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

中國人有多喜歡喝粥呢?

早晨起來一碗清淡的白粥下肚,活力滿滿地開啟新一天;忙活了一整天,晚上宵夜再來碗粥,暖胃又暖心;感冒發燒、生病難受的時候,更是要喝上一碗粥,不僅容易消化,還營養豐富,滋補身體……

似乎在國人眼中,沒有一碗粥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那就再喝一碗。

"

中國人有多喜歡喝粥呢?

早晨起來一碗清淡的白粥下肚,活力滿滿地開啟新一天;忙活了一整天,晚上宵夜再來碗粥,暖胃又暖心;感冒發燒、生病難受的時候,更是要喝上一碗粥,不僅容易消化,還營養豐富,滋補身體……

似乎在國人眼中,沒有一碗粥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那就再喝一碗。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中國人熱衷喝粥這件小事,其實由來已久。

歷史上最早關於粥的記載,出現在唐朝貞觀年間成書的《周書》,書中寫道“黃帝始烹谷為粥”。也就是說,將穀物熬製成濃稠液體——粥的做法是源自於黃帝時期。

4000年前,粥是作為食物出現的,一直到2500年前,粥才開始逐漸被拿來入藥,起治病救人的作用。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裡就記載了西漢名醫淳于意對粥入藥的看法,他認為“粥可實五臟六腑之氣”,可以祛除熱邪,喝一劑藥不再發汗,喝兩劑藥熱就消退了,喝三劑藥病就全好了。淳于意後來正是用一劑“火齊米汁”(即“火齊粥”)醫好了齊王的病。

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也對“粥”的藥用價值進行了表述:“桂枝湯,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

"

中國人有多喜歡喝粥呢?

早晨起來一碗清淡的白粥下肚,活力滿滿地開啟新一天;忙活了一整天,晚上宵夜再來碗粥,暖胃又暖心;感冒發燒、生病難受的時候,更是要喝上一碗粥,不僅容易消化,還營養豐富,滋補身體……

似乎在國人眼中,沒有一碗粥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那就再喝一碗。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中國人熱衷喝粥這件小事,其實由來已久。

歷史上最早關於粥的記載,出現在唐朝貞觀年間成書的《周書》,書中寫道“黃帝始烹谷為粥”。也就是說,將穀物熬製成濃稠液體——粥的做法是源自於黃帝時期。

4000年前,粥是作為食物出現的,一直到2500年前,粥才開始逐漸被拿來入藥,起治病救人的作用。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裡就記載了西漢名醫淳于意對粥入藥的看法,他認為“粥可實五臟六腑之氣”,可以祛除熱邪,喝一劑藥不再發汗,喝兩劑藥熱就消退了,喝三劑藥病就全好了。淳于意後來正是用一劑“火齊米汁”(即“火齊粥”)醫好了齊王的病。

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也對“粥”的藥用價值進行了表述:“桂枝湯,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很多食材本身都具備藥用價值,既可以拿來當做普通食物吃,也可以搭配入藥,起到滋補養生的作用。

就拿我們平時最常見的普通大米粥來說,中醫認為大米粥味甘性平,能夠補脾、養胃、止渴,對腸胃呵護非常有幫助;小米粥能夠開腸胃、補虛損、益丹田,非常適合脾胃虛弱、氣血虧損的人,在我國北方不少產婦坐月子都會用小米紅糖粥滋補身體。

不僅古代名醫愛用、善用粥進行治病,文人墨客們也熱衷於喝粥養生。

大文豪蘇東坡就曾經在書帖中寫道,“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還寫了一首非常出名的《粥食》詩:“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陸游認為喝粥養生,對延年益壽大有裨益,可稱得上是一碗“神仙粥”。而陸游最終也以85歲的高齡,證明了喝粥對養生確實有一定幫助。

"

中國人有多喜歡喝粥呢?

早晨起來一碗清淡的白粥下肚,活力滿滿地開啟新一天;忙活了一整天,晚上宵夜再來碗粥,暖胃又暖心;感冒發燒、生病難受的時候,更是要喝上一碗粥,不僅容易消化,還營養豐富,滋補身體……

似乎在國人眼中,沒有一碗粥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那就再喝一碗。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中國人熱衷喝粥這件小事,其實由來已久。

歷史上最早關於粥的記載,出現在唐朝貞觀年間成書的《周書》,書中寫道“黃帝始烹谷為粥”。也就是說,將穀物熬製成濃稠液體——粥的做法是源自於黃帝時期。

4000年前,粥是作為食物出現的,一直到2500年前,粥才開始逐漸被拿來入藥,起治病救人的作用。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裡就記載了西漢名醫淳于意對粥入藥的看法,他認為“粥可實五臟六腑之氣”,可以祛除熱邪,喝一劑藥不再發汗,喝兩劑藥熱就消退了,喝三劑藥病就全好了。淳于意後來正是用一劑“火齊米汁”(即“火齊粥”)醫好了齊王的病。

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也對“粥”的藥用價值進行了表述:“桂枝湯,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很多食材本身都具備藥用價值,既可以拿來當做普通食物吃,也可以搭配入藥,起到滋補養生的作用。

就拿我們平時最常見的普通大米粥來說,中醫認為大米粥味甘性平,能夠補脾、養胃、止渴,對腸胃呵護非常有幫助;小米粥能夠開腸胃、補虛損、益丹田,非常適合脾胃虛弱、氣血虧損的人,在我國北方不少產婦坐月子都會用小米紅糖粥滋補身體。

不僅古代名醫愛用、善用粥進行治病,文人墨客們也熱衷於喝粥養生。

大文豪蘇東坡就曾經在書帖中寫道,“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還寫了一首非常出名的《粥食》詩:“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陸游認為喝粥養生,對延年益壽大有裨益,可稱得上是一碗“神仙粥”。而陸游最終也以85歲的高齡,證明了喝粥對養生確實有一定幫助。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

中國人有多喜歡喝粥呢?

早晨起來一碗清淡的白粥下肚,活力滿滿地開啟新一天;忙活了一整天,晚上宵夜再來碗粥,暖胃又暖心;感冒發燒、生病難受的時候,更是要喝上一碗粥,不僅容易消化,還營養豐富,滋補身體……

似乎在國人眼中,沒有一碗粥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那就再喝一碗。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中國人熱衷喝粥這件小事,其實由來已久。

歷史上最早關於粥的記載,出現在唐朝貞觀年間成書的《周書》,書中寫道“黃帝始烹谷為粥”。也就是說,將穀物熬製成濃稠液體——粥的做法是源自於黃帝時期。

4000年前,粥是作為食物出現的,一直到2500年前,粥才開始逐漸被拿來入藥,起治病救人的作用。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裡就記載了西漢名醫淳于意對粥入藥的看法,他認為“粥可實五臟六腑之氣”,可以祛除熱邪,喝一劑藥不再發汗,喝兩劑藥熱就消退了,喝三劑藥病就全好了。淳于意後來正是用一劑“火齊米汁”(即“火齊粥”)醫好了齊王的病。

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也對“粥”的藥用價值進行了表述:“桂枝湯,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很多食材本身都具備藥用價值,既可以拿來當做普通食物吃,也可以搭配入藥,起到滋補養生的作用。

就拿我們平時最常見的普通大米粥來說,中醫認為大米粥味甘性平,能夠補脾、養胃、止渴,對腸胃呵護非常有幫助;小米粥能夠開腸胃、補虛損、益丹田,非常適合脾胃虛弱、氣血虧損的人,在我國北方不少產婦坐月子都會用小米紅糖粥滋補身體。

不僅古代名醫愛用、善用粥進行治病,文人墨客們也熱衷於喝粥養生。

大文豪蘇東坡就曾經在書帖中寫道,“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還寫了一首非常出名的《粥食》詩:“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陸游認為喝粥養生,對延年益壽大有裨益,可稱得上是一碗“神仙粥”。而陸游最終也以85歲的高齡,證明了喝粥對養生確實有一定幫助。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喝粥容易做粥多難?

喝粥容易,做一碗看似尋常卻又好喝的粥,卻也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清代文人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寫道,“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要煮出一碗好粥,第一步就是要先挑選合適的食材。

五穀雜糧是一碗好粥的基礎,不管是糙米、小黃米、大黃米、糯米、黑米,還是燕麥、薏仁、綠豆、紅豆、黑豆,都可以成為煮粥的好材料。這些食材都富含維生、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對於人體大有裨益。

除了傳統的五穀雜糧之外,蔬菜水果類、肉禽魚鮮類食材也都可以拿來煮粥。這兩類食材不僅能夠豐富粥品的口感,更能增強粥品的營養價值,讓粥品色香味俱全。

"

中國人有多喜歡喝粥呢?

早晨起來一碗清淡的白粥下肚,活力滿滿地開啟新一天;忙活了一整天,晚上宵夜再來碗粥,暖胃又暖心;感冒發燒、生病難受的時候,更是要喝上一碗粥,不僅容易消化,還營養豐富,滋補身體……

似乎在國人眼中,沒有一碗粥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那就再喝一碗。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中國人熱衷喝粥這件小事,其實由來已久。

歷史上最早關於粥的記載,出現在唐朝貞觀年間成書的《周書》,書中寫道“黃帝始烹谷為粥”。也就是說,將穀物熬製成濃稠液體——粥的做法是源自於黃帝時期。

4000年前,粥是作為食物出現的,一直到2500年前,粥才開始逐漸被拿來入藥,起治病救人的作用。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裡就記載了西漢名醫淳于意對粥入藥的看法,他認為“粥可實五臟六腑之氣”,可以祛除熱邪,喝一劑藥不再發汗,喝兩劑藥熱就消退了,喝三劑藥病就全好了。淳于意後來正是用一劑“火齊米汁”(即“火齊粥”)醫好了齊王的病。

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也對“粥”的藥用價值進行了表述:“桂枝湯,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很多食材本身都具備藥用價值,既可以拿來當做普通食物吃,也可以搭配入藥,起到滋補養生的作用。

就拿我們平時最常見的普通大米粥來說,中醫認為大米粥味甘性平,能夠補脾、養胃、止渴,對腸胃呵護非常有幫助;小米粥能夠開腸胃、補虛損、益丹田,非常適合脾胃虛弱、氣血虧損的人,在我國北方不少產婦坐月子都會用小米紅糖粥滋補身體。

不僅古代名醫愛用、善用粥進行治病,文人墨客們也熱衷於喝粥養生。

大文豪蘇東坡就曾經在書帖中寫道,“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還寫了一首非常出名的《粥食》詩:“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陸游認為喝粥養生,對延年益壽大有裨益,可稱得上是一碗“神仙粥”。而陸游最終也以85歲的高齡,證明了喝粥對養生確實有一定幫助。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喝粥容易做粥多難?

喝粥容易,做一碗看似尋常卻又好喝的粥,卻也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清代文人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寫道,“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要煮出一碗好粥,第一步就是要先挑選合適的食材。

五穀雜糧是一碗好粥的基礎,不管是糙米、小黃米、大黃米、糯米、黑米,還是燕麥、薏仁、綠豆、紅豆、黑豆,都可以成為煮粥的好材料。這些食材都富含維生、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對於人體大有裨益。

除了傳統的五穀雜糧之外,蔬菜水果類、肉禽魚鮮類食材也都可以拿來煮粥。這兩類食材不僅能夠豐富粥品的口感,更能增強粥品的營養價值,讓粥品色香味俱全。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選好了心儀的食材還不夠,第二步需要挑選合適的鍋。

在飲食方面,中國人素來有這麼句話,“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擅長精細化處理食材的中國人,在烹煮食材方面也非常講究,單就鍋而言,就有相當多的種類。那應該選什麼鍋煮粥更好呢?

煮粥首選傳統砂鍋,廣東這邊相當盛行喝砂鍋粥,砂鍋傳熱均勻、散熱慢、通氣性強,煮出來的粥味道非常鮮香、質地軟爛,屬於入口即化的類型,香氣濃郁,容易消化吸收。

不過對現代人來說,費上大半天功夫、小心照看爐火,只為熬一口鮮香的好粥,似乎不太現實。於是,電壓力鍋、電粥煲、電飯煲應運而生,這類電器使用起來非常方便,省去了人工照看的麻煩,只需要將食材放進內膽,然後按下定時功能,時間一到,美味即成。

"

中國人有多喜歡喝粥呢?

早晨起來一碗清淡的白粥下肚,活力滿滿地開啟新一天;忙活了一整天,晚上宵夜再來碗粥,暖胃又暖心;感冒發燒、生病難受的時候,更是要喝上一碗粥,不僅容易消化,還營養豐富,滋補身體……

似乎在國人眼中,沒有一碗粥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那就再喝一碗。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中國人熱衷喝粥這件小事,其實由來已久。

歷史上最早關於粥的記載,出現在唐朝貞觀年間成書的《周書》,書中寫道“黃帝始烹谷為粥”。也就是說,將穀物熬製成濃稠液體——粥的做法是源自於黃帝時期。

4000年前,粥是作為食物出現的,一直到2500年前,粥才開始逐漸被拿來入藥,起治病救人的作用。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裡就記載了西漢名醫淳于意對粥入藥的看法,他認為“粥可實五臟六腑之氣”,可以祛除熱邪,喝一劑藥不再發汗,喝兩劑藥熱就消退了,喝三劑藥病就全好了。淳于意後來正是用一劑“火齊米汁”(即“火齊粥”)醫好了齊王的病。

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也對“粥”的藥用價值進行了表述:“桂枝湯,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很多食材本身都具備藥用價值,既可以拿來當做普通食物吃,也可以搭配入藥,起到滋補養生的作用。

就拿我們平時最常見的普通大米粥來說,中醫認為大米粥味甘性平,能夠補脾、養胃、止渴,對腸胃呵護非常有幫助;小米粥能夠開腸胃、補虛損、益丹田,非常適合脾胃虛弱、氣血虧損的人,在我國北方不少產婦坐月子都會用小米紅糖粥滋補身體。

不僅古代名醫愛用、善用粥進行治病,文人墨客們也熱衷於喝粥養生。

大文豪蘇東坡就曾經在書帖中寫道,“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還寫了一首非常出名的《粥食》詩:“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陸游認為喝粥養生,對延年益壽大有裨益,可稱得上是一碗“神仙粥”。而陸游最終也以85歲的高齡,證明了喝粥對養生確實有一定幫助。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喝粥容易做粥多難?

喝粥容易,做一碗看似尋常卻又好喝的粥,卻也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清代文人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寫道,“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要煮出一碗好粥,第一步就是要先挑選合適的食材。

五穀雜糧是一碗好粥的基礎,不管是糙米、小黃米、大黃米、糯米、黑米,還是燕麥、薏仁、綠豆、紅豆、黑豆,都可以成為煮粥的好材料。這些食材都富含維生、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對於人體大有裨益。

除了傳統的五穀雜糧之外,蔬菜水果類、肉禽魚鮮類食材也都可以拿來煮粥。這兩類食材不僅能夠豐富粥品的口感,更能增強粥品的營養價值,讓粥品色香味俱全。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選好了心儀的食材還不夠,第二步需要挑選合適的鍋。

在飲食方面,中國人素來有這麼句話,“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擅長精細化處理食材的中國人,在烹煮食材方面也非常講究,單就鍋而言,就有相當多的種類。那應該選什麼鍋煮粥更好呢?

煮粥首選傳統砂鍋,廣東這邊相當盛行喝砂鍋粥,砂鍋傳熱均勻、散熱慢、通氣性強,煮出來的粥味道非常鮮香、質地軟爛,屬於入口即化的類型,香氣濃郁,容易消化吸收。

不過對現代人來說,費上大半天功夫、小心照看爐火,只為熬一口鮮香的好粥,似乎不太現實。於是,電壓力鍋、電粥煲、電飯煲應運而生,這類電器使用起來非常方便,省去了人工照看的麻煩,只需要將食材放進內膽,然後按下定時功能,時間一到,美味即成。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挑選好食材和鍋之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食材放進鍋裡,加水。

如果水多料少,煮出來的粥品比較稀,味道也會清淡一些,如果料多水少,煮出來的粥會很濃稠,甚至是接近米飯的狀態,但是味道會濃郁一些。問題來了,放多少水合適呢?

這裡可以參照美食博主薄灰在《暖胃好粥》一書中的推薦用量:喜歡喝稀粥的,多放些水,比例控制在1:17左右,即水量是米量的17倍;喜歡喝濃度適中的粥,比例控制在1:12左右,即水量是米量的12倍;如果喜歡喝稠粥,就把水量控制在米量的12倍以下。

看來,想要熬出一鍋鮮香順滑的好粥,確實不太容易呢!不僅需要好食材、好廚具,更需要精心配比,才能讓食材發揮出最本真的鮮美味道。

"

中國人有多喜歡喝粥呢?

早晨起來一碗清淡的白粥下肚,活力滿滿地開啟新一天;忙活了一整天,晚上宵夜再來碗粥,暖胃又暖心;感冒發燒、生病難受的時候,更是要喝上一碗粥,不僅容易消化,還營養豐富,滋補身體……

似乎在國人眼中,沒有一碗粥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有,那就再喝一碗。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中國人熱衷喝粥這件小事,其實由來已久。

歷史上最早關於粥的記載,出現在唐朝貞觀年間成書的《周書》,書中寫道“黃帝始烹谷為粥”。也就是說,將穀物熬製成濃稠液體——粥的做法是源自於黃帝時期。

4000年前,粥是作為食物出現的,一直到2500年前,粥才開始逐漸被拿來入藥,起治病救人的作用。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裡就記載了西漢名醫淳于意對粥入藥的看法,他認為“粥可實五臟六腑之氣”,可以祛除熱邪,喝一劑藥不再發汗,喝兩劑藥熱就消退了,喝三劑藥病就全好了。淳于意後來正是用一劑“火齊米汁”(即“火齊粥”)醫好了齊王的病。

在醫聖張仲景的《傷寒論》中也對“粥”的藥用價值進行了表述:“桂枝湯,服已須臾,啜熱稀粥一升餘,以助藥力”。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中醫講究“藥食同源”,很多食材本身都具備藥用價值,既可以拿來當做普通食物吃,也可以搭配入藥,起到滋補養生的作用。

就拿我們平時最常見的普通大米粥來說,中醫認為大米粥味甘性平,能夠補脾、養胃、止渴,對腸胃呵護非常有幫助;小米粥能夠開腸胃、補虛損、益丹田,非常適合脾胃虛弱、氣血虧損的人,在我國北方不少產婦坐月子都會用小米紅糖粥滋補身體。

不僅古代名醫愛用、善用粥進行治病,文人墨客們也熱衷於喝粥養生。

大文豪蘇東坡就曾經在書帖中寫道,“粥既快美,粥後一覺,妙不可言。”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還寫了一首非常出名的《粥食》詩:“世人個個學長年,不悟長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將食粥致神仙。”陸游認為喝粥養生,對延年益壽大有裨益,可稱得上是一碗“神仙粥”。而陸游最終也以85歲的高齡,證明了喝粥對養生確實有一定幫助。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喝粥容易做粥多難?

喝粥容易,做一碗看似尋常卻又好喝的粥,卻也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

清代文人袁枚在《隨園食單》中寫道,“見水不見米,非粥也;見米不見水,非粥也;必使水米融洽,柔膩如一,而後謂之粥。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想要煮出一碗好粥,第一步就是要先挑選合適的食材。

五穀雜糧是一碗好粥的基礎,不管是糙米、小黃米、大黃米、糯米、黑米,還是燕麥、薏仁、綠豆、紅豆、黑豆,都可以成為煮粥的好材料。這些食材都富含維生、礦物質以及膳食纖維,對於人體大有裨益。

除了傳統的五穀雜糧之外,蔬菜水果類、肉禽魚鮮類食材也都可以拿來煮粥。這兩類食材不僅能夠豐富粥品的口感,更能增強粥品的營養價值,讓粥品色香味俱全。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選好了心儀的食材還不夠,第二步需要挑選合適的鍋。

在飲食方面,中國人素來有這麼句話,“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擅長精細化處理食材的中國人,在烹煮食材方面也非常講究,單就鍋而言,就有相當多的種類。那應該選什麼鍋煮粥更好呢?

煮粥首選傳統砂鍋,廣東這邊相當盛行喝砂鍋粥,砂鍋傳熱均勻、散熱慢、通氣性強,煮出來的粥味道非常鮮香、質地軟爛,屬於入口即化的類型,香氣濃郁,容易消化吸收。

不過對現代人來說,費上大半天功夫、小心照看爐火,只為熬一口鮮香的好粥,似乎不太現實。於是,電壓力鍋、電粥煲、電飯煲應運而生,這類電器使用起來非常方便,省去了人工照看的麻煩,只需要將食材放進內膽,然後按下定時功能,時間一到,美味即成。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挑選好食材和鍋之後,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把食材放進鍋裡,加水。

如果水多料少,煮出來的粥品比較稀,味道也會清淡一些,如果料多水少,煮出來的粥會很濃稠,甚至是接近米飯的狀態,但是味道會濃郁一些。問題來了,放多少水合適呢?

這裡可以參照美食博主薄灰在《暖胃好粥》一書中的推薦用量:喜歡喝稀粥的,多放些水,比例控制在1:17左右,即水量是米量的17倍;喜歡喝濃度適中的粥,比例控制在1:12左右,即水量是米量的12倍;如果喜歡喝稠粥,就把水量控制在米量的12倍以下。

看來,想要熬出一鍋鮮香順滑的好粥,確實不太容易呢!不僅需要好食材、好廚具,更需要精心配比,才能讓食材發揮出最本真的鮮美味道。

古代最長壽詩人陸游寫詩透露養生祕籍:活了85歲全靠一碗神仙粥?

喝的不只是粥,更是情感。

在南方,多數人的早餐都是從一碗粥開始的。

不管天氣好壞,時節更替,餐桌上永遠有白粥的一席之地,一天不喝粥,就會感覺渾身不對勁,像少了什麼似的。

即便同樣都是白粥,但在不同的地方,白粥的味道卻因為做法的差異,而產生了很大不同。

廣州的白粥多是生滾粥,米粒在鍋中翻騰,煮開了花,入口軟爛順滑。潮汕地區的白粥則顯得更為寡淡,用勺子撈起來,米粒依然粒粒分明,米湯並不過分濃稠,仍帶著些許的清亮色彩。

一碗看似尋常的粥,一碗從小喝到大的粥,一碗因時因地味道不同的粥,成了很多人慰藉思鄉之情的絕佳美食。

在外漂泊的遊子,常常在深夜遊走於異國他鄉的宵夜攤檔,只為了尋找一口家鄉的味道,哪怕僅僅只是一碗再簡單不過的白粥。

粥還是粥,但味道到底是不一樣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