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篇(五)——想祛溼的人看過來,手把手教你如何製作養生粥

養生 蓮子 飲食健康 薏米 想自由的說 想自由的說 2017-09-13

前言

那麼在上一篇文章裡,小編籠統地介紹了一些常見食物的溫熱寒涼屬性以及一些養生菜餚。很多人在生活中也會經常熬一些養生粥來調理脾胃,但是可能會由於材料、方法等出現差錯,往往不能起到調理效果,反而傷了脾胃。脾喜燥惡溼,脾胃不調的人通常溼氣重,所謂“千寒易除,一溼難祛”,怎樣製作一道養生粥來祛除體內的溼氣呢?

小編今天就教大家如何製作一道祛溼健脾的養生粥——一道真正的薏米紅豆粥。

脾胃篇(五)——想祛溼的人看過來,手把手教你如何製作養生粥

材料

薏米、赤小豆、芡實、蓮子、紅棗、茯苓

1.薏米:利水滲透溼,健脾止瀉。若說祛溼哪家強,那薏米肯定是當仁不讓的。作為薏米紅豆粥的主角,我們也需要辯證看待。一般來說,溼氣和寒毒是一對“狐朋狗友”,脾胃不調的人不僅僅溼氣重,還經常寒氣侵體。那麼,作為涼性的薏米,我們需將它炒熟才能用來熬粥

脾胃篇(五)——想祛溼的人看過來,手把手教你如何製作養生粥

脾胃篇(五)——想祛溼的人看過來,手把手教你如何製作養生粥

炒薏米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以小編的經驗來說,一般熬一次粥,抓一小把薏米,先放在鐵鍋裡面,用小火炒制10分鐘左右。等到白色的薏米仁變成黃褐色乃至有點焦,香味四溢,有些開始爆裂的時候,就可以起鍋了。這時候的薏米祛溼效果不如生薏米,但健脾止瀉的效果優於牽著。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斟酌使用。

2.赤小豆:這個小編已經在前幾篇文章裡講過了,不要把赤小豆與普通的紅豆混淆就行,這裡不再贅述。一般來說熬一碗粥,抓一小把赤小豆的量即可。

3.芡實:益腎固精,補脾止瀉,除溼止帶。跟薏米一樣也是祛溼的絕佳良藥。使用也和薏米一樣,炒熟的芡實健脾止瀉效果更佳。嚴格操作來講,炒芡實是要用麥麩炒的,不過在實際情況中,炒制芡實可以和薏米是一樣的操作方法,大家也不能“盡信書”啊。這裡根據小編的經驗,芡實不需要加太多,薏米和赤小豆是主角,芡實為配角。而且芡實的市場價也是比較貴的,大家也要考慮一下經濟問題哈。

脾胃篇(五)——想祛溼的人看過來,手把手教你如何製作養生粥

脾胃篇(五)——想祛溼的人看過來,手把手教你如何製作養生粥

4.蓮子:補脾止瀉,止帶,益腎澀精,養心安神。蓮子的用量就更少了,小編是加7、8顆蓮子就行,本身體積就比較大。蓮子在這裡也是配角。不過,一定要注意,蓮子要去心!!!蓮子雖然味甘性平,但是蓮子心味苦性寒。對於很多脾胃虛寒的患者來說,若把蓮子心吃進去,那效果就得打折了。

脾胃篇(五)——想祛溼的人看過來,手把手教你如何製作養生粥

5.紅棗:益氣補血、健脾和胃。紅棗的功效想必很多女性朋友瞭解很多,這裡也不贅述了。熬一次粥加一到兩枚紅棗即可。(其實小編在生活中喜歡幹吃紅棗,每天5~8枚,真的效果看得見,幾個月下來很愛長痘痘的臉上比以前光滑不少哈哈哈哈,真的功效神奇)

脾胃篇(五)——想祛溼的人看過來,手把手教你如何製作養生粥

5.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經典藥方參苓白朮散就是以茯苓入藥的。以茯苓快為例,每次加個5粒左右就足夠了。

脾胃篇(五)——想祛溼的人看過來,手把手教你如何製作養生粥

做法

以小編的經驗,上述的材料比較容易煮軟的也就是赤小豆和芡實,其他要煮很久才會軟爛。由於小編喜歡煮的軟爛一點的粥,因此每次都是將材料放進專門用來熬粥的砂鍋裡,睡前(11點)開始慢慢熬,等到第二天早上7點左右就可以吃了,這個時候口感比較適合。當然小編是甜食愛好者,我會加一點冰糖。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調整製作方法。小編的法子適合上班族,這樣早餐之前喝一碗熱熱的薏米紅豆粥,對調理腸胃真的是很有幫助啊!(可惜小編現在暫時因為工作的原因沒有辦法熬粥,哭泣~這裡分享的是小編工作之前,在家琢磨出來的一些經驗)

結語

改善飲食是調理脾胃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粥乃飲食養生第一法寶,因此希望大家能好好利用這件寶物。這一次小編詳細地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那麼我們下期再見吧!

歡迎多多留言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