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國“互聯網+公共服務”創新大會在浙江麗水舉行

移動互聯網 大數據 經濟 民生 中國新聞網 2017-06-10
2017中國“互聯網+公共服務”創新大會在浙江麗水舉行

2017中國“互聯網+公共服務”創新大會在浙江麗水舉行 奚金燕 攝

中新網麗水6月9日電(記者 奚金燕實習生周禹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髮展,“互聯網+”已經成為了當下熱詞,而它在公共服務中的應用,更是成為增進民生福祉的“助推器”。9日,2017中國“互聯網+公共服務”創新大會在浙江麗水舉行,相關部門、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共同探討“互聯網+公共服務”實踐經驗,為優化政府服務建言獻策。

隨著新一輪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和應用,“互聯網+”成為提供公共服務的重要手段。它不僅給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模式帶來了革命性的影響,也有效地加快了簡政放權的步伐。

浙江,是“互聯網+”普及度最高的省份之一,其在構建以簡政放權為核心的公共服務創新生態系統方面,更是跑出了“加速度”。網上辦理公共事務、開通便民服務熱線、辦事“最多跑一次”……在浙江,早已成為常態。

為“中國的明天”提供更多浙江經驗,9日,2017中國“互聯網+公共服務”創新大會在麗水舉行。大會由中國信息化百人會、浙江省信息化領導小組辦公室、麗水市人民政府主辦。

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局長徐愈在致辭中表示,要堅持實踐新理念,把握互聯網時代的新機遇,以公共服務的創新,才能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

至於具體該如何作為,徐愈說道:“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加快信息資源的互通和共享;建立面向公眾一體化的公共服務;發揮移動互聯網新媒體的作用;加快推進公共信息資源的開放。”

中國信息化百人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汪玉凱指出,人類已經進入大數據時代,尤其是中國,達到了網絡規模全球第一、網民數量全球第一、網購人數全球第一等七個“全球第一”。

另一方面,汪玉凱坦言,目前國內公共治理正面臨著諸多挑戰,如經濟下行、社會矛盾凸顯、管控公權面臨短板。

在此局面下,推行“互聯網+公共服務”,實現智能化管理、智慧化服務似乎成了破題之策。

然而汪玉凱指出,目前政府在實施大數據戰略和“互聯網+政務服務”中依然存在著障礙,從整體上看,頂層設計、平臺構建、基礎數據庫的運行缺乏整體協同;從政府管理運行看,傳統治理思維、橫向縱向的傳統科層結構、根深蒂固的部門利益都形成了一定阻力。

他建議,政府應加大自身變革力度,改變官僚制度治理思維,破解體制障礙,此外還要促使政府數據“雙開放”。

作為本次大會的舉辦地——麗水,較早地認識到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早在2004年,就將黨委、政府信息中心合併成立市信息中心,實現人員、資源的大整合;2007年,在國內率先實現“市、縣、鄉”三級公文電子化處理的全流程、全覆蓋;2012年,率先開始嘗試運用阿里政務雲平臺……這些實踐都為麗水推進“互聯網+公共服務”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大會期間,麗水市人民政府和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麗水市整體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和信息經濟的發展。

在麗水市市長朱晨看來,將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技術廣泛應用於公共服務,以此來改進公共服務方式,提升公共服務質量已成為廣泛共識。

朱晨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推進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的創新和應用,通過與騰訊的合作,為麗水老百姓帶來更便捷、更實惠的公共服務,使“互聯網+”的紅利得到最大釋放。另一方面,通過“互聯網+傳統產業”創新服務體系建設,為麗水信息產業企業提供更大創新舞臺、更多市場商機。(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