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前:

剛剛過去的上半年,乘用車產業在多重政策的作用下,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在進退之間,新的乘用車產業格局正在形成。總結上半年乘用車產業的發展特徵可以歸結為以下十六個字。

"

編前:

剛剛過去的上半年,乘用車產業在多重政策的作用下,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在進退之間,新的乘用車產業格局正在形成。總結上半年乘用車產業的發展特徵可以歸結為以下十六個字。

年中回望 || 乘用車半年十六字訣 | 中國汽車報

驟變

7月1日起,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廣東、內蒙古等多地開始實施國六排放標準。部分地區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在國家加大汽車生產監督力度的同時,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都將面臨嶄新挑戰。

點評

全國範圍內國五實施與此次部分地區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之間的時間間隔來得有些短促。對於整車生產企業,“滿頭大汗”地調整研發、生產計劃與進度;經銷商則面臨上半年“揮淚大甩賣”卻依然無法處理完庫存,下半年短時間內產品供給有限的局面;由於產品成本的波動,消費者的購車成本還有可能因此增加,據此,說這一輪排放政策調整是一場驟變毫不為過。

氫能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的提案、議案多次提及氫燃料電池,氫能熱度陡然提升。“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被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是氫能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7月,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科技部副部長王曦透露,正在編制的《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2021~2035)》,將聚焦氫燃料電池、儲氫、加氫、制氫技術的研發,更讓氫能行業入局者增多。

點評

乘用車企業當中只有上汽榮威的氫燃料電池版榮威950比較成熟,其他的乘用車企業產品還大多處在規劃當中。乘用車企業不能“葉公好龍”,產品的前期研發、設計應該與改善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速關鍵零部件的商業化進展並提升國產化率水平同步進行。

退坡

3月26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四部門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2019版補貼政策),政策設置了3個月的過渡期,過渡期後,自6月26日起,國補縮水、地補取消。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曾受政策影響放慢了增長幅度。

點評

補貼退坡,對於新能源汽車而言是“斷奶”。整個行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政策已經起到了“扶上馬、送一程”的作用。在後期,政策帶來的一些負面效應也已經初露端倪。市場的問題終究還是要交給消費者來選擇。不知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還能否延續曾經的增速?

自燃

特斯拉上海建廠的熱度還未消散,廣州、上海接連兩起起火自燃一下子又把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推到聚光燈下。隨後蔚來的兩起自燃事故更是加劇了公眾對新能源車安全性的憂慮。工信部5月召開“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電視電話會議”,6月發佈《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排查工作的通知》。蔚來汽車隨後宣佈召回,成為新勢力造車企業的“第一召”。

點評

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是生命線。無論營銷吹得如何天花亂墜,關乎使用者安全的問題容不得半點馬虎。通過此次排查,讓企業重視已售車輛可能存在的問題,完善在產品設計中出現的漏洞,雖是亡羊補牢,但確實是重樹消費者信心的根基所在。

升級

6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共同研究制定了《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無論是降低新能源汽車成本,取消對新能源汽車的限行、限購,抑或是積極推動農村車輛消費升級。從政策層面,為汽車行業釋放出了相當多的利好信息。

點評

政策出臺釋放出的信號是積極的,問題在於涉及的範圍實在是太廣泛了。從零部件供應、生產製造、使用環境、報廢拆解等,需要太多的配套政策,也需要地方政府能夠積極落實推進,更需要企業能夠根據政策導向不斷推動創新擴大供給。

維權

上半年汽車經銷商的維權也成為媒體報道中的高頻選題。1月眾多奔馳商務車經銷商維權;4月,60餘家北汽銀翔經銷商維權;同月,30餘位觀致經銷商維權;5月,30多位力帆經銷商維權。越來越多的經銷商選擇報團取暖,聯合起來與生產企業談判。

點評

經銷商維權的關注點,集中在銷售返點、配件供應、建店補貼、車型分配等問題上。在車市下行的大環境下,以往掩蓋在水面以下的問題開始暴露。庫存壓力、批零倒掛、以產定銷、網點密集等都成為新環境的致命傷。在車市寒冬之中,甩鍋不可取,整車企業和經銷商如何攜手過冬才是解決方案。

融合

6月,長安汽車發佈公告,愛馳汽車增資17億元,收購江鈴控股50%的股份,獲得了江鈴控股有限公司上饒分公司的純電動乘用車生產工廠,也獲得了生產資質;5月,廣汽與蔚來的合資公司發佈了雙方合作品牌“合創”;同月,綠馳汽車與長安汽車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前者的首款純電動SUV將在原長安鈴木工廠製造。

點評

新勢力車企的競爭已經白熱化。補貼退坡之後,想薅政策羊毛基本不可能;資本市場對PPT造車這一套的追捧度也在下降。頭部企業交付過萬形成第一集團,剩下的企業迅速把產品推向市場成為上岸的“最後一根稻草”。傳統車企盤活資產、利用產能尚且還能算遊刃有餘,但新勢力企業,無論是選擇代工、合資還是合作,他們面臨的都是一場淘汰賽。

破產

6月,龐大集團的債權人北京冀東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向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對龐大集團進行重整。6月20日,龐大集團發佈公告,龐慶華因個人原因辭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

點評

壓垮龐大的,看似是向冀東豐公司借款的1700萬元逾期未還,但背後暴露出來的是激進擴張策略的巨大風險,汽車銷售行業在市場連續增長的情況下,大肆建店擴張,在市場環境轉冷時卻難以全身而退。汽車產銷進入負增長時代,一方面需要汽車經銷商精打細算量入為出,另一方面,也需要對傳統汽車銷售渠道和方式進行認真思考。

文:馬鑫 編輯:黃蓓 版式:藺天子

"

編前:

剛剛過去的上半年,乘用車產業在多重政策的作用下,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在進退之間,新的乘用車產業格局正在形成。總結上半年乘用車產業的發展特徵可以歸結為以下十六個字。

年中回望 || 乘用車半年十六字訣 | 中國汽車報

驟變

7月1日起,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廣東、內蒙古等多地開始實施國六排放標準。部分地區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在國家加大汽車生產監督力度的同時,整車企業、零部件企業都將面臨嶄新挑戰。

點評

全國範圍內國五實施與此次部分地區提前實施國六排放標準之間的時間間隔來得有些短促。對於整車生產企業,“滿頭大汗”地調整研發、生產計劃與進度;經銷商則面臨上半年“揮淚大甩賣”卻依然無法處理完庫存,下半年短時間內產品供給有限的局面;由於產品成本的波動,消費者的購車成本還有可能因此增加,據此,說這一輪排放政策調整是一場驟變毫不為過。

氫能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的提案、議案多次提及氫燃料電池,氫能熱度陡然提升。“推動充電、加氫等設施建設”被寫入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是氫能第一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中。7月,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上,科技部副部長王曦透露,正在編制的《國家中長期科技規劃(2021~2035)》,將聚焦氫燃料電池、儲氫、加氫、制氫技術的研發,更讓氫能行業入局者增多。

點評

乘用車企業當中只有上汽榮威的氫燃料電池版榮威950比較成熟,其他的乘用車企業產品還大多處在規劃當中。乘用車企業不能“葉公好龍”,產品的前期研發、設計應該與改善氫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加速關鍵零部件的商業化進展並提升國產化率水平同步進行。

退坡

3月26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四部門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2019版補貼政策),政策設置了3個月的過渡期,過渡期後,自6月26日起,國補縮水、地補取消。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曾受政策影響放慢了增長幅度。

點評

補貼退坡,對於新能源汽車而言是“斷奶”。整個行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政策已經起到了“扶上馬、送一程”的作用。在後期,政策帶來的一些負面效應也已經初露端倪。市場的問題終究還是要交給消費者來選擇。不知下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還能否延續曾經的增速?

自燃

特斯拉上海建廠的熱度還未消散,廣州、上海接連兩起起火自燃一下子又把新能源汽車安全問題推到聚光燈下。隨後蔚來的兩起自燃事故更是加劇了公眾對新能源車安全性的憂慮。工信部5月召開“加強新能源汽車安全管理電視電話會議”,6月發佈《關於開展新能源汽車安全排查工作的通知》。蔚來汽車隨後宣佈召回,成為新勢力造車企業的“第一召”。

點評

新能源汽車的安全是生命線。無論營銷吹得如何天花亂墜,關乎使用者安全的問題容不得半點馬虎。通過此次排查,讓企業重視已售車輛可能存在的問題,完善在產品設計中出現的漏洞,雖是亡羊補牢,但確實是重樹消費者信心的根基所在。

升級

6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商務部共同研究制定了《推動重點消費品更新升級暢通資源循環利用實施方案(2019~2020年)》。無論是降低新能源汽車成本,取消對新能源汽車的限行、限購,抑或是積極推動農村車輛消費升級。從政策層面,為汽車行業釋放出了相當多的利好信息。

點評

政策出臺釋放出的信號是積極的,問題在於涉及的範圍實在是太廣泛了。從零部件供應、生產製造、使用環境、報廢拆解等,需要太多的配套政策,也需要地方政府能夠積極落實推進,更需要企業能夠根據政策導向不斷推動創新擴大供給。

維權

上半年汽車經銷商的維權也成為媒體報道中的高頻選題。1月眾多奔馳商務車經銷商維權;4月,60餘家北汽銀翔經銷商維權;同月,30餘位觀致經銷商維權;5月,30多位力帆經銷商維權。越來越多的經銷商選擇報團取暖,聯合起來與生產企業談判。

點評

經銷商維權的關注點,集中在銷售返點、配件供應、建店補貼、車型分配等問題上。在車市下行的大環境下,以往掩蓋在水面以下的問題開始暴露。庫存壓力、批零倒掛、以產定銷、網點密集等都成為新環境的致命傷。在車市寒冬之中,甩鍋不可取,整車企業和經銷商如何攜手過冬才是解決方案。

融合

6月,長安汽車發佈公告,愛馳汽車增資17億元,收購江鈴控股50%的股份,獲得了江鈴控股有限公司上饒分公司的純電動乘用車生產工廠,也獲得了生產資質;5月,廣汽與蔚來的合資公司發佈了雙方合作品牌“合創”;同月,綠馳汽車與長安汽車達成戰略合作協議,前者的首款純電動SUV將在原長安鈴木工廠製造。

點評

新勢力車企的競爭已經白熱化。補貼退坡之後,想薅政策羊毛基本不可能;資本市場對PPT造車這一套的追捧度也在下降。頭部企業交付過萬形成第一集團,剩下的企業迅速把產品推向市場成為上岸的“最後一根稻草”。傳統車企盤活資產、利用產能尚且還能算遊刃有餘,但新勢力企業,無論是選擇代工、合資還是合作,他們面臨的都是一場淘汰賽。

破產

6月,龐大集團的債權人北京冀東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向河北省唐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對龐大集團進行重整。6月20日,龐大集團發佈公告,龐慶華因個人原因辭任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等職務。

點評

壓垮龐大的,看似是向冀東豐公司借款的1700萬元逾期未還,但背後暴露出來的是激進擴張策略的巨大風險,汽車銷售行業在市場連續增長的情況下,大肆建店擴張,在市場環境轉冷時卻難以全身而退。汽車產銷進入負增長時代,一方面需要汽車經銷商精打細算量入為出,另一方面,也需要對傳統汽車銷售渠道和方式進行認真思考。

文:馬鑫 編輯:黃蓓 版式:藺天子

年中回望 || 乘用車半年十六字訣 | 中國汽車報

爆料熱線:

010-56002742;[email protected]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汽車報,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 010-56002763,郵箱 [email protecte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