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

悠悠漠陽江見證著

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雙擁故事

巍巍老一橋,傳頌著一曲曲軍民魚水情歌

"

悠悠漠陽江見證著

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雙擁故事

巍巍老一橋,傳頌著一曲曲軍民魚水情歌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不朽的“一橋”

“四十八年,風風雨雨;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江河滾滾,滄海桑田;白雲悠悠,物過人老;風燭殘年,油盡燈枯;餘願已盡,使命亦了;依依不捨,終需一別;塵封記憶,歲月濃情”《致我們終將逝去的老一橋》—平凡。

陽春一橋,又名漠陽江大橋,1970年開始投入使用,“她”滿載陽春人的希望,讓陽春河東和河西人民緊密相連,這座為陽春人民服務了48年的古橋,已經不能滿足陽春當前的交通需要,於2018年3月拆除重建。


"

悠悠漠陽江見證著

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雙擁故事

巍巍老一橋,傳頌著一曲曲軍民魚水情歌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不朽的“一橋”

“四十八年,風風雨雨;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江河滾滾,滄海桑田;白雲悠悠,物過人老;風燭殘年,油盡燈枯;餘願已盡,使命亦了;依依不捨,終需一別;塵封記憶,歲月濃情”《致我們終將逝去的老一橋》—平凡。

陽春一橋,又名漠陽江大橋,1970年開始投入使用,“她”滿載陽春人的希望,讓陽春河東和河西人民緊密相連,這座為陽春人民服務了48年的古橋,已經不能滿足陽春當前的交通需要,於2018年3月拆除重建。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從襁褓到年邁,我們看著一橋一天天的長大變老,而現在‘她’卻就這樣走了……”對一橋最為不捨的恐怕是“守橋人”老張,傷感之情頓時湧上心頭。

老張今年64歲,曾作為守橋民兵的他,每天值班執勤,排查安全隱患,風雨無阻,守護橋樑安全。上個世紀70年代,黨和政府在漠陽江架起了這座鋼筋水泥大橋,並派民兵守護。從此,“一橋”成為連接陽春一江兩岸人民的交通要道,每到上下班高峰,橋上車來人往,十分繁忙,對促進陽春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由於“她”橫跨在母親河漠陽江上,默默的承載著陽春人的足跡,人們把她親切的稱為“母親橋”。


"

悠悠漠陽江見證著

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雙擁故事

巍巍老一橋,傳頌著一曲曲軍民魚水情歌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不朽的“一橋”

“四十八年,風風雨雨;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江河滾滾,滄海桑田;白雲悠悠,物過人老;風燭殘年,油盡燈枯;餘願已盡,使命亦了;依依不捨,終需一別;塵封記憶,歲月濃情”《致我們終將逝去的老一橋》—平凡。

陽春一橋,又名漠陽江大橋,1970年開始投入使用,“她”滿載陽春人的希望,讓陽春河東和河西人民緊密相連,這座為陽春人民服務了48年的古橋,已經不能滿足陽春當前的交通需要,於2018年3月拆除重建。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從襁褓到年邁,我們看著一橋一天天的長大變老,而現在‘她’卻就這樣走了……”對一橋最為不捨的恐怕是“守橋人”老張,傷感之情頓時湧上心頭。

老張今年64歲,曾作為守橋民兵的他,每天值班執勤,排查安全隱患,風雨無阻,守護橋樑安全。上個世紀70年代,黨和政府在漠陽江架起了這座鋼筋水泥大橋,並派民兵守護。從此,“一橋”成為連接陽春一江兩岸人民的交通要道,每到上下班高峰,橋上車來人往,十分繁忙,對促進陽春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由於“她”橫跨在母親河漠陽江上,默默的承載著陽春人的足跡,人們把她親切的稱為“母親橋”。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為守護好這座不同尋常的“母親橋”,陽春市人武部奉命組成守橋班。48年來,守橋班民兵的身影留在了一橋的角角落落,為一橋撐起一把結實的保護傘。有的民兵由於常年駐守江邊患上了風溼關節炎,有的則是吸入汽車尾氣、空氣塵埃出現肺部感染,然而沒有一個叫苦,沒有一個退卻。

“經不起艱難困苦的考驗,就不是好民兵”,大家共同的心願:要向當年的紅軍一樣,發揚艱苦奮鬥的好作風,再苦再難也要把“她”守好。自從守橋班民兵擔負守橋重任那天起,不少人就說:“守橋是吃苦受累、耽誤掙錢和不能顧家的苦差事。”的確,他們都是家裡的強壯勞動力和頂樑柱。但守橋民兵在維護戰備交通和處理個人利益面前,卻堅定地選擇了守橋事業。


"

悠悠漠陽江見證著

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雙擁故事

巍巍老一橋,傳頌著一曲曲軍民魚水情歌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不朽的“一橋”

“四十八年,風風雨雨;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江河滾滾,滄海桑田;白雲悠悠,物過人老;風燭殘年,油盡燈枯;餘願已盡,使命亦了;依依不捨,終需一別;塵封記憶,歲月濃情”《致我們終將逝去的老一橋》—平凡。

陽春一橋,又名漠陽江大橋,1970年開始投入使用,“她”滿載陽春人的希望,讓陽春河東和河西人民緊密相連,這座為陽春人民服務了48年的古橋,已經不能滿足陽春當前的交通需要,於2018年3月拆除重建。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從襁褓到年邁,我們看著一橋一天天的長大變老,而現在‘她’卻就這樣走了……”對一橋最為不捨的恐怕是“守橋人”老張,傷感之情頓時湧上心頭。

老張今年64歲,曾作為守橋民兵的他,每天值班執勤,排查安全隱患,風雨無阻,守護橋樑安全。上個世紀70年代,黨和政府在漠陽江架起了這座鋼筋水泥大橋,並派民兵守護。從此,“一橋”成為連接陽春一江兩岸人民的交通要道,每到上下班高峰,橋上車來人往,十分繁忙,對促進陽春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由於“她”橫跨在母親河漠陽江上,默默的承載著陽春人的足跡,人們把她親切的稱為“母親橋”。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為守護好這座不同尋常的“母親橋”,陽春市人武部奉命組成守橋班。48年來,守橋班民兵的身影留在了一橋的角角落落,為一橋撐起一把結實的保護傘。有的民兵由於常年駐守江邊患上了風溼關節炎,有的則是吸入汽車尾氣、空氣塵埃出現肺部感染,然而沒有一個叫苦,沒有一個退卻。

“經不起艱難困苦的考驗,就不是好民兵”,大家共同的心願:要向當年的紅軍一樣,發揚艱苦奮鬥的好作風,再苦再難也要把“她”守好。自從守橋班民兵擔負守橋重任那天起,不少人就說:“守橋是吃苦受累、耽誤掙錢和不能顧家的苦差事。”的確,他們都是家裡的強壯勞動力和頂樑柱。但守橋民兵在維護戰備交通和處理個人利益面前,卻堅定地選擇了守橋事業。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沒有這座橋,會給許許多多的群眾造成不便,工人無法上班,學生不能上學,農民無路進城……更談不上發展經濟了,為了廣大群眾,我們願意!”守橋民兵們沒有一個人當“逃兵”。一橋的橋頭專門建有守橋哨所,但由於條件不好,夏天悶熱、雨天漏水,有的群眾看到守橋民兵常常被執勤環境所困擾,就提醒他們應該向政府提出申請解決實際困難。守橋民兵們卻說:“我們累點苦點不要緊,政府對我們已經很關照了,再不能給政府添麻煩了。”

守橋班的哨所,就像鑲嵌在漠陽江上的一顆“明珠”,深深地吸引著過往行人。守橋民兵們日日夜夜,頂著風吹日晒,忍著噪音塵埃,把一片深情傾注在守橋事業中。48年來,守橋民兵在漠陽江的一橋上默默奉獻,贏得了廣大幹部群眾的讚譽。


"

悠悠漠陽江見證著

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雙擁故事

巍巍老一橋,傳頌著一曲曲軍民魚水情歌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不朽的“一橋”

“四十八年,風風雨雨;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江河滾滾,滄海桑田;白雲悠悠,物過人老;風燭殘年,油盡燈枯;餘願已盡,使命亦了;依依不捨,終需一別;塵封記憶,歲月濃情”《致我們終將逝去的老一橋》—平凡。

陽春一橋,又名漠陽江大橋,1970年開始投入使用,“她”滿載陽春人的希望,讓陽春河東和河西人民緊密相連,這座為陽春人民服務了48年的古橋,已經不能滿足陽春當前的交通需要,於2018年3月拆除重建。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從襁褓到年邁,我們看著一橋一天天的長大變老,而現在‘她’卻就這樣走了……”對一橋最為不捨的恐怕是“守橋人”老張,傷感之情頓時湧上心頭。

老張今年64歲,曾作為守橋民兵的他,每天值班執勤,排查安全隱患,風雨無阻,守護橋樑安全。上個世紀70年代,黨和政府在漠陽江架起了這座鋼筋水泥大橋,並派民兵守護。從此,“一橋”成為連接陽春一江兩岸人民的交通要道,每到上下班高峰,橋上車來人往,十分繁忙,對促進陽春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由於“她”橫跨在母親河漠陽江上,默默的承載著陽春人的足跡,人們把她親切的稱為“母親橋”。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為守護好這座不同尋常的“母親橋”,陽春市人武部奉命組成守橋班。48年來,守橋班民兵的身影留在了一橋的角角落落,為一橋撐起一把結實的保護傘。有的民兵由於常年駐守江邊患上了風溼關節炎,有的則是吸入汽車尾氣、空氣塵埃出現肺部感染,然而沒有一個叫苦,沒有一個退卻。

“經不起艱難困苦的考驗,就不是好民兵”,大家共同的心願:要向當年的紅軍一樣,發揚艱苦奮鬥的好作風,再苦再難也要把“她”守好。自從守橋班民兵擔負守橋重任那天起,不少人就說:“守橋是吃苦受累、耽誤掙錢和不能顧家的苦差事。”的確,他們都是家裡的強壯勞動力和頂樑柱。但守橋民兵在維護戰備交通和處理個人利益面前,卻堅定地選擇了守橋事業。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沒有這座橋,會給許許多多的群眾造成不便,工人無法上班,學生不能上學,農民無路進城……更談不上發展經濟了,為了廣大群眾,我們願意!”守橋民兵們沒有一個人當“逃兵”。一橋的橋頭專門建有守橋哨所,但由於條件不好,夏天悶熱、雨天漏水,有的群眾看到守橋民兵常常被執勤環境所困擾,就提醒他們應該向政府提出申請解決實際困難。守橋民兵們卻說:“我們累點苦點不要緊,政府對我們已經很關照了,再不能給政府添麻煩了。”

守橋班的哨所,就像鑲嵌在漠陽江上的一顆“明珠”,深深地吸引著過往行人。守橋民兵們日日夜夜,頂著風吹日晒,忍著噪音塵埃,把一片深情傾注在守橋事業中。48年來,守橋民兵在漠陽江的一橋上默默奉獻,贏得了廣大幹部群眾的讚譽。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如今,隨著一橋的拆除,守橋民兵們不辱使命,完成了守橋任務。然而,“一橋精神”卻得到了很好的傳承,陽春軍民共同播散下的“魚水情誼”,早已深根於漠陽江兩岸……

現在,春州大地上遍地綻放著“雙擁之花”,絢麗多姿,芳香四溢!“中心廣場那裡的雙擁公園裡的照片,竟然有我!”市人武部的小李欣喜的說道。去年11月,市委市政府在市區中心廣場建成陽江市首個“雙擁主題公園”,進一步拓展了雙擁工作形式,豐富了雙擁共建內涵。


"

悠悠漠陽江見證著

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雙擁故事

巍巍老一橋,傳頌著一曲曲軍民魚水情歌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不朽的“一橋”

“四十八年,風風雨雨;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江河滾滾,滄海桑田;白雲悠悠,物過人老;風燭殘年,油盡燈枯;餘願已盡,使命亦了;依依不捨,終需一別;塵封記憶,歲月濃情”《致我們終將逝去的老一橋》—平凡。

陽春一橋,又名漠陽江大橋,1970年開始投入使用,“她”滿載陽春人的希望,讓陽春河東和河西人民緊密相連,這座為陽春人民服務了48年的古橋,已經不能滿足陽春當前的交通需要,於2018年3月拆除重建。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從襁褓到年邁,我們看著一橋一天天的長大變老,而現在‘她’卻就這樣走了……”對一橋最為不捨的恐怕是“守橋人”老張,傷感之情頓時湧上心頭。

老張今年64歲,曾作為守橋民兵的他,每天值班執勤,排查安全隱患,風雨無阻,守護橋樑安全。上個世紀70年代,黨和政府在漠陽江架起了這座鋼筋水泥大橋,並派民兵守護。從此,“一橋”成為連接陽春一江兩岸人民的交通要道,每到上下班高峰,橋上車來人往,十分繁忙,對促進陽春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由於“她”橫跨在母親河漠陽江上,默默的承載著陽春人的足跡,人們把她親切的稱為“母親橋”。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為守護好這座不同尋常的“母親橋”,陽春市人武部奉命組成守橋班。48年來,守橋班民兵的身影留在了一橋的角角落落,為一橋撐起一把結實的保護傘。有的民兵由於常年駐守江邊患上了風溼關節炎,有的則是吸入汽車尾氣、空氣塵埃出現肺部感染,然而沒有一個叫苦,沒有一個退卻。

“經不起艱難困苦的考驗,就不是好民兵”,大家共同的心願:要向當年的紅軍一樣,發揚艱苦奮鬥的好作風,再苦再難也要把“她”守好。自從守橋班民兵擔負守橋重任那天起,不少人就說:“守橋是吃苦受累、耽誤掙錢和不能顧家的苦差事。”的確,他們都是家裡的強壯勞動力和頂樑柱。但守橋民兵在維護戰備交通和處理個人利益面前,卻堅定地選擇了守橋事業。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沒有這座橋,會給許許多多的群眾造成不便,工人無法上班,學生不能上學,農民無路進城……更談不上發展經濟了,為了廣大群眾,我們願意!”守橋民兵們沒有一個人當“逃兵”。一橋的橋頭專門建有守橋哨所,但由於條件不好,夏天悶熱、雨天漏水,有的群眾看到守橋民兵常常被執勤環境所困擾,就提醒他們應該向政府提出申請解決實際困難。守橋民兵們卻說:“我們累點苦點不要緊,政府對我們已經很關照了,再不能給政府添麻煩了。”

守橋班的哨所,就像鑲嵌在漠陽江上的一顆“明珠”,深深地吸引著過往行人。守橋民兵們日日夜夜,頂著風吹日晒,忍著噪音塵埃,把一片深情傾注在守橋事業中。48年來,守橋民兵在漠陽江的一橋上默默奉獻,贏得了廣大幹部群眾的讚譽。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如今,隨著一橋的拆除,守橋民兵們不辱使命,完成了守橋任務。然而,“一橋精神”卻得到了很好的傳承,陽春軍民共同播散下的“魚水情誼”,早已深根於漠陽江兩岸……

現在,春州大地上遍地綻放著“雙擁之花”,絢麗多姿,芳香四溢!“中心廣場那裡的雙擁公園裡的照片,竟然有我!”市人武部的小李欣喜的說道。去年11月,市委市政府在市區中心廣場建成陽江市首個“雙擁主題公園”,進一步拓展了雙擁工作形式,豐富了雙擁共建內涵。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急軍所急、憂軍所憂

陽春市委、市政府把關心支持國防軍隊建設視為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為全面提高新形勢下雙擁工作水平,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廣泛開展科技擁軍、智力擁軍、文化擁軍、法律擁軍等活動。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力支持部隊項目建設,先後投入經費對市人武部、武警中隊和原消防大隊的營院、辦公場所等及裝備設施進行建設。每年春節,組織開展對駐軍部隊和優撫對象的慰問活動。以“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清明節為契機,組織社會各界前往烈士陵園祭掃活動,緬懷革命先烈。每逢“八一”,都要舉辦軍民聯歡會、專題晚會等文化擁軍活動…


"

悠悠漠陽江見證著

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雙擁故事

巍巍老一橋,傳頌著一曲曲軍民魚水情歌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不朽的“一橋”

“四十八年,風風雨雨;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江河滾滾,滄海桑田;白雲悠悠,物過人老;風燭殘年,油盡燈枯;餘願已盡,使命亦了;依依不捨,終需一別;塵封記憶,歲月濃情”《致我們終將逝去的老一橋》—平凡。

陽春一橋,又名漠陽江大橋,1970年開始投入使用,“她”滿載陽春人的希望,讓陽春河東和河西人民緊密相連,這座為陽春人民服務了48年的古橋,已經不能滿足陽春當前的交通需要,於2018年3月拆除重建。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從襁褓到年邁,我們看著一橋一天天的長大變老,而現在‘她’卻就這樣走了……”對一橋最為不捨的恐怕是“守橋人”老張,傷感之情頓時湧上心頭。

老張今年64歲,曾作為守橋民兵的他,每天值班執勤,排查安全隱患,風雨無阻,守護橋樑安全。上個世紀70年代,黨和政府在漠陽江架起了這座鋼筋水泥大橋,並派民兵守護。從此,“一橋”成為連接陽春一江兩岸人民的交通要道,每到上下班高峰,橋上車來人往,十分繁忙,對促進陽春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由於“她”橫跨在母親河漠陽江上,默默的承載著陽春人的足跡,人們把她親切的稱為“母親橋”。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為守護好這座不同尋常的“母親橋”,陽春市人武部奉命組成守橋班。48年來,守橋班民兵的身影留在了一橋的角角落落,為一橋撐起一把結實的保護傘。有的民兵由於常年駐守江邊患上了風溼關節炎,有的則是吸入汽車尾氣、空氣塵埃出現肺部感染,然而沒有一個叫苦,沒有一個退卻。

“經不起艱難困苦的考驗,就不是好民兵”,大家共同的心願:要向當年的紅軍一樣,發揚艱苦奮鬥的好作風,再苦再難也要把“她”守好。自從守橋班民兵擔負守橋重任那天起,不少人就說:“守橋是吃苦受累、耽誤掙錢和不能顧家的苦差事。”的確,他們都是家裡的強壯勞動力和頂樑柱。但守橋民兵在維護戰備交通和處理個人利益面前,卻堅定地選擇了守橋事業。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沒有這座橋,會給許許多多的群眾造成不便,工人無法上班,學生不能上學,農民無路進城……更談不上發展經濟了,為了廣大群眾,我們願意!”守橋民兵們沒有一個人當“逃兵”。一橋的橋頭專門建有守橋哨所,但由於條件不好,夏天悶熱、雨天漏水,有的群眾看到守橋民兵常常被執勤環境所困擾,就提醒他們應該向政府提出申請解決實際困難。守橋民兵們卻說:“我們累點苦點不要緊,政府對我們已經很關照了,再不能給政府添麻煩了。”

守橋班的哨所,就像鑲嵌在漠陽江上的一顆“明珠”,深深地吸引著過往行人。守橋民兵們日日夜夜,頂著風吹日晒,忍著噪音塵埃,把一片深情傾注在守橋事業中。48年來,守橋民兵在漠陽江的一橋上默默奉獻,贏得了廣大幹部群眾的讚譽。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如今,隨著一橋的拆除,守橋民兵們不辱使命,完成了守橋任務。然而,“一橋精神”卻得到了很好的傳承,陽春軍民共同播散下的“魚水情誼”,早已深根於漠陽江兩岸……

現在,春州大地上遍地綻放著“雙擁之花”,絢麗多姿,芳香四溢!“中心廣場那裡的雙擁公園裡的照片,竟然有我!”市人武部的小李欣喜的說道。去年11月,市委市政府在市區中心廣場建成陽江市首個“雙擁主題公園”,進一步拓展了雙擁工作形式,豐富了雙擁共建內涵。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急軍所急、憂軍所憂

陽春市委、市政府把關心支持國防軍隊建設視為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為全面提高新形勢下雙擁工作水平,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廣泛開展科技擁軍、智力擁軍、文化擁軍、法律擁軍等活動。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力支持部隊項目建設,先後投入經費對市人武部、武警中隊和原消防大隊的營院、辦公場所等及裝備設施進行建設。每年春節,組織開展對駐軍部隊和優撫對象的慰問活動。以“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清明節為契機,組織社會各界前往烈士陵園祭掃活動,緬懷革命先烈。每逢“八一”,都要舉辦軍民聯歡會、專題晚會等文化擁軍活動…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真心的關愛換來真情的回報

“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溼透衣被,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這是一首子弟兵用愛心和汗水譜寫的愛民之歌。在搶險救災、城市消防、維穩處突等急難險重任務面前,他們勇挑重擔,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2018年抗擊“山竹”颱風的戰鬥中,陽春駐軍挺身而出,轉移群眾、封堵決口、運送物資、日夜奮戰,風雨中譜寫出了一曲曲壯麗感人的讚歌。

在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同時,駐軍官兵視陽春為第二故鄉,大力開展軍民共建、扶貧幫困、助學助殘活動,積極支援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據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完成植栽樹400餘棵,幫扶貧困戶36戶,城市創衛活動期間出動官兵330人次,清理垃圾150餘方,組織學生軍訓7000多人,充分展示了人民軍隊的良好形象。


"

悠悠漠陽江見證著

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雙擁故事

巍巍老一橋,傳頌著一曲曲軍民魚水情歌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不朽的“一橋”

“四十八年,風風雨雨;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江河滾滾,滄海桑田;白雲悠悠,物過人老;風燭殘年,油盡燈枯;餘願已盡,使命亦了;依依不捨,終需一別;塵封記憶,歲月濃情”《致我們終將逝去的老一橋》—平凡。

陽春一橋,又名漠陽江大橋,1970年開始投入使用,“她”滿載陽春人的希望,讓陽春河東和河西人民緊密相連,這座為陽春人民服務了48年的古橋,已經不能滿足陽春當前的交通需要,於2018年3月拆除重建。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從襁褓到年邁,我們看著一橋一天天的長大變老,而現在‘她’卻就這樣走了……”對一橋最為不捨的恐怕是“守橋人”老張,傷感之情頓時湧上心頭。

老張今年64歲,曾作為守橋民兵的他,每天值班執勤,排查安全隱患,風雨無阻,守護橋樑安全。上個世紀70年代,黨和政府在漠陽江架起了這座鋼筋水泥大橋,並派民兵守護。從此,“一橋”成為連接陽春一江兩岸人民的交通要道,每到上下班高峰,橋上車來人往,十分繁忙,對促進陽春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由於“她”橫跨在母親河漠陽江上,默默的承載著陽春人的足跡,人們把她親切的稱為“母親橋”。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為守護好這座不同尋常的“母親橋”,陽春市人武部奉命組成守橋班。48年來,守橋班民兵的身影留在了一橋的角角落落,為一橋撐起一把結實的保護傘。有的民兵由於常年駐守江邊患上了風溼關節炎,有的則是吸入汽車尾氣、空氣塵埃出現肺部感染,然而沒有一個叫苦,沒有一個退卻。

“經不起艱難困苦的考驗,就不是好民兵”,大家共同的心願:要向當年的紅軍一樣,發揚艱苦奮鬥的好作風,再苦再難也要把“她”守好。自從守橋班民兵擔負守橋重任那天起,不少人就說:“守橋是吃苦受累、耽誤掙錢和不能顧家的苦差事。”的確,他們都是家裡的強壯勞動力和頂樑柱。但守橋民兵在維護戰備交通和處理個人利益面前,卻堅定地選擇了守橋事業。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沒有這座橋,會給許許多多的群眾造成不便,工人無法上班,學生不能上學,農民無路進城……更談不上發展經濟了,為了廣大群眾,我們願意!”守橋民兵們沒有一個人當“逃兵”。一橋的橋頭專門建有守橋哨所,但由於條件不好,夏天悶熱、雨天漏水,有的群眾看到守橋民兵常常被執勤環境所困擾,就提醒他們應該向政府提出申請解決實際困難。守橋民兵們卻說:“我們累點苦點不要緊,政府對我們已經很關照了,再不能給政府添麻煩了。”

守橋班的哨所,就像鑲嵌在漠陽江上的一顆“明珠”,深深地吸引著過往行人。守橋民兵們日日夜夜,頂著風吹日晒,忍著噪音塵埃,把一片深情傾注在守橋事業中。48年來,守橋民兵在漠陽江的一橋上默默奉獻,贏得了廣大幹部群眾的讚譽。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如今,隨著一橋的拆除,守橋民兵們不辱使命,完成了守橋任務。然而,“一橋精神”卻得到了很好的傳承,陽春軍民共同播散下的“魚水情誼”,早已深根於漠陽江兩岸……

現在,春州大地上遍地綻放著“雙擁之花”,絢麗多姿,芳香四溢!“中心廣場那裡的雙擁公園裡的照片,竟然有我!”市人武部的小李欣喜的說道。去年11月,市委市政府在市區中心廣場建成陽江市首個“雙擁主題公園”,進一步拓展了雙擁工作形式,豐富了雙擁共建內涵。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急軍所急、憂軍所憂

陽春市委、市政府把關心支持國防軍隊建設視為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為全面提高新形勢下雙擁工作水平,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廣泛開展科技擁軍、智力擁軍、文化擁軍、法律擁軍等活動。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力支持部隊項目建設,先後投入經費對市人武部、武警中隊和原消防大隊的營院、辦公場所等及裝備設施進行建設。每年春節,組織開展對駐軍部隊和優撫對象的慰問活動。以“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清明節為契機,組織社會各界前往烈士陵園祭掃活動,緬懷革命先烈。每逢“八一”,都要舉辦軍民聯歡會、專題晚會等文化擁軍活動…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真心的關愛換來真情的回報

“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溼透衣被,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這是一首子弟兵用愛心和汗水譜寫的愛民之歌。在搶險救災、城市消防、維穩處突等急難險重任務面前,他們勇挑重擔,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2018年抗擊“山竹”颱風的戰鬥中,陽春駐軍挺身而出,轉移群眾、封堵決口、運送物資、日夜奮戰,風雨中譜寫出了一曲曲壯麗感人的讚歌。

在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同時,駐軍官兵視陽春為第二故鄉,大力開展軍民共建、扶貧幫困、助學助殘活動,積極支援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據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完成植栽樹400餘棵,幫扶貧困戶36戶,城市創衛活動期間出動官兵330人次,清理垃圾150餘方,組織學生軍訓7000多人,充分展示了人民軍隊的良好形象。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悠悠漠陽江,見證著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雙擁故事;巍巍老一橋,傳頌著一曲曲軍民魚水情歌。

時代走向繁榮,一橋芳華已逝,但人們仍記得“她”昔日的綽綽風采。夕陽西下,漠陽江兩岸漁船飄出的裊裊炊煙,在倒影著的一橋和河畔閃閃發光的細沙的襯托下,清幽靜謐,美輪美奐……


"

悠悠漠陽江見證著

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雙擁故事

巍巍老一橋,傳頌著一曲曲軍民魚水情歌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不朽的“一橋”

“四十八年,風風雨雨;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江河滾滾,滄海桑田;白雲悠悠,物過人老;風燭殘年,油盡燈枯;餘願已盡,使命亦了;依依不捨,終需一別;塵封記憶,歲月濃情”《致我們終將逝去的老一橋》—平凡。

陽春一橋,又名漠陽江大橋,1970年開始投入使用,“她”滿載陽春人的希望,讓陽春河東和河西人民緊密相連,這座為陽春人民服務了48年的古橋,已經不能滿足陽春當前的交通需要,於2018年3月拆除重建。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從襁褓到年邁,我們看著一橋一天天的長大變老,而現在‘她’卻就這樣走了……”對一橋最為不捨的恐怕是“守橋人”老張,傷感之情頓時湧上心頭。

老張今年64歲,曾作為守橋民兵的他,每天值班執勤,排查安全隱患,風雨無阻,守護橋樑安全。上個世紀70年代,黨和政府在漠陽江架起了這座鋼筋水泥大橋,並派民兵守護。從此,“一橋”成為連接陽春一江兩岸人民的交通要道,每到上下班高峰,橋上車來人往,十分繁忙,對促進陽春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由於“她”橫跨在母親河漠陽江上,默默的承載著陽春人的足跡,人們把她親切的稱為“母親橋”。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為守護好這座不同尋常的“母親橋”,陽春市人武部奉命組成守橋班。48年來,守橋班民兵的身影留在了一橋的角角落落,為一橋撐起一把結實的保護傘。有的民兵由於常年駐守江邊患上了風溼關節炎,有的則是吸入汽車尾氣、空氣塵埃出現肺部感染,然而沒有一個叫苦,沒有一個退卻。

“經不起艱難困苦的考驗,就不是好民兵”,大家共同的心願:要向當年的紅軍一樣,發揚艱苦奮鬥的好作風,再苦再難也要把“她”守好。自從守橋班民兵擔負守橋重任那天起,不少人就說:“守橋是吃苦受累、耽誤掙錢和不能顧家的苦差事。”的確,他們都是家裡的強壯勞動力和頂樑柱。但守橋民兵在維護戰備交通和處理個人利益面前,卻堅定地選擇了守橋事業。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沒有這座橋,會給許許多多的群眾造成不便,工人無法上班,學生不能上學,農民無路進城……更談不上發展經濟了,為了廣大群眾,我們願意!”守橋民兵們沒有一個人當“逃兵”。一橋的橋頭專門建有守橋哨所,但由於條件不好,夏天悶熱、雨天漏水,有的群眾看到守橋民兵常常被執勤環境所困擾,就提醒他們應該向政府提出申請解決實際困難。守橋民兵們卻說:“我們累點苦點不要緊,政府對我們已經很關照了,再不能給政府添麻煩了。”

守橋班的哨所,就像鑲嵌在漠陽江上的一顆“明珠”,深深地吸引著過往行人。守橋民兵們日日夜夜,頂著風吹日晒,忍著噪音塵埃,把一片深情傾注在守橋事業中。48年來,守橋民兵在漠陽江的一橋上默默奉獻,贏得了廣大幹部群眾的讚譽。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如今,隨著一橋的拆除,守橋民兵們不辱使命,完成了守橋任務。然而,“一橋精神”卻得到了很好的傳承,陽春軍民共同播散下的“魚水情誼”,早已深根於漠陽江兩岸……

現在,春州大地上遍地綻放著“雙擁之花”,絢麗多姿,芳香四溢!“中心廣場那裡的雙擁公園裡的照片,竟然有我!”市人武部的小李欣喜的說道。去年11月,市委市政府在市區中心廣場建成陽江市首個“雙擁主題公園”,進一步拓展了雙擁工作形式,豐富了雙擁共建內涵。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急軍所急、憂軍所憂

陽春市委、市政府把關心支持國防軍隊建設視為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為全面提高新形勢下雙擁工作水平,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廣泛開展科技擁軍、智力擁軍、文化擁軍、法律擁軍等活動。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力支持部隊項目建設,先後投入經費對市人武部、武警中隊和原消防大隊的營院、辦公場所等及裝備設施進行建設。每年春節,組織開展對駐軍部隊和優撫對象的慰問活動。以“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清明節為契機,組織社會各界前往烈士陵園祭掃活動,緬懷革命先烈。每逢“八一”,都要舉辦軍民聯歡會、專題晚會等文化擁軍活動…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真心的關愛換來真情的回報

“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溼透衣被,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這是一首子弟兵用愛心和汗水譜寫的愛民之歌。在搶險救災、城市消防、維穩處突等急難險重任務面前,他們勇挑重擔,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2018年抗擊“山竹”颱風的戰鬥中,陽春駐軍挺身而出,轉移群眾、封堵決口、運送物資、日夜奮戰,風雨中譜寫出了一曲曲壯麗感人的讚歌。

在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同時,駐軍官兵視陽春為第二故鄉,大力開展軍民共建、扶貧幫困、助學助殘活動,積極支援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據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完成植栽樹400餘棵,幫扶貧困戶36戶,城市創衛活動期間出動官兵330人次,清理垃圾150餘方,組織學生軍訓7000多人,充分展示了人民軍隊的良好形象。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悠悠漠陽江,見證著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雙擁故事;巍巍老一橋,傳頌著一曲曲軍民魚水情歌。

時代走向繁榮,一橋芳華已逝,但人們仍記得“她”昔日的綽綽風采。夕陽西下,漠陽江兩岸漁船飄出的裊裊炊煙,在倒影著的一橋和河畔閃閃發光的細沙的襯托下,清幽靜謐,美輪美奐……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而今,“她”累了,我們熟悉的那座“一橋”,再也不會回來了……別離是為了陽春更好的路途與明天!

讓人欣慰的是,就在前不久,陽春市政府召開了加快推進“新漠陽江大橋”建設工作協調會,人們期盼的新大橋於2020年元旦前有望建成通車。工程進度在加快,工地上塔吊林立,機器隆隆,一片熱火朝天,這座新的大橋必將是“一橋”的涅槃重生!


"

悠悠漠陽江見證著

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雙擁故事

巍巍老一橋,傳頌著一曲曲軍民魚水情歌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不朽的“一橋”

“四十八年,風風雨雨;車水馬龍,川流不息;江河滾滾,滄海桑田;白雲悠悠,物過人老;風燭殘年,油盡燈枯;餘願已盡,使命亦了;依依不捨,終需一別;塵封記憶,歲月濃情”《致我們終將逝去的老一橋》—平凡。

陽春一橋,又名漠陽江大橋,1970年開始投入使用,“她”滿載陽春人的希望,讓陽春河東和河西人民緊密相連,這座為陽春人民服務了48年的古橋,已經不能滿足陽春當前的交通需要,於2018年3月拆除重建。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從襁褓到年邁,我們看著一橋一天天的長大變老,而現在‘她’卻就這樣走了……”對一橋最為不捨的恐怕是“守橋人”老張,傷感之情頓時湧上心頭。

老張今年64歲,曾作為守橋民兵的他,每天值班執勤,排查安全隱患,風雨無阻,守護橋樑安全。上個世紀70年代,黨和政府在漠陽江架起了這座鋼筋水泥大橋,並派民兵守護。從此,“一橋”成為連接陽春一江兩岸人民的交通要道,每到上下班高峰,橋上車來人往,十分繁忙,對促進陽春經濟社會繁榮發展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由於“她”橫跨在母親河漠陽江上,默默的承載著陽春人的足跡,人們把她親切的稱為“母親橋”。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為守護好這座不同尋常的“母親橋”,陽春市人武部奉命組成守橋班。48年來,守橋班民兵的身影留在了一橋的角角落落,為一橋撐起一把結實的保護傘。有的民兵由於常年駐守江邊患上了風溼關節炎,有的則是吸入汽車尾氣、空氣塵埃出現肺部感染,然而沒有一個叫苦,沒有一個退卻。

“經不起艱難困苦的考驗,就不是好民兵”,大家共同的心願:要向當年的紅軍一樣,發揚艱苦奮鬥的好作風,再苦再難也要把“她”守好。自從守橋班民兵擔負守橋重任那天起,不少人就說:“守橋是吃苦受累、耽誤掙錢和不能顧家的苦差事。”的確,他們都是家裡的強壯勞動力和頂樑柱。但守橋民兵在維護戰備交通和處理個人利益面前,卻堅定地選擇了守橋事業。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沒有這座橋,會給許許多多的群眾造成不便,工人無法上班,學生不能上學,農民無路進城……更談不上發展經濟了,為了廣大群眾,我們願意!”守橋民兵們沒有一個人當“逃兵”。一橋的橋頭專門建有守橋哨所,但由於條件不好,夏天悶熱、雨天漏水,有的群眾看到守橋民兵常常被執勤環境所困擾,就提醒他們應該向政府提出申請解決實際困難。守橋民兵們卻說:“我們累點苦點不要緊,政府對我們已經很關照了,再不能給政府添麻煩了。”

守橋班的哨所,就像鑲嵌在漠陽江上的一顆“明珠”,深深地吸引著過往行人。守橋民兵們日日夜夜,頂著風吹日晒,忍著噪音塵埃,把一片深情傾注在守橋事業中。48年來,守橋民兵在漠陽江的一橋上默默奉獻,贏得了廣大幹部群眾的讚譽。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如今,隨著一橋的拆除,守橋民兵們不辱使命,完成了守橋任務。然而,“一橋精神”卻得到了很好的傳承,陽春軍民共同播散下的“魚水情誼”,早已深根於漠陽江兩岸……

現在,春州大地上遍地綻放著“雙擁之花”,絢麗多姿,芳香四溢!“中心廣場那裡的雙擁公園裡的照片,竟然有我!”市人武部的小李欣喜的說道。去年11月,市委市政府在市區中心廣場建成陽江市首個“雙擁主題公園”,進一步拓展了雙擁工作形式,豐富了雙擁共建內涵。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急軍所急、憂軍所憂

陽春市委、市政府把關心支持國防軍隊建設視為義不容辭的政治責任。為全面提高新形勢下雙擁工作水平,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廣泛開展科技擁軍、智力擁軍、文化擁軍、法律擁軍等活動。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力支持部隊項目建設,先後投入經費對市人武部、武警中隊和原消防大隊的營院、辦公場所等及裝備設施進行建設。每年春節,組織開展對駐軍部隊和優撫對象的慰問活動。以“國家公祭日”、“烈士紀念日”、清明節為契機,組織社會各界前往烈士陵園祭掃活動,緬懷革命先烈。每逢“八一”,都要舉辦軍民聯歡會、專題晚會等文化擁軍活動…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真心的關愛換來真情的回報

“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溼透衣被,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這是一首子弟兵用愛心和汗水譜寫的愛民之歌。在搶險救災、城市消防、維穩處突等急難險重任務面前,他們勇挑重擔,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在2018年抗擊“山竹”颱風的戰鬥中,陽春駐軍挺身而出,轉移群眾、封堵決口、運送物資、日夜奮戰,風雨中譜寫出了一曲曲壯麗感人的讚歌。

在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同時,駐軍官兵視陽春為第二故鄉,大力開展軍民共建、扶貧幫困、助學助殘活動,積極支援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事業。據不完全統計,僅2018年完成植栽樹400餘棵,幫扶貧困戶36戶,城市創衛活動期間出動官兵330人次,清理垃圾150餘方,組織學生軍訓7000多人,充分展示了人民軍隊的良好形象。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悠悠漠陽江,見證著一個又一個動人的雙擁故事;巍巍老一橋,傳頌著一曲曲軍民魚水情歌。

時代走向繁榮,一橋芳華已逝,但人們仍記得“她”昔日的綽綽風采。夕陽西下,漠陽江兩岸漁船飄出的裊裊炊煙,在倒影著的一橋和河畔閃閃發光的細沙的襯托下,清幽靜謐,美輪美奐……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而今,“她”累了,我們熟悉的那座“一橋”,再也不會回來了……別離是為了陽春更好的路途與明天!

讓人欣慰的是,就在前不久,陽春市政府召開了加快推進“新漠陽江大橋”建設工作協調會,人們期盼的新大橋於2020年元旦前有望建成通車。工程進度在加快,工地上塔吊林立,機器隆隆,一片熱火朝天,這座新的大橋必將是“一橋”的涅槃重生!


陽春一橋的背後還有這樣一群人在默默付出…


來源:圖聞快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