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裡有塊“敗家石”,曾經“敗過”皇帝的家

石頭,可以說是每個園林必不可缺的一個物件,它被雕刻成不同的形狀,賦予不同的意義,有神話,有傳說,一個自然界中最普通的東西,被人們寄予了非常多的期待。

頤和園裡有塊“敗家石”,曾經“敗過”皇帝的家

這種“期待”一般來說都是好的,但是,卻偏偏有一塊石頭,被人們取了一個挺貶義的名字,“敗家石”,它就在如今的頤和園中。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皇家園林裡要放置這麼一塊“不吉利”的石頭呢?這塊石頭又是怎麼“敗家”的呢?

其實這塊石頭有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乾隆皇帝給取的,叫“青芝岫”,意思是它長的特別像一朵靈芝。(如下圖)

頤和園裡有塊“敗家石”,曾經“敗過”皇帝的家

明明那麼好聽的名字怎麼會跟“敗家”扯上關係呢?

這故事就要從明朝說起了。

當時明朝萬曆年間,有一個官員(太僕寺少卿),名叫米萬鍾,他可是大書法家米芾的後代,這位米萬鍾繼承了祖上喜好書法的基因,而且還有一個特別“高雅”的愛好,收集石頭,所以人們都稱他為“文石居士”、“研山山長”、“石隱庵居士”,在他的勺園(今北京大學西側)中,花草不多,但各種奇形怪狀的石頭特別多,勺園都可以改叫“石園”了。

頤和園裡有塊“敗家石”,曾經“敗過”皇帝的家

他愛石成癖,到處蒐羅石頭,偶然的,他聽人說在北京房山的大石窩那裡有一個特別巨大的奇石,好奇心的驅使下,他來到了大石窩,一見到這塊巨石,米萬鍾就驚訝的說不出話來,驚呼此乃世間罕見,同時跪倒在地,各種頂禮膜拜。隨後,他就想把這塊巨石運到自己的勺園中。

可是石頭太大了,怎麼運呢?難不倒他,他模仿古時皇家運石頭和巨木的經驗,在房山到北京城內的道路上每隔一段距離都打井,等到了冬天,取井水澆於路面之上,形成冰面然後運石。這種方式非常好,可花費特別高,而且需要徵用上萬民夫一齊開工。沒辦法啊,這米萬鐘太愛這石頭了,花費再多也無所謂。

頤和園裡有塊“敗家石”,曾經“敗過”皇帝的家

一開始,一切都很順利,可當這巨石安然無恙的運到良鄉時,米萬鍾因為得罪了朝中魏忠賢等人被下了牢獄,免了官職,也沒了收入,沒了錢就沒法再運石頭了,於是這塊石頭被棄置在了良鄉,無人打理。自此,很多不明情況的人就開始以訛傳訛,說米萬鍾因為運這塊石頭運的傾家蕩產,這石頭就是一塊“敗家石”,把米家的家業都敗了。

轉眼間,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有一年乾隆去河北的清西陵給雍正皇帝掃墓,回來時路過了良鄉,也聽人提起了這塊大石頭,於是他也想去看看,這一看不打緊,乾隆特別喜歡,當即決定將其運到頤和園擺著,而且想運到自己媽媽的寢宮樂壽堂前,也作為一個吉祥物件。

頤和園裡有塊“敗家石”,曾經“敗過”皇帝的家

可當運動頤和園時,工匠們犯難了,因為這巨石長八米,寬二米,高四米,而當時樂壽堂的正門“水木自親”只有一米多寬,這石頭太大,難以進院。於是乾隆下令拆牆破門,硬是把這塊巨石安放在了現在的地方。

頤和園裡有塊“敗家石”,曾經“敗過”皇帝的家

這一進院算是把皇太后寢宮的正門都給弄破了,因為這,乾隆的母親非常不悅的說道:“這石頭這是塊‘敗家石’,敗了明朝米氏的家,現在還來敗我的家!”

於是這塊石頭“敗家石”的美名自此算是“正式“形成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