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派”創業代陳東昇和他的新革命

“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點,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1992年,隨著鄧小平南方講話落地,大批中青年備受鼓舞,紛紛選擇下海創業,後來這一批人被統稱“92派”創業代。

“那個時候,國內尚不具備非常成熟的商業模式可以直接效仿,一切都在摸索之中,壓力非常大。”說這話的陳東昇帶著他身後的泰康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成為了“92派”標誌性代表。

陳東昇的商業故事是從1993年開始,那一年,他創辦中國第一傢俱有國際概念的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3年後,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現泰康保險集團)落地。如今,泰康保險集團以249.32億美元的營業收入躋身2019年度《財富》世界500強榜單。

而陳東昇也榮獲第五屆全國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8月29日,北京商報記者見到陳東昇,在採訪中,他回顧過去的26載創業歷程,坦言“有時現實比夢境來得更偉大。”如今的陳東昇除了泰康集團的傳統業務,還在緊鑼密鼓地佈局他醫療養老的新版圖。

“從搖籃到天堂”

“養老是個慢產業,雷聲大雨點小。”陳東昇坦言,在創立醫療養老之初,他的決定並不被業內看好,因為養老產業盈利空間有限,他的主張曾一度被誤解成一名商人在為其圈錢投資房地產的起步動作。

“但是當一個創業者,就得要目標純粹、心無旁騖,認準的事情就堅持到底。在中國完成工業化後,也會形成西方柱狀人口結構,老齡化一定會到來,這是作為創業者應該具備的商業敏銳。”於是在2007年,陳東昇帶領他的泰康團隊,全力進軍中國的養老產業。他先後去往日本、臺灣等地考察,但結果都並不理想,直到他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一箇中心養老社區,看到95歲的老人依然精神矍鑠地跑步機上健身,陳東昇在腦海中勾勒出一片亟待開拓的藍海。

待回國飛機落地,屬於國人的養老時代開始啟幕。“最開始只知道養老是個方向,後來走著走著,發現需要將養老與醫療相融合。發展到現在,我們又開始鑽研怎樣讓老年人活得更快活,怎樣創造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在這個過程中越走越完善,就形成了一個嶄新的商業模式。即將虛擬的金融保險和實體的醫療服務相結合,核心就是改變中國老年人對生命的態度,創造中國老年人嶄新的生活方式——富足而退、優雅一生。”陳東昇說。

2012年,作為原保監會批准的首個投資養老社區的試點機構,泰康正式推出國內第一款保險與養老社區相結合的“幸福有約”綜合養老計劃,將虛擬保險產品與實體醫養服務深度整合,實現了“保險產品+醫養社區”的跨界。

在過去的12年來,泰康就這樣通過“摸著石頭過河”,開創了從養老社區到醫養融合再到打造“保險+醫養+資管”的商業閉環,從而完成商業模式的創新。“你買我的保險,我用壽險資金建設養老社區,全國連鎖,你老了以後在這裡養老就醫,形成閉環。整個模式叫’醫養康寧全國化’,實現醫療體系、養老體系、康復體系、終極關懷體系,而對這個模式而言,我們屬於全球首創。”

據悉,泰康目前已經完成北京、上海、廣州、成都等15個核心城市的醫養融合社區佈局,每個社區都配建了康復醫院,全部建成後可提供養老及護理床位近3.4萬張。

截至目前,泰康醫養社區已完成全國15個核心城市醫養社區佈局,北京燕園、上海申園、廣州粵園、成都蜀園均已開業運營,全國入住約2700位老人,平均年齡80歲。

陳東昇說,現在投入了幾百個億,還沒有盈利,這是事實。但目前,我們北京燕園,上海的申園開始漸漸實現盈利,這對我們來說就是曙光。“作為整個產業的先驅者,雖然在開拓的過程中付出很多代價,但等我們爭取把產業做成型,把前期經驗、社會共識和服務制度加以完善,將會為整個產業在全國的發展打下基礎。”

“底牌”泰康

在大變革的時代,陳東昇之所以敢在知天命的年紀,率先將養老這場慢革命作為其商業生涯的一步新棋,當然並不僅僅憑藉敏銳的商業嗅覺,他身後深耕20餘載的泰康集團很大程度成為了他此輪試水的背書。

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發表後,陳東昇毅然“辭官下海”,夢想創辦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同年,陳東昇開始籌備創辦拍賣公司和人壽保險公司。中國嘉德拍賣很快得到批准順利開業,並於1994年3月27日首拍成功。

《東方時空》記者曾在現場報道時說:“嘉德的這一聲槌響,預示著紐約、倫敦、北京三足鼎立的時代到來。” 現在,中國早已成為世界三大藝術品拍賣品市場之一。

相較之下,泰康的成長並不盡是坦途,很巧的是,陳東昇擅長堅持。這家人壽保險公司從籌備到拿到牌照,前後用了4年時間,在這期間,很多人轉向去辦了信託公司、證券公司或是商業銀行。

1996年8月22日,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批准,成為全國性、股份制人壽保險公司。4年後的2000年11月,泰康人壽全面完成經國務院同意、保監會批准的外資募股工作。

而泰康憑風飛起則是在2001年,正值中國加入WTO,許多國內企業被恐慌籠罩,泰康也感受到壓力,因為國際市場上,資產超千億的保險公司俯拾皆是,而彼時泰康坐擁的70億資產,在龐大體量的競爭對手面前,也僅是九牛一毛而已。

“抓住每一個戰略機遇期,實現超常規跨越式發展。”陳東昇曾這樣總結那段高壓歲月,泰康在中國加入WTO後的三年時間內,在全國佈下網點,設立160多家中心支公司。也正是用三年時間,泰康保費也從50億元激增至500億元。

在2004-2015年的12年間,泰康人壽連續十二年榮登中國企業聯合會評出的“中國企業500強”榜單。

截至2013年底,泰康資產達到5600億元,管理資產約6300億,保費符合增長率、利潤複合增長率及管理資產符合增長率皆超過50%;到2015年,泰康人壽在“中國企業500強”排名第146位,同年收穫“最佳收益表現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稱號。

到2018年底,泰康保險集團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4000億元,較年初增長18%。退休金管理規模超2500億元,累計服務個人客戶2.62億人,服務企業客戶超42萬家,支付理賠金額450億元,納稅483億元。與此同時,泰康及其董事長陳東昇累計公益投資超4.9億元。

泰康人壽一路高歌猛進,陳東昇直言,“在中國,做企業家,現實比理想來得更偉大。今天泰康保險的發展超出了我當初的最大預期。”

如今,泰康已經成為一家涵蓋保險、資管、醫養三大板塊的保險金融服務集團。在保險領域,泰康人壽保險下轄36家壽險分公司、4000多個機構網點和超80萬人營銷團隊;互聯網保險下設7×24小時手機客戶端網絡銷售服務及泰康在線;而在團體保險與企業年金方面,泰康下轄36家分公司,61家對口服務的中央一級企業,管理年金資產規模達2900億元。

根據公司理賠半年報顯示,2019年上半年,泰康人壽平均每天處理1950件理賠案件,每天為客戶送去1331萬元理賠款。

資產管理方面,泰康資產受託管理泰康人壽設立的投資連結險獨立賬戶多達18個,其中包括泰康進取、泰康行業配置、泰康創新動力、泰康開泰穩利、泰康優選成長、泰康基金精選等,同時推出包括泰康資產研究精選股票型養老金產品、泰康資產豐利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等在內的泰康旗下養老金產品和企業資產管理產品等。

面對動盪的國內外形勢,泰康投資收益跑贏市場,據悉,從2007年-2018年,泰康資產受託泰康保險集團一般賬戶資產年均投資收益率超過8%。2018年泰康資產管理的投連賬戶有13只排名位居同類產品前1/2梯隊,整體成績表現優異。

陳東昇說,“在接下來這輩子,我將只做一件事,就是把泰康開啟的醫養事業進行下去,用市場經濟的方式方法在中國推動一次“養老革命”,讓更多的老年人都可以享受到高品質的養老服務,度過一個幸福安詳的晚年。”

本報記者採訪鏈接

記:2007年入局醫養行業,經過12年,用現在的眼光來重新審視,在這個過程中,出現過哪些新難點是當初環境下不曾遇見的,又採取什麼具體措施一步步實現突圍?

陳:首先是在申請用地方面,像北京燕園這塊地,是我在2011年買下的住宅用地。2007年想找一塊養老建設用地,但是如今還沒能如願。燕園是我11年拍下的住宅用地,現在建成了一個養老社區。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侯君舒還跟我說,當所有人都是打著養老的旗號炒房時,我卻舉牌買下市場用地,用作養老。但如果我將這塊地當作市場用途,可能確實已經賺了100億元。

其次,在美國,500張床位已經成為最佳經濟點,但我們要做3000張床位,這個養老規模是很大挑戰。如果按照美國醫養模式來看,這樣的規模化經營並不是一種經濟實惠的選擇。但我們要了解中國的國情,人口密度比較大,既要創造好的生活方式,要有一流的游泳池、健身房和文化設施,這些費用如果沒有很大規模是很難承擔的。在這種情形下,我們採取在全國進城市、進郊區,選地挨著大醫院,投30億左右的投資量,安排2000張床位,更好實現醫養融合。

在細節方面,比如如何在經營過程中如何才能不斷滿足老人餐飲伙食不斷改變的習慣需求等。

而在體制方面,如何將醫療報銷接入我們這個醫養項目中來,也是我們當前想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當然隨著體制完善,也會不斷改善,但是還是需要時間。

記:您之前提到,您曾去美國做過考察,我們國家的養老的規模上確實與美國醫療養老存在差別,在規模之外的方面,是否存在中國特色的醫養經驗?

陳:美國養老社區的商業模式是在60年代就興起的,已經是非常主流的商業模式,中產階級大部分80歲老人都分散在各種不同形式的機構裡養老,形式非常多樣。我們跟美國完全不同的是,我們採取大規模醫養融合和全國連鎖。

記:我們看到,泰康旗下已有一個叫“幸福之約”的醫養項目,但大都集中東部一、二線熱點城市,且入院門檻較高,未來泰康是否打算在一些邊遠或是欠發達地區佈局相對平價的醫養項目?

陳:對,我們最開始是按照目前這種經營模式,但未來一定會慢慢下沉。每個企業家都有一個理想,我想要在中國推動一場養老革命,就是不斷打造像燕園那樣高品質的養老社區,使普通中產階級未來都能夠入住這樣的養老社區。當前核心是看到養老產品,通過未來30-50年的投資,出現福利現象,也就是利滾利。在45歲購買產品,到30年後,這筆錢帶來的效果或許值800萬,盈利翻2番。眼下,我們企業方主要需要通過節約成本,打造出價格厚道,質量良好的養老產品,未來通過降低費用,更加普遍地推動機構養老。

北京商報 記者 陶鳳 實習記者 劉瀚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