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石而尚禮

移動互聯網 文化 奇石圈 2017-04-17

前幾日,一要好石友在微信中向我展示其新淘的幾方小石,並問我感覺如何。在瀏覽完他發來的圖片後,便選了其中一塊對他說:我個人最喜歡這方(下圖)。本意是告知他那一塊是我第一感覺認為最好的,卻不想他竟要以之相送。於是,趕緊心懷愧疚地謝絕,怎奈其盛情實在難卻。為彌補一時口快失禮,同時也是禮尚往來之道,我隨即選擇了一份小禮送之。

賞石而尚禮

此刻,我正滿懷感激地把玩著這方小石,享受著它及那位石友的情誼所帶來的快樂。此石雖石形不甚理想,畫面卻極為難得:人物的神態、比例非常到位,細節也禁得起推敲且顏色對比極為鮮明,最主要的它是一幅非常標準而生動的古人施禮圖。只見其上身著峨冠博帶之古人,頭部微微低垂,身體稍稍前傾,雙手含袖而拱,畢恭畢敬,端莊大方,有禮有節。雖然僅僅是一個微小而簡單的動作,卻展現出儒雅的舉止和深厚的道德修養,凝聚了我中華幾千年的禮儀文明。

賞石而尚禮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衣冠上國,禮義之邦”。然而時至今日,尚禮之風卻極為微弱,知書達理之人卻愈發少見。信息日益發達,聯絡日益便捷,人與人之間的禮節卻越發稀缺了!就以大家最常用的微信為例。有些人主動加別人微信,被通過後卻連個招呼也不打。在當面添加也就算了,很多都是雙方從未謀面的。自己不主動打招呼也就算了,被添加人給其打招呼,要麼隨便回個表情應付一下,要麼直接無視。照理說,你主動添加別人就應該你先跟別人打個招呼、問候一下,這難道不是最基本的禮節嗎?

賞石而尚禮

既然彼此添加微信好友,大家就應該當對方為朋友。可偏偏有些人添加了別人的微信,卻不回覆人家發送的信息,甚至包括節假日向其表示問候的信息。或許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及時看到信息,但不論何時看到也應該回復一下。這難道不是最基本的禮節和教養嗎?你若討厭那人,或不勝其擾,當初完全可以不加他或者事後拉黑他,根本沒必要在這樣的小事上失禮!

賞石而尚禮

發送信息到朋友圈,別人為你點贊到不必頻頻回覆。可當別人在其下留言時,尤其是需要你迴應的留言,為何也置之不理呢?是視其為無物還是覺得無關緊要呢?朋友間有問必答難道不是最基本的禮節嗎?

賞石而尚禮

關於微信中的失禮表現還有很多,這些並非僅僅是一個人在微信上的狀態,而是其是否懂禮貌、守禮節、有修養的真實反映。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現象不是少數人的個別現象,而是很多人都會有的普遍現象。我們何以失禮至此呢?難道我們還不如這些無生命、無思想的石頭?它們都知道躬恭施禮、與人為善,而我們又怎麼好意思讓幾千年引以為豪的尚禮之風煙消雲散?

賞石而尚禮

只希望大家能夠從我做起,做一個知書達理、有禮有節的人!因為,沒有人希望看到禮崩樂壞!

賞石而尚禮

賞石而尚禮

賞石而尚禮

賞石而尚禮

賞石而尚禮

賞石而尚禮

賞石而尚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