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醫論症|患有高血壓的老人如何安全過冬

談醫論症|患有高血壓的老人如何安全過冬

高血壓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又是人類死亡的主要疾病,是冠心病、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高血壓的危害在於對心、腦、腎等器官的損害,明顯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嚴重地危害患者的生命。腦卒中、心衰、心肌梗塞、和尿毒症是高血壓的三大併發症,也是高血壓的死亡原因,其死亡率占人類死亡的首位。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高血壓的研究十分重視,但迄今為止,高血壓只是可控制,難於治癒。及早、持久有效地防治高血壓,對減少心腦血管病及尿毒症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降低病死率,均具有重要意義。

  據統計,50%以上的腦中風患者發生在秋冬季節。為什麼呢?原因有三:一是秋冬時節,氣溫變化大、晝夜溫差大、氣溫偏低,人體受到寒冷刺激後,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全身毛細血管收縮導致腦部缺血缺氧加速了血栓的形成。二是秋冬時節氣候乾燥,人體消耗水分多,容易造成體內缺水,血液粘稠度高,血流減慢,最後血容量不足造成缺血性腦中風。三是老年人各器官功能的衰退,對外界環境變化適應性差,也很容易成為腦中風的誘發因素。另外,由於天冷老年人活動減少,若經常進補高熱量、高脂肪的食物,也會使血液黏滯度增高,導致冠狀動脈血栓形成,如果情緒波動還會導致血壓驟升,容易引起腦出血、中風以及心絞痛、心肌梗塞,甚至發生心臟性猝死。

因此,患有高血壓的老年人如何能過冬顯得尤為重要。本文就患有高血壓的老年人如何能過冬進行一些指導。

  一、老年高血壓的特點:

1.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多見:老年人由於動脈硬化,動脈壁的彈性和伸展性降低,收縮期的彈性膨脹和舒張期的彈性回縮幅度減弱,緩衝能力降低,導致收縮壓升高,舒張壓降低,脈壓差增大。所以老年人常常是單純收縮期高血壓。

2.血壓波動大,血壓晝夜波動的節律異常,對心腦腎等靶器官的損害大;易受環境改變的影響而產生應激反應使診室血壓常常高於自測血壓;易發生晨峰血壓增高,即起床後2h內的收縮壓平均值-夜間睡眠時的收縮壓最低值(包括最低值在內1h的平均值),≥35mmHg為晨峰血壓增高。

3.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和餐後低血壓。所以老年高血壓病人尤其需要注意體位性低血壓誘發的頭暈/暈厥等疾病。

4.老年人多為鹽敏感性高血壓:由於老年人味覺靈敏度下降,往往吃菜很鹹。而腎臟對水鹽調節能力下降,血壓對鹽更敏感。攝入鹽過多會使血壓升高,降壓藥療效降低,血壓難以控制。

5.常合併其他心血管危險因素,如高脂血症,糖尿病和痛風等,更容易發生心腦腎等靶器官損害和各種心腦血管疾病。

  二、老年高血壓的治療:

  1.降壓治療的目的和目標

高血壓的治療目的,除了降壓外,更重要的還在於延緩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減少靶器官的損害。最大限度的減少老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致殘率和死亡率。老年高血壓的治療要以平穩、安全為重,從小劑量開始,注意目標血壓值不要太低,防止重要臟器供血不足。老年高血壓患者,降壓標準可放寬至150/90mmHg以下,如能耐受,可降至140/90mmHg以下。降壓速度要慢,防止體位性低血壓,用藥前後測量坐立位血壓。

  2.非藥物治療(包括生活方式、飲食結構等的改善):

高血壓是一種生活方式病,針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需注意以下生活方式的改變:

(1)飲食改變:採用低鈉、低脂、低膽固醇、低糖飲食,多吃蔬菜和水果,多吃纖維素食物適當補充蛋白質,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可起到降低血壓,預防心腦腎疾病的發生。

①蛋白質的攝入:調查資料顯示55.7%高血壓病人蛋白質攝入不足,而牛奶攝入量嚴重不足。牛奶含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氨基酸;牛奶脂肪中膽固醇含量比肉、蛋類都低,而所含的酪蛋白易於消化吸收;含鈣量特別豐富,是老年病人的理想補品。高血壓病人適當補充蛋白質,應以低脂牛奶、魚類、禽類、瘦肉為主。

②脂肪的攝入:高血壓病人應限制脂肪攝入,尤其是動物脂肪的攝入。因動物脂肪含飽和脂肪酸多,可升高血膽固醇,而植物脂肪多含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血膽固醇,膳食中不飽和脂肪與飽和脂肪酸之比值>1時,降低血壓效果好。脂肪供給量每日40g~50g即可。膽固醇每天應限制在300mg以內。豆油、菜油、花生油、芝麻油均含維生素E和較多的亞油酸,對預防血管破裂有一定作用。忌食動物內臟、腦髓、肥肉、貝類、動物脂肪等。降脂的食物有山楂、香菇、大蒜、洋蔥、海魚、綠豆等。香菇、平菇、黑木耳、銀耳等菌類食物營養豐富,對防治高血壓有較好的效果。

③鉀、鈉、氯的攝入:許多資料表明,老年高血壓病人都存在鹽攝入過多,過多的鹽使血壓升高。而低鹽飲食是高血壓病人必需遵循的膳食原則。每日應控制在6g以內,嚴重的高血壓病人每日用食鹽4g以內。另外臨床實驗性研究顯示,在高血壓病人中,增加鉀的攝入,可以降低血壓。而且鉀還有預防腦卒中的作用。因此,對於高血壓病人來說,應多食用西紅柿、菠蘿、香蕉、橘子等含鉀高的蔬菜和水果,並應忌食過鹹食物及醃製品、皮蛋及含鈉高的食物等。

④鈣的攝入:鈣與許多疾病特別是中老年人常見的骨質疏鬆、高血壓的發生有密切關係。有研究表明,補充鈣不但能夠預防骨質疏鬆,還有一定的降壓作用。因此,高血壓病人應每日攝入1g左右的鈣。多食含鈣豐富的食物,如牛奶、魚類、蝦類、核桃、紅棗、木耳、紫菜等,以達到預防骨質疏鬆、降脂降壓的目的。

⑤膳食纖維素的攝入:膳食纖維除了可抑制膽固醇的吸收,有利於預防動脈硬化的發生外,還對通便,控制體重和降低血壓有一定幫助。因此,應提倡高血壓病人多吃粗糧、雜糧,多吃蔬菜和水果,尤其是綠葉蔬菜、白菜、空心菜、芹菜等。

(2)規律的體育鍛煉:高血壓病人生活要有規律,勞逸結合。每個人應根據自己的身體、年齡選擇各自喜愛和適宜的運動方式,如散步、氣功、太極拳、廣播操、跳舞等活動,每次以30min~45min為宜,每週3--5次。有氧運動有利於降壓,它對輕度高血壓病人降壓效果良好,甚至優於某些藥物。但對於老年人來說,運動量要適度,從小運動量開始,循序漸進,不要短時間大運動量鍛鍊。高血壓病人起、臥和各種活動時,動作宜緩慢,避免體位性低血壓發生,以保障安全;

(3)控制體重:臨床實踐證明,肥胖或超重者至少有60%發生高血壓。肥胖人患高血壓病率是同齡組體重正常者的3倍。體重每增加12.5kg,收縮壓可上升10mmHg,舒張壓升高7mmHg。反之,體重減輕,血壓也相應下降,並可增加降壓藥的效應。因此,高血壓病人應逐步控制體重在標準範圍內,每週體重減輕1kg為宜。日常飲食中應減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以保持標準體重;

(4)戒菸:吸菸可使血壓升高,即使服用降壓藥,也會影響療效。戒菸有助於血壓的控制和延緩動脈硬化的進展;

(5)適度飲酒:過量飲酒會導致高血壓,適量飲酒可降低血壓。應控制乙醇不超過30ml/d,相當於紅葡萄酒100ml/d;

  三.冬季注意事項

1.要注意清晨護理,要在清晨醒後立即服降壓藥。晨起前宜喝杯水休息一會兒再起床。

2.要注意不宜久蹲用力大便。

3.要注意保暖防寒。寒冷刺激血管收縮,易造成血壓升高。同時服飾穿戴要寬鬆,老年高血壓患者一般在服飾的穿戴方面應該注意儘量選擇寬鬆一些的衣服,此外最好是棉質布料,這樣有利於皮膚的通透性,也可以避免因為摩擦而引發的血壓波動。

4.要注意外出穿戴,防止寒冷刺激,避免迎風走。

5.服用藥物確保血壓平穩。高血壓目前還是一個世界範圍內無法攻克的難題。因為無法根治,所以就只能通過服用各種降壓藥將血壓穩定在正常水平範圍內。

6.運動要適量,睡眠要充足,老年高血壓患者還應該注意保持良好的運動習慣,在平時的生活中應該注意根據自身的情況定製一個合理的運動方案,維持正常的機體功能,其次還要注意保持充足的睡眠,做到勞逸結合。

7.保持情緒穩定,不要過度興奮,高血壓病人要經常保持穩定的情緒,避免過度興奮、緊張,不宜參加競爭性很強的娛樂活動,否則,會因為情緒波動,交感神經興奮,而引起全身血管收縮,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甚至可能引起腦溢血。

文/曹國良 上海九院老年病科 副主任醫師

文章已刊《大眾衛生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