“知行合一”,即外在行為體悟與內在知會的結合。

用現代語講:心學認為,舞臺有多大,才能證明心有多大——舞臺才是目的;而佛學則認為,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心就是舞臺本身

中國哲學大總結下:承易經丨哲學百論(五二)

既然中國哲學要解決的根本問題是,人的認知與生存問題,那麼,必然要注重事物其中的“動、靜”陰陽兩個側面。

由此,在三道的基礎上,引入陰陽,就衍生出反映“道之動”的六理

西方哲學也注重動靜,如動態分析與靜態分析,社會動力學與社會物理學等——不同之處在於,中國哲學(易經)將動靜的分化,又融合到了一起

即,分緊跟著合,分合同行。這其中的分合轉化,難以用語言具體去描述形容。而易經則很巧妙的利用了一些事例,去說明相應的道理。

或許,只有在實踐中,才能領悟這些道理的真義吧。因為實踐就是這樣的動、靜與分合轉化。

在這一點上,以實踐指導為指向的中國哲學,傳承於易經的思想

中國哲學大總結下:承易經丨哲學百論(五二)

最後來說說,思想上對《易經》的具體的“歷史傳承”,以作最後的總結論證。還是拿最具代表性的道儒墨三家,作為例證:

道家重天理,以為天理昭彰,人順用之,可無爭無鬥;儒家則不認為這種完全的順從能夠達到目的,而是應當“求於人自己”,倡導人定勝天的責任、價值觀和能力構建

墨家則看到,當時的事實情況是,天理人倫,都是不可信的——最核心的,還是大家一起把地道的物資經濟搞好,然後一起奔小康,人與人之間尚同、兼愛那就最好。

如果說迷信是一種中性的偏執,那麼:道家迷信天理昭然,自然而然則水到渠成;儒家迷信人力能定天地,而墨家則迷信“實用價值面前人人平等”。

三者分別代表天道、人道和地道的主張,而三道的思想都可以在易經的論述裡找到源頭。

中國哲學大總結下:承易經丨哲學百論(五二)

接著是後世的哲學發展,如“一個本原”(張載的氣一元論)、“內在矛盾說”(朱熹的理氣二元論)等,其實都可以在《易經》裡找到對應的思想:

世界的本原就是太極——太極就是一元的“氣”。而太極化生陰陽兩儀,陰陽生化萬物,所以在萬物內有天生的內在矛盾,這是“二元論”。

所以,後世的一些理、氣的倡導和各自的爭辯,雖然自以為新穎,其實都沒有超越易經的哲學大範式——只不過換個“名”而已

《道德經》:名可名,非常名。名的變化,並沒有改變事實本身。

中國哲學大總結下:承易經丨哲學百論(五二)

在對易經思想的傳承方面,雖然後世有所發展,但從範疇上講,都離不開太極本原和陰陽互動,以及易經的三才體系:天人、人人、地人關係。

因為易經考慮的核心問題是:人處於天地間,可能面對的各種情況。這也正是中國曆代思想家的共同命題。

《易經》的博大,不在於有多少卦,而在於其嚴密而周全的思想體系:圍繞三道六理,構建起來的“思想框架”。

而其思維方式是,基於客觀事實,在變動中去總結不變的存在與規律性。所以,雖然思維框架很簡單,卻可以包容萬象,適用於眾生百態。

文:何為貴 每週更新三論,感謝關注/轉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