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看嚴世蕃的冤案

嚴世蕃在中國歷史上是一個比較有名的人。一方面他是個有名的富二代,老爹嚴嵩是明代第一大奸臣,聲名在外;一方面得益於奇書《金瓶梅》的傳播。據說嚴世蕃是西門慶的原型,嚴世蕃小名“慶兒”,號“東樓”。合起來剛好叫西門慶。實際上西門慶的荒淫無度,比嚴世蕃差遠了。冬天天冷時,嚴世蕃專門找侍女來,把手伸進侍女胸部取暖,這個侍女就叫“活暖手”;要吐痰時,就把痰吐進另一個侍女口裡讓她嚥下,這個侍女叫“香痰盂”。還有更變態的,過於噁心,就不舉例子了。

重看嚴世蕃的冤案

影視劇中嚴世蕃的形象

這樣一個人,作為西門慶的原型實在是綽綽有餘了。不過跟一般的富二代不同,嚴世蕃並不是只知道吃喝玩樂的二世祖。而是一個極為聰明之人。確切說,他老爹嚴嵩發跡權傾天下,有他嚴世蕃七成的功勞。嚴世蕃熟讀歷史經典,洞悉國家大事,人情世故。可以說是個少有的能人。而且嘉靖皇帝平時愛修仙,好青詞。青詞是道教舉行齋醮時獻給上天的奏章祝文。一般為駢儷體,用紅色顏料寫在青藤紙上。要求形式工整和文字華麗,沒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根本寫不來。而嚴世蕃的文字功底恰恰很牛逼,寫的青詞深受嘉靖讚歎。

作為嚴嵩的兒子,嚴世蕃的名聲自然好不到哪兒去。實際上是非常差。這不是沒有原因的,一般的聰明人做壞事,最多是危害鄉里;嚴嵩父子這對聰明人做壞事,直接就是禍國殃民。人品實在比智商要重要的多。對內,父子倆瘋狂斂財,連嘉靖的兒子裕王的錢都敢敲詐,每年該給裕王的歲銀愣是壓了三年不給,直到裕王湊了千兩銀子給嚴世蕃上供,這才領到了歲銀;對外則慫的一逼,庚戌之變時不發一兵出戰,任由俺答在京郊掠奪一空。事後,嚴嵩又殺執行他的命令的丁汝夔以塞責。沈煉、楊繼盛、夏言、等均是被嚴嵩父子迫害致死。這爺倆的囂張氣焰可見一斑。

惡有惡報,一系列天災人禍之後,嚴嵩父子失去了嘉靖的信任。嘉靖四十四年三月,在內閣首輔徐階的推動下,嘉靖皇帝下旨將嚴世蕃斬首,嚴嵩本人則餓死在孤墳邊。可謂人心大快。

與一般人想象的不同,嚴世蕃是冤死的。也就是說,徐階給嚴世蕃定的罪名,實際上都是冤枉的。

最終導致嚴世蕃被砍頭的罪名有兩個,一是通倭,二是謀反。這兩條罪名都是冤枉的。論羅織罪名,徐階比嚴嵩父子玩的更溜。

重看嚴世蕃的冤案

歷史上的徐階

這裡涉及到一個爭論了很多年的問題。即程序的正義和結果的正義到底哪個更重要。程序正義又被視為“看得見的正義”,是指在行駛正義的過程中遵從法律的的規範,規範司法權的自然正義,一切都要遵從法律的指示。而結果正義又被稱為“實質正義”,指在自己是行為是出於“正義”的前提下,而去做一些逾越法律的事。

很顯然徐階選擇的是結果的正義。因為他沒得選。走正當程序是得不到正義的。這是一個非常悲哀的現實。

嚴嵩禍國殃民多年,被彈劾那是家常便飯。嘉靖皇帝雖然袒護,畢竟天天這麼搞也是比較煩。加上嘉靖本人崇信道教,誰耽誤他修仙,他就要誰滾蛋。直到嘉靖四十一年五月,天降大雨,一個名叫鄒應龍的御史因為避雨躲進一位太監家,聽到了“神仙”說嚴嵩是小人的事。鄒應龍一聽就明白,嚴嵩的好日子到頭了(帝眷已潛移),於是連夜寫出奇文《貪橫蔭臣欺君蠹國疏》,上奏朝廷。文中指控嚴世蕃貪贓枉法、禍國殃民,應處死刑;嚴嵩溺愛惡子、受賄弄權,應予斥退。最關鍵這是神仙的意思,那就不好意思了。當然畢竟嚴嵩伺候了嘉靖多年,是條狗也有感情了。嘉靖捨不得殺,就做出批覆:嚴嵩給米百石,退休回家,嚴世蕃發配雷州充軍。

重看嚴世蕃的冤案

影視劇中嘉靖的形象

嚴世蕃沒去雷州當兵,反而偷偷回到了老家。回家後也沒有韜光養晦,反而耀武揚威,氣焰仍然囂張。有一次,袁州府推官諫臣到嚴府公幹,嚴府家奴非常無禮,公然不把他這個朝廷命官放在眼裡。郭推官咽不下這口氣,一狀告到巡江御史林潤那裡。林潤也是早就想殺了嚴嵩父子的人,正好手上也抓住了嚴世蕃的把柄,即嚴世蕃與羅龍文過從甚密。這裡說一下,羅文龍是著名海盜汪直的親戚,也是從流放地跑回來的逃兵。明代倭寇侵襲沿海一直是朝廷的心腹之患,直到後來戚繼光才搞定了這幫倭寇。嘉靖本人對倭寇也是十分痛恨,於是林潤上奏朝廷,狀告嚴世蕃和羅龍文網羅江洋巨盜,私用違制車服,日夜誹謗朝廷,聚眾四千餘人,“道路皆言,兩人通倭,變且不測”。這就是謀反了。

謀反是誅九族的大罪,要三司會審。但是三司卻找不到嚴世蕃謀反的確實證據。畢竟人家並沒有謀反,於是刑部尚書黃光升改變策略,著手調查嚴世蕃把持朝政、貪汙受賄、陷害忠良等罪行,他的這些罪行,事實清楚,證據確鑿。而且重提沈煉、楊繼盛案。案卷送到徐階手裡,徐階冷笑說,你們不是想救嚴公子出獄的吧?黃光生幾個人忙說當然不是,恨不得馬上殺了他。徐階說,你們這案卷遞上去,不光嚴公子馬上就無罪釋放了,連你們幾個也得滾蛋。為什麼?沈煉、楊繼盛的案子雖然是嚴嵩父子辦的,最後點頭批准的卻是嘉靖本人。你們拿著案子告嚴世蕃,那是打嘉靖皇帝本人的臉。嘉靖好面子,肯定不會認錯。唯一的結果就是嚴世蕃無罪釋放,你們辦案不力撤職。黃光生幾個人愣了,這裡面彎彎繞太多,那該怎麼辦?徐階說,眼下皇帝最討厭的是倭寇,歷代皇帝最忌諱的就是謀反。就把罪名扣死在謀反和通倭上面。然後徐階不慌不忙拿出自己早就寫好的稿子,上面一五一十列舉了嚴世蕃的“反跡”:什麼住宅私擬王府啦,什麼招募亡命之徒啦,什麼謀為外投日本啦,什麼串通裡應外合啦,不一而足,而且說得有鼻子有眼。蠱惑嚴世蕃在南昌稱王的,是彭孔;挑唆嚴世蕃勾結黑社會的,是典楧;煽動嚴世蕃裡通外國的,是羅龍文;協助嚴世蕃誘致外兵的,是牛信。

重看嚴世蕃的冤案

倭寇侵擾路線

就是這份卷宗,要了嚴世蕃的小命。

平心而論,嚴世蕃禍國殃民有餘,通倭謀反是沒有的事。羅文龍只是嚴世蕃的一個小弟,不幸跟汪直掛了點兒親戚。嚴世蕃自己在家裡過的比皇帝都滋潤,腦子有屎也不會去海外當苦哈哈的海盜。至於謀反,更是欲加之罪。寧王朱宸濠為了謀反,散財無數,才聚集了十萬大軍。沒蹦躂幾天就被王陽明撲滅了。嚴世蕃聚眾那四千來人(實際遠遠沒有這麼多人)還不夠大明正規軍塞牙縫的。

不僅嚴世蕃的罪名是被羅織的,連罪證也沒有。前面說了,一開始御史林潤給嚴世蕃扣的罪名就是謀反,只是沒證據。那怎麼辦?林潤的奏摺其實說得很清楚:“道路皆言,兩人通倭,變且不測”。什麼叫“道路皆言”?就是路上的人都這麼說。實際上就是捕風捉影,連匿名舉報都算不上。嘉靖皇帝也不相信,曾下令三法司“從公鞠訊,具以實聞”。然而徐階卻上奏說“事已勘實”,“具有顯證”,也不容嚴世蕃申辯,更沒有什麼取證、對質,直接就把他的腦袋砍了。

嚴世蕃該不該死?該死。但是不該這麼死。嚴世蕃有他該死的罪名,但絕不是通倭和謀反。後代對徐階智殺嚴世蕃評價都是比較正面的,但實際上在當時這件事就有很大的爭議。 張居正在主修《世宗實錄》時就說,嚴世蕃是該殺的,但罪名應該定為“奸黨”而不是“反賊”。像林潤的奏摺那樣“指為謀逆”,或者像三司的判決那樣“擬以謀叛”,都“悉非正法”。跟張居正一個時期的支大綸則是質問:“內閣頤旨,法官唯諾,刑罰不中,伊誰之咎?”這種以冤案平反冤案的荒唐,究竟應該由誰負責?明末清初的史學家談遷說徐階他們的判決是“舍奸黨之正條,坐不軌之苟論”。

張居正權傾朝野,把皇帝當兒子訓,自然無法理解徐階的痛苦。嘉靖手握實權,他不拍板,誰也動不了嚴嵩父子。理論上,審判嚴嵩父子應該是司法部門的任務,皇帝本人則是行政部門的。但是君權神授,皇帝金口玉言,要放誰就放誰,要抓誰就抓誰。司法權在皇權面前根本沒有任何尊嚴可言。徐階要除掉嚴世蕃,只能用計。就好像包龍星的父親所說,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不然你拿什麼去對付貪官。

重看嚴世蕃的冤案

影視劇中張居正的形象

問題是,結果的正義,能帶來永恆的正義嗎?嚴嵩父子是貪官,徐階父子也是貪官。徐階貴為內閣首輔,借投獻之名,大肆的兼併土地。明朝中後期的大戶兼併土地非常嚴重,很多小戶人家田地被奪走,失去謀生的手段。明末流民四起,土地兼併是一個很大的原因。也是明亡的導火索之一。徐階是個賢能的首輔,但並不是一般人想象中廉潔奉公的清官。徐階的兒子徐璠、徐琨兩位更是仗著老爹權勢,在地方上肆意橫行,圈佔了20萬畝田地。後來徐階父子被高拱搞的抄家充軍,也只是比嚴嵩父子好一點而已。

正義不僅應得到實現,而且要以人們看得見的方式加以實現。陽光才是最好的防腐劑。徐階隱忍了二十年,用盡了各種陰鷙手段,終於擊敗了嚴嵩父子,得到了一時的結果正義。但是大明並沒有就此走向繁榮富強,反而頗有亡國之相。徐階本人沒少圈地,對此也要負很大的責任。雖然後來張居正逆天改命,給大明續了百年的命,但是張居正死後便人亡政息。大明還是亡國了。

這是一個循環。嚴嵩父子被徐階搞的家破人亡,徐階被高拱搞的抄家充軍,高拱被張居正搞的勒令退休,張居正權傾天下,沒人敢搞。但是死後一樣被張四維出頭清算抄家。大家爭權奪利,用的全是徐階這種陰鷙手段。就算高拱、張居正頗有政績,但官員也會失勢,人總有死的一天。人是靠不住的。需要說明的是,雖然徐階、高拱、張居正、張四維幾個人風評不錯,但是這裡沒有一個人是清官。

除掉一對嚴嵩父子,是一時的正義。讓大明永遠不再產生嚴嵩父子,才是永恆的正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