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

南門外大街是揚州現存最早、歷史文化遺存最為豐富的一條外街,它和運河之間也有著切不斷的聯繫。大家都知道一句話,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句話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上揚州”。古運河邊的南門碼頭在唐代時非常繁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如果想通過水路來到揚州的話,都必經這裡,大家從碼頭往上走來到揚州,就叫做“上揚州”。

"

南門外大街是揚州現存最早、歷史文化遺存最為豐富的一條外街,它和運河之間也有著切不斷的聯繫。大家都知道一句話,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句話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上揚州”。古運河邊的南門碼頭在唐代時非常繁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如果想通過水路來到揚州的話,都必經這裡,大家從碼頭往上走來到揚州,就叫做“上揚州”。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從碼頭上來之後,就到了南門外大街。這條街是千年古街,從唐代開始,這條街就是揚州最繁華的一條街,而且揚州也是當年最繁華的一個大都市。也就是說,從唐代到現在,這條街大格局都沒有什麼變化,地點、名稱都沒變。

"

南門外大街是揚州現存最早、歷史文化遺存最為豐富的一條外街,它和運河之間也有著切不斷的聯繫。大家都知道一句話,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句話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上揚州”。古運河邊的南門碼頭在唐代時非常繁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如果想通過水路來到揚州的話,都必經這裡,大家從碼頭往上走來到揚州,就叫做“上揚州”。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從碼頭上來之後,就到了南門外大街。這條街是千年古街,從唐代開始,這條街就是揚州最繁華的一條街,而且揚州也是當年最繁華的一個大都市。也就是說,從唐代到現在,這條街大格局都沒有什麼變化,地點、名稱都沒變。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揚一益二”,唐代揚州的繁華毋庸置疑。到了明清時期,獨特的運河文化和鹽商文化,讓揚州城商賈雲集、盛極一時。千百年來,毗鄰古運河,近六百米長、四米左右寬的南門外大街,是這些歷史的完整見證者。汶河街道文化站站長龐建東說,它是從水路進出揚州的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所有貨運的一箇中轉站,所以這個地方歷來是商鋪、店鋪林立,作坊非常的多。此外,這個地方還有很多巷子,來佐證了當年的繁華,比如說豬草巷(坡),它就是蘆商雲集的地方,缸巷就是經營缸的店鋪、作坊集中的地方。

"

南門外大街是揚州現存最早、歷史文化遺存最為豐富的一條外街,它和運河之間也有著切不斷的聯繫。大家都知道一句話,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句話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上揚州”。古運河邊的南門碼頭在唐代時非常繁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如果想通過水路來到揚州的話,都必經這裡,大家從碼頭往上走來到揚州,就叫做“上揚州”。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從碼頭上來之後,就到了南門外大街。這條街是千年古街,從唐代開始,這條街就是揚州最繁華的一條街,而且揚州也是當年最繁華的一個大都市。也就是說,從唐代到現在,這條街大格局都沒有什麼變化,地點、名稱都沒變。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揚一益二”,唐代揚州的繁華毋庸置疑。到了明清時期,獨特的運河文化和鹽商文化,讓揚州城商賈雲集、盛極一時。千百年來,毗鄰古運河,近六百米長、四米左右寬的南門外大街,是這些歷史的完整見證者。汶河街道文化站站長龐建東說,它是從水路進出揚州的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所有貨運的一箇中轉站,所以這個地方歷來是商鋪、店鋪林立,作坊非常的多。此外,這個地方還有很多巷子,來佐證了當年的繁華,比如說豬草巷(坡),它就是蘆商雲集的地方,缸巷就是經營缸的店鋪、作坊集中的地方。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南門外大街還有兩處重要的歷史遺存,讓大家可以窺見揚州曾經的繁華。一處是南門遺址,它被專家譽為是一部“中國城門通史”。龐建東說,它保留了唐宋元明清疊壓城池的歷史和完整風貌,中間沒有年代的斷裂。現在的遺址和原來的規模相差很遠,發掘的一段只能說是鳳毛麟角。明代著名的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在《牡丹亭》裡面,對南城門有過“江北無雙塹 淮南第一樓”的描述,可見它的壯觀。

"

南門外大街是揚州現存最早、歷史文化遺存最為豐富的一條外街,它和運河之間也有著切不斷的聯繫。大家都知道一句話,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句話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上揚州”。古運河邊的南門碼頭在唐代時非常繁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如果想通過水路來到揚州的話,都必經這裡,大家從碼頭往上走來到揚州,就叫做“上揚州”。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從碼頭上來之後,就到了南門外大街。這條街是千年古街,從唐代開始,這條街就是揚州最繁華的一條街,而且揚州也是當年最繁華的一個大都市。也就是說,從唐代到現在,這條街大格局都沒有什麼變化,地點、名稱都沒變。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揚一益二”,唐代揚州的繁華毋庸置疑。到了明清時期,獨特的運河文化和鹽商文化,讓揚州城商賈雲集、盛極一時。千百年來,毗鄰古運河,近六百米長、四米左右寬的南門外大街,是這些歷史的完整見證者。汶河街道文化站站長龐建東說,它是從水路進出揚州的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所有貨運的一箇中轉站,所以這個地方歷來是商鋪、店鋪林立,作坊非常的多。此外,這個地方還有很多巷子,來佐證了當年的繁華,比如說豬草巷(坡),它就是蘆商雲集的地方,缸巷就是經營缸的店鋪、作坊集中的地方。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南門外大街還有兩處重要的歷史遺存,讓大家可以窺見揚州曾經的繁華。一處是南門遺址,它被專家譽為是一部“中國城門通史”。龐建東說,它保留了唐宋元明清疊壓城池的歷史和完整風貌,中間沒有年代的斷裂。現在的遺址和原來的規模相差很遠,發掘的一段只能說是鳳毛麟角。明代著名的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在《牡丹亭》裡面,對南城門有過“江北無雙塹 淮南第一樓”的描述,可見它的壯觀。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在南門外大街中段東側,有一條東西向的街,叫館驛前街。歷史上,運河開鑿之後,揚州成為了南北交通的咽喉,因此歷代王朝都在揚州設立水陸相兼的驛站,舊址就在館驛前街。龐建東介紹,唐代的時候叫揚州驛,元代的時候叫揚子驛,明代的時候叫廣陵驛,這個驛站是專門傳送文書、接待官員的重要地方,包括一些水陸交通工具也在這裡進行轉換。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驛站裡面住過,還寫過一首詩“揚州驛裡夢蘇州 夢到花橋水閣頭”。李白也曾在這裡住過,留下“綠水接柴門 有如桃花源”的詩句。還有唐代著名的茶聖陸羽也在揚州驛裡面論過泡茶水的優劣,品出了適合用茶的20個等級的水,引出一段著名的辨水故事。

"

南門外大街是揚州現存最早、歷史文化遺存最為豐富的一條外街,它和運河之間也有著切不斷的聯繫。大家都知道一句話,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句話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上揚州”。古運河邊的南門碼頭在唐代時非常繁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如果想通過水路來到揚州的話,都必經這裡,大家從碼頭往上走來到揚州,就叫做“上揚州”。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從碼頭上來之後,就到了南門外大街。這條街是千年古街,從唐代開始,這條街就是揚州最繁華的一條街,而且揚州也是當年最繁華的一個大都市。也就是說,從唐代到現在,這條街大格局都沒有什麼變化,地點、名稱都沒變。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揚一益二”,唐代揚州的繁華毋庸置疑。到了明清時期,獨特的運河文化和鹽商文化,讓揚州城商賈雲集、盛極一時。千百年來,毗鄰古運河,近六百米長、四米左右寬的南門外大街,是這些歷史的完整見證者。汶河街道文化站站長龐建東說,它是從水路進出揚州的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所有貨運的一箇中轉站,所以這個地方歷來是商鋪、店鋪林立,作坊非常的多。此外,這個地方還有很多巷子,來佐證了當年的繁華,比如說豬草巷(坡),它就是蘆商雲集的地方,缸巷就是經營缸的店鋪、作坊集中的地方。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南門外大街還有兩處重要的歷史遺存,讓大家可以窺見揚州曾經的繁華。一處是南門遺址,它被專家譽為是一部“中國城門通史”。龐建東說,它保留了唐宋元明清疊壓城池的歷史和完整風貌,中間沒有年代的斷裂。現在的遺址和原來的規模相差很遠,發掘的一段只能說是鳳毛麟角。明代著名的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在《牡丹亭》裡面,對南城門有過“江北無雙塹 淮南第一樓”的描述,可見它的壯觀。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在南門外大街中段東側,有一條東西向的街,叫館驛前街。歷史上,運河開鑿之後,揚州成為了南北交通的咽喉,因此歷代王朝都在揚州設立水陸相兼的驛站,舊址就在館驛前街。龐建東介紹,唐代的時候叫揚州驛,元代的時候叫揚子驛,明代的時候叫廣陵驛,這個驛站是專門傳送文書、接待官員的重要地方,包括一些水陸交通工具也在這裡進行轉換。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驛站裡面住過,還寫過一首詩“揚州驛裡夢蘇州 夢到花橋水閣頭”。李白也曾在這裡住過,留下“綠水接柴門 有如桃花源”的詩句。還有唐代著名的茶聖陸羽也在揚州驛裡面論過泡茶水的優劣,品出了適合用茶的20個等級的水,引出一段著名的辨水故事。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城門之外又和古運河相鄰,古往今來,南門外大街的地理位置和戰略作用一直非常重要,同時它也是揚州重要的經濟中心。一直延續到上世紀30年代,之後這條千年老街才慢慢開始告別喧囂。

"

南門外大街是揚州現存最早、歷史文化遺存最為豐富的一條外街,它和運河之間也有著切不斷的聯繫。大家都知道一句話,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句話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上揚州”。古運河邊的南門碼頭在唐代時非常繁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如果想通過水路來到揚州的話,都必經這裡,大家從碼頭往上走來到揚州,就叫做“上揚州”。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從碼頭上來之後,就到了南門外大街。這條街是千年古街,從唐代開始,這條街就是揚州最繁華的一條街,而且揚州也是當年最繁華的一個大都市。也就是說,從唐代到現在,這條街大格局都沒有什麼變化,地點、名稱都沒變。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揚一益二”,唐代揚州的繁華毋庸置疑。到了明清時期,獨特的運河文化和鹽商文化,讓揚州城商賈雲集、盛極一時。千百年來,毗鄰古運河,近六百米長、四米左右寬的南門外大街,是這些歷史的完整見證者。汶河街道文化站站長龐建東說,它是從水路進出揚州的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所有貨運的一箇中轉站,所以這個地方歷來是商鋪、店鋪林立,作坊非常的多。此外,這個地方還有很多巷子,來佐證了當年的繁華,比如說豬草巷(坡),它就是蘆商雲集的地方,缸巷就是經營缸的店鋪、作坊集中的地方。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南門外大街還有兩處重要的歷史遺存,讓大家可以窺見揚州曾經的繁華。一處是南門遺址,它被專家譽為是一部“中國城門通史”。龐建東說,它保留了唐宋元明清疊壓城池的歷史和完整風貌,中間沒有年代的斷裂。現在的遺址和原來的規模相差很遠,發掘的一段只能說是鳳毛麟角。明代著名的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在《牡丹亭》裡面,對南城門有過“江北無雙塹 淮南第一樓”的描述,可見它的壯觀。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在南門外大街中段東側,有一條東西向的街,叫館驛前街。歷史上,運河開鑿之後,揚州成為了南北交通的咽喉,因此歷代王朝都在揚州設立水陸相兼的驛站,舊址就在館驛前街。龐建東介紹,唐代的時候叫揚州驛,元代的時候叫揚子驛,明代的時候叫廣陵驛,這個驛站是專門傳送文書、接待官員的重要地方,包括一些水陸交通工具也在這裡進行轉換。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驛站裡面住過,還寫過一首詩“揚州驛裡夢蘇州 夢到花橋水閣頭”。李白也曾在這裡住過,留下“綠水接柴門 有如桃花源”的詩句。還有唐代著名的茶聖陸羽也在揚州驛裡面論過泡茶水的優劣,品出了適合用茶的20個等級的水,引出一段著名的辨水故事。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城門之外又和古運河相鄰,古往今來,南門外大街的地理位置和戰略作用一直非常重要,同時它也是揚州重要的經濟中心。一直延續到上世紀30年代,之後這條千年老街才慢慢開始告別喧囂。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作家張明說,南門外大街的永祥豐醬園在晚清的時候比較有名氣,那時候三和四美的名氣都沒它大。但是建國以後,它就被併到三和四美去了,裡面就剩下一個殘存的建築框架,非常空大。因為醬園店裡面儲藏醬菜是用大缸儲存,當初這裡都是百十個大缸排下去,很壯觀。

"

南門外大街是揚州現存最早、歷史文化遺存最為豐富的一條外街,它和運河之間也有著切不斷的聯繫。大家都知道一句話,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句話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上揚州”。古運河邊的南門碼頭在唐代時非常繁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如果想通過水路來到揚州的話,都必經這裡,大家從碼頭往上走來到揚州,就叫做“上揚州”。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從碼頭上來之後,就到了南門外大街。這條街是千年古街,從唐代開始,這條街就是揚州最繁華的一條街,而且揚州也是當年最繁華的一個大都市。也就是說,從唐代到現在,這條街大格局都沒有什麼變化,地點、名稱都沒變。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揚一益二”,唐代揚州的繁華毋庸置疑。到了明清時期,獨特的運河文化和鹽商文化,讓揚州城商賈雲集、盛極一時。千百年來,毗鄰古運河,近六百米長、四米左右寬的南門外大街,是這些歷史的完整見證者。汶河街道文化站站長龐建東說,它是從水路進出揚州的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所有貨運的一箇中轉站,所以這個地方歷來是商鋪、店鋪林立,作坊非常的多。此外,這個地方還有很多巷子,來佐證了當年的繁華,比如說豬草巷(坡),它就是蘆商雲集的地方,缸巷就是經營缸的店鋪、作坊集中的地方。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南門外大街還有兩處重要的歷史遺存,讓大家可以窺見揚州曾經的繁華。一處是南門遺址,它被專家譽為是一部“中國城門通史”。龐建東說,它保留了唐宋元明清疊壓城池的歷史和完整風貌,中間沒有年代的斷裂。現在的遺址和原來的規模相差很遠,發掘的一段只能說是鳳毛麟角。明代著名的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在《牡丹亭》裡面,對南城門有過“江北無雙塹 淮南第一樓”的描述,可見它的壯觀。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在南門外大街中段東側,有一條東西向的街,叫館驛前街。歷史上,運河開鑿之後,揚州成為了南北交通的咽喉,因此歷代王朝都在揚州設立水陸相兼的驛站,舊址就在館驛前街。龐建東介紹,唐代的時候叫揚州驛,元代的時候叫揚子驛,明代的時候叫廣陵驛,這個驛站是專門傳送文書、接待官員的重要地方,包括一些水陸交通工具也在這裡進行轉換。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驛站裡面住過,還寫過一首詩“揚州驛裡夢蘇州 夢到花橋水閣頭”。李白也曾在這裡住過,留下“綠水接柴門 有如桃花源”的詩句。還有唐代著名的茶聖陸羽也在揚州驛裡面論過泡茶水的優劣,品出了適合用茶的20個等級的水,引出一段著名的辨水故事。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城門之外又和古運河相鄰,古往今來,南門外大街的地理位置和戰略作用一直非常重要,同時它也是揚州重要的經濟中心。一直延續到上世紀30年代,之後這條千年老街才慢慢開始告別喧囂。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作家張明說,南門外大街的永祥豐醬園在晚清的時候比較有名氣,那時候三和四美的名氣都沒它大。但是建國以後,它就被併到三和四美去了,裡面就剩下一個殘存的建築框架,非常空大。因為醬園店裡面儲藏醬菜是用大缸儲存,當初這裡都是百十個大缸排下去,很壯觀。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從一扇殘留的大門中,我們可以想象永祥豐醬園曾經的規模和氣勢。晚清民國年間,包括永祥豐醬園在內,南門外大街匯聚了很多店鋪作坊,熱鬧非凡。南門外大街居民、中醫傳人孫開偉說,他爺爺奶奶就是在這落戶到揚州的,他們過去在鎮江行醫,落戶到揚州以後就開了南貨店。他們一邊開南貨店,一邊給人家看外症,過去商鋪裡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是全的,從藥店、菜場、百貨店、醬菜店等等應有盡有。

"

南門外大街是揚州現存最早、歷史文化遺存最為豐富的一條外街,它和運河之間也有著切不斷的聯繫。大家都知道一句話,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句話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上揚州”。古運河邊的南門碼頭在唐代時非常繁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如果想通過水路來到揚州的話,都必經這裡,大家從碼頭往上走來到揚州,就叫做“上揚州”。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從碼頭上來之後,就到了南門外大街。這條街是千年古街,從唐代開始,這條街就是揚州最繁華的一條街,而且揚州也是當年最繁華的一個大都市。也就是說,從唐代到現在,這條街大格局都沒有什麼變化,地點、名稱都沒變。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揚一益二”,唐代揚州的繁華毋庸置疑。到了明清時期,獨特的運河文化和鹽商文化,讓揚州城商賈雲集、盛極一時。千百年來,毗鄰古運河,近六百米長、四米左右寬的南門外大街,是這些歷史的完整見證者。汶河街道文化站站長龐建東說,它是從水路進出揚州的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所有貨運的一箇中轉站,所以這個地方歷來是商鋪、店鋪林立,作坊非常的多。此外,這個地方還有很多巷子,來佐證了當年的繁華,比如說豬草巷(坡),它就是蘆商雲集的地方,缸巷就是經營缸的店鋪、作坊集中的地方。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南門外大街還有兩處重要的歷史遺存,讓大家可以窺見揚州曾經的繁華。一處是南門遺址,它被專家譽為是一部“中國城門通史”。龐建東說,它保留了唐宋元明清疊壓城池的歷史和完整風貌,中間沒有年代的斷裂。現在的遺址和原來的規模相差很遠,發掘的一段只能說是鳳毛麟角。明代著名的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在《牡丹亭》裡面,對南城門有過“江北無雙塹 淮南第一樓”的描述,可見它的壯觀。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在南門外大街中段東側,有一條東西向的街,叫館驛前街。歷史上,運河開鑿之後,揚州成為了南北交通的咽喉,因此歷代王朝都在揚州設立水陸相兼的驛站,舊址就在館驛前街。龐建東介紹,唐代的時候叫揚州驛,元代的時候叫揚子驛,明代的時候叫廣陵驛,這個驛站是專門傳送文書、接待官員的重要地方,包括一些水陸交通工具也在這裡進行轉換。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驛站裡面住過,還寫過一首詩“揚州驛裡夢蘇州 夢到花橋水閣頭”。李白也曾在這裡住過,留下“綠水接柴門 有如桃花源”的詩句。還有唐代著名的茶聖陸羽也在揚州驛裡面論過泡茶水的優劣,品出了適合用茶的20個等級的水,引出一段著名的辨水故事。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城門之外又和古運河相鄰,古往今來,南門外大街的地理位置和戰略作用一直非常重要,同時它也是揚州重要的經濟中心。一直延續到上世紀30年代,之後這條千年老街才慢慢開始告別喧囂。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作家張明說,南門外大街的永祥豐醬園在晚清的時候比較有名氣,那時候三和四美的名氣都沒它大。但是建國以後,它就被併到三和四美去了,裡面就剩下一個殘存的建築框架,非常空大。因為醬園店裡面儲藏醬菜是用大缸儲存,當初這裡都是百十個大缸排下去,很壯觀。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從一扇殘留的大門中,我們可以想象永祥豐醬園曾經的規模和氣勢。晚清民國年間,包括永祥豐醬園在內,南門外大街匯聚了很多店鋪作坊,熱鬧非凡。南門外大街居民、中醫傳人孫開偉說,他爺爺奶奶就是在這落戶到揚州的,他們過去在鎮江行醫,落戶到揚州以後就開了南貨店。他們一邊開南貨店,一邊給人家看外症,過去商鋪裡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是全的,從藥店、菜場、百貨店、醬菜店等等應有盡有。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老揚州王繼宗,是一名老地圖收藏愛好者。今年87歲的他,對南門外大街也很有感情。王繼宗說,揚州現存的老地圖中,一張民國二十年的最老,距現在88年了還保持原色原樣很不容易,印刷也很精美。這是一張江都縣明細圖,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揚州名詞就被取消了,改為江都縣,地圖上顯示的南門外大街,緊靠荷花池。

"

南門外大街是揚州現存最早、歷史文化遺存最為豐富的一條外街,它和運河之間也有著切不斷的聯繫。大家都知道一句話,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句話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上揚州”。古運河邊的南門碼頭在唐代時非常繁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如果想通過水路來到揚州的話,都必經這裡,大家從碼頭往上走來到揚州,就叫做“上揚州”。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從碼頭上來之後,就到了南門外大街。這條街是千年古街,從唐代開始,這條街就是揚州最繁華的一條街,而且揚州也是當年最繁華的一個大都市。也就是說,從唐代到現在,這條街大格局都沒有什麼變化,地點、名稱都沒變。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揚一益二”,唐代揚州的繁華毋庸置疑。到了明清時期,獨特的運河文化和鹽商文化,讓揚州城商賈雲集、盛極一時。千百年來,毗鄰古運河,近六百米長、四米左右寬的南門外大街,是這些歷史的完整見證者。汶河街道文化站站長龐建東說,它是從水路進出揚州的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所有貨運的一箇中轉站,所以這個地方歷來是商鋪、店鋪林立,作坊非常的多。此外,這個地方還有很多巷子,來佐證了當年的繁華,比如說豬草巷(坡),它就是蘆商雲集的地方,缸巷就是經營缸的店鋪、作坊集中的地方。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南門外大街還有兩處重要的歷史遺存,讓大家可以窺見揚州曾經的繁華。一處是南門遺址,它被專家譽為是一部“中國城門通史”。龐建東說,它保留了唐宋元明清疊壓城池的歷史和完整風貌,中間沒有年代的斷裂。現在的遺址和原來的規模相差很遠,發掘的一段只能說是鳳毛麟角。明代著名的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在《牡丹亭》裡面,對南城門有過“江北無雙塹 淮南第一樓”的描述,可見它的壯觀。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在南門外大街中段東側,有一條東西向的街,叫館驛前街。歷史上,運河開鑿之後,揚州成為了南北交通的咽喉,因此歷代王朝都在揚州設立水陸相兼的驛站,舊址就在館驛前街。龐建東介紹,唐代的時候叫揚州驛,元代的時候叫揚子驛,明代的時候叫廣陵驛,這個驛站是專門傳送文書、接待官員的重要地方,包括一些水陸交通工具也在這裡進行轉換。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驛站裡面住過,還寫過一首詩“揚州驛裡夢蘇州 夢到花橋水閣頭”。李白也曾在這裡住過,留下“綠水接柴門 有如桃花源”的詩句。還有唐代著名的茶聖陸羽也在揚州驛裡面論過泡茶水的優劣,品出了適合用茶的20個等級的水,引出一段著名的辨水故事。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城門之外又和古運河相鄰,古往今來,南門外大街的地理位置和戰略作用一直非常重要,同時它也是揚州重要的經濟中心。一直延續到上世紀30年代,之後這條千年老街才慢慢開始告別喧囂。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作家張明說,南門外大街的永祥豐醬園在晚清的時候比較有名氣,那時候三和四美的名氣都沒它大。但是建國以後,它就被併到三和四美去了,裡面就剩下一個殘存的建築框架,非常空大。因為醬園店裡面儲藏醬菜是用大缸儲存,當初這裡都是百十個大缸排下去,很壯觀。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從一扇殘留的大門中,我們可以想象永祥豐醬園曾經的規模和氣勢。晚清民國年間,包括永祥豐醬園在內,南門外大街匯聚了很多店鋪作坊,熱鬧非凡。南門外大街居民、中醫傳人孫開偉說,他爺爺奶奶就是在這落戶到揚州的,他們過去在鎮江行醫,落戶到揚州以後就開了南貨店。他們一邊開南貨店,一邊給人家看外症,過去商鋪裡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是全的,從藥店、菜場、百貨店、醬菜店等等應有盡有。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老揚州王繼宗,是一名老地圖收藏愛好者。今年87歲的他,對南門外大街也很有感情。王繼宗說,揚州現存的老地圖中,一張民國二十年的最老,距現在88年了還保持原色原樣很不容易,印刷也很精美。這是一張江都縣明細圖,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揚州名詞就被取消了,改為江都縣,地圖上顯示的南門外大街,緊靠荷花池。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上世紀30年代,日軍攻佔揚州,關閉了南城門,南門外大街自此開始走了下坡路。解放後,南城牆城門重新打開,南門外大街恢復了往日的繁華,但這一次的繁華只持續到了1956年。王繼宗說,公私合營以後,市中心繁華了,城門也拆掉了,開放後很多人就進城買東西,這對南門外大街就稍微有影響了。

"

南門外大街是揚州現存最早、歷史文化遺存最為豐富的一條外街,它和運河之間也有著切不斷的聯繫。大家都知道一句話,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句話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上揚州”。古運河邊的南門碼頭在唐代時非常繁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如果想通過水路來到揚州的話,都必經這裡,大家從碼頭往上走來到揚州,就叫做“上揚州”。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從碼頭上來之後,就到了南門外大街。這條街是千年古街,從唐代開始,這條街就是揚州最繁華的一條街,而且揚州也是當年最繁華的一個大都市。也就是說,從唐代到現在,這條街大格局都沒有什麼變化,地點、名稱都沒變。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揚一益二”,唐代揚州的繁華毋庸置疑。到了明清時期,獨特的運河文化和鹽商文化,讓揚州城商賈雲集、盛極一時。千百年來,毗鄰古運河,近六百米長、四米左右寬的南門外大街,是這些歷史的完整見證者。汶河街道文化站站長龐建東說,它是從水路進出揚州的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所有貨運的一箇中轉站,所以這個地方歷來是商鋪、店鋪林立,作坊非常的多。此外,這個地方還有很多巷子,來佐證了當年的繁華,比如說豬草巷(坡),它就是蘆商雲集的地方,缸巷就是經營缸的店鋪、作坊集中的地方。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南門外大街還有兩處重要的歷史遺存,讓大家可以窺見揚州曾經的繁華。一處是南門遺址,它被專家譽為是一部“中國城門通史”。龐建東說,它保留了唐宋元明清疊壓城池的歷史和完整風貌,中間沒有年代的斷裂。現在的遺址和原來的規模相差很遠,發掘的一段只能說是鳳毛麟角。明代著名的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在《牡丹亭》裡面,對南城門有過“江北無雙塹 淮南第一樓”的描述,可見它的壯觀。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在南門外大街中段東側,有一條東西向的街,叫館驛前街。歷史上,運河開鑿之後,揚州成為了南北交通的咽喉,因此歷代王朝都在揚州設立水陸相兼的驛站,舊址就在館驛前街。龐建東介紹,唐代的時候叫揚州驛,元代的時候叫揚子驛,明代的時候叫廣陵驛,這個驛站是專門傳送文書、接待官員的重要地方,包括一些水陸交通工具也在這裡進行轉換。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驛站裡面住過,還寫過一首詩“揚州驛裡夢蘇州 夢到花橋水閣頭”。李白也曾在這裡住過,留下“綠水接柴門 有如桃花源”的詩句。還有唐代著名的茶聖陸羽也在揚州驛裡面論過泡茶水的優劣,品出了適合用茶的20個等級的水,引出一段著名的辨水故事。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城門之外又和古運河相鄰,古往今來,南門外大街的地理位置和戰略作用一直非常重要,同時它也是揚州重要的經濟中心。一直延續到上世紀30年代,之後這條千年老街才慢慢開始告別喧囂。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作家張明說,南門外大街的永祥豐醬園在晚清的時候比較有名氣,那時候三和四美的名氣都沒它大。但是建國以後,它就被併到三和四美去了,裡面就剩下一個殘存的建築框架,非常空大。因為醬園店裡面儲藏醬菜是用大缸儲存,當初這裡都是百十個大缸排下去,很壯觀。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從一扇殘留的大門中,我們可以想象永祥豐醬園曾經的規模和氣勢。晚清民國年間,包括永祥豐醬園在內,南門外大街匯聚了很多店鋪作坊,熱鬧非凡。南門外大街居民、中醫傳人孫開偉說,他爺爺奶奶就是在這落戶到揚州的,他們過去在鎮江行醫,落戶到揚州以後就開了南貨店。他們一邊開南貨店,一邊給人家看外症,過去商鋪裡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是全的,從藥店、菜場、百貨店、醬菜店等等應有盡有。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老揚州王繼宗,是一名老地圖收藏愛好者。今年87歲的他,對南門外大街也很有感情。王繼宗說,揚州現存的老地圖中,一張民國二十年的最老,距現在88年了還保持原色原樣很不容易,印刷也很精美。這是一張江都縣明細圖,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揚州名詞就被取消了,改為江都縣,地圖上顯示的南門外大街,緊靠荷花池。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上世紀30年代,日軍攻佔揚州,關閉了南城門,南門外大街自此開始走了下坡路。解放後,南城牆城門重新打開,南門外大街恢復了往日的繁華,但這一次的繁華只持續到了1956年。王繼宗說,公私合營以後,市中心繁華了,城門也拆掉了,開放後很多人就進城買東西,這對南門外大街就稍微有影響了。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上世紀80年代,伴隨著改革開放,公路運輸開始流行,南門碼頭的船隻越來越少,南門外大街的地理優勢不再。加上西邊新建了一條商業街,也就是現在的荷花池路,南門外大街的商業功能也受到衝擊。城市發展日新月異,十幾年前,南門外大街的一半拆遷了,它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不過,在王繼宗收藏的老地圖中可以看到,不管揚州的名稱、區域範圍如何變遷,這條千年老街,它始終以一種不變的姿態立在那裡。王繼宗說,民國35年,也就是1946年時,南門街在老地圖上很明顯,一直到通揚橋 ,1977年時也顯示這是很大的一條街。汶河街道文化站站長龐建東說,近距離重新親近南門外大街的古價值和韻味時,它所展現出來的是歷史不朽的痕跡和永恆不滅的輝煌,這是屬於當下永存不息的時代印記。

"

南門外大街是揚州現存最早、歷史文化遺存最為豐富的一條外街,它和運河之間也有著切不斷的聯繫。大家都知道一句話,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這句話準確的說法,應該是“上揚州”。古運河邊的南門碼頭在唐代時非常繁華,全國乃至全世界的人如果想通過水路來到揚州的話,都必經這裡,大家從碼頭往上走來到揚州,就叫做“上揚州”。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從碼頭上來之後,就到了南門外大街。這條街是千年古街,從唐代開始,這條街就是揚州最繁華的一條街,而且揚州也是當年最繁華的一個大都市。也就是說,從唐代到現在,這條街大格局都沒有什麼變化,地點、名稱都沒變。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揚一益二”,唐代揚州的繁華毋庸置疑。到了明清時期,獨特的運河文化和鹽商文化,讓揚州城商賈雲集、盛極一時。千百年來,毗鄰古運河,近六百米長、四米左右寬的南門外大街,是這些歷史的完整見證者。汶河街道文化站站長龐建東說,它是從水路進出揚州的一個重要的交通要道,也是所有貨運的一箇中轉站,所以這個地方歷來是商鋪、店鋪林立,作坊非常的多。此外,這個地方還有很多巷子,來佐證了當年的繁華,比如說豬草巷(坡),它就是蘆商雲集的地方,缸巷就是經營缸的店鋪、作坊集中的地方。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南門外大街還有兩處重要的歷史遺存,讓大家可以窺見揚州曾經的繁華。一處是南門遺址,它被專家譽為是一部“中國城門通史”。龐建東說,它保留了唐宋元明清疊壓城池的歷史和完整風貌,中間沒有年代的斷裂。現在的遺址和原來的規模相差很遠,發掘的一段只能說是鳳毛麟角。明代著名的戲曲家、文學家湯顯祖在《牡丹亭》裡面,對南城門有過“江北無雙塹 淮南第一樓”的描述,可見它的壯觀。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在南門外大街中段東側,有一條東西向的街,叫館驛前街。歷史上,運河開鑿之後,揚州成為了南北交通的咽喉,因此歷代王朝都在揚州設立水陸相兼的驛站,舊址就在館驛前街。龐建東介紹,唐代的時候叫揚州驛,元代的時候叫揚子驛,明代的時候叫廣陵驛,這個驛站是專門傳送文書、接待官員的重要地方,包括一些水陸交通工具也在這裡進行轉換。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驛站裡面住過,還寫過一首詩“揚州驛裡夢蘇州 夢到花橋水閣頭”。李白也曾在這裡住過,留下“綠水接柴門 有如桃花源”的詩句。還有唐代著名的茶聖陸羽也在揚州驛裡面論過泡茶水的優劣,品出了適合用茶的20個等級的水,引出一段著名的辨水故事。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城門之外又和古運河相鄰,古往今來,南門外大街的地理位置和戰略作用一直非常重要,同時它也是揚州重要的經濟中心。一直延續到上世紀30年代,之後這條千年老街才慢慢開始告別喧囂。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作家張明說,南門外大街的永祥豐醬園在晚清的時候比較有名氣,那時候三和四美的名氣都沒它大。但是建國以後,它就被併到三和四美去了,裡面就剩下一個殘存的建築框架,非常空大。因為醬園店裡面儲藏醬菜是用大缸儲存,當初這裡都是百十個大缸排下去,很壯觀。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從一扇殘留的大門中,我們可以想象永祥豐醬園曾經的規模和氣勢。晚清民國年間,包括永祥豐醬園在內,南門外大街匯聚了很多店鋪作坊,熱鬧非凡。南門外大街居民、中醫傳人孫開偉說,他爺爺奶奶就是在這落戶到揚州的,他們過去在鎮江行醫,落戶到揚州以後就開了南貨店。他們一邊開南貨店,一邊給人家看外症,過去商鋪裡所有的日常用品都是全的,從藥店、菜場、百貨店、醬菜店等等應有盡有。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老揚州王繼宗,是一名老地圖收藏愛好者。今年87歲的他,對南門外大街也很有感情。王繼宗說,揚州現存的老地圖中,一張民國二十年的最老,距現在88年了還保持原色原樣很不容易,印刷也很精美。這是一張江都縣明細圖,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揚州名詞就被取消了,改為江都縣,地圖上顯示的南門外大街,緊靠荷花池。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上世紀30年代,日軍攻佔揚州,關閉了南城門,南門外大街自此開始走了下坡路。解放後,南城牆城門重新打開,南門外大街恢復了往日的繁華,但這一次的繁華只持續到了1956年。王繼宗說,公私合營以後,市中心繁華了,城門也拆掉了,開放後很多人就進城買東西,這對南門外大街就稍微有影響了。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上世紀80年代,伴隨著改革開放,公路運輸開始流行,南門碼頭的船隻越來越少,南門外大街的地理優勢不再。加上西邊新建了一條商業街,也就是現在的荷花池路,南門外大街的商業功能也受到衝擊。城市發展日新月異,十幾年前,南門外大街的一半拆遷了,它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不過,在王繼宗收藏的老地圖中可以看到,不管揚州的名稱、區域範圍如何變遷,這條千年老街,它始終以一種不變的姿態立在那裡。王繼宗說,民國35年,也就是1946年時,南門街在老地圖上很明顯,一直到通揚橋 ,1977年時也顯示這是很大的一條街。汶河街道文化站站長龐建東說,近距離重新親近南門外大街的古價值和韻味時,它所展現出來的是歷史不朽的痕跡和永恆不滅的輝煌,這是屬於當下永存不息的時代印記。

一條古街看盡千年變遷,多處遺存窺見揚州繁華

從歷史的記載中、大家的講述中、藏品的展示中,我們都可以說,南門外大街是一條真正的千年古街,有著“以不變應萬變”的從容氣質。在這條街上,有讀不完的歷史,說不完的故事,以後也一定會有說不完的發展,說不完的傳奇。

來源丨揚州廣電“揚帆”手機頻道

編輯丨王嘉楠、朱蔣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