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委會委員提議:學前教育應由政府買單'

"

24日,本次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分組審議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情況的報告時,委員蔡昉提出,學前教育應由政府買單,而且賦予最高的優先順序。

蔡昉分析了一組學前教育相關數據:學前教育的公共投入不足,目前只佔財政性教育投入的4.6%,“假如說財政教育投入佔GDP的比重是4%,就意味著學前教育得到的財政投入的那份錢還不到GDP的0.2%,這和相對龐大的學前教育適齡兒童相比非常不匹配”。學前教育的毛入園率為81.7%,其中有73.1%普惠性的幼兒園覆蓋率,“那麼,還有接近20%的適齡兒童沒有入園的,還有20%多的沒有被普惠上的,他們是農村孩子,是貧困人口,是邊遠地區的孩子,也是恰恰需要普惠和財政覆蓋的部分,這是一個很大的矛盾”。

蔡昉認為,當前,學前教育沒有獲得和義務教育以及其他非義務教育階段同等對待的地位,“該不該得到同等對待的地位呢?我認為,不是同等地位,而是應該得到更高的地位,甚至不低於義務教育階段的地位。也就是說,投入上應該更加傾斜,工作上應該得到更高的優先順序”。

“如果把教育作為一種手段,是人力資本的積累,是防止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工具,從這點看我們評價什麼叫公益普惠屬性就是看教育的社會回報率”,蔡昉說,教育有兩種回報率,“一種叫私人回報率,就是說我在孩子身上投入了,在自己身上投入了教育,提高了我的人力資本,將來在工作中、職業中會以更高的收益獲得回報。教育和其他物質生產領域不一樣,教育還有一個社會回報率。社會回報率最高的是學前教育。社會回報率高就意味著應該由政府來買單,而不是家庭買單,家庭通常不會把社會回報率考慮在其投入產出公式中,因此越是社會回報率高,越是要政府來買單。我們得出的結論是,學前教育應該是政府買單,而且賦予最高的優先順序”。

他建議,把學前教育納入義務教育階段,即把義務教育向前延長三年,“按照現在義務教育的同等辦法,就可以解決學前教育發展中諸多的矛盾,這在理論上、經驗上是有依據的。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落實一直講的教育優先發展、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弱有所扶”。

來源:新京報

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刊發此文只為了傳播信息,不用作任何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刪除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