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持續下滑淨利大幅波動,雅戈爾棄投資歸主業外界將信將疑

​近年來雅戈爾營業收入呈現持續下滑態勢,且服裝板塊2018年營收、淨利貢獻只佔58%和22%。而一旦放棄投資迴歸主業,卻仍需面對高庫存狀況

營收持續下滑淨利大幅波動,雅戈爾棄投資歸主業外界將信將疑


《投資時報》研究員 習羽

如果一個曾經在中信證券(600030.SH)股權投資上至少賺得25倍收益,還試圖如法炮製押注中信股份(0267.HK),一舉投下相當於自家上市公司八成七淨資產資金量的人,突然宣佈“金盆洗手”,可信度如何?

這一次,68歲的雅戈爾集團董事長李如成似乎心意已決。

日前,雅戈爾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雅戈爾)發佈公告稱,為了實現價值最大化目標,公司未來將進一步聚焦服裝主業的發展。除戰略性投資和繼續履行投資承諾外,公司將不再開展非主業領域的財務性股權投資,並擇機處置既有財務性股權投資項目。

消息一經公佈,市場一片譁然。

雅戈爾此前發佈的2018年年報顯示,期內該公司完成營業收入96.4億元,比上年同期降低2.0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6.77億元,同比增長1139.14%。當然,這家以西裝、襯衫起家的上市公司從未改變它“不務正業”的特質,期內由服裝板塊提供的營收和淨利只佔58%及22%,依靠副業賺快錢的雅戈爾,本色依舊。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近年來雅戈爾營業收入已呈現持續下滑態勢。數據顯示,2016年—2018年,雅戈爾營收分別為149億元、98.4億元、96.4億元。2018年的該項數據只及兩年前的64.7%。對於雅戈爾而言,若想扭轉營收持續下滑這一不利局面,要麼在地產、投資兩個被李如成器重近20年的雙發引擎上取得重大突破,要麼必須在起家的服裝領域中謀取一個轉型良機。不過,這兩樣都不那麼容易做到。

更值得關切的是,儘管2018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同比增長1139.14%,但這主要是基於2017年淨利潤過低所致。據近年財報顯示,雅戈爾2016年—2018年歸屬淨利潤分別為36.8億元、2.97億元、36.8億元,而2017年淨利驟減的原因,仍然歸結於雅戈爾的股權投資動作的失利——雖然李如成一直津津樂道於“投資一下子就能賺製造業30年的錢”,但他在2015年末累計投入近170億人民幣獲得的中信股份股權,顯然沒能重複1999年斥資3.2億元搶先入股中信證券後獲得的超額回報,而此次“麥城”最終導致是年財報的黯然失色。

“以往的成功,不可能再重複;過去的教訓,一定要銘記”,這是李如成在最新一封《致股東書》中所言。然而,其果真就此轉性?市場目前只能先給出觀察期。

雅戈爾高層的人事調整更加重了外界的好奇心。就在投資戰略調整公告發布的同時,雅戈爾還發布了關於董事總經理辭職的公告。公告稱,為了相應地增強董事會戰略職能和專業化運作,錢平先生自願申請辭去公司董事、總經理、戰略發展委員會委員職務。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在錢氏辭任之際,雅戈爾並未公佈總經理最新人選。

針對市場普遍關注的問題,《投資時報》研究員電郵雅戈爾相關部門尋求溝通,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營收持續下滑淨利大幅波動,雅戈爾棄投資歸主業外界將信將疑


失策不止一次

脫胎於一家知青合作服裝工坊的雅戈爾,1998年即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上市第二年,該公司便開始了在資本市場的擴張之路。

1999年—2005年間,雅戈爾陸續投資了中信證券、廣博股份(002103.SZ)、宜科科技(現為聯創電子002036.SZ)、寧波銀行(002142.SZ)等。2005年,股權分置改革全面鋪開,資本市場步入快速發展期,自此雅戈爾的投資業績逐漸攀升,其持有的金融資產市值急速增長,並一度超過200億元。

事實上,對於李如成同期加磅寧波為主的長三角房地產市場,投資者和同行異議不多。甚至在2007年其真金白銀掏出100億爭當地王的行動,事後判斷仍具有相當的前瞻性。然而,之於股權投資則素來觀點不一。某業內權威人士曾意有所指表示,一些上市公司不將精力放在主業發展,卻熱衷於炒股,一旦股市大跌,其業績將受到波及甚至虧損。

不幸言中。2018年,雅戈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較上年同期增長1139.14%,而利潤激增的原因主要是由於上年同期計提了33.08億元的中信股份減值準備。

《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在雅戈爾甄選的諸多投資標的之中,中信系一直佔據著最重要地位,且近年來投資收益頗為可觀。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雅戈爾以每股約14港元的成本,買下了中信股份約14.55億股股份。

雖然此後市場經歷了幾番牛熊轉換,但雅戈爾對於中信股份“情有獨鍾”。截至2017年末,雅戈爾持有中信股份數量仍保持在約14.55億股。據資料顯示,雅戈爾投入成本約170.23億元人民幣,2017年12月末,市值共計約137.15億元。據統計,中信股份市值佔雅戈爾持股的佔比逾40%。

然而,此番豪賭最終令雅戈爾付出了沉重代價。據統計,除2015年實現近6%的增幅之外,中信股份在2016年股價漲幅約為-16%。據雅戈爾2016年年報顯示,彼時的投資成本為182.16億元,期末賬面值為144.42億元,浮虧已達到37.74億元。

而這一虧損情況在2017年進一步延續。雅戈爾在當年年報中披露,由於中信股份公允價值連續下跌時間超過12個月,認定其已發生減值,計提資產減值準備33.08億元,從而影響公司2017年度淨利潤合計33.08億元。

這並非雅戈爾第一次在股權投資領域“馬失前蹄”。2007年,金田銅業IPO申報前夜雅戈爾突擊入股,以3.6元/股的價格受讓了3.05%的股權。但金田銅業數次衝擊IPO失利,不得已掛牌新三板。2017年末雅戈爾持股部分的市值僅有1.11億元,甚至比不上十年前的投資額。

2018年,雅戈爾投資業務實現投資收益32.0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6億元。但面對變化無常的市場,雅戈爾“不再開展非主業領域的財務性股權投資”的戰略調整宣言,當是某種“痛的領悟”。

服裝行業回暖 庫存仍是頑疾

近年來,隨著消費需求的迭代升級、“互聯網+”的崛起,服裝行業逐漸迎來了轉機。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12月,中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長6.2%,快於同期人均 GDP的增長水平;而其中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同比增長4.1%,在消費支出中的比重為6.49%,但增速低於個人發展類(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娛樂、醫療保健類),未來存在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與此同時,中國穿類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22.0%,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1.7 個百分點,線上銷售已成為服裝內銷市場保持快速增長的第一驅動力;包括超市、百貨店、專業店 等在內的限額以上單位實體零售業態零售額同比增長4.6%,在上年恢復性增長的基礎上繼續保持增長態勢。

本就以服裝起家的雅戈爾,自然不願錯失一切業內可能帶來的機會。其實,早在三年之前,李如成就曾高調宣佈“要用五年時間再造一個雅戈爾”,雅戈爾的服裝業務也隨之回暖。據財報顯示,2016年至2018年,雅戈爾服裝板塊實現營收44.6億元、48.9億元和56.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0.05%、9.46%和13.22%。

只不過,縱然是龍頭品牌西服供應商,雅戈爾也始終難以擺脫行業固有的頑疾。《投資時報》研究員注意到,2018年品牌服裝營業成本同比上年增幅1.31%。細分來看,品牌西服營業成本同比提升10.46%。對於服裝企業而言,庫存是目前最大的成本壓力。

據近三年財報顯示,2016年—2018年,雅戈爾存貨週轉天數分別為533.88天、866.85天、1054.33天,處於業內高位。與此同時,2016—2018年應收賬款週轉天數也在同步提升,分別為6.15天、10.52天、12.27天。但據年報顯示,2018 年,雅戈爾加快數字化轉型,完成業務中臺一期建設,實現了線上線下庫存打通,進一步降低了庫存量。可既然如此,為何存貨週轉天數與應收賬款週轉天數均在逐年攀升?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不需什麼豪言壯語。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