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新能源汽車市場將發展得更快更好

觀點 本報記者 李海楠

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佈信息顯示,2019年1至3月,我國汽車產銷達633.57萬輛和637.24萬輛,同比下降9.81%和11.32%,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0.4萬輛和29.89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1倍和1.1倍,產銷增長了102.7%和109.7%。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完成22.6萬輛和22.7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109.3%和121.4%;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7.8萬輛和7.2萬輛,同比增長85.2%和79.1%。

這樣的數據表現,讓剛剛對2018年全年汽車產銷呈現負增長新生憂慮的業內人士看到曙光。外界普遍認為,2019年,新能源汽車市場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遠比傳統汽車發展得更快更好。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有形市場分會常務副理事長蘇暉正是這一觀點的支持者。他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與提升,特別是對重點問題加以解決,新能源汽車市場必然實現尋求長遠可持續的發展,從而兌現新能源汽車發展兼顧推動全汽車產業進步和生態環保的雙重重任。

未雨綢繆尋求新能源汽車長遠發展

與行業內的觀點一致,在蘇暉看來,汽車行業的“新四化”是不可逆的趨勢。在他看來,汽車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從A點到B點的移動出行工具,已然轉變為一個具有清潔能源的移動智能終端。他認為,從傳統汽車角度去看新能源汽車,不僅底盤結構會有很大改變,包括整個新能源產業鏈所帶來的產業鏈條,包括上游的原材料,終端的核心關鍵部件,以及維修和保養,都將發生變化。

因此,新能源汽車帶動整體汽車行業的產業變革,影響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而如何確保新能源汽車更為長遠的健康發展,備受行業乃至各界的高度關注。在蘇暉所作的《關於2019年汽車市場發展變化綜合分析》一文中,詳細地闡釋了其對2019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若干認識。其中,不乏對一些問題的未雨綢繆。

首先,備受關注的新能源汽車的電池續航里程問題引起關注。蘇暉認為,必須解決電動汽車續航能力弱問題。新能源汽車續航差會導致用戶使用體驗糟糕,影響繼續使用的願望。與此同時,還需要解決新能源汽車電池損耗大,更換電池成本高問題。因此,電池成本過高,將導致新能源二手車利潤減少,用戶更換電池的錢或能購買一輛新的新能源汽車。

其次,要解決新能源車保值率低問題。新能源車保值率低,導致價值流失快,造成車主財產損失。蘇暉建議,可建立穩定的新能源車價格體系。新能源車價不穩定,也是導致用戶猶豫購買的原因之一。

第三,要建立一套行業公認的科學高效的新能源二手車殘值評估標準以及規範。顯然,這是參照了傳統燃油汽車擁有的較為成熟的二手車市場模式。畢竟,沒有一套權威專業的體系,會使新能源二手車的評估沒有公信力。

蘇暉表示,應建立一套適用於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流通服務體系。由於新能源汽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較為完善的市場流通服務體系,導致了新能源汽車流通效率低的問題。

技術進步是突破發展瓶頸必然選擇

眾所周知,對於新興產業而言,新能源汽車技術對於突破產業發展瓶頸至關重要,一旦在早期形成技術封鎖勢必將對整個產業的快速發展形成掣肘。而這也顯然違背試圖通過發展新能源汽車實現彎道超車,推動我國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邁進和引領世界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初衷。

為此,科技部於2018年初印發《關於支持建設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的函》明確,按照《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工作指引》原則同意《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建設方案》。建設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其中明確,在技術應用和普及上,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將突出體制機制創新,完善“共商、共建、共治、共享、共用”的開放運行機制。

這顯然打破了行業內原本普遍存在的技術封鎖顧慮,蘇暉強調,不可否認,由於客觀的環境壓力倒逼,也因社會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高度熱情所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推廣路徑是適度超前的,即政府公務車、公共交通和民用三方面在共同發力,三方面齊發力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發展的事實更需要儘快形成產業自主發展的長期動力,其中技術不斷進步對於其核心競爭力的提升而言必不可少。

實現技術進步,提升競爭力,正是應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瓶頸的必然選擇。蘇暉強調,比如通過技術進步不斷降低現有新能源汽車高昂的維修和養護成本。又如,針對當前政策助推的純電動汽車,其電池穩定性和耐久性,以及續航里程和充電設施的建設等都還有待進一步檢驗,特別是廢舊電池的處理是否會帶來新的環境課題值得關注。

蘇暉強調,新能源汽車市場尋求長遠可持續的發展,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著手解決,這些都需要依靠技術的不斷創新加以應對和克服,才能實現一系列宏偉目標以及兌現新能源汽車發展兼顧產業進步和生態環保的雙重重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