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向死而生

楊小凱和他的三次範式革命

"

向死而生

楊小凱和他的三次範式革命

向死而生:楊小凱和他的三次範式革命


來源:先知書店

文:愈嘉、先知書店店長 編輯:店長、柏果

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觀察天文星象長達20年,寫出了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天文表——人類歷史上首次把年的長度精確到秒以內。然而,由於第谷信奉“地心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始終無法對觀測到的海量信息,做出任何突破性的解釋。

當他臨終前把畢生的心血——海量的觀測數據,交給關門弟子開普勒時,感慨地說:“我此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未能在天文學上有開創性的成就......”

身為第谷得意門生的開普勒,信奉的卻是和老師截然相對的“日心說”——太陽是宇宙的中心,他將老師的海量觀察數據,嵌入“日心說”的新範式中,短短几年,就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開普勒從此名垂青史,被譽為“天文立法者”。

——“範式”錯了,信息、數據、史料越多,距離真知反而越遠。

“範式”一詞,是托馬斯·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今天泛指某一學科研究問題的思維方式。人類歷史上的每一次重大變革,無一不是“範式革命”的產物:

牛頓力學徹底顛覆了亞里士多德物理學,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帷幕;

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顛覆了重商主義,讓人類歷史邁入資本主義;

哈耶克的“自發秩序”,顛覆了烏托邦主義的幻夢,讓人類從通往奴役之路上折返。

......

在中國,也有這樣一位範式革命者,他不僅顛覆了200多年來主流經濟學的範式,還為後發國家的社會轉型提供了新範式。

學者趙曉說:“探索中國變革的出路,他一直走在華人思想界的最前沿,堪稱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知識界與思想界第一人’。”

學者陳浩武說:“在歷史再次陷入週期循環怪圈的轉折點上,他的思想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他就是楊小凱——一位傳奇而又悲壯的華人經濟學家、思想家。

▍重塑經濟學大廈的新範式:

新興古典經濟學


1776年,亞當·斯密發表《國富論》,重新解釋了財富創造的奧祕:

· 分工:1個10人的工廠,要比單人作坊的效率高出4800倍,分工越發達,專業化水平越高;

· 市場:人們出於自利的行為,反而達到了利他的效果,造就了經濟的繁榮。

斯密進而認為,經濟學的使命是如何增加國民財富,核心問題是分工和專業化。這一範式被稱為“古典經濟學”。

1890年,阿爾佛雷德·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中指出,人類社會中的各種資源都是稀缺的,經濟學應該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資源。這一範式顛覆了斯密的“古典經濟學”,被後世稱為“新古典經濟學”。

此後,經濟學界的四大門派——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凱恩斯主義、芝加哥學派、奧地利學派,圍繞“政府和市場,應該如何有效配置資源”這一問題,展開了大辯論,各派的基本觀點如下圖:

"

向死而生

楊小凱和他的三次範式革命

向死而生:楊小凱和他的三次範式革命


來源:先知書店

文:愈嘉、先知書店店長 編輯:店長、柏果

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觀察天文星象長達20年,寫出了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天文表——人類歷史上首次把年的長度精確到秒以內。然而,由於第谷信奉“地心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始終無法對觀測到的海量信息,做出任何突破性的解釋。

當他臨終前把畢生的心血——海量的觀測數據,交給關門弟子開普勒時,感慨地說:“我此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未能在天文學上有開創性的成就......”

身為第谷得意門生的開普勒,信奉的卻是和老師截然相對的“日心說”——太陽是宇宙的中心,他將老師的海量觀察數據,嵌入“日心說”的新範式中,短短几年,就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開普勒從此名垂青史,被譽為“天文立法者”。

——“範式”錯了,信息、數據、史料越多,距離真知反而越遠。

“範式”一詞,是托馬斯·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今天泛指某一學科研究問題的思維方式。人類歷史上的每一次重大變革,無一不是“範式革命”的產物:

牛頓力學徹底顛覆了亞里士多德物理學,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帷幕;

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顛覆了重商主義,讓人類歷史邁入資本主義;

哈耶克的“自發秩序”,顛覆了烏托邦主義的幻夢,讓人類從通往奴役之路上折返。

......

在中國,也有這樣一位範式革命者,他不僅顛覆了200多年來主流經濟學的範式,還為後發國家的社會轉型提供了新範式。

學者趙曉說:“探索中國變革的出路,他一直走在華人思想界的最前沿,堪稱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知識界與思想界第一人’。”

學者陳浩武說:“在歷史再次陷入週期循環怪圈的轉折點上,他的思想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他就是楊小凱——一位傳奇而又悲壯的華人經濟學家、思想家。

▍重塑經濟學大廈的新範式:

新興古典經濟學


1776年,亞當·斯密發表《國富論》,重新解釋了財富創造的奧祕:

· 分工:1個10人的工廠,要比單人作坊的效率高出4800倍,分工越發達,專業化水平越高;

· 市場:人們出於自利的行為,反而達到了利他的效果,造就了經濟的繁榮。

斯密進而認為,經濟學的使命是如何增加國民財富,核心問題是分工和專業化。這一範式被稱為“古典經濟學”。

1890年,阿爾佛雷德·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中指出,人類社會中的各種資源都是稀缺的,經濟學應該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資源。這一範式顛覆了斯密的“古典經濟學”,被後世稱為“新古典經濟學”。

此後,經濟學界的四大門派——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凱恩斯主義、芝加哥學派、奧地利學派,圍繞“政府和市場,應該如何有效配置資源”這一問題,展開了大辯論,各派的基本觀點如下圖:

向死而生:楊小凱和他的三次範式革命

經濟學界四大門派近百年的恩恩怨怨,可參閱《因真理,進窄門:民營經濟的另一種可能》一文


然而,無論答案是什麼,在現實經濟中,“看得見的手”總有抑制不住干預經濟的衝動,更何況“看得見的手”干預經濟的短期效果,非常明顯,這更強化了人們對它的依賴。

相反,不承認市場失靈,反對干預的奧地利學派,反倒曲高和寡,批評者委婉的說“太理想化”。

在“如何配置資源”這一範式中,主流經濟學看似百家爭鳴,結果卻距離解決問題越來越遠——全球經濟頻頻爆發週期性的危機,而且危機間隔的時間越來越短,破壞性越來越大。直到楊小凱新的經濟學範式——“新興古典經濟學”,即“斯密—科斯—楊小凱”框架的誕生。

所謂“新興古典經濟學”,就是運用最先進的數學分析工具,將“古典經濟學”的靈魂在一個現代軀體中復活。它比斯密“古典經濟學”的思想更古老,但軀體卻更年輕,基本要點是:

· 迴歸亞當·斯密的基本議題:楊小凱將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由“資源配置”拉回到“分工和專業化”以及對應的議題——國民財富的增長。

· 注入“交易費用”的新鮮血液:楊小凱將諾獎得主科斯的“交易費用理論”引入自己的新範式,將“成本”拓寬到產權和制度層面。

· 用超邊際分析的數學工具,重建經濟學大廈。馬歇爾開創的新古典經濟學,之所以放棄“分工協作”而陷入“資源配置”,一個現實的原因是當時還沒有誕生可以進行超邊際分析的數學工具。楊小凱的“超邊際分析”,其雄心是可以分析所有經濟學中的兩難選擇。



因此,有評論者指出,楊小凱是直接可以和斯密對話的學者,他迴歸斯密,又超越了斯密。

我們知道,經濟學是研究如何解決兩難問題的學科,自誕生200多年來,基本的趨勢是不斷地衍生分化,而每一種新的分科(枝),都只分析某一具體領域的兩難問題,這種“分”的趨勢,讓經濟學越來越工具化、技術化、模型化。

楊小凱的新範式,緊緊錨定分工協作這一經濟學的根本問題,用超邊際分析的工具分析所有的兩難問題。這正是楊小凱的雄心——讓經濟學回歸源頭,讓經濟學“分久必合”,不再有宏觀與微觀之分。感興趣的朋友,可閱讀《楊小凱學術文庫》,這裡只簡單介紹對分工與交易費用的分析模型。


斯密時代,分工相對簡單,交易費用問題並不明顯。然而今天,一臺智能手機,從研發、零部件生產到組裝,動輒跨越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涉及上千個零部件。

越是專業化的分工,對每個環節的成本也就越敏感,而各環節的成本,都和該經濟體的制度、文化休慼相關。因此,“交易費用”主要來自制度環境,比如產權保護、法治、稅收、城市化、國際貿易......

按照楊小凱的新範式,經濟活動的主角是企業和企業家,政府對發展經濟的主要貢獻在於如何降低交易費用,即保護產權、減低稅收、推進城市化和對外開放......

楊小凱的新範式,震撼了許多被困擾在舊範式中,卻一直在思變的權威學者。

1980年代,經濟學界德高望重的茅老,在第一次聽到楊小凱的研究框架時,便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而那一年,楊小凱僅僅是武漢大學的一名“臨時工”。

2002年,諾獎得主布坎南兩次不吝溢美之詞地向諾獎評選委員會推薦楊小凱:“楊小凱的經濟分析框架,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學研究”。

然而,這一新範式,挑戰的是西方兩百年來,一直由歐美白人統治的主流經濟學界,更不幸的是,楊小凱56歲罹患癌症去世,隨著他的英年早逝,他開創的經濟學新範式,逐漸被遺忘。

近些年,《21世紀資本論》在全世界的流行,以及國內“產業政策之爭”——傳統的範式依然大行其道。

“範式英雄”註定是孤獨的,這是先知的榮光,卻是時代的悲哀。

▍後發國家轉型的新範式:

制度轉型優於經濟變革


有一種人,在世時已名滿天下,但當他離世後,人們才發現他的價值和影響原來一直被低估。

2014年,“楊小凱逝世十週年祭”追思會在上海召開,中國經濟學界精英幾乎悉數參加,就連楊小凱生前最主要的學術論敵林毅夫,也不例外。

與會學者陳浩武事後發表的《作為思想家的楊小凱》一文,提供瞭解讀楊小凱的另一個維度,由此楊小凱的第二個新範式——後發國家轉型的路徑選擇,以及後發劣勢的洞見,再次引起廣泛的討論。

大約從1990年代開始,楊小凱通過對世界經濟史的系統研究,總結了兩種後發國家的“轉型範式”(主要收錄於《楊小凱學術文庫》之《發展經濟學》):

第一種:由政府主導,大規模引進先進技術,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即先發展經濟,後社會轉型。

第二種:通過制度改革,建立自由市場制度,實現經濟、社會的範式轉型。

德國長達百年的轉型歷史,為兩種範式的優劣做了最好的註腳。

1871年,德國統一。隨著民族意識的增強,當時的“日不落帝國”英國,成了德國輿論中“邪惡”的敵人。為了趕超英國,實現德意志的民族復興,德國人選擇了第一種範式。

短短30年,德國崛起為歐洲第一大工業強國,並建立起一支上百萬人的現代化陸軍!這些好看的數據,讓剛繼承皇位的威廉二世誤以為取代大英帝國,稱霸世界的時機到了,隨即挑起“一戰”。結果,盟國倒戈、軍隊譁變、戰爭失敗。德國投降後,被戰勝國在巴黎和會上徹底肢解。

赫拉克里特說: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但是,同樣的錯誤,德國卻在短短60年內重複了至少兩次。

“一戰”割地賠款的奇恥大辱,讓德國的民族怨恨情結再次“發炎紅腫”,為了復仇,德國再次選擇了第一種範式。

1933年,希特勒上臺,喊出了“要大炮,不要黃油”的復仇口號,開始推行納粹主義,大規模取締私營經濟,瘋狂擴軍備戰,重新“崛起”後的德國,再一次發動世界大戰,德軍兵鋒極盛之時,版圖擴展至大半個歐洲!

然而,仗劍而生者,必歿於劍下。法西斯的罪孽得到了報應:二戰後,整個德國淪為廢墟,納粹遭到清算,第三帝國的榮耀化為灰燼......

第一種範式的威力不容小覷,它讓德國在短時間內兩度崛起;然而,危害也顯而易見,兩次世界大戰,戕害上億人的生命,戰爭對文明的破壞程度,觸目驚心。

二戰後,德國被一分為二:聯邦德國(西德)和民主德國(東德),幸運的是,這次西德選擇了第二種範式。

1949年5月,西德通過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擁抱現代政治文明。隨後,在政治家艾哈德的主導下,德國恢復了自由市場,發展經濟的權杖,從此交到了德國企業家手中。

戰後最大的經濟奇蹟誕生了。在戰爭的廢墟上,西德重建了家園、解決失業、恢復民生,現代化的工業體系如汽車、造船、相機、芯片、計算機等高精尖行業再次領先全球。


然而,一牆之隔的東德,經濟總量僅為西德的四分之一,科技落後了近20年,在兩德分裂期間,有近30萬人冒著生命危險逃往西德。兩種範式,孰優孰劣,德國民眾用腳完成了投票。

1989年,兩德統一。經過一百多年的血與淚,德國終於完成了範式切換。不過,這個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在《發展經濟學》中,楊小凱總結道:後發國家如果只沉溺於“經濟奇蹟”,無視制度轉型,結果一定會形成路徑依賴,最終反噬經濟成果,除了德國的例子,晚清洋務運動的失敗與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再次說明第一種範式行不通......

楊小凱將第一種範式的弊病概括為“後發劣勢”,並進一步指出:“落後國家模仿先進國家的空間很大,這種做法或許在短期內會帶來經濟快速增長,但也必然埋下重大隱患。

要獲得後發優勢,一定要先做個學習成功制度的好學生,在考試未及格前,一個壞學生是沒有資格講制度創新的”。

▍超越“唯制度論”的新範式:

信仰是制度的第一因



楊小凱20年前關於“後發劣勢”的思考範式,如今已成為被驗證的預言。然而,思考若僅停留於此,不過是回到“唯制度論”的原點。

歷史不僅證明了“只模仿技術,不改革制度”行不通;歷史還證明了“只模仿製度,不重鑄觀念地基”的“唯制度論”也行不通。

清末的百日維新,模仿英國君主立憲制;

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被譽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模仿的是美國的聯邦制。

但是,被忽略的是:英國光榮革命限制王權的制度安排,其觀念地基是1215年的《大憲章》,英國的市場經濟,其觀念地基是斯密的《國富論》;

美國的聯邦制,其觀念地基是新教倫理和清教徒精神,其思想源頭,除了《聖經》,還有《五月花號公約》《聯邦論》等。

1912年的中國,顯然沒有這樣的觀念地基。彼時,民國中央層面的制度框架初見雛形。然而,上至總統,下至議員,大腦裡多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觀念。

比如,北洋軍隊曾一度公開表示,“吃袁大帥的飯,穿袁大帥的衣,替袁大帥出力!”

比如,很多國民議員,不過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侏儒議員,甚至還接連上演“袁世凱復闢”“張勳復辟”的鬧劇。

人的行為,受觀念的支配;任何制度,不過是對特定觀念的表達。因此,唯有基於觀念共識的制度變革,才可能激活制度的力量;缺乏觀念地基的制度,終究是無源之水。

那麼,觀念從何而來呢?主要來自經驗、理性,以及超驗的信仰。

比如,透過德國、日本,以及晚清洋務運動的經驗和教訓,摒棄第一種範式,選擇第二種範式,這主要來自理性判斷。

然而,即便是盛產偉大哲學家的德國,連續兩次都選擇了錯誤範式。這段歷史再次說明,理性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必須要尋找能夠超越理性的新範式。

再次提出新範式的,還是楊小凱。但悲壯的是,這次的範式顛覆,是在他被確診為癌症的最後三年做出的。

2001年9月,楊小凱被確診為肺癌晚期,在生命的最後兩年,他皈依基督,並完成了一場艱難的“自我革命”。

楊小凱認識到,脫離文化與信仰的土壤,認為僅僅依靠制度轉型就能包治百病,是膚淺的,信仰才是制度的第一因。在談及英美製度的根基時,楊小凱說:

“基督教新教,是一個‘不斷擴張的,公正的社會秩序’。共同的信仰,給英美文明帶來了‘尊重自由抉擇、生而平等、恪守契約’等原則,而這些正是自由市場的源頭,也是公平的政治遊戲規則——分權制衡的基石。”

“自由的信仰——自由的個人——自由的秩序——自由的制度”,這便是楊小凱在彌留之際洞察到的新範式。

這一範式,貫通了他創發的“新興古典經濟學”(自由的經濟秩序),“後發劣勢”(自由的制度)兩種範式,而且從根本上跳出了“經濟決定論”“歷史階段論”的宏大敘事。


楊小凱不僅將國家興衰的關鍵指向個體自由,更重要的是,他將個體自由的邊界,擴展到信仰的維度。因此,趙曉教授才說“楊小凱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知識界和學界第一人”。


"

向死而生

楊小凱和他的三次範式革命

向死而生:楊小凱和他的三次範式革命


來源:先知書店

文:愈嘉、先知書店店長 編輯:店長、柏果

丹麥天文學家第谷·布拉赫,觀察天文星象長達20年,寫出了當時世界上最精確的天文表——人類歷史上首次把年的長度精確到秒以內。然而,由於第谷信奉“地心說”——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因此始終無法對觀測到的海量信息,做出任何突破性的解釋。

當他臨終前把畢生的心血——海量的觀測數據,交給關門弟子開普勒時,感慨地說:“我此生最大的遺憾,就是未能在天文學上有開創性的成就......”

身為第谷得意門生的開普勒,信奉的卻是和老師截然相對的“日心說”——太陽是宇宙的中心,他將老師的海量觀察數據,嵌入“日心說”的新範式中,短短几年,就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開普勒從此名垂青史,被譽為“天文立法者”。

——“範式”錯了,信息、數據、史料越多,距離真知反而越遠。

“範式”一詞,是托馬斯·庫恩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一書中首次提出的概念,今天泛指某一學科研究問題的思維方式。人類歷史上的每一次重大變革,無一不是“範式革命”的產物:

牛頓力學徹底顛覆了亞里士多德物理學,拉開了工業革命的帷幕;

亞當·斯密的古典經濟學,顛覆了重商主義,讓人類歷史邁入資本主義;

哈耶克的“自發秩序”,顛覆了烏托邦主義的幻夢,讓人類從通往奴役之路上折返。

......

在中國,也有這樣一位範式革命者,他不僅顛覆了200多年來主流經濟學的範式,還為後發國家的社會轉型提供了新範式。

學者趙曉說:“探索中國變革的出路,他一直走在華人思想界的最前沿,堪稱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知識界與思想界第一人’。”

學者陳浩武說:“在歷史再次陷入週期循環怪圈的轉折點上,他的思想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

他就是楊小凱——一位傳奇而又悲壯的華人經濟學家、思想家。

▍重塑經濟學大廈的新範式:

新興古典經濟學


1776年,亞當·斯密發表《國富論》,重新解釋了財富創造的奧祕:

· 分工:1個10人的工廠,要比單人作坊的效率高出4800倍,分工越發達,專業化水平越高;

· 市場:人們出於自利的行為,反而達到了利他的效果,造就了經濟的繁榮。

斯密進而認為,經濟學的使命是如何增加國民財富,核心問題是分工和專業化。這一範式被稱為“古典經濟學”。

1890年,阿爾佛雷德·馬歇爾在《經濟學原理》中指出,人類社會中的各種資源都是稀缺的,經濟學應該研究如何合理地配置有限的資源。這一範式顛覆了斯密的“古典經濟學”,被後世稱為“新古典經濟學”。

此後,經濟學界的四大門派——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凱恩斯主義、芝加哥學派、奧地利學派,圍繞“政府和市場,應該如何有效配置資源”這一問題,展開了大辯論,各派的基本觀點如下圖:

向死而生:楊小凱和他的三次範式革命

經濟學界四大門派近百年的恩恩怨怨,可參閱《因真理,進窄門:民營經濟的另一種可能》一文


然而,無論答案是什麼,在現實經濟中,“看得見的手”總有抑制不住干預經濟的衝動,更何況“看得見的手”干預經濟的短期效果,非常明顯,這更強化了人們對它的依賴。

相反,不承認市場失靈,反對干預的奧地利學派,反倒曲高和寡,批評者委婉的說“太理想化”。

在“如何配置資源”這一範式中,主流經濟學看似百家爭鳴,結果卻距離解決問題越來越遠——全球經濟頻頻爆發週期性的危機,而且危機間隔的時間越來越短,破壞性越來越大。直到楊小凱新的經濟學範式——“新興古典經濟學”,即“斯密—科斯—楊小凱”框架的誕生。

所謂“新興古典經濟學”,就是運用最先進的數學分析工具,將“古典經濟學”的靈魂在一個現代軀體中復活。它比斯密“古典經濟學”的思想更古老,但軀體卻更年輕,基本要點是:

· 迴歸亞當·斯密的基本議題:楊小凱將經濟學的研究對象,由“資源配置”拉回到“分工和專業化”以及對應的議題——國民財富的增長。

· 注入“交易費用”的新鮮血液:楊小凱將諾獎得主科斯的“交易費用理論”引入自己的新範式,將“成本”拓寬到產權和制度層面。

· 用超邊際分析的數學工具,重建經濟學大廈。馬歇爾開創的新古典經濟學,之所以放棄“分工協作”而陷入“資源配置”,一個現實的原因是當時還沒有誕生可以進行超邊際分析的數學工具。楊小凱的“超邊際分析”,其雄心是可以分析所有經濟學中的兩難選擇。



因此,有評論者指出,楊小凱是直接可以和斯密對話的學者,他迴歸斯密,又超越了斯密。

我們知道,經濟學是研究如何解決兩難問題的學科,自誕生200多年來,基本的趨勢是不斷地衍生分化,而每一種新的分科(枝),都只分析某一具體領域的兩難問題,這種“分”的趨勢,讓經濟學越來越工具化、技術化、模型化。

楊小凱的新範式,緊緊錨定分工協作這一經濟學的根本問題,用超邊際分析的工具分析所有的兩難問題。這正是楊小凱的雄心——讓經濟學回歸源頭,讓經濟學“分久必合”,不再有宏觀與微觀之分。感興趣的朋友,可閱讀《楊小凱學術文庫》,這裡只簡單介紹對分工與交易費用的分析模型。


斯密時代,分工相對簡單,交易費用問題並不明顯。然而今天,一臺智能手機,從研發、零部件生產到組裝,動輒跨越數十個國家和地區,涉及上千個零部件。

越是專業化的分工,對每個環節的成本也就越敏感,而各環節的成本,都和該經濟體的制度、文化休慼相關。因此,“交易費用”主要來自制度環境,比如產權保護、法治、稅收、城市化、國際貿易......

按照楊小凱的新範式,經濟活動的主角是企業和企業家,政府對發展經濟的主要貢獻在於如何降低交易費用,即保護產權、減低稅收、推進城市化和對外開放......

楊小凱的新範式,震撼了許多被困擾在舊範式中,卻一直在思變的權威學者。

1980年代,經濟學界德高望重的茅老,在第一次聽到楊小凱的研究框架時,便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而那一年,楊小凱僅僅是武漢大學的一名“臨時工”。

2002年,諾獎得主布坎南兩次不吝溢美之詞地向諾獎評選委員會推薦楊小凱:“楊小凱的經濟分析框架,是當今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學研究”。

然而,這一新範式,挑戰的是西方兩百年來,一直由歐美白人統治的主流經濟學界,更不幸的是,楊小凱56歲罹患癌症去世,隨著他的英年早逝,他開創的經濟學新範式,逐漸被遺忘。

近些年,《21世紀資本論》在全世界的流行,以及國內“產業政策之爭”——傳統的範式依然大行其道。

“範式英雄”註定是孤獨的,這是先知的榮光,卻是時代的悲哀。

▍後發國家轉型的新範式:

制度轉型優於經濟變革


有一種人,在世時已名滿天下,但當他離世後,人們才發現他的價值和影響原來一直被低估。

2014年,“楊小凱逝世十週年祭”追思會在上海召開,中國經濟學界精英幾乎悉數參加,就連楊小凱生前最主要的學術論敵林毅夫,也不例外。

與會學者陳浩武事後發表的《作為思想家的楊小凱》一文,提供瞭解讀楊小凱的另一個維度,由此楊小凱的第二個新範式——後發國家轉型的路徑選擇,以及後發劣勢的洞見,再次引起廣泛的討論。

大約從1990年代開始,楊小凱通過對世界經濟史的系統研究,總結了兩種後發國家的“轉型範式”(主要收錄於《楊小凱學術文庫》之《發展經濟學》):

第一種:由政府主導,大規模引進先進技術,實現經濟的快速增長,即先發展經濟,後社會轉型。

第二種:通過制度改革,建立自由市場制度,實現經濟、社會的範式轉型。

德國長達百年的轉型歷史,為兩種範式的優劣做了最好的註腳。

1871年,德國統一。隨著民族意識的增強,當時的“日不落帝國”英國,成了德國輿論中“邪惡”的敵人。為了趕超英國,實現德意志的民族復興,德國人選擇了第一種範式。

短短30年,德國崛起為歐洲第一大工業強國,並建立起一支上百萬人的現代化陸軍!這些好看的數據,讓剛繼承皇位的威廉二世誤以為取代大英帝國,稱霸世界的時機到了,隨即挑起“一戰”。結果,盟國倒戈、軍隊譁變、戰爭失敗。德國投降後,被戰勝國在巴黎和會上徹底肢解。

赫拉克里特說:人不可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但是,同樣的錯誤,德國卻在短短60年內重複了至少兩次。

“一戰”割地賠款的奇恥大辱,讓德國的民族怨恨情結再次“發炎紅腫”,為了復仇,德國再次選擇了第一種範式。

1933年,希特勒上臺,喊出了“要大炮,不要黃油”的復仇口號,開始推行納粹主義,大規模取締私營經濟,瘋狂擴軍備戰,重新“崛起”後的德國,再一次發動世界大戰,德軍兵鋒極盛之時,版圖擴展至大半個歐洲!

然而,仗劍而生者,必歿於劍下。法西斯的罪孽得到了報應:二戰後,整個德國淪為廢墟,納粹遭到清算,第三帝國的榮耀化為灰燼......

第一種範式的威力不容小覷,它讓德國在短時間內兩度崛起;然而,危害也顯而易見,兩次世界大戰,戕害上億人的生命,戰爭對文明的破壞程度,觸目驚心。

二戰後,德國被一分為二:聯邦德國(西德)和民主德國(東德),幸運的是,這次西德選擇了第二種範式。

1949年5月,西德通過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擁抱現代政治文明。隨後,在政治家艾哈德的主導下,德國恢復了自由市場,發展經濟的權杖,從此交到了德國企業家手中。

戰後最大的經濟奇蹟誕生了。在戰爭的廢墟上,西德重建了家園、解決失業、恢復民生,現代化的工業體系如汽車、造船、相機、芯片、計算機等高精尖行業再次領先全球。


然而,一牆之隔的東德,經濟總量僅為西德的四分之一,科技落後了近20年,在兩德分裂期間,有近30萬人冒著生命危險逃往西德。兩種範式,孰優孰劣,德國民眾用腳完成了投票。

1989年,兩德統一。經過一百多年的血與淚,德國終於完成了範式切換。不過,這個代價實在是太大了。

在《發展經濟學》中,楊小凱總結道:後發國家如果只沉溺於“經濟奇蹟”,無視制度轉型,結果一定會形成路徑依賴,最終反噬經濟成果,除了德國的例子,晚清洋務運動的失敗與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再次說明第一種範式行不通......

楊小凱將第一種範式的弊病概括為“後發劣勢”,並進一步指出:“落後國家模仿先進國家的空間很大,這種做法或許在短期內會帶來經濟快速增長,但也必然埋下重大隱患。

要獲得後發優勢,一定要先做個學習成功制度的好學生,在考試未及格前,一個壞學生是沒有資格講制度創新的”。

▍超越“唯制度論”的新範式:

信仰是制度的第一因



楊小凱20年前關於“後發劣勢”的思考範式,如今已成為被驗證的預言。然而,思考若僅停留於此,不過是回到“唯制度論”的原點。

歷史不僅證明了“只模仿技術,不改革制度”行不通;歷史還證明了“只模仿製度,不重鑄觀念地基”的“唯制度論”也行不通。

清末的百日維新,模仿英國君主立憲制;

1912年成立的中華民國,被譽為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模仿的是美國的聯邦制。

但是,被忽略的是:英國光榮革命限制王權的制度安排,其觀念地基是1215年的《大憲章》,英國的市場經濟,其觀念地基是斯密的《國富論》;

美國的聯邦制,其觀念地基是新教倫理和清教徒精神,其思想源頭,除了《聖經》,還有《五月花號公約》《聯邦論》等。

1912年的中國,顯然沒有這樣的觀念地基。彼時,民國中央層面的制度框架初見雛形。然而,上至總統,下至議員,大腦裡多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觀念。

比如,北洋軍隊曾一度公開表示,“吃袁大帥的飯,穿袁大帥的衣,替袁大帥出力!”

比如,很多國民議員,不過是拿人錢財,替人消災的侏儒議員,甚至還接連上演“袁世凱復闢”“張勳復辟”的鬧劇。

人的行為,受觀念的支配;任何制度,不過是對特定觀念的表達。因此,唯有基於觀念共識的制度變革,才可能激活制度的力量;缺乏觀念地基的制度,終究是無源之水。

那麼,觀念從何而來呢?主要來自經驗、理性,以及超驗的信仰。

比如,透過德國、日本,以及晚清洋務運動的經驗和教訓,摒棄第一種範式,選擇第二種範式,這主要來自理性判斷。

然而,即便是盛產偉大哲學家的德國,連續兩次都選擇了錯誤範式。這段歷史再次說明,理性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必須要尋找能夠超越理性的新範式。

再次提出新範式的,還是楊小凱。但悲壯的是,這次的範式顛覆,是在他被確診為癌症的最後三年做出的。

2001年9月,楊小凱被確診為肺癌晚期,在生命的最後兩年,他皈依基督,並完成了一場艱難的“自我革命”。

楊小凱認識到,脫離文化與信仰的土壤,認為僅僅依靠制度轉型就能包治百病,是膚淺的,信仰才是制度的第一因。在談及英美製度的根基時,楊小凱說:

“基督教新教,是一個‘不斷擴張的,公正的社會秩序’。共同的信仰,給英美文明帶來了‘尊重自由抉擇、生而平等、恪守契約’等原則,而這些正是自由市場的源頭,也是公平的政治遊戲規則——分權制衡的基石。”

“自由的信仰——自由的個人——自由的秩序——自由的制度”,這便是楊小凱在彌留之際洞察到的新範式。

這一範式,貫通了他創發的“新興古典經濟學”(自由的經濟秩序),“後發劣勢”(自由的制度)兩種範式,而且從根本上跳出了“經濟決定論”“歷史階段論”的宏大敘事。


楊小凱不僅將國家興衰的關鍵指向個體自由,更重要的是,他將個體自由的邊界,擴展到信仰的維度。因此,趙曉教授才說“楊小凱是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知識界和學界第一人”。


向死而生:楊小凱和他的三次範式革命


向死而生,薪盡火傳


學者可分兩種:一種是學問大於生命,生命受學問支配;另一種是生命大於學問,生命因學問的滋養而變得更加飽滿豐富,乃至氣象萬千。

對於楊小凱,我們竟然無法界定他是學問壓倒生命,還是生命壓倒學問。楊小凱一生只有56年的光陰,但他卻用向死而生的態度,用超越常人的意志力和勤奮,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 18歲那年,一篇《中國向何處去》的文章,讓“楊曦光”三個字天下皆知,卻也讓他遭遇了十年牢獄之災。在獄中他用常人無法想像的意志力完成自我啟蒙和學習,還獨立推導出四個極其重要的經濟學理論,在他走出監獄大門的那一刻,楊小凱再次成為那個時代最耀眼的明星。

· 1983年,費盡周折的楊小凱,遠赴普林斯頓大學經濟系深造,並於1987年順利通過博士論文答辯。一個只讀過一年高中的中國人,短短四年時間就站在了世界經濟學的象牙塔尖。這是一個離開勤奮和超人的意志,僅有天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難怪楊小凱說,普林斯頓四年,他感覺比十年牢獄還要漫長。

· 2001年,楊小凱被確診為肺癌晚期,醫生說他最多隻能活三個月,然而,他再次創造了奇蹟——將三個月變為三年。生命的意義從來不是用長度來衡量的,楊小凱不僅以超人的意志與病魔鬥爭,而且再次將目光轉向他的祖國的歷史轉型,並撰寫了數篇石破天驚的文章。

· 作為一名經濟學家、思想家,楊小凱創造的最大奇蹟,無疑是他在短短26年的學術生涯中,呈現給世人的三大範式革命,這是無數學者終其一生都無法企及的成就。

今天,是楊小凱逝世15週年的日子。我們必須致敬楊小凱,為他的天才,為他的開創性貢獻,為他的赤子之心,更為他向死而生的人生態度。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