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大唐西域記》是唐朝高僧玄奘法師口授,由其弟子辯機編纂的世界名著。此書記錄了玄奘西行17年,經歷100餘國的所見所聞,內容包括中亞、南亞的交通地理、風土人情、政治文化以及佛教的傳播情況。 後來,英國考古學家康寧漢姆發掘菩提伽耶遺址時在日記裡寫道:“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在閱讀中國人的《大唐西域記》,玄奘對那棵著名的菩提樹以及周圍的佛像和廟宇,記載的都很詳細,我們很快就找到了大量的遺蹟。” 1987年印度歷史學家阿里在寫給北大季羨林教授的信中說,如果沒有法顯和玄奘的著作的話,重建印度史是不可能的。但今天所說的一代高僧,他做出的貢獻並不亞於玄奘法師。從某種程度上說,他的貢獻還要高於玄奘法師。這一切,還要從南宋末期著名的“端平入洛”說起。

對中國貢獻最大的和尚,並非玄奘,為中國帶來近百萬平方公里土地

《西遊記》唐玄奘劇照

1234年,是南宋第五位皇帝宋理宗繼位的第二十年。也就在這一年,剛剛改元的宋理宗派兵北上配合蒙古人攻擊蔡州,並滅亡了歷時119年的金朝。根據戰前協定,河南陳蔡之南屬於南宋,陳蔡之北屬於蒙古。從此,宋金對峙變為宋蒙對峙,南宋開始與蒙古直接接壤。金朝覆滅當年,沒等盛夏到來,蒙古軍旋即退出河南,前往北方涼爽之地避暑,僅僅任命漢人劉福暫時統攝新領地。一時間,黃河以南,淮河以北頓成“無主之地”。聽報之後,剛剛親政一年的宋理宗(1233年,南宋權臣史彌遠死)頓起僥倖之心。1234年6月,南宋發兵北上,旨在奪取原屬北宋的三京:東京開封、西京洛陽、南京商丘,史稱“端平入洛”。如此,蒙古與南宋戰端大開。

對中國貢獻最大的和尚,並非玄奘,為中國帶來近百萬平方公里土地

蒙古帝國疆域

當時河南地區屢經戰亂,加之汴河氾濫,宋軍後方糧草難以及時運抵。同時,宋軍所經州縣多為空城,亦不能稍加補充糧草。一時間,宋軍陷入缺糧狀態。蒙古遊騎偵知宋軍毀盟北伐,立即告知蒙古高層。就在宋軍佔領汴梁和洛陽不久,蒙古大軍迅速南下,驚慌失措之下宋軍固守城池不出,並請求南宋支援。八月,蒙古軍掘開黃河,以水代兵,阻止了宋軍後續部隊北上。至此,南宋收復三京之戰以慘敗告終。更糟糕的是,南宋的軍事行動給了“滅國四十,橫跨歐亞”的蒙古帝國之絕佳藉口。1235年六月,蒙古大汗窩闊臺兵分三路,闊端居右,直取四川;闊出居中,直取荊襄;口溫不花居左,直取江淮。闊端攻入四川后,旋即順長江東出,與闊出匯合,然後順流而下,再與口溫不花碰頭,直取南宋都城臨安。面對蒙古大舉來犯,南宋根據本國地理形勢佈置防線:江淮多沼澤,蒙古缺舟師,蒙古左路難有作為;四川多關隘,蒙古右路難以發揮騎兵快速機動的優勢;中路荊襄之地平曠,較之江淮乾燥,適合蒙古鐵騎馳騁,故而宋朝將重兵配置於荊襄。

對中國貢獻最大的和尚,並非玄奘,為中國帶來近百萬平方公里土地

蒙宋對峙圖

1236年1月,蒙古左路闊端軍經陽平關之戰擊潰宋軍曹友聞部,遂長驅入蜀。僅僅一月,四川全境除夔州(奉節)、潼川(三臺)、闊慶(南充)三地之外全部淪陷。同年12月,蒙古軍欲經夔州順江而下。然而蒙古軍不諳水戰,途徑長江水勢湍急的萬州湖灘地區時遭到宋軍伏擊,大敗而回。就在闊端進入四川的同時,蒙古軍闊出部、口溫不花部也受阻於江陵和廬州。1241年,窩闊臺病逝,蒙古軍暫時停止攻擊。趁此良機,宋軍趕緊查缺補漏,重新佈防。為防備蒙古軍再次經四川側擊荊襄,南宋果斷放棄川西平原,重點防守川東,並以三江(涪江、嘉陵江、渠江)匯合之處的釣魚城為中心,耗費巨資修建諸多堡壘要塞。

對中國貢獻最大的和尚,並非玄奘,為中國帶來近百萬平方公里土地

蒙宋四川戰場

很顯然,蒙古人並不會因為南宋加強了防備而停止南下。當然,在忽必烈繼位之前,蒙古人的主攻方向主要是四川一路。故而負責四川,駐守河西走廊的無冕之王“闊端”的責任尤其重大。闊端乃是窩闊臺次子,受封於西夏故地,駐守涼州(即漢武帝設郡之時的武威),統治甘肅、青海、寧夏、內蒙西部、新疆東南部分、陝西全境。為了鞏固甘、寧、青、新,保障蒙古軍再次南下四川時的側翼安全,闊端再次派出軍隊進兵西藏。

對中國貢獻最大的和尚,並非玄奘,為中國帶來近百萬平方公里土地

今日西藏位置以及面積

說起來,西藏最輝煌的時刻當屬唐朝平定安史之亂後。換句話說,當年遭到唐玄宗痛揍、險些滅國的吐蕃是鑽了唐朝平叛的空子,利用唐朝兵力東調之機再次染指西域、河西、隴右,甚至侵入了關中平原,多次蹂躪唐朝都城長安。不過當印度佛教與吐蕃本土的苯教發生爭端後,這種情況隨之改變。842年,苯教支持者達瑪有感於西藏佛教擠壓了苯教的生存空間,上臺後便大肆支持滅佛,並由此引發了支持佛教的臣子拉隆多吉的叛亂。也就在達瑪遇刺身亡之後,西藏隨即陷入奴隸起義。從此,這個強盛一時的政權退出歷史舞臺。可以說,自公元9世紀中葉吐蕃贊普達瑪被殺,直到13世紀上半葉蒙古入侵,西藏經歷了長達370多年的分裂。即使如此,佛教在西藏的傳播卻絲毫不受影響。當然,此中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佛教盛行的印度此時正遭到北方伊斯蘭教,南方婆羅門教的擠壓,大批受排擠的佛教徒無處可去,只能帶著佛教典籍倉皇投奔喜馬拉雅山北麓的西藏。隨著印度佛教徒的大批湧入,不同的學說形成了不同的教派,如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覺囊派、噶當派、郭扎派等。

對中國貢獻最大的和尚,並非玄奘,為中國帶來近百萬平方公里土地

西藏各佛教派系

在這些教派領袖中,掌握噶當和噶舉兩派的扎巴迥是前藏地區最具影響力的人,故而蒙古人最先接觸的也是他。不過扎巴迥雖然呈送了戶籍,卻拒絕前往涼州討論西藏如何歸附蒙古的問題。後來,扎巴迥向闊端推薦後藏地區薩迦派的領袖薩迦班智達。作為西藏地區最著名的大師之一,薩迦班智達毅然決定前往涼州會見闊端。動身之前,薩迦班智達對薩迦派內務作了安排,並將教主的職務傳給日後著名的元朝國師八思巴。很顯然,薩迦班智達考慮到了自己一去不回。

對中國貢獻最大的和尚,並非玄奘,為中國帶來近百萬平方公里土地

薩迦班智達

在去涼州的途中,薩迦班智達拜會了各地的僧俗領袖,並向他們說明自己此行是為了佛教以及眾生的利益。1246年,經過兩年跋涉的薩迦班智達到達涼州。1247年,參加選舉大汗的闊端歸來後隨即與之會晤。在涼州期間,薩迦班智達給西藏各地的僧俗領袖送去了一封十分著名的信:《薩迦班智達貢噶堅贊致烏思藏善知識大德及諸施主的信》。在信中,薩迦班智達希望他們為了佛教和藏族的利益放棄武力抵抗蒙古,並按照已經商定的條件歸順蒙古。從此,西藏正式成為中國的一個行政區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