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麼才是富養的孩子?看完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以前理解錯了

文 | 群美育兒

俗話說,男孩要窮養,女孩要富養!但真正知道富養的正確定義的人可能真的不多。在大家看來,絕大多數的人對於富養的定義,都是基於物質上的富養。或許有人會問,難道除了物質上的富養之外,還有精神上的富養?精神上的富養這個詞,可能知道的人不是很多。

到底什麼才是富養的孩子?看完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以前理解錯了

那麼什麼樣的富養才能算是精神富養呢?其實,富養理論中有這樣一句點到人心的話:父母更希望的是給予女兒更好的物質條件,不是一定要給她包裝上公主的身份、豪門的背景、華麗的服飾和貴族的教育,而是希望終有一天她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獨自走上這個繁華的社會,不至於被男人的一顆糖帶走。

說到富養,並僅僅只是家裡有錢,才算富養。不過現實生活中確實有一些真正的大家閨秀,例如民國裡的那些名媛們,她們才算是冠得上名媛這個稱號。

到底什麼才是富養的孩子?看完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以前理解錯了

就如,民國時期的陸小曼和林徽因,兩人出生於不同的地方,但背景卻有很多相似之處。雖然說兩人都出生於富裕的家庭,有才華、舉止端莊優雅,生來就有一副好面容。但兩人不一樣的是:一個是注重物質上的富養,而另一個則是注重精神上的富養。

林徽因的父親,在林徽因小的時候就帶她出國遊歷,讓她見識到了外面的世界。也因此找到了自己的志趣所在。而陸小曼的父母則是滿足她在物質上的需求,提供最好的條件學習更多的詩歌,讓她去結交更多的名流,將來嫁給一個好人家。

到底什麼才是富養的孩子?看完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以前理解錯了

正是因為陸小曼從小任性慣了,不滿父母的安排,最後決定打掉孩子,與丈夫離婚,嫁給了徐志摩。而嫁給徐志摩後,從小過慣奢華生活的她,完全沒有什麼金錢概念,想要什麼都向徐志摩伸手。徐志摩逝世後,讓她悲痛萬分,她的下半生就這樣活在自責中。

而從小接受精神富養的林徽因與陸小曼則不同,雖然說對於徐志摩當年的追求動搖過,但是她的決定終究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她拒絕了他,選擇了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樑思成。在林徽因的婚後生活中,是很精彩的。她跟隨樑思成走過全國大大小小的縣城近兩百多個,探索古代建設的營造法,為國家的建築學做出了偉大的貢獻。

到底什麼才是富養的孩子?看完之後才恍然大悟,原來以前理解錯了

曾經有這樣的話語流傳:我們所說的富養不只是金錢上的豐富給予,而是精神世界裡的溫暖包裹。精神富養,與金錢無關,更多的是人們對於生活品質的追求和態度。可見,二者明顯的區別就這樣出來了,一個在物質上不斷滿足的富養,一個是在精神上不斷地充實的富養。

其實,富養不論經濟條件是否允許,經濟條件允許的話就物質精神雙重富養;如果你的經濟條件不是很能承受得住的話就更多的側重於精神上的富養。

富養,更多的養的是一個人的滿足感與安全。不忘初心,無論境遇如何,從未一無所有,這就是富養的正確定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