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總是貸款失敗,這些個人徵信大坑可要注意了

信用卡 金融 經濟 財經 甄宜融 2017-05-14

為什麼你總是貸款失敗,這些個人徵信大坑可要注意了

信用在生活中作用很大,無論是貸款還是辦理信用卡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和自己的信譽有關,個人徵信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是我們的行走在社會上的經濟身份證,保持個人的良好的信用記錄,可以免去很多麻煩。

人民銀行在2002年1月1日開始正式施行貸款五級分類,這也就意味著個人的徵信報告上的賬戶狀態會有5個級別,而個人發起的貸款也可以按照這五種分類方法評估風險。

個人徵信的5級分類標準分別為:

(一)正常

為什麼你總是貸款失敗,這些個人徵信大坑可要注意了

借款人能夠履行合同,不存在任何影響借款人按時足額償還貸款的因素。金融機構對借款人的還款能力有充分的把握,貸款損失概率為0

(二)關注:儘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償還貸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對還款產生不利影響的因素,如果這些因素繼續下去,借款人的償還能力受到影響,貸款損失的概率不會超過5%

(三)次級

為什麼你總是貸款失敗,這些個人徵信大坑可要注意了

借款人的還款能力出現明顯問題,開始有逾期,且完全依靠其正常營業收入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需要通過處理借款人的部分資產甚至執行抵押擔保來還款,貸款損失率達到了30%-50%

(四)可疑:借款人無法足額償還貸款本息,即使執行抵押或擔保,也肯定造成較大損失。金融機構為了挽回資金的損失,會動用清收隊伍,為借款人的資產進行重組、合併、兼併、抵押物處理等方式來保證資金的回籠情況,即使損失和浪費了人力成本,也要討回應得的債務,貸款損失的概率高達50%-75%

(五)損失:借款人已無法償還本息,無論採取什麼樣的措施和程序,貸款註定要失去,或者收回極少部分的資金,從金融機構的角度來看,沒有必要保留在資產的賬目上,所以很多時候銀行、擔保公司為了避免出現不良貸款,最好的方式是走法律程序,把壞賬轉移註銷。其貸款的損失率佔到75%-100%

個人徵信報告有什麼內容?

個人基本信息

身份信息、配偶信息、居住信息、職業信息

信息概要

信用提示、信用及違約信息概要、授信及負債信息概要

信貸交易信息明細

資產處置信息、保證人代償信息、貸款、借記卡

公共信息明細

住房公積金參繳記錄、養老保險金繳存記錄

查詢記錄

查詢記錄彙總、非互聯網查詢記錄明細

信用歷史怎麼看?

在貸款和信用卡的還款描述後,有24個格子,每一個格子都代表近24個月的還款情況,這些數字通常表明了:

/———表示未開立賬戶;

*———表示本月沒有還款歷史,還款週期大於月的數據用此符號標註,還款頻率為不定期,當月沒有發生還款行為的用*表示;開戶當月不需要還款的也用此符號表示。

N———正常(表示借款人已按時足額歸還當月款項);

1———表示逾期1~30天;

2———表示逾期31~60天;

3———表示逾期61~90天;

4———表示逾期91~120天;

5———表示逾期121~150天;

6———表示逾期151~180天;

7———表示逾期180天以上;

D———擔保人代還(表示借款人的該筆貸款已由擔保人代還,包括擔保人按期代還與擔保人代還部分貸款);

Z———以資抵債(表示借款人的該筆貸款已通過以資抵債的方式進行還款。僅指以資抵債部分);

C———結清(借款人的該筆貸款全部還清,貸款餘額為0。包括正常結清、提前結清、以資抵債結清、擔保人代還結清等情況);

G———結束(除結清外的,其他任何形態的終止賬戶)。

#———還款情況未知

溫馨提示

另外,個人徵信報告上,除了因為逾期出現的關注、次級、可疑、損失的差評分類外,查詢次數太多也會影響貸款和信用卡的申請和審批。

為什麼你總是貸款失敗,這些個人徵信大坑可要注意了

銀行或金融機構判定的查詢標準是一個月內貸款(或信用卡)查詢不超過3次,2個月不超過6次。查詢次數多,證明資金緊張程度越高。查詢記錄同樣會保留2年之久,請不要為了確認是否還款成功,就亂查徵信。可以通過網上銀行、短信、手機APP查詢還款狀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