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難病例」反覆胸痛、ST段抬高,原來是“陷阱”

臨床資料

41歲男性患者因“突發胸痛4小時”入院。入院前4小時無誘因突發胸骨後壓榨樣疼痛,向後背放射,伴噁心、大汗、面色蒼白,持續不能緩解。

入院查體:體溫36.5℃,呼吸 18次/min,血壓90/50mmHg,脈搏61次/min,雙側橈動脈、股動脈、足背動脈搏動一致,雙肺呼吸音清,囉音未及,心界不大,心率 61次/min,律齊。

既往有高血壓病史4年,血壓控制理想。

急診心電圖:竇性心律,Ⅰ、aVL、V2-V6導聯ST段抬高0.3-0.5 mV, Ⅱ、Ⅲ、aVF導聯ST段壓低0.05~0.2mV(圖1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0.3 ng/ml;肌鈣蛋白I﹤0.1ng/ml;肌紅蛋白 2.36 ng/ml;擬診為“急性ST段抬高性廣泛前壁、高側壁心肌梗死”。

急診行冠狀動脈造影:左主幹、右冠未見異常;前降支、迴旋支開口至中段瀰漫性狹窄,最重狹窄80%,TIMI血流3級(圖2A)。CAG術中,患者訴胸痛緩解,血壓110/60mmHg,心率 65次/min,考慮冠狀動脈(冠脈)再通,擬擇期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術(PCI)。

術後心電圖:竇性心律,V4-V6導聯T波低平;D-二聚體 14.1μg/ml;肌鈣蛋白T7.11 ng/ml;CK-MB 36.73 U/L;白細胞計數 12.81×109/L;心臟彩超:左室前壁及側壁動度稍減低,左室射血分數 63%;腹部彩超正常。

3天后日患者胸痛再發,呈瀕死感,持續不能緩解,心電圖:竇性心律,V4-V6導聯ST段壓低0.05-0.1mV, V2-V4導聯T波高聳(圖1 B)。

「疑難病例」反覆胸痛、ST段抬高,原來是“陷阱”「疑難病例」反覆胸痛、ST段抬高,原來是“陷阱”

注:A:入急診科心電圖;B:胸痛再發心電圖

圖1 患者心電圖

再次行急診CAG:前降支、迴旋支狹窄較前次明顯加重,未見血栓影(圖2B);在冠脈內注射硝酸甘油並複查造影,未見狹窄減輕;繼續行光學相干斷層成像(OCT),見前降支、迴旋支內膜光滑,無斑塊破裂及血栓(圖2C);考慮“冠狀動脈痙攣”致急性心肌梗死(AMI),於前降支及迴旋支行PCI術,術後患者胸痛緩解。

隨後,患者出現發熱,最高T 39℃,伴咳嗽咳痰,行胸部CT:右側胸膜下少量炎症,主動脈雙腔影;完善胸腹主動脈CTA: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累及冠竇部,冠脈近端累及高度可疑,心包積液,左側少量胸水,右腎動脈節段性梗塞(圖 2D)。

「疑難病例」反覆胸痛、ST段抬高,原來是“陷阱”「疑難病例」反覆胸痛、ST段抬高,原來是“陷阱”「疑難病例」反覆胸痛、ST段抬高,原來是“陷阱”「疑難病例」反覆胸痛、ST段抬高,原來是“陷阱”

注:A:入院急診冠脈造影 :前降支、迴旋支開口至中段瀰漫性狹窄,狹窄最重處80%;B:胸痛再發冠脈造影: 前降支、迴旋支狹窄較A圖明顯加重;C:胸痛時 OCT:血管內膜光滑,未見斑塊及血栓影;D:PCI術後第1次胸部CTA: Stanford A型主動脈夾層,累及冠竇部,冠脈近端累及高度可疑

圖2 患者影像學檢查結果

心胸外科會診考慮主動脈內膜多個破口,手術風險較大,建議暫保守治療。嚴格控制患者血壓、心率,胸痛未再發,病情穩定,出院前複查CTA:升主動脈、大部分主動脈弓及局部髂總動脈假腔血栓形成。2個月後隨訪,患者無胸痛發作,繼續口服降壓及冠心病藥物治療。

經驗總結

本病例以急性胸痛起病,通過多項輔助檢查,證實為AAD誘發冠狀動脈痙攣致AMI,入院早期AAD被漏診。

值得我們總結的經驗和教訓:

1. 仔細詢問病史及查體:AAD具有症狀多樣性,有高血壓病史的患者,出現劇烈胸痛向肩背部放射,更需警惕AAD。

2. 儘可能排查AAD:在保障AMI門球時間及病情允許的前提下,儘可能完善鑑別AAD的相關檢查。

3. D-二聚體被推薦作為提高AAD診斷篩查率的實驗室檢查,而該患者在急診科未及時行D二聚體檢測,入院後D二聚體顯著增高。如症狀上評估AAD風險中危以上,同時伴有D二聚體明顯增高,需進一步行主動脈CTA等檢查明確診斷,便於有效治療。

4. 該患者有2次劇烈的冠狀動脈痙攣發作,導致急性大面積心肌梗死、血流動力學紊亂,如不及時行PCI術而直接外科手術,風險極大,嚴重危及生命。患者PCI術後病情穩定,為進一步治療爭取寶貴時間。最近國外學者也有報道,對於AAD誘發的AMI,PCI術可作為AAD外科手術前的一種有效橋接治療。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