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中國在經歷了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割據混戰之後再一次實現了統一。那麼,秦國如何從西周分封的一百多個諸侯國中脫穎而出,實現統一的呢?今天,歷史君將帶大家從地域角度分析,秦國如何從一個被視為西部戎狄的小國,一步步實現強國夢。

"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中國在經歷了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割據混戰之後再一次實現了統一。那麼,秦國如何從西周分封的一百多個諸侯國中脫穎而出,實現統一的呢?今天,歷史君將帶大家從地域角度分析,秦國如何從一個被視為西部戎狄的小國,一步步實現強國夢。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秦始皇

一、先來看一下秦國的發家史

事情還要從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開始說起,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每當我們談及春秋戰國歷史,總要敘述一下這一事件,因為後世的許多事情是這一事件直接造成的。可以很確切的說,不是周幽王的昏庸無道導致平王東遷,可能就沒有秦國的誕生和發展。

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當初周幽王老丈人申侯帶著犬戎族的兵馬攻入鎬京,周幽王被迫出逃,最後在驪山腳下被驪山戎殺死。諸侯都願意出兵相助,只有秦襄公帶著軍隊趕了過來,保護了王室成員的安全。隨後褒姒的兒子伯服和平王宜臼二王並立,也是秦襄公帶頭明確支持平王,並且派軍隊護送他來到東都洛邑,繼續了周王朝的統治,史稱“東周”。

"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中國在經歷了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割據混戰之後再一次實現了統一。那麼,秦國如何從西周分封的一百多個諸侯國中脫穎而出,實現統一的呢?今天,歷史君將帶大家從地域角度分析,秦國如何從一個被視為西部戎狄的小國,一步步實現強國夢。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秦始皇

一、先來看一下秦國的發家史

事情還要從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開始說起,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每當我們談及春秋戰國歷史,總要敘述一下這一事件,因為後世的許多事情是這一事件直接造成的。可以很確切的說,不是周幽王的昏庸無道導致平王東遷,可能就沒有秦國的誕生和發展。

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當初周幽王老丈人申侯帶著犬戎族的兵馬攻入鎬京,周幽王被迫出逃,最後在驪山腳下被驪山戎殺死。諸侯都願意出兵相助,只有秦襄公帶著軍隊趕了過來,保護了王室成員的安全。隨後褒姒的兒子伯服和平王宜臼二王並立,也是秦襄公帶頭明確支持平王,並且派軍隊護送他來到東都洛邑,繼續了周王朝的統治,史稱“東周”。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犬戎破鎬京

這個時候的秦襄公還只是個部落首領,在諸侯們看來跟戎狄差不了多少。平王為了感激襄公的護駕之功,封他為諸侯,並且將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給他。我們現在來分析周平王的做法,一方面是報恩,秦襄公在王室東遷的過程中立了大功,另一方面應該也是利用秦國去替自己抵禦西戎部落的侵擾。總之,從這時起,秦成為了天下的一方諸侯。

《史記——秦本紀》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酈山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

秦國的立國時間相較戰國的其他六國都要短得多。無論是繼承晉國衣缽的韓趙魏,還是雄霸一方的齊楚,就連相對弱小的燕國,都是早在西周初年便已建國。建國的時間要比其餘六國少幾百年。

更悲催的是,即使已經接受了王室的冊封,秦國仍然還是的得不到諸侯的認可,即使努力融入中原文明,也還是被認為是戎狄。這是因為,當時的秦國不僅封地狹小,而且遠離中原,深入西部被戎族包圍,這自然導致其他諸侯的偏見。

"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中國在經歷了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割據混戰之後再一次實現了統一。那麼,秦國如何從西周分封的一百多個諸侯國中脫穎而出,實現統一的呢?今天,歷史君將帶大家從地域角度分析,秦國如何從一個被視為西部戎狄的小國,一步步實現強國夢。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秦始皇

一、先來看一下秦國的發家史

事情還要從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開始說起,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每當我們談及春秋戰國歷史,總要敘述一下這一事件,因為後世的許多事情是這一事件直接造成的。可以很確切的說,不是周幽王的昏庸無道導致平王東遷,可能就沒有秦國的誕生和發展。

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當初周幽王老丈人申侯帶著犬戎族的兵馬攻入鎬京,周幽王被迫出逃,最後在驪山腳下被驪山戎殺死。諸侯都願意出兵相助,只有秦襄公帶著軍隊趕了過來,保護了王室成員的安全。隨後褒姒的兒子伯服和平王宜臼二王並立,也是秦襄公帶頭明確支持平王,並且派軍隊護送他來到東都洛邑,繼續了周王朝的統治,史稱“東周”。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犬戎破鎬京

這個時候的秦襄公還只是個部落首領,在諸侯們看來跟戎狄差不了多少。平王為了感激襄公的護駕之功,封他為諸侯,並且將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給他。我們現在來分析周平王的做法,一方面是報恩,秦襄公在王室東遷的過程中立了大功,另一方面應該也是利用秦國去替自己抵禦西戎部落的侵擾。總之,從這時起,秦成為了天下的一方諸侯。

《史記——秦本紀》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酈山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

秦國的立國時間相較戰國的其他六國都要短得多。無論是繼承晉國衣缽的韓趙魏,還是雄霸一方的齊楚,就連相對弱小的燕國,都是早在西周初年便已建國。建國的時間要比其餘六國少幾百年。

更悲催的是,即使已經接受了王室的冊封,秦國仍然還是的得不到諸侯的認可,即使努力融入中原文明,也還是被認為是戎狄。這是因為,當時的秦國不僅封地狹小,而且遠離中原,深入西部被戎族包圍,這自然導致其他諸侯的偏見。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早期秦國

所以,早期秦國的發展是比較淒涼的,當其他諸侯已經在中原開始稱霸的時候,秦的祖先們還在和西部的戎狄鬥智鬥勇。由於時刻感受到西戎的壓力,秦穆公之前的歷代君主都在努力清除來自西戎的威脅。也正是這種 “居安思危”的品質,才為秦國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秦國疆域靠近西部邊陲,周圍沒有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

和其他諸侯國不一樣,秦國地處西部邊陲,遠離紛繁複雜的中原地區,這為他創造了一個較為穩定的內部環境。

上文已經提到,秦國在立國之初,主要是來自西部和北部戎狄的威脅。但是戎狄畢竟勢孤力弱,很容易就被征服。秦國通過向西和向北的擴張,奪取了戎狄大量的領土,同時也在將戎狄同化,擴大人口規模。

而當週王室東遷之後,關中地區便出現了權利真空,秦國立國的早期,還畏懼王室的實力,沒敢輕易向東擴張,可是隨著周王室在中原越來越混的不咋地,諸侯們都不把天子當回事了,秦國的膽子也就大了起來,一步步向關中地區蠶食,到了秦穆公時期,秦國已經佔有了整個關中地區。

"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中國在經歷了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割據混戰之後再一次實現了統一。那麼,秦國如何從西周分封的一百多個諸侯國中脫穎而出,實現統一的呢?今天,歷史君將帶大家從地域角度分析,秦國如何從一個被視為西部戎狄的小國,一步步實現強國夢。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秦始皇

一、先來看一下秦國的發家史

事情還要從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開始說起,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每當我們談及春秋戰國歷史,總要敘述一下這一事件,因為後世的許多事情是這一事件直接造成的。可以很確切的說,不是周幽王的昏庸無道導致平王東遷,可能就沒有秦國的誕生和發展。

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當初周幽王老丈人申侯帶著犬戎族的兵馬攻入鎬京,周幽王被迫出逃,最後在驪山腳下被驪山戎殺死。諸侯都願意出兵相助,只有秦襄公帶著軍隊趕了過來,保護了王室成員的安全。隨後褒姒的兒子伯服和平王宜臼二王並立,也是秦襄公帶頭明確支持平王,並且派軍隊護送他來到東都洛邑,繼續了周王朝的統治,史稱“東周”。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犬戎破鎬京

這個時候的秦襄公還只是個部落首領,在諸侯們看來跟戎狄差不了多少。平王為了感激襄公的護駕之功,封他為諸侯,並且將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給他。我們現在來分析周平王的做法,一方面是報恩,秦襄公在王室東遷的過程中立了大功,另一方面應該也是利用秦國去替自己抵禦西戎部落的侵擾。總之,從這時起,秦成為了天下的一方諸侯。

《史記——秦本紀》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酈山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

秦國的立國時間相較戰國的其他六國都要短得多。無論是繼承晉國衣缽的韓趙魏,還是雄霸一方的齊楚,就連相對弱小的燕國,都是早在西周初年便已建國。建國的時間要比其餘六國少幾百年。

更悲催的是,即使已經接受了王室的冊封,秦國仍然還是的得不到諸侯的認可,即使努力融入中原文明,也還是被認為是戎狄。這是因為,當時的秦國不僅封地狹小,而且遠離中原,深入西部被戎族包圍,這自然導致其他諸侯的偏見。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早期秦國

所以,早期秦國的發展是比較淒涼的,當其他諸侯已經在中原開始稱霸的時候,秦的祖先們還在和西部的戎狄鬥智鬥勇。由於時刻感受到西戎的壓力,秦穆公之前的歷代君主都在努力清除來自西戎的威脅。也正是這種 “居安思危”的品質,才為秦國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秦國疆域靠近西部邊陲,周圍沒有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

和其他諸侯國不一樣,秦國地處西部邊陲,遠離紛繁複雜的中原地區,這為他創造了一個較為穩定的內部環境。

上文已經提到,秦國在立國之初,主要是來自西部和北部戎狄的威脅。但是戎狄畢竟勢孤力弱,很容易就被征服。秦國通過向西和向北的擴張,奪取了戎狄大量的領土,同時也在將戎狄同化,擴大人口規模。

而當週王室東遷之後,關中地區便出現了權利真空,秦國立國的早期,還畏懼王室的實力,沒敢輕易向東擴張,可是隨著周王室在中原越來越混的不咋地,諸侯們都不把天子當回事了,秦國的膽子也就大了起來,一步步向關中地區蠶食,到了秦穆公時期,秦國已經佔有了整個關中地區。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秦霸西戎

《史記——秦本紀》君子曰:“秦繆公廣地益國,東服強晉,西霸戎夷,然不為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棄民,收其良臣而從死。且先王崩,尚猶遺德垂法,況奪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復東征也。

佔有了關中之後,秦國就有了發展的根本,有了一個穩定的環境作為支撐。反觀中原諸國,為了相互吞併,稱雄稱霸,戰爭從未停歇。諸侯的實力也是此消彼長,大國之間誰也不能將誰一擊斃命,有時一次微不足道的外交事件也會引起兩國的兵戎相見。

所以,從現在的角度分析,戰國時期,其餘六國之間的相互內耗是極其嚴重的,這大大助長了秦國勢力的增長。

從地域角度來看,關中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秦國遠離中原的紛爭,能夠安穩的發展生產,提供充足的戰爭資源。

三、關中地區戰略位置絕佳,易守難攻

從西周開始到唐朝結束,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青睞於在關中地區建立都城。難道是因為這裡物產豐富?要說物產,雖然關中地勢平坦,適於種植農作物,但絕對沒有廣闊的華北平原更適於發展生產。交通便利?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關中地區幾乎被群山、黃河所包圍,對於要統領整個國家來說,這裡的交通極為閉塞。

但對於統治者來說,國都的所在地最重要的是安全。對於封建王朝來說,都城是一個國家的統治中心,統治階級都聚集在這裡,如果這裡失陷,王朝將喪失對國家的掌控。輕則被迫遷都,造成國家分裂,重則導致王朝的滅亡。歷史上一個王朝的滅亡大多是以國都的失陷作為時間節點,這也可以看出有一個安全穩定的都城對於一個王朝的重要性。

而秦國所處的關中地區,在諸侯割據的戰國時代,恰恰為秦國提供了一個天然的避風港灣。我們從地圖上看看,關中地區有著怎樣絕佳的地理優勢。

在關中的北部和西部是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這裡交通極為不便,南部是巍峨高聳的八百里秦嶺山脈,從這裡進入關中難於登天,東部有南北走向被黃河天險阻擋,東西走向是中條山和崤山,中間夾著黃河形成一條狹長的通道。所以秦國幾乎被佔據了所有的山河之險。

"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中國在經歷了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割據混戰之後再一次實現了統一。那麼,秦國如何從西周分封的一百多個諸侯國中脫穎而出,實現統一的呢?今天,歷史君將帶大家從地域角度分析,秦國如何從一個被視為西部戎狄的小國,一步步實現強國夢。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秦始皇

一、先來看一下秦國的發家史

事情還要從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開始說起,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每當我們談及春秋戰國歷史,總要敘述一下這一事件,因為後世的許多事情是這一事件直接造成的。可以很確切的說,不是周幽王的昏庸無道導致平王東遷,可能就沒有秦國的誕生和發展。

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當初周幽王老丈人申侯帶著犬戎族的兵馬攻入鎬京,周幽王被迫出逃,最後在驪山腳下被驪山戎殺死。諸侯都願意出兵相助,只有秦襄公帶著軍隊趕了過來,保護了王室成員的安全。隨後褒姒的兒子伯服和平王宜臼二王並立,也是秦襄公帶頭明確支持平王,並且派軍隊護送他來到東都洛邑,繼續了周王朝的統治,史稱“東周”。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犬戎破鎬京

這個時候的秦襄公還只是個部落首領,在諸侯們看來跟戎狄差不了多少。平王為了感激襄公的護駕之功,封他為諸侯,並且將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給他。我們現在來分析周平王的做法,一方面是報恩,秦襄公在王室東遷的過程中立了大功,另一方面應該也是利用秦國去替自己抵禦西戎部落的侵擾。總之,從這時起,秦成為了天下的一方諸侯。

《史記——秦本紀》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酈山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

秦國的立國時間相較戰國的其他六國都要短得多。無論是繼承晉國衣缽的韓趙魏,還是雄霸一方的齊楚,就連相對弱小的燕國,都是早在西周初年便已建國。建國的時間要比其餘六國少幾百年。

更悲催的是,即使已經接受了王室的冊封,秦國仍然還是的得不到諸侯的認可,即使努力融入中原文明,也還是被認為是戎狄。這是因為,當時的秦國不僅封地狹小,而且遠離中原,深入西部被戎族包圍,這自然導致其他諸侯的偏見。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早期秦國

所以,早期秦國的發展是比較淒涼的,當其他諸侯已經在中原開始稱霸的時候,秦的祖先們還在和西部的戎狄鬥智鬥勇。由於時刻感受到西戎的壓力,秦穆公之前的歷代君主都在努力清除來自西戎的威脅。也正是這種 “居安思危”的品質,才為秦國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秦國疆域靠近西部邊陲,周圍沒有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

和其他諸侯國不一樣,秦國地處西部邊陲,遠離紛繁複雜的中原地區,這為他創造了一個較為穩定的內部環境。

上文已經提到,秦國在立國之初,主要是來自西部和北部戎狄的威脅。但是戎狄畢竟勢孤力弱,很容易就被征服。秦國通過向西和向北的擴張,奪取了戎狄大量的領土,同時也在將戎狄同化,擴大人口規模。

而當週王室東遷之後,關中地區便出現了權利真空,秦國立國的早期,還畏懼王室的實力,沒敢輕易向東擴張,可是隨著周王室在中原越來越混的不咋地,諸侯們都不把天子當回事了,秦國的膽子也就大了起來,一步步向關中地區蠶食,到了秦穆公時期,秦國已經佔有了整個關中地區。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秦霸西戎

《史記——秦本紀》君子曰:“秦繆公廣地益國,東服強晉,西霸戎夷,然不為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棄民,收其良臣而從死。且先王崩,尚猶遺德垂法,況奪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復東征也。

佔有了關中之後,秦國就有了發展的根本,有了一個穩定的環境作為支撐。反觀中原諸國,為了相互吞併,稱雄稱霸,戰爭從未停歇。諸侯的實力也是此消彼長,大國之間誰也不能將誰一擊斃命,有時一次微不足道的外交事件也會引起兩國的兵戎相見。

所以,從現在的角度分析,戰國時期,其餘六國之間的相互內耗是極其嚴重的,這大大助長了秦國勢力的增長。

從地域角度來看,關中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秦國遠離中原的紛爭,能夠安穩的發展生產,提供充足的戰爭資源。

三、關中地區戰略位置絕佳,易守難攻

從西周開始到唐朝結束,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青睞於在關中地區建立都城。難道是因為這裡物產豐富?要說物產,雖然關中地勢平坦,適於種植農作物,但絕對沒有廣闊的華北平原更適於發展生產。交通便利?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關中地區幾乎被群山、黃河所包圍,對於要統領整個國家來說,這裡的交通極為閉塞。

但對於統治者來說,國都的所在地最重要的是安全。對於封建王朝來說,都城是一個國家的統治中心,統治階級都聚集在這裡,如果這裡失陷,王朝將喪失對國家的掌控。輕則被迫遷都,造成國家分裂,重則導致王朝的滅亡。歷史上一個王朝的滅亡大多是以國都的失陷作為時間節點,這也可以看出有一個安全穩定的都城對於一個王朝的重要性。

而秦國所處的關中地區,在諸侯割據的戰國時代,恰恰為秦國提供了一個天然的避風港灣。我們從地圖上看看,關中地區有著怎樣絕佳的地理優勢。

在關中的北部和西部是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這裡交通極為不便,南部是巍峨高聳的八百里秦嶺山脈,從這裡進入關中難於登天,東部有南北走向被黃河天險阻擋,東西走向是中條山和崤山,中間夾著黃河形成一條狹長的通道。所以秦國幾乎被佔據了所有的山河之險。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關中地形

那麼,難道就沒有能夠容易進入的道路嗎?答案當然是有的。

第一條是沿著黃河過函谷關再過潼關,直接進入關中。這條路是歷代起義軍進攻關中都城最優的選擇。戰國時期的九國伐秦,秦末的項羽進軍關中都是走的這條路,這裡地勢較為平坦,易於大規模行軍。

古代戰爭是人力與物力的比拼,進軍路線既要滿足大規模軍隊的行進,也要能夠保證輜重糧草的運輸。所以,這條通道是戰國時期諸侯伐秦的必選之路。這一時期東方五國合縱抗秦幾乎都是從這裡妄圖打通通往關中的大道。

"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中國在經歷了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割據混戰之後再一次實現了統一。那麼,秦國如何從西周分封的一百多個諸侯國中脫穎而出,實現統一的呢?今天,歷史君將帶大家從地域角度分析,秦國如何從一個被視為西部戎狄的小國,一步步實現強國夢。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秦始皇

一、先來看一下秦國的發家史

事情還要從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開始說起,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每當我們談及春秋戰國歷史,總要敘述一下這一事件,因為後世的許多事情是這一事件直接造成的。可以很確切的說,不是周幽王的昏庸無道導致平王東遷,可能就沒有秦國的誕生和發展。

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當初周幽王老丈人申侯帶著犬戎族的兵馬攻入鎬京,周幽王被迫出逃,最後在驪山腳下被驪山戎殺死。諸侯都願意出兵相助,只有秦襄公帶著軍隊趕了過來,保護了王室成員的安全。隨後褒姒的兒子伯服和平王宜臼二王並立,也是秦襄公帶頭明確支持平王,並且派軍隊護送他來到東都洛邑,繼續了周王朝的統治,史稱“東周”。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犬戎破鎬京

這個時候的秦襄公還只是個部落首領,在諸侯們看來跟戎狄差不了多少。平王為了感激襄公的護駕之功,封他為諸侯,並且將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給他。我們現在來分析周平王的做法,一方面是報恩,秦襄公在王室東遷的過程中立了大功,另一方面應該也是利用秦國去替自己抵禦西戎部落的侵擾。總之,從這時起,秦成為了天下的一方諸侯。

《史記——秦本紀》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酈山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

秦國的立國時間相較戰國的其他六國都要短得多。無論是繼承晉國衣缽的韓趙魏,還是雄霸一方的齊楚,就連相對弱小的燕國,都是早在西周初年便已建國。建國的時間要比其餘六國少幾百年。

更悲催的是,即使已經接受了王室的冊封,秦國仍然還是的得不到諸侯的認可,即使努力融入中原文明,也還是被認為是戎狄。這是因為,當時的秦國不僅封地狹小,而且遠離中原,深入西部被戎族包圍,這自然導致其他諸侯的偏見。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早期秦國

所以,早期秦國的發展是比較淒涼的,當其他諸侯已經在中原開始稱霸的時候,秦的祖先們還在和西部的戎狄鬥智鬥勇。由於時刻感受到西戎的壓力,秦穆公之前的歷代君主都在努力清除來自西戎的威脅。也正是這種 “居安思危”的品質,才為秦國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秦國疆域靠近西部邊陲,周圍沒有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

和其他諸侯國不一樣,秦國地處西部邊陲,遠離紛繁複雜的中原地區,這為他創造了一個較為穩定的內部環境。

上文已經提到,秦國在立國之初,主要是來自西部和北部戎狄的威脅。但是戎狄畢竟勢孤力弱,很容易就被征服。秦國通過向西和向北的擴張,奪取了戎狄大量的領土,同時也在將戎狄同化,擴大人口規模。

而當週王室東遷之後,關中地區便出現了權利真空,秦國立國的早期,還畏懼王室的實力,沒敢輕易向東擴張,可是隨著周王室在中原越來越混的不咋地,諸侯們都不把天子當回事了,秦國的膽子也就大了起來,一步步向關中地區蠶食,到了秦穆公時期,秦國已經佔有了整個關中地區。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秦霸西戎

《史記——秦本紀》君子曰:“秦繆公廣地益國,東服強晉,西霸戎夷,然不為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棄民,收其良臣而從死。且先王崩,尚猶遺德垂法,況奪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復東征也。

佔有了關中之後,秦國就有了發展的根本,有了一個穩定的環境作為支撐。反觀中原諸國,為了相互吞併,稱雄稱霸,戰爭從未停歇。諸侯的實力也是此消彼長,大國之間誰也不能將誰一擊斃命,有時一次微不足道的外交事件也會引起兩國的兵戎相見。

所以,從現在的角度分析,戰國時期,其餘六國之間的相互內耗是極其嚴重的,這大大助長了秦國勢力的增長。

從地域角度來看,關中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秦國遠離中原的紛爭,能夠安穩的發展生產,提供充足的戰爭資源。

三、關中地區戰略位置絕佳,易守難攻

從西周開始到唐朝結束,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青睞於在關中地區建立都城。難道是因為這裡物產豐富?要說物產,雖然關中地勢平坦,適於種植農作物,但絕對沒有廣闊的華北平原更適於發展生產。交通便利?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關中地區幾乎被群山、黃河所包圍,對於要統領整個國家來說,這裡的交通極為閉塞。

但對於統治者來說,國都的所在地最重要的是安全。對於封建王朝來說,都城是一個國家的統治中心,統治階級都聚集在這裡,如果這裡失陷,王朝將喪失對國家的掌控。輕則被迫遷都,造成國家分裂,重則導致王朝的滅亡。歷史上一個王朝的滅亡大多是以國都的失陷作為時間節點,這也可以看出有一個安全穩定的都城對於一個王朝的重要性。

而秦國所處的關中地區,在諸侯割據的戰國時代,恰恰為秦國提供了一個天然的避風港灣。我們從地圖上看看,關中地區有著怎樣絕佳的地理優勢。

在關中的北部和西部是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這裡交通極為不便,南部是巍峨高聳的八百里秦嶺山脈,從這裡進入關中難於登天,東部有南北走向被黃河天險阻擋,東西走向是中條山和崤山,中間夾著黃河形成一條狹長的通道。所以秦國幾乎被佔據了所有的山河之險。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關中地形

那麼,難道就沒有能夠容易進入的道路嗎?答案當然是有的。

第一條是沿著黃河過函谷關再過潼關,直接進入關中。這條路是歷代起義軍進攻關中都城最優的選擇。戰國時期的九國伐秦,秦末的項羽進軍關中都是走的這條路,這裡地勢較為平坦,易於大規模行軍。

古代戰爭是人力與物力的比拼,進軍路線既要滿足大規模軍隊的行進,也要能夠保證輜重糧草的運輸。所以,這條通道是戰國時期諸侯伐秦的必選之路。這一時期東方五國合縱抗秦幾乎都是從這裡妄圖打通通往關中的大道。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淆函通道

但正如圖中所顯示的,這是一條狹長的通道,沿著黃河天險蜿蜒前行。秦國只要穩穩佔據淆關和函谷關,便有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利優勢。

正如賈誼《過秦論》中所言: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巡而不敢進。可見,諸侯想要從這裡進入關中,難度可想而知。

第二條是經武關,過藍田,直插關中。這條路也是漢高祖滅亡秦朝所走過的路。可是這條路道路狹長,而且要翻越秦嶺天險,對於大規模行軍是不利的。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功進入關中,一方面是項羽在河東吸引了大量的秦軍主力,關內兵力空虛,而且守衛武關的將士最後被劉邦賄賂,開關放行,這才使得劉邦的小股奇兵能夠成功進入關中,並且秦軍主力已經來不及回援,最終使得秦國滅亡。

"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中國在經歷了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割據混戰之後再一次實現了統一。那麼,秦國如何從西周分封的一百多個諸侯國中脫穎而出,實現統一的呢?今天,歷史君將帶大家從地域角度分析,秦國如何從一個被視為西部戎狄的小國,一步步實現強國夢。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秦始皇

一、先來看一下秦國的發家史

事情還要從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開始說起,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每當我們談及春秋戰國歷史,總要敘述一下這一事件,因為後世的許多事情是這一事件直接造成的。可以很確切的說,不是周幽王的昏庸無道導致平王東遷,可能就沒有秦國的誕生和發展。

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當初周幽王老丈人申侯帶著犬戎族的兵馬攻入鎬京,周幽王被迫出逃,最後在驪山腳下被驪山戎殺死。諸侯都願意出兵相助,只有秦襄公帶著軍隊趕了過來,保護了王室成員的安全。隨後褒姒的兒子伯服和平王宜臼二王並立,也是秦襄公帶頭明確支持平王,並且派軍隊護送他來到東都洛邑,繼續了周王朝的統治,史稱“東周”。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犬戎破鎬京

這個時候的秦襄公還只是個部落首領,在諸侯們看來跟戎狄差不了多少。平王為了感激襄公的護駕之功,封他為諸侯,並且將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給他。我們現在來分析周平王的做法,一方面是報恩,秦襄公在王室東遷的過程中立了大功,另一方面應該也是利用秦國去替自己抵禦西戎部落的侵擾。總之,從這時起,秦成為了天下的一方諸侯。

《史記——秦本紀》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酈山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

秦國的立國時間相較戰國的其他六國都要短得多。無論是繼承晉國衣缽的韓趙魏,還是雄霸一方的齊楚,就連相對弱小的燕國,都是早在西周初年便已建國。建國的時間要比其餘六國少幾百年。

更悲催的是,即使已經接受了王室的冊封,秦國仍然還是的得不到諸侯的認可,即使努力融入中原文明,也還是被認為是戎狄。這是因為,當時的秦國不僅封地狹小,而且遠離中原,深入西部被戎族包圍,這自然導致其他諸侯的偏見。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早期秦國

所以,早期秦國的發展是比較淒涼的,當其他諸侯已經在中原開始稱霸的時候,秦的祖先們還在和西部的戎狄鬥智鬥勇。由於時刻感受到西戎的壓力,秦穆公之前的歷代君主都在努力清除來自西戎的威脅。也正是這種 “居安思危”的品質,才為秦國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秦國疆域靠近西部邊陲,周圍沒有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

和其他諸侯國不一樣,秦國地處西部邊陲,遠離紛繁複雜的中原地區,這為他創造了一個較為穩定的內部環境。

上文已經提到,秦國在立國之初,主要是來自西部和北部戎狄的威脅。但是戎狄畢竟勢孤力弱,很容易就被征服。秦國通過向西和向北的擴張,奪取了戎狄大量的領土,同時也在將戎狄同化,擴大人口規模。

而當週王室東遷之後,關中地區便出現了權利真空,秦國立國的早期,還畏懼王室的實力,沒敢輕易向東擴張,可是隨著周王室在中原越來越混的不咋地,諸侯們都不把天子當回事了,秦國的膽子也就大了起來,一步步向關中地區蠶食,到了秦穆公時期,秦國已經佔有了整個關中地區。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秦霸西戎

《史記——秦本紀》君子曰:“秦繆公廣地益國,東服強晉,西霸戎夷,然不為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棄民,收其良臣而從死。且先王崩,尚猶遺德垂法,況奪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復東征也。

佔有了關中之後,秦國就有了發展的根本,有了一個穩定的環境作為支撐。反觀中原諸國,為了相互吞併,稱雄稱霸,戰爭從未停歇。諸侯的實力也是此消彼長,大國之間誰也不能將誰一擊斃命,有時一次微不足道的外交事件也會引起兩國的兵戎相見。

所以,從現在的角度分析,戰國時期,其餘六國之間的相互內耗是極其嚴重的,這大大助長了秦國勢力的增長。

從地域角度來看,關中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秦國遠離中原的紛爭,能夠安穩的發展生產,提供充足的戰爭資源。

三、關中地區戰略位置絕佳,易守難攻

從西周開始到唐朝結束,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青睞於在關中地區建立都城。難道是因為這裡物產豐富?要說物產,雖然關中地勢平坦,適於種植農作物,但絕對沒有廣闊的華北平原更適於發展生產。交通便利?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關中地區幾乎被群山、黃河所包圍,對於要統領整個國家來說,這裡的交通極為閉塞。

但對於統治者來說,國都的所在地最重要的是安全。對於封建王朝來說,都城是一個國家的統治中心,統治階級都聚集在這裡,如果這裡失陷,王朝將喪失對國家的掌控。輕則被迫遷都,造成國家分裂,重則導致王朝的滅亡。歷史上一個王朝的滅亡大多是以國都的失陷作為時間節點,這也可以看出有一個安全穩定的都城對於一個王朝的重要性。

而秦國所處的關中地區,在諸侯割據的戰國時代,恰恰為秦國提供了一個天然的避風港灣。我們從地圖上看看,關中地區有著怎樣絕佳的地理優勢。

在關中的北部和西部是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這裡交通極為不便,南部是巍峨高聳的八百里秦嶺山脈,從這裡進入關中難於登天,東部有南北走向被黃河天險阻擋,東西走向是中條山和崤山,中間夾著黃河形成一條狹長的通道。所以秦國幾乎被佔據了所有的山河之險。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關中地形

那麼,難道就沒有能夠容易進入的道路嗎?答案當然是有的。

第一條是沿著黃河過函谷關再過潼關,直接進入關中。這條路是歷代起義軍進攻關中都城最優的選擇。戰國時期的九國伐秦,秦末的項羽進軍關中都是走的這條路,這裡地勢較為平坦,易於大規模行軍。

古代戰爭是人力與物力的比拼,進軍路線既要滿足大規模軍隊的行進,也要能夠保證輜重糧草的運輸。所以,這條通道是戰國時期諸侯伐秦的必選之路。這一時期東方五國合縱抗秦幾乎都是從這裡妄圖打通通往關中的大道。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淆函通道

但正如圖中所顯示的,這是一條狹長的通道,沿著黃河天險蜿蜒前行。秦國只要穩穩佔據淆關和函谷關,便有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利優勢。

正如賈誼《過秦論》中所言: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巡而不敢進。可見,諸侯想要從這裡進入關中,難度可想而知。

第二條是經武關,過藍田,直插關中。這條路也是漢高祖滅亡秦朝所走過的路。可是這條路道路狹長,而且要翻越秦嶺天險,對於大規模行軍是不利的。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功進入關中,一方面是項羽在河東吸引了大量的秦軍主力,關內兵力空虛,而且守衛武關的將士最後被劉邦賄賂,開關放行,這才使得劉邦的小股奇兵能夠成功進入關中,並且秦軍主力已經來不及回援,最終使得秦國滅亡。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武關藍田通道

而戰國時期,秦國正是鼎盛時期,關內兵力充足。想從這裡以小股奇兵輕取關中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戰國後期,藍田至武關一帶,已經是秦國的勢力範圍,自然駐紮了重兵。攻破關口已經十分艱難。

第三條路就是由河東蒲阪渡黃河,再過渭水直入咸陽。首先這條路有黃河天險的阻擋,在那個船運不發達的時代,想要靠船隻運送大量軍隊過黃河,可能剛上岸就已經被秦軍團團包圍了,更何況,從這裡過河,五國聯軍必須要在魏趙境內集結,在那個諸侯混戰的年代,估計哪個諸侯國都不願意自己的國境內集結大量他國的軍隊。但是僅憑趙魏,有沒有單獨與秦國一戰的實力。

"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中國在經歷了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割據混戰之後再一次實現了統一。那麼,秦國如何從西周分封的一百多個諸侯國中脫穎而出,實現統一的呢?今天,歷史君將帶大家從地域角度分析,秦國如何從一個被視為西部戎狄的小國,一步步實現強國夢。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秦始皇

一、先來看一下秦國的發家史

事情還要從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開始說起,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每當我們談及春秋戰國歷史,總要敘述一下這一事件,因為後世的許多事情是這一事件直接造成的。可以很確切的說,不是周幽王的昏庸無道導致平王東遷,可能就沒有秦國的誕生和發展。

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當初周幽王老丈人申侯帶著犬戎族的兵馬攻入鎬京,周幽王被迫出逃,最後在驪山腳下被驪山戎殺死。諸侯都願意出兵相助,只有秦襄公帶著軍隊趕了過來,保護了王室成員的安全。隨後褒姒的兒子伯服和平王宜臼二王並立,也是秦襄公帶頭明確支持平王,並且派軍隊護送他來到東都洛邑,繼續了周王朝的統治,史稱“東周”。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犬戎破鎬京

這個時候的秦襄公還只是個部落首領,在諸侯們看來跟戎狄差不了多少。平王為了感激襄公的護駕之功,封他為諸侯,並且將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給他。我們現在來分析周平王的做法,一方面是報恩,秦襄公在王室東遷的過程中立了大功,另一方面應該也是利用秦國去替自己抵禦西戎部落的侵擾。總之,從這時起,秦成為了天下的一方諸侯。

《史記——秦本紀》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酈山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

秦國的立國時間相較戰國的其他六國都要短得多。無論是繼承晉國衣缽的韓趙魏,還是雄霸一方的齊楚,就連相對弱小的燕國,都是早在西周初年便已建國。建國的時間要比其餘六國少幾百年。

更悲催的是,即使已經接受了王室的冊封,秦國仍然還是的得不到諸侯的認可,即使努力融入中原文明,也還是被認為是戎狄。這是因為,當時的秦國不僅封地狹小,而且遠離中原,深入西部被戎族包圍,這自然導致其他諸侯的偏見。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早期秦國

所以,早期秦國的發展是比較淒涼的,當其他諸侯已經在中原開始稱霸的時候,秦的祖先們還在和西部的戎狄鬥智鬥勇。由於時刻感受到西戎的壓力,秦穆公之前的歷代君主都在努力清除來自西戎的威脅。也正是這種 “居安思危”的品質,才為秦國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秦國疆域靠近西部邊陲,周圍沒有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

和其他諸侯國不一樣,秦國地處西部邊陲,遠離紛繁複雜的中原地區,這為他創造了一個較為穩定的內部環境。

上文已經提到,秦國在立國之初,主要是來自西部和北部戎狄的威脅。但是戎狄畢竟勢孤力弱,很容易就被征服。秦國通過向西和向北的擴張,奪取了戎狄大量的領土,同時也在將戎狄同化,擴大人口規模。

而當週王室東遷之後,關中地區便出現了權利真空,秦國立國的早期,還畏懼王室的實力,沒敢輕易向東擴張,可是隨著周王室在中原越來越混的不咋地,諸侯們都不把天子當回事了,秦國的膽子也就大了起來,一步步向關中地區蠶食,到了秦穆公時期,秦國已經佔有了整個關中地區。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秦霸西戎

《史記——秦本紀》君子曰:“秦繆公廣地益國,東服強晉,西霸戎夷,然不為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棄民,收其良臣而從死。且先王崩,尚猶遺德垂法,況奪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復東征也。

佔有了關中之後,秦國就有了發展的根本,有了一個穩定的環境作為支撐。反觀中原諸國,為了相互吞併,稱雄稱霸,戰爭從未停歇。諸侯的實力也是此消彼長,大國之間誰也不能將誰一擊斃命,有時一次微不足道的外交事件也會引起兩國的兵戎相見。

所以,從現在的角度分析,戰國時期,其餘六國之間的相互內耗是極其嚴重的,這大大助長了秦國勢力的增長。

從地域角度來看,關中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秦國遠離中原的紛爭,能夠安穩的發展生產,提供充足的戰爭資源。

三、關中地區戰略位置絕佳,易守難攻

從西周開始到唐朝結束,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青睞於在關中地區建立都城。難道是因為這裡物產豐富?要說物產,雖然關中地勢平坦,適於種植農作物,但絕對沒有廣闊的華北平原更適於發展生產。交通便利?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關中地區幾乎被群山、黃河所包圍,對於要統領整個國家來說,這裡的交通極為閉塞。

但對於統治者來說,國都的所在地最重要的是安全。對於封建王朝來說,都城是一個國家的統治中心,統治階級都聚集在這裡,如果這裡失陷,王朝將喪失對國家的掌控。輕則被迫遷都,造成國家分裂,重則導致王朝的滅亡。歷史上一個王朝的滅亡大多是以國都的失陷作為時間節點,這也可以看出有一個安全穩定的都城對於一個王朝的重要性。

而秦國所處的關中地區,在諸侯割據的戰國時代,恰恰為秦國提供了一個天然的避風港灣。我們從地圖上看看,關中地區有著怎樣絕佳的地理優勢。

在關中的北部和西部是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這裡交通極為不便,南部是巍峨高聳的八百里秦嶺山脈,從這裡進入關中難於登天,東部有南北走向被黃河天險阻擋,東西走向是中條山和崤山,中間夾著黃河形成一條狹長的通道。所以秦國幾乎被佔據了所有的山河之險。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關中地形

那麼,難道就沒有能夠容易進入的道路嗎?答案當然是有的。

第一條是沿著黃河過函谷關再過潼關,直接進入關中。這條路是歷代起義軍進攻關中都城最優的選擇。戰國時期的九國伐秦,秦末的項羽進軍關中都是走的這條路,這裡地勢較為平坦,易於大規模行軍。

古代戰爭是人力與物力的比拼,進軍路線既要滿足大規模軍隊的行進,也要能夠保證輜重糧草的運輸。所以,這條通道是戰國時期諸侯伐秦的必選之路。這一時期東方五國合縱抗秦幾乎都是從這裡妄圖打通通往關中的大道。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淆函通道

但正如圖中所顯示的,這是一條狹長的通道,沿著黃河天險蜿蜒前行。秦國只要穩穩佔據淆關和函谷關,便有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利優勢。

正如賈誼《過秦論》中所言: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巡而不敢進。可見,諸侯想要從這裡進入關中,難度可想而知。

第二條是經武關,過藍田,直插關中。這條路也是漢高祖滅亡秦朝所走過的路。可是這條路道路狹長,而且要翻越秦嶺天險,對於大規模行軍是不利的。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功進入關中,一方面是項羽在河東吸引了大量的秦軍主力,關內兵力空虛,而且守衛武關的將士最後被劉邦賄賂,開關放行,這才使得劉邦的小股奇兵能夠成功進入關中,並且秦軍主力已經來不及回援,最終使得秦國滅亡。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武關藍田通道

而戰國時期,秦國正是鼎盛時期,關內兵力充足。想從這裡以小股奇兵輕取關中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戰國後期,藍田至武關一帶,已經是秦國的勢力範圍,自然駐紮了重兵。攻破關口已經十分艱難。

第三條路就是由河東蒲阪渡黃河,再過渭水直入咸陽。首先這條路有黃河天險的阻擋,在那個船運不發達的時代,想要靠船隻運送大量軍隊過黃河,可能剛上岸就已經被秦軍團團包圍了,更何況,從這裡過河,五國聯軍必須要在魏趙境內集結,在那個諸侯混戰的年代,估計哪個諸侯國都不願意自己的國境內集結大量他國的軍隊。但是僅憑趙魏,有沒有單獨與秦國一戰的實力。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渡河通道

以上是三條比較容易進軍關中的道路,至於其他路線,對於五國諸侯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所以,秦國佔據關中可以說是在軍事上佔盡了地利。

四、關中、漢中、成都平原,三塊得天獨厚的產糧區

巴國、蜀國和苴國是西南強大的三個國家,。這三個國家地處四川、重慶地區,山勢險峻、易守難攻,中原的諸侯尤其是楚國曾多次發兵攻打都不能戰勝,秦國能吞併巴蜀,完全是外交領域的一次巨大勝利。

公元前316年,巴國和苴國聯合攻打蜀國,但是雙方互有勝負,這時候雙方都希望引入第三方幫助自己逆轉戰局。由於楚國與巴、苴相鄰,所以兩國不願楚國加入,而秦國與三國均不接壤,所以交戰雙方都派出使者出使秦國。

秦國表面上對雙方的請求都予以答應。隨後在張儀、司馬錯的建議下迅速派兵借到苴國,得以越過劍門天險進入成都平原,當秦軍兵臨成都城下的時候,蜀王驚恐萬分,萬萬沒想到秦國背信棄義,然而為時已晚,蜀國隨即滅亡。

蜀國滅亡之後,秦軍並沒有停下攻伐的腳步,而是調轉方向,順勢攻滅了巴國和苴國。自此,秦軍成功滅亡了西南強大的巴蜀,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國力得到極大的膨脹。

"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中國在經歷了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割據混戰之後再一次實現了統一。那麼,秦國如何從西周分封的一百多個諸侯國中脫穎而出,實現統一的呢?今天,歷史君將帶大家從地域角度分析,秦國如何從一個被視為西部戎狄的小國,一步步實現強國夢。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秦始皇

一、先來看一下秦國的發家史

事情還要從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開始說起,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每當我們談及春秋戰國歷史,總要敘述一下這一事件,因為後世的許多事情是這一事件直接造成的。可以很確切的說,不是周幽王的昏庸無道導致平王東遷,可能就沒有秦國的誕生和發展。

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當初周幽王老丈人申侯帶著犬戎族的兵馬攻入鎬京,周幽王被迫出逃,最後在驪山腳下被驪山戎殺死。諸侯都願意出兵相助,只有秦襄公帶著軍隊趕了過來,保護了王室成員的安全。隨後褒姒的兒子伯服和平王宜臼二王並立,也是秦襄公帶頭明確支持平王,並且派軍隊護送他來到東都洛邑,繼續了周王朝的統治,史稱“東周”。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犬戎破鎬京

這個時候的秦襄公還只是個部落首領,在諸侯們看來跟戎狄差不了多少。平王為了感激襄公的護駕之功,封他為諸侯,並且將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給他。我們現在來分析周平王的做法,一方面是報恩,秦襄公在王室東遷的過程中立了大功,另一方面應該也是利用秦國去替自己抵禦西戎部落的侵擾。總之,從這時起,秦成為了天下的一方諸侯。

《史記——秦本紀》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酈山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

秦國的立國時間相較戰國的其他六國都要短得多。無論是繼承晉國衣缽的韓趙魏,還是雄霸一方的齊楚,就連相對弱小的燕國,都是早在西周初年便已建國。建國的時間要比其餘六國少幾百年。

更悲催的是,即使已經接受了王室的冊封,秦國仍然還是的得不到諸侯的認可,即使努力融入中原文明,也還是被認為是戎狄。這是因為,當時的秦國不僅封地狹小,而且遠離中原,深入西部被戎族包圍,這自然導致其他諸侯的偏見。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早期秦國

所以,早期秦國的發展是比較淒涼的,當其他諸侯已經在中原開始稱霸的時候,秦的祖先們還在和西部的戎狄鬥智鬥勇。由於時刻感受到西戎的壓力,秦穆公之前的歷代君主都在努力清除來自西戎的威脅。也正是這種 “居安思危”的品質,才為秦國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秦國疆域靠近西部邊陲,周圍沒有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

和其他諸侯國不一樣,秦國地處西部邊陲,遠離紛繁複雜的中原地區,這為他創造了一個較為穩定的內部環境。

上文已經提到,秦國在立國之初,主要是來自西部和北部戎狄的威脅。但是戎狄畢竟勢孤力弱,很容易就被征服。秦國通過向西和向北的擴張,奪取了戎狄大量的領土,同時也在將戎狄同化,擴大人口規模。

而當週王室東遷之後,關中地區便出現了權利真空,秦國立國的早期,還畏懼王室的實力,沒敢輕易向東擴張,可是隨著周王室在中原越來越混的不咋地,諸侯們都不把天子當回事了,秦國的膽子也就大了起來,一步步向關中地區蠶食,到了秦穆公時期,秦國已經佔有了整個關中地區。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秦霸西戎

《史記——秦本紀》君子曰:“秦繆公廣地益國,東服強晉,西霸戎夷,然不為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棄民,收其良臣而從死。且先王崩,尚猶遺德垂法,況奪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復東征也。

佔有了關中之後,秦國就有了發展的根本,有了一個穩定的環境作為支撐。反觀中原諸國,為了相互吞併,稱雄稱霸,戰爭從未停歇。諸侯的實力也是此消彼長,大國之間誰也不能將誰一擊斃命,有時一次微不足道的外交事件也會引起兩國的兵戎相見。

所以,從現在的角度分析,戰國時期,其餘六國之間的相互內耗是極其嚴重的,這大大助長了秦國勢力的增長。

從地域角度來看,關中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秦國遠離中原的紛爭,能夠安穩的發展生產,提供充足的戰爭資源。

三、關中地區戰略位置絕佳,易守難攻

從西周開始到唐朝結束,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青睞於在關中地區建立都城。難道是因為這裡物產豐富?要說物產,雖然關中地勢平坦,適於種植農作物,但絕對沒有廣闊的華北平原更適於發展生產。交通便利?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關中地區幾乎被群山、黃河所包圍,對於要統領整個國家來說,這裡的交通極為閉塞。

但對於統治者來說,國都的所在地最重要的是安全。對於封建王朝來說,都城是一個國家的統治中心,統治階級都聚集在這裡,如果這裡失陷,王朝將喪失對國家的掌控。輕則被迫遷都,造成國家分裂,重則導致王朝的滅亡。歷史上一個王朝的滅亡大多是以國都的失陷作為時間節點,這也可以看出有一個安全穩定的都城對於一個王朝的重要性。

而秦國所處的關中地區,在諸侯割據的戰國時代,恰恰為秦國提供了一個天然的避風港灣。我們從地圖上看看,關中地區有著怎樣絕佳的地理優勢。

在關中的北部和西部是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這裡交通極為不便,南部是巍峨高聳的八百里秦嶺山脈,從這裡進入關中難於登天,東部有南北走向被黃河天險阻擋,東西走向是中條山和崤山,中間夾著黃河形成一條狹長的通道。所以秦國幾乎被佔據了所有的山河之險。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關中地形

那麼,難道就沒有能夠容易進入的道路嗎?答案當然是有的。

第一條是沿著黃河過函谷關再過潼關,直接進入關中。這條路是歷代起義軍進攻關中都城最優的選擇。戰國時期的九國伐秦,秦末的項羽進軍關中都是走的這條路,這裡地勢較為平坦,易於大規模行軍。

古代戰爭是人力與物力的比拼,進軍路線既要滿足大規模軍隊的行進,也要能夠保證輜重糧草的運輸。所以,這條通道是戰國時期諸侯伐秦的必選之路。這一時期東方五國合縱抗秦幾乎都是從這裡妄圖打通通往關中的大道。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淆函通道

但正如圖中所顯示的,這是一條狹長的通道,沿著黃河天險蜿蜒前行。秦國只要穩穩佔據淆關和函谷關,便有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利優勢。

正如賈誼《過秦論》中所言: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巡而不敢進。可見,諸侯想要從這裡進入關中,難度可想而知。

第二條是經武關,過藍田,直插關中。這條路也是漢高祖滅亡秦朝所走過的路。可是這條路道路狹長,而且要翻越秦嶺天險,對於大規模行軍是不利的。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功進入關中,一方面是項羽在河東吸引了大量的秦軍主力,關內兵力空虛,而且守衛武關的將士最後被劉邦賄賂,開關放行,這才使得劉邦的小股奇兵能夠成功進入關中,並且秦軍主力已經來不及回援,最終使得秦國滅亡。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武關藍田通道

而戰國時期,秦國正是鼎盛時期,關內兵力充足。想從這裡以小股奇兵輕取關中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戰國後期,藍田至武關一帶,已經是秦國的勢力範圍,自然駐紮了重兵。攻破關口已經十分艱難。

第三條路就是由河東蒲阪渡黃河,再過渭水直入咸陽。首先這條路有黃河天險的阻擋,在那個船運不發達的時代,想要靠船隻運送大量軍隊過黃河,可能剛上岸就已經被秦軍團團包圍了,更何況,從這裡過河,五國聯軍必須要在魏趙境內集結,在那個諸侯混戰的年代,估計哪個諸侯國都不願意自己的國境內集結大量他國的軍隊。但是僅憑趙魏,有沒有單獨與秦國一戰的實力。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渡河通道

以上是三條比較容易進軍關中的道路,至於其他路線,對於五國諸侯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所以,秦國佔據關中可以說是在軍事上佔盡了地利。

四、關中、漢中、成都平原,三塊得天獨厚的產糧區

巴國、蜀國和苴國是西南強大的三個國家,。這三個國家地處四川、重慶地區,山勢險峻、易守難攻,中原的諸侯尤其是楚國曾多次發兵攻打都不能戰勝,秦國能吞併巴蜀,完全是外交領域的一次巨大勝利。

公元前316年,巴國和苴國聯合攻打蜀國,但是雙方互有勝負,這時候雙方都希望引入第三方幫助自己逆轉戰局。由於楚國與巴、苴相鄰,所以兩國不願楚國加入,而秦國與三國均不接壤,所以交戰雙方都派出使者出使秦國。

秦國表面上對雙方的請求都予以答應。隨後在張儀、司馬錯的建議下迅速派兵借到苴國,得以越過劍門天險進入成都平原,當秦軍兵臨成都城下的時候,蜀王驚恐萬分,萬萬沒想到秦國背信棄義,然而為時已晚,蜀國隨即滅亡。

蜀國滅亡之後,秦軍並沒有停下攻伐的腳步,而是調轉方向,順勢攻滅了巴國和苴國。自此,秦軍成功滅亡了西南強大的巴蜀,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國力得到極大的膨脹。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吞併巴蜀

巴蜀兼併後,秦國的對外擴張進入了快車道,此時楚國佔領的漢中已經成了秦國嘴邊的肥肉。公元前312年,秦國聯合韓魏攻打楚齊,楚國在多國的聯合剿殺下放棄了北部的大片領土,秦國則佔領了富庶的漢中地區,成功的將關中、漢中、巴蜀連成一片,並且利用天險使這三片土地成為了安全的領地。

"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王朝,中國在經歷了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割據混戰之後再一次實現了統一。那麼,秦國如何從西周分封的一百多個諸侯國中脫穎而出,實現統一的呢?今天,歷史君將帶大家從地域角度分析,秦國如何從一個被視為西部戎狄的小國,一步步實現強國夢。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秦始皇

一、先來看一下秦國的發家史

事情還要從周幽王烽火戲諸侯開始說起,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每當我們談及春秋戰國歷史,總要敘述一下這一事件,因為後世的許多事情是這一事件直接造成的。可以很確切的說,不是周幽王的昏庸無道導致平王東遷,可能就沒有秦國的誕生和發展。

事情的發展是這樣的,當初周幽王老丈人申侯帶著犬戎族的兵馬攻入鎬京,周幽王被迫出逃,最後在驪山腳下被驪山戎殺死。諸侯都願意出兵相助,只有秦襄公帶著軍隊趕了過來,保護了王室成員的安全。隨後褒姒的兒子伯服和平王宜臼二王並立,也是秦襄公帶頭明確支持平王,並且派軍隊護送他來到東都洛邑,繼續了周王朝的統治,史稱“東周”。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犬戎破鎬京

這個時候的秦襄公還只是個部落首領,在諸侯們看來跟戎狄差不了多少。平王為了感激襄公的護駕之功,封他為諸侯,並且將岐山以西的土地賜給他。我們現在來分析周平王的做法,一方面是報恩,秦襄公在王室東遷的過程中立了大功,另一方面應該也是利用秦國去替自己抵禦西戎部落的侵擾。總之,從這時起,秦成為了天下的一方諸侯。

《史記——秦本紀》西戎犬戎與申侯伐周,殺幽王酈山下。而秦襄公將兵救周,戰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難,東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為諸侯,賜之岐以西之地。

秦國的立國時間相較戰國的其他六國都要短得多。無論是繼承晉國衣缽的韓趙魏,還是雄霸一方的齊楚,就連相對弱小的燕國,都是早在西周初年便已建國。建國的時間要比其餘六國少幾百年。

更悲催的是,即使已經接受了王室的冊封,秦國仍然還是的得不到諸侯的認可,即使努力融入中原文明,也還是被認為是戎狄。這是因為,當時的秦國不僅封地狹小,而且遠離中原,深入西部被戎族包圍,這自然導致其他諸侯的偏見。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早期秦國

所以,早期秦國的發展是比較淒涼的,當其他諸侯已經在中原開始稱霸的時候,秦的祖先們還在和西部的戎狄鬥智鬥勇。由於時刻感受到西戎的壓力,秦穆公之前的歷代君主都在努力清除來自西戎的威脅。也正是這種 “居安思危”的品質,才為秦國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二、秦國疆域靠近西部邊陲,周圍沒有實力強勁的競爭對手

和其他諸侯國不一樣,秦國地處西部邊陲,遠離紛繁複雜的中原地區,這為他創造了一個較為穩定的內部環境。

上文已經提到,秦國在立國之初,主要是來自西部和北部戎狄的威脅。但是戎狄畢竟勢孤力弱,很容易就被征服。秦國通過向西和向北的擴張,奪取了戎狄大量的領土,同時也在將戎狄同化,擴大人口規模。

而當週王室東遷之後,關中地區便出現了權利真空,秦國立國的早期,還畏懼王室的實力,沒敢輕易向東擴張,可是隨著周王室在中原越來越混的不咋地,諸侯們都不把天子當回事了,秦國的膽子也就大了起來,一步步向關中地區蠶食,到了秦穆公時期,秦國已經佔有了整個關中地區。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秦霸西戎

《史記——秦本紀》君子曰:“秦繆公廣地益國,東服強晉,西霸戎夷,然不為諸侯盟主,亦宜哉。死而棄民,收其良臣而從死。且先王崩,尚猶遺德垂法,況奪之善人良臣百姓所哀者乎?是以知秦不能復東征也。

佔有了關中之後,秦國就有了發展的根本,有了一個穩定的環境作為支撐。反觀中原諸國,為了相互吞併,稱雄稱霸,戰爭從未停歇。諸侯的實力也是此消彼長,大國之間誰也不能將誰一擊斃命,有時一次微不足道的外交事件也會引起兩國的兵戎相見。

所以,從現在的角度分析,戰國時期,其餘六國之間的相互內耗是極其嚴重的,這大大助長了秦國勢力的增長。

從地域角度來看,關中地區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使得秦國遠離中原的紛爭,能夠安穩的發展生產,提供充足的戰爭資源。

三、關中地區戰略位置絕佳,易守難攻

從西周開始到唐朝結束,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青睞於在關中地區建立都城。難道是因為這裡物產豐富?要說物產,雖然關中地勢平坦,適於種植農作物,但絕對沒有廣闊的華北平原更適於發展生產。交通便利?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關中地區幾乎被群山、黃河所包圍,對於要統領整個國家來說,這裡的交通極為閉塞。

但對於統治者來說,國都的所在地最重要的是安全。對於封建王朝來說,都城是一個國家的統治中心,統治階級都聚集在這裡,如果這裡失陷,王朝將喪失對國家的掌控。輕則被迫遷都,造成國家分裂,重則導致王朝的滅亡。歷史上一個王朝的滅亡大多是以國都的失陷作為時間節點,這也可以看出有一個安全穩定的都城對於一個王朝的重要性。

而秦國所處的關中地區,在諸侯割據的戰國時代,恰恰為秦國提供了一個天然的避風港灣。我們從地圖上看看,關中地區有著怎樣絕佳的地理優勢。

在關中的北部和西部是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這裡交通極為不便,南部是巍峨高聳的八百里秦嶺山脈,從這裡進入關中難於登天,東部有南北走向被黃河天險阻擋,東西走向是中條山和崤山,中間夾著黃河形成一條狹長的通道。所以秦國幾乎被佔據了所有的山河之險。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關中地形

那麼,難道就沒有能夠容易進入的道路嗎?答案當然是有的。

第一條是沿著黃河過函谷關再過潼關,直接進入關中。這條路是歷代起義軍進攻關中都城最優的選擇。戰國時期的九國伐秦,秦末的項羽進軍關中都是走的這條路,這裡地勢較為平坦,易於大規模行軍。

古代戰爭是人力與物力的比拼,進軍路線既要滿足大規模軍隊的行進,也要能夠保證輜重糧草的運輸。所以,這條通道是戰國時期諸侯伐秦的必選之路。這一時期東方五國合縱抗秦幾乎都是從這裡妄圖打通通往關中的大道。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淆函通道

但正如圖中所顯示的,這是一條狹長的通道,沿著黃河天險蜿蜒前行。秦國只要穩穩佔據淆關和函谷關,便有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地利優勢。

正如賈誼《過秦論》中所言: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巡而不敢進。可見,諸侯想要從這裡進入關中,難度可想而知。

第二條是經武關,過藍田,直插關中。這條路也是漢高祖滅亡秦朝所走過的路。可是這條路道路狹長,而且要翻越秦嶺天險,對於大規模行軍是不利的。劉邦之所以能夠成功進入關中,一方面是項羽在河東吸引了大量的秦軍主力,關內兵力空虛,而且守衛武關的將士最後被劉邦賄賂,開關放行,這才使得劉邦的小股奇兵能夠成功進入關中,並且秦軍主力已經來不及回援,最終使得秦國滅亡。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武關藍田通道

而戰國時期,秦國正是鼎盛時期,關內兵力充足。想從這裡以小股奇兵輕取關中是不可能的。更何況戰國後期,藍田至武關一帶,已經是秦國的勢力範圍,自然駐紮了重兵。攻破關口已經十分艱難。

第三條路就是由河東蒲阪渡黃河,再過渭水直入咸陽。首先這條路有黃河天險的阻擋,在那個船運不發達的時代,想要靠船隻運送大量軍隊過黃河,可能剛上岸就已經被秦軍團團包圍了,更何況,從這裡過河,五國聯軍必須要在魏趙境內集結,在那個諸侯混戰的年代,估計哪個諸侯國都不願意自己的國境內集結大量他國的軍隊。但是僅憑趙魏,有沒有單獨與秦國一戰的實力。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渡河通道

以上是三條比較容易進軍關中的道路,至於其他路線,對於五國諸侯來說更是難上加難。所以,秦國佔據關中可以說是在軍事上佔盡了地利。

四、關中、漢中、成都平原,三塊得天獨厚的產糧區

巴國、蜀國和苴國是西南強大的三個國家,。這三個國家地處四川、重慶地區,山勢險峻、易守難攻,中原的諸侯尤其是楚國曾多次發兵攻打都不能戰勝,秦國能吞併巴蜀,完全是外交領域的一次巨大勝利。

公元前316年,巴國和苴國聯合攻打蜀國,但是雙方互有勝負,這時候雙方都希望引入第三方幫助自己逆轉戰局。由於楚國與巴、苴相鄰,所以兩國不願楚國加入,而秦國與三國均不接壤,所以交戰雙方都派出使者出使秦國。

秦國表面上對雙方的請求都予以答應。隨後在張儀、司馬錯的建議下迅速派兵借到苴國,得以越過劍門天險進入成都平原,當秦軍兵臨成都城下的時候,蜀王驚恐萬分,萬萬沒想到秦國背信棄義,然而為時已晚,蜀國隨即滅亡。

蜀國滅亡之後,秦軍並沒有停下攻伐的腳步,而是調轉方向,順勢攻滅了巴國和苴國。自此,秦軍成功滅亡了西南強大的巴蜀,將其納入自己的版圖,國力得到極大的膨脹。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吞併巴蜀

巴蜀兼併後,秦國的對外擴張進入了快車道,此時楚國佔領的漢中已經成了秦國嘴邊的肥肉。公元前312年,秦國聯合韓魏攻打楚齊,楚國在多國的聯合剿殺下放棄了北部的大片領土,秦國則佔領了富庶的漢中地區,成功的將關中、漢中、巴蜀連成一片,並且利用天險使這三片土地成為了安全的領地。

深入分析:秦國為何強大(一)——地域優勢

兼併漢中

戰爭是資源的消耗戰,彼時的秦國國君顯然清楚地明白了這一理論。而關中、漢中、成都平原都是沃野千里的上等產糧區,可以為秦國的對外擴張提供豐富的糧草供應。另外,三地的人口也為秦軍提供了充足的兵員補充。

《史記——地理志下》巴、蜀、廣漢本南夷,秦並以為郡,土地肥美,有江水沃野,山林竹木疏食果實之饒。南賈滇、僰僮,西近邛、莋馬旄牛。民食稻魚,亡凶年憂,俗不愁苦,而輕易淫泆,柔弱褊厄。

楚漢爭霸時的項羽顯然沒有看出這一點,反而愚蠢的將劉邦分封在漢中,使得劉邦很快佔據了關中、漢中兩地作為進軍中原的後勤基地,我們讀楚漢爭霸歷史知道,正是蕭何從關中、漢中向前線源源不斷的運送糧草,才保證了楚漢爭鋒的最後勝利。

如果說佔有關中的秦國尚不足以跟中原六國正面對抗,那麼等到秦國佔有這三塊肥沃的土地之後,六國就再無力與秦國向抗衡。

五、總結

秦國先是佔據關中,利用天造地設的地理環境,使得本國的領土免受中原諸侯的侵犯,秦國的發展有了一個穩定的根據地。地域優勢幫助秦國有了一個穩固的立國根本。之後秦國巧妙的運用外交手段,吞併巴蜀,走出了一統天下的重要一步,利用三塊肥沃而且安全的領土,為秦軍的開疆拓土提供了充足的物質保障。

地域優勢在秦國富國強兵的歷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此,原本偏安西部一隅的秦國在戰國後期迅速崛起,最終完成了統一六國的歷史重任。

本文為【愛尚歷史君】原創,想要了解更多歷史知識就請關注我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