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


"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

文丨果其然


生與死,正如光與暗,是一組即對立、又統一的概念。

對立一目瞭然:

我們喜歡生,厭惡死、我們可以安然而生,卻懼怕安然而死;

統一不言而喻:

有生就有死,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結果,無論喜歡與否、是否安然,我們都必須全盤接受,無法迴避。

於是“向死而生”,像是一個不言自明的概念。

因為從生命過程上講,我們都在“向死而生”;

而從字面意義上理解,我們都懂“向死而生”。

"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

文丨果其然


生與死,正如光與暗,是一組即對立、又統一的概念。

對立一目瞭然:

我們喜歡生,厭惡死、我們可以安然而生,卻懼怕安然而死;

統一不言而喻:

有生就有死,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結果,無論喜歡與否、是否安然,我們都必須全盤接受,無法迴避。

於是“向死而生”,像是一個不言自明的概念。

因為從生命過程上講,我們都在“向死而生”;

而從字面意義上理解,我們都懂“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內關己心 外察世界

正是因為懂得,所以想要改造。這是人類的天性使然,“向死而生”也是一樣。

一種做法,是有人試圖打破,生與死的對立性:

既然我們喜歡生、厭惡死,那就一直生下去好了,讓死永遠不要降臨。於是“長生不老”成為人類的終極夢想,特別是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的昌明,這個夢想似乎正在變成現實,很多人都持樂觀態度,都在翹首盼望;

另一種做法,是有人試圖顛覆,生與死的統一性:

既然生死無法迴避、只能全盤接受,那就生的時候儘量快樂,死的時候就少點痛苦。於是“享樂主義”逐漸流行,買買買也好、花花花也罷,只要能帶來快感和享受就行。他們秉持“但求今生享受之極,哪管死後洪水滔天”的理念勇往直前,因為在他們看來,生的意義就是享樂,世界的意義就是享受。

"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

文丨果其然


生與死,正如光與暗,是一組即對立、又統一的概念。

對立一目瞭然:

我們喜歡生,厭惡死、我們可以安然而生,卻懼怕安然而死;

統一不言而喻:

有生就有死,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結果,無論喜歡與否、是否安然,我們都必須全盤接受,無法迴避。

於是“向死而生”,像是一個不言自明的概念。

因為從生命過程上講,我們都在“向死而生”;

而從字面意義上理解,我們都懂“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內關己心 外察世界

正是因為懂得,所以想要改造。這是人類的天性使然,“向死而生”也是一樣。

一種做法,是有人試圖打破,生與死的對立性:

既然我們喜歡生、厭惡死,那就一直生下去好了,讓死永遠不要降臨。於是“長生不老”成為人類的終極夢想,特別是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的昌明,這個夢想似乎正在變成現實,很多人都持樂觀態度,都在翹首盼望;

另一種做法,是有人試圖顛覆,生與死的統一性:

既然生死無法迴避、只能全盤接受,那就生的時候儘量快樂,死的時候就少點痛苦。於是“享樂主義”逐漸流行,買買買也好、花花花也罷,只要能帶來快感和享受就行。他們秉持“但求今生享受之極,哪管死後洪水滔天”的理念勇往直前,因為在他們看來,生的意義就是享樂,世界的意義就是享受。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啟迪多元思維

我們不說“長生不老”是否真的可以實現,實現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弊端;

我們也不談“享樂主義”是否真的能夠帶來快樂,這種快樂又能夠持續多久,我們只說它們的問題——對“向死而生”的錯誤理解。

“長生不老”極端強調生,極端到妄圖消滅死。

這種理念本身,是對“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結果”這一客觀性的完全否定。所以“長生不老”是在否認“向死而生”,它根本無法詮釋“向死而生”的意義所在。

“享樂主義”極端強調享受,極端到通過完全麻醉自己,完全忽略生與死意義上的多樣性。

所以“享樂主義”是對“向死而生”的完全逃避,它同樣無法詮釋“向死而生”的豐富內涵。

看來“向死而生”並非那樣容易理解,“向死而生”更不是一個不言自明的概念。所以我們不妨借用更加深刻的思維工具,去剖析、去理解“向死而生”,這個工具就是“三思”。

"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

文丨果其然


生與死,正如光與暗,是一組即對立、又統一的概念。

對立一目瞭然:

我們喜歡生,厭惡死、我們可以安然而生,卻懼怕安然而死;

統一不言而喻:

有生就有死,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結果,無論喜歡與否、是否安然,我們都必須全盤接受,無法迴避。

於是“向死而生”,像是一個不言自明的概念。

因為從生命過程上講,我們都在“向死而生”;

而從字面意義上理解,我們都懂“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內關己心 外察世界

正是因為懂得,所以想要改造。這是人類的天性使然,“向死而生”也是一樣。

一種做法,是有人試圖打破,生與死的對立性:

既然我們喜歡生、厭惡死,那就一直生下去好了,讓死永遠不要降臨。於是“長生不老”成為人類的終極夢想,特別是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的昌明,這個夢想似乎正在變成現實,很多人都持樂觀態度,都在翹首盼望;

另一種做法,是有人試圖顛覆,生與死的統一性:

既然生死無法迴避、只能全盤接受,那就生的時候儘量快樂,死的時候就少點痛苦。於是“享樂主義”逐漸流行,買買買也好、花花花也罷,只要能帶來快感和享受就行。他們秉持“但求今生享受之極,哪管死後洪水滔天”的理念勇往直前,因為在他們看來,生的意義就是享樂,世界的意義就是享受。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啟迪多元思維

我們不說“長生不老”是否真的可以實現,實現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弊端;

我們也不談“享樂主義”是否真的能夠帶來快樂,這種快樂又能夠持續多久,我們只說它們的問題——對“向死而生”的錯誤理解。

“長生不老”極端強調生,極端到妄圖消滅死。

這種理念本身,是對“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結果”這一客觀性的完全否定。所以“長生不老”是在否認“向死而生”,它根本無法詮釋“向死而生”的意義所在。

“享樂主義”極端強調享受,極端到通過完全麻醉自己,完全忽略生與死意義上的多樣性。

所以“享樂主義”是對“向死而生”的完全逃避,它同樣無法詮釋“向死而生”的豐富內涵。

看來“向死而生”並非那樣容易理解,“向死而生”更不是一個不言自明的概念。所以我們不妨借用更加深刻的思維工具,去剖析、去理解“向死而生”,這個工具就是“三思”。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正心正舉

思辨

辯,即辯證。思辨,就是要求我們深入思考,對問題的概念進行分辨、判斷。結合“向死而生”,思辨的指向是:死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向死而生這個概念,由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明確提出。言下之意,哲學意義上的死,有特殊之處。

我們大概知道什麼是死,比如“死則形體朽”、或者“人死如燈滅”。但這些都是“死”的結果和現象,並不能是“死”的意義。

海德格爾認為:死是社會關係的終結。人死之後,所在的社會位置會消失、所經營的社會聯繫會斷絕。對於死者本人來說,現實的世界不再與之發生聯繫,也同時意味著,死者本人再無法參與社會關係的擴展和進步。

這是人之所以怕死的根本原因,也是死的終極意義:

死者被死亡所孤立,死者因死亡而絕對排除在社會關係之外。

所以“向死而生”的“死”,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消失”,更是哲學意義上的“孤立壓力”,這種孤立壓力會反噬於物理意義,迫使我們認真的考慮:

什麼樣的社會關係,才是我們應該在乎的?

什麼樣的社會價值,才是值得我們奮鬥的?

這就是“向死而生”中,“死”的哲學價值所在,正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道理:

死為我們提供了極限情景,迫使我們思辨我們自身的意義,以及所處社會關係的意義。

我們無時不刻生活在“意義”的世界裡,無窮無盡、瑣碎之極。但如此之多的意義,就是我們自身的意義嗎?答案否定的。

“向死而生”告訴我們,有“死”這種終結一切意義的極限狀態存在,所以我們必須尋找、發現、創造真正的意義——真善美;停止、拒絕、組織虛假的意義——假、惡、醜。這有這樣,我們的自身才有更有意義,“向死而生”才能真的成立。

"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

文丨果其然


生與死,正如光與暗,是一組即對立、又統一的概念。

對立一目瞭然:

我們喜歡生,厭惡死、我們可以安然而生,卻懼怕安然而死;

統一不言而喻:

有生就有死,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結果,無論喜歡與否、是否安然,我們都必須全盤接受,無法迴避。

於是“向死而生”,像是一個不言自明的概念。

因為從生命過程上講,我們都在“向死而生”;

而從字面意義上理解,我們都懂“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內關己心 外察世界

正是因為懂得,所以想要改造。這是人類的天性使然,“向死而生”也是一樣。

一種做法,是有人試圖打破,生與死的對立性:

既然我們喜歡生、厭惡死,那就一直生下去好了,讓死永遠不要降臨。於是“長生不老”成為人類的終極夢想,特別是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的昌明,這個夢想似乎正在變成現實,很多人都持樂觀態度,都在翹首盼望;

另一種做法,是有人試圖顛覆,生與死的統一性:

既然生死無法迴避、只能全盤接受,那就生的時候儘量快樂,死的時候就少點痛苦。於是“享樂主義”逐漸流行,買買買也好、花花花也罷,只要能帶來快感和享受就行。他們秉持“但求今生享受之極,哪管死後洪水滔天”的理念勇往直前,因為在他們看來,生的意義就是享樂,世界的意義就是享受。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啟迪多元思維

我們不說“長生不老”是否真的可以實現,實現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弊端;

我們也不談“享樂主義”是否真的能夠帶來快樂,這種快樂又能夠持續多久,我們只說它們的問題——對“向死而生”的錯誤理解。

“長生不老”極端強調生,極端到妄圖消滅死。

這種理念本身,是對“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結果”這一客觀性的完全否定。所以“長生不老”是在否認“向死而生”,它根本無法詮釋“向死而生”的意義所在。

“享樂主義”極端強調享受,極端到通過完全麻醉自己,完全忽略生與死意義上的多樣性。

所以“享樂主義”是對“向死而生”的完全逃避,它同樣無法詮釋“向死而生”的豐富內涵。

看來“向死而生”並非那樣容易理解,“向死而生”更不是一個不言自明的概念。所以我們不妨借用更加深刻的思維工具,去剖析、去理解“向死而生”,這個工具就是“三思”。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正心正舉

思辨

辯,即辯證。思辨,就是要求我們深入思考,對問題的概念進行分辨、判斷。結合“向死而生”,思辨的指向是:死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向死而生這個概念,由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明確提出。言下之意,哲學意義上的死,有特殊之處。

我們大概知道什麼是死,比如“死則形體朽”、或者“人死如燈滅”。但這些都是“死”的結果和現象,並不能是“死”的意義。

海德格爾認為:死是社會關係的終結。人死之後,所在的社會位置會消失、所經營的社會聯繫會斷絕。對於死者本人來說,現實的世界不再與之發生聯繫,也同時意味著,死者本人再無法參與社會關係的擴展和進步。

這是人之所以怕死的根本原因,也是死的終極意義:

死者被死亡所孤立,死者因死亡而絕對排除在社會關係之外。

所以“向死而生”的“死”,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消失”,更是哲學意義上的“孤立壓力”,這種孤立壓力會反噬於物理意義,迫使我們認真的考慮:

什麼樣的社會關係,才是我們應該在乎的?

什麼樣的社會價值,才是值得我們奮鬥的?

這就是“向死而生”中,“死”的哲學價值所在,正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道理:

死為我們提供了極限情景,迫使我們思辨我們自身的意義,以及所處社會關係的意義。

我們無時不刻生活在“意義”的世界裡,無窮無盡、瑣碎之極。但如此之多的意義,就是我們自身的意義嗎?答案否定的。

“向死而生”告訴我們,有“死”這種終結一切意義的極限狀態存在,所以我們必須尋找、發現、創造真正的意義——真善美;停止、拒絕、組織虛假的意義——假、惡、醜。這有這樣,我們的自身才有更有意義,“向死而生”才能真的成立。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思變

變,即變化。思變,就是要求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堅持多元思維、堅持創新思維、多變換視點、多變換思路。

結合“向死而生”,思變的啟發是:從“生”的角度,去思考“死”。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佛教說““欲知前世事,今生受的是;欲知後世因,今生做的是“。強調的都是“從生的角度考量死”,簡單講:

不明白生的意義,死的意義無從談起,更別說“向死而生”了。

儒家的“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佛教的“生”:尊重生命、眾生平等 。

由此可見,儘管哲學派別存在差異,但對“生”的主旨,大體方向一致:

生,不僅在於數量,更應注重質量;生,不僅是長度,更是寬度。

而在“向死而生”中,生的質量意義、寬度意義合為一體,被稱為:存在。

存在的意義,不僅是活著。

"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

文丨果其然


生與死,正如光與暗,是一組即對立、又統一的概念。

對立一目瞭然:

我們喜歡生,厭惡死、我們可以安然而生,卻懼怕安然而死;

統一不言而喻:

有生就有死,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結果,無論喜歡與否、是否安然,我們都必須全盤接受,無法迴避。

於是“向死而生”,像是一個不言自明的概念。

因為從生命過程上講,我們都在“向死而生”;

而從字面意義上理解,我們都懂“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內關己心 外察世界

正是因為懂得,所以想要改造。這是人類的天性使然,“向死而生”也是一樣。

一種做法,是有人試圖打破,生與死的對立性:

既然我們喜歡生、厭惡死,那就一直生下去好了,讓死永遠不要降臨。於是“長生不老”成為人類的終極夢想,特別是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的昌明,這個夢想似乎正在變成現實,很多人都持樂觀態度,都在翹首盼望;

另一種做法,是有人試圖顛覆,生與死的統一性:

既然生死無法迴避、只能全盤接受,那就生的時候儘量快樂,死的時候就少點痛苦。於是“享樂主義”逐漸流行,買買買也好、花花花也罷,只要能帶來快感和享受就行。他們秉持“但求今生享受之極,哪管死後洪水滔天”的理念勇往直前,因為在他們看來,生的意義就是享樂,世界的意義就是享受。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啟迪多元思維

我們不說“長生不老”是否真的可以實現,實現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弊端;

我們也不談“享樂主義”是否真的能夠帶來快樂,這種快樂又能夠持續多久,我們只說它們的問題——對“向死而生”的錯誤理解。

“長生不老”極端強調生,極端到妄圖消滅死。

這種理念本身,是對“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結果”這一客觀性的完全否定。所以“長生不老”是在否認“向死而生”,它根本無法詮釋“向死而生”的意義所在。

“享樂主義”極端強調享受,極端到通過完全麻醉自己,完全忽略生與死意義上的多樣性。

所以“享樂主義”是對“向死而生”的完全逃避,它同樣無法詮釋“向死而生”的豐富內涵。

看來“向死而生”並非那樣容易理解,“向死而生”更不是一個不言自明的概念。所以我們不妨借用更加深刻的思維工具,去剖析、去理解“向死而生”,這個工具就是“三思”。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正心正舉

思辨

辯,即辯證。思辨,就是要求我們深入思考,對問題的概念進行分辨、判斷。結合“向死而生”,思辨的指向是:死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向死而生這個概念,由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明確提出。言下之意,哲學意義上的死,有特殊之處。

我們大概知道什麼是死,比如“死則形體朽”、或者“人死如燈滅”。但這些都是“死”的結果和現象,並不能是“死”的意義。

海德格爾認為:死是社會關係的終結。人死之後,所在的社會位置會消失、所經營的社會聯繫會斷絕。對於死者本人來說,現實的世界不再與之發生聯繫,也同時意味著,死者本人再無法參與社會關係的擴展和進步。

這是人之所以怕死的根本原因,也是死的終極意義:

死者被死亡所孤立,死者因死亡而絕對排除在社會關係之外。

所以“向死而生”的“死”,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消失”,更是哲學意義上的“孤立壓力”,這種孤立壓力會反噬於物理意義,迫使我們認真的考慮:

什麼樣的社會關係,才是我們應該在乎的?

什麼樣的社會價值,才是值得我們奮鬥的?

這就是“向死而生”中,“死”的哲學價值所在,正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道理:

死為我們提供了極限情景,迫使我們思辨我們自身的意義,以及所處社會關係的意義。

我們無時不刻生活在“意義”的世界裡,無窮無盡、瑣碎之極。但如此之多的意義,就是我們自身的意義嗎?答案否定的。

“向死而生”告訴我們,有“死”這種終結一切意義的極限狀態存在,所以我們必須尋找、發現、創造真正的意義——真善美;停止、拒絕、組織虛假的意義——假、惡、醜。這有這樣,我們的自身才有更有意義,“向死而生”才能真的成立。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思變

變,即變化。思變,就是要求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堅持多元思維、堅持創新思維、多變換視點、多變換思路。

結合“向死而生”,思變的啟發是:從“生”的角度,去思考“死”。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佛教說““欲知前世事,今生受的是;欲知後世因,今生做的是“。強調的都是“從生的角度考量死”,簡單講:

不明白生的意義,死的意義無從談起,更別說“向死而生”了。

儒家的“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佛教的“生”:尊重生命、眾生平等 。

由此可見,儘管哲學派別存在差異,但對“生”的主旨,大體方向一致:

生,不僅在於數量,更應注重質量;生,不僅是長度,更是寬度。

而在“向死而生”中,生的質量意義、寬度意義合為一體,被稱為:存在。

存在的意義,不僅是活著。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為了“活”而“活”,是動植物本能,那僅是“生存”,而不是“存在”。

例如貪圖享受之人,逃避生活之人,的確活著,甚至會活的很好,但那不是一種“存在”,僅是“生存”,因為死亡來臨之時,他們大多數人會焦慮、會恐懼、會後悔。即便全無後悔之意,他們的社會關係也沒有太多意義,會被迅速瓦解、被世界忘卻。

所以“向死而生”中的“生”,是“生活”。

真正的生活是不放棄、不逃避,並且有清醒的自知。有了這種自知,人對這個世界就有明確的把握,才會具備擁有真知的可能,生命才會有質量、有寬度,這才是“向死而生”之中,“生”的真正意義。

思便

便,即便捷。思便就是要求我們解放思想,走出慣性思維的誤區,思考才有效率,問題才能便捷的解決。具體分析“向死而生”,思便的啟示是——死亡真的那麼可怕?

海德格爾在他的《存在與時間》裡,數次分析過死亡問題,除了前文所述有關死的哲學意義之外,他還對死的性質,進行了如下論述:

死是人之最本己的、無所關聯的,確知而不確定,超不過的可能性。

前半句話很好理解:死亡歸根結底是要獨自面對的事情,死亡的痛苦和恐怖,只有死者本人體會最深。

後半句話需要說明:海德格爾將死亡看作一種可能性,而且是最大的可能性。

這裡的可能性,不是代表死亡可以僥倖逃脫。而是指對於大多人來講,死亡的原因、程序、意義不能被自己完全控制,所以可以把死亡看作一種“可能發生的事情”,去揣摩、去對待。

這個可能性,會賦予生命更多的可能性,即在沒有死亡之前,我們尚有很多機會去創造、去經歷、去體驗生命的意義。

但有些人,主動選擇了死亡,比如“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譚嗣同,又比如“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以及千千萬萬的仁人志士。

他們主動直面死亡的原因,並非無視這“最大的可能性”,而是恰恰相反:

正是他們將死亡視為最大的可能,才會通過死亡本身,去驗證生命的崇高,真理的可貴。

所以從實質上說,他們是將死亡作為了終極答案,回答了“生”的意義。

魯迅說過:中國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殺身成仁的人。這句話說明,這些仁人志士,是真正視死如歸的人,更是真正“向死而生”的人。

撥迷見智 開啟自在之門

柏拉圖說:哲學是死亡的練習。

“向死而生”作為哲學概念,雖由海德格爾明確提出,但卻是人類千百年來,對於生命的意義、真理的追求,不斷上下求索的客觀反映。

“向死而生”為人類自身的進步、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著必要哲學支撐,而要想明確其中意義,“三思”思維,是最為有效的工具之一。

思辨思維,是“由生及死”,它明確了“死”的基本哲學定義,賦予“向死而生”哲學思考的可能性;

思變思維,則是“由死及生”,它揭示了“生”的意義所在,指明瞭“向死而生”的哲學前提;

思便思維,重點強調“雖死猶生”,它將生死不再設為完全對立的概念,揭示了“向死而生”之中,“向“的概念,“向”的意義。

“三思”的合力,就是“向死而生”的最終意義。

"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來源:正心正舉公眾號

文丨果其然


生與死,正如光與暗,是一組即對立、又統一的概念。

對立一目瞭然:

我們喜歡生,厭惡死、我們可以安然而生,卻懼怕安然而死;

統一不言而喻:

有生就有死,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結果,無論喜歡與否、是否安然,我們都必須全盤接受,無法迴避。

於是“向死而生”,像是一個不言自明的概念。

因為從生命過程上講,我們都在“向死而生”;

而從字面意義上理解,我們都懂“向死而生”。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內關己心 外察世界

正是因為懂得,所以想要改造。這是人類的天性使然,“向死而生”也是一樣。

一種做法,是有人試圖打破,生與死的對立性:

既然我們喜歡生、厭惡死,那就一直生下去好了,讓死永遠不要降臨。於是“長生不老”成為人類的終極夢想,特別是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的昌明,這個夢想似乎正在變成現實,很多人都持樂觀態度,都在翹首盼望;

另一種做法,是有人試圖顛覆,生與死的統一性:

既然生死無法迴避、只能全盤接受,那就生的時候儘量快樂,死的時候就少點痛苦。於是“享樂主義”逐漸流行,買買買也好、花花花也罷,只要能帶來快感和享受就行。他們秉持“但求今生享受之極,哪管死後洪水滔天”的理念勇往直前,因為在他們看來,生的意義就是享樂,世界的意義就是享受。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啟迪多元思維

我們不說“長生不老”是否真的可以實現,實現之後會產生什麼樣的弊端;

我們也不談“享樂主義”是否真的能夠帶來快樂,這種快樂又能夠持續多久,我們只說它們的問題——對“向死而生”的錯誤理解。

“長生不老”極端強調生,極端到妄圖消滅死。

這種理念本身,是對“生是死的前提、死是生的結果”這一客觀性的完全否定。所以“長生不老”是在否認“向死而生”,它根本無法詮釋“向死而生”的意義所在。

“享樂主義”極端強調享受,極端到通過完全麻醉自己,完全忽略生與死意義上的多樣性。

所以“享樂主義”是對“向死而生”的完全逃避,它同樣無法詮釋“向死而生”的豐富內涵。

看來“向死而生”並非那樣容易理解,“向死而生”更不是一個不言自明的概念。所以我們不妨借用更加深刻的思維工具,去剖析、去理解“向死而生”,這個工具就是“三思”。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正心正舉

思辨

辯,即辯證。思辨,就是要求我們深入思考,對問題的概念進行分辨、判斷。結合“向死而生”,思辨的指向是:死的意義,究竟是什麼。

向死而生這個概念,由德國哲學家海德格爾明確提出。言下之意,哲學意義上的死,有特殊之處。

我們大概知道什麼是死,比如“死則形體朽”、或者“人死如燈滅”。但這些都是“死”的結果和現象,並不能是“死”的意義。

海德格爾認為:死是社會關係的終結。人死之後,所在的社會位置會消失、所經營的社會聯繫會斷絕。對於死者本人來說,現實的世界不再與之發生聯繫,也同時意味著,死者本人再無法參與社會關係的擴展和進步。

這是人之所以怕死的根本原因,也是死的終極意義:

死者被死亡所孤立,死者因死亡而絕對排除在社會關係之外。

所以“向死而生”的“死”,不僅是物理意義上的“消失”,更是哲學意義上的“孤立壓力”,這種孤立壓力會反噬於物理意義,迫使我們認真的考慮:

什麼樣的社會關係,才是我們應該在乎的?

什麼樣的社會價值,才是值得我們奮鬥的?

這就是“向死而生”中,“死”的哲學價值所在,正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的道理:

死為我們提供了極限情景,迫使我們思辨我們自身的意義,以及所處社會關係的意義。

我們無時不刻生活在“意義”的世界裡,無窮無盡、瑣碎之極。但如此之多的意義,就是我們自身的意義嗎?答案否定的。

“向死而生”告訴我們,有“死”這種終結一切意義的極限狀態存在,所以我們必須尋找、發現、創造真正的意義——真善美;停止、拒絕、組織虛假的意義——假、惡、醜。這有這樣,我們的自身才有更有意義,“向死而生”才能真的成立。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思變

變,即變化。思變,就是要求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堅持多元思維、堅持創新思維、多變換視點、多變換思路。

結合“向死而生”,思變的啟發是:從“生”的角度,去思考“死”。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佛教說““欲知前世事,今生受的是;欲知後世因,今生做的是“。強調的都是“從生的角度考量死”,簡單講:

不明白生的意義,死的意義無從談起,更別說“向死而生”了。

儒家的“生”: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佛教的“生”:尊重生命、眾生平等 。

由此可見,儘管哲學派別存在差異,但對“生”的主旨,大體方向一致:

生,不僅在於數量,更應注重質量;生,不僅是長度,更是寬度。

而在“向死而生”中,生的質量意義、寬度意義合為一體,被稱為:存在。

存在的意義,不僅是活著。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為了“活”而“活”,是動植物本能,那僅是“生存”,而不是“存在”。

例如貪圖享受之人,逃避生活之人,的確活著,甚至會活的很好,但那不是一種“存在”,僅是“生存”,因為死亡來臨之時,他們大多數人會焦慮、會恐懼、會後悔。即便全無後悔之意,他們的社會關係也沒有太多意義,會被迅速瓦解、被世界忘卻。

所以“向死而生”中的“生”,是“生活”。

真正的生活是不放棄、不逃避,並且有清醒的自知。有了這種自知,人對這個世界就有明確的把握,才會具備擁有真知的可能,生命才會有質量、有寬度,這才是“向死而生”之中,“生”的真正意義。

思便

便,即便捷。思便就是要求我們解放思想,走出慣性思維的誤區,思考才有效率,問題才能便捷的解決。具體分析“向死而生”,思便的啟示是——死亡真的那麼可怕?

海德格爾在他的《存在與時間》裡,數次分析過死亡問題,除了前文所述有關死的哲學意義之外,他還對死的性質,進行了如下論述:

死是人之最本己的、無所關聯的,確知而不確定,超不過的可能性。

前半句話很好理解:死亡歸根結底是要獨自面對的事情,死亡的痛苦和恐怖,只有死者本人體會最深。

後半句話需要說明:海德格爾將死亡看作一種可能性,而且是最大的可能性。

這裡的可能性,不是代表死亡可以僥倖逃脫。而是指對於大多人來講,死亡的原因、程序、意義不能被自己完全控制,所以可以把死亡看作一種“可能發生的事情”,去揣摩、去對待。

這個可能性,會賦予生命更多的可能性,即在沒有死亡之前,我們尚有很多機會去創造、去經歷、去體驗生命的意義。

但有些人,主動選擇了死亡,比如“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的譚嗣同,又比如“生的偉大、死的光榮”的劉胡蘭,以及千千萬萬的仁人志士。

他們主動直面死亡的原因,並非無視這“最大的可能性”,而是恰恰相反:

正是他們將死亡視為最大的可能,才會通過死亡本身,去驗證生命的崇高,真理的可貴。

所以從實質上說,他們是將死亡作為了終極答案,回答了“生”的意義。

魯迅說過:中國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殺身成仁的人。這句話說明,這些仁人志士,是真正視死如歸的人,更是真正“向死而生”的人。

撥迷見智 開啟自在之門

柏拉圖說:哲學是死亡的練習。

“向死而生”作為哲學概念,雖由海德格爾明確提出,但卻是人類千百年來,對於生命的意義、真理的追求,不斷上下求索的客觀反映。

“向死而生”為人類自身的進步、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著必要哲學支撐,而要想明確其中意義,“三思”思維,是最為有效的工具之一。

思辨思維,是“由生及死”,它明確了“死”的基本哲學定義,賦予“向死而生”哲學思考的可能性;

思變思維,則是“由死及生”,它揭示了“生”的意義所在,指明瞭“向死而生”的哲學前提;

思便思維,重點強調“雖死猶生”,它將生死不再設為完全對立的概念,揭示了“向死而生”之中,“向“的概念,“向”的意義。

“三思”的合力,就是“向死而生”的最終意義。

向死而生:人生中必修的死亡學分


這個最終意義,正如海德格爾自己所說:

人類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上。

而“向死而生”正是“詩意棲居”的哲學保證:

面對死亡之時,不會因為虛度年華而悔恨,更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而羞恥;死亡來臨之時,人的意義依然存在,人的光輝依然閃耀。


·end·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文章版權歸本平臺所有 轉載請聯繫“正心正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