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悠久的歷史養育了璀璨的文明,滋生了非凡的成就,今天我們就來簡述一下戲曲方面的成就……

一、京劇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又稱“京劇”“國劇”“皮黃”,為中國戲曲劇種之首。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即唱(歌唱)、念(唸白、)做(表演)、打(武打)為一體。角色可分為:生(男人)、旦(女人)、淨(威猛的男人,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大花臉”)、醜(男人、女人皆有,又稱“三花臉”)四大行當。


我國十種戲曲簡述

臉譜

京劇臉譜: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義,如關羽;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拯、張飛;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竇爾敦;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凶詐、凶惡,如曹操;金臉和銀臉指神祕,代表神妖。


我國十種戲曲簡述

臉譜.

四大名旦:梅蘭芳、尚小云、程硯秋和荀慧生。前四大鬚生:餘叔巖、言菊朋、高慶奎和馬連良;後四大鬚生:馬連良、譚富美、奚嘯伯和楊寶森。


我國十種戲曲簡述

四大名旦

二、評劇

評劇是流傳於中國北方的一個戲曲劇種,20世紀30年代以後,評劇表演在京劇、河北梆子等劇種影響下日趨成熟,出現了李金順、劉翠霞、白玉霜、喜彩蓮、愛蓮君等流派。1950年以後,《小女婿》《劉巧兒》《花為媒》《楊三姐告狀》《秦香蓮》等劇目在全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出現新鳳霞、小白玉霜、魏榮元等著名演員。


我國十種戲曲簡述

楊三姐告狀

三、豫劇

豫劇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礎上不斷繼承、改革和創新發展起來的。建國後因河南簡稱“豫”,故稱豫劇,是中國第一大地方劇種。豫劇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陳素珍、崔蘭田、馬金鳳和閻立品等。

代表劇目有:《穆桂英掛帥》《紅娘》《花打朝》《對花槍》,以及現代戲《朝陽溝》等。


我國十種戲曲簡述

穆桂英掛帥

四、越劇

越劇起源於“落地唱書”,後又稱為“女子科班”“紹姓女子文戲”“的篤班”“草臺班子”“小歌班”“紹興戲劇”“紹興文戲”“髦兒小歌班”“紹劇”“嵊劇”“剡劇”等。

越劇十姐妹:袁雪芬、尹桂芳、筱丹桂、範瑞娟、傅全香、徐玉蘭、竺水招、張桂鳳、徐天紅和吳小樓。

代表劇目有:《梁山伯與祝英臺》《紅樓夢》《西廂記》《五女拜壽》《孔雀東南飛》等。


我國十種戲曲簡述

梁山伯與祝英臺

五、黃梅戲

黃梅戲源於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處黃梅一帶的採茶調。清末傳入毗鄰的安徽省懷寧縣等地區,與當地民間藝術結合,並用安慶方言歌唱和唸白,逐漸發展為一個新的戲曲劇種,一度被稱為“懷腔”“皖劇”。黃梅唱腔有三種形式:主腔、花腔、三腔。

代表劇目有:《天仙配》《女駙馬》《打豬草》《牛郎織女》等。


我國十種戲曲簡述

天仙配

六、粵劇

源於南戲,流行於嶺南等粵人聚居地。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糅合唱唸做打、樂師配樂、戲臺服飾、抽象形體的表演藝術。

代表劇目有:《帝女花》《紫釵記》《牡丹亭驚夢》《雙仙拜月亭》《秦香蓮》等。


我國十種戲曲簡述

秦香蓮

七、崑曲

崑曲早在元朝末期產生於蘇州崑山一帶,它與起源於浙江的海鹽腔、餘姚腔、和起源於江西的戈陽腔,被稱為“明代四大聲腔”,同屬南戲系統。

代表劇目有:王世貞的《鳴鳳記》、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記》,沈璟的《義俠記》等。


我國十種戲曲簡述

牡丹亭

八、花鼓戲

花鼓戲,中國地方戲曲劇種,通常特指為湖南花鼓戲。湖北、安徽、江西、河南和陝西等省有同名的地方劇種。2008年,花鼓戲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代表劇目有:《打銅鑼》《補鍋》《劉海砍樵》等。


我國十種戲曲簡述

劉海砍樵

九、呂劇

呂劇又稱化裝揚琴、琴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山東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劇種。主要伴奏樂器是墜琴、揚琴、三絃和琵琶,被稱為“呂劇四大件”。

代表劇目有:《姊妹易嫁》《借年》《李二嫂改嫁》等。


我國十種戲曲簡述

李二嫂改嫁

十、秦腔

秦腔,中國西北最古老的戲劇之一,起於西周,成熟於秦。流行於中國西北的陝西、甘肅、青海和寧夏等地。2006年,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代表劇目有:《三滴血》《大登殿》《十五貫》等。


我國十種戲曲簡述

大登殿

我國戲曲劇種種類繁多,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而隨著國家對於傳統文化保護的力度越來越大,戲曲也逐漸受到人們的喜愛,並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傳承。

如果喜歡這篇文章,就請關注“字晚成”吧!今後會有更多更多的歷史,讓我們一起來探索吧。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