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和美團背後的故事:馬雲和王興從親密無間到決裂廝殺

眾所周知,現在阿里的口碑(口碑+餓了麼+百度外賣+淘票票)和騰訊美團(美團+大眾點評+貓眼電影)殺得難解難分,可是幾年前阿里和美團還是親密的戰友!為什麼阿里和美團,馬雲和王興會親密無間到決裂廝殺,他們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恩怨情仇呢?

阿里和美團背後的故事:馬雲和王興從親密無間到決裂廝殺

故事要從2011年的百團大戰說起,當時團購興起,資本大量湧入,團購也被譽為最有錢途的新商業模式,很多有實力的企業都進入其中分一杯羹。為了搶佔市場份額,窩窩團、拉手網、團寶網、高朋網、美團網等團購網站發起百團大戰。

當時的美團還是後起之秀,當時的阿里也沒有今天這麼牛,排名靠前的團購企業都被瓜分乾淨,馬雲無奈之下只能美團網,2011年,阿里巴巴以3億元成為美團網的B輪投資方。隨著百團大戰戰火越演越烈,錢越燒越多,雖然有了市場規模,但始終找不到盈利模式,團購行業也因此迎來資本寒冬,而美團卻在阿里的支持下,迅速實現彎道超車。2015年,美團經過四年鏖戰,分別在團購、酒店、電影、和餐廳四個細分領域的市場取得巨大優勢,尤其在電影和酒店兩大領域線上業務美團都名列前茅。

阿里和美團背後的故事:馬雲和王興從親密無間到決裂廝殺

風雨過後,阿里和美團本該迎來好日子,但隨著阿里支付業務的全面展開,阿里成為互聯網巨頭,而美團也在多個領域取得霸主地位,阿里和美團的矛盾逐漸增多。首先是美團成立了貓眼事業部,與阿里業務體系有多處存在利益競爭關係;其次是阿里不想只持有美團點評少數股份,想要專注於開發自主外賣平臺;最後是馬雲和王興都是控制慾非常強的人,王興不願意美團成為阿里的附庸。

阿里和美團背後的故事:馬雲和王興從親密無間到決裂廝殺

為了擺脫阿里的控制,王興開始謀劃引入新的投資方,他在2015年成功促成了美團與大眾點評的合併。此舉不僅將騰訊引入棋局,還使美團一舉成為中國最大的電影票、餐館預訂、生鮮以及其它按需服務提供商。而美團和大眾點評合併後,阿里在美團的股份則被稀釋到不足10%,憤怒難平的阿里與美團就此分道揚鑣,不僅賤賣了美團的股份,而且開始大力開發口碑網,入股餓了麼,合併百度外賣,向美團發起進攻,而美團則徹底倒向騰訊的懷抱。

美團和口碑之戰,意味著在O2O領域,阿里和騰訊全面開戰。在這場戰役中,美團依賴其在O2O市場的獨角獸地位,佔據極大地規模經濟優勢地位,而口碑憑藉支付寶強大的流量,僅上線2年便實現日均交易筆數超過1000萬筆/天,和耕耘O2O多年的美團不分上下。

當然口碑和美團的廝殺,只是阿里和騰訊局部戰爭而已,到底誰能在這場戰役中稱王,還有待時間給我們答案,但馬雲當年已經錯失了扼殺京東的機會,相信這次對美團不會再手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